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关于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5) 语录(1) 说说(21) 名言(1k+) 诗词(450) 祝福(4) 心语(171)

  • 中餐礼仪常识人人须知

  • 礼仪
  • 中餐礼仪常识人人须知

      作为*人,中餐礼仪不能忽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餐礼仪常识人人须知,希望大家喜欢。

      中餐礼仪常识人人须知

      中餐一般都使用圆桌,中间有圆形转盘放置食品,进餐时将菜夹到面前的小碟子享用。

      中餐的餐桌礼仪基本上很简单、自在,最不受拘束。只要留意以下要点即可。

      1.主客优先。主客还未动筷之前,不可以先吃;每道菜都等主客先夹菜,其他人才依序动手。

      2.有人夹菜时,不可以转动桌上的转盘;有人转动转盘时,要留意有无刮到桌上的餐具或菜肴。

      3.不可一人独占喜好的食物。

      4.避免使用太多餐具。中餐的精神就是边吃边聊,众人同乐,只要遵守基本礼仪,可以尽情地聊天。

      座位

      到了一个桌子前,要分清主次*。一般说,在人家里,背对厨房门的为下座,面对厨房的为上座;在餐馆里,服务员上菜的一方为下座,对面则是上座。如果自己是客人,当然可以应主人只邀坐上座,而请客的一方自己则坐下。总之就是一大桌人中掂量自己应该有多受尊敬就坐到哪里去吧!若是乱了秩序,要么就是存心不尊敬别人,要么就是自己太傻了。

      斟酒

      应由主人为客人倒酒,身份地位最下的为最要尊敬的人倒酒。如果自己是陪客,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而是在中间陪酒的,那么就什么也不用管了,等着别人为你倒吧。

      倒酒的时候还有个量的问题。好朋友,熟的考虑对方的酒量而倒,而对需要尊敬的,自己的一定要比别人的多,要不然就像买菜还价一样。若是自己实在酒量不行则一定要声明在前,请求对方谅解,成功与否喝多少就看自己本事了。

      自己的酒喝完了,别人的还没有喝完,若是*辈,别人要跟你倒,可以说“你自己都没喝完”,长辈的话,如果真的不能喝就讲实话,长辈应该会体谅,实在不行就认命了。

      顺序

      酒桌上是一定要敬酒的。不管是倒酒还是敬酒,都有个顺序问题。自己为别人倒酒,自己的就肯定是在最后,敬酒和倒酒都要始终如一的一个顺序,要从身份最高的喝酒的人开始,依次降低,不好控制的话就顺时针,逆时针一圈都行,只要一圈该做的酒都做完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自己是上面所述的陪客,千万不要在主人敬酒之前敬酒,那就是抢人家的风头了!

      中餐用餐礼仪常识须知

      *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些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2、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3、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4、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5、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吐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6、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宜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7、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8、不要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要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如是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9、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10、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11、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

      中餐礼仪须知

      ●餐具

      中餐餐桌多为圆形,且餐桌之上再置一略小、可转动台面,以方便就餐者取食。这是中餐特别的地方。

      宴会上,主要餐具有筷及筷架、大小汤勺、食盘、饭碗、水杯、酒杯、餐巾、湿毛巾、牙签等。

      餐巾摆放,将其一角压在餐盘下,使其搭在膝盖上,用以遮挡不慎掉落的油渍。餐巾可擦手、擦嘴角,但不可擦脸、擦汗、擦餐具。

      热湿毛巾也是中餐餐桌上特有的。就餐之前,用热毛巾擦擦手、脸上的'汗迹,会觉得很爽快(提示:热毛巾若摆在两餐盘之间,往往会有人拿错,其结果是,有人拿不到湿毛巾。可否把两湿毛巾并在一起呢?如果这样,就不会拿错了)。

