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版本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版本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版本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版本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籍版本小知识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籍版本小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纳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纳本。清初人宋犖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祐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我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了,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2)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年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3)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阳本:又称*水本,金元时期山西*阳(又叫*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我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我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4)根据刻书机构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槤《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5)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本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评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柳宗元(773—819),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诗多作于贬谪之后,抒发抑郁不*的感慨,风格淡雅,语言峻洁,感情沉挚,韵味深长。
此诗可能是诗人谪居永州期间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
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著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
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
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古诗:张舜民村居(带拼音版本)
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一起学*一下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村居张舜民阅读答案,村居张舜民翻译吧!
1、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
cūn jū
村居
zhāng shùn mín
张舜民
shuǐ rào bēi tián zhú rào lí , yú qián luò jìn jǐn huā xī 。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xī yáng niú bèi wú rén wò , dài dé hán yā liǎng liǎng guī 。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村居张舜民阅读答案
1、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参考答案:
1、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和的氛围。
2、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意思相*即可)
3、村居张舜民翻译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拓展阅读】
作品原文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⑴,榆钱落尽槿花稀⑵。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⑶。
作品注释
⑴陂田:水田。
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⑶两两:成双成对。
作品译文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作者简介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治*进士。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宋史》、《东都事略》有传。生*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个人简历版本
简历模板是一份简历的门面,个人认为简洁才是最重要的,能让人力资源主管一面了然,那就更好了。不需要太多颜色,太多条框,只需要几条线就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简历版本,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名称:思柏电子起止年月:2008-12 ~ 2009-03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担任职务:仓库管理工作描述:负责出货的清点、开单及做好相关的库存登记。期末的盘存处理。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金骏不锈钢起止年月:2008-07 ~ 2008-09公司性质:私营企业所属行业:五金矿产,金属制品担任职务:跟单文员工作描述:与国内客户联系相关的业务的具体发货,到货情况,做好售后服务.离职原因: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2009-06 私立华联学院 财务管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
姓名:
邮箱:
性别:
年龄:
学历:
毕业院校:
电话:
薪资要求: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XX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所学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主修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企业资源规划(ERP)与管理、服务器的架设与管理、网页设计、Java程序设计、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SQL Server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学、英语等。
职业技能
●掌握C、C++、JAVA、Visual Basic 编程语言。
掌握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熟悉Linux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具有VB与数据库开发能力。
●计算机Windows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熟知电脑硬件及Office等常用软件;计算机硬件,熟悉计算机网络,具有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能力。
●对Photoshop,网络方面均有所了解,文字功底良好。
●擅长.net的设计和开发,基本掌握了微软最新的技术,了解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设计。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技术员
工作描述:计算机硬件的安装,维护和售后服、以及局域网的组建调试、软件的维护。
所在行业:it服务/系统集成
所在部门:技术部
离职原因:
自我评价
1、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2、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
3、思维敏捷,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
4、掌握交际、组织、管理、写作、电脑、分析研究等技能。专业技能知识结构牢固,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企业信息化的知识,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熟悉计算机网络、掌握不少的计算机语言,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以及企业信息化ERP软件的使用,对计算机硬件安装及各种软件的运用有着极强的上手能力等性格:为人诚信,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
5、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
在学*上,勤奋严谨,动手能力强,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类公共活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上,做事细心,认真负责,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易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敢挑重担。
6、诚信、自信、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强;有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及学*接受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拥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与敏锐的市场嗅觉。
作为我国传统名花,梅花自古以来就以其坚韧不拔、清高孤傲的特质,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敬重,且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梅诗篇。无论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还是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或是*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不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的欣赏、热爱,甚至是痴迷。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墨梅》,便是一首赞美梅花的千古名篇。它出自元代诗人王冕之手,是王冕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值得注意的是,王冕这里赞美的梅花,不是诗人笔下寻常的红白梅花,而是用水墨画的淡墨色梅花。因此比较起来,墨梅的外表就不是一个加分项了。
所以王冕在这首诗中,着重赞美了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求给人间留下清香的高尚美德。而古代诗人咏物,一般都是借物自喻。这里便是王冕借梅自喻,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虽然《墨梅》仅有短短4句,但是全诗构思精巧,极富清新高雅之气,可以说是与梅花品格一样,美到了骨子里。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的开篇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即我家洗砚池边有一颗梅花树,朵朵梅花的颜色就如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洗砚池,指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据记载,东晋王羲之曾“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诗人化用典故,则与其另一个身份画家有关。淡墨,是水墨画中的四种墨色之一,即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由此可见,王冕这里盛赞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因此它的外表就不似真实的梅花那样娇艳,自然也就无法去夸它的外表如何吸引人了。即诗的最后两句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即它并不需要别人夸许它的颜色,只是一心要把清淡的香气留在这天地之间。显然,王冕盛赞的是墨梅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
而王冕自己就是一个如同墨梅一样的人。据记载,王冕自幼家贫,只能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靠自学成才。但由于王冕性格孤傲,又鄙视*,最终决定放弃追求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易米为生。可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实际上就是他鄙视*,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真实写照。
纵观王冕的这首诗,墨梅的形象与诗人的形象,实际上早已巧妙地融为一体。王冕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亦是他自己坚贞不屈、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总的来说,《墨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七步诗曹植全诗版本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步诗曹植全诗版本,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仔细看就知道无庸多加阐释,而且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也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作品原文
七步诗
版本一(出自《世说新语》)
煮豆持⑴作羹⑵,漉⑶菽⑷以为汁。
萁⑸在釜⑹下燃⑺,豆在釜中泣⑻。
本⑼自同根生,相煎⑽何⑾太急?
