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关于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59) 说说(164) 名言(1) 诗词(9k+) 祝福(62) 心语(2)

  • 诗名含有审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审字的诗词

  • 怀徐审知王彦博审知之侄彦章

    赵蕃〔宋代〕

    为见山花发,忽思湖柳深。当君散帙坐,著我倚楼吟。别句漫多纸,别觞终欠斟。光阴几尺璧,书疏阙万金。病驹匪恋秣,鸿雁归有心。已后兰亭集,犹能与竹林。

    次韵和审言与孙少述会游审言以病不至

    沈遘〔宋代〕

    三吴高士厌英躔,乘兴南来得暂延。俗役更思抛吏几,胜游还约泛湖船。

    *生慕义如饥渴,自昔论交孰后先。独恨良朋不相对,一吟嘉句重悁悁。

    曾裘父寄二绝并呈审知一再次韵前以寄曾后寄审知四首 其二

    赵蕃〔宋代〕

    纷纷竞说杜陵翁,此老真能数百容。我亦几同叶公好,骇然今日见真龙。

    五月十有八夜与审知同宿塔山次审知韵

    赵蕃〔宋代〕

    初期半山来,已止辄复上。山游更同君,兼取鱼熊掌。向来观极南,屡作此山想。那知有今日,谈笑得纵赏。谢公彼何人,诗声擅霄壤。得非山川行,于以助其长。逐人易浮沈,与物多俯仰。政当恨未立,安曰悟已往。萧萧烟云变,浩浩风雨响。世岂乏此观,身由居苍莽。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赵蕃〔宋代〕

    惊飙振林梢,落日挂马首。世方功名图,我自饥寒走。萧条政长路,欢喜逢故友。酒酌戒毋多,诗声愧新有。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赵蕃〔宋代〕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

    赵蕃〔宋代〕

    由梅且翩翩,溪柳向婀娜。群行欲何诣,僧屋惟所可。连朝谩蕲尔,作意终败我。此事且复然,吾生信多坷。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宋代〕

    出门生憎触风埃,故邀幽人山中来。小休危亭带曲折,未尽高塔当崔嵬。目营所到岂有极,脚力尚壮不拟回。旧游久阔空信耳,高处一上何佳哉。是山百年定谁主,一丘新壤手所开。渊明自祭岂非达,杜牧作志夫何哀。如君风流固旷绝,与我论交忘岁月。异时访我入此山,扣牛共唱生生别。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题之韵作二首时彦博归及常山 其一

    赵蕃〔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阅读全文]...

2022-03-11 09:53:08
  • 含有审字的古诗词 带审字的诗词名句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捭阖》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格言联璧·处事类》

    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二》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审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国。——《黄帝四经·经法·四度》

    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公孙龙子·名实论》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韩非子·有度》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方悖。——《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百战奇略·第六卷·进战》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围炉夜话·第九则》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百战奇略·第五卷·轻战》

    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宋之问《送杜审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杂篇·让王》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春秋繁露·卷十》

    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後,古今前後一也。——《吕氏春秋·纪·仲冬纪》

    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鬼谷子·鬼谷子·揣篇》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宋之问《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宋之问《送杜审言》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刘向 编《六亲五法》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全祖望《梅花岭记》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荀子·非相》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

    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扰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海瑞《治安疏》

    愚者审视之,乃悟。——佚名《不识自家》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班固《霍光传(节选)》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蒲松龄《促织》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蒲松龄《促织》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丘迟《与陈伯之书》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贾谊《惜誓》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屈原《远游》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方孝孺《深虑论》

    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苏轼《三槐堂铭》

    [阅读全文]...

