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关于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3) 语录(57) 说说(16) 名言(22) 诗词(936) 祝福(2) 心语(207)

  • 梁启超名言

  • 名言
  •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3、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4、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5、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

      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8、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

      9、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

      10、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1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2、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阅读全文]...

2022-05-02 13:41:25
  • 梁启超联集

  • 对联
  • 梁启超联集

      集联是传统文人的一种文字游戏,它与集句诗一样,讲究语言浑成,另出新意。据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称“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梁启超联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梁启超(1873-1929),**代维新派领导人之一,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跟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出任袁*司法总长。1916年又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其著作编为《钦冰室合集》。

      二十四考中书令;

      万八千户冠军侯。

      ——集句贺段祺瑞寿

      门前学种先生柳;

      日暮聊为梁父吟。

      ——集王维、杜甫诗题北京袁崇焕祠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赠友人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赠冰心

      四十九年穷不死;

      三百六日醉如泥。

      ——集句贺蹇季常五十寿

      两脚踏中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华章。

      ——赠林语堂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赠友人

      江山重叠争供眼;

      风雨纵横乱入楼。

      ——题南京鸡鸣寺豁蒙楼

      寿颂南山瑶池瑞;

      樽开北海蓬岛春。

      ——题云南鸡足山

      国民赖公有人格;

      英雄无命亦天心。

      ——挽蔡锷

      党庠塾序式千古;

      智水仁山在此堂。

      ——题宏文学社

      更能消几番风雨;

      最可惜一片江山。

      ——集句题“九·一八”事变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

      ——题广东西樵山应湖枕流亭

      得剑乍如添健仆;

      闭门长似在深山。

      ——自题

      知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挽蔡锷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集《荀子》、《老子》赠陈达

    [阅读全文]...

2021-12-26 10:54:26
  • 梁启超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失败

    2.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类别:爱情

    3.成功自是*贵,创业终由道力强类别:成功

    4.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类别:成功

    5.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类别:人生

    6.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成功

    7.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类别:成功

    8.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类别:人格

    9.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类别:道德

    10.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类别:失败

    11.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类别:理想

    12.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类别:真理

    13.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类别:科学

    14.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类别:道德

    15.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类别:智慧

    16.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清·梁启超《新民说》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类别:道德

    17.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

    18.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

    19.学生在学校时,今其研究一切社会应用之事,则学校愈多,国家愈进步;……总之,学校与社会万不可分离:在学校时,于社会应有之知识研究有素,毕业后断不患无人用之;在学校养成一种活动之能力,将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梁启超

    20.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梁启超

    21.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清·梁启超

    22.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清·梁启超

    23.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24.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梁启超

    25.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梁启超

    26.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梁启超

    27.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阅读全文]...

2022-01-08 21:22:32
  • 梁启超的爱国名言

  • 名言,爱国
  • 梁启超的爱国名言

      导语: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梁启超的爱国名言,欢迎查阅与借鉴。

      1、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3、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4、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5、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

      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8、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

      9、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

      10、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1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2、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16、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7、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18、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9、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20、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1、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2、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23、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24、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2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26、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27、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28、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9、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30、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

      31、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32、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3、*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5、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8、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9、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佚名

      10、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11、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12、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

      13、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14、*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人服务。——吴仲华

      15、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16、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亚里士多德

      17、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阅读全文]...

2022-03-16 15:07:21
  • 梁启超少年*说原文

  • 少年,智慧
  • 梁启超少年*说原文

      少年*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的热爱和期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梁启超少年*说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历史研究法》《*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少年*说》被编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

      少年*说原文

      日本人之称我*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老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任公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处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有服从,人人皆*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者何与焉。然则,吾*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之第一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朽之末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者,则*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者,则*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而为牛为马为奴隶,则烹脔棰鞭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与国无疆!

