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里的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里的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里的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里的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慈乌夜啼古诗
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慈乌夜啼古诗,欢迎来参考!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
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注释
⑴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
⑵经年:终年、整年。
⑶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
⑷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
⑸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
⑹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
⑺尔 :你。
⑻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声韵的关系,音。
⑼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然后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
⑽殁: 死亡。
⑾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然后古代*俗,父母或尊长过世,然后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
⑿嗟哉:叹词。嗟,音。
⒀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
⒁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
⒂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鉴赏:
1、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曰: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笔者在以“慈乌”自喻,寄托“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2、诗中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3、白诗借物言志,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又运用典故借吴起、曾参事,从反、正两个方面点明诗歌的情感。孟诗运用细节描写,用“临行密密逢”的动作描写与“意恐迟迟归”的心理描写,描摹出母亲的慈爱,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用比喻直抒胸臆,表达游子回报母爱的决心。
莺啼序古诗原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莺啼序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莺啼序
清代殷秉玑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莺啼序酬蘅圃见赠,次原韵
清代李符
年时潞河话别,立垂杨影里。听风铎、催上狨鞯,闻君旋束行李。
著綵袖、将车白下,后先野店同沽醉。爱莼香,鲈雪归寻,五里烟市。
谁道仙郎,画舸远泛,枉吾庐更易。恨未得、扫叶蓬门,绿蓑偏钓霅水。
但幽寻、竹垞小径,剩花础、秋灯红泪。最相思、缝月裁云,酒边题纸。
双桥小艇,重访新居,在木奴香际。傍断浦、冷波一宿,篷底星饭,便到西泠,*如邻里。
雪醅换盏,夜阑起舞,玉玲珑阁销忧处。浑不知、揽镜形憔悴。
挥襟两月,手笺付与青禽,还期挂*鸿底。
楼连十四,零落秦淮,嘱歌桡莫舣。只合向、官衙相对,况有故王,台榭堪登,杏将开矣。
松窗解榻,竟忘寝寐,粉闱且未分赤管,尽凭栏、携手看朝霁。
*来添得吟情,萝带榆钱,半帘压翠。
莺啼序
清代王易
无端又伤远别,泪盈盈似水。空庭院、料峭春寒,短枝渐吐微蕊。
恨此度、凄凉太甚,纷纷旧雨随星坠。又江关、庾信飘零,已动归思。
抵掌挑灯,联吟踏月,惯盘恒共子。更谁料、佳景无多,乱风愁雨又至。
望江山,飞云黯淡,正天外,搀枪遥指。问因何,零落神州,满含秋意。
者回去也,地北天南,断难忘寤寐。因预念,他年聚首,未卜何日,谱到阳关,不禁清泪。
韶光易老,萍迹未定,天涯倘有重逢日,定惊心、彼此俱憔悴。
回肠似结,满怀幽恨难言,相期故人心里。
骊歌唱罢,南望迢迢,止遥山拂翠。还说甚、双鱼寄恨。
尺素传心,任报*安,也牵愁起。茫茫四顾,一枝安在,纵教我亦归故土,但相思、两地危楼倚。
期君珍重千金,一驻归帆,便裁凤纸。
莺啼序
*现代陈永正
滔滔大江浪涌,荡斜阳半坠。夕晖映、红入霜枫,古陌榛杞深蔽。
更黄叶、萧萧秋冷,荣枯眼底知何世。幻明霞、蜃影楼台,画图奇丽。
忽想当年,上帝色怒,搅烟尘万里。朔风卷、林木为摧,唳鸢惊堕空际。
仰苍穹、凭谁补裂,九州正、群飞海水。惧方舟、柁折樯倾,岸遥难系。
*沈广陆,浩荡灵修,报怨恩睚眦。怎忘得、严城宵警,七月流火,磨剑临门,居人相视。
危墙弹洞,飙轮血溅,长街乱踏*民骨,是男儿、焉得不憔悴。
千春兰圃,从教一炬灰残,掩抑漫洒铅泪。
神归瞬息,雨歇云开,已玉京净洗。閒坐对、荒园寥寂,越岭低迷,路阻多艰,未埋英气。
佳人别后,只愁春事,盛年难再花有恨,甚连宵、犹梦烽烟地。
栖栖长滞珠涯,无限关山,几时信美。
莺啼序 寄蓝谢青,即用谢青见别原韵
