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关于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3) 语录(12) 说说(20) 名言(8) 诗词(400) 祝福(6) 心语(379)

  • 表现中华民族有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 表现中华民族有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0、夜色朦胧,有相思在蔓延

      11、夜色朦胧,有相思在蔓延。如那晚风,轻轻地,从窗前到床沿。那是关于谁的相思,竟缠上了我的眼,在夜尽天明的时候出现,一圈又一圈。

      12、风轻吟,告诉了我,单恋人会很委屈,我假装不懂,不愿轻信。岁月荏苒,人走茶凉,相思之苦相思人尝。夜深人静,最易惹人思绪,勾起一些美而忧伤的珍贵记忆。翻开日记,里面写的满满都是你。一言一语,一止一行,一动一静,都拉扯着我的心。爱你,已入了迷。

      1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已随风飘远,我却还在原地痴寻。怪我太傻,不懂爱你。写一行字,述尽胸中的苦与闷,泡一杯茶,咽下心中的相思泪。一年又过,太匆匆,日记本里不见多添你的几行言语。许久未听你音,你的声色却不曾有丝毫忘记。那是哪天,我们通信,你的话语依旧如此熟悉。时间浓了我的思念,却长了我们的.距离,让我的思语不知该寄往哪里。

      14、夜色正浓,趁无人打扰,容我疏一疏这打结的心,理一理这入魔的情。天明以后,我就不该再想你。

      15、那年那天,我们相遇,是风给的缘。怪我太傻,悟错了分,使我们不曾相恋。爱错了你,很委屈,我不愿承认。怕风笑我,痴恋于你。花不曾艳绝天下,依旧有人喜,你没有倾尽一城,依旧有人爱。我只是迷失在你城的其中一个,迷失在你那悠长、悠长的深巷里,找不到出路。祝愿你能从中找到一个比我更爱你的。

      16、人大了会孤单,也更怕孤单。孤单不是一个好东西,它和寂寞合伙偷走了时间。偏偏还让人知道,更可恨的是对它无可奈何。白天太忙,忙于人前微笑,对它的埋怨,只能留到夜里,诉说给星星听。说着说着,夜深了,味变了,埋怨之词变成了对某人的相思之语了。越想越乱,越乱越想。越解越愁,越愁越解。到最后,一夜不眠。乱,没有想开;愁,也没有解下,一事无成。我讨厌孤单,偷了我的时间,还欲侵占我的夜晚,我怎能如它的意。选一首最爱的歌,听着入眠。

      17、风若来,请轻轻地,莫要惊扰了梦中人,这梦来之不易。是否是白天想得太多,梦里也有你身影。你语我,晚灯难眠。我心喜,轻读一则童话给你听,梦中你我,你不闭眼,我不入睡,我与你一起陪伴夜至天明。

    [阅读全文]...

2022-03-22 09:47:40
  • 关于民族气节的诗

  • 关于民族气节的诗

      诗歌一:民族英雄

      长驱胡虏,跃马金戈。

      真捣黄龙,还我山河。

      鞑靼举破,保我家国。

      民族英雄,应载史册。

      诗歌二:民族之歌

      同学们,同学们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祖国在召唤

      时代在召唤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同挥手,齐呐喊

      修本育智,文艺复兴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时代在召唤

      祖国在召唤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同学们,同学们

      同学们,同学们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祖国在召唤

      时代在召唤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打破旧的制度,冲破旧的思想

      我们不能再在题海里沉沦,或挣扎

      挣扎,我们迷失历史,迷失道德

      挣扎,我们迷失自己,迷失未来

      这制度固然使得国富民强

      但是极大的阻碍了现在这创造性的时代的发展

      没有远虑,必有*忧啊,同学们

      团结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时代在召唤

      祖国在召唤

      站起来,勇敢的站起来

      同学们,同学们

      诗歌三:民族风

      赞叹时,千年羊皮卷

      独行踏响,为你鼓劲呐喊

      扬起远山振醒了,我的舞撕裂敲碎苦涩

      深厚微宏观。而此际我倾听的信天游

      一柄铜锁呐体的味,变成一涛音

      当我在岁月写下奔腾,年华叩响在构思

      归衣悄沾湿。一缕,依约弥漫

      都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或诞生

      草原草疯长,我不敢说话只得辗转

      一泓深深低吟的把脸火烧更红

      一幅素洁一醉云图,恰似你再斟满我的杯

      在这迢遥情深之处,展翅合唱飞翔

      完整艺术,存在更美,异样魅力

      如泼如瀑,携着雷电乐章留一幅精美

    [阅读全文]...

