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关于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35) 语录(12) 说说(33) 名言(18k+) 诗词(863) 祝福(4) 心语(327)

  • 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

  • 背影,法律
  • 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课文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

      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个主题,即所谓的多元主题倾向,经典作品亦是如此。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多元主题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方便教学,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把作品的主题简单地总结概括为一到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在有些时候会对作品的理解造成偏差。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对作品进行了多元主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各文献中关于《背影》主题的理解,对《背影》主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单一化的解读,多角度思考作品主题,还原作品本真。

      一、主题之一:爱

      人教版的语文书中,编者将《背影》分入主题为“爱”的单元中,课文导读中也点明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爱,不仅有父爱,也有子爱。

      首先是父爱。一提到《背影》,想必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矮矮胖胖的艰难地爬月台的中年男子的身影。朱自清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甚是入微,以至于这个象征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住进每个人的心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一个胖子,再加上年纪大了,爬月台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不过“父亲”还是坚持要去。接下来,朱自清先生便用了文字照相法,把父亲攀爬月台的这个场景用文字细腻地描绘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蹒跚”、“慢慢”地“探”、“攀”、“缩”、“微倾”一系列精准的动词让父亲“努力的样子”跃然纸上。当父亲买回来橘子,扑扑衣上的尘土,露出心里很轻松的样子时,不禁让人觉得那满满一袋的橘子装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红彤彤的,是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

      其次是子爱。文章中作者有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家境惨淡,祖母去世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而留下的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流泪是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流露的惜别的眼泪;第四次是读到父亲的家书,潸然而下的百感交加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脉络,也是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最好体现。亲人之间总是这样,“正面相对时交锋的总是矛盾,爱意深浓时却彼此背过身去”。在写《背影》的那些年里,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恩怨,还曾有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冷战。1925年,父亲写下了文中的那封家书。朱自清先生读后百感交集,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至此,两人心中的冰山终于融化,言归于好。冷战的解冻,除了朱自清父子逐渐忘却彼此的不是,惦念起对方的好之外,我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成长吧。在长达数年的冷战期间,朱自清先生也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人父,历经风霜,更懂得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更为复杂而深厚。

      二、主题之二:忏悔

      细读《背影》,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角色:过去少不更事的“我”、年长的父亲和现在年事稍长的“我”。而隐藏着的现在的“我”事实上是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品的故事是通过现在的“我”的叙述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跟随着现在的“我”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体会这一事件。因此我们会看到文章中这样的字眼,“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年轻时自己的嘲讽。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现在的“我”正是处于过去的“我”与父亲之间的位置。也许作者当时并没有饱经风霜,所经历的也没有父亲的多与曲折,但此刻的“我”已经以一个孩子父亲的身份出现,再也不是那个年轻的莽撞的小伙子了。“我”开始了解处世的不易,明白了个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努力在命运中的无奈。“我”开始理解父亲老境的颓唐,也不再嘲笑父亲的迂,而是反过来嘲笑自己,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无知感到可笑与深深地忏悔。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作者的这种惭愧与由此产生的对父亲的认同甚至仰视、崇拜,是作者逐步告别昨日的“我”而走向父亲的一个标志。

      三、主题之三:怀念

      这篇描写父爱的温暖文章写在父子冷战时期,从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生隙,到1922年父子间真正的冷战,再到1925年父亲写信给儿子。时间磨光了所有锐气,卸下了父子身上的利刺。待到时间洗尽铅华,父亲写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那些矛盾、不和都已不再重要。两个人血脉里流动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分割的吧。既然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为何还要再互相伤害呢。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答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背影》所写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

      四、主题之四:哀怨

      《背影》开篇便交待背景:正是父亲的差使交卸,家里祸不单行的日子。变卖典质只够偿还亏空,丧事还要借钱才能操办。父亲虽然镇定地劝“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路在何方?结尾写“*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内敛而有深味的文字。父亲曾经“少年”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绝非庸碌之辈;而“我”,北京大学毕业,受了*最好的教育。但何至于均“东奔西走”之后,家境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呢?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生活的话,那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文章的写作年代是在1925年10月,当时的*,正是军阀混战之日,北洋军阀各霸一方,他们在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互相争夺地盘,国家战祸连年,经济破坏,生灵涂炭,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哀,哀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幸;人们怨,怨给人们造成不幸的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这样的哀怨,是人们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的反抗。

      有人说,一部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像《背影》一样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从“父爱”到“生命”,关键在于你的角度。无论是教学还是作品赏析,我们都应以多元主题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味作品,理解作品的深意。

    [阅读全文]...

