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版本

关于古诗的版本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版本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版本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版本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 语录(3) 说说(47) 名言(614) 诗词(171) 祝福(2) 心语(267)

  • 古籍版本小知识

  • 古诗文
  • 古籍版本小知识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籍版本小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纳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纳本。清初人宋犖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祐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我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了,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2)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年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3)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阳本:又称*水本,金元时期山西*阳(又叫*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我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我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4)根据刻书机构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槤《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5)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阅读全文]...

2021-12-21 09:54:44
  • 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本

  • 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本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雪古诗带拼音版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评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柳宗元(773—819),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诗多作于贬谪之后,抒发抑郁不*的感慨,风格淡雅,语言峻洁,感情沉挚,韵味深长。

      此诗可能是诗人谪居永州期间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

      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著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

      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

      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阅读全文]...

2022-06-22 14:22:39
  • 古诗:张舜民村居(带拼音版本)

  • 文学
  • 古诗:张舜民村居(带拼音版本)

      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一起学*一下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村居张舜民阅读答案,村居张舜民翻译吧!

      1、张舜民村居古诗带拼音版本

      cūn jū

      村居

      zhāng shùn mín

      张舜民

      shuǐ rào bēi tián zhú rào lí , yú qián luò jìn jǐn huā xī 。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xī yáng niú bèi wú rén wò , dài dé hán yā liǎng liǎng guī 。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村居张舜民阅读答案

      1、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参考答案:

      1、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和的氛围。

      2、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意思相*即可)

      3、村居张舜民翻译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拓展阅读】

      作品原文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⑴,榆钱落尽槿花稀⑵。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⑶。

      作品注释

      ⑴陂田:水田。

      ⑵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⑶两两:成双成对。

      作品译文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作者简介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治*进士。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宋史》、《东都事略》有传。生*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阅读全文]...

2022-01-21 09:33:49
  • cad软件有哪些版本

  • cad软件有哪些版本

      从AutoCAD2000现在的AutoCAD2013,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下面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具体cad版本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AutoCADV1.0 1982年推出

      2. AutoCAD V1.2 1983年推出

      3. AutoCADV1.3 1983年推出

      4. AutoCADV1.4 1983年推出

      5. AutoCADV2.0 1984年推出

      6. AutoCADV2.17和V2.18 1985年推出

      7. AutoCADV2.5 1986年推出

      8. AutoCADV2.6 1986年推出

      9. AutoCADR9.0 1988年推出

      10. AutoCADR10.0 1988年推出

      11. AutoCADR11.0 1990年推出

      12. AutoCADR12.0 1992年推出

      13. AutoCADR13.0 1994年推出

      14. AutoCADR14.0 1997年推出

      15. AutoCAD2000(AutoCADR15.0)1999年推出

      16. AutoCAD2005 2005年推出

      17.AUTOCAD2006 2006年推出

      18.AUTOCAD2007 2006年推出

      19.AutoCAD 2008 2007年推出

      20.AutoCAD 2009 2008年推出

      21.AutoCAD 2010 2009年推出

      其中还有国内开发的中望CAD,浩辰CAD等级很多基于cad的基本下研出的HCAD,CPCAD天正cad pccad这些cad版本。可能大家都用过这些版本,这些都是才能够cad里面增加一些新功能特性,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些是破解版。

      那么最新的cad版本是什么呢?使用最常用最经典的cad版本又是哪几个?

      现在最新版本:AutoCAD2014

      经典版本:AutoCAD2004

      对于常用的版本及相对来说比较好用的cad版本就多了,其中包括AutoCAD2004,AutoCAD2006,AutoCAD2008.AutoCAD2010,以至AutoCAD2012版本新增了3D功能极大强,采用Ribbon界面等都是相对来说用户群普遍用的多的版本。

      在所有的cad各种版本中他们到底的有哪些地方有差别?

