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开头的古诗词

关于将开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将开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将开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将开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8) 说说(179) 名言(11) 诗词(8k+) 祝福(76) 心语(1)

  • 山开头的诗句有哪些(以山字开头的古诗词)

  • 1.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 《 渡荆门送别 》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3.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 杨炯 《 巫峡 》

    4.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 《 山中杂诗 》

    5.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 《 饮酒·其五 》

    6.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 《 山中 》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8.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杨慎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9.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李白 《 送友人 》

    10.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1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1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 《 绝句二首 》

    1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 《 鹿柴 》

    1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 《 山居秋暝 》

    1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 《 江雪 》

    1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 春望 》

    17.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 王维 《 画 》

    1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其三 》

    1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

    20.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 《 鸟鸣涧 》

    21.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杜甫 《 登岳阳楼 》

    2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 《 绝句二首 》

    2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24.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温庭筠 《 商山早行 》

    25.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 沈佺期 《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

    2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 《 关山月 》

    27.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28.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29.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王绩 《 野望 》

    30.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王勃 《 山中 》

    31.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 王维 《 终南山 》

    3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 《 送灵澈上人 》

    3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

    34.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寇准 《 咏华山 》

    3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 望岳 》

    36.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 《 终南别业 》

    3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 《 鸟鸣涧 》

    38.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辛弃疾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3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 饮酒·其五 》

    4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白 《 独坐敬亭山 》

    4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其一 》

    42.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43.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 《 卜算子·咏梅 》

    44.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 《 长相思·一重山 》

    4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4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 《 游山西村 》

    48.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李白 《 登金陵凤凰台 》

    49.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50.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 * 《 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

    51.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李商隐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阅读全文]...

2022-01-15 08:53:09
  • 我将古诗词

  • 我将古诗词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翻译」

      我把祭品献上.

      有牛又有羊,

      保佑我们吧,上苍!

      各种典章我都效法文王,

      盼着早日*定四方。

      伟大的文王,

      请尽情地享用祭品。

      我日日夜夜,

      敬畏上天的威命,

      保佑我大功告成。

      「注释」

      ⑴我:周武王自称。将:捧。享:献祭品。

      ⑵右:通“佑”,保佑。

      ⑶仪式:法度。刑:通“型”,效法。典:典章,法则。

      ⑷靖:*定。

      ⑸伊:语助词。嘏(jiǎ):大,伟大。

      ⑹既:尽。右:助。诗集传》则以为神灵“降而在祭牛羊之右”。飨(xiǎng):享用祭品。

      ⑺于时:于是。

      「赏析」

      《我将》是《大武》一成的歌诗。《大武》原作于武王伐纣成功告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逸周书·世俘》中也有记载,武王班师回镐京之四月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第四天,“甲寅,谒(告)我(伐)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旂,籥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故王国维《说勺舞象舞》一文推测,《大武》之六成是原先的三成和《三象》合并的,这六成可以分开来表演,还可以独立表演,于是名称也就随之而不同。这一推测大约是正确的。

      《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虽有零星的资料,但终难具体描述。然其舞蹈形式则留下了一些粗略的记录,可以作大概的描绘。第一场,在经过一番擂鼓之后,为首的舞者扮演武王,头戴冕冠出场,手持干戚,山立不动。其余六十多位舞者扮武士陆续上场,长时间咏叹后退场。这一场舞蹈动作是表示武王率兵北渡盟津,等待诸侯会师,八百诸侯会合之后,急于作战,而周武王以为伐纣的时机尚不成熟,经过商讨终于罢兵的事实。第二场主演者扮姜太公,率众舞者手持干戈,奋臂击刺,猛烈顿足。他们一击一刺,做四次重复,表示武王命太公率敢死队闯犯敌阵进行挑战,武王率大军进攻,迅速获胜,威振中原。第三场众舞者由面向北转而向南,表示周师凯旋返回镐京。第四场开始时,众舞者混乱争斗,扮周、召二公的'舞者出而制止,于是众舞者皆左膝跪地,表示成王即位之后,东方和南方发生叛乱,周、召二公率兵*乱的事实。第五场,众舞者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周公在左、召公在右,振动铃铎,鼓励众舞者前进,表示成王命周公镇守东南,命召公镇守西北。第六场,众舞者恢复第一场的位置,作阅兵庆典和尊崇天子成王的动作,表示周公*乱以后,庆祝天下太*,各地诸侯尊崇周天子。

