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古诗的参考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的参考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的参考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古诗的参考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珍惜时间的古诗参考
时间是人能消费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惜时间的古诗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今日歌》
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杂诗》
【唐】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题旅店》
【清】王九龄
晓觉芳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参考
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相和歌辞.江南曲》唐/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江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北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描写花的古诗句参考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花的古诗句参考,欢迎大家分享。
1、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访莲》
2、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青阳渡》
3、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
4、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荷花》
5、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画莲》
6、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种莲》
7、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荷叶》
8、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卜算子(荷花)》
9、翠翘金钿明鸾镜,疑是湘妃出水中。《题画墨荷》
10、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荷花媚》
11、玉蕊丝丝溢芳馨,仙葩瓣瓣不染尘。《咏荷七首》
1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二首》
13、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四望亭观荷花》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赏莲》
16、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咏莲》
17、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画莲》
18、萧瑟秋风百花亡,枯枝落叶随波荡。暂谢铅华养生机,一朝春雨碧满塘。《残莲》
19、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2、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4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5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6 、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7、潮腮笑入清霜。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8、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9、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10、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2、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1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4、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5、兰佩紫,菊簪黄。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6、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7、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18、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2、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3、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4、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5、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6、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7、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
8、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9、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0、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11、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节选)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唐·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关于六年级上册汇总参考]
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
雨 里 鸡 鸣 一 两 家 ,
竹 溪 村 路 板 桥 斜 。
妇 姑 相 唤 浴 蚕 去 ,
闲 着 中 庭 栀 子 花 。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雨过山村》古诗欣赏参考]
经典的中秋节古诗句参考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冰的诗句参考
1、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霜天晓角》作者:林逋
2、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氐州第一》作者:刘天游
3、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塞上》作者:杜荀鹤
4、堆琼滴露冰壶莹。楼外天如镜。水晶双枕衬云鬟。卧看千山明月、听潺湲。——《虞美人》作者:蔡伸
5、风解池冰蝉翅薄。庭树枝枯笼翠萼。背寒迎暖起犹慵,闲卷珠帘凭画阁。——《玉楼春》作者:杜安世
6、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忆梅》作者:段克己
7、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赋得月照冰池》作者:李商隐
8、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翠阴浓处。——《好事*》作者:程垓
9、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古意》作者:常建
10、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忆王孙》作者:蔡伸
11、镂冰翦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杏花天》作者:卢炳
12、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玉肌清瘦。夜久轻寒透。——《点绛唇》作者:蔡伸
13、落梅时节冰轮满。何似中秋看。琼楼玉宇一般明。只危邖娥添了、万枝灯。——《虞美人》作者:范成大
14、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早春》作者:白居易
15、雅合霜容洁,非同雪体轻。空怜一掬水,珍重此时情。——《荐冰》作者:鲍溶
16、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冰柱》作者:刘叉
17、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作者:李郢
18、玉骨冰肌天所赋。似与神仙,来作烟霞侣。枕畔拈来亲手付。书窗终日常相顾。——《蝶恋花》作者:李之仪
19、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山居》作者:陈寡言
20、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玉壶冰》作者:李程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应该没有人没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主要是根据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深入的体会赏析其中的含义。你还会做古诗词鉴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内容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语词: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
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
羁旅憨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仕途失意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告慰*生的喜悦。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坦陈心志的告白。
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修辞手法:
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一)风格
1. 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 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 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 语言*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特点 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1.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易*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高中学*方法 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 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 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 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4.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5.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6.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
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8.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9.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杜甫《锦树行》
10.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七步诗曹植参考
曹植《七步诗》赏析,你准备好了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七步诗曹植 的内容,欢迎借鉴!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燃:烧。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的无脚锅。
泣:哭。
本:本来。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的。
煎:煎熬,用火烹烧,这里形容用权力逼迫。
何:为什么。
原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诗]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赏析]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曹植墓
位于东阿县鱼山西麓。座东朝西,依山营穴,砖土垒就。1951年夏, *原省文物管理员会清理。后墓室残破,1981、1985年先后整葺修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建安时期杰出诗人。魏太和三年(229年)封东阿王,六年二月改徙陈王(今河南淮阳),同年十一月卒,谥“思”。次年三月迁葬于此。
《三国志·魏书》载:“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墓室为前堂后室砖室墓。前堂4.35米见方,后室长2.20米,宽1.78米。墓壁以青砖错缝*砌。前堂后室之间辟门,以砖封护(图2-5)。清理出石圭、石璧、青玉璜、玛瑙泡和云母片以及罐、盆、杯、盘、灶、案、车、禽畜俑等各式陶器132件。
墓前左侧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碑楼1座,单层硬山式建筑, 内置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立曹植墓碑。碑圆首方趺,趺座半入土中,高度不详。 碑冠与碑身为整石雕出。通首高2.47米,宽1.03米,厚0.21米。碑首雕而不砻,起龛有三身像。碑身高1.80米,镌文22行,行42~44字不等,共935字。 书杂篆隶楷三体,结体险峻,气韵高迈,笔力雄奇。此碑早年湮没在大清河中,清代捞出,还置墓前。此外尚有题咏、记事碑碣4方。
曹植七步成诗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
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
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要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还不容易?可是他考虑到汉室虽然衰落,还有个正统的名义,怕自己做了皇帝,还有人心里不服。所以他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成心要让他为难。
关于古诗的参考画
绘画与古诗的结合的参考图
有参考系的古诗
古诗的参考系
写松的参考古诗
古诗中的参考物
古诗云的参考图片
古诗教学的参考书
参考系选择的古诗
参考系的古诗词
扩圈说说参考
古诗句中的参考系
古诗四帖的参考文献
qq扩圈说说参考
参考的英文短语
微商扩圈说说参考
涉及参考系转变的古诗句
有运动和参考系的古诗词
参考古诗词起名字的
古诗词研究的参考文献
成大器的古诗可供我们参考吗
引用的古诗需要写参考文献吗
古诗词的意义参考文献
古诗文教学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原文摘抄吗
有关古诗文诵读的参考文献
有关幼儿古诗词的参考文献
古诗词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重温最美古诗词的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参考文献
忘了带钥匙的伤感说说
十月加油的说说
关于列表清死尸的说说
关于又胖了的说说
女生伤感长篇说说大全
27岁生日感悟经典说说
女人独立赚钱的说说
对爱情心如止水的说说
关于人生第一次的说说
qq说说批量删除器
被同事冤枉的心情说说
去医院看病排队的说说
不敢相信任何人的说说
秋天的说说
有关成熟的说说
回到校园的说说
好想去旅游的经典说说
脑袋晕的说说
求好心人捐款的说说
关于上进心的说说
关于婚姻不幸福的说说
为一个人付出的说说
我爱她她不爱我的说说
想情人的说说
我宁愿做个傻子说说
再也不喝酒说说
关于失明的说说
一家人吃饭的说说心情
成熟的女人的说说大全
手指受伤的出血的说说
摘下面具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