2021-12-10 09:34:16
  • 古茶诗中的“清”之审美意蕴

  • 古茶诗中的“清”之审美意蕴

      我们知道喝茶,但不知道杯小却藏无尽之美,尤其是盛装茶汤后的茶杯,更是光彩照人。茶诗中的茶杯美得让人着迷。下面请一起来欣赏阅读吧!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以茶为诗为画,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的精神生活。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等》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多年,据已有资料统计,我国现存茶叶诗词累计达 12600 首,是茶学文化中最为瑰丽的珍宝。古茶诗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题材和精神载体,饱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审美志趣和情操抱负。唐代斐汶在《茶述》中说: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也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中达到一种集体认同,即:和、静、清三则。今天,我就着重来谈谈古茶诗中的清这一审美意蕴。那么如何多角度地认识和领悟清这一哲学理念的旨趣和精髓呢?

      一、从诗文的茶道精神中,悟出清乃清正廉明之意

      从现有文字记载中寻溯,茶道一词最早见之于唐诗僧皎然的那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诗*悟饮茶所能渐次达到的涤昏、清神、得道三个境界。历代文人从茶的品饮中感悟到茶之清,由茶汤的清浊升华到为人的清廉,延伸到人的品质清白,由物的清俭深化为人格的象征,由此出现了以茶代酒的清正廉明之风。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可致清导和,苏东坡赞美茶的品格为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韦应物《喜园中茶》有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尘,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清心寡欲、品格清高为君子之风。品茶即品人,谁说醉人唯美酒,清茶一杯也醉人。清茶一杯,是古代清官廉洁的象征,体现了茶道清寂无为的禅味。*年来,*以清茶一杯来招待国内外宾客和同志,既不失礼又体现廉正,为人们所称道。清康熙和乾隆皇帝举行大宴会也只是喝茶吃点心,而不用丰盛酒宴。明李贽写了《茶夹铭》:我无老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代宗曾诏拜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职。《全唐诗》载有他的一首《不羡歌》体现了他鄙夷*,清正不阿的品质。

      二、从古茶诗的字里行间,品味清中的清逸况味

      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擅长烹茶,作有茶诗多篇,是陆羽的好友,他现存的名篇是《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全诗 40 字,清空如话,陆羽之隐士风韵跃然纸上。白居易作有《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诗云: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远。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如此结茅而居,辟茶园,听飞泉,赏白莲,饮酒弹琴,仰天长歌,,诗人感到如倦鸟飞返茂林,若涸鱼回归清池,颇为悠然自足。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刚正,然目睹官场污浊后,他向往的是黄泥小灶茶烹陆,白雨幽窗字学颜(《赠博也上人》)那样一种恬淡自然的生活。王阮的归来世事都忘尽,惟记白云堆里行。孔武仲的我生世味薄,所好唯真茶。这些诗作皆以旷远之笔,造空灵之境,都表现了诗人看破世情、不为尘俗所累的散淡和无欲恬静,超尘脱俗,清幽闲雅的情趣。这时的清与文人、僧家所追求的清闲、清静、清逸是相通的,更揭示了茶与诗文创作、书写性灵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诗作营造一种清新自然的诗境,表现出简朴淡泊,闲逸修然的隽永境界。

      三、从古茶诗展现的品茗世界中,领受清的清雅之意

      在中国饮茶史上,茶艺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古人是十分讲究品茶的环境的。明代文人徐渭曾说地过: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当然,在现代人看来,品一次茶,要同时具备他说的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陆龟蒙则云: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扫落松枝上的积雪来烹茶,那更是妙不可言。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可使饮茶的人多几分雅趣。诗人陆游爱茶嗜茶,会玩当时流行的分茶。这是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不是寻常的品茶。冲泡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此时茶盏面上会幻变出各式图样来,若山水云雾,状花鸟虫鱼,类画图,如草书,有水丹青之称。古人品茗时的.悠然清雅之气扑面而来。

