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关于由一首古诗想到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由一首古诗想到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由一首古诗想到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由一首古诗想到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3k+) 说说(18k+) 名言(789) 诗词(25) 祝福(1k+) 心语(123)

  • 中秋古诗《中秋见月和子由》

  • 中秋,文学
  • 中秋古诗《中秋见月和子由》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古诗《中秋见月和子由》,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赏析】

      苏轼,是一代文豪,亦是一个哲人。他的文作,往往深蕴哲思。读苏轼的诗文,不只在于感受他翰墨之间的劲健旷达,更在于体味蕴藏在这劲健旷达之下的情旨邃思。

      此诗前两句写时写景,道出在明月尚未高过群山之时,已出白芒千丈。“白毫”在此处指明月白色的光芒。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道家谓天上有白玉京,故苏轼以银阙代指明月。一杯酒还未饮尽,明月已如水流般越涌而出。“乱云脱坏如崩涛”句应和前句的.“涌”字,写云波因明月之涌如溃奔的涛水般四散开来,羁乱无缚。“谁为”两句,大展想象,以天上皎月喻天公的眸子,指出天公的眸子,应当以银河千斛的水才能涤洗。“湛然”在此指淡泊,于是令它静看世间之人,照得我深感恬淡,连心都静下来了。“角尾”指东方。西南边如火闪动的星星像弹丸一样渺小难见,东方星宿则光明熠熠宛若盘卧的青龙。“注眼”指集中目光看,“萤火”在这里应当指微弱的灯光。“舣舟”即泊舟,“鱼龙”形容灯火相连的景象。是何人靠*古汴城停泊,看一夜万千灯火舞动,如鱼龙所变。

      “曲折”四句,描写当夜诗人泛舟行游时的情景。“青荧”指青光闪映的样子,“灭没”指无影无声。随着闪映的青光渐渐无影无声,小舟已转过了前山;这山日夜经受浪的摇动、风的环绕,岂能永远像初时一般坚固。明月容易低垂,人也容易散去;我泛舟归来以后也仍然可以呼唤童仆斟酒再重看明月。“青荧”四句,皆有哲思。青荧一句点出一种渐变之感,随后深感山峰也应该像这些青光一样在风浪中渐变,不复当日坚固。“明月易低”写出自然规律,“人易散”写出人情规律,渲染出一种物兴则将衰的世事之感。然而“归来”句笔锋一转,点出明月虽然低垂可是仍在,人虽散去可是还有我在,我自己依然可以斟酒望月,以尽情怀。“明月”两句,前句无情但后句有情,世事无情但是人有情。我们不能改变世事的变化,却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在这份无情与有情之间,一展诗人洒脱淡然的胸怀。而这般胸怀和哲思只凭轻舟转过前山的那一瞬、只凭归来的那一刻、只凭这四句诗便由诗人感受到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不令人钦佩!在这份洒脱淡然的胸怀下,诗人写出“堂前月色愈清好”等四句,指出自己卷帘推门,寂无他人,只有在窗下哭泣的楚老。“南都从事”即诗人的弟弟苏辙,诗人此诗就是和韵苏辙之诗《中秋见月寄子瞻》,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两句。因此诗人劝弟弟莫羞贫,像你我这样对月题诗的又有几人呢?“南都”两句正应和了诗人之前的那份洒脱淡然的胸怀心境。明晨人间百事又随着日出开始了它的兴衰更替,而如今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做了一回瑶台的客人。

      恍然一梦,正是诗人此刻的感觉,而这种感慨并非是只在此时才有,苏轼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可是这种一切皆如梦境的慨叹是如何才有的呢?在本诗之中,诗人也写道“明月易低人易散”,道尽盈虚有数。可纵然是盈虚有数,依旧是卒莫消长。世间阴阳万物都在盈虚兴衰间不断变化更替,可最终却不会在总体上消减增长,不会真正的消亡。正因为诗人虽然明白盈虚有数,可他同样知晓卒莫消长,因此才有“归来呼酒更重看”一句;因此他才在历经磨难之时,依然心存乐观,依然胸怀一份洒脱,依然说出“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然而正因为盈虚有数,变化难定,诗人才会渐感人生如梦。可是人生真的如梦么?对苏轼而言,他心系的是天下兴衰,可是官场难容。面对宋朝政治上代代加深的弊端,苏轼虽有心匡国辅政,却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所以他对天下的这份忧虑无可排遣,渐成悲戚。一句人生如梦,其中又有多少是无奈呢?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43:38
  • 古诗的由来

  • 古诗的由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的由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当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已是江洲司马了,想到自己被贬,白居易不由想起自己是被别人陷害的,又生了几分愤怒,本来自己做得对,还被贬了官,他感慨道:人生啊!为何这样!

      白居易正和友人站在浔洋江头告别,忽然听有人弹琵琶,便都停下来,邀请弹奏者弹一曲。

      出来的是一位女子,望了在座的人一眼,不说一句话,便开始弹奏起来,刚开始弹时,白居易听出了曲子的`情感,指尖在琴弦上跳动,好似在诉说什么,他的技艺娴熟,珠落玉盘的感觉,白居易的心中欢乐莫名的涌上来了。真是愈听愈高兴,白居易连自己贬官的事都忘了。接着,又渐渐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半止的状态,。突然曲子进入了高潮部分。如银瓶乍破,如流水飞迸,如舞刀挥枪,有余音绕梁之感。收尾的时候,声音如同丝绸被撕裂般。听曲子的人,没有一个人说话的,四周静悄悄的,针掉下来的声音都能听到。女子开始介绍自己的一生。之后,又为在座的人弹奏了一曲。这时,白居易已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官服。

      世上有多少爱国诗人被诬陷贬官的,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个,正是因为他被贬官了,我们才有幸听到《琵琶行》我们今天才能听到犹抱琵琶半遮面,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千古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5-17 11:50:16
  • 含有由字的古诗词 带由字的诗词名句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筹笔驿》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增广贤文·上集》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菜根谭·概论》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行路》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增广贤文·上集》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荀子·大略》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贯休《献钱尚父》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老将行》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冯道《天道》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不知理定有祸,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邪乎到家必有诈。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白居易《早冬》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九地篇》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阅读全文]...