版本二(出自《三国演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品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photoshop哪个版本最好用
Photoshop主要处理以像素所构成的数字图像。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photoshop哪个版本最好用,希望大家喜欢!
一、Adobe Photoshop CS2
Adobe Photoshop CS2
Adobe Photoshop CS2引入强大和精确的新标准,提供数字化的图形创作和控制体验。新特性有:支持相机RAW3.x、智慧对象、图像扭曲、点恢复笔刷、红眼工具、镜头校正滤镜、智慧锐化、SmartGuides、消失点、改善64-bitPowerPCG5Macintosh计算机运行MacOSX10.4时的内存管理,支持高动态范围成像(HighDynamicRangeImaging)、改善图层选取(可选取多于一个图层)。
二、Photoshop CS2 特性及功能:
1. Adobe Bridge介绍
Photoshop的文件浏览器已经被完全重新改造并命名为Adobe Bridge。Adobe Bridge是一个能够单独运行的完全独立的应用程序,并且成为了CS套装中新的一分子。当文件浏览器初次被引入Photoshop中时,我在我的评论中提到过希望它能成为独立的应用程序,如今我惊喜的发现Adobe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步伐。
Photoshop CS2中新的Adobe Bridge取代了原来的.文件浏览器
Adobe Bridge能够独立的运行,并且只需在Photoshop, Illustrator, InDesign或是Golive中点击按钮即可。上面的截图显示的是Adobe Bridgge的默认布局,但是它比Photoshop CS文件浏览器有更多的定制选择。使用Adobe Bridge你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图像文件,包括CS自家的PSD, AI, INDD和Adobe PDF文件。当在Bridge中预览PDF文件时,你甚至可以浏览多页。
2. Adobe Bridge中心
如果你拥有CS2,Adobe Bridge提供了Bridge中心(如上所示)。Bridge中心让你快速访问文件群组,新文件夹,最*使用过的文件,以及RSS阅读器,技巧与诀窍,色彩管理设置,Version Cue projects,素材图片以及帮助。Adobe Bridge现在提供了访问新Adobe素材图片服务,该服务将用户连接到高质量素材图像。Adobe 素材图片让你搜索大量的素材图片代码,下载,以及购买照片——当你愿意时。Adobe Bridge中心里的RSS阅读器预置显示Adobe Studio Exchange新*更新的内容,但你能根据需要自定义之。在我的截屏中,你可以看到我已经添加了About图形软件主页的提要(Feed)。
3. Adobe Bridge图像查看
我非常喜欢的Bridge功能中的之一即是新的filmstrip视图,你可以在同一屏幕中查看缩略图和大的预览图。在窗口的底部有一个分割滑块让你调整缩略图尺寸大小,你可以将从将缩略图调得很小或将缩略预览图调得极大。还有可以在缩略图,幻灯片,详细资料和versions以及交替视图间进行切换的按钮。
4. 定制Adobe Bridge
在幻灯片视图中,你可以如本图所示这样切换缩略图显示到预览图的下部,或者是切换到预览图的右侧。通过参数设置,用户还能够改变Adobe Bridge中显示的背景色。在截屏中,我使用了中度灰,但你可以调节它由黑到白或任意灰度。
5. Adobe Bridge中的详细信息视图
在详细信息视图中,你可以看到每个图像大量的详细信息,而缩略图仍然是可以缩放的。在这张截图中你可以看到我打开了另几个面板——收藏,元数据,以及关键词。你可以在元数据和关键词面板中直接编辑,给图像追加信息,或者你可以使用文件信息命令(File Info command)添加信息。
6.使用工作区布局定制Adobe Bridge
面板可以被单个的打开或关闭,当有需要时你还可以分割面板。你也可以关闭额外的图像信息,只显示缩略图,如这里的截图所示。这是一个Adobe Bridge称之为 Lightbox 的预设工作区,它为显示缩略图提供了最大化的视图区域。几个预设的工作区包括——Lightbox, File Navigator(主要用于文件导航),Metadata Focus(主要用于元数据显示)以及Filmstrip Focus(幻灯片显示)。你还能保存你定制的工作区布局,因此你能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轻易的重新加载你喜欢的设置。
7. Adobe Bridge紧凑模式和极紧凑模式
如图所示,Adobe Bridge可以快速的切换到紧凑模式,该模式浮动于其他窗口之上并且支持拖放到其他应用程序中。点击红色圈出的图标,紧凑模式切换到极紧凑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只有一个小小的工具栏占据屏幕(红色框线显示的区域)。
8. Adobe Bridge的等级评分,标签以及批处理
用户可以给照片评出一到五颗星的等级,并应用色彩标示标签。标签还可以分配一个自定的名字,所以你可以使用红色来表示一个项目,用绿色表示另一个,而蓝色用来表示你个人的照片。用户还可以根据评分和标签过滤可显示的内容。大多数的批处理任务也可在Adobe Bridge中进行,故用户在进行批处理任务时不再需要运行photoshop或其他应用程序。因为Bridge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所以当在处理图像时,用户可以继续在Bridge中工作。
9. 在Adobe Bridge中搜索图像
