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舟船的古诗

关于写舟船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舟船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舟船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舟船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3) 诗词(45) 祝福(1) 心语(53)

  • 神舟飞船的诗句

  • 神舟飞船的诗句

      (第一首)

      载人航天再上天,*科技又向前。

      神仙从此不寂寞,天上人间一线牵。

      巨龙咆哮览碧霄,雄狮怒吼震全球。

      (第二首)

      神舟十号再问天,谱写探宇新诗篇。

      祝福旅途顺顺顺,太空人间都*安。

      (第三首)

      美丽太空奥秘多,造福人类需探索。

      神舟十号飞宇宙,科研又有大收获。

      (第四首)

      高歌一曲送神舟,诗赠英雄离地球。

      探索宇宙迈大步,*航天写风流。

      英雄问天将欲行,我在中原踏歌声。

      此去太空路万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第五首)

      一跃腾空自在飞,天行有道不相违。

      归来载满玄虚理,送与神州明月辉。

      (第六首)

      玄天游览意宽舒,神州百姓尽欢呼。

      何时冲出如来掌?悠悠天地任驰驱。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时载我渡银河?

      直通彼岸会织女,玉宇琼楼同欢歌。

      (第七首)

      神舟远上青云端,谱写今日神话。

      谁道飞天只是仙,前人纸笔上,

      今人掌中间。神箭过往寸须时,

      民族梦圆千年。而今时人住天宫,

      不是仙人馆,远胜九重天。

      (第八首)

      长二威吼喷烈焰,银剑(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会天宫,轻舟展翼游宇寰。

      遥知故土再飞仙,寂寞嫦娥舞蹁跹。

      华夏儿女鲲鹏志,揽月九霄谈笑间。

      (第九首)

      中华大地起狂飚,遥看火龙腾九霄。

      玉宇澄清无外侮,神舟潇洒有天骄。

      老夫挥笔诗潮涌,利伟遨空胆气豪。

      得胜回朝天地震,科研硕果领风骚。

      酒泉髙天气爽秋,飞船载人到宇宙。

      玉皇惊奇迎宫殿,吴刚捧出桂花酒。

      千年神话现眼前,十亿舜华唱神州。

      山河共鸣和谐曲,世纪強音震全球!

    [阅读全文]...

2022-07-08 02:30:51
  • 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

  • 杜甫,诗歌
  • 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诗作中含有大量的舟船意象,从诗人的住行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角度,分析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发现杜诗中的舟船意象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伴随着水上行旅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验。

      杜甫在《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里回顾一生,发出“哀伤同庾信”的悲叹;①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又说“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两处相联,发现杜甫与庾信在漂泊他乡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庾信是南人北寓,杜甫是北人南泊。北马南船,杜甫在南方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与舟船有了联系。“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1],是南宋范成大的诗句,“杜老”即指杜甫。杜甫在《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中写道“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又在《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中说到“君今起舵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范成大将杜甫的诗句“杜陵老翁秋系船”、“余亦沙边具小舟”合并浓缩为“沙头杜老舟”并写入己诗,足见杜甫在生活上与舟船是很密切的。缘此,笔者即试析一下杜诗中舟船意象的独特风貌。

      一、舟船意象渊源与杜诗中的舟船意象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独木舟,随后演变出空间更大的木板船。最初“舟是指用于江河*的过渡工具,而船则是沿水道上下航行的远行工具”[2],舟、船“普及之后,最先的这种过渡与远行的区分就不明显了”[3],可并称为舟船。早在先秦时,诗歌中就出现了舟船意象,如“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柏舟》)。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在言语表达层面上,由于古人分类的细致、修辞等因素,除了舟、船,尚有航、舸、桨、棹等多种表达。而先秦至盛唐,杜甫诗歌中出现的舟船频次是最多的,高达470余次。②杜甫笔下的舟船意象始于其身处北方之时,但数量较少。杜甫真正在生活上与舟船密切相关、在诗歌中大量涉及舟船意象并凸显其自身特色,是从漂泊西南开始的。

      二、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特点

      自先秦至盛唐,诗歌中舟船意象的表达情境,多为渡水场景、泛游描写,情感上多为玩乐、离情、隐逸等。而到了杜甫,时代环境的前后变迁,自身的经历与情感的参与,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以更接*生活的笔调呈现出来,诗中的意象与诗人自身的外在处境、内在情感联系的更为紧密。

