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关于关于鹏城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鹏城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鹏城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鹏城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 语录(6k+) 说说(4) 名言(706) 诗词(731) 祝福(3) 心语(94)

  • 描写早春的古诗_城东早春的古诗

  • 早春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描写早春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1、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2、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3、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陈亮《水龙吟春恨》

    4、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5、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6、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7、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8、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严仁《玉楼春春思》

    9、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10、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1、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3、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14、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5、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16、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1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18、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左纬《春晚》

    19、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0、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21、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2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24、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2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6、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27、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高启《春暮西园》

    28、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2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30、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1、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32、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古离别》

    33、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4、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5、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36、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37、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3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3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0、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晚春》

    4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4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4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44、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乐春晚》

    45、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6、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47、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48、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49、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50、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陈与义《春寒》

    [阅读全文]...

2022-05-22 23:51:11
  • 描写早春的古诗_城东早春的古诗

  • 早春,优美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描写早春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1、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2、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3、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陈亮《水龙吟春恨》

    4、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5、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6、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7、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8、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严仁《玉楼春春思》

    9、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10、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1、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3、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14、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5、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16、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1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18、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左纬《春晚》

    19、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0、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21、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2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24、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2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6、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27、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高启《春暮西园》

    28、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2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30、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1、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32、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古离别》

    33、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4、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5、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36、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37、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3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3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0、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晚春》

    4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4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43、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44、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乐春晚》

    45、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6、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47、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48、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49、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50、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陈与义《春寒》

    [阅读全文]...

2022-03-22 15:51:11
  • 《城东早春》古诗

  • 早春
  •   《城东早春》这首诗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作者】杨巨源 【朝代】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译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式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⑴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⑵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

      ⑶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匀:均匀,匀称。

      ⑷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⑸俱:全,都。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

      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城东早春、独不见、相和歌辞·乌夜啼、相和歌辞·大堤曲、琴曲歌辞·别鹤、杂曲歌辞·独不见、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题赵孟庄、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夏日、送李虞仲秀才、和卢谏议、奉酬窦郎中早入、野园献果呈员外、杨花落、月宫词、赠从弟茂卿、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胡姬词、春日有赠、襄阳乐、关山月、长城闻笛、春晚东归留赠李功曹、送殷员外使北蕃、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秋日题陈、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题表丈三大夫书斋、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与李文仲秀才同赋泛酒花诗、登宁州城楼、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供奉定法师归安南、池上竹、长安春游、早朝、赠张将军、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送人过卫州、寄中书同年舍人、酬于驸马二首、将归东都寄令狐舍人、寄江州白司马、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酬卢员外、古意赠王常侍、送裴中丞出使、送绛州卢使君、赠李傅、上裴中丞、和人与人分惠赐冰、观打球有作、早春即事呈刘员外、送司徒童子、寄昭应王丞、酬崔博士、酬裴舍人见寄、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赠史开封、奉寄通州元九侍御、赠浑钜中允、重送胡大夫赴振武、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奉和裴相公、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奉酬端公春雪见寄、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元日观朝、题贾巡官林亭、和元员外题升*里新斋、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邵州陪王郎中宴、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寄赠田仓曹湾、上刘侍中、赠侯侍御、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赠邻家老将、和吕舍人、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题范阳金台驿、寄薛侍御、折杨柳、雪中听筝、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僧院听琴、和武相公春晓闻莺、唐昌观玉蕊花、山中主人、太原赠李属侍御、崔娘诗、秋日登亭赠薛侍御、石水词二首、答振武李逢吉判官、宫燕词、赠崔驸马、听李凭弹箜篌二首、临水看花、观妓人入道二首、方城驿逢孟侍御、题清凉寺、酬令狐舍人、和令狐郎中、送太和公主和蕃、秋日韦少府厅池上咏石、失题、春日题龙门香山寺、寄申州卢拱使君、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送李舍人归兰陵里、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句、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赠陈判官求子花诗(魏府出此物)。

    [阅读全文]...

2022-03-04 01:45:26
  • 城东早春古诗的意思解释(城东早春古诗翻译和注译)

  • 早春,解释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3分)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的统称。②上林:即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

    【分析】此诗抒写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而概括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12.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

    A. 首句中“新春”就是早春。“清”不仅写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还指这种景色刚刚显露出来,环境清幽,别有一番风情。

    B. 第二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才”“半”二字,不仅照应题目中的“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生动逼真。

    C. 三、四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理趣浑然,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新生事物的道理,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 诗歌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虚实结合,开拓了意境,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上林苑暮春时节花团锦簇之时的无限向往和喜悦之情。

    【解析】D项“突出诗人对上林苑暮春时节花团锦簇之时的无限向往和喜悦之情”有错。

    首先,诗题为“城东早春”,可见作者要描写的是早春景色;其次,首句“诗家清景在新春”,突出了作者对“新春、早春”的喜爱;第二句描写“绿柳才黄半未匀”,“才”“半”不仅照应了诗题的“早”,也刻画出了柳刚刚生发嫩芽的色泽与姿态;三四句想象上林苑繁花似锦时,看花的人太多的盛况,是虚写,实际上却更加反衬了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说明诗人善于捕捉新生事物,善于发现早春美景;故选D。

    【参考译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阅读全文]...