2022-03-27 07:29:01
  • 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

  • 内涵,情感,阅读
  • 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

      《边城》里的感情的矛盾是全书最有探讨意义的地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边城》情感内涵的多重解读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美的湘西世界图景,这个艺术化的世界是作者潜意识情感的投射,寄寓了作者爱与美的人生理想,更是苗族古老文明的象征,但这个理想世界却如此脆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慢慢走向幻灭,走向凄凉,而作者又不甘心精神家园的陷落,又不断进行苦苦追寻,在矛盾的沉浮中寻找希望。

      〔关键词〕湘西世界;理想;悲凉;追寻

      在《边城》中,我们看到的景物就如一幅山水水墨画,青山如黛,溪水如练,白塔相映,渡船陪伴,这样如画的山光水色涵养了大自然的儿女,人物就如山村隐士、上古遗民,淳朴自然,了无心机。其中翠翠是作家着力塑造的人物: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大多数人的共识是:这是自然的女儿,是造物的杰作,是纯净的水晶,是温软的明珠。她的爱情如家门口溪水般纯净,不含任何世俗利害的渣滓,又如随风而逝的白云般缥缈,无法抓在自己手中。

      应该说翠翠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处于本真状态下的,是未开化或是小女孩的自然状态,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女人,也只有这样纯真的小女孩才适合在这样的世外桃源之中生活。

      和翠翠一样,生活在茶峒的山民都是如此单纯质朴,与茶峒古镇的风景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优美的“湘西世界”。

      纵观沈从文的作品,我们看到他着重营造一个诗意朦胧的“湘西世界”。沈从文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湘西社会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这种

      诗意的美景的营造,并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已经经过作者感情投射,再次创造出来的艺术化的湘西世界。

      而沈从文最初写的湘西世界,采用的不是《边城》这种写法,他在描写湘西的生活场面时,经常是夸大湘西那个环境的恐怖色彩,作品中有一种很强的张力,那种粗暴、野蛮,是一种血性的力量。可《边城》却发生了逆转,并且从此以后沈从文便形成了诗意朦胧的风格,湘西世界俨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它的湘西世界确实是优美的,景物优美纯净如世外桃源,人物纯朴善良如赤子。

      陈思和认为,当《边城》出现时,沈从文要给都市的读者提供一种湘西世界的想象图景。因而这不是真实的世界,是作家想象和设定的,“对小说家来说,他探索了一个虚幻的过去,一个他自己创造的过去,他‘所设想的真理’,在那个被创造出来的历史中有着自己的根据。”

      “一个小说家打算创造一个虚幻

      的经验,完全编造的,充满表现力的东西,它比任何现代问题都更为重要,这就是:人类的情感,人类生命的性质。”[2]334所以,这个湘西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现实中的湘西世界,已经比那个自然状态的湘西世界容纳了更多的语义和内涵。它承载着作家的情感,是作家创造出来表现那些不可言传的感性经验的艺术符号。这个艺术符号投射出多重的情感内涵:

      一、爱与美的人生理想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为原型创造了某种形式,创造出一种自身就具有某种意义的形式。《边城》就是一个为现实原型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形式。它把艺术家对人类情感的洞见传达出来。

      《边城》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艺术的湘西世界正是承载作家情感的艺术符号,那么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生命活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还要回到《边城》的意象本身。

      《边城》的主要意象可归为:景物:青山、绿水、白塔、渡船,人物:翠翠、爷爷、大老、傩送。最主要的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爱情故事。并最终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湘西世界。这些意象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这个世界中作家着力塑造的就是翠翠,翠翠在与仅有的男性的接触中萌生出爱意,就任由自己的心思,爱上了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儿子(二老)傩送,甚至在听到了团总想要与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亲家的话之后,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天真纯洁的心灵,她的爱不与任何世俗相联系,因此,在作者眼中,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