      杜甫面对安史之乱引起的社会的动荡、肃宗的冷遇等情况,被迫举家流浪至相对安定的南方。然而,即使在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多次骚乱。这种情形下,杜甫不论是思北归还是避战乱,都与作为水路交通工具的舟船有了联系。更突出的是,他出峡后真正达到了舟居的地步。③杜甫频繁的舟居与船行,反映到创作中,就使得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外在处境上,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出现的表达情境,不仅涉及离别、游玩这些一般化题材,而且触及到更广泛、实际的水上生活。首先,杜甫细致地表现了一些虽不“诗情画意”但却实际真切的水上行旅体验,如“吹帽时时落,维舟日日孤”(《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发刘郎浦》)。这种体验,与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和李白的“*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相比[5],确实是大异其趣的。其次,杜甫诗歌中大量写到舟人船工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独特地表现了他们的行船技术及相关的打鱼、客货运输等内容。

      第二,内在情感上,伴随着水上行旅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杜甫到南方后,又怀念起生活多年的长安,常希望经水路出峡、至吴会沿运河北上返京。在川渝时,舟船就成了他出峡的希望,如“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逢唐兴刘主簿弟》)等。但出峡后,因计划与实际不符,他的生活时有窘迫,终致未抵吴会,客死荆湘。与其他诗人如鲍照、王昌龄不同,杜甫漂泊荆湘的三年,朋友变故、军阀战乱,使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常处于水上行旅中与舟船相伴,这种相伴是长期的甚至是有些无奈的,消除了应景、猎奇等因素,具有更为真切、深刻的人生体验。通过分析杜诗中诸如“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野望》)、“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等诗句,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水上行旅时孤苦无依的情态,甚至在无奈、病困之下竟将舟船视为最后的寄托物与安顿所。

      三、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精神价值

      汉代李尤认为:“舟楫之利,譬犹舆马。辇重历远,以济天下。”(《舟楫铭》)[6]晋代枣据也称美舟船:“且论器而比象,似君子之淑清。外质朴而无饰,内空虚以受盈。”(《船赋》)[7]由此可看出舟船的作用与地位,也感受到舟船比德而出的内在意蕴。依此观照杜甫诗歌中作为意象的舟船,可以说折射出了强烈的家国关怀。这种家国关怀,主要表现为实虚家园、比德君国。

      (一)实虚家园

      杜甫以细致的写实手法,较为充分地表现了南方水乡的生活面貌。这类诗作中写到最多的是打鱼,如“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观打鱼歌》)等。杜甫的这类诗句,与何逊的“渔舟乍回归,沙禽时独赴”(《答丘长史诗》)等相比[8],对这种生产活动的描绘确实更有活泼灵动的生活气息,就描写打鱼而言,杜甫的诗句更为形象生动。杜诗中也多次写到南方的水路运输,如“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西山三首》其三)、“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夔州歌十绝句》其七)。此外,如前提及,长期居住南方,杜甫在诗中也写到水手善于使船的情形,如“欹帆侧舵入波涛,撇漩捎无险阻”(《最能行》),这在水高滩险的滟体现得尤为明显,“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滟》),用乘客的惊恐落泪反衬舟工船夫的歌笑自若,更凸显了其行船的巧妙。这也从侧面展现了舟人船工这一阶层刺激而自信的生活情态。总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以舟船为工具的水路交通、渔业生产,真切地体现出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注与热爱。以此观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带有明显的家园气息。   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表现南方百姓的家园气息上,是切实的;但对于他自身而言,却是化虚的。杜甫居住草堂后,生活境况相对安定,与家人有了更多的团聚时光,如《进艇》诗中“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表达了戏耍游乐的悠然欣悦之情。像这种舟船意象中含有拖家带口的情境表现,杜甫以前,只有津女救父等典故、棹女情郎等内容稍微沾点边,而文人在诗中鲜有这样涉及其家庭的。此外,杜诗中还有写到一家子靠着舟船四处流荡的场景。家庭悲喜之外,他还抒发了对故园的深深依恋。视京洛为故乡的杜甫,他的怀乡与恋阙紧密相连。杜甫遇到故人归京或者舟船往来,便会引发家国之思,如“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溪上》);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的“故园心”,从《秋兴八首》整体上看,更是将思乡与恋阙巧妙联在了一起。

      杜甫融合了思乡与恋阙,又受到报国安民理想的鞭策,使其虽漂泊困顿,但从不绝望,一直热爱生活、关注现实。杜甫漂泊南方时,精神力量确是支撑他积极生活下去的主因,但常伴他的舟船,也同样不容忽视。

      舟船作为交通工具,相比车马,有不少优越性:其一,一般地讲,水行相对*稳,便于旅行时眠卧;其二,遮风避雨性能良好,航行持续性较好;其三,舟船上可备有厨具。④除此之外,杜甫还把“行李、长物多放在长期包用的船上”[9],可见舟船俨然成了他长期漂泊的“小家”。据“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巾拂那关眼,瓶易满船”(《回棹》)推断,诗人在“小家”里得到简单的休息、安顿后,还可以看书、喝酒。杜甫不仅自身生活能够得到简单满足,还可以在舟船上招待拜访的客人,如《苏大侍御访江浦八韵记异》的序文里提到在舟船里招待来访的苏涣。可见杜甫在漂泊南方时,尤其是流离荆湘的三年,舟船在很多时候成了他的栖息地、庇护所,是在外部条件上最后一道免于饥寒的防线,护佑其走完最后的人生历程。因此,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某种意义上渲染了一些遮风避雨、身心休憩的“家”的色彩。