      ——选自《饮冰室合集》

      少年*说译文

      日本人称呼我们*,一称作老大帝国,再称还是老大帝国。这个称呼,大概是承袭照译了欧洲西方人的话。真是实在可叹啊!我们*果真是老大帝国吗?梁任公说:不!这是什么话!这算什么话!在我心中有一个少年*存在。

      要想说国家的老与少,请让我先来说一说人的老与少。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考虑将来。由于回忆过去,所以产生留恋之心;由于考虑将来,所以产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恋,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进取。由于保守,所以永远陈旧;由于进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忆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经经历的,所以只知道照惯例办事;由于思考未来,各种事情都是他所未经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常喜欢行乐。因为多忧愁,所以容易灰心;因为要行乐,所以产生旺盛的生气。因为灰心,所以怯懦;因为气盛,所以豪壮。因为怯懦,所以只能苟且;因为豪壮,所以敢于冒险。因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会走向死亡;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够创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厌事,少年人常常喜欢任事。因为厌于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可作为;因为好任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不可为。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这些是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况。梁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

      梁任公说:令人悲伤的老大啊!浔阳江头琵琶女,正当明月萦绕着空船,枫树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衾被冷得象铁,在似梦非梦的朦胧之时,回想当年在长安繁华的红尘中对春花赏秋月的美好意趣。清冷的长安太极、兴庆宫内,满头白发的宫娥,在结花如穗的灯下,三三五五相对而坐,谈论开元、天宝年间的往事,谱当年盛行宫内的《霓裳羽衣曲》。在长安东门外种瓜的召*,对着身边的妻子,戏逗自己的孩子,回忆禁卫森严的侯门之内歌舞杂沓、明珠撒地的盛况。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阿拉比被幽禁在斯里兰卡,与三两个看守的狱吏,或者前来拜访的好事的人,谈当年佩着短刀独自骑马驰骋中原,*卷欧洲大地,浴血奋战在海港、大楼,一声怒喝,令万国震惊恐惧的丰功伟业,起初高兴得拍桌子,继而拍大腿感叹,最后持镜自照。真可叹啊,满脸皱纹、牙齿落尽,白发正堪一把,已颓然衰老了!象这些人,除了忧郁以外没有别的思绪,除了悲惨以外没有其他天地;除了萎靡不振以外没有其他精神寄托,除了叹息以外没有别的声息,除了等死以外没有其他事情。美人和英雄豪杰尚且如此,何况**常常、碌碌无为之辈呢?生*的亲戚朋友,都已入于坟墓;日常起居饮食,依赖于别人。今日得过且过,匆匆哪知他日如何?今年得过且过,哪里有闲暇去考虑明年?普天之下令人灰心丧气的事,没有更甚于老大的了。对于这样的人,而要希望他有上天揽云的手段,扭转乾坤的本领,挟山跨海的意志气概,能还是不能?

      真是可悲啊,我们*果真已经是老大帝国了吗?站在今天以纵览往昔,尧、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汉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汉代唐代以来的文学,是何等的兴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间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显赫。历史家所铺叙记载的,文学家所尽情讴歌的,哪一样不是我们国民少年时代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陈迹呢!而今颓然衰老了!昨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处处穷得鼠雀不见踪影,夜夜扰得鸡犬不得安宁。全国的土地财产,已成为别人怀中的肥肉;四万万父兄同胞,已成注名于他人户册上的奴隶,这难道不就象“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人一样吗?可悲啊,请君莫说当年事,衰老憔悴的光阴不忍目睹!象束手待毙的楚囚相对,孤单地自顾垂危的身影,性命险危,可谓朝不保夕,国家成为等死的国家,国民成为等死的国民。万事已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听凭他人作弄,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梁任公说:我们*果真是老大帝国吗?这是今天地球上的一大问题。如果是老大帝国,那么*就是过去的国家,即地球上原来就有这个国家,而今渐渐消灭了,以后的命运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结了。如果不是老大帝国,那么*就是未来的国家,即地球上过去从未出现这个国家,而今渐渐发达起来,以后的前程正来日方长。要想判断今日的*是老大?还是少年?则不可不先弄清“国”字的涵义。所谓国家,到底是什么呢?那是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住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他们这块土地上的事情,自己制定法律而自己遵守它;有*,有服从,人人是有*的人,人人又是遵守法律的人,如果做到这样,这就可以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地球上开始有名符其实的国家,只是*百年以来的事。完全名符其实的,是壮年的事情。未能完全合格而渐渐演进成名符其实的,是少年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用一句话判断他们说:欧洲列国今天是壮年国,而我们*今天是少年国。

