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关于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k+) 语录(225) 说说(176) 名言(85) 诗词(9k+) 祝福(58) 心语(2)

  • 古诗词阅读题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的身影,阅读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1、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⑴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⑵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4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

      (2)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的手法,以燕舞东风的乐景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写拟人或衬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阅读练*二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阚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小雾笼罩,杏花飘零,人未成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阚的抒情做铺垫。(2分)

      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

      赏析

      【《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廷焯曰:凄丽*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陈子龙,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怀古词,词意动人,所陈之景冷艳,所表之情凄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对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怀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和其他的春词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凭多闲愁。所有由赋到比兴的过程都是在题内尽述了。就象刘禹锡答白居易的诗,刘、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内。未出题外之意。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

      陈子龙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达意上。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我画在扩号内的字请提问人注意。本来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却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尽、空、无情、等字。(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无情二字的评语,更甚者还是双燕子。燕好是*人对有情男女爱情的美化词,这里居然被作者灌上无情两字。这里却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脱离历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

      这里给提问的朋友介绍下陈子龙这个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文人,更是个抗清义士,明亡以后多年转战南北追随南明武装反清复明,最后被捕投水而死,死后还被**。

      了解这样的背景在看这首春恨想必提问的朋友多少读出了作者的题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杨柳迷离,故国宫院(景阳宫明永乐年修的)月照残红,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国破神忧,(一点爱国意思没有,所以被作者说成无情双燕。)只知在东风中呢喃。一首写惜春词表诉的是作者情伤故国的忧思。神交南唐的亡国后主,此处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路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采桑子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5:45
  • 冬至古诗词阅读

  • 阅读,冬至,古诗文
  • 冬至古诗词阅读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古诗词阅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阅读全文]...

2022-03-23 07:14:54
  • 感悟人生的经典古诗词(最具阅读价值的79首名诗)

  • 人生,感悟,经典
  • 汉(1) 魏晋(14) 唐(15) 宋(43) 元(1) 明(3) 清(2)

    李白(5) 白居易(1) 苏轼(13) 杜甫(1) 王建(1) 李贺(1) 朱熹(1) 晏殊(5) 李煜(2)辛弃疾(2) 陶渊明(4) 陆游(1) 曹植(4) 柳永(1) 殷尧藩(1) 黄庭坚(1) 欧阳修(1) 晏几道(2)罗隐(1) 陆机(4) 程颢(2) 刘彻(1) 蔡琰(1) 阮籍(1) 冯延巳(2) 晁补之(1) 苏辙(1) 赵佶(1)朱敦儒(3) 张元干(1) 周紫芝(1) 严忠济(1) 刘基(1) 杨慎(1) 张惠言(1) 王安国(1) 陈师道(1)史浩(1) 王同祖(1) 左纬(1) 魏源(1) 于石(1) 张璨(1)

    1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

    [魏晋]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4

    [宋]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

    [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

    [汉]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阅读全文]...

2022-03-22 16:03:38
  • 《生命的价值》阅读答案

  • 阅读,生命,价值
  • 《生命的价值》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命的价值》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①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②院长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④第二天,男孩拿着势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的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出10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⑤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又涨了10倍,但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石头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⑥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禀报了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

      ⑦“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为大家免费提供各种课文课后阅读答案,试卷阅读题答案,如果你觉得我们的阅读答案栏目不错,就推荐给你的小伙伴们吧。

      生命的价值练*题:

      1、石头先后被送到何处去卖?结果有何异同?

      2、普通的石头为何成了稀世珍宝?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3、第5自然段中加点的“竟”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生命的`价值阅读答案:

      1、市场“黄金市场”宝石市场。相同的是三次皆有人要卖但都没卖到,不同的是想要买的人出的价格越来越高,是以前价格的十倍。

      2、由于小男孩的珍惜`惜售提升了石头的价值。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善待自己,因为我们是唯一的,独自的,我们无须看轻自己。只有这样,生命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而我们也就有了价值。

      3、不好,“竟”凸现的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结果。文中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被传为稀世珍宝是男孩所想不到的,一个“竟”字在句中起转折作用。如果去了,就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全文]...

