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腊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腊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腊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腊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腊肉做法及食用方法
腊肉可炖可炒,用腊肉做成的菜肴散发着腊肉特有的香气,肥而不腻,口有余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腊肉做法及食用方法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家制腊肉做法:
1、切条、腌制:将肉切成长30厘米,宽3至5厘米的条,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经过炒烫晾至温热的花椒和盐进行揉搓,搓后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层层码放,最上一层用重物压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后,改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绳穿上,吊挂通风处晾至半干。
2、烟熏:大铁锅内放锯末,上架铁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盖上锅盖,然后烧火。当锯末受热冒烟时停火,肉熏上黄色,其水分已干即成。
3、蒸制、切片:把制好的腊肉放入温水泡软,刮去黄面,并用软刷刷去肉上的尘土,再用温水洗净,放入容器,上屉用旺火沸水足气蒸约1小时。
4、下屉晾凉:吊挂在屋外阳光下晒,开始每天晒1次,以后每隔2天晒1次,晒约2个月,即可成为色黄发干的腊肉,切片装盘食用。
二、腊肉的食用方法:
1、蒿炒腊肉
将300克腊肉用水清洗干净,去皮,放入锅中蒸半个小时左右,切成肉丁,然后将200克藜蒿去掉表皮洗净,切成四厘米长的长条,然后将十克红辣椒切成碎末,在锅中放入50克油,用大火烧到六成热,先下肥腊肉和蒸腊肉的原汁,炒几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经椒末煸炒,接着放入精盐,继续炒1分钟,再下瘦腊肉合炒,淋入清水,焖2分钟,待收干水,盛入盘中即成。
2、冬笋炒腊肉
将腊肉250g洗净,上笼蒸熟取出,切成4cm长,3cm宽,0.3cm厚的片。冬笋75g先切梳子背形条,再切成0.3cm厚的片。50g青蒜洗净切3cm长的段。炒锅内放入熟猪油250g,烧至六成熟,下入腊肉、冬笋片煸炒,加入清汤稍焖收干水,放人青蒜、味精,再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成。
3、芋腊肉煲
腊肉250克、香芋100克、姜、葱各10克。清水500克、盐20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绍酒10克。 腊肉切厚片,香芋去皮切块,姜切片,葱切段。瓦煲注入清水,绍酒、生姜、腊肉放入火炉上用大火煲开,再改用小火煲40分钟。加入香芋块煲20分钟,最后调入盐、味精、白糖煲5分钟,撒葱花即可。
三、腊肉长毛了还能吃吗?
建议,腊肉有霉菌滋生,就不能再吃,吃了可能会伤害肝脏。
腊肉,去除食物中的水分,细菌细胞没有水自动死亡,是用盐减少物体的水分,当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这样就可以杀死一些细菌。
若才开始发霉,将发霉的部位切去,用温水将腊肉洗净,再用白酒洗一次,用微波炉或烘炉烘烤一下,或直接用微火烘干。
之后用干净纸包好再包几层报纸放于装有木炭或石灰的容器内保存,放在米缸保存也行。
待天气好有太阳的时候常拿出来翻晒一下,就能保存很久了。当然,若有冰箱就不用那么麻烦。腊肉时间放长了由于气候原因是会长霉的,特别是夏天。用火熏烤一下然后后洗干净,食用之前再用水煮一下,可以煮了吃炒了吃。
四、不宜多食的腊肉:
很多人喜欢食用腊肉,因为它的保质期长,味道可口,专业人士提醒,过多地摄取腊肉,会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腊肉多为猪肉腌制而成,根据猪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里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胆固醇,而每百克肥猪肉更是含109毫克胆固醇。高含量的胆固醇会沉淀、聚集在胆汁中形成结石。此外,动物性脂肪不易为人体所吸收,过多食用腊肉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很多家庭买了腊肉不是即买即食,一般都要存放一段时间。为保持新鲜的口感,腊肉在加工和腌制的过程中都放入了大量的盐。这些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人体的致癌因素,很多爱吃腌肉的地区同时也是胃癌高发的地区。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贪食腊肉,血压容易上升;患有痔疮的人也要注意,腊肉的盐分比较多,摄入后易增加静脉网络的血压,会让痔疮的痛楚变本加厉;肾病患者也忌讳吃太咸,腊肉最好能不碰就不碰。如果体内积聚了过量的钠不能排出,就会导致水肿。
因此腊肉虽然味道很好,但有这么多的危害,各位朋友还是少吃为好,一周一次就够了。
原料:
腊肉(肥瘦兼有才好吃)1块 熏香干1大块 青辣椒 1个 红辣椒 1个 生姜 1小块 大葱 1段 十三香 1小勺 红油豆瓣 适量 食盐 适量
香干炒腊肉的步骤:
1. 所需基本原料。
2. 腊肉用刀充分刮净表面,切成片状,香干也切成片状。
3. 青红辣椒切成块状,葱和生姜切成丝。
4. 炒锅放少量油,油热后倒入腊肉煸炒至腊肥肉呈透明色。
5. 加入辣椒、葱和生姜炒出香味。
6. 加入香干翻炒均匀。
7. 加适量十三香。
8. 加一勺红油豆瓣酱。
9. 尝尝咸淡,如果少盐就加少许,如果不缺便不用再加食盐。
10. 翻炒约半分钟即可关火装盘。
香干炒腊肉做法小贴士
1、在切腊肉之前,一定要把表面处理干净。用刀刮会比较给力。
2、炒腊肉的话,最好肥肉兼备,这样炒出来的菜才够香。
3、因为腊肉本身含有盐分,而且豆瓣酱里盐分也是比较重的,所以在放完豆瓣酱后一定要尝一尝咸淡再决定要不要补加食盐。
4、不是很喜欢吃辣的朋友可以用青红柿椒代替辣椒,这样颜色和味道都能顾及。
5、此道菜趁热食用味道会更正宗。
6、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腊肉对很多人,特别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实在不是一种合适的食物。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也应禁食。
原料:蒜苔400克、腊肉60克、干尖椒适量、油40克、盐1小勺、鸡精半小勺、胡椒粉适量、陴县豆瓣1勺
做法:
1.蒜苔掐去尾部,切成一寸长左右的段,洗净滤干水分;
2.腊肉切片,干尖椒剪好备用;
3.炒锅置于火上,不要放油,大火烧辣;
腊肉的吃法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肉的吃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腊肉炒苋菜
菜系:家常小菜。
特色:腊肉咸中带香,苋菜鲜**爽口。
主料:腊肉、苋菜。
调料:盐、料酒、鸡精、食用油。
制作
1、将腊肉洗净,放入盆中,加入料酒上屉蒸30分钟取出晾凉后切成片备用,苋菜去根,去老叶,茎洗净切成2寸长段。
2、坐锅点火倒入油,油热放入苋菜,加入盐、鸡精、煸炒熟后出锅装入盘中。
3、坐锅点火放入油,油热倒入腊肉片煸炒后放入苋菜同炒,翻炒均匀出锅装入盘中即可食用。
提示:炒苋菜用旺火热油,炒断生后即可。腊肉和苋菜分着炒就是避免因炒苋菜过火而影响菜的质量。
香芋腊肉煲
原料:腊肉、大香芋、椰奶、姜片、绍酒、盐、香葱。
制作
1、将腊肉、大香芋切片。
2、在砂锅中倒入清水,放入腊肉片、姜片、绍酒,大火烧沸后,转为小火加盖慢煲30分钟。然后将芋头块和椰汁放入,再加盖小火煲20分钟。最后加入盐,撒入香葱段即可。
腊肉是四川地道的.食品,与芋头一起烹调也是一种绝配。芋头本味糯香适口,与椰奶混合后,甜香的滋味便肆无忌惮地弥散在空气中,还好有腊肉深藏的厚实鲜美及时地制止了甜味无休止地扩张。
腊肉糯米饭的做法
主料:青豆一袋(约500克)、腊肉一块(约500克)、糯米。
调料:盐、味精、花椒粉、青葱。
制作方法
1、腊肉洗干净后切小块,放入锅内翻炒至变色,颜色呈金黄。我买的腊肉较肥,所以炒的时候锅里没有再放油,请根据自己买的腊肉来决定;