      白居易有诗云: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鼻香茶熟,操琴伴老是诗人晚年最舒心的享受。弹琴不能没有茶,吟咏更加不可少。白居易十分喜欢边品茶边吟咏。唐代,特别是中唐以来,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或饮瓯画等号,或吟两句诗,茶和诗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雅趣。唐代以后,禅宗盛行。茶诗也多数都与僧徒有关,僧人清心寡欲的生活和超然世外的心态多能够在茶诗中反映出来。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唐若水《题惠山泉》)

      以上两首茶诗为得道高僧所作,寄兴自然,物我两忘。语言浅易朴素,野泉、烟火、白云、青溪、暮潺潺、 松、茯苓香等意象明朗灵动,诗风恬淡空寂,从*淡的字句中显露出深邃高远的禅意。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把对外部存在的茶作为超脱的内心体验,茶禅一味,显现出僧家茶诗的清静淡雅之美。古人比我们更接*自然的人性,于绿水青山之间汲泉支灶,看清烟飘荡,闻茶香袅袅,享受着与自然交融的乐趣,正如朱熹在《茶灶》一诗中说的:饮罢方舟云,茶烟袅细香,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在广博的古茶诗境界里,品茶的功效乃为清心

      古人云:茶心养性,茶以清心。这里不得不谈到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回文诗: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在茶叶专卖店,往往同时备有做工精细的小茶壶,供顾客品茶用或选购,壶身周围还嵌着几个字:可以清心也。这无疑是告诉人们常喝茶可以有心清气爽的感受。下面本人从茶香和茶水两个方面来解析茶是如何达到清心之功效的。

      先来闻茶香。韦应物《喜园中茶》有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凡法,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道出名茶多出深山幽谷中,最具大自然的清水灵泉之气,外形清秀,香味清幽,最能清人心神。田艺衡在《煮茶小品》中写道:鉴赏茶叶,首重风韵。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被世人誉为茶中极品,品饮时应品其韵味在香之胜。冲泡后便是闻香气,闻香气时将杯盖移上鼻端,深吸嗅香,只吸气不吐气,直至换气为止,盖好杯盖后才能吐气。闻香气后立即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后一一倾注在小瓷杯中供品饮。杯盖掀起未等茶汤入口,茶香就扑鼻而来。如遇上非常高级的茶,更是满屋飘香,花香四溢留齿颊,令人心旷神怡,有神明凌霄汉之感;心中烦倦自然消除,心境顿时宁静下来,令人臻于修身养性的意境中。因茶叶性杂,能醒脑提神,适合消除疲劳,激励精神,阻止瞌睡,从而达到止息杂类、安静沉思之目的。茶香,能给人的心灵注入一种真正的艺术气质。

      再来观茶水。水乃天下至清之物,茶又为水中至清之味,文人追求清雅的人品与情趣,便不可不吃茶,欲入禅体道,便更不可不吃茶。陆羽《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写道: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水。饮茶既是给身体补充水分,更能使心灵达到圆融之境。清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指香气和茶水的味道,花香清清楚楚,茶水清澈,滋味清爽、清滑。苏轼喝茶、爱茶,基于他深知茶的功用。曾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茶能洗气:若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陆游也在诗中写道: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耶律楚材在从军西域时作有《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中写出了诗人饮茶后,了却往昔茶念,西山景色也变得翠烟迷人,两腋生清风。数杯茶后,睡魔卷甲,清兴无涯,思腾八方之外,胸涌诗书千卷。这无疑是茶水有清心之功效的真实写照。

      与火热的酒文化相比,古茶诗中蕴藏的以清为精髓的茶文化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高雅清心的另一面。让我们透过这丰厚浩瀚的古茶诗卷轴,去领悟茶文化里清这一审美特性的清正、清逸、清雅、清心之意蕴。在纷繁的社会中,静品香茗,修身养性,古人有云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苏轼有一首词这样写道: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路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写的是他与朋友去郊外游玩,感觉到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清欢讲的就是对*静简朴的热爱,品一杯清茶比喧嚣的酒宴更能洗涤心灵。

    [阅读全文]...