如你所愿,Bridge提供了一个搜索工具用于查找文件,它可以基于各种标准进行查找,包括文件名,文件大小,关键词,元数据信息,评分,标签,数据,文件类型,关键词,注释以及描述。查找结果可以设置为在新窗口中打开,所以你不用在当前窗口中丢失空间。搜索执行后,你还可以选择群组结果到收藏中,以便在任何时候让你重新查看。
10. Adobe Bridge放映模式
Adobe Bridge现在提供了一个放映模式,用于在全屏或窗口中显示一组照片。当你初次使用放映模式时,提示屏幕会显示如上图的信息。如你所见,上面有许多键盘快捷键*作的照片导航选项。你甚至可以在放映模式下通过键盘设置评分等级和应用标签。Adobe Bridge包含在Adobe Photoshop CS2, Adobe Illustrator CS2, Adobe InDesign CS2以及Adobe GoLive CS2中。当作为Adobe CS2套装的一部分安装后,Adobe Bridge还提供了另外的功能。
《红楼梦》的版本有多少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耗尽一生心血著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也是他一生唯一的著作,那么关于《红楼梦》的版本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 乾隆甲戍
抄本,残存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共存16回。
卷首有“凡例”5条,卷末有晚清藏书家刘铨福的跋语(同治二年和同治七年写),是两次收藏结合的。因第一回第8页正文中有“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 一语,故通称为“甲戍本” 。此书于1927年发现,当时即被胡适收藏。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有影印本。
二、乾隆己卯
抄本,残存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共存40回。第二册封面《石头记》书名下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第三册书名下又注明“己卯冬月定本” ,故通称为“己卯本” 。因其中64、67两回是原据别本抄配的,故又称“脂配本” 。
现应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三、乾隆庚辰
抄本,缺64、67两回,共存78回,分装八册。因第五、七、八册的书名《石头记》下注明“庚辰秋月定本” ,故通称“庚辰本” ,现应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1955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用朱墨双色影印出版,其中所缺64、67两回据“己卯本” 抄配补足。
四、乾隆甲辰
抄本,共八十回,是现存各种传抄本中最完整的,1953年发现于山西,今应收藏北京图书馆。卷首有“甲辰岁菊月中浣” 梦觉主人写的序,正文內有脂砚斋的评批,但已被梦觉主人删削过了。
五、乾隆己酉
抄本,存1至40回,北京吴晓铃收藏。卷首有乾隆五十四年舒元炜写的序,序文中说“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雠校;借领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钞胥。”则原本就是抄配而成的。其中的脂批已被删去。
六、《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
原为乾隆时戚寥生所藏精抄本,有脂砚斋的评批,共八十回。上海有书局曾先后两印行出版,第一次是1912年石印大字本,第二次是1920年石印小字本(1927年曾再版)。原钞本为上海时报社所收藏,1921年毁于火。书名原题《石头记》,有正书局石印时改题《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卷首有戚廖生的《石头记序》。(戚廖生字晓塘,浙江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任福建按察使。)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俞*伯校订,王惜时参校),就是以“戚本” 作为底本,再参校其他抄本汇校而成的(其中67回和68回的一部分则是根据百二十回本校补的)。
己卯本:
全名《乾隆己卯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重评本,这个抄本已是四评本,可惜脂砚斋的初评和三评本没能流传下来。现存北京图书馆。其中有“己卯冬月定本”(即1759年冬)字样。它也是个过录本,经考证是清朝怡亲王府藏本,最早收藏者是康熙十三皇子怡亲王允祥之子弘皎,后经董康,陶洙收藏。
这个抄本也不完整,但不算太少,有完整的四十三又两个半回,其中第一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又缺六十四,六十七回)存于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后半回,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前半回存于*历史博物馆。它与庚辰本是就着同一个祖本抄录的,但比庚辰本要更接*祖本原貌,更接*曹雪芹原笔。