      而据沈从文说,翠翠的形象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三个来源的,但是翠翠又不是那几个女孩子,到翠翠,已经是含蕴很久的珍珠了。是沈从文理想中的女神。沈从文就曾说过,他一生中有三个女人,一个是丁玲,一个是张兆和,一个便是翠翠。翠翠已经是纯净自然的符号象征。

      同样,《边城》中其他主要人物也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团总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同时都爱上翠翠,但他们并没有自相残杀,当天保知道翠翠爱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

      这个世界,这里的人物,都给人爱与美的感受,这当然和作家的感性认识有关。沈从文自己曾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这是一段经常被研究者引用的话语。可以见出他写作《边城》时的情感态度。

      读过《湘行散记》的人都知道:沈从文这个“二哥”对“三三”的感情是多么真挚,多么炽热,多么纯净,这种爱也延伸到包括《边城》在内的许多作品中。“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们会发现这段诗恰恰是对《边城》这个梦境,这个至善至真至美的梦境的最好注脚。这同样可以在沈从文身上找到感情根源。1934年1月湘行途中,沈从文在给年轻的妻子张兆和的一封家书里含泪写道:

      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

      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

      《边城》是在同年4月19日完成的,作者对世界、对人类的无限深情,在此基础上的对爱与美的追求正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作家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与他一起体味他自己对那些熟悉的事件或事物状态的特殊经验方式。于是,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交融到一起。

      二、人生无处话凄凉

      《边城》是美的,但《边城》也是悲的。茶峒古镇,小溪潺潺流过,溪边一座白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构成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也正是苗族古老的湘西文明的象征。但是这意象的美丽味道却沉淀了真实的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

      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的可是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世外桃源。沈从文也有文《桃源与沅洲》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园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3]他并不是在摹写纯美自然,也不是在创造世外桃源,而是有所寓意,在优美的背后自有一种强大的张力,让我们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景物的描绘,爱情的失落,还有另外一份难以释怀的情感。

      那就让我们来看这里的凡夫俗子的命运:翠翠的母亲与一个军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亲从她刚诞生起就远去。年轻时的母亲不就是现在的翠翠?从小相伴翠翠的是黄狗,爷爷,渡船,渡口以及对母亲依稀回忆。她没有希冀,只是在混沌中打发着岁月。然而当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啦,翠翠必站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这是人性的自然、健康状态。

      然而翠翠却是敏感脆弱,孤独忧伤的。倘使爷爷死了…吊脚楼上的曲声与这幽怨的心思相对应。

      倘使爷爷死了,会有户人家等着她吗?翠翠不做声,心中只想哭,可是没理由可哭。祖父再问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亲…老人说了一阵,沉默了…翠翠梦见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但梦想没有实现,翠翠的爱情破灭了。爷爷死了,她仍与黄狗来弄渡船。翠翠虽然没有死去但却更加悲凉,整个人只在一幅*静沧桑的图画中,给人无以承受的悲怆,无以承载的重量。

      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白塔的坍塌,天保和祖父的相继死去,傩送的出走,翠翠的梦醒,都是自然状态的消失,是理想世界的幻灭,是古老的湘西文明的流逝。其实“凄凉”的何止他一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抱着至善至真至美之梦的人都会在追梦的路上为梦的破灭而倍感凄凉。

      沈从文在一九三六年校注《边城》时,说读完一遍就觉得“心中很凄凉”,又说:“美丽总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所以沈从文先生感叹:“你们能欣赏

      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

      三、在幻灭与追寻中沉浮

      苏珊朗格说:媒介具有不止一种表现意义,它剥去了原先所具有的一切非本质的物质躯壳。[4]201这样一来,它的意味就比原来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和更加微妙。《边城》也是如此,它的意味还有更加深沉的情感内涵。

      纵观沈从文的身世,我们就知道,他自离开湘西世界之后,就始终处于与都市生活的对抗中,而与都市对抗的对手就是印象中的湘西世界,而当沈从文写《边城》时他已经被都市接受,但他表面似乎是已经融入了都市生活,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入各种学术殿堂,但他对都市的疲弱、虚伪、欺诈仍是格格不入。不管他是否写了一些歌颂都市青年的作品,甚至一些美化都市的评论,他仍然是连着那个故土家园:湘西。他死后,他的骨灰就洒在故园。