      按传统说法,《诗经》是配乐舞的歌词,即诗乐舞三位一体。王国维曾怀疑这一说法,但他撰《周大武乐章考》研究《大武》的歌辞时还是按这一原则进行的,即认为《大武》六成有诗六篇。据《毛诗序》“《武》,奏《大武》也”、“《酌》,告成《大武》也”的说明,与《大武》有关的诗为《武》、《酌》,又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数语,提及《大武》中诗有《武》、《赉》、《桓》。这样,六篇就确定了四篇。王国维又根据《周颂》末四篇的排列顺序,认为《般》诗为其中一篇。又据《礼记·祭统》“舞莫重于《武宿夜》”一语,推断还有一篇诗,其中有“宿夜”一词,“宿夜”即“夙夜”,他认为《昊天有成命》即《武宿夜》,当为《大武》之第一篇歌诗,以下依次为《武》、《酌》、《桓》、《赉》、《般》。后经冯沅君、陆侃如,尤其是高亨的详细考辨,断定《大武》第一篇当为《我将》(详见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一文),并重新排列了后四成歌诗的次序。于是,《大武》六成的六篇诗的排列次序确定为:《我将》、《武》、《赉》、《般》、《酌》、《桓》。现以高亨的排列次序为依据,分别于各诗之下简析之。

      《我将》作为《大武》一成的歌诗。其舞蹈表现周武王观兵于盟津的历史事件,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出发前曾往毕地文王墓上举行过祭祀。他这次出兵伐纣,是以文王为号召,自称“太子发”,军中载着文王的牌位,用以召集诸侯会师。所以这首诗原来盖为出兵前祭祀文王的祷词,后来伐纣成功,又将该诗确定为《大武》一成的歌诗。《毛诗序》曰:“《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盖《大武》之六篇诗,周代常单独使用,故于明堂祀文王亦可用该诗。

      《我将》诗始言奉献牺牲于天帝,祈求天帝保佑。据《乐记》,《大武》一成象征武王出征,周人出征,必先祭祀天帝,求得天帝的保佑,此诗的首三句说的就是这事。次言继承文王之遗志,以求“日靖四方”,也就是统一并安定天下。文王时代,伐犬戎,伐密须,伐耆,伐邘,伐崇,文王殁后,武王欲完成文王未竟事业,伐纣克商,追思文王创业之功,深觉当遵循文王行之有效的种种法典。末言夙夜“畏天之威”,是说自己日夜不忘天帝和文王之命,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早日安定天下。对武王而言,天命和文王之典是一致的,文王的遗志也就是“天威”(天命之威)。这就是该诗把祭祀文王和祷告上天合而为一的缘故。全诗自始至终,都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即周武王出兵之前向父亲的神灵和上帝陈述出兵的目的,并祈求保佑。其语言质朴,充满敬畏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5-09 12:23:57
  • 文开头的古诗句

  • 文学
  • 文开头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开头的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

      2、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春风。《纵笔》

      4、文殊去后无消息,休问前三与后三。《偈六十九首》

      5、文歹顿足普贤悲,外道拊掌波旬舞。《偈颂七十六首》

      6、文殊露出广长舌,普贤大士得一橛。《偈颂一百六十首》

      7、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八骏图》

      8、文头交比绣,筋骨软于绵。《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9、文阵堂堂新得隽,正少年、壮气虹霓吐。《贺新郎·说到城南杜》

      10、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

      11、文举有死耳,渊明其归乎。《大衍易吟四十首》

      12、文殊与网明,自西还自东。《颂古四十五首》

      13、文殊即是普贤,释迦倒骑佛殿。《偈颂三十首》

      14、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轻薄篇》

      15、文仲蔽展禽,难逃窃位名。《杂兴》

      16、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吊白居易》李忱

      17、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哭胡十八遇》张籍

      18、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古诗十九首》

      19、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

      20、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满江红·忧喜相寻》

      21、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临江仙·自古吴兴称冷僻》

      22、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阗。《满庭芳·韩国殊勋》

      23、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示儿》

      24、文词害道第一事,子能去之其庶几。《杂感》

      25、文里乌巾皆一样,三春景色花荡颺。《缘识》

      26、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送梓州李使君》

      27、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木兰花/玉楼春》

      28、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宫词》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李商隐 韩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 天末怀李白)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李白 古风)

      文章深掣曳,珂佩鸣丁当。 (贯休 古意九首)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李欣 缓歌行)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 偶题)

    [阅读全文]...

