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关于李世民的诗词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世民的诗词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世民的诗词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世民的诗词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7) 语录(53) 说说(23) 名言(25) 诗词(4k+) 祝福(3) 心语(173)

  • 李世民的诗句

  • 李世民的诗句

      李世民的诗句

      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阅读全文]...

2022-04-14 20:14:17
  • 李世民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李世民《喜雪》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其二》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李世民《赐萧瑀》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李世民《除夜》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李世民《除夜》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李世民《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李世民《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李世民《咏司马彪续汉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李世民《咏司马彪续汉志》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李世民《咏司马彪续汉志》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李世民《初秋夜坐》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李世民《初秋夜坐》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李世民《登三台言志》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李世民《登三台言志》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李世民《登三台言志》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李世民《赋得李》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李世民《赋得李》

    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李世民《赋得李》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李世民《赋得李》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李世民《赋得早雁出云鸣》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李世民《咏烛二首》

    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李世民《咏烛二首》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李世民《咏烛二首》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李世民《秋日斅庾信体》

    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李世民《秋日斅庾信体》

    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李世民《秋日斅庾信体》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李世民《重幸武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李世民《重幸武功》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李世民《重幸武功》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李世民《重幸武功》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李世民《重幸武功》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李世民《重幸武功》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李世民《春池柳》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李世民《春池柳》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李世民《春池柳》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李世民《春池柳》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6-29 07:42:12
  • 李世民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14.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5.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6.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譬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遮日,何损于明!

    17.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18.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19.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0.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22.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23.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24.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5.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26.会须杀此田舍翁!

    27.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28.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2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0.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31.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32.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3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34.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35.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36.甲兵之设,义在止戈。

    37.远馋佞,*忠良。

    38.今人*《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治力之法,宜遍告诸将。

    39.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40.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41.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4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42:55
  • 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

  • 名言,格言
  • 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熟记名言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世民说过的名句名言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2、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

      4、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李世民《辽城望月》

      5、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李世民

      6、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李世民《帝范》

      7、"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李世民《薛仁贵征东》"

      8、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李世民《芳兰》

      9、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李世民

      10、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李世民《帝范》

      11、睿智聪明,守之以愚——李世民《帝范》

      12、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李世民

      13、治安之本,惟在得人。——李世民《贞观政要·择官》

      14、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15、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16、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原烧火红。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李世民《出猎》

      17、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李世民《于北*作》

      18、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李世民《两度贴》

      19、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李世民《还陕述怀》

      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4、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5、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9、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10、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1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16、远馋佞,*忠良。

      17、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8、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9、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0、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21、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2、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24、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25、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6、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27、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8、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29、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3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阅读全文]...

2022-05-21 03:19:06
  • 李世民说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唐太宗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 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4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5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7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8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1.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

    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 “以人为镜”。

    乃指以人为借鉴。

    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3.李世民: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

    夷虽众,有何惧哉

    其人魅力永存中华盛事之景,个人开明专制无出其右者,天下富泽,万国来朝,四夷皆服,百姓乐业。

    煌煌大唐,胡风汉韵,思想的融汇,文化的璀璨,个人武功比*更强,单骑对突厥,胆气魄力令人倾倒之

    (*赞曰“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水能载舟,亦舟”原是魏征“”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常用告诫,久之成世民的“名言”。

    这句话的含义很直白,就是把一个*看作“舟”,而百姓是“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这面镜子,大家不用回头,照着自己*时做事要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少做错事,不做错事,凡事都要做到心如明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如明镜呢

    [阅读全文]...

2022-02-09 12:19:17
  • 李世民经典语录大全

  • 经典
  • 1、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

    2、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3、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6、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7、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8、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9、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10、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13、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微忽。

    14、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5、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16、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7、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18、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19、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1、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22、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4、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25、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6、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去征东。

    27、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满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28、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2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30、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31、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32、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33、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34、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5、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

    36、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37、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38、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39、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阅读全文]...

