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关于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1) 语录(4) 说说(10) 名言(1k+) 诗词(1k+) 祝福(26k+) 心语(1k+)

  •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_绝句行古诗

  • 深处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愿对您有所启发。

    李中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

    【译文及注释】

    【赏析】

    ju.51tietu.net编辑推荐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

    想信您读完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绝句行古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1-23 13:54:29
  •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_绝句行古诗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愿对您有所启发。

    李中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

    【译文及注释】

    【赏析】

    编辑推荐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

    想信您读完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绝句行古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6-23 00:13:14
  • 芦花

  •   芦花    我结庐在武汉市远郊的马影河畔。门对一片浩浩荡荡的芦苇荡。春看芦苇发小穿新衣,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夏观芦苇青纱帐,烟云掩日十里漫漫;秋听芦语沙沙伴蛙鼓虫鸣;冬叹蒹葭苍苍白茫茫,伊人在水一方独凄凉等有感。——题记    和白云不一样。她  不是逍遥,而是流放  在夜里  一丝丝的灰白,闪耀  一缕缕的光。划破  湖面上的黑暗。仿佛  看到伊人  在水一方。唱着  一首古老的民谣。如此  凄凉与忧伤    不管生与死  青与黄  与河水纠缠了几千年  丰茂,野水横流  柔了风,草肥水美  鱼欢笑  枯萎,萋萋乱发苍白,被  草原遗忘。飘忽不定  去向  被流放的风一直在吹  尝尽人世冷暖。心与灵  谁人关怀?  只有那些泛着灰白的诗歌  在雪还未到来之前,让飞鸟  鸣唱过往的旧曲,记录  芦苇枯萎的日子与悲凉    我可以看透,芦花的  轻薄。曾经的快意恩仇  与沉重如石的往事,轻舞间  撒落。我曾经怀疑  她的呼吸  放不下那千年的疼痛  可就在  芦花漫天飘飞的夜晚,它  破碎  随流逐波    我抬头,看一看  空中  冷月、清风  还有光亮一缕  问到:  既然明月可以皎洁文心  还可否医治  千年的飘泊与孤旅的  寂寞?

    [阅读全文]...

2022-06-16 02:58:10
  • 芦花荡ppt课件

  • 芦花荡ppt课件

      《芦花荡》被称为“白洋淀纪事之二”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芦花荡》语文PPT课件,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全文]...

2022-04-12 11:40:29
  • 《芦花荡》课后练*题

  • 《芦花荡》课后练*题

      对于语文的学*就是要多读多练的。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芦花荡》课后练*题,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

      【基础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苇塘( ) 撒网( ) 悠闲( ) 疟子( )

      寒噤( ) 仄歪( ) 飒飒( ) 泅水(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

      ⑵、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

      ⑶、老头子站起来,拾起蒿。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人了苇塘的深处。 ( )

      ⑷、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措,船却走不动。 ( )

      3、仿写下列句子

      例1、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

      例2、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例3: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综合练*】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你知道以上选文出自哪篇文章吗?作者是谁?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选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怎样理解第一段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话?

      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5、请举例说明选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6、选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老头子的性格特点,请找出来。

      7、请试着分析选文写作上的.特色。 (说出一点即可)

      【拓展练*】

      一、阅读:

      人生一课

      一次,我为培训中心代课,只来了四个学生,我认认真真地上了两个半小时。回家天黑路滑,跌了一身泥。事后,有个朋友好心地劝我:干嘛要这样认真,出两个思考题糊弄一下不就行了?我说:“我不能辜负那四位顶着风雨来上课的学生。”他似乎不理解。其实,我还有段心事没有说出来。

      在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周末下午,有堂选修辅导课。教师是从另一所大学请来的。当时开学不久,再加上是周末,学校组织了好几个活动,班里的同学都忙得不亦乐乎,谁也没心思去上什么课了。我正准备参加一场年级足球赛,成天忙着在球场上训练,当然也不准备去听课,尤其是这种辅导课。

      跑到球场,才发现没带足球鞋,只好又转身*室。我一头冲进教室,脚步却不由自主 地停住了:教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位埋头擦汗的白发老人坐在前排。我不觉一愣,才想起 今天下午有课。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紧张,便把脚步放轻放慢向座位走去。“来上课的?”

