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相关的古诗

关于鬼相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鬼相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鬼相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鬼相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89) 诗词(2) 祝福(1k+) 心语(51)

  • 古代诗人中诗鬼是谁

  • 诗人,古代
  • 古代诗人中诗鬼是谁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诗人中诗鬼是谁,欢迎大家阅读!

      诗鬼指的是唐朝诗人李贺。李贺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他的诗以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诗鬼——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人,是著名的唐朝诗人,被称为“诗鬼”。

      诗鬼李贺的生*

      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其生*仅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少年时代

      李贺外貌特别,巨鼻,浓眉,身材瘦长,还留着长长的指甲。因体弱多病,不到十八岁,头发就开始发白。

      从束发读书以来,阅读了经传史牒、诸子百家、古小说等方面的书籍。对于古诗有特殊的爱好,垂髫之年,就熟读诗经、楚辞、古乐府、汉魏六朝诗歌以及当代许多诗人作品。

      李贺经常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骑着一匹瘦马,背个破锦囊,离开家门,四处出游。一路上仔细观察景物,为使之再现于自己诗中而搜索枯肠。一有所得,立即记在纸上,投入破锦囊中。晚上归来,再把白天所记整理成文,投入另一囊。母亲见此状心疼的说:“是儿当要呕出心乃已尔!”

      由于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上刻苦学*创作,因此诗名很早就传扬海内。少年时代,写作的乐府诗,就能与老一辈诗人李益、张籍媲美。王定保《唐摭言》记载:李贺七岁时,大文豪韩愈和洛阳名士皇浦湜登门拜访,李贺当即挥笔作《高轩过》诗以答谢。这则传闻,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符合李贺思想、艺术较早成熟的实际情况。

      十八岁那年,满怀着理想与希望,告别朝夕相处的亲人,离开家乡,踏上求取功名、期望施展抱负的人生道路。

      遭谗落第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从家乡昌谷来到唐朝的东都洛阳准备参加这一年的府试,这年恰巧极负盛名的文学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洛阳上任,李贺久仰大名,带了自己的诗稿,登门拜访,成功获得韩愈的赏识。皇甫湜也在这一年认识李贺。

      这年李贺凭著出众的才华,很顺利地通过府试,接着要去长安应礼部试。他的应试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记录青年诗人初试锋芒时那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神情。这组诗既符合试帖诗切题要求,又能将诗人妙趣横生艺术意想和含而不露的讽喻,很有分寸的表现出来。

      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这位刚踏上生活道路、充满幻想的年轻诗人遭受了巨大挫折。李贺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唐高祖的八叔)的后裔,但家道已经没落。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晋肃,和进士音*,一些妒忌他才华的人就以避讳为理由阻止他参加科举考试。爱赏李贺文才的韩愈激于义愤,为之作《讳辩》,以圣人经典和国家律令为根据,指出“避嫌名”是不合理的,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回击那些毁谤者。

      李贺落第归家后,闲居昌谷,终日药石随身,只有巴童能怜爱这个不幸的人,还辛辛苦苦地随从着他。

      随后李贺再度到洛阳,想寻求政治出路,《自昌谷到洛后门》一诗表露出他的意向:“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李贺欲求仕进,是要南行投奔节镇,还是入长安“探秦台意”?为此犹豫不定。最后请巫者占卜,决定西去长安。

      长安三载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李贺进京求仕。按照唐代制度,仕进除应试一途外,还可以由父荫得官。李贺以“宗孙”、荫子、仪状端正等条件,由宗人荐引,经过考试,在元和四年春天,被任命为奉礼郎,时李贺二十。

      奉礼郎是一个从九品上的小京官,属太常寺,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李贺抱着满腔热忱到长安,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因奉礼郎官职卑微,根本不在皇亲国戚、显贵要人的眼里,所以很少有人与李贺来往,李贺生活在这种世俗的环境中,时时受到拘束和压抑。

      在官冷位卑的环境中,李贺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时相往还,成为他这一时期的重要精神寄托,包括陈商、沈亚之、杨敬之、王参元、权璩、崔植和朝夕相处的密友,沈子明,李贺临死时,把自己诗作全部手稿托付给他,可见他们的友谊深厚。

      长安三年的现实生活彻底打破李贺的幻想和迷梦,使他越来越清醒地注视人生、敏锐的观察社会,挥笔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这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

      昌谷闲居

      元和七年春,李贺送好友沈亚之落第返乡后不久,便抱着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辞去奉礼郎的官职,离开长安,返回家乡昌谷。

      李贺这时期的创作,一方面反映出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以后的生活乐趣和体验,一方面也表现出不忘国事的精神。

      南北游历

      为了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也为了谋求生计,李贺在昌谷闲居一年后再也不安心蛰居家园、读书作诗,元和八年六月,出发到潞州。