2022-06-27 09:55:37
  • 龙头节的古诗词

  • 文学
  • 龙头节的古诗词

      二月二,龙抬头,抬走烦恼与忧愁;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幸福与满足;二月二,龙抬头,抬走苦闷与波折;二月二,龙抬头,抬来吉祥与好运。祝你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龙头节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二月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

      [宋]晁说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

      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

      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与尔亲。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上赋》

      [宋]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年代:宋

      作者:洪咨夔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拓展:

      龙抬头为什么称为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线以上,接*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阅读全文]...

2021-11-24 01:54:09
  • 《老将行》古诗词鉴赏

  • 《老将行》古诗词鉴赏

      注释

      1、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2、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种),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

      3、肯数:岂可只推。

      4、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电影,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5、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6、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7、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8、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

      9、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而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10、故侯瓜:召*,本秦东陵侯,秦亡为*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11、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12、誓令句: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事见《后汉书·耿恭传》。疏勒:指汉疏勒城,非疏勒国。

      13、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人,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14、聊持:且持。

      15、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16、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这是越甲在鸣国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呜:这里是惊动的意思。

      译文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

      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

      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

      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

      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

      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

      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

      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

      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

      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

      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

      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

      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

      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

      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莫嫌当年云中太守又复职;

      还堪得一战为国建立功勋。

      赏析

      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

    [阅读全文]...

2022-01-30 06:34:49
  • 古诗词

  • 文学
  • 古诗词(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34:51
  • 诗名含有将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将字的诗词

  • 将进酒·将进酒

    杨维桢〔元代〕

    将进酒,舞赵妇。歌吴娘。糟床嘈嘈落红雨,鲙刀聂聂飞琼霜。金头鸡,银尾羊,主人举案劝客尝。孟公君卿坐满堂,高谈大辩洪钟撞。金千重,玉千扛,不得收拾归黄汤,劝君秉烛饮此觞。君不见东家牙筹未脱手,夜半妻啼不起床,悔不日饮十千场。

    将进酒·将进酒

    徐祯卿〔明代〕

    将进酒,乘杜康。大白砗磲为罂锦,作幂燕京字琥珀。朱缗三千酒一石,君呼六博我当掷。盘中好采颜如花,鸳鸯分翅真可夸。壶边小姬拔汉帜,壮士失色徒喧哗。拉君髯,劝君酒,人间得失那复有。男儿运命未亨嘉,张良空槌博浪沙。秦皇按剑搜草泽,竖子来为下邳客。一朝崛起佐沛公,身骑苍龙被赤舄。灭秦蹙项在掌间,始知桥边老人是黄石。狂风吹沙涨黑天,天山雪片落酒筵。锦屏绣幕不觉暖,齐讴赵舞绕膝前。人生遇酒且快饮,当场为乐须少年,何用窘束坐自煎。阳春岂发断蓬草,白日不照黄垆泉。君不见刘伶好酒无日醒,幕天*地身冥冥。其妻劝止之,举觞向天白,妇人之言不足听。又不见汉朝公孙称巨公,脱粟不舂为固穷。规行矩步自衒世,不若为虱处裈中。丈夫所贵岂穷苦,千载倜傥流英风。人言徐卿是痴儿,袖中吴钩何用为。长安市上歌击筑,坐客知谁高渐离。我醉且倒黄金罍,世人笑我驩糟而扬醨。吁嗟!屈原何清,渔父何卑。鲁连乃蹈东海死,梅福脱帽青门枝。明朝走马报仇去,襄子桥边人岂知。

