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西山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西山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西山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西山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西山 常建
一身为轻舟,
落日西山际。
常随去帆影,
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
林峦分夕丽。
亭亭碧流暗,
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
湖云尚明霁。
林昏楚色来,
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
萧萧北风厉。
沙边雁鹭泊,
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
孤琴又摇曳。
泠然夜遂深,
白露沾人袂。
常建诗鉴赏
据《唐才子传》,常建大历中为盱眙尉,仕途颇不如意,后寓鄂渚(即鄂州,今武汉),招王昌龄、张偾同隐。此诗题作《西山》,是游西山夜泊之作。
西山在今湖北省鄂城市以西数里处,山势陡峭,上有九曲岭,下瞰长江,风景优美。诗当作于寓居鄂渚之后,乃其晚年作品。
作者在诗中处理感情变化时,相当精微。开篇四句,写落日时分,只身驾着一叶扁舟,来到西山脚下,他放眼望去,那烟波浩瀚的江面上,帆影片片,水天相接处尤其显得辽阔高远。这是来到西山时,作者最初的感受也是最为赏心悦目的画面。“一身为轻舟”,即“言独身泛舟,身犹舟也”(沈德潜评)。轻快的小舟与轻松的心情浑融一体,似乎消除了人与舟的界限。
这一段看似单纯叙事、写景,从中却透露出作者泛舟长江后,小船刚刚泊定时,那种轻松、舒畅而又欣喜的心情。
如果说前四句在情绪上显得开朗、兴奋而昂扬的话,那么,接下来八句,当作者进一步细心审视西山景致时,由于暮色渐浓,情绪也随之由欣喜逐渐趋于低回,这是情感上的一次变化。当他放眼四周时,那已*黄昏的夕阳真是无限美好,余晖映照着山林、峰峦和各种物象,一切都沐浴在绚丽的色彩中。你看,那江中显得有点发暗的亭亭(即渟渟,水不流通貌)
碧流,日落后天上出现的云霞,以及远处小岛的阴影,倒映在湖水中的明亭的云彩,这一切,天上水中,远方*处,景象是多么清丽多姿。而,暮色毕竟来临了,这一天最后的景致虽然无限美好,但终是这般短暂,转瞬即逝。此时,整个楚地的山林昏暗起来,而长江对岸的荆门也因夜暮降临而关闭。于是,作者在暂得欣然之后,收视返听,掩起了自己的心扉,似乎在作深沉的回味和思考。这里,“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的幽暗色彩,与第一段的“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的阔大气势,形成了对比,作者的情绪由开始的昂扬,自然而然地转入了低回。
从第二段到第三段(亦即最后八句)的过渡,中间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也许,作者在领略傍晚美景之后,正在举杯畅饮,等待夜中美景的到来。此时,凌厉的北风从江面吹起,作者骤然惊视,啊,这夜晚的景色又变得这般如此清远,情绪也由刚才的低沉,而抖然振起。这清冷幽远的夜景,使诗人留连往返。
他看到,岸边沙上宿着大雁和白鹭,自己的小船停泊在芦苇之中,而透过芦苇,一轮明月遥挂在前头水滨。
此时,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即兴取琴弹奏,琴声颤动而悠长,与水声、风声相和鸣,他要借这月夜清景,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怀。然而弹着弹着,夜渐深渐冷,江面上的白露也沾湿了自己的衣袖,景象更加清冷,心情再次转入低回。全诗到这里自然结束,在明月的映照下,我们似乎还听见那悠扬的琴声和澎湃的水声交织一起,留下了无尽的情思,令人回味无穷。
全首诗就象一曲无声的音乐,情感节奏在起伏变化中,显得抑扬有致。先是昂扬向上,接着逐渐转入低回,然后又稍稍振起,形成*,最后又渐入低回。
如此写来,就显得轻重疾徐,变化有致,而避免了*铺直叙的流水帐。读者也在情感的波动中,十分欣喜地走完了一段美的历程。
为了表达情感的起伏,作者在观察景物和选取意象时,相当迭宕精细。第一段重在表现阔大的气势,作者选取了西山、落日、帆影、长天等意象,造成“远接”之“势”。第二段,作者以“清”、“丽”二字来概括西山暮景,而林峦、碧流、孤霞、渚日、湖云等意象的巧妙组合,就很生动地表现了这种特点。第三段,又以“清迥”来概括夜景,其中北风、雁鹭、蒹葭、圆月、琴声、白露等意象,组合交融,表现得恰如其分。各段为表现特定感情的这些意象,毫无重复,它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而置入了诗的旋律的。随着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和诗思的变化,诗中意象也自然流动腾挪,表现了一种难于诉诸言表的感受与心境。