2、将洗好的青豆放入锅内和腊肉一起翻炒两分钟,不要加任何调料;
3、把炒过的腊肉青豆全部倒入电饭锅内,可以倒些水在炒锅内涮涮再倒入电饭锅(这样比较不浪费哈);
4、把淘过的糯米倒入电饭锅内的材料上,再加些水,以没过米上一个手背为佳,并且撒入一勺盐,然后盖上盖子按下开关煮饭;
5、煮好后的糯米饭上撒些许花椒粉和葱花,然后用勺拌匀就可以吃了。
腊肉炒荷兰豆
食谱原料:腊肉100g,荷兰豆300g,油、盐、青蒜各适量。
工艺做法:炒。
配菜专区:热菜;荤菜。
菜谱属地:粤菜。
制作方法
1、青蒜切丝,荷兰豆洗净去蒂,腊肉切片备用;
2、油热后,放入青蒜炒香,放入腊肉翻炒;
3、放入荷兰豆翻炒;
4、炒到荷兰豆变色,加盐调味,出锅即可。
小炒湖南腊肉
食谱原料:湖南腊肉200g,青杭椒200g,油5g,蒸鱼豉油3ml,姜蒜、干辣椒各少许。
工艺做法:炒。
配菜专区:热菜;荤菜。
菜谱属地:湘菜。
制作方法
1、腊肉清洗表面浮尘,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去盐待用;
2、腊肉蒙保鲜膜,入蒸锅中大火蒸20分钟,切片待用;
3、青杭椒切圈,姜蒜切米,干辣椒剪段待用;
4、坐锅起油,下姜蒜米、干辣椒段炒香,下青杭椒圈,翻炒1分钟;
5、下腊肉片,翻炒3分钟;
6、淋蒸鱼豉油,翻炒均匀,起锅即可。
蒸腊肉的做法
腊肉在南方吃的比较广泛,在北京冬季吃腊肠比较多。腊肉的制作是要求在特殊的季节和气候下才能制作,做好的腊肉吃法有很多,蒸腊肉是比较简单的一种烹饪方式。
腊肉在烹调之前,一定要先用温水洗净,以洗去表面的浮尘、霉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或是腊肉切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可以稀释出腊肉的一些盐分。吃腊肉时可以将腊肉先煮后蒸,让水分缓慢地渗入肉的组织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干瘪的腊肉变得滋润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去除腊肉上过多的盐分。
至于腊肉要蒸多久能熟,一般要看腊肉的厚度与做法,一般腊肉中的肥肉变成透明就可以了。
蒸腊肉的做法:
一、清蒸腊肉
原料:五花腊肉500克、鸡粉8克、糖10克、葱花10克、豆豉5克、清鸡汤适量。
做法:将腊肉清洗干净,锅内放水煮熟。将煮好的腊肉改切成片,摆入盘中,加入调料,上笼蒸40分钟左右取出,撒上葱花即可。
二、豉椒蒸腊肉
原料:腊肉约480克,原粒豆豉2汤匙,红辣椒1~2只,油1汤匙,芫菜少许。
做法:腊肉用热水洗净,蒸约1小时,取出切厚片,排入扣碗内。豆鼓洗净,捣烂,红辣椒去籽,切碎。烧热油,炒豆鼓红辣椒,全部放在腊肉上,隔水蒸片刻,取出上碟,完成装饰。
三、荷香蒸腊肉
原料:腊肉150克、荷叶1张、姜、葱各10克。花生油15克、味精10克、麻油5克。
做法:腊肉洗净切片,荷叶洗净摆入碟内,再把腊肉摆入荷叶上,姜切米,葱切花。蒸锅烧开水,放入摆好的腊肉,用中火蒸20分钟拿出。撒上姜米、葱花,烧开油,淋入原料上即成。
【蒸腊肉】
我们需要准备的食材:腊肉
第一步:拿出自己腌制好的腊肉或者是购买的`腊肉,腊肉在晾晒的过程中会落下许多灰尘,所以它的表面是比较脏的,而且难以清洗,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腊肉清洗干净,这样吃的才更放心。在清洗的时候,先用刷子刷洗几遍,之后再把淘完米的淘米水留下,在淘米水中加入一勺醋,搅拌均匀之后再放入腊肉,把腊肉放在里面浸泡30分钟左右。
第二步:等到腊肉浸泡时间到了,把水和腊肉倒进锅中,开大火烧水,等到水烧开之后转为中小火继续煮5分钟左右,在煮的时候记得多给腊肉翻面;等到煮制时间到了,把腊肉先捞起来,把锅中的水倒掉,然后再重新添清水,再用清水煮,水煮开之后继续煮5分钟左右。
第三步:等到腊肉第二次煮好之后就能捞起来了,这时候的腊肉就没有那么硬,变得松软了很多,这时候就可以把腊肉切成小片的装在碗中备用;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蒸了,先在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烧开后放入腊肉开始蒸。
