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关于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72) 说说(24) 名言(32) 诗词(276) 祝福(14) 心语(904)

  •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 文化
  • 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

      客家风俗绝大部分是从中原地区带过去的,所以形成了客家民俗与中原民俗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客家的民俗文化介绍,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1、客家农村的“打吊聚”

      客家农村的“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的'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的生活是较艰苦的。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靠*小溪边的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的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的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的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的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就是:在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2、客家轿下酒风俗

      在客家地区,农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龄,在与男方确定了婚期后,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请亲朋好友,这一天就叫“轿下酒”。

      轿下酒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门上贴上对联:爱女出阁,佳婿乘龙,横批:喜庆盈门。这对联表达了妹子的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和呵护,对未来女婿的赞赏!这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阵阵欢笑,一声声祝福,非常热闹。另外,参加喜宴的亲朋好友,要为出嫁妹子送上红包,对出嫁妹子讲吉利话,以表示关爱和祝福。

      轿下酒后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轿下酒后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亲小汽车来到女方的家门口,出嫁妹子动身出门前,手里撑着雨伞,妹子的父亲先拿一杯茶泼到雨伞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孙满堂。”再拿一杯酒泼到雨伞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进迎亲小汽车里。迎亲车队向着男方家进发。

    [阅读全文]...

2022-05-05 17:10:06
  • 客家文化

  • 文化
  • 客家文化

      河源客家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河源保留了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印迹,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客家文化,希望大家喜欢。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

      而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

      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人遍布*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甚至远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

      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

      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

      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居所。

      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震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由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

      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围屋还有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和空心式。

      实心式的围屋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面,如关西新围,面积10000多*方米,内有三条三堂式中轴线,门道重垂,廊环巷深,厅前还有禾坪、马廊及花园等设施。

      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2500*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

      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

      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

      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

      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

      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全文]...

2022-04-27 14:05:58
  • 客家文化诗歌

  • 诗歌,文化
  • 客家文化诗歌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客家文化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江仙

      十里天街初焕彩,霓虹醉了鸥轮。鳌园花甲*黄昏。

      移山填海处,不忘海堤人。

      环岛明珠星斗灿,琴台拂水芳村。荔枝龙眼一时新。

      海门听唱晚,高树入蝉论。

      七律

      山中岁月信安恬,隐约琼瑶*仰瞻。

      黄石寨盘清福晋,金鞭溪点碧簪尖。

      飞湍自在晴川落,曲水还从柳径潜。

      欲赋龙潭仙在否,屏中已揭洞庭帘。

      葛岭--和西风钱塘韵

      吴越尽危岑,一轮浮大音。

      应天牵弱水,引鹤入梅林。

      几度南朝相,常怀北国心。

      葛藤挥不去,楚客又来临。

      七律,客家土楼

      三六村妮许客家,溪云乍起向阳斜。

      不疑古碟从天降,曾报蘑菇出地洼。

      和贵衍香怀远志,方圆凝重聚中华。

      于今守望殷承启,文化千年展异葩。

      七律,客家姑娘

      斜襟团髻顶蓬笠,大脚从前走到今。

      夹袄围裙分靛绿,山歌俚语任晴阴。

      岭头竹叶风泉疾,邻里酒娘鸡黍淋。

      还似童年秋月好,蓦然回首辨乡音。

      沁园春·客家魂

      南国山乡,百姓连根,客家溯源。

      聚三江上下,英才辈出。拓荒铺路,跨海商圈;

      守望相帮,读耕奉献。继往开来我率先。

      元宵会,邀乡亲父老,歌舞翩跹。

      传承崇正千年,三千万全球客属联。

      赞古今中外,仁人翘楚;工商学政,多少先贤。

      文化为魂,血缘归汉,一脉天骄瞩世妍。

      应来日,报天球河洛,盛况空前!

      注:三江,汀(韩,梅,鄞)江,赣江,闽江。

      水调歌头腾王阁遣怀

      绿水出南岭,逐浪接高楼。波涛千里横溯,迫往大山流。

      北望烽烟弥漫,残阙落霞如梦,背井向金瓯。几代南迁客,到此不堪忧。

      民族气,家国恨,志难酬。仰天长叹,多少忠烈没荒丘。

      岂是空怀旧日,应识先民足迹,翻过那山头。喜见浮云散,月上白鹭洲。

      莺啼序·客家溯源

      祥光瑞开万束,照祠堂老树。

      雁归也,戳力层行,挈把烧酒如故。

      玉屏仰,苍天保佑,清香冉冉牵魂处。

      念先贤,迁徙开基,衍生无数。

      石壁家山,孰事有恪,趁翠华白露。

      溯潮起,风入三江,岭头空引怀素。

      漫中州,衣冠士族;涌东晋,蓬门蓝缕。

      阙巢空,司豫零丁,落霞孤鹜。

    [阅读全文]...