      宴会上,公筷、公勺至少应有两套,分放在主人和第二主人(在主人对过)面前。

      ●不同

      中餐与西餐在制作方法、进餐次序以及餐具等方面,都有显著区别。如中餐以炒为主,西餐不炒,而是蒸、烤、煮、卤等。中餐喝汤,是在热菜之后,宴会行将结束时;而西餐,则是在冷盘之后、热菜之前。广东等地宴会喝汤次序与西餐一样。

      中餐餐巾一般是将其一角压在餐盘下,盖住膝盖部,西餐则是将餐巾对折,口朝外*铺在膝盖上。

      ●西吃

      我们举办中餐宴会,常为外国客人准备刀叉,让他们用刀叉品尝中餐,因此有中餐西吃的说法。中餐菜肴,如狮子头、四喜丸子等,使用刀叉,很合适,但宫保鸡丁中的花生米,就不好使用刀叉,只好用勺。

      过去上菜,常常盛在大盘里,由就餐者各取所需,或由服务员在桌旁为每位就餐者分菜。参考西餐做法,现在正式宴会多采用分餐制,即在后台,已将菜为每位就餐者分好,再送上。原则上,每道菜后,都会换上新餐盘,使用过的刀叉也会收走,但是筷子则一直用到底。

      喝汤,应用汤勺,一勺一勺喝,且应注意不出声。汤热,不可用勺搅拌,更不可用嘴吹气降温,要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汤勺用毕,不要留在容器里,应放在垫盘上。

      ●礼仪

      坐姿端正,双脚自然分开,不可双腿横跨坐骑,不可将脚搭在椅称上。上身微前倾,双手可扶持餐桌边沿,但不可将双臂搭在餐桌上。

      礼待客人,关照尊长和女士。女士不可在餐桌前打扮、补妆。

    [阅读全文]...

2022-03-31 18:19:14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杂文随笔

  • 随笔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杂文随笔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随笔的身影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杂文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是三下乡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体验了到了真正的农村生活。

      早上,我跟着共建组的组员们一起带着农具和装备准备出发去帮当地村民干活,在双寿村村委巫*的带领下,来到两家农户的田地,进行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务农活动——割稻谷。

      七月,是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处于热带地区的信宜市双寿村,正值水稻丰收。田地里,黄灿灿的谷穗,粒粒饱满,压弯了稻杆。我们来到目的地后,队员们立马进入状态。男女生分别在两块农田干活,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割稻谷,有人负责用机器打稻谷。男生们那边的机器还是比较原始的手动操作,所以他们要一边打稻谷,还要一边用脚不断地来回踩踏板来转动机器。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家的身上,不一会儿,大家都已经是大汗淋漓的了,而且因为是在水稻田里面,田里的都是湿粘粘而且又松软的淤泥,一不留神就容易脚陷下去,尽管如此,我们红土的队员们不顾湿透的上衣,沾满泥土的裤脚,继续埋头苦干。期间,还突然下起了小雨,队员也并没有要休息的打算,雨水打在身上,已经分不清身上的'是雨水还是汗水。当地的农民也十分的热心,一直叫我们休息一下,喝口水,还有一位热心的阿姨给大家送来了冰淇淋。

      虽然我们从小就知道《悯农》这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直都被教育要珍惜粮食,但是只有真正地体验农活,你才能感受到每一颗稻谷的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获,这中间的过程,要付出太多太多的心血。我们的队员只是体验了一个上午的农活,已经满身大汗,精疲力尽了,而我们的农民们却要在大多数日子里,都在农田里干活。而且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田被荒废,年轻力壮的都不愿意再务农,选择外出打工,只有剩下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农田,维持生计。

      队长说,下乡就是要体验生活,这次下田务农,真的给了我们别样的体验。虽然今天很累,但却充实和有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3-02 10:37:44
  • 中餐就餐礼仪常识

  • 礼仪
  • 中餐就餐礼仪常识

      我们用餐的时候,其实座位看似没什么,但是却有很多的礼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餐座位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次有主次之分。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而定,已*为上,已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举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每张桌上,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在10人以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过于拥挤,也会照顾不过来。

