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关于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9) 语录(5) 说说(41) 名言(654)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2)

  • 雨过山村古诗赏析(雨过山村注释及翻译)

  • 唐朝有很多的诗人,虽然他的诗作很出名,可是诗人却并不火,这也是属于典型的诗红,而人却并不红,其实对于这样的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那都是最值得我们一读,往往读这样的作品,也最是能够感受到唐诗那一份独特的意味,会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那小编今天就要为大家推荐唐诗里这样的一首作品,也正是诗红可人并不红,那他就是唐朝诗人王建的这首《雨过山村》,其实这首作品,那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通篇更是描写的生动有趣,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样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们一读,而且我们从这首作品中,感受更多的还是诗人对于乡村生活,那种细腻的观察,如果没有这种观察的话,那是绝对写不出如此生动的作品来。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字仲初,今天河南许昌人,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也是写过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且他的这些诗作大部分也都流传了下来,其中这首《雨过山村》,更是他众多作品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一首,整首诗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使用一个典故,更加没有使用一个生僻的字,完全是以一种白描的方式来写,可即使是这样,同样的使得这首诗充满了一种高远的意境。

    其实唐朝有很多的诗人,他们都写过这一类诗作,但是总体上来说,很多的诗作那都是流入于*庸,可能一些诗人对于乡村生活并不是太了解,往往可能只是见到过乡村生活,于是提笔便写诗,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也只是描写了乡村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乡村。可是王建的这一首诗则是完全不一样,他描写的极为生动,也非常的细腻,读来更是朗朗上口,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那我们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知道诗人,他对于乡村生活是有着细腻的观察,同时他也懂得乡村生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一种因素,他才能够写出如此唯美,而且又生动的诗作来。尽管很多人对于这位诗人并不熟悉,如果你喜爱诗词的话,那他的这首诗一定是不要错过。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便是描写的极为生动,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这两句诗可能初读的话会觉得很*淡,但是如果有过乡村生活的人,那么对于这两句诗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那么这两句诗它大致的意思是,雨中传来了鸡打鸣的声音,在这么一个小山村里,只有那么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小溪旁边*更是长满了绿色的翠竹,看上去郁郁葱葱,窄窄板桥连接着前方的山路。短短的两句诗,却是把乡村描绘的活灵活现。

    第三四句也是此诗最为经典的两句,诗人更是进一步地描写到了乡村的生活,“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姑嫂之间相处的融洽,而且她们也是时常一起去挑选蚕种,院子里的栀子花开得很艳丽,可是却没有人去欣赏。这两句诗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诗人更是把乡村的那种生活给写绝了。

    王建所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但是他的很多诗作,那都是唐诗里的名篇,特别是他的这首《雨过山村》,更是成为了一首难得的千古佳作,同时也是描写乡村生活最唯美的一首,通篇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然而也正是诗人对于乡村的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也正是这样的一份观察,才使得他的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5-21 11:38:04
  • 雨过山村古诗带拼音版(雨过山村古诗原文赏析)

  • 王建,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35年,享年67岁。

    王建出身贫寒,后考中进士,一生中从军十余年,也做过一些小官,接触过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结实了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名流。所以王建的诗涉猎很广,从乡村景象到边关风情,从贫苦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有描写。另外,王建有个同族哥哥是宫中宦官,对宫廷内的景色以及宫女下人的生活都比较了解,所以写了不少描写宫廷的诗歌。

    王建的诗,以白描见长,较少有主观议论,通过景色或人物的直接描写,将意境放在诗外,让读诗人自行口味。《雨过山村》这首诗是王建路过一个小山村时写下的诗,读来清新生动,又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他的边塞诗和宫廷诗有很大区别。

    《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这首诗短短28个字中,既有场景,也有情节,更有寓意在其中。濛濛细雨中,一个小山村里,传出的声声鸡鸣,传递出的是山村的安静和祥和,这种意境是在诗外体现才能感受到的。婆媳相互喊着一起去选蚕种,则反映了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和美好,可能是诗人无论从军还是为官都无法感受到的。

