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古诗文注释

关于狼的古诗文注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狼的古诗文注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狼的古诗文注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狼的古诗文注释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60) 语录(12) 说说(6) 名言(1k+)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793)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 《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杂诗》古诗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介绍】

      《杂诗》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37首。

      【原文】

      杂诗

      作者:唐·王维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注释】

      1、折杨柳:古典诗文中言及折杨柳,多称欲以之送别,或欲以之寄托别后的思念之情。

      2、城:全诗原作“阳”。

      3、“秦家”句: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4、传玉碗:指男子用玉碗盛酒,递送给女子。“碗”全诗原作“腕”。

      5、竹:全诗原作“烛”。襦:短袄。

      6、“人见”二句:《陌上桑》叙罗敷盛夸其夫曰:“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7、“持谢”二句:辛延年《羽林郎》:“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持谢,犹言奉告。金吾子,胡姬对贵家豪奴的称呼。提玉壶,指提上玉壶离开。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雜詩】王維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

      楚國無如妾,秦家自有夫。

      對人傳玉腕,映燭解羅襦。

      人見東方騎,皆言夫婿殊。

      持謝金吾子,煩君提玉壺。

    [阅读全文]...

2021-12-01 12:19:46
  • 清明古诗原文及注释

  • 清明,幼儿
  • 清明古诗原文及注释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古诗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参考!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 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注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长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测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闻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 迷乱,难以*静,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其他关于清明的古诗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

      自古清明是亲*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阅读全文]...

2022-07-24 09:14:03
  • 古诗文注解

  • 古诗文
  •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 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 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知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而正确把握现实做好目 前的事,自然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

      【注解】 随缘:佛家语,佛教认为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使身心受到感触叫缘,因其缘而发生动作称随缘。例如水因风而起,佛为众生而施教化等都叫随缘。

      【抨语】 做事抱什么态度才能无烦恼呢?某些人一旦生活不如意就怨天尤人,悔恨过去,不满现实,梦想将来。这种人的眼光总放在对以后的憧惯上,而把 握不了眼前。其实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对未来固然需要策划以至憧憬,关键 还是从眼前做起。随缘打发,把握机会,从头开始,才能使过去的辉煌依旧 或者让过去的失败作为教训鞭策今后。满脑子都是沮丧、懊悔和不满的念头, 心不静、气不宁,六神无主,待人做事没了主张,又何谈事业。

    [文注解]

    [阅读全文]...

2022-04-17 03:29:24
  • 狼原文及翻译注释

  • 古诗文
  • 狼原文及翻译注释

      狼选自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狼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

      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

      1、暮:傍晚。

      2、夜耕:夜晚替人耕田,打短工的

      3、为[wèi]:被。

      4、遗[yí]:留下。

      5、伏[fú]:躲藏(也有人说是埋伏,躲藏更符合当时情景。)

      6、去:离开。

      7、盈:超过。

      8、不盈:不满,不足。

      9、负:背。

      10、行室(xíng shì):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11、苫(shàn):用草编的*子。

      12、去:离开。

      13、豕(shǐ):猪。

      14、方:才。

      15、则:就。

      16、股:大腿。

      17、乌:哪里,怎么。

      18、顾:但是

      19、死之:杀死它

    [阅读全文]...

2022-01-28 08:31:03
  • 和端午古诗带拼音解释(张耒和端午诗文赏析及注释)

  • 端午,解释
  • 和端午

    宋 张耒(lěi)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格式】七言绝句

    【名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基调】凄清、悲切

    【年龄】不详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和(hè):唱和的意思。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离骚: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不详。

    【赏析】

    张耒的这篇《和端午》文字简练,内容简单,但,基调凄清悲切,意韵深远。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表面写端午竞渡,但龙舟竞渡的意义在于“千载冤”,是为了悲悼爱国诗人屈原的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饱含诗人多少的悲哀与无奈?即使再有多少次隆重的龙舟竞渡,又如何能让冤死的屈原起死回生?这也难怪唐朝诗人文秀《端午》说“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了!也难怪北宋进士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两句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前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悲哀与无奈,这两句却更有一种悲壮慷慨的情感,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这种“屈原精神”一直激励并鼓舞着后来人。*在《屈原》中说“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刀”,说《离骚》的思想内涵就像*的刀那样锐利,这是对屈的爱国精神高度的赞扬。

    [阅读全文]...

2022-02-13 13:12:32
  • 夏天的古诗 注释

  • 夏天
  •   夏天很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家刘长卿。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2022-01-16 05:53:02
  • 夜静思古诗及注释译文(夜静思诗文赏析及作者介绍)

  •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好像。

    举头:抬头。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阅读全文]...

2022-01-07 21:19:13
  • 古诗文名句

  • 古诗文,经典
  •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3、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4、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5、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6、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8、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1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4、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6、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8、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0、天上一首瑶台曲,人间一段生死恋。

    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散发乘夏凉,荫下卧闲敞。

    2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4、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2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2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29、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30、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3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3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3、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34、海枯石难,情比金坚!

    3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3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7、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38、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39、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40、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4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43、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

    4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45、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46、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47、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4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4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5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阅读全文]...

2022-04-16 14:47:20
  • 古诗文名句

  • 古诗文
  • 古诗文名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文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20xx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被人们广为传颂。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20xx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作者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受惩罚也不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20xx山东淄博市高三摸底)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作者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李白用“白发”“青丝”慨叹人生短暂,时光匆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3.(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20xx湖南省东部六校高三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20xx江西省名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5.(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20xx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经过秦汉的故都,看到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焦土,引起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两句紧承“照无眠”,表面上写自己恼月照人,骨子里却是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6.(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20xx课标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浩瀚的古诗文海洋,蕴含着无数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名句有的语言精美,有的意义深刻,被现代人大量引用,更是中学生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文学素养的好内容。

      1.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5.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晔《后汉书?耿龠传》

      6.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1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阅读全文]...

2021-12-25 09:37:28
当前热门
狼的古诗文注释 - 句子
狼的古诗文注释 - 语录
狼的古诗文注释 - 说说
狼的古诗文注释 - 名言
狼的古诗文注释 - 诗词
狼的古诗文注释 - 祝福
狼的古诗文注释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