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4) 说说(50) 名言(3) 诗词(5k+) 祝福(8) 心语(1k+)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介绍】

      《杂诗》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37首。

      【原文】

      杂诗

      作者:唐·王维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注释】

      1、折杨柳:古典诗文中言及折杨柳,多称欲以之送别,或欲以之寄托别后的思念之情。

      2、城:全诗原作“阳”。

      3、“秦家”句: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4、传玉碗:指男子用玉碗盛酒,递送给女子。“碗”全诗原作“腕”。

      5、竹:全诗原作“烛”。襦:短袄。

      6、“人见”二句:《陌上桑》叙罗敷盛夸其夫曰:“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7、“持谢”二句:辛延年《羽林郎》:“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持谢,犹言奉告。金吾子,胡姬对贵家豪奴的称呼。提玉壶,指提上玉壶离开。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雜詩】王維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

      楚國無如妾,秦家自有夫。

      對人傳玉腕,映燭解羅襦。

      人見東方騎,皆言夫婿殊。

      持謝金吾子,煩君提玉壺。

    [阅读全文]...

2021-12-01 12:19:46
  • 咏鹅古诗释文

  • 写作
  • 咏鹅古诗释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鹅古诗释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1.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拨:划动。

      创作背景

      小时候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诗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热爱,增强了感情上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情况。鹅儿毛是白,而江水却是绿,“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而水波是青,“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阅读全文]...

2022-07-08 01:08:29
  • 夏天的古诗 注释

  • 夏天
  •   夏天很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家刘长卿。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2022-01-16 05:53:02
  • 古诗元日的注释

  • 文学
  • 古诗元日的注释

      《元日》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下是古诗元日的注释,欢迎阅读。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古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古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古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阅读全文]...

2022-05-28 05:57:33
  • 春日古诗的意思(春日的注释及译文)

  • 忽然

    他咯咯笑着,趴在我背上

    抱住了我

    三岁多的柔软小身体

    和无来由的善意

    让整个世界瞬间柔软

    让春日

    多了一条去路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听堂FM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 “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我们听到的是聂权的诗作《春日》。聂权,1979年生,山西朔州人。出版有诗集《一小块阳光》《下午茶》。曾获国内多个诗歌、文学奖项。

    诗人李汉超认为,聂权的这首诗以《春日》为题,写的是带领孩子种花栽树的情景,落脚点却放在孩子与生俱来的善意上。

    诗的第一小节只有一行,“我种花,他给树浇水”,十分简洁地交代了何人何事。没有过多的铺陈渲染,但却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盎然的春意。

    第二小节,描述孩子的善意举动。“忽然/他咯咯笑着,趴在我背上/抱住了我”,当孩子的善意举动与大人发生直接关联的时候,也能激发大人的善意,想着要好好呵护他,给他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让他在爱中快乐地成长。

    第三小节,写出善意的力量。“三岁多的柔软小身体/和无来由的善意”,年幼的孩子,善意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天性。“让整个世界瞬间柔软’,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展现了善意的力量之大、影响之广,而“让春日/多了一条去路”,则是诗人充满诗意的判断,也寄托着诗人的美好祝愿:春天本来就是温暖的,而一个孩童的善意就能让春天增加一条前进的道路,一条通向人心的道路。

    这首诗看似没有技巧,但一种在场的叙述融合于诗人的主观感受之中,朴素的语言显现出情感的张力,给读者带来善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聂权的诗作《春日》今天就赏析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阅读全文]...

2022-04-06 06:05:53
  • 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 带花字的诗词

      1、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清·郑板桥《山中雪后》

      2、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何不夕引清奏,朝登翠楼,逢花便折,闻胜即游。——唐·李咸用《长歌行》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5、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7、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元·贝琼《已酉端午》

      8、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唐·杜甫《曲江二首》

      9、扑花蝴蝶若知人。——宋·欧阳澈《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10、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清·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11、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宋·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2、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13、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17、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清·石涛《荷花》

      18、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9、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唐·李白《清*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23、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4、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6、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唐·韩偓《梅花》

      27、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唐·陆龟蒙《春晓》

      28、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宋·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29、*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0、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1、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3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3、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

      3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琉璃钟》

      35、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36、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38、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宋·程颢《郊行即事》

      39、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唐·刘方*《春雪》

      40、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隋·佚名《送别诗》

      4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42、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4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4、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46、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47、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48、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49、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唐·元稹《离思五首》

    [阅读全文]...

2022-03-10 05:34:01
  • 古诗夜书所见的解释及注释

  • 解释
  • 古诗夜书所见的解释及注释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夜书所见的解释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第①萧萧:风声。

      第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第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第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第⑤篱落:篱笆。

      作品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文学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阅读全文]...

2021-12-10 17:21:25
  • 古诗小池的诗意及注释(古诗小池的解释译文)

  • 诗意,解释
  • 南宋杨万里的《小池》是一首入选小学课本的诗,妇孺皆知。下面分别用普通话读音和客家话读音注释一下它的韵 ,比较一下,是不是客家话与宋朝读音更为接*?

    普通话读音:

    小池

    南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liú,

    树阴照水爱晴柔róu。

    小荷才露尖尖角jiǎo,

    早有蜻蜓立上头tóu。

    客家话读音:

    小池

    南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liū ,

    树阴照水爱晴柔yiū 。

    小荷才露尖尖角gɔ,

    早有蜻蜓立上头tiū 。

    注:客家话中“角”读英语音标的“gɔ”第三声,ɔ第三声即o的“阳入”音。

    [阅读全文]...

2021-12-10 07:57:23
  • 春天的古诗及释义

  • 春天
  • 春天的古诗及释义

      导语:春姑娘姗姗来到人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那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色彩,构成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春天有哪些古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意:

      春夜酣睡到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见到处都有鸟儿在啼叫。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不知道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大意:

      快把黄莺赶走,不要让它在枝头一直啼叫。它的啼叫声会把我的梦惊醒,使我不能在梦中去辽西见思念已久的丈夫。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大意:江山淋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田家春望

      高适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大意:

      出门看到了什么?*原上的野草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春色。只可惜没有知己能与我这个高阳酒鬼一起欣赏这样的美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大意: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的长安城草木茂密,可是人烟稀少。感伤国事,面对花繁叶茂,我也难免流泪伤心。与亲人分离,听到鸟儿鸣叫反而更增离恨情绪。战火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这个时候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心情愁闷,挠头沉思,结果白发越挠越少,简直插不上簪子了。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意: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青草每年都会枯黄了,然后在长出嫩绿的新芽。无情的野火烧不尽青草,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长出来了。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在阳光的照耀下,翠绿的野草一直蔓延到荒芜的古城。再次给朋友送行,望着茂盛的青草,我的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忧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大意:

      我独自在花丛中喝酒,身边没有亲*的人。举杯邀明月,我、明月加上地上的影子就有了三个人。但是明月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徒然地跟在我的身后。我只好暂时与它们为伴,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

      咏柳

      贺知章

    [阅读全文]...

2022-07-10 20:36:35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句子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语录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说说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名言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诗词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祝福
描写春天的古诗带注释文件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