2022-03-31 08:02:56
  • 含有民字的古诗词 带民字的诗词名句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商君书·更法》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商君书·更法》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格言联璧·接物类》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格言联璧·从政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说苑·谈丛》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论语·为政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牧民》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尚书·周书·旅獒》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篇》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传·郦陆朱刘叔孙传》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治民无常,唯治为法。——《韩非子·心度》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淮南子·汜论训》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管子·牧民》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德经·第八十章》

    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孙膑兵法·奇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野芜旷,*乃菅,上无量,*乃妄。——《管子·牧民》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

    [阅读全文]...

2022-01-27 11:07:49
  • 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赏析

  •   【原文】

      《经破薛举战地》

      作者:唐·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注释】

      ①《全唐诗》题下注:“义宁元年(617),击举于扶风,败之。”薛举(?-618):隋末地方割据者,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尽有陇西之地,拥众十余万。义宁元年十二月寇扶风,唐太宗率师大破之。武德元年(618),败唐军于高柘(木字旁换土字旁)(今陕西长武北),欲乘胜取长安,未行发病死。两《唐书》有传。

      ②移锋:移师。

      ③落星:传说诸葛亮临死前有赤星投入所在军营,见《蜀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晋阳秋》。后因用作咏寿终或气运已尽的典故。

      ④氛沴:凶气。

      ⑤鲸鲵:春秋时,楚王曾以鲸鲵比喻凶恶不义之人,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后因用为典实。

      ⑥减灶:军中并灶而炊,故示虚弱,是战国时孙膑用兵的故事。见(史记·孙子吴起传》。

      【赏析】

      这首诗题下原有小注:“义宁元年(617),击举于扶风,败之。”可知此诗当作于陕西扶风。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夏天,李渊与十八岁的儿子李世民从太原起兵,迅速控制了渭水流域。不久与敌对割据势力薛举大战于长安西路要塞扶风。扶风一役为日后扫*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首诗前十句是描写诗人当年的英姿豪气和与薛军激战的情形。前四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诗人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英气逼人,提戈持节,英勇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如同秋霜一样纯洁。后六句:“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诗人以一系列新颖的意象来作比喻:唐军在征战之时,其锋芒所向,有如惊电骤起,其势如长河的奔涌,一泻而出。薛军的营垒如同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这样,一次大战,使得敌军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敌人(鲸鲵,古人认为是凶猛的大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彻底消灭。在这六句中,诗人略去了战争中的细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气直下,势如破竹,力如千钧。

      第二大段写重过战地的所见所感。前两句:“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诗人来到扶风战场,停下有华盖的帝王之车,俯视着旧日激战的川原。“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这四句正是他所看到的场景。当年双方激战的痕迹,似乎被沉沙掩埋,看不出什么迹象了,只有军灶还依稀地残留着一点痕迹。“减灶”,语出《史记·孙子传》,齐将孙膑用增兵减灶的计谋,以示兵力虚弱,诱魏将庞涓进入包围圈,将其歼灭。这里的“减灶”,实指军灶,同时也补足了上一段对战争的描写:不仅有战场上的力的明争,而且有帷幄中的智的暗斗。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那中原上的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斗转星移,世界转眼之间千变万化,人间万物,今昔非比。想想多年来的沙场浴血奋战,看着眼前的太*天下,才深感*。

      这首诗全篇采用今昔对比,既有英姿勃发的少年豪杰的形象,又有气概浩瀚的英年帝王的形象,既有激烈的沙场征战描写,又有和*时期的图景,既有世事沧桑,万物无常的感慨,更有气吞长河刚健奔放的帝王气概,既丰富了人物性格,又增加了诗歌的张力。

      这首诗除开始二句和结尾二句为散句外,中间全是一对一对的联句,排叠而下,它在语言的工整和词性的对偶上,继承了齐梁诗的特点,为唐诗逐步向排律发展,首开风气,是一种创造中的探索。

    [阅读全文]...

2022-01-01 17:36:15
  • 李白的诗词名句

  • 李白
  • 李白的诗词名句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诗词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6、*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20、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油天姥吟留别》

    [阅读全文]...

2022-05-26 21:36:06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句子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语录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说说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名言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诗词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祝福
李世民的诗词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