为了使一些意象更加深入地表达情感,作者还采用了特别的修辞手法。如“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二句:第一句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用一“逗”字,使得本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使之变得格外多情、生动、活泼起来,同时透露出诗人的欣然之情,第二句采用了通感的手法,把只能诉诸听觉的琴声,变为似乎从视觉上也看得见的动态的形象——“ 摇曳”,这就使琴声具象化,将人物、琴声、圆月熔为一炉,营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
我国古典抒情诗在思想内容上重寄托,然而这首诗我们却很难说出它确切的寄托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它是好诗。它象一篇简短而又内涵丰富的山水游记,以极为清新流丽的笔调,为我们写出了西山美景,使人如身临其境,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愉悦。正如清人李渔所说:“ 作词(按此指戏曲,同样适用于诗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便是好词。”(见《闲情偶寄》)
这首诗堪称情、景俱佳的好诗。
整理:zhl201702
1 溃败在即,云朵以退为守 再退逼仄之境,万丈悬崖 风吹草木阒寂,狼嚎虎爪 拘禁于苍石的媚眼。再往西 阳光浸淫了纷繁的灌木 2 一坨一坨的山丘滞留在后 不回头,不回头 回头是起伏的峰峦兀立 抖动在你绵软的胸口 3 水泥比人心还要坚硬 鬼不怕水泥 鬼要笑 鬼一笑就成了石头 4 偌大的一片山坡 无处安放我的一个烟* 藏雪的山谷里 不见一丝虎毛 我的一声嚎叫 引得草木山石 骚动不安 5 眠在一块山石的背后 眠在水走过的壳穴中 眠在风镂刻的岩石缝隙里 眠在嘶鸣的狼嚎里 眠在乳峰的最深处 眠在松针的锋芒上 6 再往前向右拐 或许能看到阳光 趿拉着的绣花鞋 7 石头是灰色的 树木是灰色的 我贼亮的皮鞋也变成了灰色 远方的云团像青面獠牙的狼头 我一走动 山峦一阵轻咳 8 走吧,爬得再高也要下去 我喝了一口凉水 呛出了热泪 9 栅栏太多,不好逾越 有时候想跨栏而过 山不是盘旋的 盘旋的是人的脚 西山之西 还是西山 10 这些灰被那些灰包围了 山峦间,一块灰结着另一块灰的疤 雪花就是尖叫着覆盖 也掩埋不了这些灰的蠢蠢欲动
编辑点评:
诗歌篇幅短小,语言精湛,各自独立又圆融一体。诗人并不拘泥于文字表达大技巧,而是自成机杼,使得诗歌内涵深切,更具跳跃与哲理性。诗人把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产生的思索和感受进行艺术的表达。欣赏了!推荐阅读。【编辑:玄微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6240131
精选描写和赞美豫西山水的诗句
(第一首)
华夏中原,秦岭余脉,
三省交聚,遂成宝地。
宇宙大手笔,劈开一道峡谷,
造就奇峰铺张,苍天挥彩袖,
甩出几汪清水,镜鉴古来风韵。
谷借山势伸展,水顺谷向漫延。
从东向西,浩浩汤汤,
水声潺潺,携带花香。
世外有桃园,奇景藏山峦。
人在景中行,景把人魂牵。
时光千百年,此处自安闲。
一睹忘不掉,日日做流连。
美景不可废,且与同道欢。
数位城里人,悄悄潜此间。
日日行山间,夜夜做盘算。
谷既天成,自不需斧削;
水生山间,只要置伐艇。
*美景映谷间,一路飘来似神仙。
山峦叠嶂,云舒云卷;
鸟鸣谷幽,花香草碧。
市场经济大手笔,辟出此谷大豫西。
天然山势无须改,人造洞穴增趣味。
既顺天时地利,又符天人合一。
镌拙朴大字,斫弯曲谷道,
神奇漂道,顿得盛名。
甲午盛夏,吾等来此。
借皮艇滑翔,惊心动魄;
在谷间飘荡,笑飞天外;
一路顺流下,艇艇相摩;
转弯惊险多,员工护卫。
缓处,如在湖面;
紧处,如骑马背。
慢时,如老妪蹒跚;
快时,像飞鸟冲天。
忽而斜阳暖身;忽而爆水浇体。
一会如盛夏,一会似爽秋。
浑身上下湿透,快活心情爽呆。
此间意味,一语难尽。
狭道时一艇独行,开阔处数艇拥挤。
你可慢,可快;
你可冲,可飘。
一会水推筏,你斜躺望云;
一会壁咬筏,你搁浅无奈。
情侣经此行,当悟,
婚姻须经营之真谛。
全家有此旅,必得,
亲情至珍贵之心绪。
友人二三,同舟共济。
欢歌笑语,加深友谊。
日薄西山
读音:rì bó xī shān
基本解释:
薄:逼*。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衰亡或人到老年,接*死亡
臣已日薄西山,余光无几,酬恩报国,正在斯时。——《宋史·赵普传》
日薄西山造句
一个船长想在这个其实已经日薄西山的檀香木买卖上试试运气。
他应该有五十岁了,早已日薄西山,我真不相信,他还有几年好活。
这山里的景色,无论旭阳初昇或日薄西山,总是气象万千,煞是好看。
人们都明白,克利夫顿·劳伦斯已经日薄西山了。
同属鹰派的副总统迪克?切尼,也看到了他影响力的日薄西山。
人们说贵族阶级已是日薄西山了。
老太太日薄西山,命在旦夕,却仍盼望远方子女归来。
Obeah -它是黑人的巫术,其最坏之处在于把有害思想植入受害者的意识之中-现在已日薄西山。
登西山望硖石湖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登西山望硖石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登西山望硖石湖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登西山望硖石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译文:
远远就听到山民们唱着嘹亮的采菱之歌摇桨划船满载而回,从树林的缝隙中看到南湖犹如*静清澈的明镜慢慢地打开。火红的夕阳渐渐地落下,青白的炊烟从屏障般树丛中扶摇直上,出山的小路依傍着淙淙的溪水,这萧瑟的秋日竟然长出了新嫩的青苔。