2022-01-03 04:55:48
  • 中秋赏月的古诗词大全

  • 中秋,赏月
  • 中秋赏月的古诗词大全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中秋节至,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中秋赏月的`古诗词大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1、中秋月(唐·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2、中秋月(唐·李洞)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3、中秋夜南楼寄友人(唐·李群玉)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4、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5、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唐·权德舆)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6、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8、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唐·武元衡)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

      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

      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

      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

      9、八月十五夜看月(唐·姚合)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10、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唐·郑谷)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阅读全文]...

2022-01-05 17:19:11
  • “月”在古诗词中的三大功能

  • 写作
  • “月”在古诗词中的三大功能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月”在古诗词中的三大功能,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表时间。

      《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

      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

      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拓展阅读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唐·王定保《摭言》),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月里更洁,月里更黑,人生有时,月光无极。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旨趣益远,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首先,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丹纳说,“自然界供给的比人工创造的更美”(《艺术哲学》)。月在文学作品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做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马克思*全集》)。“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这方面的代表是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思妇“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同上)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从月水的浸润和滋养伸展下,诗人与那巨大深远的宇宙空间感 边塞这独特性风景线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了!诗人“愿随孤月影”为的是什么?就是那与月光相抚相慰的一空纤尘不染的边塞的空间意识。

      二、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可是在历史舞台上都不过匆匆过客而已。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既然月光又是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封建专制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压制禁锢人才的,自己的壮志豪情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地消融在历史的月光流逝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也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虚抛浪掷了。“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通向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

      三、月的愁绪意象。

      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月的情爱意象。

      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 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劳,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的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天一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该又凭添几重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下无尽的相思之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时间的月水也许会消磨和冲淡爱情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了。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袅袅飘开在爱情失落的天际。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伊人何在,烟水茫茫”。

    [阅读全文]...

2021-12-23 05:56:59
  • 诗词审美意蕴研究论文

  • 诗词审美意蕴研究论文

      张大千诗词审美经历了人生历程变化的改变,同时,又经历了不同地域对张大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张大千诗词不同的审美心境和审美意蕴,而张大千诗词在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寻求到独特的表达意蕴,从而构建了独特而充满人生意味的诗词,诗词极具张力,尤其是诗词与他创作的绘画相配,构成别开生面的、画龙点睛的丰富韵味,起到了很好的让人遐思的作用,提升了诗词的审美境界。

      一、张大千诗词的地域特色

      张大千因为是杰出的画家,对自然山水更有一番独特的偏,他所涉足的地方,都创作了许多画作,他的绘画卓绝于世,而画作上的题画诗词一样精彩绝伦,这与张大千作为画家的对大自然的美的捕捉是如出一辙的。他精细的观察,敏锐的洞察力的确给他的诗词增色不少,很多自然中的细节易被常人忽略,但却被张大千写进诗词,惟妙惟肖,更增添了一份韵味和情趣。而他诗词所体现的地域特色却也显示了张大千诗词审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质,正是因为地域的差异,构成了张大千诗词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因张大千一生所游历的地方广,呈现地域的不同特质,更丰富和提升了张大千诗词的境界,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在现代文学的诗人中独树一帜。