2022-02-18 22:20:19
  • 《汉字的美学价值》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价值,写作
  • 《汉字的美学价值》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要学会做阅读,就要多练*,了解出题规律等等,才能更好地做好一篇阅读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的美学价值》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美。*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美学的影响,*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宗白华强调*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在他们那里,*艺术不再是“永恒的灵的空间”。这样,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传统艺术的精神的价值。

      *美学的这个理论,突出了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艺术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艺术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选自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有删改)

      小题1:与“意象世界”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意象世界是一个完整并且有意蕴的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

      B.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人与万物相融的世界。

      C.意象世界是一个美与真相统一的能显现真实的感性世界。

      D.意象世界是一个感性与意义相统一而更偏重情感的世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美学关于艺术作用的观点入手,阐明了意象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而指出杜夫海纳所说的“灿烂的感性”是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

      B.第二段紧承上文,指出*美学的意象理论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C.第三段首先指出*美学对*传统艺术的影响,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最后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

      D.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意象理论内涵、特点和影响的基础上,最后阐明意象理论可以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美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美就在天地万物之间不复存在了。

      B.*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特别值得重视,它使得*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

      C.西方汉学家都喜欢把*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完全否定*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

      D.因为艺术活动可以不断地去创造意象,所以艺术才得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试题分析:

      小题1:“更偏重情感的世界”错,无中生有。

      小题2:A项,“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错,原文没有相关表述。C项,应是先“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D项,第三段不是论述其“影响”。

      小题3:B项,“使得*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是受“*美学”的影响。C项,“都喜欢”错,原文是“一些西方汉学家”。D项,因果倒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主要考查你对现代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阅读全文]...

2022-05-23 10:28:32
  • 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涧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

      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2分)

      3、(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o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__________。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5、(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6、(3分)赏析《饮酒》,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融合。

    [阅读全文]...

2022-01-14 16:14:49
  • 诗名含有值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值字的诗词

  • 三月十一日,遣家人还舍奉侍,值雨。十四日,值晴作

    范梈〔元代〕

    具船闻解缆,想象系朝昏。到日初收雨,沿流定达村。

    初生南涧藻,好*北堂萱。载感飘零意,清江是故园。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唐代〕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漫与 一作:漫兴)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咸阳值雨

    温庭筠〔唐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唐代〕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序灯〔清代〕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野心一片湖云外,灏气三秋海日旁。

    山阁若逢阎伯屿,方君诗思敌王郎。

    雨霖铃 中秋值雨

    高濂〔明代〕

    雨混烟迷,听萧萧、声填空阔。湘帘不上银钩,恨寥落、一秋佳节。

    云外天香,黯黯把、蟾光顿灭。夜深沉、灯火楼台,人寂寥,管弦风月。

    天涯有恨成离别。正凄凉、人悲圆缺。是今宵、缺在人间,怕团圆、天边皎洁。

    泪点雨声厮混,把愁肠万结。叹此夜、千种离情,尽发付蛱蝶。

    冬至夜有感值初雪

    陈忠*〔清代〕

    循环恒有度,阴极复生阳。新雪玲珑白,寒枝落寞黄。

    吾怀似流水,天道自汪洋。莫为蹉跎恨,今宵梦最长。

    春游值雨

    张旭〔唐代〕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江花月夜,值微雨

    张煌言〔明代〕

    春光何处不迷离,江月江花带雨时。玉晕浮波千万里,檀痕浸水两三枝。

    人行濠濮清辉湿,天入沧浪翠霭奇。若使扁舟乘夜去,暗香疏影更相宜。

    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彷

    黄庭坚〔宋代〕

    淮南二十四桥月,马上时时梦见之。想得扬州醉年少,正围红袖写乌丝。

    [阅读全文]...

