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关于描写八宝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八宝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八宝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八宝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0) 语录(3k+) 说说(16) 名言(562) 诗词(127) 祝福(6) 心语(129)

  • 营养八宝粥的做法

  • 美食
  • 营养八宝粥的做法

      八宝粥具有健脾养胃,消滞减肥,益气安神的功效。可作肥胖及神经衰弱者食疗之用,也可作为日常养生健美之食品。下面一起来看看营养八宝粥的做法吧!

      食材主料

      糙米20g 燕麦米10g 莲子10g 红花生20g 黑豆10g 红小豆10g 黑米20g 薏仁米10g 绿豆20g 糯米40g

      辅料

      白糖适量 蜂蜜适量

      步骤

      1.糙米、燕麦米、莲子、糯米、红花生、黑豆、红小豆、黑米、薏仁米、绿豆混合,淘洗干净,加水泡一夜。

      2.锅中加入半锅水,倒入八宝,大火煮开。

      3.大火煮开转小火慢,30分钟,熬制八宝粥粘稠状。

      4.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白糖。

      5.倒入少许蜂蜜,装碗即食。

      八宝粥的做法

      做法一

      1、将红豆及花生洗净,用水泡 2小时,倒掉水,然后放小锅里,加300毫升水浸盖,中火煮30分钟,关火。保留煮豆汤。莲子用水泡2小时,捞出。把莲芯去掉。红枣洗净,去核。葡萄干洗净。

      2、糯米及黑米淘净,泡2小时,沥出。

      3、取一个大汤锅,放入红豆,花生及煮豆汤,莲子,红枣,葡萄干,糯米,黑米,松子仁,2000毫升水,用大火煮开。横放两根筷子在锅上,将锅盖放在筷子上,把火调至中偏小,煮1小时20分钟,其间,用勺偶尔搅一下,以免粘锅。加冰糖,稍搅,小火煮30分钟即好。

      做法二

      1、糯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糯米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煮熟取出备用;

      3、花生仁、莲子洗净,分别用冷水浸泡回软,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煮至熟软;

      4、加入糯米粥及桂圆、红枣、松仁煮至浓稠状;

      5、粥加入葡萄干及白糖,搅拌均匀,续煮15分钟,即可盛起食用。

      做法三

      1、各种豆类浸泡一夜,米类浸泡半天,红枣洗净,干桂圆去壳。

      2、将大砂锅中放入一半的水,加入红豆,黄豆,绿豆煮开。

      3、半小时后将大米、糯米倒入砂锅中,连同泡好的水一同倒入。

      4、大火煮开转小火焖煮一小时后,倒入桂圆,花生,红枣继续同煮。

      5、煮到粥非常粘稠后,再继续小火熬至软烂,最后加红糖即可。

      八宝粥的功效作用

      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

      各种各样的八宝粥

      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

      生病时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例如梅干、甜姜、小菜等,既能促进食欲,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

      3.防止便秘

      现代人饮**致又缺乏运动,多有便秘症状。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咙干涩

      对于喉咙不适、发言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6.调养肠胃

      肠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

      7.延年益寿

      喝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粳米:粳米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不可与苍耳同食,否则会导致心痛。

      枣(干):枣不易与虾皮、葱、鳝鱼、海鲜、动物肝脏、黄瓜、萝卜同食。

      山药(干):山药恶甘遂、大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因为八宝粥味甜,不适合糖尿病人大量食用,另外老人也不要吃的太多,灌装的八宝粥含有防腐剂,不可大量使用。

      食材明细:芋头,糯米,薏米,黑米,小米,花生,红小豆,绿豆和红枣各适量;

    [阅读全文]...

2021-12-20 12:01:15
  • 关于腊八粥的古诗《腊八粥》

  • 腊八,文学
  • 关于腊八粥的古诗《腊八粥》

      腊八从上古起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祭祀这天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腊八粥、腊八蒜或者喇叭面等等,下面是关于关于腊八粥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1、《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还向街头击腊鼓。

      2、《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李福《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

      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的.腊八节,这一天虽然没有被规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仍然有着其自己独特的节日意义,吃腊八粥的*俗一直被大家保留。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的。

      说到腊八粥大家必然会想到腊八节,腊八粥是腊八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阅读全文]...

