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报的古诗

关于写读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读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读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读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 语录(4k+) 说说(6k+) 名言(18k+) 诗词(205) 祝福(1k+) 心语(77)

  • 读报纸后感

  • 随笔
  • 读报纸后感

      报纸也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文时,词句通顺、文笔流畅,增进作文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报纸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认为,阿胶性味甘、*,入肺、肝、肾经,有养血止血、固冲安胎、养阴润肺之功。

      我开始想买阿胶了,报纸上阐述了阿胶的由来,原来是驴皮的功劳。但现在驴皮数量下滑。真假阿胶以垄断了市场。真希望生物科技能打开繁殖捷径的大门。看来我是一个吃货,为了吃要牺牲高昂的科技。但健康也是营养的奴隶,累积一分钟的饮食,就会浪费六十秒的减肥。

      酒王雄霸*,报纸上阐述白酒为地位而付出高昂的金钱。品酒,它的味道难于立足,不是因为醇香而是因为支票。但酒中“异类”江小白,为年轻人的最爱,它是以味道清淡甜净不辣口而发展势头迅猛。而我最喜欢郎酒,香醇的它给我唱所未来的勇气。它参加了我的生活,使我的灵感大发。我经常因郎酒而诗情画意。“醇滴口滑到心门,香入鼻渗脑徘徊,醉等灵感踏指尖,醒悔酒少幻灭快。”我为此诗起名为“酒时梦”。希望酒成为永恒的灵感之谜。

      读报时发现古代诗人杜甫的生活十分艰难。或许灵感源于生活,他的作品绽放着当时年代的文艺光芒。

      若他生活在当今时代,怎么也是一个生活于小康家庭的人。我想他会出一些励志的书籍,来影响各个阶层的人。会是现代精华的代表。但遗憾的是他生活在古时落后的年代。所以他的`作品见证了历史,像一座喷泉,喷出当时社会的残酷的污垢。

      读报会得到很多知识。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张居正。读了他的一生,我感慨万千。他用一生去建设明朝美好蓝图,可小皇帝叛逆心强,使张居正去世后被“清算”,他的所有名利被夺去。

      为什么忠臣的结局会是如此,难道明君不爱忠臣、不爱百姓,只爱权利和政治地位吗?

      我想若明君抛弃忠臣和百姓,那么这个朝代也会被历史淘汰!

      威尔逊曾说过“国家的伟大取决于它的普通百姓的伟大。”所以爱百姓、培养百姓是这个时代的重任。

      让全民科技化、艺术化、人性化。知识是理想大门的钥匙,而智慧是理想大门的金锁。用钥匙打开锁,那么理想成为现实就不再是梦。

      报纸上的新闻打开了我的世界观。我要感想世界、评论世界、审美世界。

    [阅读全文]...

2022-01-29 07:14:57
  • 读书小报的内容古诗

  • 读书
  • 读书小报的内容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一句关于读书的古诗,除此以外大家还积累了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读书小报的内容古诗,欢迎大家参考学*哦!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阅读全文]...

2021-12-12 22:40:14
  • 《读报的乐趣》 阅读答案

  • 阅读
  • 《读报的乐趣》 阅读答案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语文的崭新境界。

      读报的乐趣

      大千世界,各人有各人的兴趣。—有的人喜爱集邮,说花花绿绿的邮票会带给他广博的知识和无限的乐趣;有的人喜爱养花,说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其乐无穷。我却独钟情于我的报纸,我觉得读报也有其独特的'乐趣。

      一般人看报纸,其目的主要是看一看新闻,而且只大致浏览,了解一下大概内容。我却不这样,我看报纸主要是从中采集知识的珍宝,填补我知识的空白,当然也注意天下大事。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第一次喜欢读报时的心情。在一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要求写出我国的几大名茶的产地和名称,我碰巧在前一天的报上无意中读到了,立即答了出来,从而使我班以一分之差险胜,夺得冠军。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呢?就像勇士凯旋满意地拍着他的战马一样,我此时真觉得读报是一种享受。

      茶余饭后,早起临睡,斜靠着床背就那么惬意地看着一张张带着新鲜油墨气味的报纸,知识的涓涓细流流入心田,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读杂文,我会为作者犀利的笔调而击节,我又会为社会的丑恶现象而叹息;读散文、诗歌,我会被那动人的作品感动得落泪。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读报的乐趣,这样的心情,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味得到的。