2022-03-23 11:55:53
  • 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

  • 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的《石灰吟》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唐杜牧《泊秦淮》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阅读全文]...

2022-01-17 20:10:59
  • 节日民族的诗句

  • 节日
  • 节日民族的诗句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阅读全文]...

2022-01-23 01:23:22
  • 关于民族团结的古诗名言警句

  • 名言,励志,团结
  •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等或*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上下同欲者胜。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能济事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 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后胜利。

    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

    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正是这种民族主义强迫民族和民族之间相互疏远,它们很像森林中的树要,都想傲然独立,但在地下深处,它们的根却盘结交错,在地面上空,它们的枝叶却相互依偎。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一个民族正经历著动荡,我们,在被幸运之神垂青。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阅读全文]...

2022-05-24 10:21:08
  • 关于节日民族的诗句

  • 节日
  •   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2、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0、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21、*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2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8、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0、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1、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2、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5、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7、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38、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51、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阅读全文]...

2022-01-21 05:55:05
  • 各民族春节*俗

  • 春节,阅读
  • 各民族春节*俗(通用8篇)

      *有56个民族,那么,*各民族的春节*俗是什么呢下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各民族春节*俗(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族的春节*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资料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土家族的春节*俗: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此刻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壮族的春节*俗: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有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侗族的春节*俗:

      “打同年”:能歌善舞的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这项活动,有些像汉族过年的“团拜”,不同的是侗族以歌舞相拜会。庞大的“团拜”队伍,载歌载舞到达一个村寨时,该村寨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作答。侗族民歌“耶堂”大多在春节期间演唱,是一种唱跳结合的群众歌舞,无乐器伴奏。“耶堂”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届时男女分队,男队手挽手围成圈,歌时速度快捷,舞时摇手顿足,歌声洪亮,雄浑有力;女队同样围成圈歌舞,动作却轻柔幽雅,声调悠扬,明朗动听。

      基诺族的春节*俗:

      “特毛且”是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意为“过大年”,是基诺人最隆重节日。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寨父)、“卓生”(寨母)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布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涌向长老家庆贺。家家户户端出提前酿好的米酒,摆上丰盛的食品,还要邀请附*村寨的亲戚朋友前来欢度新年。当天晚上,全寨人聚集于广场,燃起篝火,有长老和歌手领唱史诗,其场面颇为壮观。青年男女对歌欢舞,通宵达旦,兴尽而散。

      佤族的春节*俗: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个性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藏历新年的春节*俗: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此刻,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此刻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十分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那里十分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正月初三,*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但是分的。

      蒙古族的春节*俗: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必须要在上午。

      白族的春节*俗: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布依族的春节*俗: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的春节*俗:

      朝*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的春节*俗: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高山族的春节*俗: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赫哲族的春节*俗: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的春节*俗: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齐守岁的*俗。

      满族的春节*俗: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畲族的春节*俗: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群众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之后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收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彝族——春节期间*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阅读全文]...

2022-01-12 23:11:34
  • 斗马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 节日,放假
  • 斗马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斗马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感谢阅读。

      斗马是居住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瑶族传统文体活动。现在每年苗族的传统节日(如芦笙节、坡会、春社、新禾节等)都有斗马活动。

      斗马节的来历

      相传,这项活动源于一项婚姻裁决。据说,500年前最能赢得姑娘爱情的是斗马能手。因此,每有情敌相争时,苗王就组织斗马赛。获胜者便最有权利娶他所喜欢的姑娘。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在融水苗乡盛行已有百年历史。在村寨,若出现几个后生同时追求一个姑娘的情况,寨佬就组织斗马比赛,谁的马斗赢,姑娘就嫁给谁。随着社会进步,婚姻裁决功能逐步退化,演变而成苗家人年节坡会的一项赛事。