2022-01-13 21:07:42
  • 八宝粥的做法

  • 美食
  • 八宝粥的做法

      八宝粥我们在*时都会喝到,特别是会在超市买一些八宝粥,对于它的味道我们感觉会很好,也很甜,而且八宝粥的营养也是很多的,里面有一些豆类,果仁,能够很好的起到养胃的作用,很多人想自己在家做八宝粥喝,那么八宝粥怎么煮,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宝粥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宝粥的做法

      八宝粥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八宝粥的营养也是很全面的,因为里面有很多的谷类,八宝粥怎么煮,大家是不是想了解呢,*时多喝一些八宝粥对身体是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八宝粥的做法。

      材料

      红豆50克,净化水300毫升,花生仁20克,干莲子15克,干红枣50克,无核红葡萄干50克,糯米180克,黑米50克,松子仁15克,净化水2200毫升,冰糖100克

      做法

      1、将红豆及花生洗净,用水泡 2小时,倒掉水,然后放小锅里,加300毫升水浸盖,中火煮30分钟,关火。保留煮豆汤。莲子用水泡2小时,捞出。把莲芯去掉。红枣洗净,去核。葡萄干洗净。

      2、糯米及黑米淘净,泡2小时,沥出。

      3、取一个大汤锅,放入红豆,花生及煮豆汤,莲子,红枣,葡萄干,糯米,黑米,松子仁,2000毫升水,用大火煮开。横放两根筷子在锅上,将锅盖放在筷子上,把火调至中偏小,煮1小时20分钟,其间,用勺偶尔搅一下,以免粘锅。加冰糖,稍搅,小火煮30分钟即好。

      补气固脾八宝粥

      熬粥5大秘笈:

      1、泡米:要熬出又软又滑的粥泡米是第一步,至少浸泡30分钟让米粒吸收水分。如果加入豆类等食材一定要单独泡水一小时以上,吸入水分后再煮更容易软烂也易于消化吸收。

      2,加冷水:水要加的适量才会熬出浓稠适宜的粥,一般稀粥大米和水的比例为:1:13稠粥大米和水的比例为:1:10(用一般米量杯)。

      3、火候:一般米入锅用大火煮沸后,就立马转中小火不断搅拌,如果容易溢出就转为最小火慢慢的熬至浓稠,我一般喜欢用大砂锅熬粥,一来粥不宜糊底,二是不容易将米汤溢出损失营养,而煮出的粥会更加绵密。

      4、搅拌:俗话说“煮粥没有巧,三十六下搅”,一是旺火时搅拌防止米粒粘锅;之后小火慢熬时搅拌米粥会让米粒搅散,米粥变得更加浓稠。

      5、八宝粥放入食材的顺序:一般最难煮的最先放入,如豆类等;最容易熟的'桂圆,红枣,核桃等在最后才放入。每放入一次食材,就应该搅拌均匀。

      对八宝粥怎么煮,现在大家了解了吧,八宝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好的,*时能够多喝一些粥也能够很好的养胃,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八宝粥是很好的选择,而且八宝粥的煮法有很多,以上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俩种,多了解一些方法,也会让我们吃的更开心。

    [阅读全文]...

2022-02-07 03:43:40
  • 徐志摩与凌叔华八宝箱事件

  • 徐志摩
  • 徐志摩与凌叔华八宝箱事件

      多情才子徐志摩写下了不少的作品,被人们广为传诵。而他的感情纠葛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徐志摩与凌叔华八宝箱事件,欢迎阅读。

      徐志摩将八宝箱交给凌叔华是1925年旅欧时,当时徐志摩正为与陆小曼的私情弄得心力憔悴,去欧洲也是要暂时离开一下,避风头,冷静下来。他身边的八宝箱总不能带着满欧洲地跑,得托一可靠的人保管。陆小曼当时自身难保,且箱内有些东西“不宜小曼看”。而此后给陆小曼的信,徐志摩一再说:“只有她是惟一有益的真朋友。”“女友里叔华是我一个同志。”那么,把八宝箱托付给凌叔华是情理之中的事。

