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居不仕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隐居不仕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隐居不仕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隐居不仕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李白的诗歌构思精巧,尤其是律诗对仗工整,而且其文字也是包罗万象,但是其写作风格,又不像一般的诗人,只是才堆砌华丽的辞藻,还大量引用典故,很显然李白的诗更贴*生活,不会太刻意注重技巧,这一点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譬如一些经典的名篇,像《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望天门山》等等,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读来却又让人耐人寻味。
李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同时还非常有气势,以这首《寻雍尊师隐居》来说,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尽管其名气不如《望庐山瀑布》,但是所传递出来的意象,还有其内在的含义,则是要更为深刻。这也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寻找友人为切入点,然后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所思所想,全部融入进了这首诗中。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这此五律一共是八句,共计四十个字,每一句都合律,并且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虽然李白有一些诗并不合律,其实从这首诗中,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李白尽管有一些不合律,并不是他不按照规定来写,只是诗人天马行空,完全摆脱了原有的约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李白的青年时代大部分的时间是在长安,但是偶尔也会独自出门游玩,相对于晚年的李白,在青年时代应当说是更加有激情,其文字也是更具有灵性,这首《寻雍尊师隐居》写得很有气势,仅仅是第一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可是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不仅有气势,还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是描写远处的景色,以及当时的一种心境,由于是出门寻找友人,并且是隐居在大山深处,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群山,苍翠的山峰高耸入云,看上去很有气势,使得自己也变得很渺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已经是不记得多少年了。颔联则是整首诗的诗眼,同时也是千古名句,李白进一步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拨开云雾,一个人走在密林的深处,脚下正是弯弯曲曲的古道,前面小溪里的水,发现了很响亮的声音,那缓缓流水,正在向东流去。
颈联和尾联可谓是情景交融,这个时候李白寻找到了友人,并且还在那花丛中交谈,使得这几句更为有意境;温暖的花丛中卧着一头青牛,身旁高高的树枝上,还停着几只白鹤,此时正在树枝上休息。我与雍尊师坐在草坪上交谈,彼此都很快乐,谈了很多的事情,直到江水被暮色所笼罩,此时我才起身,独自走下云雾弥漫的寒山。在这几句中,最能够表达诗人一种豁然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全诗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还有诗人当时的心情。
李白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很显然是早期的作品,其实仅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寻访友人,然后彼此在交谈。但是李白并不仅仅只是描写了寻找友人的过程,同时还融入了个人更多的情感,把周围的环境,也是描写得极为细腻,每一句都是别具一格。那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首诗,尽管相对来说有一些冷门,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过,不过只要静下心来,去多读几遍的话,自然能够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今天早餐间,随手翻了一下桌上的《李太白诗集》,眼晴就被这句“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吸引住了,饭也忘了吃。仔细吟咏这首《寻雍尊师隐居》,越读越有味。索性品赏一下这首不太为人所知的诗吧。
先简单地按自己的理解粗略翻译一下。
连绵陡峻苍翠山,
峰峦高耸入云端。
远离尘嚣多自在,
那管岁月多少年。
云雾缭绕多岐路,
细认仙迹莓苔间。
途中小歇倚山石,
耳畔叮咚有溪泉。
柴院草丛野花艳,
青牛独卧忆前贤。
屋后青松与岩老,
虬枝顶上鹤闲眠。
高士谈欢煮山茗,
话如江水到天晚。
烟岚暮重须辞归,
尘躯不耐高处寒。
雍尊师就是姓雍的道师,他的名字、生*不详均无记载。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成仙得道是李白终生的追求、寻仙问道就是李白日常的一项工作了。“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二句精妙地描绘了仙家道居的隐居者选择的住所周边环境,反衬隐者道行高深。也表达了李白对此的向往。《列仙传》载:老子乘青牛去,入大秦。《玉策记》载: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也有人说,青牛,是指花叶上有两角象蜗牛一样的青虫。我认为这种解释就太肤浅了。
《寻雍尊师隐居》这首诗不太为人所知,读来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形成了一个反差,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画、音完美结合。意境高远、清新淡雅、音韵和谐、对句工整、严谨飘逸。主要特点: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高处落笔,起势不凡。点出雍尊师隐居所在。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突显崇高、峻拔、恒远。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溪畔岩石上,倾听山泉流水之声。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也是用道家典故,“青牛卧”“白鹤眠”比喻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是一位绝世修道高人。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此诗通过李白一次寻问道的经历,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隐者的仙家气象,也表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