      斗马节的过程

      斗马节这一天,村寨笙歌震天,铁铳、粉枪齐鸣。穿着节日盛装斗马的各族人民兴高采烈,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这时,精神抖擞的苗胞,牵着各自的壮马,从四面八方云集斗马场。斗马场分有歇马场和决斗场,分组排列次序后,主持人即宣布斗马开始,然后两个马主把各自的马从歇马场牵进决斗场。斗马是两匹公马相斗,每次只斗一对。胜者留在场内继续相斗,一般以胜败场次多少论高下。

      斗马时,人们牵一匹雌马挑逗两匹公马,使之相斗。每次只斗一对斗马。两匹公马在即将接*母马时,为了得到与之亲*的机会,各自昂头翘尾,高扬前蹄,厉声嘶鸣,向对方扑去互相厮斗起来,或咬或踢,时而双双竖立,时而迅猛追逐,场面十分紧张激烈。有的要斗上几十个回合才分出胜负,败者退出,胜者留下继续迎战,最后以胜败场次的`多少决出前三名。斗马场上,常有成千上万人围观。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夺得优胜的马主,则牵着披红挂彩的斗马绕场一周,接受观众的祝贺。

      节日历史

      1987年,广西融水县人民*将11月26日县庆日这一天定为斗马节。2004年把斗马节更改为“融水芦笙·斗马节”。

      2013年10月26日,第13届*·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在“芦笙斗马之乡”和“百节之乡”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本届斗马节共有20匹斗马参与角逐。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来自香粉乡雨卜屯的苗族小伙杨灿饲养的“红威风”勇夺桂冠。

      2014年10月25日,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2014第十四届*——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来自香粉、安太、安陲、四荣、怀宝等乡镇的26匹骏马通过撕、咬、踢、追等“绝招”进行激烈的搏斗,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看。

      2015年9月3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斗马节。来自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30匹雄马在三江侗乡鸟巢竞技场展开的激烈争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节日*俗

      斗马场分有歇马场和决斗场,分组排列次序后,主持人即宣布斗马开始,然后两个马主把各自的马从歇马场牵进决斗场。进入决斗场的马,一经松脱缰绳,便凶猛地扑向对方,展开拼搏。只见决斗的双马时而腾空跃起、战立相对、相互撕咬、啃声嗒嗒;时而卧地翻滚、进攻对方腹部;时而故作败北,当对方追来时冷不防后脚扬起、反戈一踢;如果双方力气、技术相当,必斗得汗如雨下、烟尘滚滚。经过轮番决斗,获胜的马趾高气昂、冲天长嘶。也有的时候有些马儿不愿相斗,主人便把母马拉往两匹公马中间,而这时的公马为了争夺“情侣”便又互咬互踢起来。

      各族看热闹的群众,往往随着两马争斗的态度呐喊助威、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古朴的民族风情。斗马已列入节日的体育比赛项目,对获胜者评出一、二、三名,给战马披红挂彩。马主登台领奖后,又满面春风地牵着战马绕场一周,若是后生哥,常常会得到苗家少女的青睐。

      举办千人赛芦笙、马队环城大巡游、斗马比赛、斗鸟比赛、斗鸡比赛、大型广场舞表演、万人同乐大型广场芦笙舞晚会、少数民族山歌演唱会、美食节和工艺品展销会等20个活动节目。向全县各族群众和游客们展现融水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进一步扩大融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励全县各族人民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和改革创新。

      节庆吸引广西南宁、桂林等广西各地与贵州、湖南和广东、江浙沪、北京、东北、港澳台地区以及欧美国家等十几万名观众到场观看。

      从2000年开始,融水县每年都举办“芦笙斗马节”,影响力日益增加。2013年“芦笙斗马节”期间,融水县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88万元。

    [阅读全文]...