2022-05-12 12:45:41
  • 客家围龙屋文化的美学解析

  • 文化
  • 客家围龙屋文化的美学解析

      围龙屋对建筑中和、*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人的审美*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客家围龙屋文化的美学解析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帮到各位读者!

      客家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以家族为单位,营建了各种各样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其中主要集中在梅县等地的围龙屋则是最有“客”味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以堂屋“祖祠”为主体,横屋与围屋错落围合,其屋脊与瓦片好似龙脊龙鳞,层层叠叠,宛若盘缠的巨龙俯卧在山坡上,因而有了“围龙”之称。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把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特点融合进这种建筑里,使其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展现出了无穷的美感与魅力。

      一、围龙屋建造和结构

      在*传统文化里,风水观念渗透在各种形式的建筑景观中,这是*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客家人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在围龙屋的建造上则更为明显,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丘陵山麓,周围绿水回环,山峦如案,山峰呈笔尖形状,在客家人看来,这是财丁兴旺、文人辈出的最理想屋场。再看看围龙屋的取材,与*多数传统土木构架基质的建筑文化一样,传统围龙屋属于生土建筑,从周边的环境直接取材,其建筑融入了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中,充分表现出通过建筑营构,达到人文与自然的亲和统一。

      内在结构上,围龙屋大多以木构架为主,采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属于中原汉族建筑技术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结构,也有一些是直接采用墙体承重,整个结构非常严谨合理,常见的构造有两堂两横一围,三堂两横一围或二围等,围数多的可以达五六围,一般的围龙屋主体结构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占地面积大概在8-10亩左右,有个别大的围龙屋甚至达到30亩,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同居一屋,让人惊叹不已。

      首先,整个围龙讲究对称,建筑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以正堂纵轴线为基点,围龙高于上堂,上堂高于中堂,中堂高于下堂,对称式的庭院房屋结构与屋前池塘和屋后围龙组合成一个太极形整体。其次是讲究配套。围龙屋前无一例外有一口池塘,蓄水养鱼、防火抗旱,作用很大,正中大屋为正堂,分上、中、下三堂,上堂供奉祖龛视神台等物,中堂是族人议事、宴会主要场地,下堂则是婚丧喜庆设*的地方。上下堂两侧的房间叫正房,供父母长子居住。位于最外层的一道或几道半圆形建筑,就是“围龙”,“围龙”正中一间面对上堂祖龛,叫“龙厅”,前有用卵石拼成各种图案的半圆形龟背状空地,叫“花头岌”。最后,讲究整体的功能性,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缩影,在围龙屋内,如池塘、大门、卧室厨房、厅堂、水井、畜棚、厕所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外坚固内开敞的结构,既是适应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的结果,也是适应岭南湿热自然环境的产物。

      二、围龙屋的文化内涵

      客家围龙屋的整个结构,是扩大了的殿堂式的结构,其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呈现出昔日中原汉族府第风貌及伦理观念,建筑里面的空间序列是严格规整的,主要构件的尺寸是统一大小的,内院的弹性空间是公共的。围龙屋所代表的圆满、团圆、*均、*等的观念,一直是古代圣贤的乌托邦理想。在这个时期,客家人居住的地区,生产手段原始落后,但意识形态却很超前。

      首先是把客家人的思想外化于建筑本身,如前文所述,围龙屋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此外前备半圆池塘,后设半圆围龙,前后结合为圆形,而主体屋建成方形,则寄寓圆地方思想。

      其次,借建筑形态与内部功能区分,强化了其教育和民系凝聚的.空间效应,凝聚着客家人的精神,体现了勤劳朴实的客家人卓越的创造才能,充分反映了离开故土之后的客家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达到彰显民系宗法社会的巨大功效,与客家民系的社会人文环境极为和谐。

      三、围龙屋的审美思考

      围龙屋对建筑中和、*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人的审美*惯。这其中,“水”——也就是位于围龙屋前,半月形的池塘——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池塘的实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同时对于整个围龙屋的审美价值意义同样不能忽视,当人身处于建筑中时,能够感受的是严格的对称及建筑本身所展现出的严肃,而在建筑之外,同样可以感受到围龙屋以另一种对称的美感呈现在你面前——建筑和它倒影在水面上的反转对称。不管建筑有多大,它们都以水面为中线而对称而且沿纵向“延伸”。