      李贺选择潞州是因为他在洛阳、长安时,与韩愈学生张彻结为好友,这年,张彻应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邀召,“初效潞幕”,在郗士美的幕府里担任草拟文书的职务,李贺希望得到张彻的引荐,但最后却未得到重视。

      元和十年春,告别张彻,南下探视正在和州任职的十四兄。回北方时,道路受阻,李贺干脆南游吴会,李贺好友如皇甫湜、沈亚之、陈商等都是南方人,且江南风光对生长在北方的李贺颇具诱惑力,使李贺下决心一游江南。李贺先后到过金陵、嘉兴、吴兴、甬东等地,这期间他写了一些追怀前朝往事和记述诗友交会的诗篇。最后回北方受阻缓解,李贺就从江南北归昌谷。

      南北游历并不能消除李贺胸中郁结的愁闷,加上体弱多病、经济拮据,返家后不久,终因精神和肉体上双重折磨于二十七岁时离开人世。死前将诗分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交给好友沈子明。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述了李贺姐姐在李贺临终时的见闻: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蚪,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张读的《宣室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玉溪小传,托之于姐姐之口,张读漫记,托之于梦寐,使传说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反映了家人、亲友以及爱慕李贺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寄寓着人们对年轻诗人的深切哀悼。

      诗鬼的诗的艺术特色

      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秋来〉可见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秾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又引谭友夏云:“诗家变化,盛唐已极。后又欲别出头地,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钱锺书的《谈艺录》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说李贺在六朝作家中最*鲍照,除在诗中说鬼外,“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又说“若偶然讽喻,则又明白晓畅,如《马诗》二十三绝,借题抒意,寄托显明。”钱锺书发现李贺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符合西方几个著名诗人(如英国的柯勒律治)的风格。葛瑞汉在《晚唐诗选》中称李贺:“久被漠视之后,最*才被重新发现的诗人。”

      诗鬼的代表作有哪些

      神怪诗

      以描写鬼神怪异为题,是把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唐诗的圆熟技巧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此类作品不算多,但在李贺诗的名作中,一半以上是属这类,后世诗评家称李贺为“鬼才”,称其诗为“鬼仙之辞”。例如《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阅读全文]...

2022-02-16 10:04:45
  • 诗名含有鬼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鬼字的诗词

  • 晦之诗尤疟鬼某意鬼不能为端士害奉酬作诗

    孔*仲〔宋代〕

    吾闻烈士仗忠信,出入鬼神皆避逃。维彼小人鬼所狎,祟异皆自不善招。

    晦之履行并仁义,常揭名教为己操。天将大任预连蹇,薄宦南州初折腰。

    劬劳戴星出视事,冒突瘴雾匪一朝。浸淫不制偶成疾,愁卧漳浦拥敝袍。

    有时体燥似灼火,愤怒索笔为长谣。句中有意谴疟鬼,词气凌铄吏部高。

    予窃料君所守正,彼鬼何者能为妖。幽明路异不相忤,有疾自是疏摄调。

    强饭进药姑自爱,勿惑异说心空摇。菊花未落迟君出,犹可共醉樽中醪。

    宋定伯捉鬼

    干宝〔魏晋〕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折桂令·题录鬼簿

    周浩〔元代〕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酒徒遇啬鬼

    佚名〔未知〕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启户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备,无有杯盏。”嗜酒者曰:“吾与尔相知,瓶饮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嗜酒者目瞪口呆。

    画鬼易

    韩非子〔先秦〕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所共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二鬼

    刘基〔明代〕

    忆昔*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嵩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两眼相逐走不歇,天帝愍其劳逸不调生病患,申命守以两鬼,名曰结璘与郁仪。

    郁仪手捉三足老鸦脚,脚踏火轮蟠九螭。咀嚼五色若木英,身上五色光陆离。

    朝发旸谷暮金枢,清晨还上扶桑枝。扬鞭驱龙扶海若,蒸霞沸浪煎鱼龟。

    辉煌焜耀启幽暗,燠煦草木生芳蕤。

    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漱咽桂露芬香菲。

    啖服白兔所捣之灵药,跳上蟾蜍背脊骑。

    描光弄影荡云汉,闪奎烁壁葩花摛。

    手摘桂树子,撒入大海中,散与蚌蛤为珠玑。

    或落岩谷间,化作珣玕琪。

    人拾得吃者,胸臆生明翚。

    内外星官各职职,惟有两鬼两眼昼夜长相追。

    有物来掩犯,两鬼随即挥刀铍。

    禁制虾蟆与老鸦,低头屏气服役使,不敢起意为奸欺。

    天帝怜两鬼,暂放两鬼人间娭。

    一鬼乘白狗,走向织女黄姑矶。

    槌河鼓,褰两旗,跳下皇初*牧羊群,烹羊食肉口吻流膏脂。

    却入天台山,呼龙唤虎听指麾。

    东岩凿石取金卯,西岩掘土求琼葳。

    岩訇洞砉石梁折,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刺冲天飞。

    一鬼乘白豕,从以青羊青兔赤鼠儿。

    便从阁道出西清,入少微,浴咸池。

    身骑青田鹤,去采青田芝。

    仙都赤城三十六洞主,骑鸾翳凤来陪随。

    神蜺清唱毛女和,长烟袅袅飘熊旂。

    [阅读全文]...