      大凡古代*,虽然有国家的名义,然而并未具备国家的形式。或是作为家族的国家,或是作为酋长的国家,或是作为封建诸侯的国家,或是作为一王的国家。虽种类不一样,总而言之,他们对于国家应具备的体制来说,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正如婴儿从胚胎变成儿童,他身体上一两种肢体器官,先开始发育形成,此外的部分虽已基本具备,但尚未能得到它的用处。所以唐虞尧舜以前为我国的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我国的乳哺时代,从孔子而来直至现在是儿童时代。逐渐发达,至今才开始将进入儿童以上的少年时代。他的发育成长之所以如此迟缓的原因,是历代的民贼阻碍遏止他生机的结果。犹如童年多病,反而象衰老的样子,有的甚至怀疑他死期就要到了,而不知道他全是因为没有完全成长没有名符其实的原故。这不是针对过去说的,而是放眼未来说的。

      况且我们*的过去,哪里曾出现过所谓的国家呢?不过仅仅有过朝廷罢了!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自立于这个地球上既有数千年,然而问一问这个国家叫什么名称,则竟没有名称。前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称罢了。所谓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财产。所谓国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财产。朝代有朝代的老与少,国家也有国家的老与少。朝廷与国家既是不同的事物,那么不能以朝廷的老少指代国家老少的道理就很明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代,是周朝的少年时代。至幽王、厉王、桓王、赧王时代,就是周朝的老年时代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时代,是汉朝的少年时代。至元帝、*帝、桓帝、灵帝时代,就是汉朝的老年时代了。自汉以后各代,没有一个朝代不具有少年时代和老年时代的。凡此种种称为一个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称为一个国家老化就不可以。一个朝廷衰老将死,犹如一个人衰老将死一样,与我所说的*有什么相干呢。那么,我们*,只不过以前尚未出现在世界上,而今才刚刚开始萌芽罢了。天地是多么广大啊,前途是多么辽阔啊,多么美啊我的少年*!

      玛志尼,是意大利三杰中的魁首。因为国家的事被判罪,逃窜到其他国家。于是创立一个会,叫做“少年意大利”。全国有志之士,象云涌雾集一般响应他。最后终于统一复兴旧邦,使意大利成为欧洲一大强国。意大利,乃是欧洲的第一老大帝国。自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全国土地隶属于教皇,*却归之于奥地利,这大概是所谓衰老而濒临于死期的国家了。但产生一个玛志尼,就能使全国变成少年意大利,何况我们*确实处在少年时代呢!堂堂四百多个州的国土,凛凛然有四万万国民,难道就不能产生一个象玛志尼这样的人物吗!