      其实这些版本大致上都是错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版本的提升里面也新增加了一些功能。比如高版本的会增加一些图库,增加了三维绘图功能,并第一次增加了Auto Lisp汇编语言,提供了二次开发*台,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等等这些功能都是新版本所增加的功能特性。

      使用CAD软件绘图教程

      在使用CAD软件绘图时,我们会经常需要对一些符号进行修改工作,如序号、明细表数据、粗糙度、形位公差、焊接符号、倒角标注、引线标注、中心孔符号、基准符号、锥斜度标注等。这样就需要一款灵活操作的工具去实现我们的目的,才能让我们的绘图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设计师往往就被这些繁复的工作所束缚,在修图、改图、绘制符号等方面浪费大量时间。绘制、修改一个符号也许是是很简单的。但是一旦当我们遇到需要修改大量的标注、符号需要绘制或者修改的时候,就需要不断重复性的工作,使得国内设计师在不必要的工作上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浩辰CAD在开发中运用了GRX技术,诞生了自定义实体,这样的对象能方便的编辑、修改其属性、可以把自己常用到的实体创建一个模板,再次绘制此零件的时候,可以按照模板进行约束(图层、文字样式、标注样式、自定义实体属性等)。而且,当我们在应用浩辰CAD机械2011进行符号修改时,只需对原有定义过的实体进行双击,就可以看见原先定义过的约束条件,通过约束条件的更改就可以实现对自定义实体的更改。

      下面我们通过“夹点编辑”功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什么是自定义实体:

      首先我们绘制一个圆,然后绘制一个粗糙度符号(这里,粗糙度符号属于自定义实体)

      自定义实体可以实现夹点编辑。能够使用“夹点编辑”功能来约束这些实体,这是GRX技术在浩辰CAD开发应用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夹点编辑”功能,我们能更方便的对符号进行粘贴、复制、镜像等修改。同时,自定义实体中的属性也可以约束:对序号与明细表进行双向关联,修改任一方都可实现互动。全自动生成明细表等多种操作,避免了此前多图之间借用的麻烦。

      而在一般同类CAD机械软件中,连简单的夹点拖动都实现困难,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我们来看下普通CAD机械软件中的夹点拖动效果: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粗糙度”在拖动之后已经和图形发生了干涉现象。

      那么我们再用浩辰CAD机械2011完成同样的目的:

      2

      效果显而易见,“粗糙度”在拖动之后不再会与图形发生干涉现象。粗糙度的那个蓝点可以吸附在圆上,不论怎么拖动都不会有普通软件的那种情况出现。这就是因为自定义实体有属性约束的原因。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浩辰CAD的自定义实体在*时的绘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而这虽然只是我们在使用CAD进行绘图时的一个细节方面的应用,但在二维CAD软件功能难有突破性进展的今天,正是这种细节的不断完善才构成了浩辰二维CAD应用的核心竞争力。

      CAD软件如何设置流程

      设置1-创建流程所需的岗位

      在文件发布流程中需要3个岗位,分别是研发经理、研发副总、文控文员,考虑到日后的企业人员流动,需要重新维护系统的配置,为了减少维护的工作量,建议为流程参与人员建立相关岗位。

      在“企业配置>岗位”中选择“研发部”岗位分组,右键菜单【新建】>【岗位】,弹出“岗位维护”窗口,输入岗位信息。

      选择“包含用户”标签,点击“添加”按钮,选择参与这个岗位的'用户。

      设置2-流程角色和过程角色

      为了更好地管理流程参与人的权限,三品管理系统支持对流程角色和过程角色进行编辑或者新增等操作。

    [阅读全文]...

2022-01-07 14:56:04
  • 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

  • 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有两个版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植七步诗的'两个版本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鉴赏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阅读全文]...

2021-12-11 23:33:35
  • 七步诗曹植全诗版本

  • 七步诗曹植全诗版本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步诗曹植全诗版本,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仔细看就知道无庸多加阐释,而且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也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作品原文

      七步诗

      版本一(出自《世说新语》)

      煮豆持⑴作羹⑵,漉⑶菽⑷以为汁。

      萁⑸在釜⑹下燃⑺,豆在釜中泣⑻。

      本⑼自同根生,相煎⑽何⑾太急?