      围龙屋的美就在于其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人工融合自然,创造出“虽由人作,犹如天开”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它的建筑装饰,也以视觉的审美形式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客家人将实用的结构和装饰的审美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个装饰的立意取向以及造型结构概括中都显示出了客家人继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本地文化及异域文化兼容并蓄,创造出了高雅精美,具有独特客家风格的建筑装饰艺术,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

      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宁新安. 粤东北客家民居围龙屋建筑探究[J].艺术教育.2008(01)

      [2] 江金波. 围龙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文化景观[J].岭南文史.2004(S1)

      [3] 李泽厚. 美学四讲[D].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童趣乡情围龙屋优美散文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生我养我的是这块土地。

      20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往日懵懂少儿已渐渐长大,坐在青春列车里看世界,窗外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风景;人生之梦也开始有了颜色,变得五彩斑斓,不再虚幻。然而,心灵深处埋藏的永远是儿时的故乡,那小河流水,暮色人家;那鸡鸣虫啾,苍翠农田,更有那围龙屋上的燕子。

      童年的时候,我最爱看家乡的燕子,看它们筑巢、捕虫、育雏,看它们展翅、梳羽,围龙屋下一窝窝的燕子在生存、繁殖。客家的围龙屋,早已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其结构之巧妙让人叹服,形如半个面包圈,中有洁白色鹅卵石铺砌成晒坪农家常在其间晒生菜、瓜果、庄稼。*时孩子们常在那弹石子、摔跤、捕鸟雀……前面是一亩水塘,水色碧绿,上面常浮有开紫色小花的浮萍。夏初,顽童伏于池边浓荫下,钓上一、两尾鲫鱼,捧回家里恳求奶奶煲一钵鲫鱼粥,那个美味呀,一辈子也忘不了!

      孩子们的世界里少不了吃的玩的。所有能吃的都吃,野甘蔗、草莓、番薯、玉米……逢年过节还有燕麦团、糯米糕、甜饼、酿苦瓜、酿豆腐。酿豆腐倒是客家人的拿手好菜,选上几斤上好的五花肉,剁成肉丁,拌上香菇末、精盐、味精,这就是馅儿;再把自家磨的豆腐切成一块块小长方体,用筷子把肉馅塞进豆腐的中间这就叫“酿豆腐”。烧铁锅,加上几勺香油,用恰到好处的火候把豆腐的一面煎得黄澄澄的,然后加水煮热,撒上韭菜末,几大盘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酿豆腐就大功告成了。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常用它来招待贵客。这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客人们吃得眉开眼笑,赞不绝口。

      然而,孩子们最念念不忘的还是那钵鲫鱼粥。清晨做个美梦醒来,便喝一碗甜甜的粥,粉红色的小舌头把碗舔得干干净净,接着露出一脸阳光般的笑容。

      鱼是白天捕来的,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特别香甜。池塘里有的是鱼,放钩钓,张网捞,总也捕不完。随便拿段蚯蚓穿在鱼钩上,甩进那一汪碧水中。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时候,拾片草叶放在嘴边脆脆地吹。远处几只燕子在飞,尖尖的翼翅梢偶尔掠过水面,一圈圈波纹荡漾开来……这份悠闲劲儿呀,在高楼林立、嘈杂繁闹的大都市是绝对找不到的。

      除了捕鱼,孩子们还喜欢捉小鸟。田野、河畔中有的是麻雀、斑鸠、翠鸟……把它们装进笼子里,每天喂几粒米,或找昆虫、捕鱼虾,喂它玩得乐此不疲。但,绝对不捉家燕。老人们说,捉了燕子手会肿痛。老人们还说,燕子在自家大门旁安窝是吉祥富裕的好光头。客家的父老乡亲总是那么善良、朴实。

      在我们这一地区,燕子属冬候鸟。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一对对燕子从南方陆续飞回来,寻找隔年住的泥巢,这是乡情。就像流浪他乡的游子夜夜梦回桑梓,就像百年梦圆香港九七回归……这,是一种本性,千头万结易解,唯有故乡情结难解。

      我越来越觉得,我就是家乡那围龙屋下的燕子,忘不掉的是故乡。家乡的小山养育了我。家乡的围龙屋,家乡的鱼汁粥,家乡的一草一木……哪一样能让我不动容?就如埋藏已久的玉器,拿出来,拭去尘土,依然是不变的光泽!夜深人静时,满耳是故乡的风吹芦苇、雨过蔗林;满眼是故乡的影子,故乡的亲人,心里一遍又一遍咀嚼那份浓浓的乡思……

      我越来越觉得,我就是家乡那围龙屋下的燕子,无论以后的日子里我飞得多高、多远,无论飞到何时、何地,永远不变的是这家乡情!因为—生我养我的是这片土地。

    [阅读全文]...