      张大千的题画诗词,处处抒发了对巴山蜀水的深情。张大千因是四川人,故对四川的山川、河流怀有浓厚真挚的感情,一是描写亲自游历四川山水的所见所感,二是出川以后在游览其他地方的时候自然想到的四川美景。前者给人感觉历历在目,动人心魄,而后者给人感觉更朦胧、更有别样的深情的意味和境界,因为表达的心境是很不一样的,一个重描绘,一个更重回味,尤其是离开四川以后的诗词,常常看到一些相关的人和事,难免触景生情,故交交往的往事以及共同旅游的经历,都颇让人陷入无尽的思念,那份萦绕在张大千心中的情使张大千诗词具有更加动人的魅力。前面描写巴蜀山水的诗歌,集中体现在对名胜古迹的赞美,如《川北纪游组诗》《青城山组诗》《峨眉山纪游组诗》《西康游屐组诗》《蜀江秋静》《峨眉海棠》等,对巴蜀的自然美景发自肺腑的喜爱。而离开四川到外奔波的日子,更是思念家乡的美景,如在日本所作的题画诗《题峨眉山图》,在巴西所作《题蜀中四天下》《故乡牡丹》《峨眉山忆游》《题蘑菇图》,在巴黎所作《巴黎题旧作》,在台湾所作《题峨眉佛光图》、《峨眉奇峰》,在敦煌所作的《梦蝶》等诗作,都对故乡的美丽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更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怀,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

      张大千诗词中浸透的对家乡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使作品更具浓郁的情感力度和强度,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是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很多时候也自然让张大千想到四川,如《梦蝶》前句还在描绘黄沙白草的无奈,后面却在写“从知蜂蝶寻常事,梦到青城古洞前”,一种悠悠的情思荡漾开来,对青城山的思念之情彰显无遗,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在异国他乡,对家乡的美景依然恋恋不忘,更凸显了游子的眷恋故乡的情怀。

      二、张大千诗词因不同时空所彰显的丰富多彩的审美对象

      张大千因一生游历和居住的地方很多,个人人生经历丰富,提升了诗词的审美境界,扩大了诗词的审美范围,使诗词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既清新自然,又豪迈多情,有时候又有对生活、人生、社会的独特感悟,展示了多方面的丰富的生活经历。

      足迹所至,张大千去过香港、台湾、巴西、美国、印度、阿根廷、法国等很多地方,所到之处,张大千常去游览,捕捉到各地的名胜古迹,其题画诗词尽情地描写了自己的独特的观感与见闻,如《印度大吉岭组诗》《观尼亚加拉大瀑布》《题所画巴黎模特儿》《瑞士纪游》、《八德园一角》《题印度女子像》《瑞士雪山游屐》《摩诘山园登高》、《日本游诗》《壬寅九日大屋山登高》《题日本女护士画像》《巴西石濑》《移家美国西岸克弥尔》《忆摩诘山园》《喜图》等,对各国的美丽风景、难忘的人物、居住地的留恋都无不充满感情,尤其是对巴西的八德园,因张大千在此居住了长达十七年之久,有更加深厚的感情,那份自在和惬意使张大千对此地有更浓厚的感情,《八德园一角》“不栽栗芋不栽桑,凿个陂塘一顷方。修竹万竿尘隔断,老夫胸次有潇湘。”写出了生活的闲适和内心的宁静,恰似“修竹万竿尘隔断”写出了张大千在八德园的自在而为,不愿受尘世的喧嚣影响,这是张大千在八德园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天地,他充分享受这个地方的宁静,自由作画、快乐写题画诗词,由此可见张大千对八德园的偏爱。

      张大千尽管在外飘荡了几十年,但创作的诗词还是描写国内的山川、人物居多,由此可以看出,张大千的心始终未离开自己的祖国,尤其是在国外游历时的情景,常让张大千想到以前的事,就更加深了张大千诗词审美对象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三、张大千诗词的情感书写

      张大千诗词有很大的情感张力,尤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对自然万物之热爱,对家人、友人的爱,对国家、民族、家乡之爱,对古代名人的由衷喜欢和赞美,由此,使张大千诗词的情感更丰富多彩,同时,又使张大千诗词具有打动人心的巨大魅力。