      应该说,沈从文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样的。放逐是*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漂泊是历代良知文人共有的生存状态。而一旦走向这样的道路对精神家园的依恋和追索就成为他们共同的命运。从湘江边自沉的屈原开始,*文人就始终对自己的家园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乡土意识非常浓厚,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叶落归根,家园也成为放置灵魂的神龛。这种传统已经潜移默化地积淀在一代代*人的血液里,成为*人特有的文化性格。这种性格品质在漂泊状态中更是突出。但在去与留的两难选择中,无论是被迫也好,还是自愿也好,他们又都选择了离去,远离了故土,便造成一种审美的距离,涂上了作家的情感色彩,因而这个故乡就不再是原生态的现实,而是一种理想家园的象征。那里才有他理想的人性,那里才和自己息息相通。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研究沈从文的专家王晓明对沈从文的作品曾有一段评论:他的确可以说是一个不擅长凭空虚构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自己的亲历或耳闻作底版,可你如果真把他对自己的许多描述当做实事,却又是上他的当了,那分明有许

      多是他编造出来的呢。王晓明的《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对沈从文的“两个世界”的矛盾统一有过精辟的论述,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边城》作者的精神世界很有启发。

      为什么这个小说叫做《边城》?汪曾祺认为:“‘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这正是湘西世界淳朴民风与现代都市的市侩之气的强烈冲突,是一种梦幻与现实的冲突。《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已经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吗?我想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确实在沈从文的头脑中存在过”这正是沈先生的精神家园,理想世界,他总是带着强烈的渴望遥望那个理想的空间,那里有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人性,是他精神理想皈依的乐园。湘西世界是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象征。但这个精神家园就如人的童年一样只能留存在回忆中,这个美好的人性也终究要破灭,就如那白塔一样会毁灭坍塌;就如那朦胧纯美的爱情会擦肩而过;就如那位摆渡老人会埋入荒草;就如那流逝的河水一去不返。

      但也正如王晓明的评价所说:沈从文真是一个复杂的作家。在阅读他作品的过程中,我接连不断地获得各种彼此矛盾的印象。《边城》就是一个虚幻的经验,是作者感受到的世界,他所要表现的有小说家个人的情感幻梦的破灭,还有作为文人的他对精神家园的追索。它给人的不是悲伤,而是希望。

      《边城》的结尾就很有特点,在沉痛的忧伤中,又给人以缥缈希望。种种人生的不巧造成的悲剧,种种心机造成的误会,是不是应该在理想的精神家园消失呢?这是一个悬置的疑问,一个不尽的追索。沈从文不希望自己的精神家园陷落,却想挽住那逝去的流水落花,因而其中的悲哀更加难以言表。

    [阅读全文]...

2022-06-17 04:15:52
  • 古朗月行全诗解读(《古朗月行》古朗月行全诗解释)

  • 解释
  • “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是南北朝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鲍照家境贫寒,但是努力上进,文辞极佳,尤其擅长作乐府诗和七言诗,对唐代的诗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鲍照有一首《朗月行》,开头四句写道:“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佳人对月吟歌图。

    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这一乐府旧题,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虽然是沿袭鲍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诗意上却写出了新的境界,没有袭旧的味道。这首诗,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便学过,但似乎当时只有前四句,因为老师要求背诵,所以到现在记忆犹新,后来长大后,看到了全诗,也看到了一些关于此诗的评论,仔细品味之下,却发现这并非一首单纯的写月之诗。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安史之乱前夕,很多人都指出,这是一首讽刺、隐喻之诗。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整体来看,这首诗,李白以极其浪漫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神话传说的加工融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瑰丽无比且意蕴深远的图景,同时寄托了自己的忧虑和愤懑,读罢令人感到佩服。

    诗中首先写儿童对于月亮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因为年纪幼小,不知月亮为何物,所以将其比作“白玉盘”、“瑶台镜”挂在青天之上,诗人以孩子的眼光,为我们表现了月亮的皎洁和形状,充满了稚气,但是也令人感到非常有趣和生动。李白信手拈来的这四句,乍看似乎略显幼稚,但神、情、采俱佳,活灵活现,被选入教材,确实独到。