    最后一句,则用”闲看”二字,来体现农忙时节,农民是无暇顾及栀子花开的景象的。栀子花寓意纯洁、美好、爱情和坚贞,诗人用栀子花来暗寓农忙时的农家是顾不得这些儿女情长的,这才是朴实而地道的生活。

    全诗句句直白,但诗外却饱含诗人浓浓的情意,虽是雨后偶过山村,但山村这种静谧、和谐、安详、温馨的场景和画面触动了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于是诞生了这首《雨过山村》,给我们留下了千年之前唐朝一个普通山村的景象。

    经典需要传承,历史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肃、广东、陕西等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这首清新朴实的《雨过山村》。

    19位老师共书写了26幅书法作品,精选其中19幅展示如下:

    1作者:郝乙,师承牛逍先生。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2作者:洞庭老龙(湖南)

    3作者:董*立(河南)

    4作者:陈长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5作者:昝财川(天津)

    6作者:樊朝阳,河南省郑州市黄帝故里新郑人,八二年毕业于黑龙江工程学院。现就读于新郑市老干部大学书法研究班。师承家传,*欧楷。作品《转轮大藏经》收藏于中国嵩山少林寺。

    7作者:陇上墨言,甘肃省白银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8作者:梦回唐朝(河北)

    9作者:姚昱*(湖南)

    10作者:老三(河北)

    11作者:李文(广东),美国企业管理博士,新加坡兰亭书画协会会员,东莞市黄江镇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新加坡著名书法、国画大家黄明宗先生,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

    12作者:邹忠诚(四川),华西医大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制药工程师,喜欢书法,2017年5月开始学*书法,参加过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书法展,获优秀奖。

    13作者:刘岳生(湖南)

    14作者:谭琦英,女,湖南岳阳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15作者:荣光(湖南)

    16作者:王海彬(四川)

    17作者:万海滨(湖南)

    18作者:党晓山(湖南)

    19作者:刘阳明,湖南岳阳市诗词楹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学会副秘书长。岳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书法协会会员。

    [阅读全文]...

2022-01-24 19:59:00
  • 雨过山村的古诗欣赏

  •   教学内容: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雨过山村的古诗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1-07 07:36:42
  • 王建的《雨过山村》阅读答案

  • 阅读
  • 王建的《雨过山村》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建的《雨过山村》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阅读练*一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⑴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5分)

      答: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共5分,答到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意思的得2分,答到幽静或和谐优美的得3分;不够完整、准确的酌情扣分)

      ⑵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共4分,围绕妇姑相唤浴蚕和闲进行分析的,可各得3分;或者围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的各得2分。其他分析根据要求酌情给分)

      阅读练*二

      1、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指出来,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此处为衬托手法,以闲衬忙,饶有情趣。

      【答案】闲是本诗的`诗眼。全诗描写山村静幽和谐而又繁忙和充满生气的农家景致。即使是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可以想见,男人们更是早就到田间耕作去了,全家没有闲人;可是作者偏要着一闲字,用中庭栀子花之闲来衬托农家之忙,饶有情趣。

      2、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山村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这些特点的?(3分)

      特点:幽静、优美、和谐。(1分,答出幽静即可)意象:雨中的鸡鸣、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2分,对三个得1分)(共3分)

      3、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分)

      闲。(1分)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手法1分,分析1分。)写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的劳动生活气息。(1分)(共4分)

      译文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

      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

      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无人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3-15 08:22:37
  • 雨过山村王建翻译(雨过山村诗题翻译)

  • 王建,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35年,享年67岁。

    王建出身贫寒,后考中进士,一生中从军十余年,也做过一些小官,接触过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结实了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名流。所以王建的诗涉猎很广,从乡村景象到边关风情,从贫苦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有描写。另外,王建有个同族哥哥是宫中宦官,对宫廷内的景色以及宫女下人的生活都比较了解,所以写了不少描写宫廷的诗歌。

    王建的诗,以白描见长,较少有主观议论,通过景色或人物的直接描写,将意境放在诗外,让读诗人自行口味。《雨过山村》这首诗是王建路过一个小山村时写下的诗,读来清新生动,又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他的边塞诗和宫廷诗有很大区别。