2022-02-11 06:32:43
  • 诗名含有群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群字的诗词

  •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宋之问〔唐代〕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一

    释德洪〔宋代〕

    胸中蓄奇为谁吐,闲卧湘西云一坞。兴来落笔如崩云,五字凭凌气吞楚。

    我诗望见倒降旗,攻之何必更鸣鼓。独对湘山夜色晴,万壑千岩最幽处。

    卧要明月听松风,为君哦此文中虎。此生身世付一戏,安用声名照千古。

    知君大用参黄檗,三篾束腰随处住。何当峰顶结茅庐,要看掀髯呵佛祖。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二

    释德洪〔宋代〕

    道人秀发兰牙吐,家在金华最西坞。不从大士携画轴,一筇千里来游楚。

    评诗结发师浣花,论字童牙誇石鼓。我皆不能但知爱,亦似胸中有佳处。

    气韵翛然松上鹤,意态索寞阱中虎。却于翛然索寞中,诗句时时出奇古。

    乃知笔力有神助,三峡迅流辄于住。疑非蓬发休上人,定是秃头杨德祖。

    金华超不群用前韵作诗见赠亦和三首超不群剪发参黄檗 其三

    释德洪〔宋代〕

    赤河沙泉自吞吐,北崦疏钟答南坞。凭栏试诵鹏鸟文,洛阳少年亦翘楚。

    当时七国犯谋议,睢阳不复闻鼙鼓。时更事往空流水,豪魂英魄知何处。

    金华衲子如玉清,温粹愈恭如履虎。明章秀句出仓卒,慷慨山川吊前古。

    篇篇秀发春欲酽,便疑造化毫端住。不须众口誇昼公,苕溪君作中兴祖。

    赐钱陈群归里时陈群有反谷之疾诗以宽其意

    弘历〔清代〕

    三尸素所灭,二竖胡为作。予告遂颐和,还乡谚如约。

    陛辞意恳款,请诗应允诺。怜汝身日羸,壮汝神犹铄。

    达生有至论,庸医无大药。辟谷方赤松,先难后原乐。

    群鹤咏

    萧道成〔南北朝〕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宿牛群头

    胡助〔元代〕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李白〔唐代〕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挥手凌苍苍。

    时来不关人,谈笑游轩皇。献纳少成事,归休辞建章。

    十年罢西笑,览镜如秋霜。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

    身佩豁落图,腰垂虎鞶囊。仙人驾彩凤,志在穷遐荒。

    恋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东流送白日,骤歌兰蕙芳。

    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范蠡说句践,屈*去怀王。

    飘飘紫霞心,流浪忆江乡。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

    淮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楼台照海色,衣马摇川光。

    及此北望君,相思泪成行。朝云落梦渚,瑶草空高堂。

    帝子隔洞庭,青枫满潇湘。怀君路绵邈,览古情凄凉。

    登岳眺百川,杳然万恨长。知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

    虞美人·群花泣尽朝来露

    辛弃疾〔宋代〕

    [阅读全文]...

2021-12-06 23:36:02
  • 野菊李商隐古诗词赏析(野菊李商隐阅读理解答案)

  • 晚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堪称超级“菊粉”,他常以菊花自况,借“菊”言志,留下数首脍炙人口的咏菊诗,深受读者喜爱。

    公元813年生于河南荥阳的李商隐,字义山,19岁因出众的文采深得“牛党”要员、时任太*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又被“李党”大员、时任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看中,辟为幕府*,并招为婿,且与王茂元小女儿夫妻恩爱情笃。但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两首著名的咏菊诗,便可窥见一斑。

    开成五年(840年),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李商隐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当年九月,为谋求新的出路,他辞掉了宏农县尉。可直到会昌四年(844年),仍未受重用,不得已移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这年秋天,他写下借菊抒怀诗《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诗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淡雅的风姿。第三句则进一步引申描写菊花的颜色,称之为“陶令(陶渊明)篱边色”,一下子抬高了眼前菊花的地位。诗的第四句描写菊花之香,五、六两句诗表面虽继续写菊,而暗里则饱含寄托,即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他没有彻底失望,正如诗的最后两句所委婉的表达:“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他自己的心绪。