    杂剧·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未知作者〔元代〕

    第一折

    (冲末扮刘季真领番卒上,诗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安喏,紧卷旗幡再不摇。某北番刘季真是也,我父亲乃定阳王刘武周。只为俺二十年前,父亲手下有一员上将,乃是尉迟敬德,因与唐兵交战。困在介休县,不想那敬德降唐去了。他撇下一子,那小的才生三岁。他有个养爷。乃是宇文庆。某就将那小的要了与我做了孩儿。不想今经二十年光景,这孩儿长立**,唤做刘无敌。那一个敢说是尉迟敬德的儿,我就杀了他。如今这孩儿学成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他却不知尉迟敬德是他父亲,我打听得大唐家将老兵骄,病了秦琼,闲了敬德。我如今着孩儿刘无敌,领十万雄兵,下将战书去,单搦尉迟敬德出马。那敬德老了也。必然赢不的我刘无敌。若赢了那尉迟敬德,那时节某亲统大势杂兵,直杀过去,觑大唐一鼓而下,有何难战!小番说与刘无敌领十万雄兵,选定吉日,便起营到于大唐界上,打将战书去,单搦尉迟敬德出马,某随后领兵接应来也。(诗云)俺孩儿武艺精通,搦敬德出马交锋。只一阵生擒回寨,才认的番将英雄。(下)(外扮刘无敌领番卒上,云)某刘无敌是也。父亲是刘季真。有宇文庆是养爷,幼小里将我来恩养的**长大。今奉父亲的将令,着某点就十万精兵,单搦尉迟敬德交战去。今日在私宅前厅上,收拾军装,打磨兵器。小番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报复知道。(正末扮宇文庆拿拄杖上,云)老夫复姓宇文,名庆。当初是尉迟敬德家一个院公。二十年前敬德佐于定阳王刘武周手下为将,次后降唐去了,撇下一子,在老夫根前。他父亲去时,孩儿才三岁也,不想俺落在北番刘季真手下,他就要下这孩儿。如今唤做刘无敌,午长二十三岁,学成十八般武艺,可也不减似那敬德。我几番待要和孩儿说来。恐怕刘季真知道。今日他在前厅上打磨兵器,收拾军装,不知为何?我且去问他一个缘因详细咱。(唱)

    【仙吕】【点绛唇】你这般对垒交锋,到头都总,由柯梦。说甚军功,可兀的与你身儿上元无用。

    【混江龙】到如今干戈犹动,只待和大唐家厮杀见雌雄。常是个争龙斗虎,剔蝎撩蜂。你看那昏惨惨征尘遮的遍地黑,焰腾腾燎火烧的半天红。绣旗飐飐,战鼓冬冬,排营拶拶,列阵重重,愁云霭霭,杀气濛濛。单看的你这一条鞭到处无拦纵,待要你扶持社稷,保护疆封。

    (云)小番报复去,道有宇文庆在于门首。(番卒报科,云),喏,报的将军知道,有宇文养爷来了也。(刘无敌云)快有请。(番卒云)请进去。(正末做见科,云)小将军,你为何在此打磨兵器?(刘无敌云)养爷不知,父亲的将令,着我领十万精兵,单搦大唐家尉迟敬德交战,因此上我在这里打磨兵器,收拾军装,不日便行也。(正末云)小将军,你断然不可去。(刘无敌云)养爷,你为何不要我去?(正末云)你便去也赢不的他。(刘无敌云)且莫说个赢的赢不的,父亲的将令,谁敢有违?(正末唱)

    【油葫芦】好着我尽在嘻嘻冷笑中,我劝着他怎不从?(刘无敌云)我如今起兵在即,你怎说这等话?(正末唱)你将我这口中言看成做耳边风,你是一个朽木材怎比的他真梁栋?你是一个寒鸦儿怎比的他丹山风?(刘无敌云)凭着父亲手下兵多将广,量大唐何足道哉。(正末唱)则咱这刘季真,怎比的他徐茂公?你本是那泼泥鳅打伙相随从,可便干闹起一座水晶宫。

    【天下乐】可不道将在谋而不在勇,哎,你一个将也波军,枉用功。(刘无敌云)凭着我坐下马,手中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正末唱)你道十八般武艺都晓通,卖弄你智量高,气势雄,你小可如刘黑闼王世充?