本文插图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来电当速删。
◎摘星星 星空浩瀚,我坐在山坡上想你 此刻,你也想我 那么,你知道“想”有多辽阔 晚风是你的抚摸 此刻,你能感觉到,那么,也是我的 夜,深得像一口井 黎明之前 我想为你摘一朵最闪亮的星星 ◎在黄昏的沙滩 掩住贝壳般的心,把你的名字写在沙滩上 让这广袤而宁静的沙滩替我想你一遍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涛 海水漫上来,淹没你的名字 你,在我心里又死了一回 再喊你,死而复生,就带着一股海水的咸味 ◎狩猎 怀疑枯树的忠诚,但不怀疑你的美 柴门简陋,猎狗孤独 我在黄昏归来,不带猎枪 逃走的小狐狸,你不在旷野 不在我预设好的埋伏圈,我是粗鲁的汉子 想你时,就去南山狩猎 不想你时,也去狩猎 ◎轻愁 比云更轻的,是你的愁 从山坡上走下来,你像一朵橘黄的蒲公英 还没有遇到晚风的吹拂 你痴情的目光淹没在暮色里 你不能像蒲公英那样纷飞 想象落后于夕阳 坠落。你转身向后看了一眼 除了旷野苍茫,什么也没有 ◎隐居 门前的树桩上拴着一匹马,不在乎颜色 柴门是风干的竹子做的,矮小简陋 篱笆内的小畦开满向日葵,热烈而孤独 不是雨天,会有蝴蝶飞来 百岁的老梨树下是石桌及一对石凳,桌上刻有棋局 如果不弹古筝,不读书 又不练剑,我会坐下来与自己下一盘残局 赢了,是我 输了,是另一个我 不养狗,只养一只白鹅 在雨天不用下蛋,它可以尽情欢叫 茅屋搭得潦草,夜晚会有几颗顽皮的星星漏下来 有时掉在缺角的水缸里,有时掉在喝剩下的半碗酒里 听不到喊救命,我在专心想念一个人 一个遥远的,永远不会到来的小女人 她穿一身白衣,像一朵云 ◎隐者墓 云深不知处 我还是找到了你的墓碑 名字是凉的 那一行小楷字是如此俊秀 你一生都珍惜你的姓名 一株不知名的藤蔓植物从墓碑后爬上来 鲜绿,此时已是秋天 我不知道 这算不算是你留在深山的遗言
编辑点评:
组诗是精神碎片式的挥洒,意象不太稳定,跳跃的节奏让读者跟不上步伐。但跳跃的节奏,恰恰是他的精神的呈现过程。力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
咏隐居的诗句整理
(一)
一瓣心香不染尘,身居草舍树为邻。
诗吟天上云追月,曲赋亭前蝶闹春。
小径幽深生紫气,空山灵妙隐仙人。
淡烟流水悠悠去,疑似蓬莱好梦真。
(二)
一缕东风破晓晨,百花斗艳各争春。
松涛幽壑云为友,竹浪*林鸟做邻。
流水描红邀远客,高山染绿醉来人。
襟怀坦荡心安乐,望月数星避俗尘。
(三)
青山寂寂隐江湖,碧水幽幽意未枯。
扶杖牵牛佝老叟,穿针引线靓村姑。
顽童树下黄獒戏,农妇田间野草锄。
变幻风云门外事,桃源洞里乐樵苏。
(四)
沅水岸边方竹苑,桃花溪里石流泉。
一声鱼跃青山寂,三色鸥飞绿水渊。
五柳羞红垂碧叶,陶公惊艳落瑶烟。
油松郁郁松迎客,古洞悠悠洞似仙。
(五)
餐霞饮露匿山中,沐雨腾云四面风。
暮送夕阳归海角,朝迎旭日跃坡东。
层林叠嶂着人醉,画意诗情盈满胸。
日伴青山心难老,鸟鸣鹤舞度阴晴。
(六)
隐居灵境弃浮华,晨种桃花晚种茶。
渴饮崖前泉瀑水,饥餐山后玉芦芽。
邀来闲鹤听笙曲,摘得流云做衣纱。
笑问仙人谁可比?无拘无束赏红霞。
(七)
纸伞轻摇锁木门,相携步与过青盆。
亭中煮酒填诗未,苇岸烹茶嗅茝魂。
淡饭粗茶犹可口,珍馐海味也无痕。
繁华不慕鸳鸯羡,百载江湖见日昏。
(八)
披蓑戴笠烟雨洲,散裤麻鞋作钓叟。
老夫余生谁同乐?盟友水边几鹭鸥。
手操鱼竿钩锦鲤,身后空山惊鸟啾。
情寄山水无世俗,诗书渔樵胜珍馐。
(九)
一派苍茫接碧霄,峰悬斗室绝喧嚣。
凡情莫问眸中客,俗子谁明世外樵?
笼鸟啼空难自在,桃花带梦总飘摇。
久迷相物今除惑,寂地禅生觉路朝。
(十)
久入江湖人亦老,抽身退隐作仙家。
门前种豆为生计,树下孵蚕扫落花。
换得粗衣来集市,买回薄纸贴窗纱。
相邀旧友布棋局,酒后输赢不自夸。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陶渊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场,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陶渊明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极高,所著诗作文章皆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诗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编集成《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品质
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他拥有淡泊名利,坚持本心,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还相当自尊自爱,安贫乐道,拥有常人难有的*静自然的心境。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由于年少时期受到家庭和儒家教育的影响和熏陶,陶渊明很早就拥有济世之志,期望建功立业,在仕途上有所大作为,能够为国家为百姓干出一番实事。然而在他们那个时代,政治官场相当黑暗,官场上的要职都被贵族所垄断,背景不够雄厚的寒门之人只会遭到贵族们的压迫,因此陶渊明即使身负济世的远大志向,但是却无法得以施展。不仅如此,陶渊明身在官场就避免不了与那些官场上的人物应酬,这些使本性正直、向往自然闲适生活的陶渊明非常难以忍受,因此,最终他作出了辞官回归田园的选择。从中就能看出陶渊明身上不慕功名利禄,坚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辞官归隐田园后,陶渊明在诗文方面大放光彩,他借助诗歌抒发自己胸中的情感,倾诉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所著诗歌无一不是佳作。而从他的那些诗作中,不论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好,以及他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高尚人格。
总的来说,陶渊明身上有着许多值得世人学*的高尚品格,不仅是后世文人学者学*的目标,也是*凡人学*的榜样。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于二十岁时踏入官场,为求生计的同时也是为了一展抱负,然而在官场沉浮十余后,他便辞官隐退,归隐田园。而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是出于陶渊明自身喜好自然、淡泊名利的个性有关,二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他作出辞官归隐的决定。
陶渊明本就向往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以及悠闲优雅的生活状态,充满利益与算计的官场生活并不符合他那喜爱闲逸的本性。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个崇尚自由、玄学盛行的年代,再加上政治官场的黑暗使得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避免被迫害纷纷选择隐退山林,而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与这种现象有很大关系。而就是陶渊明的这种崇尚自然与自由、隐逸的性情使得他厌恶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最终辞官归隐。