      张大千作为一个出色的画家,对自然万物有独特的感悟和偏爱,所到之处,常用绘画和题画诗词表达自己对这些地方的喜欢。而自然的一切,皆能引起他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观察细致入微,情感自然融入景色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如在上海所作《观瀑图》“雾眼前便有千里,思蜀笺幅多山梦”表达了对家乡四川的思念,在自然的景色中寄托着张大千的思乡之情。在《题山水册页》“万里风云一叶舟,武陵春色满枝头。漫言遁世桃源好,流水飞英处处愁。”美景中寄予了张大千无限的惆怅与无奈。而张大千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却是这般晓畅淋漓,给人感觉充满无穷的意味,如《题萝卜晚菘图》:“闭门学种菜,识得菜根香。撇却荤膻物,澹中滋味长”,一种悠然品味的快乐之情表达得非常充分。在《南岳图》中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忧愤之情,忧国忧民的意识使题画诗更意境深远。《黄花水仙》借景抒情,写出了张大千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往事历历在目,而朋友已逝,其落魄的心境与孤寂是失去友人后的写照,生动感人。这些诗词,借景抒情,表达张大千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大大提升了诗词的审美境界。

      而有的情感是在素朴的语言中直抒胸臆!表达张大千对亲人、朋友、家乡的刻骨铭心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念娇儿》表达了对女儿生病的担心和牵挂,字字句句表达了真挚的父爱,纯朴自然。《思家》:“已过中秋*重九,山川信美客思家。寂寥秋色无人赏,今岁芙蓉定不花。”一种落寞、孤寂之情在于对故乡的无尽牵挂,尤其是中秋、重阳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自然容易勾起漂泊在外的张大千的思家之情。《盼友人书不至》表达了无限的惆怅,内心的寂寞与凄凉和诸多牵挂,让张大千难以释怀。《答友人书》中更是以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叙述自己归家不得而一切都无太多心情去做,连基本的生活有时候也懒得理,一句“独行宜痛苦,小酌亦沉酣。”表达了多少痛苦与无奈。《怀乡》对故乡四川魂牵梦绕,在梦中见到故乡,才使作者欣喜。《老矣》更多表达张大千年老患病的苦痛以及漂泊之苦,让人感觉心酸。这些诗词,张大千毫不掩饰自己的苦痛、喜悦、无奈、寂寞等各种情感,常常信手拈来,直接表达感情,有时豪情、有时柔情、有时多情的性情中的张大千就通过其诗词得到了很好地表现。自然万物是张大千醉心表现和书写的,而蕴涵的情感也呈现多样特色,使张大千诗词更具情感魅力,具有感染人的魄力。

      四、张大千诗词的深厚文化底蕴

      张大千诗词处处透露出传统文化的根基,其比较工整的句式,比较古朴的语言,诗句中引用的典故、传说、诗词等更使他的诗词具有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学韵味。同时,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也擅长融合中外、古今的文化,使诗词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

      张大千扎实的古文功底,使他在创作题画诗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有很丰富的文化含量,常常是把古代的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自然融入诗词的意境中,既巧妙含蓄,又增添了诗词的无穷意味,拓展了诗词的表现力,更能增加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在《题山水图》中“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引用寇准的诗句表示闲适的心境;在《莲花峰》中“韩公殊可笑”就把韩愈所经历的故事自然融入诗中,引人无尽的联想。《夷陵三游洞》中“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两句中就包含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黄庭坚,唐代大诗人元稹、白居易。诗词中处处透露出的知识含量使张大千诗词能引人联想和更多思考。

      五、张大千诗词的独特价值

      张大千诗词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不仅是超越时空的审美,关键的还是诗词中透露的情感、丰富的人生阅历、细致入微的描写、旁征博引所彰显的洒脱及其底蕴深厚的文化,而且他的诗词最为独特的是为他的绘画作品中题诗词,就把画面的丰富的意境表达得更为透彻,与画面结合得非常巧妙,单独欣赏诗词,同样能欣赏到张大千诗词中的细腻和情感的真挚,而与画面结合,那种画面外的点染更是妙不可言,充满一种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妙境界,更加提升对画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张大千诗词的魅力在于保留了古代诗词的意境,与他所作的绘画交相辉映,但他又不拘泥于已有的传统,学者李永翘就认为:“张大千在‘以古入诗’上,却是手法灵活,形式多样,往往信手拈来,即成妙语文章,仿佛如鱼得水,浑如自然天成,表现出了他在善于继承与善于创新上的精深功力和精湛艺术才华”[1],同时,他的题画诗词更多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喜爱,所以,借古是为了更好地抒怀,古代传说、典故、古代的名人等,无疑为营造优美的有格调的意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与画面搭配,无尽的意味就油然而生。

