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晋才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东晋才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东晋才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东晋才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千秋无绝色
悦目是佳人
倾国倾城貌
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楼上的是古代才女,俺们来个现代才女描述吧:从容步出象牙塔面向大海理秀发职场腾云身矫健疆场仗剑姿挺拔张弛有度懂进退文武兼备善谋划衣着时尚妆容美牡丹花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原名文后,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其父卓王孙,当地富翁。
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其夜奔相如,当垆卖酒,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怨郎诗》(又名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
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二、刘细君: 西汉乌孙公主,名刘细君,其曾祖父即著名的汉景帝,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人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大汉通婚。
汉武帝钦命刘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
刘细君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传世之作是那首起句不俗的〈悲愁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李清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洒脱,豁达的性格。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官至中书令,他在书法上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在王羲之以后又创造了一种更妍媚流便的书体。唐张怀瑾称:“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
子敬幼时学于父,其次学张芝,他五、六岁时*字,父亲潜于背后,猛抽他的笔,竟然没有抽脱,叹道:“此儿当会有大名气。”写《乐毅论》与他作范本,*后,能写极小的楷书。他的传世墨迹有《中秋帖》、《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廿九日帖》《玉版十三行》等等。《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廿十九日帖》同其它墨迹有所不同,此帖在书体上楷、行、草书混杂,分外谐调,有寄情翰墨,自由抒怀之风尚。《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
人物生*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名士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迎娶北中郎将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
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转任秘书丞。后来,他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屡辞不得,遂与郗道茂离婚。已经执政的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太元五年(380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功勋。王献之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王献之长期服散致疾,为了避娶新安公主,曾灸足心,导致落下后遗症。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主要影响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
王献之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并评其真书第四、行书第二、章草第一、草书第三,与其飞白书都为神品,他的八分书则被列为能品。庾肩吾《书品》将王献之的书法定为上中品,而盛熙明在《法书考》中则将其书法列为上品。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
古代著名才女的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著名才女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邻女》
【唐】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鱼玄机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赠邻女》是她的名作,“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已经成为千古名句。
女诗人在爱情上的感悟总是最深的。此诗以无价宝比有情郎,阐述了女子对爱情的重视和追求;以易求反衬难得,诉说了爱情追求的艰难与痛苦。全诗格调哀婉,含蕴深刻。
《八至》
【唐】李冶至
*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在唐代是享有盛誉的女诗人,唐代诗人刘长卿称她为“女中诗豪”。李冶生性浪漫,善弹琴,工格律,与陆羽和僧皎然都交好。
这首《八至》诗是李冶的名作。写的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富有哲理意味。从结构上说,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前三句只是个过场,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啰唝曲》
【唐】刘采春
其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其三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其四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刘采春被誉为“古代的邓丽君”,刘采春特别会唱歌,“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她的《曲》有一百二十首,足见她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这组《啰唝曲》简单却感情真挚,表现了女子盼望归人归来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
《春望词》
【唐】薛涛花
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薛涛也是唐代的才女,在如繁星般的大唐诗人中间,占有一*之地足见其才华。自古红颜多薄命,薛涛的一生颇多坎坷。
这首《春望词》是她的传世名作,诗句融情于景,开头四句描绘花开花落之景,抒发相思之情。春光易逝,知己难求,岁月不断流逝让薛涛十分伤怀,“结同心”的梦破灭了,知己难求,佳期渺渺,何其痛苦。