      在每张餐桌上位次的具体安排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每张餐桌上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手就座,形成一个谈话中心。

      2、每张餐桌上有两个主宾位的排列方法。如主人夫妇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桌上形成两个谈话中心。

      如果遇到主宾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尊重,可安排主宾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则坐在主宾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左侧。

      如果本单位出*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可请其在主人位就座,主人坐在身份高者左侧。

      以上两种情况也可以不做变动,按常规予以安排。

      1、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饮的主要进餐工具是筷子,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2、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进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进口的食物不可过大,应小块华 夏 酒 报*酒业风向标小口地吃。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以免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使劲地嘬,如汤太热,可稍候或用汤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饮料一经入口,除非是骨头、鱼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处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张口说话,如别人问话,适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整个进餐过程中,要热情与同桌人员交谈,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显示出一副贪吃相。

      3、最后要注意牙签的使用。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用手捂住嘴轻轻剔,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走跑边剔牙都不雅观。

      1、中餐上菜顺序

      标准的中餐,不论何种风味,其上菜顺序大体相同。通常是首先上冷盘,接着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喝汤,最后上水果拼盘。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开始上第一道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个热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如果有个人取菜,每道菜应放在主宾面前,有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菜。却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2、用餐时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

      正式宴会前,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不能用来擦脸、擦嘴、擦汗。宴会结束时,再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正式宴会上,还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一条餐巾。它应当铺放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围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领里、腰带上。餐巾可用于轻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3、用中餐的礼仪要求

      由于中餐的特点和食用*惯,参见中餐宴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拿筷时再拿筷。取菜时要相互礼让,依次进行,不要争抢。取菜时要适量,不要把对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不要擅自做主,不论对方是否喜欢,不要主动为其夹菜、添饭,以免让人家为难。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翻来翻去、挑肥拣瘦。取菜时,要看准后夹住立即取走。不能夹起来又放下,或取回来又放回去。

    [阅读全文]...

2022-06-03 15:29:52
  • 谁知道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4、《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6、《琵琶行》

      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阅读全文]...

2022-03-22 20:57:06
  • 示儿的诗意谁知道是什么?

  • 诗意
  •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整体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56:57
  • 复活节的来历谁知道

  • 复活节
  •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活节的来历谁知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信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

      复活节的来历

      复活节跟圣诞节一样,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

      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关于耶稣基督之死,按教义,是为了赎世人的罪;耶稣基督的身体复活,是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复活节具有极度重要伟大的意义。

      英国大部分节日都起源于宗教。复活节发生在过了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原是纪念西亚异教神明巴力的同父异母妹妹亚斯塔路降生的日子,亚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妇。相传巴力得知妹妹亚斯塔路生于一枚天鹅蛋中,就去灌木中寻找;找到了,就抱在怀里孵化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长大后成了一个美女,和巴力同居,后来在巴力危难之际还救过巴力一命。英语单词Easter的词源就是亚斯塔路。

      复活节的意义

      我们过节不仅是纪念耶稣的.复活,而是与耶稣一同经过死亡的过程而后进入复活的光荣。复活节弥撒的经文中把十一世纪初Conrad王宫廷司铎魏玻神父(Wipo)於所作歌曲纳入,在复活八日庆期中歌咏或朗诵。

      中世纪所发展的宗教戏剧是由此首圣诗得到初步的启发。魏玻的诗句很自然地提示给复活剧这极生动的一景:—玛利亚,请告诉我们,你在路上看见了什麽?—我看见永生基督的坟墓,和他复活后无比的光荣,—还看见天使作证,又有汗巾和殓布。—基督我的期望—已经复活,他要先你们而去加里肋亚。—我们知道,基督确实从死者中复活了。

      在中世纪,所有的基督信徒在复活节日出之时庆祝,因为依据古老的传说,太阳在复活节清晨欢喜跳跃三次,以光荣耶稣的复活,穿云而出的光芒有如天使般欢舞。欧洲的民众在复活节清晨聚集在旷野或山顶观看日出的光辉,在破晓之时鸣炮与钟声,乐队与圣咏团以阿肋路亚及赞美歌声来庆祝像徵耶稣升起的上升太阳。至今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仍保有这种清晨致敬*惯。

    [阅读全文]...