    李商隐的这首咏菊诗,最大的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堪称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同时,这首诗在用典上也堪称一绝,既无切削之迹,又无晦涩之感,如同己出,浑然一体。

    当然,最能表达李商隐心声的是创作于大中三年(849年)的《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御筵。”全诗触景感怀、咏物托意,真实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诗的开头点出野菊所处的环境恶劣,也揭示了野菊的“生不逢时”。然而,菊花毕竟是花中强者,它决不会甘于寂寞,故而三、四句诗便是“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以上四句,每一句看似写野菊,但实际上是写自己。五、六两句诗笔法一变,由隐到显,追忆自己受令狐楚恩遇往事,那时自己多么惬意啊!大中二年(848年)重阳节李商隐专门写过《九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曾共山翁把酒卮,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诗的最后两句想起令狐楚一个交代。自从李商隐娶王茂元之女为妻之后,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绚认为他“背恩”,跟他断绝来往,尽管李商隐一再陈情,但始终得不到谅解。

    李商隐的《野菊》构思精密,立意高迈。他采用象征的手法,有意识地避实就虚,字面上除五、六两句外,句句写菊,又句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别开生面,不落窠臼。尤其是“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含意精警,令人回味感叹:一个满腹才华又胸怀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因各种缘由,如同无人观赏的野菊凋谢,怎不令人惋惜。(赵柒斤)

    [阅读全文]...

2022-02-01 18:38:01
  • 诗词十首阅读

  • 阅读
  • 诗词十首阅读

      一、仙灵

      春寒满江南,窄袖薄罗裳。

      素衣临碧水,玉手掩愁颜。

      青山无馥影,花径有风寒。

      悄立南山下,听蝶不眠。

      二、少年行

      御剑乘风去,飘飘人世游。

      几处白颠马,多少玉人楼。

      千金来复尽,流水去还收。

      如何明镜里,萧萧两鬓秋。

      三

      寻寻芳草岸,悠悠着新履。

      撑出一帆来,几个多娇女。

      兰舟横短棹,菱歌散心曲。

      那时杨柳畔,一片烟花雨。

      四

      一年熏风尽,凄寒数严秋。

      众生何少乐,人世几多忧。

      茕孑只影立,飘渺一身游。

      我心殊欲绝,抑郁几时休。

      五、樱花错

      樱花飞,樱花坠。点点随风胭脂泪。

      当时只恐不逢人,今日逢人心又碎。

      心又碎,人空醉。日暮谁怜寒衣翠。

      佳人独倚玉楼风,人生若只如初会。

      六、采桑子拟古闺怨

      蛾眉凝聚卷珠帘,锦书易寄,鱼雁难传,何处秋风倚雕栏。

      君言岁末即还乡,烽烟塞北,飞雪江南,离人佳期梦里圆。

      七、十六子(自作调,拟稼轩贺新郎意)

      苦恨年年芳菲谢,那堪杜鹃声切。马上琵琶关塞夜,老将却,声名裂。

      易水萧萧人去也,满座衣冠胜雪。壮士悲歌声未解,谁共我,醉明月。

      八、木兰花(其一)

      当时东宴拼一傲,蕊乱蜂忙胡蝶闹。

      西湖燕去几经年,尽日沉沉鱼雁杳。

      寂寞长剑空依鞘,风流折煞青春少。

      年年沽酒荐芳尊,念取桥边红芍药。

      九、木兰花(其二)

      东风池染烟波绿,尽日晴空飘乱絮。

      绿杨堤畔木兰舟,一笑芳踪杳无迹。

      当时岂知愁如许,归来只向长歌觅。

      声声写尽断肠思,寄与淮南明月去。

      十、蝶恋花咏林和靖

      雾锁青山处士第,入眼西湖,一片縠纹绿。飞云冉冉无寻迹,梅林鹤伴人独立。

      欲取鸣琴作竹韵,流水惊惭,弦断谁人续。回首旧游空零涕,*生未解相思意。

    [阅读全文]...

2022-04-15 04:34:04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句子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语录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说说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名言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诗词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祝福
群文阅读对古诗词的价值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