1.《清*调·其一》唐代: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浣溪沙·闺情》宋代: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佳人》唐代: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5.《忆江南·春去也》唐代: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1.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
译文:从来才女相比到底是谁,晁错玉编万斛珠船。自己说人比黄花瘦,可以像黄花是晚秋。
2.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象管鼠须书草帖,就中几字胜羲之。
译文:绿肥红瘦有新词,正是画扇文窗派兴起的时候。用象管鼠须笔书写的草帖,其中就有几个字超过王羲之的。
3.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译文:刚过苏小,外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4.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译文:气质就像兰一样美好,才华可以和天上的仙子相比。
5.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
译文:扫眉才子拿着一支小巧玲珑的笔,戴着蓑笠在白雪中寻诗,雪絮没有粘上泥土,我的心也已经老了,但是我仍然任随风蝶笑那东风。
扩展资料:
千古才女之班昭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汉族。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
《后汉书·列女传》有她的记载。因为《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就东观续成之。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号曰曹大家(gū)。有《女诫》七篇,集三卷。
千古才女之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公元249年),名琰(音yǎn),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千古才女之谢道韫
谢道韫(约376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
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1、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唐 杜甫《杜甫赞卓文君》
译文:气质之优美如同幽谷中的兰花一样芳馨纯洁,才华之出众又宛如仙子一样聪慧敏捷。
2、才逾苏小,貌并王蔷,谁与友之,唯松与竹。——清阿阁主人《梅兰佳话》
译文:才华比钱塘苏小小高,样貌比王昭君美,只有高贵清洁的松和竹才配跟自己成为朋友。
3、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唐 李白《西施》
译文:西施是苎萝山下,越溪边的美女。秀色天下第一,古今无双,荷花也自感羞涩不如
4、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译文: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
5、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清曹雪芹《红楼梦》
译文: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七窍玲珑,聪明无比。黛玉娇弱之美比西施还要美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出自《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清*调词三首》——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4.《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26。
一、苏小小 油壁香车不忍行,轻敲檀板若闻莺。 花飞琴案谁怜我,蝶落秋千月伴卿。 心底净,眼前明,钱塘江上碧云停。 吟诗梅苑逍遥客,何故频添寂寞情? 二、薛涛 车马喧嚣入画图,蜀中璀璨一明珠。 床空梦醒韦皋弃,枕冷魂消元稹辜。 人失落,鸟惊呼,推窗研墨送金乌。 奇才绝艳工音律,谁忆当年女校书。 三、李清照 风住尘香枉拨弦,浮云蔽日水行船。 野花衬地青梅涩,雏鸟啼枝红袖残。 明诚雅,汝舟奸,弱躯有节系中原。 寄人篱下心憔悴,历尽沧桑诉不完。 四、唐婉 徒羡池中并蒂莲,青梅竹马忆从前。 落红飞絮沧桑满,断梗浮萍岁月艰。 吟旧句,写新篇,风摇瘦影药炉边。 悲歌一曲钗头凤,别梦依稀绕沈园。 五、西施 扭转乾坤报国家,舍生忘死一娇娃。 越王勾践休寻柳,吴主夫差莫问花。 观塘月,赏霓霞,强装欢笑品新茶。 何时归隐江湖去,诸暨山前仍浣纱。 六、祝英台 女扮男装进雅斋,草桥结拜诉情怀。 离歌一曲随花落,别酒三杯共雨来。 风入室,泪盈阶。横刀夺爱马文才。 天摇地动波涛涌,山伯坟头蝴蝶偕。 七、上官婉儿 摇笔云飞恨为奴,才思敏捷贱名除。 几多风雨吟琼句,无尽兰笺绘彩图。 诗百味,酒三壶,红梅黥面似沉鱼。 唐隆之变昭容殒,荡气回肠入史书。 八、花木兰 代父从军别故园,赴汤蹈火戍边关。 提刀斩将尘沙起,纵马擒王血雾旋。 评国政,设棋盘,扶持社稷免烽烟。 疆陲不扰民心定,异域来朝捷报传 九、柳如是 流落金陵号影怜,娇花欲语诉哀弦。 寄身歌舞腮含露,浪迹江湖柳带烟。 吟白雪,拭朱颜。绛云楼上许谁攀。 钱门家变香魂渺,烛泪双垂泣杜鹃。 十、李香君 自幼秦淮*漂,凭栏凝睇掷鲛绡。 弦摇絮落随风舞,曲动萍浮顺水抛。 孤影怯,弱躯娇,血痕艳艳映眉梢。 桃花诗扇香囊坠,傲骨琴筝气韵昭。
编辑点评:
我国封建时代,是极其典型的男权社会,女性往往地位低下,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总有那绝代芳华,以她们的倾国倾城之美貌、旷世古今之才华惊艳了铁幕一般的男权天空。“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的著名诗妓苏小小;八岁即出口成章,堪称唐朝第一才女的薛涛;两宋第一女词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李清照;千古哀怨千古愁,化作一曲《钗头凤》的花忧唐婉;河边浣纱、绝色醉鱼,忍辱负重、以身救国的西施;负笈游学,两情相悦,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的祝英台;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的“巾帼首相”上官婉儿;巾帼英雄,替父从军,须眉比之竞折腰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才情斗八高,胆识胜须眉,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凌然正气如寒冬傲梅,血溅桃花千古侠名的李香君……她们一个个风采翩然,衣袂飘香;明目盼兮,剪断秋水;天籁扬兮,千年犹响。凝霜才女笔下的古代十大美才女都是兰心蕙质的绝代佳人,既有惊艳美貌,又有惊世才情,给中国传统社会那略显沉闷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一缕暗香,一点柔肠。作者采用的《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声韵。前后片各三*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整组词作情绪饱满,音韵和谐,骨高格遒,刚柔相济,一脱往日凝霜凄绝哀婉的写作格调,是我见过的她的最好的作品之一。赞一个!