      龚自珍诗集中有一首诗,题目叫《能令公少年行》。我曾经十分爱读它,喜欢体味它用意的所在。我们国民自己说自己的国家是老大的话,那便果真成老大了;我们国民自己了解自己的国家是少年,那便真是少年了。西方有句民间谚语说:“有三岁的老翁,有百岁的儿童。”那么,国家的老与少,又无确定的形态,而实在是随着国民人心的力量变化而增减的。我既看到玛志尼能使*家变成少年国,我又目睹我国的官吏士民能使国家变成老大帝国。我为这一点感到恐惧!象这样壮丽浓郁、风度优美举世无双的少年*,竟让欧洲和日本人称我们为老大帝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掌握国家大权的都是老朽之人。非得吟诵几十年八股文,非得写几十年的考卷,非得当几十年的差使,非得熬几十年的俸给,非得递几十年的名帖,非得唱几十年的喏,非得磕几十年的头,非得请几十年的安,否则必定不能得到一官,提升一职。那些在朝中任正副部长以上,外出担任监司以上官职的,一百人当中,其中五官不全的,大概有九十六七人。不是眼瞎就是耳聋,不是手打颤就是脚瘸跛,再不就是半身风瘫,他自己自身的饮食走路、看东西、听声音、说话,尚且不能自己处理,必须由三四个人在左右扶着他挟着他,才能过日子,象这样而要叫他担负起国家大事,这与竖起无数木偶而让他们治理天下有什么两样呢!况且那些家伙,自从他少年壮年的时候就本已不知道亚细亚、欧罗巴是什么地方,汉高祖唐太宗是哪一朝皇帝,还嫌他愚笨僵化腐朽没有到达极点,又必定要去搓磨他,陶冶他,等他脑髓已经干涸,血管已经堵塞,气息奄奄,与死鬼作邻居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交付在他手中。真可悲啊!老大帝国,确实是老大啊!而他们那些人,积聚了自己几十年的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才刚刚得到这个红顶花翎的官服,中堂大人的名号,于是使出他全副的精神,用尽他毕生的力量,以保持它。就象那乞丐拾到金子一锭,虽然轰隆隆的响雷盘旋在他的头顶上,而双手仍紧抱着他装钱的囊袋,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想顾及,不是他想知道,不是他想听到的了。在这个时候你告诉他要亡国了,要瓜分了,他怎么会跟从你听这些消息,怎么会跟从你相信这些消息!即使果真亡了,果真被瓜分了,而我今年已七十岁了,八十岁了,但只求这一两年之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地过了一世了!如果不得已,就割让两三个省的土地双手献上以示恭贺敬礼,以换取我几个衙门;卖几百万人民作为仆人奴隶,以赎取我一条老命,有什么不可?有什么难办?真是可悲啊!今天所谓的老后、老臣、老将、老吏,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手段,全都在这里了。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让走无常来当医生,携着催命符以祝寿,唉,令人悲痛啊!以用这样的办法来统治国家,这哪能不老而将死呢,甚至我怕他未到年岁就夭折了。

      梁任公说:造成今天衰老腐朽*的,是*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创建未来的少年*的,是*少年一代的责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么可说的,他们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日子不远了,而我们少年才是新来并将与世界结缘。如租赁房屋的人一样,他们明天就将迁到别的地方去住,而我们今天才搬进这间屋子居住。将要迁居别处的人,不爱护这间屋子的窗户,不清扫治理这间房舍的庭院走廊,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至于象我们少年人,前程浩浩远大,回顾辽阔深远。*如果成为牛马奴隶,那么烹烧、宰割、鞭打的惨酷遭遇,只有我们少年承受。*如果称霸世界,主宰地球,那么发号施令左顾右盼的尊贵光荣,也只有我们少年享受;这对于那些气息奄奄将与死鬼做邻居的老朽有什么关系?他们如果漠然对待这一问题还可以说得过去。我们如果漠然地对待这一问题,就说不过去了。假如使全国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的少年,那么我们*作为未来的国家,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国的少年也变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从前那样的国家,它的灭亡不久就要到来。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创作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少年*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是“老大帝国”,是“*”,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说》。

      文学赏析

      《少年*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少年*说》开篇以驳斥西方列强和*对“我*”的侮辱性的称呼“老大帝国”入笔,引出梁启超远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作家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心胸,抚今追昔,在历数唐虞郅治、秦汉雄杰、汉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础上,笔锋顿挫,一转而至感慨万千:畴昔已随岁月流转为陈迹,“而今颓然老矣”!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民为待死之民。字里行间充满着痛心疾首的深沉焦虑与忧愁。随后,作家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指出造成国势衰微的根源——“*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袭、官员的守旧。进而,作家指出创造少年*的力量在于“*少年”——富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与此同时,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揭示了*老朽与*少年对于民族和时代的迥乎不同的'责任心。在鲜明、冷峻的对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张。在此基础上,梁启超以激昂饱满的诗人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少年奋发有为而少年*豪迈崛起的振奋民志、激动人心的画面:美哉我*,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与国无疆!