除了陶渊明的本性之外,他的入仕与辞官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年轻时期,受儒家的教育,陶渊明也曾有着济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他的家庭中曾有做过朝廷官员的家人,可以说陶渊明是出身于官宦家庭,因此他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使他有期望在政治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陶渊明那个时代,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也相当动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壮志雄心的陶渊明也不得不被消减了一番想要建功立业的热情,而黑暗无比的官场与混乱充满血腥的权力也使得本性良善的陶渊明非常厌恶。因此,陶渊明作出了辞官归隐山林的选择。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归隐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归隐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句1、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3、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4、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7、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9、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10、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1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12、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13、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14、绿桑高下映*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15、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
1、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6、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7、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8、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9、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10、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1、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12、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3、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14、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1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1、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2、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7、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10、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11、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12、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
13、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16、*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9、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20、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山河拱手,为君一笑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俗称心乐意。
【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
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髀里肉生】: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称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
称心:恰合心愿。
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荡心悦目】:荡心:心情纵荡,欢快;悦目:看着舒畅。
形容美好的事物给人的舒适感受。
【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惠风和畅】: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1、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2、扰扰*生成底事?镜湖归隐老黄冠3、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结屋水云村,车尘不及门7、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8、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9、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0、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11、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12、念*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13、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14、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15、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16、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7,*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