形容才女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才女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无盐之女,干说齐宣,分别四殆,称国乱烦,宣王从之,四辟公门,遂立太子,拜无盐君。
这是刘向赞美才女钟无艳的语句。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艳,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华。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
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2、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意思是: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擅长文词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笔,公侯们个个想像王浚梦刀升迁那样离开那里。分别后远隔烟水无限思念,这思念就像庭院里菖蒲花开那样盛,像天上祥云那样高。
这是元稹赞美才女薛涛的诗句。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3、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这是清代的沈谦赞美才女李清照的语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这是余嘉锡赞美谢道韫的语句。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5、有你在,灯亮着。
这是巴金赞美才女冰心的语句。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扩展资料:
才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ái nǚ,指有才华的有学问的有智慧的女子;也指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女子。
例句:她是个才女。
才华是比较广义的,*惯上文学上有成就的人更容易被称为才女。不仅仅指文学方面,只要在行业中有突出表现都可以称之为才女。
历史上有名的才女:钟无艳,李清照,朱淑真,谢道韫,*代的有张爱玲,冰心,林徽因,萧红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才女
咏絮之才:
形容才女的句子
1、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
——张娴婧《读李易安〈漱玉集〉》
2、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象管鼠须书草帖,就中几字胜羲之。
——元淮《读李易安文》
3、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阿阁主人《梅兰佳话》
4、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汉乐府·陌上桑》5、扫眉才子笔玲珑,蓑笠寻诗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风蝶笑东风。
——王鸿《柳絮泉》
6、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赞卓文君,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李白《清*调》
7、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曹植《洛神赋》
8、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9、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未见其比。所著有文集十二卷、《漱玉集》一卷。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惜哉。
——宋代·朱彧
10、文姬胡笳班昭史,道韫柳絮清照词。才女自古无娇颜,花蕊夫人领双绝。
——黄炎培
古今第一才女指代的自然就是我国著名的婉约派作家李清照。李清照在我国诗歌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女子,在古代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背景之下,她不但是一个满腹才华的人,而且说可以说她的这份才华,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即便是在男子之中也是非常的出众的!
但是,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不顺意的,在她最美好的年龄,却面临着家国离散与自己丈夫的分离,辗转流落到了南方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比较灰暗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李清照也创造出了许多作品,但其所表达的意思,多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年华的流逝的感慨,还有对家国的留念!
一句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以说是将李清照无形的思念,活脱脱的演化成了一份有重量,有感觉的愁苦。而一句人比黄花瘦,又把她那一份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担忧给非常形象地体现出来。李清照诗中的诗句,看似非常的乐观洒脱,但实际上难掩她自己心中的那份孤寂以及自己心中的那份痛苦!
而在李清照流落到南方以后,在一段时间之后,她也结识了自己第二段的婚姻,但也有人说,李清照这第二段的婚姻其实是非常的不幸福的,而且很多人也不理解李清照为什么会选择自己再次开始第二段婚姻,但这一切并没有掩盖住人们对她诗歌的那种崇拜与追求!
回首古代,宋元明清开启了文化的大繁荣。在封建社会之下,也出现了一批批的才子才女们。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更为*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性不应该读书,不应该有文化,然而有一名女性,不仅有文化,更创造了古代女性才情的巅峰。才华横溢,千古难觅,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就是宋朝词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并非是随便起的,李清照身上有着超越常人的才华和志向,那为什么她会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呢?
探寻李清照的一生,才会找到真正的答案。才情一流,她的词至今无人超越
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是当之无愧。她是才女,更是豪杰,更是当时那个社会一道彩虹般的风景。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可以和苏轼同名,更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原因。谁说女子不如男,李清照便是最好的例子。
首先是李清照的出身,不同于普通人,李清照的出身很不*凡。她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大才子苏轼的弟子,爱好读书写词,李清照自小便受父亲的熏陶,喜读书,更擅写词。
母亲是状元之女,颇有文学修养,在这种家庭长大的李清照培养了非常浓厚的文学基础,从小她便就是一个小才女。出口成章,内心世界同样丰富,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
正因为良好的出身,再加上后天的爱好,对于读书写词她仿佛就像一日三餐一般离不开。由此,才造成了她的才华。她写词,用词极为考究,通俗而不落俗套,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又非常讲究意境。婉约唯美,不愧是千古才女。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东晋才女的古诗
五言古诗是东晋的吗
东晋末年的古诗
王朝东晋的古诗
东晋十六国的古诗
东晋的王谢家族古诗
东晋的古诗代表作
关于东晋水城的古诗
东晋园林的古诗句
描写东晋太原年间的古诗
东晋陶渊明的古诗土地*旷
写古诗的才女
才女诗句
才女的诗句
汉代才女的古诗
郎才女貌的古诗
才女未嫁的古诗
赞才女的诗句
夸才女的诗句
写才女的诗词
古诗词的小才女
关于美女才女的古诗
送才女的古诗词
夸才女的句子
古代才女的诗词
称赞才女的诗词
郎才女貌的诗句
表扬谦虚女才女的古诗
赞才女的句子
关于北大才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