      从思想上来说,《少年*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极具批判的力度,对*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并对那些手握国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状态作了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作者反复描述的“少年*”则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同样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质。因此,梁启超的“新文体”政论文往往以抒情之笔出政论之说。《少年*说》通篇不是用冷静的分析、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而似乎是顺看情感的奔流,纵横“诗”笔而成”文”。

      从艺术上来说,《少年*说》的价值首先在于其颠覆性地丰富了传统散文的意象体系。文章不仅用“夕照”、“瘠牛”、“秋柳”、“陨石”等民族的、传统的、为人熟知的形象对“老”作多侧面的展示,从而对清帝国的衰败萎顿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且大量地运用了“死海”、“金字塔”、“西伯利亚大铁路”等新时代、新生活、新知识、新事物提供的丰富形象,从而巧妙地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中华的帝国之外的更为广阔、丰富、鲜活、跃动的新世界。

      从文体语言上来说,《少年*说》也很有代表性,长短交替的句式、韵散结合的文风,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词汇、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创造,无疑是对*古代散文使用的词法、句法系统进行了颠覆。就文体而言,《少年*说》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炉,各体之间自由穿梭而又流利畅达,彰显出作家深厚的操作文体的艺术功力。在*文学语言、文体演进史上,梁启超的散文无疑是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的过渡形态,并直接导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方向。

      《少年*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重任的*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的战斗中去。文字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表现手法

      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从全文看,作者开篇就提出外国人认为*是“老大帝国”的问题,尔后阐明“老大帝国”的实际含义,进而辨明今日之*实非“老大帝国”,因此激励青年要为“少年之*”而努力奋斗。在圆融贯通的层次中体现出严谨周至的逻辑力量,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从个别段落上看,也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如第二段中,由老年人“常思既往”推出:“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由老年人“常多忧虑”,推出:“故灰心”,“故怯懦”,“故苟且”,“故能灭世界”。行文中排比、递进句法的运用,更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明晰和推理的严谨。

      语言形象生动,对比鲜明。

      全文在阐发辨析“老大帝国”与“少年*”的过程中,围绕“老大”与“少年”的基本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如有少年人与老年人的对比、*过去强盛与今日颓老的对比,有“如其老大”与“如其非老大”的对比。而在每一对比中都大量运用鲜明的形象来说明,如将老年人比作“夕照”、“瘠牛”;少年人比作“朝阳”、“乳虎”;将老朽为保其位比为乞儿拾金锭;将老朽、少年与*之关系比为迁居者、入室者与屋之关系。形象的对比不但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还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奇彩纷呈。

      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为表达奔放的感情,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排比、博喻,或复沓、呼应,使文章气势浓重炽烈。作者还常用多变的句式表述激情,或感叹,或设问,或奇或偶,或韵或白,或骈或散,节奏明快。无论是新旧雅俗之语,还是古诗名句西谚,写到痛快之处信手拈来,毫无检束。这种酣畅淋漓的用笔使全文情感真挚,热烈动人,富有极大的鼓动性。

    [阅读全文]...

2021-12-23 00:21:30
  • 梁启超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3、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4、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5、来在社会上可以不必求人,亦足自立。

      6、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8、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

      9、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

      10、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1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12、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1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阅读全文]...