    (刘无敌云)养爷,你放心,凭着我一身武艺,那尉迟敬德虽然是一员上将,他如今年纪高大,也敌不的我了。(正末云)小将军,你认的那尉迟敬德么?(刘无敌云)我不认的他,则听的人说,他如今老了也,我则理会的后生可畏。(正末云)小将军,你若到来日两阵之前,须提防着敬德那一条水磨鞭。(刘无敌云)养爷,你怎么灭自己志气,长别人雄风?那尉迟敬德有水磨鞭,我刘无敌也有鞭哩。(正未唱)

    【村里迓鼓】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倒不如且从容,莫赌斗,无惊恐。(刘无敌云)养爷,你说那里话。我到来日两阵之间,也不搦别人,单搦那尉迟敬德这老头儿出马。(正末唱)你待要两阵间,单搦那,鄂国公,(云)小将军,你和他厮杀呵,有个比喻。(刘无敌云)将何比喻?(正末唱)你恰便似病羊儿逢着大虫。(刘无敌云)养爷,你放心。我这一去,必然取胜。量他到的那里。(正末唱)

    【元和令】你这一去少主吉多主凶,则宜止不宜动。可不道箭安弦上慢张弓,方信道紧行无善踪。(刘无敌云)看各人的本事,你休阻我。(正末唱)你这般大惊小怪气冲冲,早难道军情事不透风。(刘无敌云)哎,养爷,俺这里七重围子,手摆布的银山铁壁相似,直着那敬德老儿觑也不敢觑。怎的敢和俺赌战?(正末唱)

    【上马娇】他将那袍铠披,兵器攻,端的是人如虎马如龙。他若是掿钢鞭款款把征马宛马空,敢着你轰的呵,一命早丢空。

    【游四门】你便有那银山铁壁数十重,杀的你人似血胡同。则他那尉迟敬德敌头重,(刘无敌云)小番则今日下教场点军,好歹要与他交锋去来。(正末唱)你那里高叫响如钟,空逞恁的好喉咙。(刘无敌云)养爷你放心,看我活拿了敬德回来,取将相王侯,都在这一遭儿也。(正末唱)

    【胜葫芦】哎,说甚么将相王侯元没种。(云)小将军,只怕你敌不过敬德么?(刘无敌云)养爷,出军发马,也要个吉利。(正末唱)休烦恼你个小先锋,不争你九里山前厮闹哄。便要与刘沛公出力,我劝你韩元帅莫动,则被你羞杀我也蒯文通。

    (刘无敌云)我如今做着前部先锋,俺父亲合后接应我,到那里无三合无两合,则一合活拿将敬德回来,才见的好汉。(正末唱)

    【后庭花】你将一个后老子来忒紧攻,倒把一个亲爷来不敬重。我道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汉,怎做了背祖离宗的牛马风?(刘无敌云)这说话一发说到那里去了。(正末唱)可不骂你个黑头虫,我则索教唆词讼。我这里絮叨叨言始终,你那里假惺惺做耳聋,甘落在人彀中。我猛然的觑面容,便思量俺那鄂国公。(刘无敌云)养爷,发起悲来,可是为何?(正末唱)

    【柳叶儿】恰便似刀剜我这心痛,整整的二十年信息难通,大唐家不想你三军动。我将你即发送,子父每得相逢。将军呵,你肯分的去出马争锋。(刘无敌云)恰才养爷说的那言语,好是奇怪,我就问他咱。养爷,我如今要与尉迟敬德交战,你这般阻当我呵,必有一个缘故,你对我实说,怕做甚么?(正末云)小将军,你着小校每回避着。(刘无敌云)一应人等,且各回避。唤着便来,不唤着您休来。(番卒云)理会的。(正末云)小将军,你是谁的儿?(刘无敌云)这个养爷老的混沌了,我是刘季真的儿。(正末云)你不是刘季真的儿。(刘无敌云)我不是他的儿,却是谁的儿?(正末云)小将军,你不知道,听我说与你。二十年前,你父亲降唐去了,撇下你留在我处,叫做尉迟保林,那时你才三岁。那刘季真他可无儿,收留你做了儿,就唤你做刘无敌。我数番家要和你说,我则怕刘季真知道,枉送了我的老命。你父亲临行时,留下一副披挂,在我处收着哩。是一条水磨鞭,一顶铁幞头,一副乌油甲、皂罗袍。你若见了尉迟敬德,则对的上这水磨鞭,便是你父亲。我就取的来,与你看波。(正末取衣甲上)(做看科)(刘无敌云)真个一副衣甲,一条好鞭。原来我就是鄂国公的儿。养爷不说呵,我怎生得知?(做悲科)(正末云)小将军。休烦恼,则怕刘季真知道。你是穿上这袍铠,披挂了我看。(刘无敌穿科,云)养爷,我比父亲如何?(正末云)好将军也,你这一去,怎生认你父亲?(刘无敌云)养爷,我这一去,单搦我父亲出马,与我交战呵,我自有个主意。(正末云)小将军,您这一去小心在意者。(刘无敌云)养爷,你放心,我若认了我父亲呵,我便来取你也。(正末唱)