    《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这首诗短短28个字中,既有场景,也有情节,更有寓意在其中。濛濛细雨中,一个小山村里,传出的声声鸡鸣,传递出的是山村的安静和祥和,这种意境是在诗外体现才能感受到的。婆媳相互喊着一起去选蚕种,则反映了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和美好,可能是诗人无论从军还是为官都无法感受到的。

    最后一句,则用”闲看”二字,来体现农忙时节,农民是无暇顾及栀子花开的景象的。栀子花寓意纯洁、美好、爱情和坚贞,诗人用栀子花来暗寓农忙时的农家是顾不得这些儿女情长的,这才是朴实而地道的生活。

    全诗句句直白,但诗外却饱含诗人浓浓的情意,虽是雨后偶过山村,但山村这种静谧、和谐、安详、温馨的场景和画面触动了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于是诞生了这首《雨过山村》,给我们留下了千年之前唐朝一个普通山村的景象。

    经典需要传承,历史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肃、广东、陕西等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这首清新朴实的《雨过山村》。

    19位老师共书写了26幅书法作品,精选其中19幅展示如下:

    1作者:郝乙,师承牛逍先生。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2作者:洞庭老龙(湖南)

    3作者:董*立(河南)

    4作者:陈长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5作者:昝财川(天津)

    6作者:樊朝阳,河南省郑州市黄帝故里新郑人,八二年毕业于黑龙江工程学院。现就读于新郑市老干部大学书法研究班。师承家传,*欧楷。作品《转轮大藏经》收藏于中国嵩山少林寺。

    7作者:陇上墨言,甘肃省白银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8作者:梦回唐朝(河北)

    9作者:姚昱*(湖南)

    10作者:老三(河北)

    11作者:李文(广东),美国企业管理博士,新加坡兰亭书画协会会员,东莞市黄江镇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新加坡著名书法、国画大家黄明宗先生,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

    12作者:邹忠诚(四川),华西医大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制药工程师,喜欢书法,2017年5月开始学*书法,参加过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书法展,获优秀奖。

    13作者:刘岳生(湖南)

    14作者:谭琦英,女,湖南岳阳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15作者:荣光(湖南)

    16作者:王海彬(四川)

    17作者:万海滨(湖南)

    18作者:党晓山(湖南)

    19作者:刘阳明,湖南岳阳市诗词楹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学会副秘书长。岳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书法协会会员。

    注:文中图片除书法作品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全文]...

2022-01-31 21:56:07
  • 《雨过山村》古诗欣赏参考

  •   欣赏《雨过山村》。

      教学内容:

      雨 里 鸡 鸣 一 两 家 ,

      竹 溪 村 路 板 桥 斜 。

      妇 姑 相 唤 浴 蚕 去 ,

      闲 着 中 庭 栀 子 花 。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雨过山村》古诗欣赏参考]

    [阅读全文]...

2021-12-20 17:14:16
  • 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

  • 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文学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阅读全文]...

2022-07-25 18:20:33
  • 古诗山村咏怀全文教案(山村咏怀古诗词带拼音)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是不是像儿歌,脍炙人口又朗朗上口,很多人都能背诵,但未必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的名称。

    这首诗的名称为《山村咏怀》,作者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易学数理学家邵雍。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一生著作非凡,其诗词现存就有1682首,这首《山村咏怀》成为诗词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一代代华夏子孙启蒙孩子的必读诗词。

    全诗总共仅有20个字,其中10个数字,作者便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写意的山村画卷:

    一行人去到郊外,看到了村庄里炊烟袅袅,亭台楼阁,鲜花朵朵,满园春色。

    诗人只用了寥寥几笔,就勾勒了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田园风光。

    既诙谐巧妙,又通俗易懂,而且便于诵读和传播。

    还记得,那个坐在自行车前杠上的小女孩,父亲一边驮着她在沙子路上闲逛,父亲一边教她背诵这首《山村咏怀》。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温馨而又应景的画面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当年父亲用这首宋诗,教会了 我数数,还启蒙了我对诗词的热爱。

