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世民时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世民时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世民时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世民时代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李世民的诗句
李世民的诗句
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李世民的诗句大全
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李世民的诗句大全
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1.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14.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5.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6.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譬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遮日,何损于明!
17.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18.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19.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0.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22.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23.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24.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5.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26.会须杀此田舍翁!
27.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28.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2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0.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31.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32.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3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34.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35.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36.甲兵之设,义在止戈。
37.远馋佞,*忠良。
38.今人*《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治力之法,宜遍告诸将。
39.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40.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41.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4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原文】
《过旧宅二首》
作者:唐·李世民
【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注释】
①旧宅:指武功庆善宫。
②谯邑:魏武帝曹操故里。在今安徽毫县。
③苔古:全诗校:“一作台*。”
④“四海”句:谓天下一统。《汉书·高祖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
【其二】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注释】
①白水:在今湖北枣阳。汉光武帝生于此。张衡《东京赋》有“龙飞白水”之句。
②叶铺:全诗校:“一作铺庭。”
③纫佩:(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④剪桐:周成王与叔虞戏,剪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曰:“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于唐。见《史记·晋世家》。
⑤九围:九州。《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⑥架海:犹航海。
⑦“韬戈”句:谓息兵务农。反,同“返”。
⑧文同轨:《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⑨歌大风: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归故乡沛县,召故人父老欢宴,帝自击筑,作歌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见(史记·高祖本纪)。
【赏析】
李世民于公元599年(隋开皇十八年)初出生于“武功别馆”,十八岁随父李渊起兵太原,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李世民即位后,于公元632年(贞观六年)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回顾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感慨颇深,创作了这组诗,共二首。
第一首*似五言律诗。首联“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不仅扣住题目——“过旧宅”,同时暗示帝王身份。“翠辇”和“鸣笳”,都是皇帝外出巡幸时的车马仪仗。新丰是汉时县名,刘邦称帝后,刘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更名为新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谯邑,秦置县,为魏皇室本贯所在地;李渊早年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亳州。这里既以“新丰”、“谯邑”借指武功旧宅,而且蕴含君王荣归故里之意。
中间两联描写旧宅眼前景。三、四句“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上句的“园荒”,表明旧宅被闲置无人居住;“径新”透露出帝王旧宅*时有人守护整葺。下句则由“园荒”带出“苔古”,由“径新”带出“阶斜”。路边阶下铺满绿茸茸的苍苔,遮住了半截斜阶。“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园池里的流水不断流淌更新着,老树也不断发出新芽开出新花,宅园里始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末联“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尾联气魄宏大,刚健有力,充满豪迈的情怀,既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王气象方侔”(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评汇一》)气势相当。
《过旧宅》第一首全诗四联八句,通篇对仗,中间两联,偶对工致;尾联一气流走,引出无限豪情。虽还不是一首严格的五律,但却已呈现出初唐律诗的某些特征。
第二首以菊入诗,表达了李世民对当年起兵太原,以国为家之志得以实现的感慨。与第一首同样,基调昂扬奋发,风格雄浑豪迈。
《经破薛举战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这首诗是在统一中原之后,李世民重经殊死决战大破薛举之地,抚今追昔发出的感慨。
经破薛举战地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注释】
⑴减:一本作“灭”。
⑵抱:《英华》作“拖”。
【赏析】