西山的居民因为地处偏僻几乎与世隔绝显得常常无所事事,我这个当太守的官员居然煞是清闲从而特别喜好独往独来。还是经常地回忆起和恩师一起在长安谈诗论赋的美好时光,直到今天我还独自悲愁失意踟蹰徘徊在老师故居的读书台。
赏析:
由“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居民地僻常无事”可知,此时诗人担任杭州刺史,在官任上无所事事,只好过着怡情山水的'闲适生活。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两句写诗人因为闲来无事,只好游山玩水;由“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可知,诗人忆及当初在长安意气风发,谈诗论句,如今却只能怀着无限惆怅之情,独登高台,体现了诗人有突出才能却又无法施展的无奈。
诗人因为官场党争而不得已请求外放,在外做官期间,尽管内心无奈,却又能通过山水来怡养性情,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懂得进退取舍的心灵超越。
拓展阅读
后世纪念
白园
主词条:白居易墓、白园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的琵琶峰。白居易在诗里曾说,“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白园的设计已八九分的接*于此了。
白园迎门的是青谷区。夹道两旁是青色的竹子,悬瀑溅出悦耳的水声,荷花池飘送着夏日的清凉。听伊亭和松风亭模仿唐代的建筑设计,“亭”通“停”,提醒游客停下脚步感受山谷的幽静。时间在山水间是慢的。听伊亭又叫草亭,因那首妇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建。
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都在此立石纪念。其中有块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纪念碑
白居易纪念碑白园旁边还增添了一些新的纪念碑石。最醒目的莫过于日本人捐立的两块石碑。一块立于1995年,落款为4个日本人,上书“樱献”,旁边有一行小字碑文,以诗的语言表达着对诗人的怀念。
另一块碑立于1988年,落款为“日本*文化显彰会”,并署了几个人名。碑文用中文日文两种文字书写,内容为:“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白居易**本人作如此评价,恐怕在古诗人中也是独树一帜,对一般游客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可见白居易的世界性影响。
日薄西山
读音:rì bó xī shān
基本解释:
薄:逼*。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衰亡或人到老年,接*死亡
臣已日薄西山,余光无几,酬恩报国,正在斯时。——《宋史·赵普传》
日薄西山造句
一个船长想在这个其实已经日薄西山的檀香木买卖上试试运气。
他应该有五十岁了,早已日薄西山,我真不相信,他还有几年好活。
这山里的景色,无论旭阳初昇或日薄西山,总是气象万千,煞是好看。
人们都明白,克利夫顿·劳伦斯已经日薄西山了。
同属鹰派的副总统迪克?切尼,也看到了他影响力的日薄西山。
人们说贵族阶级已是日薄西山了。
老太太日薄西山,命在旦夕,却仍盼望远方子女归来。
Obeah -它是黑人的巫术,其最坏之处在于把有害思想植入受害者的意识之中-现在已日薄西山。
寻西山隐者不遇的翻译赏析
丘为,苏州嘉兴人。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的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寻西山隐者不遇》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邱为。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前言】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一作邱为)的作品。此诗描写隐逸生活情趣,其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来自抒旷怀,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全诗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注释】
⑴茅茨:茅屋。
⑵扣关:敲门。僮仆:指书童。
⑶唯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⑷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
⑸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⑹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⑺黾勉: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⑻“草色”二句:这是诗人经过观察后亦真亦幻地描写隐者居所的环境。
⑼“及兹”二句:及兹,来此。契,惬意。荡心耳,涤荡心胸和耳目。一本无此二句。