      由杜甫常乘坐舟船并将之诉诸大量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作为诗人的杜甫与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不可避免地陶染上自身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客死于船上这种特殊的经历,在后人看来,更是强化了杜甫与舟船的联系。以上情况,促成了后世诗人在舟船意象的表达上,有时会融入某些杜甫的因素,如前提到的“沙头杜老舟”当中,沙头之舟称为“杜老舟”,几*于典故。又如黄庭坚在《题杜子美浣花醉图》这首题画诗中写到“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10],在诗与画更大的文化视野中,将杜甫形象与舟船意象联到一起;而清代毛际可《灯下读杜》一诗中的“老病孤舟生事少,江湖满地故园荒”[11],可谓将杜甫晚年寄寓南方具舟漂泊的生*经历作了精当的概括与体认。

      此外,杜甫对于陶渊明构筑的“桃花源”很向往,曾多次探寻这个富足、淳朴而又类似上古时的家园。杜甫虽未找到桃花源,但留下了浣花溪草堂这个真正存在的住所。在杜甫看来,草堂只是一时的乐园,但在之后的历代文人心中,草堂俨然成了杜甫住过的名迹、圣地,并得到不断题咏,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杜甫的经历特别是舟居情况、其诗歌创作中舟船意象的突出地位以及后人的咏悼情况来看,比照浣花溪草堂,可以说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诗人“流动的家园”,或者说是“化虚的家园”。

      杜甫以其细致写实的笔触,不择巨细,有感即作,流落南方的特殊经历使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舟船意象作了广泛的开拓,既有反映南方普通百姓的水乡家园气息,也有“历史的玩笑”折射出的诗人自身的“化虚的家园”,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透显出特定的家园气息。

      (二)比德君国

      古人很早就将舟船与国君相联系,如《尔雅》:“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即表明造舟为天子专用。春秋战国以后,造船术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完备的大型舟船。“龙舟(船)”一词,有时指端午民俗中比赛用的'舟船,但诗歌中亦指国君所乘坐的舟船,如“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等[13],杜甫诗中亦有用例:“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将造舟、龙舟等豪华的舟船与国君相联,呈现出国君出行、游乐的盛大气势与尊贵身份。为了保卫家园或者维护、促进统一,时而会发生战争,而舟船自古都是水上作战的重要承载工具,如楼船、戈船等。诗歌中的舟船意象对此现象的反映也是由来已久,如《诗经朴》中的“淠彼泾舟,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王粲《从军诗》中的“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等[14]。杜甫诗中也有用例,如“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夔府书怀四十韵》)等。

      水上的舟船行旅不排除有舟覆人亡的风险,而先贤很早就将舟水关系同君民关系联系了起来,《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5]在古代,国君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国家,这则名言彰显了君与民的关系,亦揭示出国家*与*民百姓的微妙互动,蕴含着如何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杜甫居官时日虽少,但对君对国,都忠贞不渝;对于君国大事,都极为关心,具有“既深知治本又善察隐患的政治器识”[16]。杜甫的《三韵三篇》(其二)中以舟船比人才,“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集众功。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认为“大才不可小用”。⑤《解忧》开篇即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就该诗而言,杜甫所阐发的同舟共济尚是不自觉地表露,但他在报效国家、勇救国难等国家层面上的同舟共济之伟大精神却是很自觉的,这从他“麻鞋见天子”(《述怀》)等言行上可以看出。杜甫在《覆舟二首》里,借求仙不成,托言皇帝虽贵,终究亦死,不必靠求仙以期长生,从反面讽谏,表现出一腔忠君爱国的赤诚。

      在杜甫以前,也有诗人笔下的舟船意象在某个角度上含有比德君国的意味,如屈原在《天问》一诗中提出“覆舟斟寻,何道取之”[17],以“覆舟”概括了夏代的一位君王国灭身死的下场。⑤又如刘琨的“乾象栋倾,坤仪舟覆”(《答卢谌诗》)、张说的“将兴泛舟役,必仗济川才”(《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等。诗歌中舟船意象比德君国的内涵,在先秦已有表现,后渐趋明显。但杜甫以前,只是个别诗人在个别篇目中表现了比德君国的一个角度,到了杜甫才广泛涉及舟船与战争、人才、君王、国家等的关联,并不自觉地上升到同舟共济的精神层面。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表现比德君国的某个角度上可能不典型,但综合起来考察,其舟船意象可以说透显出较为鲜明的君国比德色彩。

      扩展资料:其他诗人的意象

      一、寄托失意之舟。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这样写小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算是失意之舟,发牢骚之舟吧,不高兴了就去乘扁舟逛遍大江大河。

      苏轼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中也有这个意思吧: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再遭贬,内心也许会有“驾小舟飘泊江海”的念头吧?