《乌夜啼》 【作者】: 【年代】:唐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赏析】: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本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乌夜啼》鉴赏]
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古诗翻译赏析
《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皇甫冉。诗歌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古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古诗全文如下: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前言
《春思》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注释
⑴马邑:秦所筑城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
⑵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苑:这里指行宫。
⑶“机中”一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论:表露,倾吐。
⑷“为问”二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元戎:犹主将。返旆:犹班师。勒:刻。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翻译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赏析
这首诗题为《春思》,大意是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盛唐是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但边境战争却并未停息。前方将士与家乡亲人相互思念之情。仍然是诗人们吟咏的重要主题。这一类诗作总的来说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内容也较为充实。由于富有真情实感.其中不乏千古传涌的佳作。
首联“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对比鲜明,动人心弦。“莺啼燕语”,这是和*宁静的'象征;新年佳节,这是亲人团聚的时辰。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遥远的边关,从征的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上句“莺啼燕语”四字,写得色彩浓丽,生意盎然。使下句“马邑龙堆”,更显得沉郁悲壮。诗人好似信笔而下,但震撼力却很强。
良辰美景,未必便能带来欢乐;温柔乡里,最易惹动离情。“家住秦城邻汉苑”,秦城指咸阳,汉苑指长安。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目睹京畿的繁华与和*,却是“心随明月到胡天”,早巳飞到丈夫的身边。关河万里,能隔断人的形体,却隔不断心灵的呼唤,而作为心灵交通媒介的,大概只有那普照万方的明月了。
为了寄托无穷的思念,女主人公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仿照古人故事,为远方的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回文诗循环可读,无始无终,思妇的离恨也缠绵不尽,地久天长。“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上句一个“论”字。下句一个“笑”字,都是拟人化的写法。锦字回文诗的内容。无非离情别恨。锦字诗有多长,恨便有多长,锦字诗无穷,恨也无穷。楼上花枝本无情,然而在诗人眼中。那花团锦簇的样子,很像是在嘲笑独眠之人。
诗的结尾笔锋一转,提出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不问别人而问元戎,因为他是军中主帅:你什么时候才能得胜班师,勒石而还?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是痛苦而深挚的,然而她也深明大义。她当然懂得,只有彻底战胜了敌人,才会有不光自己,同时也包括普天之下所有离散家庭的重新团聚。就这样,诗中女主人公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这首诗以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皇甫冉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其诗多写宦游漂泊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莺啼序古诗原文(9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莺啼序古诗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莺啼序
*现代胡先骕
巍峨绛楼绀宇,拥千门万户。满眼现、岩壑亭台,卉竹葱茏朝暮。
擅幽胜、粉涵黛滀,烟波掩映群花树。恁匆匆,红药吹英,柳绵飞絮。
百顷湖光,画舫漾影,荡香尘麝雾。揽荷芰、深入赪云,内装多样纨素。
媚君王、芳春四阁,竞欢夕、高歌金缕。剩于今,野水荒陂,久栖鸥鹭。
离宫旧馆,双鹤犹完,翠华数寄旅。劫后访、白头宫监,忍话天宝,尽历沧桑,几禁风雨。
铜仙铅泪,铜驼荆棘,龙舟灯彩浑如梦,亘银河、不见星槎渡。
颓垣败壁,依稀结绮连昌,艳魄久化黄土。
兴亡自昔,折戟摩挲,叹泪沾衫苧。溯肃慎、辽疆鹘起,蚕食鲸吞,禹域沈沦,八旗骞舞。
遗黎饮恨,扬州嘉定,乘除否泰应似此,付追怀、渔唱铿弦柱。
欣看赤帜飘扬,汉业重光,尚馀恨否?