      版本二(出自《三国演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品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阅读全文]...

2022-05-31 12:16:17
  • 《红楼梦》的版本有多少

  • 红楼梦,阅读
  • 《红楼梦》的版本有多少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耗尽一生心血著写的一部传世之作,也是他一生唯一的著作,那么关于《红楼梦》的版本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 乾隆甲戍

      抄本,残存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共存16回。

      卷首有“凡例”5条,卷末有晚清藏书家刘铨福的跋语(同治二年和同治七年写),是两次收藏结合的。因第一回第8页正文中有“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 一语,故通称为“甲戍本” 。此书于1927年发现,当时即被胡适收藏。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有影印本。

      二、乾隆己卯

      抄本,残存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共存40回。第二册封面《石头记》书名下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第三册书名下又注明“己卯冬月定本” ,故通称为“己卯本” 。因其中64、67两回是原据别本抄配的,故又称“脂配本” 。

      现应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三、乾隆庚辰

      抄本,缺64、67两回,共存78回,分装八册。因第五、七、八册的书名《石头记》下注明“庚辰秋月定本” ,故通称“庚辰本” ,现应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1955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用朱墨双色影印出版,其中所缺64、67两回据“己卯本” 抄配补足。

      四、乾隆甲辰

      抄本,共八十回,是现存各种传抄本中最完整的,1953年发现于山西,今应收藏北京图书馆。卷首有“甲辰岁菊月中浣” 梦觉主人写的序,正文內有脂砚斋的评批,但已被梦觉主人删削过了。

      五、乾隆己酉

      抄本,存1至40回,北京吴晓铃收藏。卷首有乾隆五十四年舒元炜写的序,序文中说“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雠校;借领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钞胥。”则原本就是抄配而成的。其中的脂批已被删去。

      六、《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

      原为乾隆时戚寥生所藏精抄本,有脂砚斋的评批,共八十回。上海有书局曾先后两印行出版,第一次是1912年石印大字本,第二次是1920年石印小字本(1927年曾再版)。原钞本为上海时报社所收藏,1921年毁于火。书名原题《石头记》,有正书局石印时改题《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卷首有戚廖生的《石头记序》。(戚廖生字晓塘,浙江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升任福建按察使。)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俞*伯校订,王惜时参校),就是以“戚本” 作为底本,再参校其他抄本汇校而成的(其中67回和68回的一部分则是根据百二十回本校补的)。

      己卯本:

      全名《乾隆己卯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重评本,这个抄本已是四评本,可惜脂砚斋的初评和三评本没能流传下来。现存北京图书馆。其中有“己卯冬月定本”(即1759年冬)字样。它也是个过录本,经考证是清朝怡亲王府藏本,最早收藏者是康熙十三皇子怡亲王允祥之子弘皎,后经董康,陶洙收藏。

      这个抄本也不完整,但不算太少,有完整的四十三又两个半回,其中第一至第二十回,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中又缺六十四,六十七回)存于国家图书馆,第五十五后半回,第五十六至第五十八回,第五十九前半回存于*历史博物馆。它与庚辰本是就着同一个祖本抄录的,但比庚辰本要更接*祖本原貌,更接*曹雪芹原笔。

      庚辰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原书为八册,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第六十七两回,实存七十八回,每册卷首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自第五回有“庚辰秋月定本”(即1760年秋)题记,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个抄本抄写质量较差,尤其是最后一册,但较完整的保存了七十八回文本,同时有许多脂批,它实际与己卯本是“己卯、庚辰原本”的两个阶段,“己卯冬月定本”是第一至第四十回,“庚辰秋月定本”是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回。当时曹雪芹还尚在世,但他没有亲自参与整理修订。

      戚序本:

      《石头记》抄本,前有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进士戚蓼生写的序,前八十回俱存。戚蓼生是浙江德清人,他与一个书商狄楚青合作,于书上印上“国初钞本”,有跟已流行开的通行本叫阵之意,它所依据的.过录本,经研究证明是保留了很多曹雪芹原笔原意的抄本。清末民国初以石印方式流行,有很多印本,其中有正书局的影响最大。