第四步:在蒸腊肉的时候,如果使用普通蒸锅蒸的话,需要蒸半个小时左右,如果使用压力锅蒸的,蒸十几分钟就行了。不过蒸制时间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大家掌握好就行了。另外,蒸腊肉是不需要放入调料的,因为腊肉本身就有香味,如果想要加调味品,可以加一点剁椒和生抽,味道也很不错。
注意:腊肉不能直接上锅蒸,在蒸之前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个就是用加了醋的淘米水浸泡,泡30分钟左右即可,浸泡过的腊肉咸味会被浸泡出来,也会变得更软嫩;之后再在锅中两次煮制,两次煮的时间一共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样不仅能让腊肉变软,还能让颜色变得更鲜亮。
蒸腊肉,直接上锅是大错!教你正确做法,腊肉软嫩入味,香味足!这个蒸腊肉的正确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学会了就试试吧,蒸出来的腊肉鲜亮软嫩,口感特别好。
家常腊肉腌制方法
腌腊肉主要包括以畜禽肉或其可食内脏为原料,辅以食盐、酱料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糖或香辛料等,经原料整理、腌制或酱溃、清洗造型、晾晒风干或烘烤干燥等工序加工蔼成的一类生肉制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家常腊肉腌制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腌制方法一
1、肉买回不要洗,放在容器里,加入一袋生抽、一两多白酒,和肉拌匀,再加入适量生姜、大葱、大蒜泡两天;
2、把盐炒熟放入大料花椒炒香,大料变色赶紧捞出,注意大料不要炒糊,家中正好有炒熟的花椒粉,前段时间做老干妈豆酱剩下花椒粉,所以没放;
3、把大料碾碎、花椒粉一起和炒好的盐调匀,把肉捞起控干放在托盘里逐个抹上一层混合调料放在容器里或坛子里;
4、腌制6一7天,肉穿上线拿出晾晒,一般时间在15天一20天左右,也是根据天气好坏来定。
腌制方法二
1、猪肉切成3~4CM厚的块状,洗净,配料均匀抹遍猪肉外表,将猪肉放入密闭容器腌制5天,每天翻动一次(使入味更均匀)。
2、将肉上串穿一个洞,挂起来风干3~5天。
3、在一金属筒(比如汽油筒去底和盖)内置入锯末并引燃,上盖松枝,再盖柏丫,在筒的上方放一个网状的架子,猪肉置于其上,如此熏制,直到猪肉表面变成黄色或黑色(熏黑了的,松枝和柏丫的味道更重)。
4、将猪肉,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腊肉干透,就算大功告成了。
腌制方法三
1、买新鲜的五花肉,如果你要求,任何一个心地善良的“猪肉大叔”都会很乐意帮你切成一条条的。据说,厚度为2厘米,肥瘦对半,这样的五花肉晒腊味为上等。把五花肉洗干净,有残留猪毛的话可要“拔毛”哦。接着晾干,时间视湿度而定,为5-8小时。
2、准备食盐、白糖、酱油、曲酒等调味料,曲酒高度数的为好,盐少许、酱油和糖看个人口味可以放多点。腌料混合好后放入五花肉,腌制过程翻动数次,让腌料均匀入味。准备好保鲜纸,把腌制中的腊肉用保鲜纸封上,然后放冰箱保存一天左右。
3、用绳子穿好,放置通风处风干或阳光下晒干。*吃网提醒,干燥的秋风和晴朗天气是必备条件,如果中途碰上下雨天,就先把腊肉放存冰箱,避免发霉。傍晚和晚上湿气重,傍晚要收起放冰箱,风干直至腊肉泛出油光即可,一般一个星期即可。
腌制方法四
材料
猪肉5000克、料酒100克、精盐200克、五香粉30克、白糖50克。
做法
1、将无骨猪肉改成宽6---15CM,长20--40CM的宽条,用竹扦在肉上扎满小 眼,好象有点残忍啊,但是为了味道的'进入。
2、锅中放油,等油热之后放入花椒炒熟,加入盐等到炒好的调料不烫手时,在肉上揉匀,放入陶瓷容器里,肉皮朝下,最上面的肉皮朝上,放凉爽的地方,一天翻一次,腌十天左右。
3、将腌制好的猪肉取出,用绳子穿其一端挂于通风高处,晾到半干。
4、用一大铁锅或者铁筒,放入柏书锯末或者柏树枝叶,在上面放上铁排一个,要和锯末保持距离哦。不然肉就烧焦了,一般在8---10CM左右,把半干的肉放在铁排上,用锅盖或者木板盖上,将肉熏上色,之后再挂于通风的高处,待水分干了,一般要15天的,腊肉就制成了。
5、腌肉时,时间要掌握准确,冬季略长,需10天左右,夏季略短,需5天左右。
6、熏制时,时间需15分钟左右,不可过长,否则颜色过深,影响美观。
腌制方法五
材料
五花肉2000克,白糖120克,玫瑰露50克,生抽100克,老抽100克,盐60克。
做法