2022-02-11 01:13:45
  • 作家江南谁知道?

  • 江南
  •   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称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够获得出版发行,历史悠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家江南谁知道?欢迎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

      江南,本名杨治,1977年7月13日出生于安徽舒城,*当代作家。

      2000年,创作出版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2005年起,陆续出版小说《九州缥缈录》。2009年,出版小说《上海堡垒》;同年10月,在《漫客·小说绘》连载青春幻想小说《龙族》,后陆续出版单行本。2014年,开始创作幻想小说《天之炽》;同年,出版随笔集《龙与少年游》。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2020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龙族》上市。

      中文名:杨治

      外文名:Richard

      别名:江南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舒城县

      出生日期:1977年7月13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九州缥缈录、龙族、此间的少年

      主要成就:2013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榜首

      人物经历

      1977年7月13日,出生在安徽舒城的一个公务员家庭,高中就读于合肥八中。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9年,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师从MichaelL.Gross攻读硕士。

      2000年,创作出版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该书借用金庸小说角色的名字,讲述了在汴京大学里乔峰、郭靖、令狐冲等人的校园故事。

      2001年,开始创作《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小说以虚构的九州世界为背景,穿插九州世界中的北陆游牧部落与东陆王朝的争霸史,讲述了未来诸名将和帝王们少年时的故事。2004年,硕士毕业后归国创业。2005年,与今何在、潘海天、斩鞍、遥控、水泡、多事等人创设奇幻架空世界“九州”,并创办杂志《九州幻想》;同年,出版小说《九州缥缈录》。

      2006年,开始创作科幻爱情小说《上海堡垒》,该小说讲述了在末日来临之前,关于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2008年,纵横中文网成立,江南担任副总经理。

      2009年1月,出版小说《上海堡垒》;10月,开始在杂志《漫客·小说绘》上连载青春奇幻小说《龙族》。

      2010年4月,出版小说《龙族Ⅰ火之晨曦》;12月23日,与北京大学团委合作拍摄的校园公益电影《此间的`少年》上映;同年,与漫画家颜开合作推出《龙族》系列漫画。

      江南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2011年,作为*青年作家代表出访埃及,在开罗书展上致《幻想与世界》专题报告;受邀出*“全球青年未来创意领袖论坛“并发表演讲《颠覆败局》;同年,出版小说《龙族Ⅱ悼亡者之瞳》。2013年,先后出版小说《龙族Ⅲ黑月之潮》上中下;12月,凭借《龙族Ⅲ黑月之潮》获得“2013年*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14年4月,出版幻想小说《天之炽1:红龙的归来》;同年,出版随笔集《龙与少年游》,披露了江南的成长轨迹及《龙族》的创作历程。2015年6月,出版《天之炽2:女武神》;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12月,出版小说《龙族Ⅳ奥丁之渊》;同年,再次获得“*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16年2月,创办北京灵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1月,再版《上海堡垒》修订版。2018年5月,与阅文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在微信阅读、QQ阅读等*台连载《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2019年7月,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九州缥缈录》在浙江卫视*蓝周播剧场首播,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同步播出;8月,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海堡垒》上映。2020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龙族Ⅰ火之晨曦》《龙族Ⅱ悼亡者之瞳》]上市。2021年8月31日,担任监制的军事动作枪战电影《漫画雄心》在腾讯视频播出。

    [阅读全文]...

2022-02-25 23:50:54
  • 中餐礼仪的桌次和座次

  • 礼仪
  • 中餐礼仪的桌次和座次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饮食礼仪因宴*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餐礼仪的桌次和座次,欢迎阅读参考!!