2021-12-20 20:40:50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春夜洛城闻笛名句赏析)

  • 洛城,便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在唐代时,是一所非常繁华的大都市,当时被称为东都。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李白曾经游于洛城。作为大诗人的李白,自然会留下一些诗歌来,这首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便是在这时写成的。

    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客栈,在一个春风宜人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静夜来临之际,突然,一个嘹亮的笛声传来,李白听到了,客栈的人听到了,似乎整个洛阳的人都听到了。于是,作为游子的李白,倚窗而立,静静听着这首感人的古笛曲,情不自禁的吟咏出了下面这首著名的七绝。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来写,表现了李白听到笛声后的真切感受,读来令人感动。诗的第一句便给人奇峰突起之感,“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用的极妙。这个笛声从何而来?由谁演奏?作者全都不说明,只是听到笛声,听到这样感人的曲子,一切便都足够了。

    接着,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写这首曲子打动了洛阳城中千千万万的听众,“散入春风满洛城”,作者自己听到了,深受感动,就联想起整个洛阳的人,或许也都听到了吧!因为这笛声借着春风,在夜深人静之时,一定是能够飞过层层屋宇,传到有心人耳中的。

    李白静静听了一会,才听出这首曲子,正是那感人动情的《折杨柳》古曲,所以才在第三句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人离别,折柳相送,杨柳依依,正是不舍之情。

    但是李白这里,却用词巧妙,折柳二字,大有双关之意,不仅是听到了这首《折杨柳》古曲,而且是表现了一种离别的情绪,一种离别的*俗,所以才会激起人们内心的激荡和共鸣,才会有最后“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这看似是在说别人,其实正是说李白自己啊!

    思乡,一直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感情之一,我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繁华盛世,还是落后小村,都一定是最令人难忘的地方,尤其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思乡之情,浓重醇厚。李白这首诗,虽然写的事情是深夜听到笛曲,但是所写的意境,却早已不仅是音乐,而是那种浓重的思乡之情,那种夜深人静之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才是诗中最为感人的地方。清代的周珽(tǐng)曾经评价这首诗说,“意远字精,炉锤巧自天然”,此言中肯。

    [阅读全文]...

2022-06-10 08:05:17
  • 城东早春古诗词

  • 早春
  • 城东早春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东早春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城东早春

      朝代:唐朝

      作者: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

      倘若在仲春时节,林苑里繁花似锦时,出门一看,都是踏青游春的赏花人,岂不是太过迟了。

      译文二

      诗家喜爱的清丽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刚刚萌发出嫩黄的新芽,清新可人。

      要是等到上林苑百花争艳的时候,出门的可就都是赏花游玩的人了。

      译文三

      柳树刚冒出绿芽,也许没有似锦的鲜花美丽,可是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春天来到了。如果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那不是太迟了吗?

      注释

      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诗家:诗人。

      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汉代宫苑。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

      赏析:

      诗的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美丽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了作者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联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做具体描绘,必成累赘。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浓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艳丽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的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既写清丽之景,又写浓丽之景,对比鲜明,格调十分轻快。第三句写出芳春的繁花似锦,用景色的浓艳来反衬早春的“情景”。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1】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2】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3】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

      【4】新春:即早春。

      【5】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6】匀:均匀,匀称。

      【7】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8】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9】俱:全,都。

      【10】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作品赏析:

      [注释](1)诗家:诗人。清景:美景。(2)上林:皇帝的御花园。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译文]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吐出淡黄的嫩芽,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倘若在仲春时节,皇上御花园里繁花似锦时,出门一看,都是踏青游春的赏花人。

      -------------------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阅读全文]...

2022-04-28 06:58:05
  • 描写青城山的古诗句

  • 描写青城山的古诗句

      1、【谒青城山】赵抃

      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观宿有诗招主簿,庐空无分遇先生。

      2、【游青城山】白逊

      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

      3、【游青城山】

      *湖如镜山含黛,赤壁围城景色奇。三十六峰入画境,百零八景挂天梯。天狮问道祥云袅,溶洞寻幽紫气怡。仙履清凉奇幻景,上清晨雾掩莺啼。

      4、【游青城山】赵抃

      三十六峰峻,维岷在蜀奇。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冻雪诸蕃隔,晴云六面披。访山穷宝洞,敕鬼觇丰碑。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盘桓不忍去,还作更来期。

      5、【再题青城山】范成大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6、【八声甘州·登青城山】

      叹巴蜀胜地多名山,青城似瑶台。拥翠峰北起,岷江乳哺,紫气东来。七八亭廊初见,箫管俱徘徊。直上凌宵阁,雾破天开。端的清明世界,瞰锦官历历,燕赵尘埃。数陈仓暗度,赤壁扫烟灰。祭崔嵬清茶三盏,百谷王、碧洞自流回。云间鹤、仙乡何处?正好同归。

      7、【祷青城山回】徐太妃

      翠驿红亭*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8、【赋得青城山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歌】钱起

      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青城嶔岑倚空碧,远压峨嵋吞剑壁。锦屏云起易成霞,玉洞花明不知夕。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绿罗春月供门*,知君对酒遥相思。

      9、【阆中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10、【青城山】汪元量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阅读全文]...