1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9,*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
2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2,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译文: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赏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1.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难度,提高了学*效率。
2.《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3.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4.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人生得一知己已足邺。——鲁迅书赠瞿秋白 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查看全文)
5.青牛:道家故事,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白鹤:《抱朴子・对俗》说“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载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这两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
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闲三径,思君赋七哀。流觞与红叶,酒不胜杯。——佚名《一似梦瑶台》
8.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9.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3.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4.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查看全文)
15.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7.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1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19.《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20.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2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22.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2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4.”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杨齐贤曰:青牛,花叶上青虫也。有两角,如蜗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鹤”,不过用道家事耳,不必别作创解。
25.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27.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9.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查看全文)
3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
32.《奉和令公绿野堂莳花》唐朝:白居易
33.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佚名《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3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35.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唐 杜牧《雪中书怀》
36.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3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佚名
38.桃礼不言,下自成蹊优美的诗句
39.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师前加“尊”,以示其地位崇尊。
40.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41.圣人无常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 为学莫重于尊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查看全文)
42.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4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李商隐 ——赞美老师的诗句
4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隐居不仕的古诗
隐居的诗句
隐居的古诗句
关于隐居的古诗
隐居深林的古诗
隐居诗句
小村隐居的古诗
描写隐居的古诗
隐居的诗句古诗
大儒隐居的古诗
隐居悠闲的古诗
隐居志向的古诗
归田隐居的古诗
隐居孤独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隐居
深山隐居的古诗
隐居的句子
山林隐居的古诗
山里隐居的古诗
想要隐居的古诗
隐居的生活古诗
隐居名士的古诗
隐居深山的古诗
隐居佛门的古诗
隐居的生活的古诗
抚琴隐居的古诗
古诗抚琴隐居的诗
带竹的有关隐居的古诗
随性隐居的古诗句
有关隐居的诗句
带阑的古诗词
含有商字的五言古诗
古诗村居中醉的含义
写萧山河上的古诗
表现女子妩媚多姿的古诗词
关于朴树的古诗
示儿的古诗词
形容自然风光的古诗
春天的古诗900首
有两个青字的古诗
古诗望洞庭的诗意35字
关于秋天云的古诗
形容在外奋斗的古诗
音乐与小学语文古诗的关系
相思是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古诗中代表春天的事物
宋朝的山水风光古诗词
描写齐国的古诗
古诗《草》的分析
中考要考的20首古诗
古诗中有名的歌曲名
带有秋字的古诗整首
关于古诗歌曲的开场白
赞美人品德的古诗
一带绿字的古诗词
寻找古诗中的秋
列举能配乐唱的古诗词
关于新年元宵的古诗
春节饮食文化的古诗
中秋桂的古诗
王维的古诗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