2022-03-18 22:15:39
  • 关于茶的诗句古诗(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

  • 1.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题禅院》

    2.

    春事到桐花,敲火试新茶。

    ——倪瓒《太常引·伤逝》

    3.

    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

    ——贯休《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

    4.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谢朱常侍寄贶蜀茶》

    5.

    新茗一瓯香一篆,与君清坐看风帘。

    ——许月卿《春日闲赋》

    6.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崔珏《美人尝茶行》

    7.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8.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徵明《复履约同作》

    9.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10.

    竹暗闭房雨,茶香别院风。

    ——戴叔伦《与友人过山寺》

    11.

    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12.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大须《暮雪》

    13.

    一径泥香飞燕子,满瓯茶熟乱松声。

    ——佛绣

    14.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5.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溥山

    [阅读全文]...

2022-02-15 00:34:11
  • 客家摇蓝石城

  •   《客家摇篮石城》

      词、赖南京

      (童声-歌谣)

      赣州有个石城县

      县里有个鲁廉宪

      一生为官两清介

      人称鲁白水不要钱

      (主1)

      一座耸峙如城悠久源远

      新石器先祖据此居繁衍

      一池大畲荷花惊艳丽眼

      花艳肉美鲜常食润肝颜

      (主2)

      一座峰峦璀巍寨顶通天

      山青峰奇景仰仙人梨田

      一条亚洲第一漂赣江源

      八卦脑映山红光染红天

      (童声唱-灯彩调)

      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

      东西两华山,丹霞地石罕

      明代玉盂禅,人文景奇观

      中国白莲乡,灯彩名悠扬

      (副1)

      古城驿道闽粤通衢全世界

      立足如日山眺望两省三县

      古屋石桥延伸九寨温泉

      五龙岩石刻沐浴千年未变

      (副2)

      古塔古坊道佛传承几千年

      客家国宝纸明如玉质如扣

      古寺古院龙石五大名砚

      鹅黄羊肝红出自龙岗深涧

      (尾童声朗诵)

      八山半水一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

      鸡公岽顶仙人境

      仙人指路仙人棋

      家乡情作品-2

      2019年5月26日

    [阅读全文]...

2022-07-01 07:16:15
  • 企业的家文化口号

  • 文化
  • 企业的家文化口号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口号吧,口号在句式上,除了简短,容易记忆之外,还要容易念,容易传。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口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的家文化口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公司是我家,爱岗敬业靠大家。

      二、携手并肩、微暖前行,感恩首广,共筑大“家”。

      三、一朝辞故乡,首广遂为家。

      四、国门传媒家文化,意气风发创“双I”。

      五、以企为家首广人,爱企如家传媒根。

      六、广而告之,传递家的温暖。

      七、心之诚,家之大,共奋进,创效益。

      八、请选出您喜欢的广告公司“家”文化口号(多选)。

      九、家在广告,爱在心间。

      十、痛苦我们与你分担,快乐我们与你共享,首广始终与你同在。

      十一、情系国门传媒,共享美好时光。

      十二、和谐你我 ,首广之家。

      十三、广聚英才,有爱一家。

      十四、温暖小家有大爱,比赶帮超一家亲。

      十五、广告让千里变成咫尺,努力让汗水成为成绩,相处让我们成为家人。

      十六、首广是个家,建设靠大家。

      十七、诚爱致大 BCAA 你我他。

      十八、广告专业赢信赖,国门齐家迎未来。

      十九、心系国门,情在传媒,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二十、靓丽航空港,首广“家”护航。

      二十一、最有力的宣传是广告,最亲*的感情是亲情,最温暖的人是家人。

      二十二、机场广告我的家,同行业里第一大,摄影美术和书法,勤劳努力为国家。

      二十三、家是温暖,家是认同,家是归属,家是你们。

      二十四、广告为家,爱岗爱她。

      二十五、广告公司是我家,和谐共融你我他。

      二十六、用爱凝聚首广文化,用心创造首广未来。

      二十七、传媒有大爱,首广伴我行。

      二十八、情责相系首广人,朝夕相处共为家。

      二十九、家,广告人的力量。

      三十、家”,让工作更美好! BCAA, feeling at home!