2022-01-12 02:51:09
  • 含有鬼字的古诗词 带鬼字的诗词名句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鬼谷子·持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鬼谷子·谋篇》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菜根谭·概论》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反应》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捭阖》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爱之如父母, 仰之如日月,敬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梁书·列传·卷三十八》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鬼谷子·捭阖》

    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菜根谭·概论》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论衡·卷二十五·解除篇》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韩非子·解老》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

    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庄子·杂篇·徐无鬼》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

    人不知理定有祸,事出反常必有妖,言不由衷定有鬼,邪乎到家必有诈。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屈原《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周浩《折桂令·题录鬼簿》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屈原《九歌·山鬼》

    画人难画鬼易。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李贺《南山田中行》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楚宫》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白日勿谈人,谈人则害生;昏夜勿说鬼,说鬼则鬼至。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尊。

    奸邪之辈,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围炉夜话·第二二则》

    鬼神可敬不可谄,冤家宜解不宜结。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杜甫《醉时歌》

    打死阎王,吓煞小鬼。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格言联璧·持躬类》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格言联璧·惠吉类》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九歌·山鬼》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34:47
  • 诗鬼李贺的简介

  • 诗人
  • 诗鬼李贺的简介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诗鬼李贺的简介,供大家参阅。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文学成就

      诗词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古代诗歌欣赏》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借古讽今题材

      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邻*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

      ① 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

      ② 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

      ③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

      ④ 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

      ⑤ 反映权贵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

    [阅读全文]...

2022-07-04 01:27:55
  • 关于鬼神的诗句

  • 可怜夜半虚前*,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贾岛《不欺》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李白《赠张相镐其一》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陈陶《南海石门戍怀古》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岂不交鬼神,酒肉厌羶醟。——方回《送胡子游学正》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刘向《九叹》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刘向《九叹》

    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孟郊《秋怀十五首》

    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孟郊《秋怀十五首》

    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寒山《诗三百三首》

    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寒山《诗三百三首》

    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元稹《寺院新竹》

    醉语惊天地,狂歌哭鬼神。——朱继芳《挽周伯弜》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刘向《九叹》

    鬼神潜释愤,夷狄远输诚。——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高启《青丘子歌》

    诛吕鬼神动,安刘天地开。——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

    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贯休《偶作二首》

    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煌煌帝王都》

    巧纵銛刀笔,幽争誷鬼神。——穆修《秋浦会遇》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

    斋戒兴功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吕洞宾《七言》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苏涣《赠零陵僧》

    滂沱驱鬼神,庭除觅舟楫。——晁说之《今年暑气甚剧六月二十八日初伏之末风雨甚横》

    滕侯酒酣宇宙窄,长啸诗成鬼神泣。——方回《送滕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

    悃愊通金石,精诚感鬼神。——乌斯道《默斋诗五十韵为黄仁则赋》

    江山愁欣莺为泣,鬼神露索天泄机。——杨万里《送姜夔尧章谒石湖先生》

    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甫《月》

    泰狱陪封禅,汾阴颂鬼神。——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李宏皋《铜柱辞》

    白昼役鬼神,*地蟠蛟螭。——邵雍《观棋大吟》

    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琅琊泉石篆》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王昌龄《箜篌引》

    神将也显灵,乱把鬼神捉。——白玉蟾《云游歌·尝记得洞庭一夜雨》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白玉蟾《云游歌·尝记得洞庭一夜雨》

    一樽忽尔逢故人,高谈往往鬼神嗔。——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对酒二首·世上纷华蚁穴耳》

    苦节鬼神畏,心正天地知。——蓝智《赠青莲居士》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陆游《剑池》

    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呈歌舞。——李端《杂歌》

    摩拂造化炉,经营鬼神会。——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吕温《岳阳怀古》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

    扶持阴德鬼神在,洗除世缘烦恼轻。——张耒《次韵君复七兄见赠》

    [阅读全文]...

2022-06-28 22:27:07
  • 秋的古诗

  • 秋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1、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阅读全文]...

2022-02-26 10:19:57
  • 春的古诗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2-21 23:49:48
  • 古诗《风》

  • 文学
  •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01:22
  • 秋的古诗

  •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阅读全文]...

2021-12-31 01:01:03
  • 马的古诗

  •   1、《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4、《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5、《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6、《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7、《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8、《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9、《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阅读全文]...

2022-07-13 17:11:55
当前热门
鬼相关的古诗 - 句子
鬼相关的古诗 - 语录
鬼相关的古诗 - 说说
鬼相关的古诗 - 名言
鬼相关的古诗 - 诗词
鬼相关的古诗 - 祝福
鬼相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