    【赚煞尾】则要你竭力报冤仇,在意的驱兵众。你尽孝何妨尽忠,这虎将门中无犬踪,端的是结束威风。我觑了他这英雄,身体仪容,不由我睹物思人泪点红。他带着这铁幞头把鸢肩来一耸,穿上这皂罗袍将虎腰来那动,(刘无敌云)养爷,我比父亲如何?(正末云)好将军也!(唱)分明是活脱下一个单鞭夺槊的尉迟恭。(下)

    (刘无敌云)谁想我正是鄂国公的孩儿,多亏了养爷说知。我到的两阵之间,自有个主意。(诗云)父子分离二十年,岂知今日得团圆。阵前要认生身父。只对上我虎眼竹节这条鞭。(下)

    第二折

    (外扮徐茂公引祗候上,诗云)忆自归唐二十秋,佐立天家四百州。两条眉锁江山恨,一片心怀社稷忧。老夫徐茂公是也。自从投唐以来,为国家东荡西除,南征北讨,建十大功劳,官封英国公之职。即今四方*定,干戈罢息,止有北番刘季真尚未归伏,如今下将战书来,搦我大唐家名将出马。圣人的命,着我老夫在朝堂,与众公卿计议,须要老尉迟去*此余孽,以佐太*。只等房玄龄到来,请那尉迟公去。令人,门首觑者。若老丞相到时,报复知道。(祗候云)理会的。(外扮房玄龄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房玄龄是也。扶佐吾主,*定天下,现为中书省左丞相之职。今因刘季真下将战书来,搦俺大唐家名将出马,众公卿计议。非尉迟敬德不可。某奏过圣人,着尉迟老将军去*伏此寇。军师徐茂公在朝堂等侯,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房玄龄下马也。(祗候报科。云)喏,报的军师得知。有房丞相来了也。(茂公云)道有请。(祗候云)请进。(房玄龄做见科)(茂公云)老宰辅,此事如何?(房玄龄云)圣人准某所奏,着尉迟公挂元戎印前去,征讨刘季真,成功回来,更加封赏。(茂公云)既是这等,令人,快去请将鄂国公来者。(净扮李道宗上,诗云)我做将军有志分,上阵使条齐眉棍。别人杀的军败了,我在前头打赢阵。回来走在帐房里,好酒好肉噻一顿。本来不醉佯装醉,则在营里胡厮混。自家李道宗的便是。因我立的功多,升我做净盘将军。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这些时没人来,手头匾短,终日家闲邀邀的闷坐,打听的老尉迟征讨刘季真去,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我如今在朝堂中,与徐茂公说。我要出力报效,跟的老尉迟去。他得了胜,我也得些升赏,不强似闲着来。此间是朝堂门首,令人,报复去,道有老李来了也。(祗候报科,云)喏,报的军师得知,有李皇叔在于门首。(茂公云)道有请。(祗候云)请进。(李道宗做见、乔施礼科,云)二位老先儿在此,小子特来议事。(房玄龄云)有何事?(李道宗云)老先儿想:为臣子要尽忠报国。小子道宗.听的刘季真那狗刮头,下将战书来,气的我酒肉也吃不的。(做支架子科,云)放心,我领兵去,杀的那弟子孩儿没躲处。(茂公云)你那里去的,那刘季真手下名将,个个骁勇,你去不的。(李道宗云)哎哟,气杀我也!我这么一个人去不的,着谁去?(房玄龄云)如今着鄂国公尉迟老将军去。(李道宗云)哎哟,气

    杀我也!那尉迟公在先时,许他来,如今老了,那里数他。还该我小子去。(茂公云)你那里去的。(李道宗云)我厮杀耍子去。(房玄龄云)道宗,你去不的,此一场非同小可。已是奏准过圣人,着尉迟公挂无戎印。你请退。(李道宗云)老先儿不要恼躁,只望二位看顾着尉迟公为元帅,我小子为副帅好么?(茂公云)你做不的副帅,休在此搅扰。请退。(李遭宗云)气杀我也!不要我做元帅,又不要我做副帅,两个老头儿则是赶我,难道我就这等罢了?且唱个曲儿,出这一肚子不*之气。(唱)

