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笔墨的古诗

关于描写笔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笔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笔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笔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 语录(2k+) 说说(1) 名言(500) 诗词(22) 祝福(1) 心语(55)

  • 关于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墨纸砚诗句之一

      ——笔

      倾心碧水丽山间,妙意浓情汝代言。

      揽得千樽新绮韵,潇潇挥洒醉琼天。

      ——墨

      多情自是化琼烟,亦淡亦浓非等闲。

      绮秀空灵足下守,倾江润染水云间。

      ——纸

      含情脉脉寸方间,意守丹田写绮天。

      留得真心唱旖旎,悲欢离合总担肩。

      ——砚

      悠悠碧水润丹田,情走风云月映天。

      应是瑶池灵妙地,山高路远好成仙。

      笔墨纸砚诗句之二

      ——笔

      恩怨情仇尔代言,思维运作逐根源。

      匠心独具堪魁首,落纸惊风论几番!

      ——墨

      黛染云霞掩靓颜,淋漓尽致展幽娴。

      三川五岳行麾下,四季轮回转瞬间。

      ——纸

      秘笈箴言读在先,千般烙印一身诠。

      抒情诉怨君承载。玉洁纤柔著万篇。

      ——砚

      府邸凝馨若寸田,三江畅饮墨呈川。

      千番磨砺舒筋骨,玉德金声世代传。

      笔墨纸砚诗句之三

      ——笔

      腕底惊风不畏言,纸笺乾坤是非间。

      挥毫自有良贤道,揽日携壶憾九天。

      ——墨

      松风幽粉似轻烟,水墨承香赈弱孱。

      不与丹青争美艳,禅心自在白云间。

      ——纸

      一生偎倚墨痕间,甘于诗词绾素缘。

      欲把纤尘留岁月,轩窗新韵赋春笺。

      ——砚

      万斧千凿自九天,砚池儒雅紫縠烟。

      深浅珠迹抒春色,入卷香魂化墨仙。

      笔墨纸砚诗句之四

      笔墨纸砚

      笔扫春秋诵古今,墨扬冬夏赋诗吟。

      纸寻往事词间叹,砚阅前尘沐慧心。

      笔墨纸砚诗句之五

      ——笔

      万代千秋谁记言?倾心总在点横间。

      洋洋大国文中秀,故事多多有醉天。

      ——墨

      自是情高染作烟,陪红伴绿也休闲。

    [阅读全文]...

2022-05-01 01:13:51
  • 关于笔墨的诗句

  • 笔墨生寒。曾说离愁千万般。——辛弃疾《丑奴儿·和陈簿》

    琼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笔墨仙。——白玉蟾《赠陈高士琴歌》

    朔风归思满萧关,笔墨荒寒点染间。——吴伟业《送王元照·其三》

    十杯清酒千般意,笔墨相期流锦霞。——老舍《赠木下顺二》

    风劲衣巾脆,窗虚笔墨轻。——姚合《秋夕遣怀》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姚合《秋中寄崔道士》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姚合《拾得古砚》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方回《题十六罗汉画像》

    赖有一筹差*,小儿笔墨日翩翩。——陆游《排闷·悠然不觉岁时迁》

    功名已付来生了,笔墨尤非晚岁宜。——陆游《幽事·老夫病起日支离》

    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陆游《读杜诗·城南杜五少不羁》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嬾拂尘。——杨万里《风雨》

    为赋淇奥诗,绝去笔墨痕。——杨万里《和周元吉左司东省培竹》

    雪碗冰瓯翻笔墨,锦机绣假出肝肠。——杨万里《王式之直阁不远千里来访野人,赠以佳句,次》

    开窗对修竹,笔墨得具陈。——赵蕃《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赵蕃《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

    为我寄竹隐,深意遗笔墨。——赵蕃《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远斋老于文》

    笔墨虽欲尽,典刑垂不刊。——苏轼《甘露寺》

    每见昭亭壁,高璩笔墨存。——梅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每见昭亭壁》

    共为几桉用,相与笔墨假。——梅尧臣《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梅尧臣《王*甫惠画水卧屏》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梅尧臣《依韵和*珍寄张圣民及序》