      二、承载快乐之轻舟。

      李白也会驾起快乐的小舟,在发配的路上遇赦后的心情毫无遮掩地通过《早发白帝城》透露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可能超载之舟。

      到李清照这儿轻舟恐怕是不行了,因为她也许遇到了超载的小舟。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阅读全文]...

2022-03-07 01:03:13
  • 刘长卿诗歌中的舟船意象解读

  • 诗歌
  • 刘长卿诗歌中的舟船意象解读

      诗人刘长卿的诗歌中除了使用“孤舟”意象外,还使用了“扁舟”、“孤帆”、“暮帆”等舟船意象。这些舟船意象都是冷色调的,给人一种凄凉感。

      一、漂泊无依的孤舟客船

      刘长卿的诗歌中出现“孤舟”意象28处,孤舟象征着漂泊无所依托,也表现出诗人孤独绝望的心态。如《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①孤舟荡漾在寒天的潮水上,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又如《赤沙湖》:“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此诗写于诗人出使湖南及任职鄂岳时期,诗人因被诬陷贪赃钱粮而被贬,心中充满悲愤。楚客指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孤舟正是诗人此时孤独漂泊心态的一种反映。又如《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此诗也作于诗人出使湖南及任职鄂岳时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孤独和悲凉。

      刘长卿诗歌中的“孤舟”意象大量出现在他的赠答酬唱和送别友人的诗歌中。如: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舟船是驶向远方的,象征着漂泊。在送别友人的时候,因别离联想到自身的四处漂泊,看着孤舟消失在远方,更生悲凉之情。在刘长卿送别友人的诗歌中,《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是最能表现诗人悲凉绝望的情绪的。“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与裴郎中同遭贬谪,在离别之际,刘长卿写下了两首送别诗。这首诗中的孤舟是万里青山间的一叶孤舟,在如此广阔天地间的一叶小小孤舟,显得更加的渺小和孤独,凸显了诗人对自己和友人的遭遇的无助和伤感。

      刘长卿诗歌中的“孤舟”意象有时还与他惯用的其它意象同时出现,更能反映出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如:

      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白云如有意,万里随孤舟。(《上湖田馆南楼忆朱晏》)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却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白云象征着高洁,也象征着孤独。唯有白云与孤舟相伴,“白云”意象与“孤舟”意象同时出现,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寂寞之情。落日也是一种孤寂萧条的意象,在落日中的一叶孤舟更是显得凄凉。在落日下,万里青山中的一叶小小孤舟正是诗人孤独悲凉的心态的一种写照。

      在表现漂泊无依的心态时,刘长卿还使用了“扁舟”意象。“扁舟”意象在刘长卿的诗歌中出现了18处,也表现了一种孤独无依的情绪。孤舟更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诗人孤独的心态让舟成为了孤舟。而扁舟注重的是一种视觉上的效果,茫茫天地间的一叶狭小的扁舟,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对比,让读者似乎身临其境,体会到诗人心中无比的悲凉与落寞。刘长卿在送别友人的诗歌中使用“扁舟”意象,让一叶扁舟行驶在广阔的天地间,渲染出一种渺小无助的情绪。例如: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刘长卿诗歌中的“扁舟”意象有时也与其它冷色调的意象同时出现,营造出一种凄冷幽微的意境。例如《秋杪江亭有作》:“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远。”将扁舟比作落叶显得凄凉,前句又有“孤雁”、“夕阳”等意象相衬托,让整首诗显示出更加萧瑟悲凉的心境。又如《入桂渚次砂牛穴》:“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澹无心。”用日暮潇湘、楚云等冷色调的词来衬托扁舟,让渺小的扁舟更显得孤独凄冷。

      刘长卿的诗歌中还出现了象征着漂泊流离的“客船”。例如: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夜宴洛阳程九主薄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旧店》)

      客船也是居无定所的,虽然不如孤舟那样显得孤独悲凉,但也反映了一种漂泊流离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无所依托之情。

      二、行向远方的风帆

      风帆作为舟船驶向远方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常常出现在刘长卿的诗歌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刘长卿的诗歌中除了使用“孤舟”、“扁舟”、“客船”等舟船意象外,还使用了“暮帆”、“孤帆”等舟船意象,也是诗人漂泊心态的一种表现。

      刘长卿诗歌中的“暮帆”让人联想到黄昏日暮,给人一种惆怅和感伤之情。“暮帆”意象大都出现在刘长卿送别友人的诗歌中,如:

      暮帆何处落?潮水背人归。(《奉送卢员外之饶州》)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江楼送太康郭主薄赴岭外流》)

      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送贾侍御克复**京》)

      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在送别友人的诗歌中,“暮帆”增添了几分惆怅和忧伤。“暮帆”与“孤舟”、“苍梧”、“秋草”等冷色调的意象同时出现,更能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凄凉与伤感。望着行向远方的暮帆,想到与友人的别离和自己的漂泊无依,诗人心中的悲愁更是涌上心头,难以释怀。

      “孤帆”意象也时常出现在刘长卿的诗歌中。如:

      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邺》)

      孤帆也象征着漂泊无依之情,在阔大的天地间,茫茫江上的一片孤帆显得渺小而又孤独。孤帆出现在凄冷的意境中,凸显了诗人心中的伤感与悲凉。

      三、刘诗中使用冷色调舟船意象的原因

      刘长卿诗歌中没有逍遥惬意的轻舟,象征着梦想与希望的“春帆”也只出现了一次。他在诗歌中使用的舟船意象都是冷色调的,带有一种凄凉的色彩。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舟船意象本身的内涵、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的心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从舟船意象的内涵上看,舟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目的就是穿越水域的障碍,到达遥远的彼岸。在行驶的过程中,面对茫茫水域和风浪的阻碍,舟船时常显得渺小无依。这就形成了舟船漂泊无依的'象征性。这时,带有孤独凄凉色彩的“孤舟”、“扁舟”、“孤帆”等意象就出现了,这些意象出现在诗歌中,将诗人的孤独悲凉的心境形象地反映了出来。舟船的目的是到达遥远的彼岸,象征着超越与征服,这与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是相符的。古代士人的理想是仕途顺利,能够做出一番成就。仕途是那遥不可及的彼岸,士人们便是那一只只乘风破浪有时却漂泊无依的孤舟。“孤舟”、“孤帆”出现在诗歌中,能够反映出那种孤独绝望的心态。古代文人们赋予了舟船特定的文化含义,“孤舟”、“扁舟”、“孤帆”等冷色调的舟船意象更是大量出现在诗歌中,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意境。

      拓展:刘长卿诗歌特点

      刘长卿的一生大部分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长期的郁郁寡欢,使他的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又*添了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极为凄清悲凉。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安史之乱之后,是位地道的大历诗人。

      一、融失意凄凉之感于暗淡萧瑟意象的诗《陪王明府泛舟》:“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山含秋色*,鸟度夕阳迟。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二、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写迁谪之怨和离别之情,及描绘山水景物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的诗多写得省净流畅,既有极工的对偶句,又有结构自然、不讲字句对仗的流水对句,整散协调而节奏流畅,风格清冷淡远。

    [阅读全文]...

2021-12-15 06:15:04
  • 2022神舟飞船诗句

  • 写作
  • 2022神舟飞船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神舟飞船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首)

      神舟远上青云端,谱写今日神话。

      谁道飞天只是仙,前人纸笔上,

      今人掌中间。神箭过往寸须时,

      民族梦圆千年。而今时人住天宫,

      不是仙人馆,远胜九重天。

      (第二首)

      长二威吼喷烈焰,银剑(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会天宫,轻舟展翼游宇寰。

      遥知故土再飞仙,寂寞嫦娥舞蹁跹。

      华夏儿女鲲鹏志,揽月九霄谈笑间。

      (第三首)

      中华大地起狂飚,遥看火龙腾九霄。

      玉宇澄清无外侮,神舟潇洒有天骄。

      老夫挥笔诗潮涌,利伟遨空胆气豪。

      得胜回朝天地震,科研硕果领风骚。

      酒泉髙天气爽秋,飞船载人到宇宙。

      玉皇惊奇迎宫殿,吴刚捧出桂花酒。

      千年神话现眼前,十亿舜华唱神州。

      山河共鸣和谐曲,世纪強音震全球!

      (第一首)

      载人航天再上天,*科技又向前。

      神仙从此不寂寞,天上人间一线牵。

      巨龙咆哮览碧霄,雄狮怒吼震全球。

      (第二首)

      神舟十号再问天,谱写探宇新诗篇。

      祝福旅途顺顺顺,太空人间都*安。

      (第三首)

      美丽太空奥秘多,造福人类需探索。

      神舟十号飞宇宙,科研又有大收获。

      (第四首)

      高歌一曲送神舟,诗赠英雄离地球。

      探索宇宙迈大步,*航天写风流。

      英雄问天将欲行,我在中原踏歌声。

      此去太空路万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第五首)

      一跃腾空自在飞,天行有道不相违。

      归来载满玄虚理,送与神州明月辉。

      (第六首)

      玄天游览意宽舒,神州百姓尽欢呼。

      何时冲出如来掌?悠悠天地任驰驱。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时载我渡银河?