2021-12-05 10:10:17
  • 关于梁启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关于个人生日的文艺话

  • 家训,家风,文艺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关于梁启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梁启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你是寒士家风出生, 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 至于挟.乐与否, 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 能在困告中求出快乐, 才真会打算盘哩!梁启超给大女儿梁思顺的信。

    【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氏。清光绪举人。**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被公认为是清朱民初最优秀的学者,*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写作勤奋,作品经典,终身著述1 400多万字,仅靠此一项收入,在当时知识分子巾也是颇为丰厚的。

    虽然他曾经短时间担任过*官员,但是他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的稿费和兼职。可以说,梁启超的家庭在权力和财富上都非同一般,但是他把家风建设定位在俭以养德的学术文化领域。

    梁启超时刻警示自己的孩子要不失寒士子弟的本色和风范,养成节俭吃苦的*惯。当他得知大女儿梁思顺抱怨在加拿大留学生活艰苦时,就写了封信劝诫。

    在梁启超看来寒士家风的勤勉节俭美德与其说是物质上要求低,不如说是精神上使人静心恬淡,专心做事创业,以免被世俗浮华之事所干扰;尤其是对于物质富足的家庭,更应该重视这一点,富足之家应该传给子弟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当初创业时的精神财富。

    梁启超在寒士家风上的身体力行,时时警醒,让梁家后代始终保持知识分子本色。他有9个子女,其中3个是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其他6个子女也是在本领域内颇有成就和贡献的学者和专家。

    “关于梁启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关于个人生日的文艺话,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2-07 04:28:57
  • 梁启超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

    在昔吾居夷,希与尘客接,箱根山一月,归装稿盈箧。——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虽匪周世用,乃实与心惬,如何归乎来?——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愧傣每颡泚,畏讥每慑魄,冗材惮享牺,遐想醒梦蝶。——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其时天降凶,大地血正喋,蕴怒夙争郑,导衅忽刺歙。——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猛志落江湖,能事寄简牍,试凭三寸管,貌彼五云叠。——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月出天宇寒,携影响廊屧,苦心碎池凌,老泪润阶叶。——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咄哉此局棋,坼角惊急劫,错节方我畀,畏途与谁涉?——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莘莘年少子,济川汝其楫,相期共艰危,活国厝妥帖。——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急景催跳丸,我来亦旬浃,行袖东海石,还指西门堞。——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庀材初类匠,诇势乃如谍,遡往既纚纚,衡今逾喋喋。——梁启超《赋示校员及诸生》

    怪君听之过,喋喋每挂齿,谬引汾阳郭,远拯夜郎李。——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复次我所历,不足告君子。——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自然枘入凿,窘若磨旋螘。——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冬秀餐雪桧,秋艳摘霜柿。——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自其放游外,则溺于文事,乙乙蚕吐丝,汩汩蜡泫泪,日率数千言,今略就千纸。——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去春花生日,吾女既燕尔,其婿夙嗜学,幸不橘化枳。——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陈徵宇林宰*黄孝觉黄哲维梁众异,旧社君同气,而亦皆好我,襟抱互弗閟;更二陈弢阉、石遗一林畏庐,老宿众所企,吾间一诣之,则以一诗贽;其在海上者,安仁潘若海嘻顦顇,顾未累口腹,而或损猛志;孝侯周孝怀特可哀,悲风生陟屺,君曾否闻知,备礼致吊诔。——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含情慷慨谢婵娟,江上芙蓉各自怜。——梁启超《纪事二十四首·含情慷慨谢婵娟》

    别有法门弥阙陷,杜陵兄妹亦因缘。——梁启超《纪事二十四首·含情慷慨谢婵娟》

    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汉曲入胡琴。——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

    沥血一杯酒,与君兄弟交,君母即我母,君仇即吾仇。——梁启超《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沥血一杯酒》

    劝君且勿哭,今哭何所求?——梁启超《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沥血一杯酒》

    我行为公义,亦复为私仇,脚蹴旧山河,手提贼人头,与君拜墓下,一恸为君酬。——梁启超《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沥血一杯酒》

    万一事不成,国殇亦足豪,云霄六君子,来轸方且遒。——梁启超《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沥血一杯酒》

    绿阴阴处打槟榔,蘸得蒟酱待劝郎。——梁启超《台湾竹枝词·绿阴阴处打槟榔》

    愿郎到口莫嫌涩,个中甘苦郎细尝。——梁启超《台湾竹枝词·绿阴阴处打槟榔》

    却横西海望中原,黄雾沈沈白日昏。——梁启超《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国魂归蜀道难。——梁启超《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道是天亡天不管,朅来予亦欲无言。——梁启超《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阅读全文]...