      徐志摩从欧洲*安归来了,但他并没有将寄存在凌叔华处的八宝箱取回。之后他与陆小曼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并搬到上海去住,仍然没有拿去。凌叔华致胡适信中接下来写道:“我去日本时,他也不要,后来我去武昌交与之琳,才物归原主。”这一段交待得很清楚,但其中“交与之琳”一事,赵家璧于八十年代曾写信问过卞之琳。卞之琳回信说:“凌叔华致胡适信,说曾把徐‘文字因缘箱’交与我,是她记错了,我从未闻此事,不知道她究竟交给了谁。”

      八宝箱交与卞之琳是不可能的,这不必去问卞本人就可以推想到。凌叔华去武昌是1928年随陈西滢到武汉大学的,在她离京之前,要将徐志摩的八宝箱委托可信赖的人转交,而此时卞之琳还在上海读中学呢!卞之琳是1929年秋入北京大学就读的,他认识徐志摩更晚,是1931年初徐到北大兼课之时。卞之琳呈上*作请徐志摩指教,没想到徐志摩拿去后,选了几首交沈从文发表了。这个时候,卞之琳才开始自称徐志摩的学生。凌叔华何以在1928年就认识卞之琳,且将如此重要的八宝箱交予一个根本还没见过徐志摩的人?

      不是卞之琳,那会是谁呢?凌叔华的信收入《胡适来往书信选》是根据原件排印的,这错误要么是原信中出现笔误,要么是排印者认读的问题。信中有“徽□”字样,这框肯定是因字,大概是原件模糊不可辨认,才用这个符号代替。之琳的琳字,笔划多,不大可能认错,之字就很难说了。校阅者要辨认此字,想到徐志摩熟人中有卞之琳,便这样排印了。我以为这个字很可能是丽字,丽的草写再简化一点,很容易被认作之字。

      我说的丽琳是当时与金岳霖同居的美国女子Lilian Tai-lor,这个名字在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中出现过多次。与徐志摩及凌叔华交往甚密的人中叫什么琳的,只有此人。有两个旁证对我的这一猜测是有利的。其一是徐志摩1928年12月13日由上海到北京后给陆小曼写的信:“老金他们已迁入叔华的私产那所小洋屋,和她娘分住两厢,中间公用一个客厅。……丽琳还是那旧精神……”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是清代翰林出身,久任京官,家境一定很好,所以能买下那所小洋屋。而那房子正是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从欧洲回来曾住过一段时间的“雪池”。林徽因他们走后,凌家买下了这所房子。凌叔华到武汉去了,只留下凌家老太太一人,金岳霖和丽琳便搬了进来。凌叔华离京之前,要将徐志摩的八宝箱托人转交,丽琳是最好的人选。她就住在自己家中,箱子都不要抱出大门就可交托了;徐志摩若来京,一定会到凌家找老金和丽琳;还有丽琳是美国人,应该知道尊重别人隐私,交予她是最保险的。果然,从以上所引的那封信里可知,徐志摩一到北京,就被老金、丽琳从车站接到凌家。

      徐志摩在凌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去看望梁思成和林徽因,这便和我的另一个旁证联系上了。这个旁证出自林徽因1932年元旦写给胡适的信。当时林徽因正与凌叔华为徐志摩的日记闹得不可开交,林徽因写信给胡适交待事情的经过。其中有这样一段:“此箱偏偏又是当日志摩曾寄存她处的一个箱子,曾被她私开过的,此句话志摩曾亲语我。他自叔华老太太处取回箱时,亦大喊:‘我锁的,如何开了,这是我最要紧的文件箱,如何无锁,怪事——’又‘太奇怪,许多东西不见了missing’,旁有思成、Lilian Tailor及我三人。”林徽因对凌叔华不满,说了许多对她不利的内容,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有几处应该是事实:徐志摩曾在凌老太太家取回箱子,而当时在场的有丽琳及林徽因夫妇。

      事情很明显,凌叔华信中提到的“之琳”正是“丽琳”之误,卞之琳被扯了进来,是很荒唐的。

      不管怎样,徐志摩曾经取回过八宝箱是必定无疑的。那八宝箱后来放在哪儿呢?随身带着?还是寄往某处?反正徐志摩去世后,这箱子到了胡适手中,胡适又将它交给了林徽因。那么,在胡适那里之前呢?