1、用玫瑰露腌制腊肉,成品色泽鲜艳,非常诱人食欲,买回来的五花肉要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吹干表皮。
2、五花肉2000克,白糖120克,玫瑰露50克,生抽100克,老抽100克,盐60克(我用的是海盐),腌上一个晚上,然后放通风处风干。
3、前几天北风很大,吹了一天后腊肉已经初具雏形;再过了一天后,腊肉越来越漂亮鸟,等腊肉泛出油光。
小诀窍
香喷喷的腊肉饭,两根青菜,一块腊肉,一把米,一杯水,蒸好米饭后放入腊肉,闻到香味基本上腊肉也就好了,临出锅时打个鸡蛋,白灼两根青菜,倒点甜酱油,简单美味的腊味饭就做好了。
腌制方法六
材料
猪肉5公斤、调料盐150克、花椒25克、松柏锯末1.5公斤、花生壳。
做法
(1)先把猪肉切成5厘米宽的长条,用竹扦扎上许多小眼,再用。
炒熟的花椒、盐揉搓进味后,皮向下肉向上逐层摆放于陶瓷或搪瓷容器内(忌用金属器具),在最上层的应皮向上肉朝下,并压以重视。春、冬放在不结冻处,夏、秋季节放于凉爽处,鸡腌5天,每天倒翻一次。腌好后把肉的一端用绳穿好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至半干。
(2)把晾好的肉置于铁篦子上放在一口铁锅中,锅内底部放上锯末,盖好锅盖。用火烧锅,用据末早的烟把肉熏上色。熏好后挂于通风处,待水分全干。
(3)将熏好的肉皮在火上烧黄,然后用温水泡软,用刮子去沾污的泥士,将皮的黄面用刀刮净,再用温水洗一次,上屉蒸50~60分钟取出,切片盛盘即成。
腌制方法七
材料
五花肉2大块,里脊肉2大块,花椒1小把,八角3颗,胡椒粒2大匙,陈皮2大块,五香粉1/3匙,绍酒2大匙,玫瑰露2大匙,头抽2大碗,盐1/4匙(提味),味精半匙,糖(随自己口味而下)。
做法
1、胡椒粒、八角搞碎,陈皮泡温水再撕成小块。
2、用叉子*均的刺透五花肉与里脊肉,再分两份放进两个胶袋里。
3、再把以上的配料也分成两份,也放入装肉的胶袋里。
4、置冰箱冷醃三十六个小时(记得每六小时转边)后,再拿出去晒与风干七天后即成腊肉。
歇后语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歇后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代代相袭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挂着腊肉吃斋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挂着腊肉吃斋歇后语的答案挂着腊肉吃斋 ———— 难熬;难煞
腊肉待亲家 ———— 久有意;早有准备;早预备下了
腊肉骨头 ———— 越啃越有油水
腊肉上* ———— 自不带盐;自不待言;不用多盐;不用多言;不必多盐;不必多言;不必盐;不必言;不带劲;
腊肉汤里下面条 ———— 油盐在先;有言在先
腊肉汤下挂面 ———— 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腊肉汤下面条 ———— 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腊肉下挂面 ———— 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腊肉下油面 ———— 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六月的腊肉 ———— 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六月里的腊肉 ———— 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卖烧腊肉拉胡琴 ———— 游手好闲;油手好弦
尼姑丢失腊肉 ———— 骂不出口
齐公失落腊肉 ———— 不好作声
钱串子捆腰带 ———— 勒肉;腊肉
豆腐干煎腊肉 ———— 有言(盐)在先
腊肉汤里煮挂面 ———— 有言(盐)在先
老婆婆吃腊肉 ———— 扯皮
预备腊肉待亲家 ———— 久有意
斋公丢腊肉 ———— 难开口;不好开口;不好声张
煮腊肉放花椒 ———— 麻嘎嘎;麻麻肉
房檐下吊腊肉 ———— 挂起来;挂着
放了多年的腊肉 ———— 干巴无味
隔年的腊肉 ———— 有盐在先;有言在先;干巴巴
狗啃腊肉骨头 ———— 吃不得;吃不得又舍不得
挂着腊肉吃斋 ———— 难熬;难煞
和尚吊腊肉 ———— 光怄气;光沤气
和尚丢了腊肉 ———— 心急不好说;做不得声
火坑脑上的腊肉 ———— 好吃不好看
叫花子不吃腊肉 ———— 哪里有?
