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气节的古诗图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民族气节的古诗图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民族气节的古诗图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民族气节的古诗图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表现中华民族有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0、夜色朦胧,有相思在蔓延
11、夜色朦胧,有相思在蔓延。如那晚风,轻轻地,从窗前到床沿。那是关于谁的相思,竟缠上了我的眼,在夜尽天明的时候出现,一圈又一圈。
12、风轻吟,告诉了我,单恋人会很委屈,我假装不懂,不愿轻信。岁月荏苒,人走茶凉,相思之苦相思人尝。夜深人静,最易惹人思绪,勾起一些美而忧伤的珍贵记忆。翻开日记,里面写的满满都是你。一言一语,一止一行,一动一静,都拉扯着我的心。爱你,已入了迷。
1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已随风飘远,我却还在原地痴寻。怪我太傻,不懂爱你。写一行字,述尽胸中的苦与闷,泡一杯茶,咽下心中的相思泪。一年又过,太匆匆,日记本里不见多添你的几行言语。许久未听你音,你的声色却不曾有丝毫忘记。那是哪天,我们通信,你的话语依旧如此熟悉。时间浓了我的思念,却长了我们的.距离,让我的思语不知该寄往哪里。
14、夜色正浓,趁无人打扰,容我疏一疏这打结的心,理一理这入魔的情。天明以后,我就不该再想你。
15、那年那天,我们相遇,是风给的缘。怪我太傻,悟错了分,使我们不曾相恋。爱错了你,很委屈,我不愿承认。怕风笑我,痴恋于你。花不曾艳绝天下,依旧有人喜,你没有倾尽一城,依旧有人爱。我只是迷失在你城的其中一个,迷失在你那悠长、悠长的深巷里,找不到出路。祝愿你能从中找到一个比我更爱你的。
16、人大了会孤单,也更怕孤单。孤单不是一个好东西,它和寂寞合伙偷走了时间。偏偏还让人知道,更可恨的是对它无可奈何。白天太忙,忙于人前微笑,对它的埋怨,只能留到夜里,诉说给星星听。说着说着,夜深了,味变了,埋怨之词变成了对某人的相思之语了。越想越乱,越乱越想。越解越愁,越愁越解。到最后,一夜不眠。乱,没有想开;愁,也没有解下,一事无成。我讨厌孤单,偷了我的时间,还欲侵占我的夜晚,我怎能如它的意。选一首最爱的歌,听着入眠。
17、风若来,请轻轻地,莫要惊扰了梦中人,这梦来之不易。是否是白天想得太多,梦里也有你身影。你语我,晚灯难眠。我心喜,轻读一则童话给你听,梦中你我,你不闭眼,我不入睡,我与你一起陪伴夜至天明。
关于民族气节的诗
诗歌一:民族英雄
长驱胡虏,跃马金戈。
真捣黄龙,还我山河。
鞑靼举破,保我家国。
民族英雄,应载史册。
诗歌二:民族之歌
同学们,同学们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祖国在召唤
时代在召唤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同挥手,齐呐喊
修本育智,文艺复兴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时代在召唤
祖国在召唤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同学们,同学们
同学们,同学们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祖国在召唤
时代在召唤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打破旧的制度,冲破旧的思想
我们不能再在题海里沉沦,或挣扎
挣扎,我们迷失历史,迷失道德
挣扎,我们迷失自己,迷失未来
这制度固然使得国富民强
但是极大的阻碍了现在这创造性的时代的发展
没有远虑,必有*忧啊,同学们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时代在召唤
祖国在召唤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同学们,同学们
诗歌三:民族风
赞叹时,千年羊皮卷
独行踏响,为你鼓劲呐喊
扬起远山振醒了,我的舞撕裂敲碎苦涩
深厚微宏观。而此际我倾听的信天游
一柄铜锁呐体的味,变成一涛音
当我在岁月写下奔腾,年华叩响在构思
归衣悄沾湿。一缕,依约弥漫
都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或诞生
草原草疯长,我不敢说话只得辗转
一泓深深低吟的把脸火烧更红
一幅素洁一醉云图,恰似你再斟满我的杯
在这迢遥情深之处,展翅合唱飞翔
完整艺术,存在更美,异样魅力
如泼如瀑,携着雷电乐章留一幅精美
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的《石灰吟》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唐杜牧《泊秦淮》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节日民族的诗句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51、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中华民族爱国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爱国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4.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10.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1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4.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1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6.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7.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18.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19.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20.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2.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23.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2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5.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26.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2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2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2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3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有关民族团结的诗歌
导语: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起来来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的诗歌,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2、《七绝·题民族团结柱》
根根相望敬如宾,
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