      戚宁本:

      又称泽存本,南图本,为陈群泽存书库旧藏,现藏南京图书馆,八十回全,此本与戚序本是共同底本的不同抄本。

      蒙古王府本:又称王府本。《石头记》抄本,原清朝某蒙古王府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原为八十回抄本,后抄配成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中第五十七至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七回乃后人根据程甲本抄配,又补抄后四十回,但与前八十回的纸质,抄写款式不同。此抄本与戚序本有共同的祖本,但没有戚蓼生的序,同时有六百条戚本和其他抄本所没有的侧批。

      列宁格勒藏本:又称列藏本、在苏本、在俄本、脂亚本、圣彼得堡本、彼本。《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却第五、六回,实存七十八回。为俄国人库尔梁德采夫于1830年至1832年随旧俄宗教使团来华时所得,现藏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苏联时名列宁格勒)东方古文献研究所。这个抄本许多具体字句都有自己的特点。

      杨藏本:

      又称梦稿本,于19世纪由最早收藏者杨继振题书名为《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本》,影印时题作《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共一百二十回,于1953年3月发现于北京琉璃厂文苑斋书店,现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此抄本后四十回来自程甲本,前八十回所依据的过录本看来比较复杂,是用几种流传在社会上的手抄本拼合而成,前八十回中又缺第四十一至五十回,杨继振后由程甲本补入。这个抄本经专家考证是现今存在抄录时间最早的抄本。(见张爱玲《红楼梦魇---论全抄本》)。

      舒序本:

      又称己酉本,抄本,名《红楼梦》,存第一至第四十回,前有舒元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即17*)亲笔撰写的序,序中说此本原有五十三回,另有二十七回是借邻家抄本补配。吴晓玲原藏,现藏首都图书馆。

      郑藏本:

      抄本,郑振铎旧藏,现藏国家图书馆,回首题《石头记》,版心题《红楼梦》,仅残存第二十三、二十四两回,无批语,专家认为此本与列宁格勒本有很大关系。

      甲辰本:

      又称梦觉本、梦序本、晋本。1953年发现于山西。抄本,名《红楼梦》,前有梦觉主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岁菊月中浣”序,前八十回全,现藏国家图书馆。此本是由脂批本向程高本过渡的抄本。

      靖藏本:

      原由扬州靖应鹍家收藏,题《石头记》,于1959年在南京由毛国瑶发现,19xx年迷失。毛国瑶曾将此本与戚序本作了对勘,摘录了戚序本所无的150条批语,后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8、9月号,并撰文介绍。后有人质疑此本存在的真实性,而现如今肯定、否定两种意见并存。

      卞藏本:

      卞亦文藏残存脂批本《红楼梦》,2006年于上海发现,存前十回,且存第三十三至八十回,个别回目与诸抄本不同,某些正文字句也有异文。

      北师大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前八十回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实存七十八回。1953年从北京琉璃厂某书店购进,2001年北师大博士生曹立波在查阅资料是偶然重新发现,某些专家认为此抄本是以庚辰本为底本过录的*代抄本,同时过录中参考了甲戌本、己卯本、戚序本、程甲本或甲辰本。周汝昌认为此本可能抄自另一个与庚辰本同系列的清代抄本。

      程甲本:

      程伟元,高鹗两人合作整理修补完成,前八十回文字与脂批本相比有多处异文,并有后四十回续书,题作《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书是红楼梦出版史上第一部印本,现存十部以上,此本又被称为程甲本。

      程甲本刊印70多天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花朝后一日”,萃文书屋又刊印一部《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称为程乙本。此书比程甲本在文字上有两万多字差异,并多出一部由程、高联合署名的“引言”,现存略多于程甲本,国家图书馆等有收藏。程甲,程乙本有时俱被泛称为“程高本”。

    [阅读全文]...

2022-07-08 19:02:57
  • 《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 《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说起蒙学读物,凡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大概立刻就会想到《三字经》。但是如果到书店逛逛,就会发现《三字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差别,这是令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情。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让孩子读哪个版本才好呢?