    笔墨深关键,开阖见日星。——黄庭坚《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少游五十策》

    胜夜亲笔墨,因来明月珠。——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

    闲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黄庭坚《林为之送笔戏赠》

    诗成戏笔墨,清甚韦苏州。——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与物殊绝,笔墨易取。——黄庭坚《刘元辅画马扇赞》

    妻寒尚宾敬,儿饿犹笔墨。——黄庭坚《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

    风斜兼雨重,意出笔墨外。——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予作风雨竹》

    醉拈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使形如是何尘缘,苏李笔墨妙自然。——黄庭坚《次韵子瞻书黄庭经尾付蹇道士》

    深闺静几试笔墨,白头腕中百斛力。——黄庭坚《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深闺静几试笔墨》

    奔流骤浪势万里,至画乃扫笔墨痕。——张耒《和定州端明雪浪斋》

    公岂不穷愁,聊为笔墨娱。——晁说之《别後寄东莱公》

    书生复何者,肮脏老笔墨。——洪迈《戏赠吴知伯》

    中郎笔墨妙他年,晚与君游喜象贤。——王安石《诗呈节判陆君》

    当其幕天*地时,惜无人以笔墨随。——黄文雷《题醉僧图》

    吾惭笔墨斐,丝麻视菅蒯。——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蒲生胡为适尔遇,画之满卷无一误,笔墨丑怪实可惧。——文同《蒲生钟馗》

    知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突过苏李前。——姜夔《送项*甫倅池阳》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朱淑真《代谢人见惠墨竹》

    吾言既可骇,笔墨尤其精。——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余。——韩维《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阅读全文]...

2022-03-11 14:50:38
  • 关于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

  • 关于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笔墨纸砚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墨纸砚诗句之一

      ——笔

      倾心碧水丽山间,妙意浓情汝代言。

      揽得千樽新绮韵,潇潇挥洒醉琼天。

      ——墨

      多情自是化琼烟,亦淡亦浓非等闲。

      绮秀空灵足下守,倾江润染水云间。

      ——纸

      含情脉脉寸方间,意守丹田写绮天。

      留得真心唱旖旎,悲欢离合总担肩。

      ——砚

      悠悠碧水润丹田,情走风云月映天。

      应是瑶池灵妙地,山高路远好成仙。

      笔墨纸砚诗句之二

      ——笔

      恩怨情仇尔代言,思维运作逐根源。

      匠心独具堪魁首,落纸惊风论几番!

      ——墨

      黛染云霞掩靓颜,淋漓尽致展幽娴。

      三川五岳行麾下,四季轮回转瞬间。

      ——纸

      秘笈箴言读在先,千般烙印一身诠。

      抒情诉怨君承载。玉洁纤柔著万篇。

      ——砚

      府邸凝馨若寸田,三江畅饮墨呈川。

      千番磨砺舒筋骨,玉德金声世代传。

      笔墨纸砚诗句之三

      ——笔

      腕底惊风不畏言,纸笺乾坤是非间。

      挥毫自有良贤道,揽日携壶憾九天。

      ——墨

      松风幽粉似轻烟,水墨承香赈弱孱。

      不与丹青争美艳,禅心自在白云间。

      ——纸

      一生偎倚墨痕间,甘于诗词绾素缘。

      欲把纤尘留岁月,轩窗新韵赋春笺。

      ——砚

      万斧千凿自九天,砚池儒雅紫縠烟。

      深浅珠迹抒春色,入卷香魂化墨仙。

      笔墨纸砚诗句之四

      笔墨纸砚

      笔扫春秋诵古今,墨扬冬夏赋诗吟。

      纸寻往事词间叹,砚阅前尘沐慧心。

      笔墨纸砚诗句之五

      ——笔

      万代千秋谁记言?倾心总在点横间。

      洋洋大国文中秀,故事多多有醉天。

      ——墨

      自是情高染作烟,陪红伴绿也休闲。

    [阅读全文]...