    接着李白融合了神话传说,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中有嫦娥(仙人)、桂树、玉兔,李白在这四句中,便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时候,所看到的绚烂景象。先是,仿佛看到了仙人的两只脚,接着看到了团团桂树,等月亮完全升起后,又看到了玉兔在捣药。这是诗人融合了神话传说,把月亮从初生到升起的过程描绘的宛如仙境,的确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但是,月亮的明亮,却好景不长,“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月亮开始变得晦暗不明,古代传说,月食(或月蚀)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月亮被蟾蜍吞噬而残损,因此变得晦暗,蟾蜍,便是癞蛤蟆,大明,指月亮。因为月亮晦暗了,所以诗人希望能有后羿那样的英雄,因为古代后羿善射,曾射落了九个太阳,使得天上人间都免除了灾难,由此足见,诗人渴望能够挽救败局的英雄。

    但现实总是缺少英雄的,所以他只能失望地感慨,“*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月亮已经被腐蚀的难以看清了,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离开,不看了吧!可是即便闭目不看,心中仍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忧愤,而且这种忧愤,更令人断肠,以至于到了“凄怆摧心肝”的程度。不看令人忧,走了更加不忍,在这种矛盾的现实中,诗人只能忧心如焚,李白曾在《梁甫吟》诗中说:“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并非杞人忧天,所以他会有这样的担心和忧虑。

    所以,这首诗,从整体来看,是李白对当朝朝政黑暗的担忧。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重用外戚,奸臣当道,把强盛的大唐帝国搅和的乌烟瘴气,李白的一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无疑是*裸的讽刺。李白感慨无英雄,是因为现实中没有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李白本来想当这样的英雄,可是却被排挤打压,无疑心中是非常难过的。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前,足见李白的眼光和预见性。

    后世很多人都指出了这首诗的深层寓意,比如陈沆曾说:“忧禄山将叛时作”。萧士赟更是直言:“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沈德潜也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由此足见,这是一首*裸的讽刺或讽喻诗。

    但是,李白却并不明说,而是通篇以隐语的形式写出,以蟾蜍食月来影射现实朝政的昏暗,曲折深远,可叹可哀,李白用他奇诡新颖的想象力,为我们表现了愤懑、忧虑、无奈的感情,文辞如流水般顺畅,非常有感染力,足见李白诗歌雄奇、瑰丽、清新的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1-09 17:18:41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 荷花
  •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4、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5、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6、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7、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曰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

      荷花,历来为*的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阅读全文]...

2022-05-25 22:29:50
  • 你有多重要阅读答案

  • 阅读
  • 你有多重要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有多重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

      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来。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之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他不想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忽忽进入梦乡。

      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回来。

      出车祸了!

      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犹如被折断翅膀的大雁随时可能跌落山崖】,而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大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子是斜的!车头向下,尾巴翘起。

      车内再次爆发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

      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是开的,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出去,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也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了。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微弱的`*衡被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

      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

      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

      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地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

      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

      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他的头顶掠过。

      远远地,他看见了掩隐在山坳里的山寨,炊烟袅袅升起,他仿佛看见灶堂旁母亲被柴火映得通红的脸。他加快了脚步。他的主意已经改变,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读者》2008年第2期)

      【问题】

      17.阅读全文,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用四个字概括)(4分)

      失意回家→【 】→【 】→悄悄离开

      18.从全文看,“他”在车祸前后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6分)

      前:【 】

      后:【 】

      变化的原因:【 】

      19.请说说下面画线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⑴【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犹如被折断翅膀的大雁随时可能跌落山崖】,而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大峡谷!

      答:【 】

      ⑵就剩下他最后一个了,汽车轻轻地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答:【 】

      20.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

      21.下列鲁迅的作品,不属于小说体裁的一项是(2分)

      A.《故乡》

      B.《孔乙己》

      C.《社戏》

      D.《风筝》

      【参考答案】

      17.(4分)失意回家→遭遇车祸(发生车祸、身处险境)→指挥逃生(指挥自救、展开救援、助人脱险、指挥乘客脱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悄悄离开

      18.(6分)前: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只答到“认为自己渺小,微不足道”给1分)(2分)

      后:轻松,自信,对生活重又充满了希望。(只答到“认为每个人包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给1分)(2分)

    [阅读全文]...