2022-06-02 14:47:16
  • 春夜洛阳闻笛原文及赏析(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解析)

  •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原作者 窦凤才

    春夜洛城闻笛——[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洛陽(现在河南洛陽)。时值李白客居洛城的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折柳,指《折杨柳》歌曲。《折杨柳》歌辞从梁至唐作者甚多,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玉笛,精美的笛。

    故园,指故乡,家乡。

    【古诗今译】

    在这灯火渐熄的夜晚,是从谁家传出的嘹亮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了整个洛陽城。这样的夜晚听到这《折杨柳》的曲子,有谁会不萌发起思念故乡的深情啊!

    【简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陽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陽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文字载自“潼江小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令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2-02 04:53:27
  •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

  •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征的军队要启航了。这一走,他们的身躯将要永远留在异国战场了。

      身戴铠甲,手拿长枪,顶着无情的太阳,走过了一座座

      无名小城小镇,也翻越一座座荒岭,依旧是那整齐的步伐,行进着。不准叫苦,也不准叫累,那将是每一位将士的基本准则。

      走着走着,便到了一场沙漠当中。一望天际的沙漠啊,是怎样的无情而丰富。多少行军队曾在这儿走过,最终也只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而已。

      是夜,孤独又寂寞,战士们在受降城边安下了营,望着那阖亮的明月,也只能望也不望,不让自己想起远方的.家与故乡。忽然间,也不知哪里传来阵阵芦笛,那声音啊,既悲伤又悠扬,看营的战士血红的眼眶,思念却从不流泪。

      笛声还不断,这是一个怎样使战士集体失眠的笛声啊。多么的冷清又悲伤。

      笛声充满着整个沙漠,好像不止有战士们,还有他们的亲人,故乡……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9.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

      10.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10.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阅读全文]...

2022-05-22 05:01:08
  • 《战城南》古诗赏析

  •   《战城南》 【作者】: 【年代】:唐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赏析】:

      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萧士赟说:“开元、天宝中,上好边功,征伐无时,此诗盖以讽也。”所评颇中肯綮。

      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句,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句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句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东征西讨、转旆不息的强烈印象,有力地表达了主题。“洗兵”二句写征行的广远。左思《魏都赋》描写曹操讨灭群雄、威震寰宇的气势时说:“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此二句用其意。洗兵,洗去兵器上的污秽;放马,牧放战马,在条支海上洗兵,天山草中牧马,其征行之广远自见。由战伐频繁进至征行广远,境界扩大了,内容更深厚了,是善于铺排点染的笔墨。“万里”二句是本段的结语。“万里长征战”,是征伐频繁和广远的总括,“三军尽衰老”是长年远征的必然结果,广大士兵在无谓的战争中耗尽了青春的年华和壮盛的精力。有了前面的描写,这一声慨叹水到渠成,自然坚实,没有一点矫情的喧呶叫嚣之感。

      “匈奴”以下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如果说第一段从横的方面写,那么,这一段便是从纵的方面写。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说,匈奴“业在攻伐,事在射猎”,“其耒耜则弓矢鞍马,播种则扞弦掌拊,收秋则奔狐驰兔,获刈则颠倒殪仆。”以耕作为喻,生动地刻画出匈奴人的生活与*性。李白将这段妙文熔冶成“匈奴”两句诗。耕作的结果会是禾黍盈畴,杀戮的结果却只能是白骨黄沙。语浅意深,含蓄隽永。并且很自然地引出“秦家”二句。秦筑长城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时仍然烽火高举。二句背后含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和诗人深邃的观察与认识,成为诗中警策之句。没有正确的政策,争斗便不可能停息。“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这深沉的叹息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的。

      “野战”以下六句为第三段,集中从战争的残酷性上揭露不义战争的罪恶。“野战”二句着重勾画战场的悲凉气氛,“乌鸢”二句着重描写战场的凄惨景象,二者相互映发,交织成一幅色彩强烈的画面。战马独存犹感不足,加以号鸣思主,更增强物在人亡的悲凄;乌啄人肠犹以不足,又加以衔挂枯枝,更见出情景的惨酷,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浓重的笔墨。“士卒”二句以感叹结束本段。士卒作了无谓的牺牲,将军呢?也只能一无所获。

      《六韬》说:“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诗以此语意作结,点明主题。这一断语属于理语的范围,而非形象的描写。运用不当,易生抽象之弊。这里不同。有了前三段的具体描写,这个断语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中提炼出来,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全诗意旨豁然。有人怀疑这一句是批注语误入正文,可备一说,实际未必然。

      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两句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战城南》是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为汉《饶歌》十八曲之一。汉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艺术上则揉合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本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句,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孙静)

    [《战城南》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7-26 00:59:16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句子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语录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说说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名言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诗词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祝福
关于鹏城春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