团结才有太*音。
3、《团结抗日赞歌》
弟兄不和外人欺
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
连年混战
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这时,在我们的东面,
有一个鬼脸探出偷窥
趁虚侵入
肆意残虐践踏,烧杀抢
四万万同胞愤怒了
用言行谴责
用身体抵挡
用大刀反抗
在那国家危难之时,
有一个身影站出来高呼
到北方,打鬼子
我们伟大的*,
不计前嫌,
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西安事变
迫使蒋家王朝
*,团结抗日
*型关一战,干净漂亮
八路军威名远扬
台儿庄血战
日军遭受重创
百团大战
小鬼子怕了,
垒起碉堡,
围起铁丝网
纯粹象一群牲口在圈养,
瞧你熊样
小鬼子,滚吧
等待你的是自取灭亡
*56个民族的春节*俗
*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56个民族的春节*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6个民族的春节*俗解析
壮族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有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历新年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正月初三,*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
朝*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俗。
满族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畲族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侗族
“打同年”:能歌善舞的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这项活动,有些像汉族过年的“团拜”,不同的是侗族以歌舞相拜会。庞大的“团拜”队伍,载歌载舞到达一个村寨时,该村寨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作答。侗族民歌“耶堂”大多在春节期间演唱,是一种唱跳结合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耶堂”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届时男女分队,男队手挽手围成圈,歌时速度快捷,舞时摇手顿足,歌声洪亮,雄浑有力;女队同样围成圈歌舞,动作却轻柔幽雅,声调悠扬,明朗动听。
基诺族
“特毛且”是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意为“过大年”,是基诺人最隆重节日。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寨父)、“卓生”(寨母)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布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涌向长老家庆贺。家家户户端出提前酿好的米酒,摆上丰盛的食品,还要邀请附*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当天晚上,全寨人聚集于广场,燃起篝火,有长老和歌手领唱史诗,其场面颇为壮观。青年男女对歌欢舞,通宵达旦,兴尽而散。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汉族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对于前来拜年春,“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春节各地食俗
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蒙古族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附*亲戚吃。“祭火”的时辰为傍晚黄昏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花样繁多,尤其供佛之品要讲美观。其次是包饺子。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同时,开始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始祭祖先。长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完祖先后,全家上*,晚辈敬酒给长辈送旧岁。这天,全家不论男女老幼,玩什么都可以。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一直玩到天明。初一凌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长辈。向长辈敬酒时,敬者必须戴帽子。长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须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如今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俗了。牧区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都煮饺子,实在吃不下可尝一个。
民族精神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精神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爱国如饥渴。——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关民族团结诗歌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族团结诗歌 1《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团结抗日赞歌》
弟兄不和外人欺
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
连年混战
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这时,在我们的东面,
有一个鬼脸探出偷窥
趁虚侵入
肆意残虐践踏,烧杀抢
四万万同胞愤怒了
用言行谴责
用身体抵挡
用大刀反抗
在那国家危难之时,
有一个身影站出来高呼
到北方,打鬼子
我们伟大的*,
不计前嫌,
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西安事变
迫使蒋家王朝
*,团结抗日
*型关一战,干净漂亮
八路军威名远扬
台儿庄血战
日军遭受重创
百团大战
小鬼子怕了,
垒起碉堡,
围起铁丝网
纯粹象一群牲口在圈养,
瞧你熊样
小鬼子,滚吧
等待你的是自取灭亡
历史上没有一个侵略者有好下场
《家·团结·奋进》
凛冽的北风雪
拼命的撕打着
红柳 丛中
民族气节的古诗图
民族气节的诗句
写民族气节的古诗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有民族气节的古诗句
拥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具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写出民族气节的古诗
赞美民族气节的古诗
充满民族气节的古诗
描写民族气节vj的古诗
爱国民族气节的古诗
有关民族气节的古诗词
具有民族气节的古诗词
富有民族气节的古诗词
表现民族气节的古诗吟诵
关于民族气节的古诗两首完整
文天祥有关于民族气节的古诗
抒发英雄气概民族气节的古诗
关于民族节气的古诗
有民族气派的长古诗
节日的民族风俗的古诗
56民族的古诗
少数民族节日的古诗
具有民族的古诗
搜集关于民族节日的古诗
民族富强的古诗
中华民族接地气的古诗
民族名言
民族的丰碑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