      凌叔华致胡适的信中没有交待,但她八十年代致陈从周、赵家璧的信中,明确地说是志摩去世后,胡适从她那儿要去的。如果是事实的话,徐志摩又是何时再次将八宝箱交给凌叔华的呢?凌叔华致胡适信中有这样一节:“今年夏天从文答应给他写小说,所以他把他天堂地狱的‘案件’带来与他看,我也听他提过(从前他去欧时已给我看过,解说甚详,也叫我万一他不回来为他写小说),不意人未见也就永远不能见了。他的箱内藏着什么我本知道,这次他又告诉了我的。”这里的话说得很拗口,但意思还很明白,即沈从文有意以徐志摩为原型写小说,徐志摩便把八宝箱里的东西带给沈从文看。

      这是没问题的。“今年夏天”是指1931年夏天,而正是此时,徐志摩以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的故事写了一篇未结束的小说《王当女士》,发表在9月出版的《新月》杂志上。两人很可能相约各自为对方写小说,沈从文是否见到八宝箱呢?1931年6月25日徐志摩致陆小曼信中有:“叔华、从文又忙了我不少时间。”凌叔华信开头有:“十余天前从文有信来。”后面又写道:“现在从信上又提到‘志摩说过叔华是最适宜料理案件的人’。”可以推测,沈从文写信给凌叔华正是为了这八宝箱的事。可能当时徐志摩只是给沈从文看了一下文稿,然后重又寄放在凌叔华处,并告诉凌箱内藏的什么。这样才会有“这次他又告诉了我的”一句。徐志摩去世后,沈从文记起这件事,便写信给凌叔华询问。凌叔华没办法交待了,因为她把箱子给了胡适,胡适又给了林徽因。凌叔华知道箱子到了林徽因处,会出些问题,便写信给胡适,暗示他不该交给林徽因。

      这样看来,凌叔华交与胡适的箱子,虽然还是1925年徐志摩托付给她的那只,里面的东西很可能就不尽相同了。因为徐志摩取走过一段时间,他可能拿出一些东西,也可能放进一些新的东西。箱中有陆小曼的两册日记,凌叔华和林徽因的说法完全一致,一定不会错。而这两册初恋日记,肯定不是1925年3月10日徐志摩离京之前放进去的。据《小曼日记》第一篇可知,陆小曼记日记是听了徐志摩的话,以前从没写过,而她的第一篇日记开始于1925年3月11日。

      凌叔华晚年的信中称,八宝箱是胡适、林徽因他们逼她交出的。可从林徽因的信以及胡适的日记和信看,他们逼她交出的是徐志摩的英文日记,即康桥日记的一部分,其中内容有涉及徐、林最初相识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胡适得到八宝箱时费过一番周折。林徽因在胡适处取走箱子,并没觉得这箱子有什么特别,后来才知道是在凌老太太处见到的那只。

      现在,有些重要的情节是十分确切的.。其一,徐志摩1925年出国前曾将一只箱子交给凌叔华。其二,这只箱子于1928年凌叔华去武汉时留在北京,并由友人转交徐志摩。其三,1931年夏天,徐志摩又将这箱子给凌叔华看过,可能又在她那放过一段时间。其四,徐志摩死后,箱子到了胡适手中,并由他交给林徽因。

      故事发展到这一阶段,尚未出现什么波折,各方之间也无冲突。然而林徽因整理箱内遗稿时,得到一个消息:凌叔华处还有一本或两本徐志摩的英文日记,其中涉及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时的一些事。于是风波陡起,故事进入了高潮。