庚辰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原书为八册,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每册卷首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自第五回有“庚辰秋月定本”(即1760年秋)题记,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个抄本抄写质量较差,尤其是最后一册,但较完整的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脂批,它实际与己卯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第一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当时曹雪芹还尚在世,但他没有亲自参与整理修订。
戚序本:
《石头记》抄本,前有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进士戚蓼生写的序,前八十回俱存。戚蓼生是浙江德清人,他与一个书商狄楚青合作,于书上印上“国初钞本”,有跟已流行开的通行本叫阵之意,它所依据的.过录本,经研究证明是保留了很多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抄本。清末民国初以石印方式流行,有很多印本,其中有正书局的影响最大。
戚宁本:
又称泽存本,南图本,为陈群泽存书库旧藏,现藏南京图书馆,八十回全,此本与戚序本是共同底本的不同抄本。
蒙古王府本:又称王府本。《石头记》抄本,原清朝某蒙古王府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原为八十回抄本,后抄配成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中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乃后人根据程甲本抄配,又补抄后四十回,但与前八十回的纸质,抄写款式不同。此抄本与戚序本有共同的祖本,但没有戚蓼生的序,同时有六百条戚本和其他抄本所没有的侧批。
列宁格勒藏本:又称列藏本、在苏本、在俄本、脂亚本、圣彼得堡本、彼本。《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却第五、六回,实存七十八回。为俄国人库尔梁德采夫于1830年至1832年随旧俄宗教使团来华时所得,现藏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苏联时名列宁格勒)东方古文献研究所。这个抄本许多具体字句都有自己的特点。
杨藏本:
又称梦稿本,于19世纪由最早收藏者杨继振题书名为《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本》,影印时题作《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共一百二十回,于1953年3月发现于北京琉璃厂文苑斋书店,现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此抄本后四十回来自程甲本,前八十回所依据的过录本看来比较复杂,是用几种流传在社会上的手抄本拼合而成,前八十回中又缺第四十一至五十回,杨继振后由程甲本补入。这个抄本经专家考证是现今存在抄录时间最早的抄本。(见张爱玲《红楼梦魇---论全抄本》)。
舒序本:
又称己酉本,抄本,名《红楼梦》,存第一至第四十回,前有舒元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即17*)亲笔撰写的序,序中说此本原有五十三回,另有二十七回是借邻家抄本补配。吴晓玲原藏,现藏首都图书馆。
郑藏本:
抄本,郑振铎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回首题《石头记》,版心题《红楼梦》,仅残存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回,无批语,专家认为此本与列宁格勒本有很大关系。
甲辰本:
又称梦觉本、梦序本、晋本。1953年发现于山西。抄本,名《红楼梦》,前有梦觉主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岁菊月中浣”序,前八十回全,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本是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抄本。
靖藏本:
原由扬州靖应鹍家收藏,题《石头记》,于1959年在南京由毛国瑶发现,19xx年迷失。毛国瑶曾将此本与戚序本作了对勘,摘录了戚序本所无的150条批语,后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8、9月号,并撰文介绍。后有人质疑此本存在的真实性,而现如今肯定、否定两种意见并存。
卞藏本:
卞亦文藏残存脂批本《红楼梦》,2006年于上海发现,存前十回,且存第三十三至八十回,个别回目与诸抄本不同,某些正文字句也有异文。
北师大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实存七十八回。1953年从北京琉璃厂某书店购进,2001年北师大博士生曹立波在查阅资料是偶然重新发现,某些专家认为此抄本是以庚辰本为底本过录的*代抄本,同时过录中参考了甲戌本、己卯本、戚序本、程甲本或甲辰本。周汝昌认为此本可能抄自另一个与庚辰本同系列的清代抄本。
程甲本:
程伟元,高鹗两人合作整理修补完成,前八十回文字与脂批本相比有多处异文,并有后四十回续书,题作《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书是红楼梦出版史上第一部印本,现存十部以上,此本又被称为程甲本。
程甲本刊印70多天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花朝后一日”,萃文书屋又刊印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称为程乙本。此书比程甲本在文字上有两万多字差异,并多出一部由程、高联合署名的“引言”,现存略多于程甲本,国家图书馆等有收藏。程甲,程乙本有时俱被泛称为“程高本”。