2021-11-24 18:30:30
  • 2017高考*行志愿解读

  • 高考,教育
  • 2017高考*行志愿解读

      导语:所谓*行志愿是指考生在某批次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之间是*行或者并列关系,投档原则是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本科层次的*行志愿设置四个院校志愿,也就是考生的第一志愿可以填报 A 、 B 、 C 、 D 四个*行的院校志愿,计算机进行检索时,不分院校而是分文科、理科按考生成绩进行排位,然后由计算机按排位高低次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即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若考生的第一批的第一个志愿未到达所选学校的投档线,系统就不会继续读取你的第一批后面志愿的了。若你的分数线到达你所选的第一个学校的.投档线,可能被该校录取。若未能被该校录取,则系统会自动扫描你下面的志愿,所以就可能会被下面的学校录取。若第一批的学校都没有录取你,系统在统一扫描完所有考生的第一批志愿后再扫描你的第二批志愿。

      *行志愿相对于梯度志愿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是高分考生有优先参加检索投档的机会

      在*行志愿投档时,按不同科类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先进行排序,排列在前面的考生有优先投档的机会。

      特点二:考生填报的几个志愿在同一时间有同时被检索的机会

      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志愿不分第一、第二、第几志愿,在同一时间投档时几个志愿均在被检索的范围。

      特点三:考生的档案被投出后其后续志愿不再检索和投档

      招生部门在检索考生的志愿时,排列在前面的志愿,优先检索、优先投档,考生的档案一旦投出,排列在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检索和投档。

      特点四:每批次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落选考生直接参加征集志愿

      实行*行志愿后每批次只进行一个轮次的投档,即使考生投档后又被学校退档,所填报的其它志愿尚未投档满额也不能再次投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不愿意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只能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行志愿填报填报技巧:

      一、选准行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们志愿填报也要看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必须把个人的专业和社会行业和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置身于一个朝阳行业与夕阳行业,个人的发展速度和收入差距是比较大。

      几年毕业以后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中有比较大的需求而且比较稀缺,这说明我们志愿填报成功的。四年前我填报两个理科学生,分数和排名都比较靠前,而家长和孩子对*行志愿都一头雾水,找到我后综合孩子特长与当时经济趋势填报完后甲孩子录取人民大学金融专业,乙孩子录取对外经贸大学国民经济与管理专业,分数刚好达到各自院校录取最低控制线。四年后毕业,甲被一个金融企业录取负责华东片业务,乙被摩根大通银行录用,结果非常好。我们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经济,但是我们填报志愿至少要顺应国家大政方针,这样孩子将来就业前景比较光明。

      二、学校、和专业排名

      纵观每年学校录取情况,大学录取最低控制线有排名,而每所大学专业按照分数也有排名,我们必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名次排名根据自己所考的分数和全省排名位次,对照自己收集的排名找准位置方能有的放矢,命中自己想要走的学校。

      三、以地域换分数

      一般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苏州等学校的最低控制线普遍较高,交通发达的地域城市南京、青岛、大连、武汉、长沙、成都等高校最低控制线也是比较高,而老少边穷地区如新疆、*、内蒙、贵州、东北等高校分数比较低一些,2008年我帮助参考的两个学生分数刚好达到二本最低控制线,如果填报本省院校只能在各个地级市学院里面选择,而我把这两个学生志愿填报到东北的二本院校,结果录取的相当理想,家长和学生都非常满意。

      四、以专业换分数

      当你分数考的不高而迫切想入学,那么我们在学校和专业之间要进行取舍,找到想要录取的学校,选择时下有些冷的专业,这个冷是相对当前,而对于将来不一定冷的专业,这样录取几率比较高。

      五、忌用专业不服从,院校不服从

      有些学生和家长比较有个性,不是理想的学校不是理想的专业坚决不服从,这样在录取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死档,也就是你的档被某个院校提走,而你的分数达不到你所填报专业的最低控制线,当你的当退回来的时候,因为是*行志愿,别的学校也录取完毕,这样你只能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阅读全文]...

2022-06-11 06:19:09
  • 诗经《桃夭》解读

  • 诗经,学*,知识
  • 诗经《桃夭》解读

      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桃夭》解读,欢迎大家分享。

      桃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蕡,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译文 茂...