这首诗题下原有小注:“义宁元年(617),击举于扶风,败之。”可知此诗当作于陕西扶风。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夏天,李渊与十八岁的儿子李世民从太原起兵,迅速控制了渭水流域。不久与敌对割据势力薛举大战于长安西路要塞扶风。扶风一役为日后扫*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首诗前十句是描写诗人当年的英姿豪气和与薛军激战的情形。前四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诗人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英气逼人,提戈持节,英勇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如同秋霜一样纯洁。后六句:“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诗人以一系列新颖的意象来作比喻:唐军在征战之时,其锋芒所向,有如惊电骤起,其势如长河的奔涌,一泻而出。薛军的营垒如同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这样,一次大战,使得敌军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敌人(鲸鲵,古人认为是凶猛的大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彻底消灭。在这六句中,诗人略去了战争中的细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气直下,势如破竹,力如千钧。
第二大段写重过战地的所见所感。前两句:“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诗人来到扶风战场,停下有华盖的帝王之车,俯视着旧日激战的川原。“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这四句正是他所看到的场景。当年双方激战的痕迹,似乎被沉沙掩埋,看不出什么迹象了,只有军灶还依稀地残留着一点痕迹。“减灶”,语出《史记·孙子传》,齐将孙膑用增兵减灶的计谋,以示兵力虚弱,诱魏将庞涓进入包围圈,将其歼灭。这里的“减灶”,实指军灶,同时也补足了上一段对战争的描写:不仅有战场上的力的明争,而且有帷幄中的智的暗斗。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那中原上的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斗转星移,世界转眼之间千变万化,人间万物,今昔非比。想想多年来的沙场浴血奋战,看着眼前的太*天下,才深感*。
这首诗全篇采用今昔对比,既有英姿勃发的少年豪杰的形象,又有气概浩瀚的英年帝王的形象,既有激烈的沙场征战描写,又有和*时期的图景,既有世事沧桑,万物无常的感慨,更有气吞长河刚健奔放的帝王气概,既丰富了人物性格,又增加了的张力。
这首诗除开始二句和结尾二句为散句外,中间全是一对一对的联句,排叠而下,它在语言的工整和词性的对偶上,继承了齐梁诗的特点,为逐步向排律发展,首开风气,是一种创造中的探索。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千古一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称他在贞观(627-649)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
1、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
2、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3、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6、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7、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8、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9、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10、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13、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微忽。
14、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5、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16、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7、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18、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19、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1、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22、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4、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25、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6、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去征东。
27、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28、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30、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31、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32、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33、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34、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5、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
36、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37、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38、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39、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不同时代的中秋节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同时代的中秋节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代关于忧国忧民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关于忧国忧民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作:死意足)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雪
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登楼
唐代:杜甫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作:梁父)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关于时代诗的两首
《天涯梦》
杨柳岸上你淡妆素颜
倾国之姿,立于烟水的江岸
一身白衣,摆动手中的剑
/
月漫轻纱,云霞深处普写满目琴韵
奏出清音弦梦,品味书香
摇曳心中的柔情,邂逅在午后茶凉之间
/
依稀的梦,抚摸琴弦
婉然
那素白的身影
清浅河下的落花
一幕烟雨朦胧
/
温婉的心事随着风悠柔
织着锦梦,轻漫
于春花中等待
/
你乘船远渡江南岸
眼泪梦断了离愁
原来,相思莫一梦
/
随船
渐行渐远
随风
融入江南岸间
/
抚琴奏曲,惟愿
与明月共醉
邂逅的春光再次令人相思
风过,
嫣然轻笑
阳光
溢出心海,洒在那未知的尽头
/
轻叩我的心灵
轻柔我如梦的雨滴
落花的'芬芳满溢是爱梦幻
将记忆写满
在这个爱的季节里
相思到老,执手天涯梦
/
《烟雨眠,情深缘》
烟雨无眠夜色洒下微芒
执手驻在兰亭,双眸远望天边的星空
轻揽月影的婆娑迷离
深遮素衣慢舞霓裳,一弯残月流离了伊人的容颜
/
绿袖贴带红香烂漫
李世民时代的古诗
李世民时期的古诗
李世民的古诗
唐代李世民的古诗赠萧瑀
唐李世民的古诗
李世民的古诗大全
咏兰的古诗李世民
李世民名句
李世民格言
李世民语录
李世民名言
李世民的名言
李世民的古诗《除夜》
李世民的元日古诗
蕴含李世民的古诗
李世民咏雪的古诗
守岁唐李世民的古诗
赐萧瑀唐李世民的古诗
元日的古诗作者是唐代李世民
李世民写魏征的古诗
李世民的守岁诗古诗
古诗守岁李世民写的
李世民说过的名言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李世民写的郑肖雨的古诗
唐玄宗李世民写的古诗
李世民的名言名句
李世民春节的古诗词
李世民关于雪的诗句古诗
李世民最出名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