莺啼序 寄蓝谢青,即用谢青见别原韵
清代 龚翔麟
东皋荜门小小,记蓝生隐处。
爱城曲、宛转笆篱,晨凫缓系曾许。
载画榼、沈家池馆,酒徒跋扈容龚五。
又帆抽秋霁,苍鴚点点偏阻。
敲月瞻园,翠藓四壁,听蛩螀似诉。
惯引起、乡国离愁,梦中呼艇欲去。
喜醒来、茶瓶厅事,卸冬装、旧游重数。
笑移宫换徵多乖,被周郎顾。
木瓜清酿,莲子深杯,待兴阑三鼓。
向拳石婆娑,日对良友,我自逍遥,可忘兰署。
歌扇招邀,卖灯春市,长千才卓浮图杖,更蒋陵、寻遍苔枝路。
诗逋未了,楝花风里魂消,柳梢莫挽船住。
中山卉水,从此凄凉,料吟情最苦。
慵续取、江淹词赋。
拟倩杜鹃,暂歇啼红,会人言语。
浑是无凭,萍藻散聚,寒潮直接锁澜水,剖瓜刀、鱼腹传鹅素。
冷枫盼到殷时,双桨冲波,西泠问渡。
莺啼序
清代王易
无端又伤远别,泪盈盈似水。空庭院、料峭春寒,短枝渐吐微蕊。
恨此度、凄凉太甚,纷纷旧雨随星坠。又江关、庾信飘零,已动归思。
抵掌挑灯,联吟踏月,惯盘恒共子。更谁料、佳景无多,乱风愁雨又至。
望江山,飞云黯淡,正天外,搀枪遥指。问因何,零落神州,满含秋意。
者回去也,地北天南,断难忘寤寐。因预念,他年聚首,未卜何日,谱到阳关,不禁清泪。
韶光易老,萍迹未定,天涯倘有重逢日,定惊心、彼此俱憔悴。
回肠似结,满怀幽恨难言,相期故人心里。
骊歌唱罢,南望迢迢,止遥山拂翠。还说甚、双鱼寄恨。
尺素传心,任报*安,也牵愁起。茫茫四顾,一枝安在,纵教我亦归故土,但相思、两地危楼倚。
期君珍重千金,一驻归帆,便裁凤纸。
莺啼序春晚,追和赵仪可韵
清代周岸登
痴心盼春到了,甚匆匆又去。算轻负、柳约花期,赚人偏是风雨。
问谁见、清明霰雪,秾桃艳李摧芳树。镇莺儿愁坐,交飞燕子无语。
十载章门,最苦厌旅,共流光暗度。忏惜似、萧瑟江关,庾郎身世无住。
赋江南、骚心自结,望乡国、鹃魂难据。任飘飏,琼圃春驹,谢桥香絮。
莺啼序古诗原文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莺啼序古诗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莺啼序金陵
清代周祖同
王家谢家燕子,话闲愁万绪。指形胜,白下雄城,蒋山依旧终古。
听云外、东流滚滚,分明诉出伤心语。只秦淮仍荡春波,绝无残树。
太息神州。望里浩渺,认西边幕府。想当日流涕新亭,过江名士何处?
叹繁华、从来似梦,金粉坠、销沉歌舞。翠华空、凭吊兴亡,故宫禾黍。
东南半壁,慷慨悲歌,又十年战鼓。有列阵大旗飘出,画角呜咽,骨化青磷,血飞红缕。
金戈铁马,长江天堑。垂虹惨惨无颜色,莽烽烟、遍起秋陵路。
铙歌唱罢,横吹四野腥风,午余鬼啸阴雨。
孤篷倦旅,对此茫茫,说艳游顿阻。黯剩迹、鸦啼壕断,凤去台空,一炬华林,乱芜桃渡。
凄凉欲问,人间何世,萧萧芦荻寒故垒,尽挑灯、重续兰成赋。
筝船纵拍红牙,怨曲难终,暮潮更苦。
莺啼序
*现代 顾敏燕
枝头腊梅落尽,恰春来耳语:高楼外、万里晴风,此时我自为主。
柳芽浅、夭桃照水,三三两两游春侣。正当前美景,惜花人在何处?
水榭亭台,春枝寻遍,怕佳期又误。成牵念、域外仙姿,回眸翩然而去。
想*生,为情所累,何妨似、飞飞鸥鹭。久沉思,那个人儿,花间凝伫。
无心插柳,有意栽花,闲题新诗句。已忘却、成败得失,谁论英雄,折戟沉沙,奈何今古。
弄潮志意,流芳文字,年华多少消磨尽,到而今、唯有情如故。
临波鉴影,独爱莹雪容颜,定是饮冰茹素。
莺声滴翠,试舌娇音,指点东风路。探暖意、园中拾趣,可慰愁肠,世事难料,炎凉看取,多情笑我,盈盈珠泪,问花无语休惆怅,乱红飞、为作春泥护。
来年若待花开,满院芳菲,沁人肺腑。
莺啼序
清代殷秉玑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莺啼序
清代王易
无端又伤远别,泪盈盈似水。空庭院、料峭春寒,短枝渐吐微蕊。
恨此度、凄凉太甚,纷纷旧雨随星坠。又江关、庾信飘零,已动归思。
抵掌挑灯,联吟踏月,惯盘恒共子。更谁料、佳景无多,乱风愁雨又至。
望江山,飞云黯淡,正天外,搀枪遥指。问因何,零落神州,满含秋意。
者回去也,地北天南,断难忘寤寐。因预念,他年聚首,未卜何日,谱到阳关,不禁清泪。
韶光易老,萍迹未定,天涯倘有重逢日,定惊心、彼此俱憔悴。
回肠似结,满怀幽恨难言,相期故人心里。
骊歌唱罢,南望迢迢,止遥山拂翠。还说甚、双鱼寄恨。
尺素传心,任报*安,也牵愁起。茫茫四顾,一枝安在,纵教我亦归故土,但相思、两地危楼倚。
期君珍重千金,一驻归帆,便裁凤纸。
莺啼序酬蘅圃见赠,次原韵
清代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