      三十一、凝聚五湖四海力,铸就国门传媒心。

      1、人能百忍自无忧。

      2、百川汇海可憾天。

      3、海纳百川,厚积薄发。

      4、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5、金须磨砺,矢不轻发。

      6、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7、创优质品牌,铸一流形象。

      8、发展适生存,虚怀赢天下。

      9、因上不努力,果自不会来。

      10、团结、拼搏、务实、高效。

      11、对工程负责,让用户满意。

      12、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

      13、用户需求就是企业所追求。

      14、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拼搏向上。

      15、精彩源于电信创造自在生活。

      16、营造团队精神塑造人的品质。

      17、人人爱岗敬业,公司兴旺发达。

      18、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厂为荣。

    [阅读全文]...

2022-03-28 23:38:32
  • 客家经典民间谚语

  • 谚语,经典,语文
  • 客家经典民间谚语

      “客家”,英文称“Hakka”,属于汉民族的一个分支民系,也是历史上中原*南迁及其语言、风俗、文化演变历程的一个缩影。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客家经典民间谚语 ,希望你能喜欢。

      客家经典民间谚语

      好汉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家和万事兴,吵斗散人心。

      家中一老,当过一把锁。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做官买田,不如子孝妻贤。

      还生食四两,当过死了祭猪羊。

      好子不贪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

      千跪万拜一炉香,不如生前一碗汤。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未有后来妈,先有后来爷。

      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才知苦了娘。

      兄弟和好土变金,子嫂和好家业兴。

      一人有福,牵带满屋。

      娶妻莫贪靓,嫁女莫贪财。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公婆是公婆,床头打架床尾和。

      夫妻没有隔夜仇。

      骑马库棍搭抓鬃(骑马柱手杖还抓住马鬃)。

      读不尽的书,走不完的路。

      命长不怕家乡远。

      君子坦坦荡,有话当面讲。

      立春一日晴,早季好收成;立春一日雨,早季禾苗死。

      一朝春霜三日雨,三朝春霜无点雨。

      春寒有雨,夏寒断流,秋寒雨至,冬寒雨至。

      春分秋分,日夜*分(指天亮,入夜的.光暗时间)。

      清明无雨三月旱。

      正月冻死牛,二月冻死马,三月冻死耕田侪。

      懵懵懂懂,惊蛰好浸种。

      立夏小满,江河尽满。

      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芒种水,恶过鬼。

      夏至西北风,菜园一扫空。

      四月寒,八月旱。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蚯蚓出洞蛇拦路,天公将有雨水赐。

      虾公反塘(鱼虾反躁浮水面),有水洋洋。

      蚊家(蚊子)恶,有水落。

      蚁公搬家,上搬下雨下搬晴。

      蚯蚓出洞有雨落。

      盐缸反潮,大雨难逃。

      蜈蚣落地有大雨。

      子胖靠娘,禾大靠秧。

      祖业分不富,创业富长久。

      父正子不邪,母勤女不懒。

      养子要教,养老要孝。

      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耕田爱养猪,养子要读书。

      学勤三年,学懒三日。

    [阅读全文]...

2022-04-07 04:50:41
2022-07-03 18:00:03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 经典,传承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诵读古诗词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

      女: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请欣赏三(8)班诗朗诵的四季诗。

      男:春,多么迷人的字眼,早春的柳芽初吐,桃花绽放

      女:满天飞舞的风筝,无不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领)《村居》清 高鼎

      (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男:夏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女:夏天是那牛背上牧童的歌声,是那声声叫着夏天的鸣蝉。

      (领)《所见》清 袁枚

      (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男:秋天是登高远望的季节,天高云淡。

      女:满山红叶,那满山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海更加迷人。

      (领)《山行》唐 杜牧

      (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男:冬天来了,带来了皑皑白雪的圣洁,带来了声声爆竹的喜悦。

      女:在无比的严寒中,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在期待:

      合: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领)《江雪》唐 柳宗元

      (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男:吟诵着动人的诗篇,陶醉在四季动人的风景。

      女:让千古名句陪伴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让!

      (合)让幽幽书香浸润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你是文字绽放的永恒载体

      你记录着人类璀璨的历史

      甲骨文印证了你最早的身躯

      竹简的演变成为今天的书籍

      生命的诞生,你成为语言的唯美标记

      社会的进步,你刻下人类辉煌的足迹

      纸张的诞生,你真正扬起惊世的传奇

      活字的印刷,你进入划时代的新天地

      你传承着中国灿烂文化的唐诗宋词

      你闪烁着世界人文历史的辉煌业绩

    [阅读全文]...

2022-03-12 00:52:29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客家文化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