      《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目前来看,《三字经》大体先要分为传统版和新版两大类。

      传统《三字经》最初由宋代王应麟所做,所以最初的本子“史”的部分到宋代结束,因此就是“十七史,全在兹”。由于“三百千”后来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蒙学读物,因此每一代就在王应麟《三字经》的基础上,在史的部分再加上此后朝代的内容,这样宋之后的史的部分各版本就有了一些出入,但还是大同小异,我于是把它们统称为传统《三字经》。下面是比较常见的清代版本的《三字经》: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

      香九龄,能温*,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猪,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阅读全文]...

2022-07-30 07:19:09
  • 搞笑的个性说说经典版本

  • 搞笑,个性,经典
  • ★1☆  识了很多人,结了很多的仇,看不过去你就来啊

    ★2☆  弃去爱你,继续去挖掘能发现我好的人

    ★3☆  年义务教育毁了我的青春,我该怎样去讨回

    ★4☆  就不相信,没男朋友的妹子就活该被冬天调戏

    ★5☆  果不想被抛弃,那么你就得先抛弃别人

    ★6☆  女人就应该霸气一点:我是汉子好怕谁

    ★7☆  拿我的软弱,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同情

    ★8☆  钱和没钱的区别是,没钱的用驴拉磨,有钱的用鬼推磨

    ★9☆  哪天男人都不花心了,我在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10☆  最大的特长就是:鬼话连篇,不让怎么能和你聊得来

    ★11☆  MD小鬼子,你连你老祖中都敢欺负,我看你命就该绝了

    ★12☆  远看一座庙,*看咱母校,三百多尼姑,一万多老道

    ★13☆  说我不爱你,跟你说很爱我一样,都是谎话

    ★14☆  个女人都像找个爷们一样的男朋友,可最后才发现自己最爷们

    ★15☆  风骚只是姿势,*才是个性

    ★16☆  带上你那高傲的姿态,滚出我的视线范围之内

    ★17☆  请你离开,别让我爆粗口“滚”

    ★18☆  你不懂我,我要的是尊严,而你却只要钱

    ★19☆  想指着心脏,骄傲的对你说:这里换人了

    ★20☆  你想要的温柔我没有,我有的就只有这个拳头

    ★21☆  仗人势你以为你有多厉害,最后不也被济公给降服了吗

    ★22☆  算能知道我在想什么,不代表你就真正的懂我

    ★23☆  知道你妹妹的心变了,最后还谈TM的恋爱做啥子

    ★24☆  不是聪明人,但是我聪明起来你比的起吗

    ★25☆  前何必长睡,死后自会长眠

    ★26☆  留下我的爱,马不停蹄的滚出我的世界

    ★27☆  劳资不淑女,劳资说不来的脏话比谎话干净一千倍

    ★28☆  不经历几个人渣,哪能随便穿婚纱

    ★29☆  霸不发威,你以为我是学渣啊

    ★30☆  的个性我的脾气,我做主

    ★31☆  再我的坟前哭,我怕你会弄脏我的轮回路

    ★32☆  然哥对穿越没有幸福,但是哥对穿越火线有兴趣

    ★33☆  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34☆  太做作,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会心痛的人

    ★35☆  觉得我有一种超能力,成功避开所有正确答案

    ★36☆  是力求与完美,却不知道那就是永远的瑕疵

    ★37☆  和你说话,我的心里总是会唱忐忑

    ★38☆  看我百毒不侵,其实我就已万箭穿心

    ★39☆  枪打出头鸟,你别在我面前太猖狂

    ★40☆  本事你不要让我知道,你在背后做的那些龌龊事

    ★41☆  你对我的爱能坚持多久,我就能爱你到多久

    ★42☆  非要逼我上梁山,我又怎么好意思不当好汉

    ★43☆  属于国有财产,绝不贱卖

    ★44☆  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

    ★45☆  弃你,等到下辈子吧!今生我永不会抛弃你

    ★46☆  不会没出息到,和你分手以后还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47☆  学渣就永远当不了学霸;是弱者就永远成不了强者