2022-05-28 17:39:23
  • 民族团结诗歌

  • 诗歌
  •   1、《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2、《七绝·题民族团结柱》

      根根相望敬如宾,

      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

      团结才有太*音。

      3、《团结抗日赞歌》

      弟兄不和外人欺

      血和泪的教训

      军阀分割

      连年混战

      国家虚弱,人民疾苦

      这时,在我们的东面,

      有一个鬼脸探出偷窥

      趁虚侵入

      肆意残虐践踏,烧杀抢

      四万万同胞愤怒了

      用言行谴责

      用身体抵挡

      用大刀反抗

      在那国家危难之时,

      有一个身影站出来高呼

      到北方,打鬼子

      我们伟大的*,

      不计前嫌,

      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西安事变

      迫使蒋家王朝

      *,团结抗日

      *型关一战,干净漂亮

      八路军威名远扬

      台儿庄血战

      日军遭受重创

      百团大战

      小鬼子怕了,

      垒起碉堡,

      围起铁丝网

      纯粹象一群牲口在圈养,

      瞧你熊样

      小鬼子,滚吧

      等待你的是自取灭亡

      历史上没有一个侵略者有好下场

      4、《家·团结·奋进》

    [阅读全文]...

2022-02-26 01:55:44
  • 民族精神的诗篇

  • 民族精神的诗篇

      船政学堂,是中国*代史上声名赫赫的福建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船政附设的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开中国大规模官办西式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海军教育、船舶工业教育、机械工程教育等事业的鼻祖。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成就难以计数,影响遍及*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船政学堂的历史,就是中国*代史的集中缩影。

      正因为题材如此重大,当听说这段历史将被搬上荧屏,在充满激动和期待的同时又对创作存有担忧:要将船政学堂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历史以纪录片的形式浓缩、提炼呈现,对创作者熟悉、驾驭史料的要求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而今,福建电视台创作团队为历史交出了一份高分的答卷。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曲带有厚重人文情思的民族精神之诗歌。

      《船政学堂》在谋篇布局上,言学堂但不自限于学堂。它巧妙避开了历史纪录片容易落入流水账的俗套。时间上,纪录片从学堂一百多年的绵延岁月里,撷取这棵大树最初萌芽成长以及青壮年时期作重点刻画。初创的艰难、报国的雄心、海战的悲壮、逆境的忧思、中兴的顽强,乃至由一所海军学校演变为国家*代化人才摇篮的独特影响力,都汇聚于此片中。

      内容上,创作团队敏锐地抓住一所学校之根本、即学堂灵魂所系之处:人。透过创办者左宗棠、沈葆桢,以及严复、萨镇冰、陈季同等一大批船政学子的人生经历和思想递进,提炼出这所学堂的精神内核所在,并衍生出船政学堂在中国*代史上的真正意义即对整个中国社会走*代化的影响,进而讴歌中华民族先行者身上共有的精神特质。船政学堂,已经大大超出了培养海军、造船等具体的实务范畴,而无愧为中国走向*代化的摇篮之地。纪录片令人欣喜地真正抓住了上述关键。

      创作涉及清代之前的纪录片作品,有一项巨大挑战是画面素材的稀缺,尤其是动态影像素材的寻找与表达。《船政学堂》在这方面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大量搜集历史照片、文献,以及精心制作的三维画面和情景再现外,摄制组远赴英法等地,挖掘出即使国内学术界也未见的档案、实物,其中诸如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和*档案里,关于船政留学生的内容、船政总教*日意格*保存着的黄马褂、顶戴花翎等,都是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荧屏上。这些现场拍摄的珍贵画面,更雄辩证明船政学堂在彼时具有无比可贵的国际化特质。

      片中有一幕情景再现让我久久难忘:船政创办人左宗棠在西湖请法国友人观看国人试制的小轮船。风光旖旎的湖面上,怪模怪样的小轮船吐着烟航行。猛一看有几分滑稽,再一品又觉一丝苦涩,回味中,则感触到中国人在逆境中不甘人后、勇追世界的坚毅品格。

      总括对《船政学堂》全片的感受,恰似捧起一盏来自闽地的甘茗。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间,在匠心独具的画面里,内心油然生出回应之声。那是血液中对祖先过往不屈努力的感动。那不屈的民族精神曾鼓舞船政学堂走过百年,指引着船政学子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同样的,它也定会鼓舞今天更多的中国人。

    [阅读全文]...

2022-04-13 03:12:54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句子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语录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说说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名言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诗词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祝福
含有民族气节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