借条的正规版本模板
正规版本的借条模板(精选2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在很多事务中都会使用到借条,借条通常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性文书,通常由债务人书写并出具给债权人。我们该怎么拟定借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规版本的借条模板(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因在电脑城购买一台电脑资金不足,向张三借到人民币现金贰仟(¥XX.00)元整,经双方协商一致按照工商银行同期利息的四倍计息,并约定于XX年12月30日前本息一并归还完毕,空口无凭,特立此据。
借款人:(盖章)
担保人:(盖章)
20xx年xx月xx日
今有_____向_____借到人民币大写_____万_____千_____佰_____拾_____元整。小写_____元。上述借款约定于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前还清,逾期不还,借款人应承担违约金_____。双方约定本纠纷由_____人民法院管辖。
借款人:xxx身份证号码:xxx
出借人:xxx身份证号码:xxx
兹因xxx最*手头不便,而向xxx借款,共借得人民币(小写):xxx元;(大写):xxx元整。
1、借款期限:20xx年x月x日到20xx年x月x日。
2、借款利息:xxx。
3、违约责任:xxx如果xxx不能按期归还借款,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双方约定违约金为人民币(小写):xxx元;(大写):xxx元整。
4、借款人身份证明材料:xxx借款人xxx(签名并按手印)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在借条上。
双方在履约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xxx人民法院起诉。双方自愿达成以上之约定,口说无凭,特立此借条为证。
借款人(签名并按手印):xxx
联系地址:xxx
联系电话:xxx
见证人(签名并按手印):xxx
联系地址:xxx
联系电话:xxx
借条出具时间:20xx年x月x日
今因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借取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写¥__________,利息按照年利率____________支付(即每一万元利息为___________/年)。本息于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还清,以此为据。
甲方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今借乙方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人民币xxx元整。(大写)
借款期限为:xx年,从xx年x月x日到xx年x月x日。
借款利息为:x。
《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说起蒙学读物,凡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大概立刻就会想到《三字经》。但是如果到书店逛逛,就会发现《三字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差别,这是令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情。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让孩子读哪个版本才好呢?
《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目前来看,《三字经》大体先要分为传统版和新版两大类。
传统《三字经》最初由宋代王应麟所做,所以最初的本子“史”的部分到宋代结束,因此就是“十七史,全在兹”。由于“三百千”后来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蒙学读物,因此每一代就在王应麟《三字经》的基础上,在史的部分再加上此后朝代的内容,这样宋之后的史的部分各版本就有了一些出入,但还是大同小异,我于是把它们统称为传统《三字经》。下面是比较常见的清代版本的《三字经》: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
香九龄,能温*,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猪,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古诗的版本
古诗最好的版本
朗读古诗的版本
不同版本的古诗
古诗的沙雕版本
古诗的权威版本
版本有不同的古诗
古诗蝉的拼音版本
哪个版本的古诗好
英文版本的古诗
古诗的真正版本
古诗画的硬笔版本
咏鹅的古诗有几个版本
古诗75首的版本图片
古诗风的两个版本
换一个版本的古诗
最新版本的古诗本
部编版版本中的古诗词
杂诗古诗带拼音的版本
春晓古诗的拼音版本
关于古诗词的ppt版本
古诗一生最爱的版本
九日古诗带拼音的版本
多个版本的古诗词
哪个版本的古诗最好
古诗十九首谁的版本好
梦想古诗版本的视频
望月古诗带拼音的版本
咏柳古诗竖起写的版本
山行杜牧古诗以前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