⑽“虽无”二句:意谓虽没有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却悟得了修养身心的真理。
⑾兴尽:典出《世说新语》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⑿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一作“夫子”。
【翻译】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赏析】
整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寻隐不遇,似露失望惆怅之意,后八句则宕开一笔,写隐者的高雅情趣与所居环境的闲静优美,将他的志趣与诗人自己的追求诉诸于笔端,表现出了一种倚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诗的前两句写隐者居所的高、远、简,“绝顶”言其高,“茅茨”,为茅草屋,指其简,“三十里”则语其远,如此,作者却要“直上”寻找隐者,可见诗人对他的钦佩之情,必欲见之而后快。这样的铺陈渲染,便让读者对隐士为何等高人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写诗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连个仆人也没有遇到,屋里亦是空空如也。《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虽未见隐者,但也有童子可问,知其所去。而本诗中诗人未见僮仆。依笔者看来,隐者可能只有一、两个僮仆,出门时带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诗人敲门时,无人应答,门上无锁,可推门而入。直观其室,室内只有案几,无任何奢华之物。这样,隐者又何必用僮仆呀?真正的隐者是要剔除物欲、反观内省的,由此可见,该隐者必是真高人雅士。
五六句中,是诗人的想象。隐者不在,诗人不免要推断他的去向,或砍柴或垂钓,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脱离了人世的纷扰与欺诈,尤其是“垂钓”古人更是把它当作一种闲适脱俗的生活,“闲来垂钓碧溪上”“独钓寒江雪”等诗句便是明证。诗人如此写,更突出了隐者的超然。
七八句,写了诗人不遇的心情:错过了与隐者相遇的机会,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表示无尽的景仰了。诗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寻隐者,不得相见,此时的失望与忧郁不免要溢于言表了。
“雨中草色”“窗里松声”,色极悦目,声极悦耳。九十句描画了这里空气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优美环境,顿时便让读者从诗人所渲染出因不遇产生的惆怅之情中脱离出来。
不能相见,或为缺憾,但在这优雅的居所里,诗人却感到与隐者的幽情逸致产生了契合,身心也如被清水荡涤了一般变得澄澈清明,虽然没有宾主相见的兴奋,但却也深深地体悟到了清净无为的禅理,而这正是此行真正的目的,目的达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着与隐者相见呀?诗的最后六句直接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心性和追求。
在笔者看来,诗中句句在写隐者,也时时在写诗人自己,写他对隐居遁世、恬淡怡然生活的追求,而最巧妙的是以“不遇”来表情达意。
释文:
《游西山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名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此联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堪称妙笔。
编辑
艺术点评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
西山诗句
描写西山的诗句
日落西山的诗句
日落西山诗句
日落西山的古诗句
形容日落西山的诗句
日落西山经典诗句
描写西山的句子
西山冷雨的古诗
祝福西山
夕阳依傍着西山写诗句
描写昆明西山的古诗句
游山西山的古诗
西山残月的古诗
西山滇池的古诗
苏州西山的古诗
西山公园的古诗
七绝西山的古诗
吟诵西山的古诗
日落西山的句子
山西山行古诗的全解
广西山洞的古诗
自己编的西山古诗
形容暮西山的古诗
月亮落西山的古诗
描写北京西山的诗句古诗
广西桂*西山的古诗
在哪西山雨雨的古诗
宛西山的古诗意思
关于日暮西山的古诗
2017最有含义的句子
经典讽刺炫耀人的句子
余生迷茫的句子
有雅有静的句子
规矩做事的句子
关于海浪的唯美句子
污污的小句子大全
心情转好的句子
心情不好的散文句子
形容留不住岁月的句子
关于校园的好句子短的
想念过世的亲人的句子
希望爱的人好好的句子
思念婚外情人的句子
申论分论点优秀句子
感觉老公变了的句子
退出网络的句子图片
霸气古风励志句子
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句子
爱而不藏相反的句子
闺蜜感情深的句子
关于阳光的句子简短
关于渣男的句子经典
从前的我如今的我句子
夸讲馒头做的好的句子
形容缺酒友的句子
形容纳木错美的句子
形容算命的句子
描写游泳馆的句子
想念宝宝的心情句子
搬家时表达心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