      中餐礼仪

      (一)由多桌组成的宴请桌次排序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通常,距离主桌越*,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数字书写)。

      (二)单主人宴请时的位次排序

      在本排法中,以主人为主心,住房其余座位和客房人员各自按“以右为贵”原则一次按“之”字形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三)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男女主人共同宴请时的排序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以右为贵的排列。男主人坐上*,女主人位于男主人的对面。宾客通常随男女主人,按右高左低顺序依次对角飞线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国际惯例是男主宾安排在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安排在男主人右侧。

      (四)同性别双主人宴请时的座次排序

      第一、第二主人均为同性别人士或正式场合下宴请时用的方法,是一种主副相对、按“以右为贵”的原则依次按顺时针排列,同时要做到主客相间。

      饭桌中的“排座次”

      *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为首*。然后首*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右边为3、5、7*,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拓展:

      中餐礼仪规范

      1、中餐入*,须讲究座次。一般居中前的餐桌为贵宾*,每张桌子面对大门的,面向东面的或居左的座位为主宾座,不可擅自落座,要根据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分坐。

      2、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等。在正式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方,酒杯摆在菜盘的右边。筷子和汤匙可放在专用的碟子上,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碟子上。

      3、中餐上菜顺序如下: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点和水果。

      4、进餐开始的时候,服务员送上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肉、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的水盆,其中飘着柠檬片和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用它洗手时,可两只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刷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5、入*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住人举杯示意开始时,才能动筷。

      6、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不要抢在邻座面前;一次夹菜也不应过多;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

      7、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放,狼吞虎咽。

      8、不要挑食,不要只盯着自己喜欢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到自己的盘子里。

      9、不要把盘子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发出不雅的声音,如喝汤时的声音,吃菜时的声音;不要嘴里含着食物和别人聊天。

      10、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到桌子上,可用餐巾纸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到碟子里。

      11、不要用手在嘴里乱抠。可用牙签剔牙,并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12、避免大声喧哗。需要时招呼服务员时可用手示意,切忌高声大叫。

    [阅读全文]...

2021-12-12 04:29:03
  • 谁知道水浒传作者是谁

  • 水浒传
  •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谁知道水浒传作者是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历来研究者说法不一。在*大陆最流行的说法是施耐庵,但是也有一些版本却标明著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其实,早在明、清两代,关于《水浒传》版本上的署名,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就有如下三种说法:一、罗贯中撰。这种说法不见于任何一种早期刻本。

      二、施耐庵撰。这种说法最早的两种版本出现于明末崇祯年间。

      三、施耐庵、罗贯中合撰。有这种题署的`版本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也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二人合著的。不过他认为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五十回才是罗贯中续的。所以他要“腰斩”《水浒传》,并在第七十回正文后面发表这样的评论:“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

      不过,金圣叹并没有提出他所根据的是什么。

      一般的评价,有两个共识:第一,都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比《水浒传》写得好,特别是关于战争部分。《水浒传》最擅长写**越获,但战争场面却写得极为粗糙,漏洞百出。所以,不太像罗贯中的手笔。第二,都认为《水浒传》的前七十回比后五十回写得好。如果《水浒传》的后五十回是罗贯中所续,不应该写成这个样子。

      可是,如果此书没有罗贯中什么事,为什么又会出现他是此书作者的传言呢?可见,其中必定另有原委。此外,还有人认为施、罗都不是《水浒传》的作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二人的关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施耐庵”不是人名?

      极少数的人认为施耐庵不过是个假托的人名。例如鲁迅在《*小说史略》中就说:“疑施为演为繁本者之托名。”他的根据是最早出版的《水浒传》简本书上并没有编著者署名,几十年后出现繁本,不但内容有所增加,作者也署名了。因此这个作者,很可能就是万历年间繁本的修订者,不过是编个人名随意加上去的而已。甚至有人认为“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施耐庵”是“是乃俺”的谐音,意思“就是我”,也就是编者罗贯中。

    [阅读全文]...

2022-05-16 14:40:05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句子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语录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说说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名言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诗词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祝福
关于谁知盘中餐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