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8) 说说(116) 名言(725) 诗词(10k+) 祝福(53) 心语(1)

  • 黄梅天的谚语

  • 谚语,语文
  • 黄梅天的谚语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谚语吧,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被广泛传播的谚语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梅天的谚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梅天的谚语

      第一则谚语是“莳水漫径,胜如施(读如“阿”)饼”

      禹先生解释说,莳天下雨,如果雨水大到把乡间的小路都淹掉了,那泥土会很肥沃,胜过用菜籽饼、豆饼当作肥料。“莳雨大都是雷阵雨,高空中雷电划过,雨水中含有有助农作物生长的磷肥、钾肥等。可见这个谚语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二则谚语是“莳天种芝麻,梅天种豆子”

      禹先生说,江都地区包括扬州的农民都熟练掌握这样的节令,莳天种上芝麻,等到梅天时,再把豆子撒在田里。所谓的按节令种田。

      第三则谚语“小伏天一滴油,莳梅天拉回头”

      夏季是最热的季节,其中小伏至大伏是最热的阶段。禹先生解释说,小伏天也就是小暑期间,如果下雨,不管下得大或者小,原本以为结束的.梅雨天,又开始阴雨绵绵,重新来一次。“这个谚语跟你们在报上说的"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是一个意思。”

      拓展知识:黄梅天一般是什么时候?

      黄梅天,即是梅雨天气。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日称为“入霉”,结束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季节转变期间特有的现象。6月中旬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黄梅天入梅出梅的计算方法

      我国传统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黄梅天如何除湿?

      开门窗通风

      室内除湿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但是黄梅天开窗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合适的时间。天气晴朗时,将所有门窗打开,加快水分蒸发的速度;天气阴沉时,只需打开下风方向的门窗(即风吹往的方向)。而每天的早晨与夜晚,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所有不建议开窗。

      摆放干燥剂

      建议在屋内的角落摆放一些干燥剂(例如:竹炭、石灰等),这些物质的吸湿功能都比较强,而且吸湿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粉末,对人体健康也无害。而在橱柜、鞋柜这类密闭空间中,可以挂樟脑丸来驱逐湿气,如果嫌樟脑丸味道过重,也可摆放一些有香味的除湿包。

      巧用废报纸

      室内湿气太重,即使用抹布或者拖把反复擦拭,但也无法完全吸干水分。其实一张旧报纸就可以解决这问题。将报纸揉成一团,就可以当成抹布,吸水力很强;再者,将报纸*铺在地面上,自然而然就能吸掉地上的水。

      湿物置室外

      黄梅时节,几乎天天下雨,所以被雨水淋湿的雨衣、雨伞以及洗后的衣服,尽量不要放在室内,这样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最好能在门口铺块垫子,出入时把鞋底擦干,减少室内的水分。

      黄梅天注意事项

      室内降温降湿

      梅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根于高温高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头晕、胃疼、胸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因此,调整居室(办公室)温湿条件,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有效措施。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

      注意饮食调节

      梅雨期间,饮食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可适当选择一些辛香的食物,但辛辣和油腻都不能太过。多吃一些时令蔬菜,像黄瓜、西红柿、莲藕等,同时也必须摄入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尤其要多吃一些“豆食品”。如赤豆,可与红枣一起煮汤喝,也可用赤豆煮稀饭吃;又比如豌豆,青豌豆可作羹汤,干豌豆可煮粥吃。梅雨时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因为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阅读全文]...

2022-02-06 13:11:39
  • 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2021黄梅天是几月份

  • 上海,节日
  • 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2021黄梅天是几月份

      黄梅天又被称为“梅雨季节”,民间有句俗话叫“雨打黄梅头,45天不见太阳”,指的便是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高温高湿的特点,连续5日*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那么2021年黄梅天是几月几号?上海今年2021入梅和出梅时间,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2021年黄梅天是几月几号

      2021江苏梅雨季节:

      江苏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2019年江苏梅雨期时长33天,创下*8年来最长。

      2021上海梅雨季节:

      上海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常年在6月17日。

      2021安徽梅雨季节:

      安徽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21日-7月15日,比江南地区要晚很多。

      2021湖北梅雨季节:

      湖北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比其它地区入梅时间要早。

      2021杭州梅雨季节:

      杭州梅雨季节时间一般是在6月14前后,与每年端午相邻,富有季节经验的老人们,把杭州梅雨季节分为了早梅、迟梅等等。

      2021年江南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

      2021年长江中游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1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