      读报的乐趣是当时心里的甘甜,那么重看读报时的摘要则更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读报读过并不是就掌握了,每当翻起以前的报纸再读的时候,那时的心情尤为甜蜜。似乎那不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知识女神。

      几年下来,积存下来的报纸已有好厚好厚,堆在那儿一摞摞的。母亲说:“把它卖掉吧,不卖占地方。"我总是推辞着,是啊,我怎么忍心卖掉我的报纸呢?报纸,不但充实了我课余的生活,给了我宝贵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了我无比的乐趣。集邮的人总是津津乐道于他的花花绿绿的邮票,我却独钟情于带给我无穷乐趣的报纸!

      《读报的乐趣》阅读题

      1、用“――"画出文中的任意两处反问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浏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段意。

      第1段(第1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第3~5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第6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答。

      ①“我’’是怎么喜爱上读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是怎么读报的?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为什么觉得读报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报的乐趣》阅读答案

      1、一处是第3小节中“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呢?“另一处是最后1小节中“我怎么忍心卖掉我的报纸呢?”

      2、(1)大略的看。 (2)本文指(读报)使精神上得到满足。

      3、第1段:“我”钟情于读报,觉得有独特的乐趣。

      第2段:“我”看报纸除了注意天下大事,主要是采集知识的珍宝,填补知识空白。

      第3段:读报增长了“我”的知识,使“我”尝到了乐趣,重读旧报或重看读报摘要更是“我”甜蜜、高尚的享受。

      第4段:“我”不忍心卖掉几年来存下的报纸,它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4、(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我”用前一天在报纸上读到的知识答出了题目,使我们班获得了冠军,从此“我”喜欢读报了。

      (2)“我”看报纸主要是从中采集知识的珍宝,做读报摘要,填补知识的空白,也注意天下大事。为丑恶现象叹息,为感人作品落泪,有时还重看旧报纸,重读“摘要”,享受读报的无穷乐趣,因此与别人只看新闻,大致浏览大概内容是不同的。

      (3)因为读报使“我”增长了知识,获得了成功,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读报时的种种感受让“我”体会到无穷乐趣,所以“我”觉得读报是一种享受。

    [阅读全文]...

2022-05-06 16:30:23
  • 描写寒梅报春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寒梅报春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寒梅报春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首)

      雅梦丹心明月栊,寒梅倚雪报春红。

      笔能三叠桃花靖,词可千回醉子翁。

      入得南柯吟满阕,惊来青鸟举残盅。

      谁明相望勾栏意,自诩仙人两不同。

      (第二首)

      寒梅倚雪报春红,玉访芳踪纸上丰。

      东柳难离残菊影,西厢花叶最堪逢。

      丹霞饮醉枝头月,艳景吟成眸处枫。

      独是佳人今正好,天凡有寄此时同。

      (第三首)

      琼花玉树映窗台,素月冰心谢柳开。

      不尽风萧冬雪净,寒梅一柱迎春来。

      (第四首)

      疏枝洒洒弄弦筝,芳蕊莹莹照玉容。

      漫漫霜荷牵细雨,悠悠冬柳舞冰晶。

      梦逐冷艳云前笑,魂寄幽香月下萦。

      端雅姿嫣凝倩韵,寒梅倚雪报春红。

      (第五首)

      玉骨冰清任雪凝,斜枝翘首傲寒琼。

      松涛一枕苍山远,竹韵群摇皎月明。

      兰蕙扶风牵蕊素,寒梅倚雪报春红。

      西风猎猎催梅绽,身在香中即醉中。

      (第六首)

      寻梅踏雪岭重重,玉树临风伴玉琼。

      冬柳揽云扬紫气,寒梅倚雪报春红。

      常将眷意托琴瑟,愿把柔情寄远空。

      高山流水千里志,数星吟月唱心声。

      (第七首)

      剪剪西风碧水东,寒梅倚雪报春红。

      扬扬洒洒冰姿秀,婉婉婷婷玉韵莹。

      西苑冷香拂柳岸,东山夜曲叩轩亭。

      虬枝摇曳情思寄,霜月托云伴夜空。

      (第八首)

      寒梅倚雪报春红,霜染娉婷笑影横。

      尽扫阴霾浮暖日,荡涤尘雾挽清风。

      南山隐隐摇芳瘦,北苑悠悠绽玉容。

      轻剪一枝随意去,牵云携雨暗香浓。

      (第九首)

      高标逸韵韵无穷,三弄声声曲未终。

      千古清名传美誉,一身傲骨与谁同?