叫化子说腊肉香 ———— 空谈
腊肉打汤 ———— 图新鲜
吃斋的恶婆子 ———— 口素心不善
刽子手吃斋 ———— 冒充善人
聊斋上的文章 ———— 鬼话连篇
没吃三两煎豆腐 ———— 称什么老斋公
唐僧跑进和尚店 ———— 同吃一碗斋饭
斋公丢腊肉 ———— 难开口;不好开口;不好声张
嘴里拉出牛肉 ———— 还说是吃长斋
百岁婆婆吃斋饭 ———— 吃口愁口
吃蚝假斋的 ———— 装道人
吃了三天斋就想上西天 ———— 功底还浅
吃斋碰着月份大 ———— 倒霉透了;真倒霉
雌鸡斋家堂 ———— 不像三牲
打斋鹤 ———— 度人升仙
鼎湖上素 ———— 好斋
多一个和尚 ———— 多一分斋;多一分灾;多一份斋;多一份灾
挂着腊肉吃斋 ———— 难熬;难煞
观音斋罗汉,罗汉斋观音 ———— 互相帮助
和尚不吃豆腐 ———— 怪斋;怪哉
1、今天终于做了腊肉饭,想吃腊肉饭很久了,虽然我并不吃腊肉,但是喜欢腊肉饭的那种烟熏味道一口气吃了两碗。
2、好想吃腊肉,腊排骨,腊猪蹄,哪怕就是腊肉汤下个白菜都好。
3、想吃香干炒腊肉想发了疯,看到屏幕上花花绿绿的表格、数字,活脱脱一盘辣椒香干炒腊肉的美好模样。
4、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我想吃我妈做的红烧猪蹄,回锅肉,土豆炖牛肉,盐水虾,小锅米线,腊肉焖饭。
5、土豆片外焦里嫩,配上腊肉、红绿辣椒,香辣过瘾,别有一番风味,超级下饭的哦!
6、每天味道都不一样,红烧的,香菇的,雪菜的,我想吃“腊肉”了。
7、我想找工作,我妈怕我进了传销我想吃腊肉,我爸说致癌物太多。
8、天天想吃腊肉,馋的流口水,好羡慕四川人啊,可以天天吃腊肉。
9、酸姜好吃酸菜好吃香肠好吃腊肉好吃我想吃肉圆子汤。
10、还没年前重真是过了个物资匮乏的年,*一年都不想吃腊肉了,满脑子只想吃活蹦乱跳的鱼!
11、蒜苗都长好了,想吃蒜苗炒腊肉的赶紧。
12、想吃腊肉,酱豆子,皮豇豆炒瘦肉,酸辣子炒猪肝,干四季豆炖猪蹄,想逛街。
13、我现在觉得回锅肉是第二好吃的东西了,第一好吃的是儿菜炒腊肉。
14、无敌好喝的鸡汤,配上腊肉饭,还有茄汁日本豆腐。咋这么好吃呢?