      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

      雅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

      艺术特色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

      作品赏析:

      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桃夭》三章,章四句。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关于它的大义,《诗序》曰:“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孔颖达解释道:“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婚娶不失其时,故曰‘致也’。由后妃不妒忌,则令天下男女以正,年不过限,婚姻以时。行不逾月,故令周南之国皆无鳏独之民焉,皆后妃之所致也。此虽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后妃内贤之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曰:“此亦咏新婚诗。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宴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我觉得诗序中的教化味道太浓了,只一个“婚姻以时”解得合情合理。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华之盛。桃或少而不华,或华而不少,此诗夭夭灼灼并言之,则是少而有华者。故辨之言桃有华之盛者,由桃少故华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这里用桃花来比兴,显然不仅仅是一种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开,又是男女青年结婚的极好季节。《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诗集传》曰:“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因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过此就算不及时了。《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毛诗正义》曰:“礼虽不备,相奔不禁。即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结合到本诗中所表现的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而传说婚嫁年龄于此不著,认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摽有梅》卒章传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礼会而行之,谓期尽之法。则‘男女以正’谓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时行,则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则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毛传云:“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又云:“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这是对新娘的各个方面的赞美,主要还是突出了女子作为社会单位的夫妇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之子于归”一句,毛传曰:“之子,嫁子也。于,往也。”《说文》曰:“子,人以为称。”《尔雅·释训》:“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称男子,亦可称女子。《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郑笺云:“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宜其家室”等句,郑笺云:“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说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孥。”《齐诗》:“古者谓子孙曰孥。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者始。”郑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大小。”所谓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妇。《左传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朱熹《诗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谦《集疏》:“《孟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专言家,下论夫妇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实,除开具体的细节上的区别,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很好解的,正是对于女子未来的家庭生活的美满祝福。

    [阅读全文]...

2022-01-12 23:48:21
  • 江南汉乐府古诗翻译(汉乐府江南解读)

  • 江南
  • 家里的娃上小学了,开始要跟着教科书背诵古诗了,能跟着他没事背一背,讲点其中的故事和趣事,对我也是一大乐事。以此为契机,遂决定开始继续整理点诗文讲古。

    先从这首汉乐府《江南》开始:

    这首汉乐府江南,文句很简单,也很容易背。因为最后五句是叠句,总是会不自觉地念诵得很快,以致于我们常以为这是一首很欢快甚而有点无聊的民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汉乐府,是汉武帝时期成立的用于采集民间歌谣、文人诗,并进行配乐、演奏、编舞的机构。在古代尤其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官府没办法做很深入的调查,就会派人去采集老百姓传唱的歌曲,以此来掌握老百姓的心思和动向。一来为官方的政策如何更适合于治国提供参考,二来还可以丰富官方文化和治国思想。

    这是一首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歌,江南指长江以南,在汉代出现的江南这一词,一般是指楚地也就是洞庭湖一带的江南和吴越地区也就是太湖一带的江南。这些地方都有长江流过注入的大湖,是有名的水乡,老百姓经常以采莲子和捕鱼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江南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土地很多,人比较少,这种采莲捕鱼的生活并不像江南水乡的景色那样,充满惬意美好,而是充满艰辛的。

    在两千多年前,江南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技术和产量都还比较落后,稻田的开垦和耕作也比较不容易,所需要付出的劳动也比较多,所以耕种之余要靠采莲捕鱼补充食物。根据历史记载,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吴越江南地区的人们还经常需要靠采食莲子充饥。只是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并不需要靠莲子充饥,而莲子反而成为了一种受人重视的好食材。

    采莲是个辛苦活,在水上划着船,穿行于满是莲叶的水面上(莲叶何田田),仔细寻找着已经成熟的莲子,找到了就拨开水面的莲叶,去把整个莲蓬给摘下。拨开的时候,会看到莲叶下的水中鱼儿游动。虽然辛苦,但是有所收获的欣喜总是充满心间,看着鱼儿游动也会觉得它们实在嬉戏游玩(鱼戏莲叶间)。就这样,拨开莲叶见到鱼儿嬉戏,在水上采着莲子哼着歌,从东采到西,从南采到北。这是个漫长而充实的劳动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4-28 14:44:55
  • 赠刘景文古诗意思解读(唐诗赠刘景文赏析)

  • 唐诗
  •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

    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ào)霜(shuāng)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chéng)黄橘(jú)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最是:一作“正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正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2022-01-31 09:56:41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句子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语录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说说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名言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诗词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祝福
可进行多重解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