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五岳的古诗词

关于写五岳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五岳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五岳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五岳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2) 说说(117) 名言(612)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五岳的诗句 写五岳的名诗名句

  • 五岳是我国的五大最壮丽的山,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伟大造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岳的诗句 写五岳的名诗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1、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2、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3、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4、高高至天门,日观*可攀。

    5、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6、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7、珠林丹嶂倚秋曛,绝顶开尊俯雁群。

    8、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

    9、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五岳曾闻岱宗长,诸峰应是丈人孙。

    1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13、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

    14、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有此观。

    15、芙蓉拔地白云晴,七十二峰相对青。

    [阅读全文]...

2022-04-04 22:39:28
  • 泊岳阳城下古诗词

  • 泊岳阳城下古诗词

      古诗原文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译文翻译

      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百层。

      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他乡,有才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之举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

      注释解释

      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逾:越过。

      仅:几乎,将*。

      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

      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黄鹤注:“当是大历三年(768)冬深作。”此时逢国破家衰的流亡之时,面临危难,贫病交加。而即便如此,诗人仍不忘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诗歌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仗,“江国逾千里,山城*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阅读全文]...

2022-07-06 20:49:07
  • 满庭芳看岳王传古诗词

  • 满庭芳看岳王传古诗词

      古诗原文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译文翻译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兴,名字永垂青史。其功绩遭到权臣的怨恨,误中权臣的奸计。中原父老再也盼不来北进的王师,赵宋王朝丢弃祖宗的陵庙向南逃去。钱塘路上,风雨凄凄,满含愁怨,洒落在西子湖上。

      注释解释

      岳王:即岳飞,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故称岳王。

      披文握武:指文武双全。

      建中兴庙宇:岳飞为国竭智尽忠,挫败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兴。

      正落奸谋:落入奸臣贼子的阴谋。

      闪*望旌节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遥望宋军撤退,而不能恢复祖国的统一。闪杀:抛闪。旌节:指旌旗仪仗。士夫:宋朝的官员。这句指岳飞破金打至朱仙镇被宋廷召回的事。闪*指代中原百姓。

      误*弃丘陵南渡銮舆:奸臣杀害了岳飞,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国土。銮舆:天子车驾,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赵构。误*指代皇帝,即宋高宗赵构。

      钱塘:即今杭州,岳飞在此遇害,后迁葬西湖。

      诗文赏析

      这首小令中歌颂的是宋代名将岳飞,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整体上是层次分明,一气呵成,动人心魂。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介绍。“披文握武”,称赞岳飞文武双全;“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指岳飞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流芳百世。后两句“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最后三句“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全曲前半以叙事为主,后半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1] 这支曲子,首句写出岳飞非凡才略。二句接写岳飞的中兴功绩。三句写出岳飞壮烈的一生。四、五句揭露主和派秦桧等陷害岳飞的罪行。六、七句,进写岳飞的英雄业绩,抓住“闪*”、“误*”,这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叙写,把权奸和*误国殃民的罪恶,凝练地表现出来。最后三句抒写了对岳飞不幸遭遇的极度悲愤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露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阅读全文]...

2021-12-10 23:37:31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5-16 16:32:32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1-12-25 04:14:42
  • 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4篇

  • 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4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释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创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阅读全文]...

2022-05-07 07:47:18
  •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 五年级,阅读,文学
  •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饮酒(其四)

      东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3、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赠范晔

      南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5、江上渔者

      北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画眉鸟

      北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7、题何氏宅园亭

      北宋 王安石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

      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8、南荡

      北宋 王安石

      南荡东陂水渐多,陌头车马断经过。

      锺山未放朝云散,奈此黄梅细雨何。

      9、北陂杏花

      北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0、北山

      北宋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1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北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阅读全文]...

2022-04-26 17:41:08
  • 廉洁古诗词五言(五言绝句清廉古诗词)

  • 陈亚萍

    题反腐倡廉

    白璧无瑕不染尘,为官一任责堪珍。

    恪勤克俭良操守,激浊扬清主义真。

    赤胆扶轮昭品德,丹心执政惠黎民。

    常将正气胸中纳,砥砺前行四季春。

    杨继新

    【仙吕】金盏儿·赞中央巡视组

    拥朝纲。肃官常。拍蝇打虎民心畅。医人寿世国家昌。

    福祉黎民享。善政俊贤匡。名传千古颂,德被九州扬。

    胡晓阳

    廉政清官焦裕禄

    兰考为官俭立身,生崇廉政死犹贫。

    倾肝沥胆书仁爱,不愧苍天不愧民。

    黄金广

    赞黄梅县行政服务中心

    一入厅中眼界开,微机满目大堂排。

    荧屏文字招民去,人面春风候客来。

    别类别门分业务,依规依法按*台,

    清廉执政阳光地,办事轻松亦快哉!

    陈干桥

    赞县驻村工作组

    心系扶贫身驻村,万家事务总牵魂。

    修桥扩路清沟堰,抗旱防洪战疫瘟。

    三载勤廉民戴德,一官仁义世知恩。

    金杯若比口碑好,怎有令名光玉仑。

    於治军

    鹧鸪天·记退休国干作义务清洁工

    不计年高不计名,一张扫帚四时撑。

    严冬敢与寒风顶,盛夏何辞臭气蒸。

    携老伴,踏疏星。迎来大地日东升。

    新时代里新功铸,汗马扬蹄不歇程。

    桂亚洲

    赞殷湾两委

    初心不改对民诚,反腐倡廉敢举旌。

    *高风施惠爱,成员正气显公*。

    通墩道路楼台美,无债殷湾日月清。

    执政不求名与利,鲜花一束敬群英。

    刘和喜

    廉政颂

    阴霾荡涤顺民情,举目廉风拂俊英。

    乐效寒梅心耿耿,欣师劲竹骨铮铮。

    高山傲雪松犹翠,大浪排污水更清。

    额手长空应自信,锤镰熠熠耀征程。

    张跃红

    赞城西社区干部

    身为干部又为兵,锹铲肩扛弄里行。

    带领民工涂白料,扫除垃圾补凹坑。

    河流疏理水澄澈,广告消弥杆煜明。

    莫笑此时成土脸,社区美丽我光荣。

    李光怀

    [阅读全文]...

2022-04-18 05:52:41
  • 五字古诗词唯美

  • 唯美,抒情
  • 1、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2、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4、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6、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岑参《暮秋山行》

    8、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9、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0、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11、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谢榛《渡黄河》

    12、去意杳无凭,别语愁难送。——程垓《卜算子》

    13、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14、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15、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16、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17、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王逸《九思》

    18、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孟郊《饥雪吟》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20、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21、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刘长卿《新年作》

    22、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长干行·其一》

    23、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4、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25、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2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7、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郑板桥《题游侠图》

    2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29、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30、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31、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32、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3、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34、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佚名《明月何皎皎》

    35、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6、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37、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杨叛儿》

    38、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李贺《南园十三首》

    39、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0、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41、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适《送魏八》

    42、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3、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4、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45、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4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47、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48、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49、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50、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

    5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阅读全文]...

2022-01-23 19:47:31
  • 立秋古诗词五首

  • 立秋
  •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阅读全文]...

2021-12-21 02:51:39
写五岳的古诗词 - 句子
写五岳的古诗词 - 语录
写五岳的古诗词 - 说说
写五岳的古诗词 - 名言
写五岳的古诗词 - 诗词
写五岳的古诗词 - 祝福
写五岳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