    【清江引】房玄龄徐茂公真老傻,动不动将人骂。不知道我哄他,把我当实话,去买一瓶儿打刺酥吃着耍。(下)

    (正末扮尉迟上,云)某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也。先事定阳王刘武周为将,后归大唐。为某累建大功,官拜鄂国公之职。今有北番刘季真,下将战书来,单搦某交战。今日军师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来。(唱)

    【中吕】【粉蝶儿】恼的我不邓邓忿气盈腮,可怎生另巍巍把咱单搦,不由我这胡髯乍满颔颏。人一似虎出山,马一似龙离海,凭着我枪疾鞭快,领雄兵穰穰垓垓,披挂上卓袍乌铠。

    【醉春风】我与你忙带上铁幞头,紧拴了红抹额。我若是交马处不拿了那个泼奴才,我可敢和姓也改改。凭着我千战千赢,百发百中,保护着一朝一代。(云)令人,报复去,道有尉迟恭下马也。(祗侯报科,云)喏,报的军师得知,有鄂国公来了也。(茂公云)道有请。(祗候云)请进去。(正末见科,云)军师唤老夫有何事商议?(茂公云)老将军来了也。奉圣人的命,今有北番刘季真下将战书来,单搦老将军出马。如今圣人着你领十万雄兵,与刘无敌交战。说他好生英勇难及哩。(正末云)军师,量那无名的小将,何足道哉!(房玄龄云)老将军,古语有云: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休轻觑了也。(正末唱)

    【迎仙客】他曾上甚恶战场,他曾经甚大会垓,他则是劣马乍调嫌路窄。向尉迟行说兵机,向尉迟行夸战策。我可甚冷笑哈哈,(茂公云)听的人说,那刘无敌也使一条水磨鞭,更胜过你老将军也。(正末云)军师,他也使鞭,我也使鞭,可也怪他不着。(唱)他正是担水向河头卖。

    (茂公云)老将军,那刘无敌须年少,你如今可老了也。(正末云)量那小的到的俺那里。(房玄龄云)老将军,后生可畏,你也要提防着些儿。(正末唱)

    【红绣鞋】兀的不龙欺于鱼鳖虾蟹,虎伏于狐兔狼豺,这小厮今年有些血光灾。我鞭打碎他天灵盖,枪搠透他三思台,你更怕我敢慈悲生患害。(茂公云)论你年纪小时,休说一个刘无敌,便十个也不怕他,则可惜你年纪老了些。(正末云)军师,你说的差了也。(唱)

    【快活三】虽然我六旬过血气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便小觑的我心长发短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

    (茂公云)老将军,您到了这年纪,怎好说的不老那?(正末唱)

    【鲍老儿】我老则老杀场上有些气概,岂不闻虎瘦雄心在?(茂公云)则怕你*不的他么。(正末唱)若是我不得胜之时怎的来,则怕羞见俺那唐十宰。料应他衣绝禄尽,时乖运拙,月值年灾,托赖着君王洪福,千秋万岁,神保天差。

    (房玄龄云)老将军,到来日两阵之间,怎生与他相持对垒,你是说一遍我听咱。(正末唱)

    【柳青娘】到来日扑咚咚的征鼙慢凯,韵悠悠的角声哀。响珰珰的铜锣款筛,忽刺刺的绣旗开。黑漫漫杀气遮了日色,恶哏哏的人离了寨栅,不腾腾马践尘埃。碜磕磕的镫相磨,乱纷纷的枪相截,蜜匝匝的甲相挨。

    【道合】那泼奴才,泼奴才,就**场里闹垓垓,斗鞭来。教咱、教咱生嗔怪,教咱、教咱怎耽待。把钢鞭忙向手中抬,磕叉打的他连盔夹脑半斜歪。直遮腮,骨碌碌眼睁开,看承、看承似婴孩,抹着、抹着遭残害。略把、略把虎躯侧,扌昝住、扌昝住狮蛮带。那怕他铁打形骸,铜铸胚胎,早活挟过、活挟过这逆、逆、逆、逆贼来。

    (茂公云)老将军,你这一去,小心在意者。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正末唱)

    【随尾】比破窦建德省些气力,擒王世充不利害。遮莫是银山铁壁连环寨,凭着我英雄慷慨,兀良,我把那败残军自赶过李陵台。(下)