      2021年长江下游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

      2021年江淮地区入梅和出梅时间: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

      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7日开始,7月10日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上海今年2021入梅和出梅时间

      2021年上海入梅时间:2016年6月13日—14日(一般是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

      2021年上海出梅时间: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梅雨季节时间计算:梅雨季节是在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入梅的时间在6月6日—15日之间,出梅时间在7月8日—19日之间,*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

      气象学上的`入梅标准专业度较高,必须满足入梅前五天,副高在120°E上的脊线18°N,且5天中至少有3天的日*均气温22℃,入梅后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若梅雨有分段现象,则每段梅雨结束后的气温均22℃。目前还未入梅。今年长江流域梅雨季推迟,如果梅雨与上游降雨遭遇,可能进一步加剧当前防汛形势。

      一般年份,江南都在6月才入梅,国家气候中心的梅雨统计显示,1949年以来,长江流域最早的梅雨出现在1991和1996年,在5月底6月初就入梅了,而入梅早的年份,通常梅雨量都比较大大。在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常年*均的入梅日为6月17日,不过,最早的入梅日为1936年5月22日,新*成立后,最早的梅雨出现在1971年,该年5月26日就入梅了。

    [阅读全文]...

2022-07-11 09:54:50
  • 黄梅天如何除湿

  • 生活
  • 黄梅天如何除湿

      六月一来,黄梅天就不远了。而黄梅天一到,就意味着各种潮湿天气也来了。所以,我们要赶在黄梅天之前把该洗衣物都洗干净。那么黄黄梅天气怎么除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黄梅天如何除湿,希望大家喜欢。


      开门窗通风

      室内除湿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但是黄梅天开窗也是有讲究的,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合适的时间。天气晴朗时,将所有门窗打开,加快水分蒸发的速度;天气阴沉时,只需打开下风方向的.门窗(即风吹往的方向)。而每天的早晨与夜晚,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所有不建议开窗。黄梅天如何除湿?

      摆放干燥剂

      建议在屋内的角落摆放一些干燥剂(例如:竹炭、石灰等),这些物质的吸湿功能都比较强,而且吸湿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粉末,对人体健康也无害。而在橱柜、鞋柜这类密闭空间中,可以挂樟脑丸来驱逐湿气,如果嫌樟脑丸味道过重,也可摆放一些有香味的除湿包。

      巧用废报纸

      室内湿气太重,即使用抹布或者拖把反复擦拭,但也无法完全吸干水分。其实一张旧报纸就可以解决这问题。将报纸揉成一团,就可以当成抹布,吸水力很强;再者,将报纸*铺在地面上,自然而然就能吸掉地上的水。

      湿物置室外

      黄梅时节,几乎天天下雨,所以被雨水淋湿的雨衣、雨伞以及洗后的衣服,尽量不要放在室内,这样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最好能在门口铺块垫子,出入时把鞋底擦干,减少室内的水分。

      电吹风帮忙

      潮湿的天气,即使衣物受过太阳“洗礼”,都还觉得不够干爽。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电吹风来帮忙了。特别是鞋子、袜子这种不容易干的物件,用电吹风是再合适不过了。

      开启空调

      黄梅时节之所以室内那么潮湿,是因为室内湿度太大,那么只要使用空调的抽湿功能来抽取空气中的水分,就可以达到室内除湿的效果,衣物、家具自然也能避免在黄梅时节受潮发霉了。一般空调除湿功能就是开启冷风来达到目的,但三菱电机变频机(P)AHJ/(P)ZHJ系列空调的独有的除湿功能,能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湿度,除湿量能达到1.2L/时,相当于4台普通的除湿机,并且在遥控器上可以设定房间湿度,非常方便。所以更舒适,更健度。

    [阅读全文]...

2022-01-02 07:33:41
  • 2021年黄梅天什么时候结束

  • 结束,生活
  • 2021年黄梅天什么时候结束

      黄梅天让人十分讨厌,那么2021年的黄梅天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2021年黄梅天的结束时间,欢迎大家阅读。

      2021年梅雨季节的时间大概是在2021年6月7日开始2021年7月10日结束之间

      梅雨期一般在两个节气,即谷物播种和淡季。古人对梅雨期的计算方法是谷种节气后的第一个“第三天”是进入梅花的时间,夏节气后的第一个“非日”是离开梅花的时间。因此,2021年梅雨季节将从2021年6月7日至2021年7月10日。

      不同地区的入梅和出梅时间

      江南区: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1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

      江淮区: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

      梅雨季节成因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要持续多久

      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特长梅雨

      1954年*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

      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局部洪涝经常发生。有的可能是由于台风雨引起的,有的可能是别的天气系统接连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它们的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比较快,影响范围也比较小。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短梅”和“空梅”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象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

      南京罕见梅雨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阅读全文]...