    ★48☆  期回家,同学总是让我给他捎点同喜,短信发过来就成了:给我烧点衣服和钱

    ★49☆  你的智商来批评别人,我看你只能算是个弱智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24:13
  • 文言文辞职信诗经版本

  • 诗经
  • 文言文辞职信诗经版本

      余今请辞,心有戚戚焉。希天山一别,取经东向,去家万里,游学京师。寒窗十余载,稷下 情正浓。

      一朝学成,东北而望,二三之龄,风华正茂,励心从检,宵衣旰食。求茫茫之正义,虽碌碌而无悔。不觉春去秋来,寒书暑相易,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十五年时光转瞬即逝。然书生意气,求之靡途。

      胸中所志,块垒难消。羁索牵绊,恍然若失。口腹之欲,自役徒然。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仕道官途,皆为浮云。恺悌君子,神所劳矣。风雨如晦,锦鸡独鸣。归欤之情,眷然何以自处?

      自从检事,不求显达于庭闾,但愿无愧于寸心。虽心为形役,违以交病,然志不能片刻堕,道不曾须臾离。尝东皋而望野,徒舒啸而迷离,叹何枝可依。时刻自省,经常觉悟,然朝悔其行,夕则复然。长此往复,不胜其烦。观人情厌恶,世间冷暖,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诗》曰:营营青蝇,止于樊。岂非有所示耶?是因相顾无相识,宜当长歌怀采薇。岁岁黄菊,千载东篱,伴我倦鸟,茸我衡宇。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欲效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去来兮!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归去来兮!人生几何复几何?曷不任性任我行?挂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啾啾! 丙申甲午樊胜顿首。

      我今天辞职,心里是有一分忧伤的。回忆当年,从天山脚下的故乡离开,一路向东走,到北京上学。经过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对家国天下胸怀深厚的情意。

      毕业后,到东北工作,当时只有23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投身到检察事业,每天废寝忘食的工作。为了正义的事业,哪怕是再忙碌,也无怨无悔。不知不觉间,好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五个春秋。尽管如此,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着我的工作。

      我心中曾经有过远大的志向,至今这志向依旧还在,无法被现实所磨灭。但由于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经常让我很是失落。虽然衣食无忧,各种*待遇按时会自然发放,但空有一身本领,却未能施展。官场沉浮,都是浮云。想我胸怀壮志,但却整日被一些俗务所拖累。经历了风风雨雨,各种的际遇,我萌生了离开的念头,并且这种念头越来越强烈。

      自从进入检察系统工作,我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是,环境所迫,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我的志向没有丝毫的改变的,底线依旧一直在监守。经常登上东边的山峰放眼远望,只有满面的风和一颗迷离的内心,感叹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是不是这样过一辈子。我经常自我反省和思考,但是往往是早上还在后悔做过的事情,晚上就不得不重新再做一次。总是这么下去,实在让我心烦。看这个浮华的世界,人人都在追名逐利,把他们从我的眼前赶走,但要不了多就就会都再回来。

      《诗经》里说,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篱笆上吮舐不停。是不是有所启示给我呢?所以还是离开的好,谁都不认识,可以终日唱歌、漫山遍野的采着野花,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已经过了千年,但我依旧向往这样的.生活,让我可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休整自己疲惫的身心。已经离开的,我不去劝你,依旧在这种环境下坚持的,你们也可以效仿我,像楚国的隐士陆通和陶渊明一样,过着潇洒的生活。

      走吧!小船从此离开了风*浪静的码头,要投身到风雨中去去了。

      走吧!人生苦短,要对得起自己才行。交出自己手中的事务,即将远行的马儿也已经嘶嘶鸣叫等待出发了。

      丙申年甲午月

    [阅读全文]...

2022-07-10 03:29:33
古诗的版本 - 句子
古诗的版本 - 语录
古诗的版本 - 说说
古诗的版本 - 名言
古诗的版本 - 诗词
古诗的版本 - 祝福
古诗的版本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