      一个沉着的声音在教室前排响起,我感到有一种深邃的目光在望着自己。我没敢吭声,坐在座位上套好足球鞋,就在我刚想站起来的时候,他突然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对我说:“一个人的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

      这句话如同一枚钉子,把我钉在凳子上。他走上讲台,背影有些苍老,但脚步却很坚定。我看见他打开厚厚的一叠教案,然后转身,一丝不苟地写下一行板书。他的声音依然沉着,而且洪亮,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响起一种震撼人心的回声。我悄悄地把那双足球鞋脱了,又悄悄地拿出课本,仔细地放好,用一种*乎虔诚的心情去捕捉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

      后来有很多球场上的同学都回来了,和我一样,端坐在课桌前,听这白发的老人给我们上课。事后我才知道,他们在操场上等我,老不见人,便来找我,却在窗外看到教室里的情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后门悄悄溜进了教室。这堂课过得真快,我真希望时间能过得慢点,好让更多的同学来听他的课,好像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他的一片心。下课了,他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向我点了点头,夹起讲义走出教室,望着他的白发和微驼的背,我的眼睛有点湿。

      以后,我没有再遇到这位教师,可他说的那句话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里。真的,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也许只有这样,真诚地对待生活,回首往事时,我们才不会有什么愧疚和遗憾。

      1、第1段末句所说的“心事”指的什么事?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达。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1)心事指:

      (2)作用是:

      2、“我”不准备去听课的理由有哪些?

      答:

      3、找出文中一个生动传神的比喻句,并说说它的好处。

      答:(1)比喻句:

      (2)好处:

      4、“以后,我没有再遇到这位教师,可他说的那句话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里。”一句中,“那句话”指的是:

      5、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位老教师形象的,试各举一例。

    [阅读全文]...

2022-01-22 14:50:14
  • 关于芦花的诗句

  •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李白《送别》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李珣《渔歌子·九疑山》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秦观《南乡子·月色满湖村》

    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张泌《河渎神·古树噪寒鸦》

    朝游枫叶杪,暮宿芦花根。——范成大《西山有单鹄行》

    芦花朴朴雪连天,枫叶槮槮日满山。——魏了翁《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芦花朴朴雪连天》

    枫叶红绡翦,芦花白雪铺。——喻良能《由上饶之贵溪舟中书事》

    前村酒熟不归舍,枫叶芦花相伴眠。——舒岳祥《渔父词》

    枫叶霜铺地,芦花月满川。——舒岳祥《古渔父词二首·是店皆赊酒》

    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董嗣杲《官舟上富池二首·富池遡流上》

    芦花飞空讶舞絮,枫叶满径纷吹萍。——廖行之《西郊即事三首·秋老那复雨初晴》

    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吴则礼《诗一首》

    晚来试倚樟亭立,枫叶芦花满眼愁。——明无名氏《西湖八景诗(录二首)》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许有壬《荻港早行》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杨徽之《句·新霜染枫叶》

    寒日荧荧照枫叶,霜风槭槭飞芦花。——蔡戡《长风沙》

    独树鸡鸣枫叶飞,荒村雁没芦花碎。——揭傒斯《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客梦芦花晋城月,归心枫叶浙山秋。——王镃《金陵感秋》