15、在家天天吃青菜,咸菜,荤菜就只有腊肉。我好想吃其它的肉,我极度渴望吃肉。
16、我只想吃辣椒炒腊肉,干锅肥肠,蒜香排骨,干煸辣椒,腊香肠。
17、乡下感觉比城里要舒服,空气好,也安静,还可以吃腊肉,烧红薯。
18、想吃腊肉,腊肠炒的菜,油子子带点咸香辣的味道,很下饭。
19、湖南腊肉真是我的爱。晚上突然想吃酸辣粉,正好冰箱有袋紫薯宽粉,做起来,味道不错。
20、腊肉腊肠和辣鱼蒸一起,煮面下饭都好吃,又简单。
21、仅剩的一点去年的腊肉,腊肉也太香太好吃了吧,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快乐。
22、想吃腊肉腊肠辣条薯片蛋糕螺蛳粉火锅烧烤麻辣烫辣椒面,是的我要憋不住了。
23、想吃烤豆干,腊肉炒西蓝花,四川麻辣香肠,佛跳墙捞饭,这怎么办?
24、赶个时髦,炒个儿菜吃,味道还不错个人赶脚配腊肉炒应该更好吃买起来。
25、我想吃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酱鸡腊肉松花小肚。
咏鹅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鹅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原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骆宾王的诗:
1、《过张*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咏柳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柳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咏柳
诗人: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从李白这边来说,知音难得,能够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众诗才的人中,贺知章还是第一个。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象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这杜甫也真会说话,难怪后来名气很大。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七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常的事。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扩展资料: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属于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咏柳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品评价
咏柳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咏鸡的古诗
导语:古代咏鸡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别具一格,值得“古为今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鸡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晓窗
清·魏源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赏析】所有的人,他们的岁月与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消磨在报晓的鸡鸣声中。年轻时彻夜游乐,听到鸡鸣方才入睡,年老时则鸡鸣即起。人生短促而时不我待。无志者消沉,蹉跎岁月;有志者奋发,建功立业!
题《百鸡图》
清·乾隆帝
走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赏析】传说乾隆在《百鸡图》上题写了这首诗,众臣不解其意,乾隆得意微笑,最后大学士纪晓岚说道:“这是一首绝妙的数字谜语诗!第一句的“一只又一只”,是两只鸡;第二句,“三四”一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三个得数相加,得九十八只鸡。把一二两句合起来刚好是一百只,正切合《百鸡图》之意!”
鸡
唐·崔道融
买得晨鸡共鸡语,
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
欲*晓天啼一声。
【赏析】诗人以桀骜不驯的雄鸡自喻,用不着像*凡公鸡一样天天啼叫,只需在深山月黑风雨之夜,在晦明难辨之际,就那么高啼一声,“雄鸡一声天下白”,人们就会知道,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金鸡报晓
明·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
扫退残星与晓月。
【赏析】朱元璋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此诗,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鸡
清·袁枚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赏析】以“主人”来比喻对天下敲骨吸髓的统治者,统治者能得逞,靠的是“愚”民,“不可与鸡知”!
鸡
宋·释智圆
檐前栖息傍蒿丛,风雨司晨尔有功。
鹦鹉无能凭佞舌,侯门翻得养金笼。
【赏析】诗人以鸡和鹦鹉做对比来讽刺世态,鸡司晨有功,却只能在屋檐、草丛安身;鹦鹉无能,却可以凭着一张会奉承的嘴得以安身于金笼之中。
鸡
宋·张继先
鸡德灵居五,峨冠凤彩新。
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
【赏析】《韩诗外传》:“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鸡,古代称作德禽,又称烛夜。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准时唤醒人们起床。
题金鸡报晓图
明·唐寅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
一声啼散满天星。
铜壶玉漏金门下,
多少王侯勒马听。
1、《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2、《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3、《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墨梅》
宋·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5、《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6、《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7、《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9、《杂诗·君自故乡来》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0、《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1、《红梅》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12、《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雪梅·其二》
咏腊肉的古诗
与腊肉有关的古诗
腊肉飘香的古诗
竹笋炒腊肉的古诗
形容腊肉的诗句
描写腊肉的诗句
赞美腊肉美食的古诗
描写腊肉的句子
描写腊肉的诗句古诗
赞美腊肉的句子
腊肉的美味说说
形容腊肉好吃的句子
腊月二十六割猪肉的古诗词
咏腊梅傲骨最出名的古诗图片
腊八腊梅的古诗
肉肉多的花古诗
带腊字的古诗
关于腊八的古诗腊日
腊八的的古诗
腊月的古诗
血与肉的古诗
关与腊八的古诗
写腊梅的古诗
含有腊字的古诗
腊八起的古诗
有菱肉的古诗
腊月红的古诗
关于勐腊的古诗
带腊八的古诗
烤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