2022-02-14 05:08:18
  • 墨梅古诗

  • 古诗文
  • 墨梅古诗

      墨梅,元代诗人王冕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情操的追求和恪守。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字词解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此处的池是指王冕的洗砚池。

      池头:池边。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清气:清香的气味,此指人品的纯净高洁。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那棵老梅树啊,开出的朵朵花儿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花色美不美,只希望撒下幽清的香气充满人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

    [阅读全文]...

2022-03-04 16:14:06
  • 论笔墨时空一文房四宝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 论笔墨时空一文房四宝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笔墨时空一文房四宝对书法艺术的影响与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用具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无疑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不仅拓展了书家的创作天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繁荣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书法技巧,实际上也是如何充分掌握与发挥书写工具的特长。不同的书法家使用不同性能的书写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两晋时期,与书法发展密切相关的诸物质要素在逐渐丰富,其中文房四宝的制作和广泛应用于书法,对书法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节点。没有这个物质基础,此时的书法要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文人书法的崛起并占据书坛的主导地位是不可能的。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两晋的笔、纸、砚与墨对书法的影响。

      (一)笔

      文人须臾离不开笔,两晋时期笔的制作已经很精细,鹿、羊、鸡、兔等兽毛及木管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对笔毫的成分,笔管的制作均精益求精,以适应书家们的要求。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所记用羊毫为被、鹿毛为柱的制笔法,是取不同兽毛而兼用其优点的思路,可见晋人实际上已经制作出了兼毫。晋代成公绥的《故笔赋》,郭璞的《尔雅图赞.笔》,都对晋代的笔有所描述和礼赞。另外有些书法家本人就是制笔高手,并且亲自动手制笔。如晋代的卫昶,他本人不仅是位书法家,擅长古文、篆隶,“又妙作笔,子敬得其笔,称为绝世”。书圣王羲之不但在书札中多次提到过对笔的要求,传说还做过《笔经》一文,对制笔的方法讲的很精到,羲之《笔经》云:“凡作笔须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则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则其毫脆而秃,惟八月暑寒调和乃中用。”晋代安徽宣城出一种紫毫笔,以紫兔毫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笔尖尖挺耐用,享名于世。

      晋代傅玄在《笔赋》中云:“简修毫之器兔,选珍皮之上翰。濯之以清水,芬之以幽兰。嘉竹翠色,彤管含丹。于是班匠竭巧,名工逞术;缠以素枲,纳以玄漆;丰约得中,不文不质。尔乃染芳松之淳烟,写文象于素纨。动应手而从心,焕光流而星布。”他对制笔和书写作了由衷的赞美。他还在《笔铭》云:“韡韡彤管,冉冉轻翰,正色元墨,铭心写言。”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们对笔的喜爱使得笔管的制作变得越来越华美,到了晋代对笔管的制作就愈加华贵。晋时有木、竹、玉、铁、琉璃等笔管,而奢华者有嵌宝玉的的琉璃笔管、青镂笔管、饰以黄金珠宝的笔管等,这不但与当时门阀大族的崇尚浮华,重雕饰的风气有关,而且也与当时的封建等级思想有关。

      书家的书风各异,对笔毫的要求亦不同,反过来说因为笔毫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风格的作品,故而毛笔种类繁多。笔毫的多种制作,又促进了书风的发展、改进,这是相辅相成的。世传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是锋端劲强有锋芒的鼠须笔,又据米芾说王羲之的《行书帖》真迹是用竹丝笔所写的,但事实难以考证,不过我想这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二)纸

      两晋时期的纸比之前代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白度提高、表面更*滑、结构较紧密,纸质细薄且有明显的帘纹。晋代造纸术的进步及纸的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当时的文人咏纸的诗赋中看出。例如,晋人傅咸在《纸赋》中写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这是说,麻纸由破布做成,但洁白受墨,物美价廉,写成书后可以舒卷。如果说书写材料在汉代还是帛简并用,纸只作为新型材料尚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简,则这种情况在晋代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由于能造出大量洁白*滑而方正的纸,人们就无需再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逐步*惯于用纸书写,最后彻底淘汰了简牍。东晋的统治者已明令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牍,一律以纸为之。例如桓玄(公元369-404年)废晋帝而自称为帝,改国号为楚,随即下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考古发掘表明,西晋墓葬或遗址中所出土文书虽多用纸,然时而有简出土,但东晋以降,便不再出现简牍文书,而全是用纸了。当时不但用纸抄写经史子集书及公私文件,佛教、道教的兴起也耗去大量纸张。如敦煌石室所楚这时期经卷多为佛经,其所耗纸量可能比抄写非宗教著作还多。