      直通彼岸会织女,玉宇琼楼同欢歌。

      中华大地起狂飚,遥看火龙腾九霄。

      玉宇澄清无外侮,神舟潇洒有天骄。

      老夫挥笔诗潮涌,利伟遨空胆气豪。

      得胜回朝天地震,科研硕果领风骚。

      酒泉髙天气爽秋,飞船载人到宇宙。

      玉皇惊奇迎宫殿,吴刚捧出桂花酒。

    [阅读全文]...

2022-01-10 10:53:58
  • 有关神舟飞船诗句

  • 有关神舟飞船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神舟飞船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神舟远上青云端,谱写今日神话。

      谁道飞天只是仙,前人纸笔上,

      今人掌中间。神箭过往寸须时,

      民族梦圆千年。而今时人住天宫,

      不是仙人馆,远胜九重天。

      长二威吼喷烈焰,银剑(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会天宫,轻舟展翼游宇寰。

      遥知故土再飞仙,寂寞嫦娥舞蹁跹。

      华夏儿女鲲鹏志,揽月九霄谈笑间。

      中华大地起狂飚,遥看火龙腾九霄。

      玉宇澄清无外侮,神舟潇洒有天骄。

      老夫挥笔诗潮涌,利伟遨空胆气豪。

      得胜回朝天地震,科研硕果领风骚。

      酒泉髙天气爽秋,飞船载人到宇宙。

      玉皇惊奇迎宫殿,吴刚捧出桂花酒。

      千年神话现眼前,十亿舜华唱神州。

      山河共鸣和谐曲,世纪強音震全球!

      载人航天再上天,*科技又向前。

      神仙从此不寂寞,天上人间一线牵。

      巨龙咆哮览碧霄,雄狮怒吼震全球。

      神舟十号再问天,谱写探宇新诗篇。

      祝福旅途顺顺顺,太空人间都*安。

      美丽太空奥秘多,造福人类需探索。

      神舟十号飞宇宙,科研又有大收获。

      高歌一曲送神舟,诗赠英雄离地球。

      探索宇宙迈大步,*航天写风流。

      英雄问天将欲行,我在中原踏歌声。

      此去太空路万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一跃腾空自在飞,天行有道不相违。

      归来载满玄虚理,送与神州明月辉。

      玄天游览意宽舒,神州百姓尽欢呼。

      何时冲出如来掌?悠悠天地任驰驱。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时载我渡银河?

      直通彼岸会织女,玉宇琼楼同欢歌。

      问梦多长 问梦多远

      一个梦做了几千年

      问路多长 问路多远

      一条路走了多少年

      道不尽大漠黄沙英雄梦

      诉不完古道胡杨华夏缘

      谁曾见五色彩石补苍天

      谁曾见寂寞嫦娥舞翩跹

      灵霄清风 银河玉浪

      蓝色星球 美丽家园

      赴汤蹈火 青春无悔

      降龙伏虎 终生无憾

      天上人间英雄在

      铸神箭 驾神舟

      为人类明天

    [阅读全文]...

2022-06-24 15:57:01
  • 舟夜书所见古诗句

  • 古诗文
  • 舟夜书所见古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舟夜书所见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与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诗中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与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诗中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诗中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诗中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阅读全文]...

2022-07-16 21:12:18
  • 乘船的唯美句子 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诗句

  • 唯美
  • 1、《周庄河》唐代:王维

    原文: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译文:清风吹过河畔的绿柳,清澈的水中倒映着红色的的桃花。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2、《至鄂渚泊报恩寺》宋代:王十朋

    原文:

    风急将吹帽,江寒更泛舟。

    川涂元不隔,归梦到东瓯。

    译文:风急快要把帽子吹掉,水面上寒冷但依然坐上小船游荡。这里与涂元相隔,在梦中回到了东瓯。

    3、《国风·鄘风·柏舟》先秦:《诗经》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

    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原文: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译文: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5、《渡浙江问舟中人》唐代:孟浩然

    原文:

    潮落江*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译文:潮落后江面*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游船且莫催归楫 —— 宋· 赵长卿 《醉落魄/一斛珠》

    游船曾点空碧 —— 宋· 赵以夫 《摸鱼儿·古城阴》

    残照游船收尽 —— 宋· 吴文英 《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宋· 吴文英《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游船人散後,正蟾影、印寒湫。—— 宋·周密《木兰花慢·游船人散後》

    游船*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 清· 沈曾植 《西湖杂诗 之三》

    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 清·陈维崧《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

    孤山须竟日,去莫买游船。—— 宋· 杜范《和孙司门寄宽堂诗二首》

    绕岸堆青嶂,游船满绿波。—— 宋· 葛天民《清明前四日泛湖》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 宋·刘克庄《乍暑一首》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宋· 楼钥《湖亭观竞渡》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 宋· 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画桥各领游船去,密港谁知渔艇移。—— 宋· 徐侨《因报谒过西湖》