    枫叶红秋屋,芦花白夜门。——沈周《渔村》

    枫叶芦花渐有霜,客中高会又重阳。——卢龙云《九日江楼眺望二首·其一》

    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朱多《雨》

    枫叶芦花满目秋,倚筇那复少年游。——释善珍《倚筇》

    我亦天涯感沦落,芦花枫叶任悠悠。——徐灼《琵琶亭》

    故国神游应抚掌,芦花枫叶几年无。——曾极《吴大帝庙》

    枫叶芦花暗画船,银筝断绝十三弦。——顾瑛《泊阊门》

    曲滩枫叶回渔棹,*芦花叫雁群。——蔡汝楠《督兵后还省发吉州》

    疏篱矮屋时入眼,枫叶芦花堪画图。——顾清《有菊为盛德彰赋》

    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何乔新《送金郎中还南京分韵得韡字》

    朝飞枫叶雨,暮宿芦花烟。——胡奎《白鹭辞》

    芦花雪暗门前路,枫叶红垂屋角霜。——胡俨《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二》

    澄江一别秋风里,枫叶芦花是客舟。——黄姬水《虎丘别友人》

    雪车冰柱燕山看,枫叶芦花楚水舟。——黄佐《缁尘》

    孤舟唤醒还家梦,枫叶芦花一片愁。——史谨《晓过洞庭湖》

    纤纤新月上帘钩,枫叶芦花隔水秋。——李瓒《渔庄款歌二首·其二》

    野芦花侣杨花白,蕊木叶如枫叶红。——刘崧《秋日燕城杂赋五首·其一》

    分明一段江南意,枫叶芦花共夕阳。——凌云翰《林子山画二首·其二·秋江意钓》

    芦花迷夜月,枫叶舞霜风。——叶颙《秋色》

    枫叶孤洲冷,芦花*秋。——叶颙《江楼晚眺》

    渔人已入兴王梦,枫叶芦花似未知。——陈恭尹《题枫江渔父图为徐虹亭二首·其一》

    钓丝轻飏碧波流,枫叶芦花*秋。——朱诚泳《渔乐图》

    澄江如练月华圆,枫叶芦花岸岸连。——张萱《五石匏告成用玄真子韵志喜·其五》

    枫叶寒鸦影,芦花旅雁声。——郑国藩《秋日郊行》

    [阅读全文]...

2022-02-14 04:16:26
  • 描绘过年的情景的诗句

  • 过年
  • 描绘过年的情景的诗句

      描绘过年的情景的诗句有那些呢?我们看看下面吧,欢迎各位同学阅读吧!

      1.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2.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3. 天上风云庆会时 —— 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4.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5.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 苏轼《守岁》

      6.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 苏轼《守岁》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 蜡鹅花下烛如银。 —— 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9.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归》

      10.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11.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 瞿佑《屠苏酒》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13.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 戴复古《除夜》

      14.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 戴复古《除夜》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17.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18.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19.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0.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21.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2.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3.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4.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 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25.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 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阅读全文]...

2021-12-09 03:29:41
  • 含有芦字的古诗词 带芦字的诗词名句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戴复古《江村晚眺》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月落沙*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乐·候蛩凄断》

    二十年重过南楼。——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白朴《沉醉东风·渔夫》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李贺《野歌》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郭震《宿渔家》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杜牧《赠渔父》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李白《姑孰十咏》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张籍《凉州词三首》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旧江山浑是新愁。——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秦观《满庭芳·红蓼花繁》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岑参《题苜蓿峰寄家人》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李贺《官街鼓》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李白《洗脚亭》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雍裕之《芦花》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张泌《河渎神》

    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阅读全文]...

2022-06-04 20:07:17
  • 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 送别
  •   1、《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

      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阅读全文]...

2022-07-18 19:03:43
  •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 儿童
  •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写乡间儿童,很少见到骏马高车,今日一旦见到,惊得跑入芦苇丛中躲藏起来。胡令能终生过隐居生活,僻居乡里,生活贫困,今见少府(县尉)来访,喜而相迎。诗句以儿童躲藏之情态,烘托出少府身份尊荣屈驾相访之难能可贵,诗人受宠若惊的喜悦之情,自然蕴含其中。*淡无奇的诗句,蕴含丰富的内容,韵味悠长。

      出自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注

      ⑴忽闻:突然听到。

      ⑵来相访:来拜访。

      ⑶着:动词,穿。

      ⑷不惯:不*惯。 走:跑。

      译文

      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寒舍),(我)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赏析

      《喜韩少府见访》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作。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表达了迎接访者时喜悦的心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喜韩少府见访》也是诗人胡令能现仅存于世的四首七绝之一。

      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阅读全文]...

2022-01-18 02:16:09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句子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语录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说说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名言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诗词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祝福
关于古诗芦花的情景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