      晋代纸的种类已经很多,按原料分有麻纸、皮纸、苔纸等。尤其是晋代皮纸盛况空前。西晋张华《博物志》云:“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长期隐居在那一带的谢安就曾向王羲之求过牋纸。“王右军为会稽令,谢公就乞牋纸,库中唯有九万枚,悉与之。桓宣武云,逸少不节。”求纸数量之多,充分说明当时书法之兴盛。按色彩来分,晋代的纸则又有白色、青色、绿色、黄色等之别。如《初学记》卷二十一引应德詹《桓玄伪事》称:“(桓)玄令*准作青、赤、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令速作之。”又《邺中记》云:“诏书以五色纸,著凤雏口中。”这里提到的色纸又青、赤、缥、绿、桃花等色纸。晋人在造纸时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纸面,再以石砑光。这样既可以增加纸表的白度、*滑度,又减少透光度,使纸表紧密,吸墨性好,比较适于做书。晋人还发展了纸张的染色技术,这不但增添了纸张的外观美,有时还有改善纸的性能的实际效果。当时最常用的色纸是染黄纸,黄纸广泛在公私场合使用,尤其是宗教信徒抄写佛经、道教经典多以黄纸。这种黄纸有以下几种优点:首先此纸能驱虫防蛀,延长书的寿命,又有书香之气。其次黄色不刺眼,可以常时间阅读而不伤目。如有笔误,又可用雌黄涂后再写,便于校勘。所谓“信笔雌黄”即由此而来。再者黄色表示庄重、典雅,是五色中的正色。在敦煌石室写经中有不少这类实物。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爱用黄纸写字。用黄纸著书的风气至南北朝时仍继续流行。

      晋代纸张的尺幅,北宋人苏易简(公元958-996年)《文房四谱》云:“晋令作纸,大纸(广)一尺三分,长一尺八分。小纸广九寸五分,长一尺四寸。”换算后,晋代大纸为31.3厘米×43.4厘米,小纸22.9厘米×33.7厘米。但我们对出土的实物测量后所得的尺寸比苏易简所述略有差异。1977年新疆出土公元384年的一张完整纸,幅面的长宽分别是35.6和23.4厘米。这是晋代时的小纸,但仍比汉代的纸大。经过专家研究、测量,晋代的纸尺寸大致分为大小两种,大纸直高一般在26-27厘米之间,横长一般在42-52厘米之间,小纸直高一般在23.5-24厘米之间,横长一般在40.7-44.5厘米之间。从上述数据可以知道晋代纸的'尺幅多为长方形,很少见后世的大幅纸。由于纸幅尺寸较小,则多用于书写。晋代书法手扎之风盛行,这大概与当时纸张的尺寸有着一定的联系吧。

      纸的普遍使用,不但促进了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而且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汉字字体的变迁。在一片窄而坚硬的简牍上写字,笔锋受书写材料空间及质地所限制而不能充分施展。但用洁白*滑又柔韧受墨的大张纸上挥毫,情况就根本改观了。晋代之所以出现王羲之、王献之那样杰出的书法家,纸的普遍使用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晋以后字体由汉隶过渡到楷隶,最后形成现在通行的楷书,草书也因而得到发展,汉字字体的变迁也因用纸而引起,因为在纸上可以随心所欲地挥毫,没用任何限制。