2022-05-30 07:49:43
  • 理想的古诗句

  • 理想
  • 理想的古诗句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 陈寿《三国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阅读全文]...

2022-02-02 10:43:19
  • 关于梦想的古诗

  • 梦想
  • 关于梦想的古诗

      1、《理想、梦想和幻想》

      张友润

      理想是丝绸织的。

      理想破了,掉在地上,

      有些失落,有些伤感,

      拣起来重织,再续一个理想。

      梦想是翡翠做的。

      梦想破了,碎了一地,

      没地方扔,不舍得扔,

      悄悄拣起来,往心的深处藏。

      幻想是天边彩虹。

      它不会破,但会消失,

      幼儿看它,兴奋雀跃,

      *若见到,只会一笑而过。

      2 、《梦想》

      繁芜

      小舟,载不动满天繁星

      就像它载不动我的愁

      一个深深夜里的梦

      让我沉默、沉默

      踏歌行舞

      用最伤情的带子

      跳出最伤情的步子

      美丽的、是梦

      残酷的、命运

      月华与屋影勾勒出的

      叫永不能释怀

      伤、这是一场梦

      就化为水,淋湿我

      爱、这是一场梦

      就变成火,燃烧我

      好吧、好吧

      虚幻是虚幻,你说

      好吧、好吧

      过了就算了,我说

      交错、熙熙攘攘的街头

      像谁一样错过了你

      面带从容、你

      是一场梦

      3、《禁锢的青春梦想》

      灯下的空间

      泛着惨淡的白斑

      冷冷清清

      嘈杂的轰鸣声

      像旷野里的野兽

      时而发出极为凄凉的嚎叫

      随着格局的延伸、

      思想像脱僵的野马、奔放热烈

      我用凌乱的文字

      记下此刻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2-23 16:38:20
  • 含有想字的古诗词 带想字的诗词名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第二回》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到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格言联璧·处事类》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围炉夜话·第三六则》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围炉夜话·第五则》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格言联璧·接物类》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潘安《悼亡诗三首》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心经》

    要想正人,得先正己。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阅读全文]...

2022-06-21 04:37:55
  • 鹿柴古诗全诗的意思拼音 深林返照由声而色的意境

  • 意境,优美,诗歌
  •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作品赏析】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注释】

    ①鹿柴(zhài):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柴,同“寨”,用于防护的栅栏、篱笆等。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②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

    ③但:只,仅。

    ④闻:听见。

    ⑤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这里“景”同“影”。

    ⑥复:又。

    ⑦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大意】

    空旷幽静的深山中看不见一个人,只是偶尔能听见林中有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辉返射入树林深处,一抹余辉又映照到青青的苔藓上。

    ——王维《鹿柴》赏析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Quiet valley did not see anyone,

    Can only hear the voice.

    The after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n the deep forest,

    As in the moss and pleasant scenery.

    唐朝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辋川册谷中购置了田产,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辋川与友裴迪唱和,咏当地景物,并自辑其五绝二十首,题名为《辋川集》,自序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此诗是其中第五首。《王孟诗评》云:“无言而有画意”。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空山不见人。”

    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王维来到鹿柴附*的空山,步行许久,不见一人,感受到山里大自然的寂静和清幽。山风吹拂,清泉流淌,白云在天空悠悠慢行,好一片惬意的境界。此时的诗人,早已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在宁静当中,沉浸在美好的景色当中。

    “但闻人语响。”

    在这美丽的山水景色之间不知陶醉了多久,王维突然听到了什么声音!

    诗人不由得驻足,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远处有人交谈的声音,声音并不大,仔细听,却又听不清楚。原来在这空寂的山间,还有人在里面啊。诗人心中暗想,高山流水,但愿觅得知音。

    “返景入深林。”

    再抬头,看到夕阳的余晖照到了树林的深处,树影婆娑,倒也显出另一番别致的景色。

    “复照青苔上”。

    诗人看着夕阳下的树林,再向前走,也留意到了路边的青苔,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处,也同时披上了一抹暗黄,夕阳的余晖也落到了青苔之上。

    一瞬之间,诗人仿佛听到了山间响起了一首歌曲,不由得低声吟唱起来……

    如同一支曲,一幅画,就这样,蕴含着幽深意境的《鹿柴》,穿越了*1300年的时光,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注:鹿柴,“柴”音为zhài,同“寨“,栅栏,此为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编者叹:这首诗十分短小精干,其中的“景”其实是通假字,身影的“影”,意思是回光返照。夕阳落下之后光线已经没有了,但是通过折射又返回到青苔之上,形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意境。同样这个标题也不能读作“柴”,而是“寨”,这是古代通假字和一些多音字的特殊用法。作者用短短的20个字就描绘了一幅特别幽静雅致的丛林生活,这种对文字精准的把控能力和对细节的观察是值得我们去学*和借鉴的;而且这首诗里的安静是通过声音来体现的,正所谓物极必反,在最安静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听到一些*时听不到的声音,这种描绘的手法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的。

    [阅读全文]...

2022-03-25 12:28:28
  • 表示爱国思想的古诗

  • 思想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阅读全文]...

2022-06-11 19:52:26
当前热门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句子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语录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说说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名言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诗词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祝福
由一首古诗想到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