      张大千诗词可以有助于大家了解张大千的人生经历,洞察他在游历世界各地的时候,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一辈子心系祖国、情牵故乡的情怀使他的诗词更有一份荡人心魄的魅力,能感染人,打动人,超越了一般诗词的情感力度和强度。而张大千对亲人、朋友的无限的爱,融入到诗词的创作中,更多一份柔情和真性情,其表现得自然真挚浓烈的情感,使他诗词更有个性。

      c

      作为世界闻名的杰出画家,张大千擅长对人和物进行精细观察,同时,善于捕捉有意义的画面,就使他对美的感悟更为独特,也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更具美感,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所以,他诗词中呈现的美就更为独特而丰富,与一般诗词作家的视角也有很大不同,更多一份精细中的惊心动魄之美,而且很多*常的人、事、物,被张大千写进诗词却多了一份情致和韵味,增添了诗词中灵动的美感。显示了张大千驾驭诗词的非凡的才情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注:全文所引诗皆出自李永翘编.张大千诗词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1]李永翘编:《张大千诗词集》,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阅读全文]...

2022-06-14 09:09:32
  • 阳关曲·中秋月古诗词

  • 阳关曲·中秋月古诗词

      古诗原文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注释解释

      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银汉:银河。

      玉盘:喻月。

      创作背景

      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诗文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6-26 23:41:49
  • 中国最美古诗词

  • 抒情
  •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6、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7、捡尽寒枝不肯尽,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8、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9、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10、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11、花飞有底事,老去愿春迟。——杜甫《可惜》

    12、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13、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14、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15、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李白《夜坐吟》

    16、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7、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1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9、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20、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21、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22、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23、要渠成结千年实,多谢春风著意吹。——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古洞桃花发嫩枝》

    24、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25、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九张机·一张机》

    26、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2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歌》

    2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29、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30、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曹丕《燕歌行》

    31、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32、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李商隐《四射》

    3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34、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35、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36、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元结《贼退示官吏》

    37、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韦应物《东郊》

    38、唤作映山风味短,看来恰惟映溪红。——袁甫《映山红》

    39、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40、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41、宴尔新婚,以我御穷。——《谷风》

    42、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周密《玉京秋》

    43、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44、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李商隐《到秋》

    4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

    [阅读全文]...

2022-03-16 19:58:10
  • 中国最美古诗词

  • 中国最美古诗词

      1、*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3、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5、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陆游《秋兴》

      6、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陆游《秋思》

      7、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朱庆馀《宫词》

      8、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9、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1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1、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3、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14、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15、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16、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木兰花》

      17、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2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1、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薛逢《宫词》

      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2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5、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2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7、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28、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2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30、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能够任天下之大事。吕坤《*语应务》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4.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蓟北门行》

      5.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6.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7.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8.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9. 沧海一声笑,滔滔*潮。

      10.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1.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1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4.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5. 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16.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17.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8.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阅读全文]...

2022-01-21 09:40:33
  • 古诗词中的唯美句子

  • 唯美
  • 古诗词中的唯美句子

      水滴涟漪终消散,木记轮回恋此生。古诗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唯美句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的`唯美句子,欢迎阅读。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7、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2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2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8、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咏梅》

      2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3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3、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3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6、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4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4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46、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阅读全文]...

2022-07-06 03:45:49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句子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语录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说说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名言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诗词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祝福
古诗词中月的审美属性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