2022-06-07 20:43:45
  • 早梅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1-12-05 13:29:02
  • 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 上海
  • 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上海黄梅天是什么时候,希望大家喜欢。

      上海梅雨季节来临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常年在6月17日。

      入梅是什么意思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在这段时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因雨天多,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故将黄梅雨又称为霉雨。黄梅天的开始日期称作“入梅”。

      梅雨季节注意事项


      梅雨季节注意事项

      1、身体保健

      梅雨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阴雨连绵,人体免疫力低,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发烧。此季节要更加注意增加衣物,慢性病患者坚持服药,注意身体保健,此期间是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体质较弱者。

      2、清淡饮食

      梅雨季节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助于肠胃消化、祛湿排毒、增强免疫力。多吃瓜果蔬菜,生冷、油腻食物尽量避免,以免伤脾助湿,增加消化负担,引发疾病。可多吃扁豆、薏米、冬瓜、绿豆、玉米、高粱、百合、莲子、小米、鲫鱼等。

      3、不要贪凉

      梅雨季节潮湿闷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食,觉得舒爽。但是梅雨天气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果贪凉会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腹痛、腹泻。在饮食上一定要节制,冰棒、冰水、冰西瓜都要少吃,剩菜、剩饭、隔夜茶、冷饮等都不要吃,注意饮食卫生。

      4、避免外湿


      梅雨季节注意事项

      潮湿会让人感觉不舒适,也容易引发疾病,在梅雨季节尽量避免打湿身体。有条件的话,避免外出,少在潮湿的地方逗留。如果外出注意携带雨具,时间长的话穿上雨靴,避免脚长时间潮湿,也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不在室外停留过长时间。

      5、注意通风

      阴雨连绵的时候空气潮湿、阴郁,东西都发出霉味,通风非常重要。趁雨停的时候,赶紧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新风系统。

      6、晾晒被褥

      潮湿的空气,让所有的物品上都蒙上了“水雾”,人睡在潮湿的被褥上,很容易着凉、助湿,引发疾病。抓紧太阳出现的时间,多晒被褥,或者将床单、被罩烘干,勤换洗。家中多备一些除湿的干燥剂。

      7、保持好心情

      天气很容易影响人的心情,在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阴郁、湿气较重,在这样的季节,人的心情也变得紧张不适。在梅雨季节,尽量调节自己的心情,合理安排事物,缓解压力,让自己保持好心情。

      8、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抵抗力,在梅雨季节运动更加的重要。天气不好,我们可以选择室内的运动,或者雨停的时候去户外做适当的运动。

    [阅读全文]...

2022-03-26 05:33:01
  • 描写黄昏的古诗词

  • 黄昏,文学
  • 描写黄昏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黄昏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暮立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2、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祷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3、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4、紫薇花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5、沙上月

      【唐】鲍溶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玉田冷空旷。

      6、独坐

      【唐】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7、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

      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8、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9、鸦

      【唐】杜牧

      扰扰复翻翻,黄昏扬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10、残花

      【唐】韩偓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

      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11、乌栖曲

      【唐】李端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狭斜柳树乌争宿,

    [阅读全文]...

2022-06-01 21:33:36
  • 赞美黄河的古诗词

  • 黄河,赞美,文学
  • 赞美黄河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黄河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唐·杜甫

      其一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其二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

      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

      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

      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其三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2、《横吹曲辞·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3、《送裴图南》

      唐·王昌龄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4、《榆林郡歌》

      唐·王维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

      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

      5、《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唐·岑参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

      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

      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6、《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唐·岑参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何时更肯过。

      7、《送崔主簿赴夏阳》

      唐·岑参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

      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

      地*行程少,家贫酒债多。

    [阅读全文]...

2022-04-03 01:46:27
  •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

  • 黄河,写作
  •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

      5、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二首》【唐】杜甫

      6、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

      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9、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唐】李白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唐】李白

      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13、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唐】李白

      15、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1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8、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19、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20、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22、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23、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24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5、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公无渡河》

    [阅读全文]...

2022-06-16 04:17:12
  • 黄鹤楼古诗词

  • 黄鹤楼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古诗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阅读全文]...

2022-06-10 05:35:25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黄梅天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