    此去西湖已初夏,安排絺绤上游船。—— 宋· 赵崇森《春暖》

    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 明· 高启《端阳写怀》

    远处的笛声悠扬悠扬,游船在深夜*静的海面飘荡飘荡,一群群流离失所的海鸽飞不回彼岸,你站在船头苍白的面孔被月光映照成霜,身后的游轮在海面滑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深夜照常的漆黑漆黑,写的信纸在杳无音讯的慢途褪迹墨色,一封封漂洋过海的思念寄不去彼岸,她盼在窗头忧伤的眼眸在无数日夜成泪,心底的念想在寂静的深夜渐渐地烧成死灰,终有一天他们错过最后一班回航的游船,从此一个在荒海飘扬一个在窗外黯然伤神。

    我爬上了游轮的顶端,在船顶欣赏外面的风景美丽极了!凉爽又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吹拂着我的头发,往下看,船走过的海面漾起一层层蒙蒙的小喷雾,那些小喷雾上面还有一层浪花,那些小浪花漾出来之后,就在大海上不断地漂移,一会儿形成一个爱心,一会儿又形成了小动物,真是形态各异。

    这里的游轮有单层的,有双层的,有些船还很豪华。大部分船的船体以漆成白色为主,饰以各种彩色,在夜色中非常醒目。船上配有强烈的射灯,可以使河面通明。也配有灯光有一定强度的各色彩灯,使行驶的游船船体透亮多彩,再配以游客的各色服饰,游船显得华美多姿。船上配有音乐,悠扬的乐曲在塞纳河上空盘旋,游人的心伴随这乐曲在河*荡漾。

    我们搭乘的是一艘叫歌诗达的游轮,它相当于十四楼这么高,自助餐厅、游泳池、俱乐部……应有尽有,站在船顶的甲板上,一切美丽的风景就像山水画似的出现在眼帘中。走进船舱,服务员们在热情地向我们问好,精彩的表演在每天晚上都为我们展现,在游轮上,不仅可以游山玩水,还可以享受天下美食。

    午后的阳光很强烈,我们就躲在游轮里看风景,目的地——观看金门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海风轻轻的吹拂着我们,感觉好惬意,游轮往前开着,游轮后面跟着好多的海鸥,海鸥借助游轮更轻快的的飞着,*了,很*了,‘三民主义统一*’八个大字映入眼前,游轮停下了,我看到金门岸上*的标志,标志上还有旗子在飘扬。

    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回望,浪花在大海中不断漂移。那些小波浪在我眼中形成的不是汹涌,也不是美丽,而是优美,而且优美的还很轻盈。抬头向前看,哇~!水和天空好像连在了一起,中间有那朴实、纯洁的农家小院,这些房屋恰好把水和天空连接起来,乘风破浪的感觉油然而生。快到岸了!妈妈在旁边提示我,游轮靠岸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游轮。

    夜幕降临了,塞纳河*灯火辉煌,埃菲尔铁塔金光闪耀。铁塔下的游船码头游人如织。一艘又一艘游船驶离码头,载着游人去欣赏塞纳河*的夜色。

    [阅读全文]...

2022-03-21 17:11:06
  •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

  • 文学
  •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啦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啦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下面是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请参考!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啦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啦,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啦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啦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啦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啦,变成啦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啦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啦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啦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啦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啦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啦也仿佛身临其境。

      「鉴赏」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阅读全文]...

2022-06-09 19:01:51
  • 乘船的唯美句子 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诗句

  • 唯美,个性
  • 1、《周庄河》唐代:王维

    原文: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译文:清风吹过河畔的绿柳,清澈的水中倒映着红色的的桃花。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2、《至鄂渚泊报恩寺》宋代:王十朋

    原文:

    风急将吹帽,江寒更泛舟。

    川涂元不隔,归梦到东瓯。

    译文:风急快要把帽子吹掉,水面上寒冷但依然坐上小船游荡。这里与涂元相隔,在梦中回到了东瓯。

    3、《国风·鄘风·柏舟》先秦:《诗经》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

    4、《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原文: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译文: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5、《渡浙江问舟中人》唐代:孟浩然

    原文:

    潮落江*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译文:潮落后江面*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游船且莫催归楫 —— 宋· 赵长卿 《醉落魄/一斛珠》

    游船曾点空碧 —— 宋· 赵以夫 《摸鱼儿·古城阴》

    残照游船收尽 —— 宋· 吴文英 《水调歌头·屋下半流水》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宋· 吴文英《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游船人散後,正蟾影、印寒湫。—— 宋·周密《木兰花慢·游船人散後》

    游船*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 清· 沈曾植 《西湖杂诗 之三》

    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 清·陈维崧《夏五月大雨,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