      年年破腊临阡陌,岁岁凌霜出玉宫。

      喜看琼花如蝶舞,寒梅倚雪报春红。

      (第十首)

      霞染晨光映紫穹,碧天如洗瑞气融。

      百花萌动思青帝,万物发生待天公。

      霜柳垂枝期叶绿,寒梅倚雪报春红。

      芳魂几唤东风至,留得香心入韵中。

      (第十一首)

    [阅读全文]...

2022-02-01 00:29:36
  • 回报母亲的古诗

  • 母亲
  • 回报母亲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报母亲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2、《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6、《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7、《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阅读全文]...

2022-06-18 01:09:38
  • 夏天的古诗手抄报

  • 夏天,手抄报
  •   我喜欢夏,是因为夏天让我们在溪流打闹,一朵朵浪花贱到身上,凉丝丝的。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2-21 00:28:02
  • 描写报答母亲的古诗句

  • 母亲
  • 描写报答母亲的古诗句

      1、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4、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8、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0、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1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5、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16、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1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2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2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2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2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2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26、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27、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2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2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1、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3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33、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34、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5、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6、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3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9、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4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4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42、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4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4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4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7、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4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4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50、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阅读全文]...

2022-03-29 20:45:28
  • 诗名含有报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报字的诗词

  • 闻祶阁职免机关报任之报二首

    李昴英〔宋代〕

    远民冤甚草菅芟,抗论公庭出至諴。且喜一谇一性命,何妨三字减头衔。机关*地藏深穽,仕宦伶人视戏衫。五逊州符今免矣,幅巾藜仗可松杉。

    闻祶阁职免机关报任之报二首

    李昴英〔宋代〕

    狂妄孤臣罪有余,三年三度挂丹书。群儿过计愁郎罢,外物浮名总子虚。只是儒酸真面目,不题道号混樵渔。亲朋欲语浇教醉,休与时人事毁誉。

    报任安书

    司马迁〔两汉〕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其次易服**,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其次毁肌肤、断肢体**,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两汉〕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宋代〕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报刘一丈书

    宗臣〔明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 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 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 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乐毅报燕王书

    佚名〔先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元日·晨鸡两遍报

    方干〔唐代〕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

    [阅读全文]...

2022-03-08 08:46:21
  • 描写报答母亲的古诗句

  • 母亲,父母,艰辛
  •   1、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4、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8、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0、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1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5、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16、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1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2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2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2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2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2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26、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27、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2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2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1、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3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33、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34、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5、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6、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3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9、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4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4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42、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4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4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4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7、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4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4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50、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51、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52、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阅读全文]...

2022-06-29 11:41:42
  •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

  • 历史,手抄报
  •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古诗历史的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6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7

      关于古诗历史的手抄报图片8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唐诗宋词,不仅是当时文坛诗词高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我们读唐诗宋词,觉得它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听唐诗宋词,觉得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不仅觉得语言美,而且觉得韵味无穷。既能得到启迪教益,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它吸引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和弘扬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它从登上文坛,一直到现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亲睐,一直盛传不衰。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不能不引人深入探索。

      研究表明,唐诗宋词的极大魅力, 是与它那严谨不苟而又富于变化的格律形式分不开的,是它那稳定的音步节律,两*两仄的交替使用,有规律的韵式韵律,工稳严饬的对仗与清灵流畅的散句的结合,构成了音调的高低长短,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造成了诗词的庄重典雅、自然潇洒的风貌。

    [阅读全文]...

2022-02-16 16:00:21
写读报的古诗 - 句子
写读报的古诗 - 语录
写读报的古诗 - 说说
写读报的古诗 - 名言
写读报的古诗 - 诗词
写读报的古诗 - 祝福
写读报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