      (三)砚与墨

      由于纸张的推广使用,使书写发生了革命,在纸上写字不似在竹木片上,纸书用墨汁教多,于是在晋代开始有了凹砚池,以贮存墨汁,晋人陶宗仪《辍耕录》载,“晋人多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沈耳。”另外也由于书写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墨的生产和技术改进。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魏晋时制墨已经很讲究,并记载了制墨的工艺和配方。当时多用富含油脂的松树烧制烟料。另外晋人所制墨中已经普遍加胶,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有“其墨取庐山松烟,代郡之鹿胶。”墨中掺胶可以增加墨色的亮度及附着力,这是划时代的进步,晋人结束了碎墨无规整形制的时代。当时的书法家对墨的选择已经比较注意,如书圣王羲之就认为好墨要用庐山松烟,用鹿胶,同时对用何地之松亦有区别。可见当时对用墨要求之高。

      晋代书家文房用具除了我们常说的“笔、墨、纸、砚”之外还有笔架、笔创、笔枕、笔搁等等,但是这些用具对书法家的书法创作及书法风格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这里我就不在多加论述。总而言之,晋代文房用具的丰富和改进,对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是晋代书法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绝不能忽视文房用具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3-06 01:17:31
  • 墨梅古诗翻译

  • 文学
  • 墨梅古诗翻译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诗人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墨梅古诗翻译,欢迎借鉴!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作品原文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6痕7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字词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 :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译文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诗人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阅读全文]...

2022-01-10 06:18:59
  • 墨梅 古诗 电影中励志的句子

  • 励志,电影,名言
  • 1、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霸王别姬》

    2、去活出你自己。——《三傻大闹宝莱坞》》

    3、今天的好计划胜过明天的完美计划。——《摇尾狗》

    4、只要笑一笑,没什么事情过不了!——《微笑pasta》

    5、如果不能骄傲的活着,我选择死亡!——《红色恋人》

    6、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新结婚时代》

    7、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会有希望。——《星苹果乐园》

    8、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教父》

    9、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王子变青蛙》

    10、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少林足球》

    11、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天堂院》

    12、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我的青春谁做主》

    13、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东邪西毒》

    14、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15、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士兵突击》

    16、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玻璃樽》

    17、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做所为。——《蝙蝠侠:开战时刻》

    18、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英雄本色》

    19、生活就像一颗巧克力,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颗的滋味。——《阿甘正传》

    20、你不想为你的信仰冒一下险吗?难道想等你老了,再后悔莫及吗?——《盗梦空间》

    21、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可可西里》

    22、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23、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哈利·波特与密室》

    24、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25、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中国合伙人》

    26、美国人永远不懂,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

    [阅读全文]...

2022-05-28 15:57:06
  • 一笔瘦墨,如旧

  •   在时光的路口,回眸

      季节,凝成一缕清幽的风

      柔柔地拂过裙裾

      几抹嫣红,缭绕沁香

      碎碎念念,婉约入怀

      烟雨,清寒

      隔着记忆的窗,望一程旧时山水

      无语的流淌,叶落花零

      伸手,轻轻捧起一瓣清瘦

      盈盈弱弱间,思念渐浓

      梦里寻你,于红尘

      寂隅处,淡淡闲愁盈盈欲滴

      落几点清涼,将思念折叠在心

      聆听,内心深处的光阴

      将情怀辗转,揽回忆入怀

      当,心踏上笔端

      借一缕唐风宋韵,于字里行间

      听风吟,数雨落

      让无语的时光,在岁月的瘦墨里

      凝固成心头的影,魂梦悠悠

    [阅读全文]...

2022-05-03 04:39:44
  • 乞巧古诗简笔画81句

  • 经典
  • 古诗乞巧配画图片大全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注释】

      ⑴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⑵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

      ⑶几万条:虚指,比喻多。

      背景/《乞巧》

      乞巧七夕的*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简介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简介/《乞巧》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这一课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古诗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将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充分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真空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乞巧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阅读全文]...

2021-12-03 12:31:53
  • 小升初古诗墨梅解析

  •   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语文墨梅的赏析符合大家的实际需求,愿大家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重点初中院校!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墨梅的赏析,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小升初古诗墨梅解析]

    [阅读全文]...

2022-05-20 11:11:25
当前热门
描写笔墨的古诗 - 句子
描写笔墨的古诗 - 语录
描写笔墨的古诗 - 说说
描写笔墨的古诗 - 名言
描写笔墨的古诗 - 诗词
描写笔墨的古诗 - 祝福
描写笔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