    (茂公云)老尉迟,这一去必然得胜也。(诗云)尉迟公虽然年老,这钢鞭**不少。(房玄龄诗云)若是他大胜还朝,唐天子重加官爵。(同下)

    第三折

    (刘无敌跚马儿领番卒上,云)某乃刘无敌是也。若不是养爷宇文庆说呵,我怎生知道。如今领兵,到的阵前,两家敌住,见了我父亲,自有个主意。兀的尘挨起处,敢是大唐家军兵来也。(正末领卒子上,云)大小三军。摆开阵势者。(唱)

    【越调】【斗鹌鹑】俺兀自有美良川的威风,榆科园的猛气。止不过病了秦琼,又不曾闲了敬德。都是我鞭打就的江山,枪刺成的社稷。这逆贼,敢料敌,则问他武艺如何,就待欺负我年华老矣。

    【紫花儿序】我施逞会挟人捉将,显耀会撞阵冲营,卖弄会挝鼓夺旗。他须披不的两重铠甲,带不的三顶头盔,敢和我相持?便做有铜铸就的天灵和那铁背脊,鞭着处粉零麻碎。今日个将遇敌头,直杀的他马不停蹄。

    (云)来将是谁?(刘无敌云)某乃大将刘无敌。你是谁来?(正末云)则我是大唐家尉迟公是也。(刘无敌背科,云)这个是我父亲。(回科,云)兀那老将军,你老了也,你回去罢。(正末云)这厮好无礼也呵!(唱)

    【小桃红】觑了这北番军校好着我笑微微,我比他争些年纪。(刘无敌云)看了我血气方刚,后生可畏。量你老人家到的那里。(正末唱)你倚仗着血气方刚有雄势,你可也便休题,则我这不剌剌趁日追风骑。乌油甲密砌,点刚枪锋利,岂不闻老将会兵机?(刘无敌云)兀那老将军,你别着一个出马来,你去自在罢。(正末唱)

    [阅读全文]...

2022-05-01 04:34:51
2022-03-15 00:47:21
  • 《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

  • 《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钗头凤·世情薄》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装欢通:妆)

      译文

      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夜风刺骨,彻体生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尽了,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注释

      ①笺:写出。

      ②斜阑:指栏杆。

      ③病魂一句:描写精神忧惚,似飘荡不定的秋千索。

      ④阑珊:衰残,将尽。

      赏析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游母亲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要逼着陆游把他相亲相爱的她给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婉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终生的眷属,唐婉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婉征得赵士程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婉则以此词相答。

      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了。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其《卜算子曾借以自况。唐婉把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还说明了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这是多么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擦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的永无休止的悲痛,这无疑是唐婉的独创。“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只因封建礼教的残酷不仁。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这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的'。作者从陆游与自己两方面设想:自己在横遭离异之后固然感到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到形单影只吗?“今非昨”是就时间角度而言的。其间包含着多重不幸。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说“病魂”而不说“梦魂”,显然是经过考虑的。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昨日方有梦魂,至今日却只剩“病魂”。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倾诉出了这种苦境。“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之将尽。这是彻夜难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长夜失眠,愈*天明,心情愈感烦躁,而此词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无暇烦躁,反而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陆游把眼前景、见在事融为一体,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而唐婉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惨。自古“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也”(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此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谓各造其极,俱臻至境。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

      世传唐婉的这首词,在宋人的记载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并说当时已“惜不得其全阕”(详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此词最早见于明代卓人月所编《古今词统》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编之《历代诗余》卷一一八所引夸娥斋主人说。由于时代略晚,故俞*伯怀疑这是*依据残存的两句补写而成。

      唐婉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后陆母对这位儿媳甚是不满,恐陆游因此而疏远功名,荒废学业,逼着陆游休妻。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把唐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不幸的是,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娶王氏为妻,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唐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仍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征得赵同意后,派人给陆送去了酒肴。陆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婉则以此词相答。据说在此后不久,唐婉就在悲伤中死去。

    [阅读全文]...

2022-01-21 02:01:07
将开头的古诗词 - 句子
将开头的古诗词 - 语录
将开头的古诗词 - 说说
将开头的古诗词 - 名言
将开头的古诗词 - 诗词
将开头的古诗词 - 祝福
将开头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