      拓展: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故事

      徐志摩爱上陆小曼的时候,是离异了的“单身贵族”,而陆小曼却是正宗的“有夫之妇”。20出头的陆小曼,当时已经是北京交际界的名流,喜欢音乐、书法,舞也跳得好。因为婚姻的不幸吧,自叹独守空房、空度岁月,所以把精力发泄在牌桌上、戏园里、还有交际场合中。这里我说一句,所谓“婚姻不幸”,许多情况是男一女对“常态幸福”的一种误读,生在福中不知福,对婚姻有一种总也满足不了的“变一态”期望,所以幽怨不已。

      徐志摩绝对是洋道德、西文化的急先锋。他在欧洲跟张幼仪离婚的时候,写了份离婚声明,张幼仪还听不明白,以为徐志摩要纳妾,她当时还是倾向于让徐纳妾的,可徐说,这不是纳妾,这是离婚。徐志摩即便不是*离婚最早的,肯定也是比较早的。接着,就狂一热的追求起陆小曼了,方法也很简明,投其所好、写诗吟句,《翡冷翠的一一夜》就是写给小曼的诗文集子。陆小曼这堆干柴很容易被徐火给点燃了,终于下决心跟徐志摩一起粉身。通过一番磨难,这个比登天还难离的婚姻离掉了,要知道,当时陆小曼的丈夫,正是东南五省联军的司令王庚。1926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那天,他们选择在北京北海公园结婚。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是证婚人。梁启超先生说,徐志摩啊徐志摩,你用情不专,结婚又离婚,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希望你们不要再做一次“过来人”。

      事实上,知人莫过恩师,他们不幸被梁启超言中,又做了一回“过来人里的过来人”。离婚的原因也很简单,陆小曼过去是哪样的人,她将来仍然是哪样的人,如果她过去会感觉到婚姻的孤独,那么将来,她肯定还要品尝这种滋味,并不因为她跟“不孤独”的人结婚了,她就感受不出来这个情绪了。我就说过,瘾君子,不因戒除了烟瘾,就一定能戒除得了心瘾。

      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40岁再相遇,再谈爱情,那么有可能是另一种情状。可惜,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我们只能感叹他们相爱的还是太早了些,有些盲目和幼稚。可如果真晚了,又会有什么情调呢?哪里会有《翡冷翠的一一夜》里的种种柔情!

    [阅读全文]...

2022-04-24 20:00:22
  • 腊八粥的诗句

  • 腊八,古诗文
  • 腊八粥的诗句

      导语: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腊八粥的诗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二、《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三、《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四、《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五、《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还向街头击腊鼓。

      六、《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七、《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八、唐·杜甫《腊八》

      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九、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贺李湘棻太史新居—对联

    [阅读全文]...

2022-02-13 14:42:12
  • 关于腊八粥的古诗《腊八粥》

  • 腊八
  • 关于腊八粥的古诗《腊八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腊八粥的古诗《腊八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粥的`古诗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拓展阅读:腊八节由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阅读全文]...

2021-12-11 03:45:07
  • 三岁宝宝必背古诗

  • 宝宝,文学
  • 三岁宝宝必背古诗

      古诗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岁宝宝必背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郎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5-05 20:01:31
  • 关于腊八的古诗

  • 腊八
  • 关于腊八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腊八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前月季》

      [唐]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张耒

      *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庚子腊月五日》

      [唐]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桂州腊夜》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腊八粥》——清·李福

    [阅读全文]...

2022-01-04 01:19:44
  • 八字古诗

  • 抒情
  •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4、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5、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6、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7、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0、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6、隰桑有阿,其叶有沃。

    1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1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1、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2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5、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28、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29、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3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31、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3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3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4、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3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6、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37、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38、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39、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4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2、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3、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44、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45、死生契约,与子成悦。

    46、苍天负我,我负苍天。

    4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8、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4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5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51、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阅读全文]...

2022-02-23 19:11:55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句子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语录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说说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名言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诗词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祝福
描写八宝粥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