    孤山须竟日,去莫买游船。—— 宋· 杜范《和孙司门寄宽堂诗二首》

    绕岸堆青嶂,游船满绿波。—— 宋· 葛天民《清明前四日泛湖》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 宋·刘克庄《乍暑一首》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宋· 楼钥《湖亭观竞渡》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 宋· 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画桥各领游船去,密港谁知渔艇移。—— 宋· 徐侨《因报谒过西湖》

    此去西湖已初夏,安排絺绤上游船。—— 宋· 赵崇森《春暖》

    今朝寂寞江边卧,闲看游船竞渡归。—— 明· 高启《端阳写怀》

    远处的笛声悠扬悠扬,游船在深夜*静的海面飘荡飘荡,一群群流离失所的海鸽飞不回彼岸,你站在船头苍白的面孔被月光映照成霜,身后的游轮在海面滑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深夜照常的漆黑漆黑,写的信纸在杳无音讯的慢途褪迹墨色,一封封漂洋过海的思念寄不去彼岸,她盼在窗头忧伤的眼眸在无数日夜成泪,心底的念想在寂静的深夜渐渐地烧成死灰,终有一天他们错过最后一班回航的游船,从此一个在荒海飘扬一个在窗外黯然伤神。

    我爬上了游轮的顶端,在船顶欣赏外面的风景美丽极了!凉爽又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吹拂着我的头发,往下看,船走过的海面漾起一层层蒙蒙的小喷雾,那些小喷雾上面还有一层浪花,那些小浪花漾出来之后,就在大海上不断地漂移,一会儿形成一个爱心,一会儿又形成了小动物,真是形态各异。

    这里的游轮有单层的,有双层的,有些船还很豪华。大部分船的船体以漆成白色为主,饰以各种彩色,在夜色中非常醒目。船上配有强烈的射灯,可以使河面通明。也配有灯光有一定强度的各色彩灯,使行驶的游船船体透亮多彩,再配以游客的各色服饰,游船显得华美多姿。船上配有音乐,悠扬的乐曲在塞纳河上空盘旋,游人的心伴随这乐曲在河*荡漾。

    我们搭乘的是一艘叫歌诗达的游轮,它相当于十四楼这么高,自助餐厅、游泳池、俱乐部……应有尽有,站在船顶的甲板上,一切美丽的风景就像山水画似的出现在眼帘中。走进船舱,服务员们在热情地向我们问好,精彩的表演在每天晚上都为我们展现,在游轮上,不仅可以游山玩水,还可以享受天下美食。

    午后的阳光很强烈,我们就躲在游轮里看风景,目的地——观看金门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海风轻轻的吹拂着我们,感觉好惬意,游轮往前开着,游轮后面跟着好多的海鸥,海鸥借助游轮更轻快的的飞着,*了,很*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八个大字映入眼前,游轮停下了,我看到金门岸上*的标志,标志上还有旗子在飘扬。

    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回望,浪花在大海中不断漂移。那些小波浪在我眼中形成的不是汹涌,也不是美丽,而是优美,而且优美的还很轻盈。抬头向前看,哇~!水和天空好像连在了一起,中间有那朴实、纯洁的农家小院,这些房屋恰好把水和天空连接起来,乘风破浪的感觉油然而生。快到岸了!妈妈在旁边提示我,游轮靠岸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游轮。

    夜幕降临了,塞纳河*灯火辉煌,埃菲尔铁塔金光闪耀。铁塔下的游船码头游人如织。一艘又一艘游船驶离码头,载着游人去欣赏塞纳河*的夜色。

    [阅读全文]...

2022-06-29 04:49:24
  •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赏析)

  • 月(yuè)黑(hēi)见(jiàn)渔(yú)灯(dēnɡ),

    孤(ɡū)光(ɡuānɡ)一(yì)点(diǎn)萤(yínɡ)。

    微(wēi)微(wēi)风(fēnɡ)簇(cù)浪(lànɡ),

    散(sàn)作(zuò)满(mǎn)河(hé)星(xīnɡ)。

    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的河上夜景。虽然此诗只有二十字,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月黑见渔灯”,“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写孤灯倒影的瞬间美景。“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散作满河星”,“散”字是此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全诗中心是渔灯,背景是黑夜。诗人描写了河上渔灯倒影随浪散开的情状,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形象。

    拓展资料:

    查慎行(1650—1727年),清朝诗人,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现浙江海宁县)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其诗学苏轼、陆游,意境清新,擅长白描,自成一家。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诗人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3-01 16:40:38
写舟船的古诗 - 句子
写舟船的古诗 - 语录
写舟船的古诗 - 说说
写舟船的古诗 - 名言
写舟船的古诗 - 诗词
写舟船的古诗 - 祝福
写舟船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