    渐渐长大以后,发现了父亲抽屉里的《唐诗三百首》、《宋词浅析》,我便开始囫囵吞枣的背诵和揣摩。

    从此我熟知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我也喜欢上了柳永、陆游、李清照,唐宋诗词伴随我长大、成熟,就像血液一样流进了我的生命。

    这就是《山村咏怀》的魅力,它既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数字,在孩子面前呈现一幅自然的画卷,还能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想象。

    一千多年来,这首《山村咏怀》不知哺育启蒙了多少华夏儿女,

    当我的孩子出生以后,我又用父亲启蒙我的方式,把《山村咏怀》当成儿歌和数数传给了我的孩子。

    我想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能代代相传,能在孩子们心里扎根开花。

    不仅仅是诗词的简单易记,更重要的是诗人的笔力深厚,以及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学。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

    诗人聊聊几笔,就描绘了世代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理想未来。

    如今我们的城市乡村,哪一处不是“亭台六七座、哪里不是“八九十枝花”

    邵雍在一千多年就预言了中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的祥和基调

    这正是他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他悟道的智慧体现。

    其实邵雍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学者,更是一个深谙人性与自然的哲学家,他一生两度被举荐,均称疾不赴任,却热衷于著书立说。

    邵臃的诗词既通俗易懂,又充满哲理,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心安吟》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阅读全文]...

2022-04-13 16:10:29
  • 山村古诗原文及解释(关于山村的原创古诗词)

  • 解释
  •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

    姑嫂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注释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中庭:庭院中间。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赏析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一开头就透出山村风味,这首先是从鸡声来的。“鸡鸣桑树颠”是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 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倘如是*原大川,村落不会很小,一鸡打鸣往往会引起群鸡合唱(“群鸡正乱叫”)。然而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分散,即使有村,人户也不多。“鸡鸣一两家”,恰好是山村的特点,传出山村的感觉。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通过“曲径通幽”的描写,显出山村之深来;并让读者随着诗句的引导,体验一下款步山行的味道。雨看来不大(后文有“浴蚕”之事),沿着那斗折蛇行的小路,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这桥,不是那种气势如虹的江 桥,甚至也不是精心构筑的石梁,而是山里人随意用拖来的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山溪不大,原不必铺张。从美的角度看,这“竹溪村路”中也只有横斜这样的板桥,才叫自然天成呢。

    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看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尤其是劳动生活情事来写,从景到人,再从人到境,都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其新鲜活跳的语言,清新优美的意象,更使人百读不厌。这诚如前人所说:“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阅读全文]...

2022-06-21 03:35:28
  • 古诗山村拼音版的解释87句

  • 解释,经典
  • 山村诗歌

      山村

      二个月前

      就已经定做制好的霜雪

      因为少了一枚扭扣

      如今还挂在上帝的.工作室里

      沉甸甸

      任凭乌云压着屋顶

      灰蒙蒙

      随便烟雾躲进洞穴

      劳累了九个月

      刚进入沉睡的矿石

      *吵醒

      从深山地底下

      赶出

      像失去理智的恶棍

      恶狠狠气凶凶

      每一个逃跑的苦日子

      纷纷游荡于野外

      转动一双双*的眼睛

      不怀好意往破烂村庄里看

      只要有风吹草动

      它伸出手

      必能抓到一户人家

      经过不断加大力度的教育改造

      这块土地人人都能遂圣人所愿

      它只要咬住一点

      每个人都会老老实实地绝望

      例行公事地挣扎

      安守本分地悲痛

      任凭尖锐的牙齿

      慢慢咀嚼,细细品尝

      天空伸进大地深处的血管

      一根根已经死亡

      山脉已经是一块块

      干巴枯萎肌肉的简单拼凑

      没有疼痛就证明是欢乐

      没有哭声意味着就是幸福

      农民工在矿井中蠕爬

      早已感觉不到

      痛苦和欢乐

      忧愁与幸福的任何界限

      之间的细微差别

      没有感觉

      就意味着幸福安康了吗

      三三两两

      越来越多仔细培育

      精挑细选的演员

      在行尸走肉上面

      甲:演员何止千万

      不过实在还是太少

    [阅读全文]...

2022-04-30 02:44:19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句子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语录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说说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名言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诗词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祝福
雨过山村古诗的闲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