2021-11-27 00:47:19
  • 关于梁启超经典语录

  • 语录
  •   梁启超是我们的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名人,梁启超曾经说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和语录。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梁启超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梁启超经典语录【精选】

      1)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2)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3) 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4)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5) 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6)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

      7) 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8)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

      9)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0)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4)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5)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6) 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7)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8)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

      9)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10)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1)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2)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3)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4)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5)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6) 竞争者,进化之母也。

      17)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18) 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19)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20)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21)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22)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23)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24)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25)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26) 重精神,贵德育。

      27) 重人者人恒重之,侮人者人恒侮之。

      28) 成功自是*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9)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30)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1)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2)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33)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34)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35)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3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37)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 幼年时从师学*,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2] 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阅读全文]...

2021-12-05 13:33:14
  • 梁园吟原文及译文(李白梁园吟古诗分享)

  • 李白,分享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天宝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奔向长安。结果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浮黄河”以东行,到了梁宋之地,写下此诗。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梁园吟注释:

    我浮黄河去京阙(què),挂*欲进波连山。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佳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挂*:即挂帆、扬帆之义。波连山:波浪如连绵的山峰。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台间。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台:春秋时期*公所建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梁园区东。

    *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suì)作梁园歌。在*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ruǎn)公咏,因吟“渌(lù)水扬洪波”。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蓬池:其遗址在河南尉氏县东南。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干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旧国:旧都。指西汉梁国。西归:萧士赟注:“唐都长安在西,白远离京国,故发‘西归安可得’之叹也。”

    人生达命岂暇(xiá)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且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再让歌女唱我的小曲。达命:通达知命。暇:空闲功夫。暇,宋本原作“假”。据王本改。

    *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身旁有*头奴子摇着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样凉爽。*头奴子:戴*头斤的奴仆。*头:头巾名,一种庶人所戴的帽巾。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jiǎo)白雪。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吴盐:吴地所产之盐质地洁白如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yí)齐事高洁。沾白盐饮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尽欢,别学周朝的夷齐品行高洁,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买酒喝。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líng)坟。以前这附*有个潇洒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地却被人耕种,可见权力风流是空。信陵君:魏公子魏无忌,封为信陵君。仁而下士,当时诸侯以公子贤,多门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曾窃虎符而救赵,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你看现今这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当时豪奢的梁园宫阙早已不复存在,当时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哪去了?“梁王”句:阮籍《咏怀》:“梁王安在哉。”此化用其句。梁王,指梁孝王刘武。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yú)汴(biàn)水东流海。当时的舞影歌声哪去了?均付池中绿水,只剩下汴水日夜东流到海不复回。汴水:古水名,流经开封、商丘等地。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吟到这里,我不由得泪洒衣襟,未能归得长安,只好以黄金买醉。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hān)驰晖(huī)。或呼白喊黑,一掷干金;戴分曹赌酒,以遣时日。五白、六博:皆为古代博戏。分曹:分对。两人一对为曹。

    歌且谣,意方远。我且歌且谣,暂以为隐士,但仍寄希望于将来。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就像当年谢安东山高卧一样,一旦时机已到,再起来大济苍生,时犹未为晚也!“东山”二句:《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而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静夜思、古朗月行、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峨眉山月歌、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陈情赠友人、捣衣篇、赠参寥子、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公无渡河、送友人、白马篇、春日醉起言志、黄葛篇、雉朝飞、梁园吟、幽州胡马客歌、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禅房怀友人岑伦、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赠郭季鹰等。

    [阅读全文]...

2021-12-29 22:08:25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句子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语录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说说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名言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诗词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祝福
梁思礼与梁启超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