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灵运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谢灵运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谢灵运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谢灵运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谢灵运 形容雪的诗句
雪花纷纷扬扬,一刻不停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其间,夹杂着一些小冰粒,与地上的水汇合后,渐渐地凝成了一层薄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谢灵运《岁暮》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扬帆采石华,挂*拾海月。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 谢灵运《岁暮》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8、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1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3、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2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27、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1、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38、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雪花纷纷扬扬,一刻不停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其间,夹杂着一些小冰粒,与地上的水汇合后,渐渐地凝成了一层薄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谢灵运《岁暮》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扬帆采石华,挂*拾海月。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 谢灵运《岁暮》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8、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1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1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3、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1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21、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2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27、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1、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38、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客,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均曾取法于谢灵运。小编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谢灵运的一首经典诗作《岁暮》。
《岁暮》是谢灵运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浑然交融。抒发了谢灵运对时光无法追回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壮志未成的惆怅之情。其中“明月照积雪”5个字,历来被广为传诵。王国维更是将其境界,同“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称做是千古奇观。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谢灵运的这首《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诗的开头两句“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谢灵运道出了自己因为忧虑而夜不能寐的事实。并以一个“苦”字,将自己在漫漫长夜,内心所受到的折磨,体现的淋漓尽致。至于谢灵运为什么忧虑?从下文来看,它是极其复杂的一种思绪。它包含了谢灵运对自己的寿命、人生追求,以及世间之事等多方面的思绪。
中间两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则是谢灵运对自己夜不能寐时的所见所闻。即一轮明月照在积雪上,迎面吹来的北风猛烈而且凄厉。“明月照积雪”5个字,既点出诗题“岁暮”之时。又从月光的清冷和雪色的寒冽上,给人一种凛寒高旷的感觉。虽然语言上极其*淡,似脱口而出,但是却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明月和白雪给人带来的凛寒高旷之感,正好符合了谢灵运当时夜不能寐的凄寒孤寂。而大自然的凛寒高旷,自然要比谢灵运凄寒孤寂要广阔的多。但诗人却能将自己渺小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壮观的景象中,这就让这句诗的境界升华到了顶峰。两者的巧妙融合,我想这才是王国维称其为千古奇观的原因吧。
最后两句“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则是直抒胸臆。即过往的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一年就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在受到岁月无情的催赶。流露出了谢灵运对时光流逝无可追回的惋惜之情。同时,结合谢灵运对经历来看,这其中更是饱含了他对自己年华已逝,壮志却未成的惆怅之情。
综观谢灵运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字字言愁,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愁,并不低沉,也不哀痛。而是显得凝重开朗、凝重。这正是得益于“明月照积雪”这一千古奇观之句。对于谢灵运的这首诗,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可能很多人不认识,对于谢灵运写过的诗可能更加陌生,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在刘宋时期已产生巨大影响,沈约、谢脁等人对其继承与发展促进了山水诗的逐步完善。谢灵运是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诗三段式结构和明暗双线结构为初盛唐诗歌的发展搭建了较高的*台,最终山水诗在唐代达到高度的繁荣,出现山水田园诗派。
谢灵运最有名的10首诗:
登池上楼
(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岁暮
(南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登江中孤屿
(南北朝)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登永嘉绿嶂山
(南北朝)谢灵运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生在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是陈郡谢氏士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母亲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天下之才共十斗,曹子建独居八斗,我得一斗,他人共分一斗。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了?忘归。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才高八斗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花上露犹泫
阳谷跃升,虞渊引落。景曜东隅,晼晚西薄。三春燠敷,九秋萧索。凉来温谢,寒往暑却。居德斯颐,积善嬉谑。阴灌阳丛,凋华堕萼。欢去易惨,悲至难铄。击节当歌,对酒当酌。鄙哉愚人,戚戚怀瘼。善哉达士,滔滔处乐。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靡。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援萝临青崖。春心自相属。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慽。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别时花灼灼,别后叶蓁蓁。
矧乃良朋,贻我琼玘。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羽觞环阶转,清澜傍*疏!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轸。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隐汀绝望舟,骛棹逐惊流。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丝。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晓月。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浮云褰兮收泛滥,明舒照兮殊皎洁。墀除兮镜监,廊栊兮澄澈。
冬夏共霜雪
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缁。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
谢灵运的代表作赏析
谢灵运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谢灵运的代表作,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刘义隆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对世家望族重新采取笼络政策。谢灵运被召为秘书监,结果,不久,天真的谢灵运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文学侍从而已,“惟以文义接见”。于是,元嘉五年(428),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回始宁隐居。谢灵运既然东归,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互相鉴赏文章,一起游览名山大川,作诗赠答,当时的人称呼他们为谢灵运的四个朋友。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方明之子,谢灵运族弟。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诗品》引《谢氏家录》称:“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据说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在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写出来的。本州辟主簿,不就。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余首,文行于世。坐被徙废塞,不豫荣伍。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小儿时,便见世中有此文,而论者云是谢惠连,其实非也。」太祖曰:「若如此,便应通之。」元嘉七年,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隋书·经籍志》载有《谢惠连集》6卷,佚。明代张溥辑有《谢法曹集》。
何长瑜东海人。为临川王义庆王国侍郎。历*西记室参军。除曾城令。元嘉二十年。庐陵王绍镇寻阳。请为南中郎行参军。行至板桥。溺死。有集八卷。
荀雍字道雍,颍川人。官至员外散骑郎。有集四卷。
羊璿之字曜璠,泰山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初为临川内史。后为竟陵王诞所遇。诞败,璿之亦坐诛。
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文章赏会遗留的酬和诗篇有:灵运有《作离合》诗一首,惠连也有《离合》诗二首,何长瑜仅存诗二首,其一就是《离合》诗。元嘉六年(429)灵运和惠连有同题之作《七夕咏牛女》。俩人的志同道合还表现在都对山水诗创作很感兴趣。惠连有《泛湖归出楼中望月》诗。
《泛湖归出楼中望月 》谢惠连
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 憩榭面曲汜,临流对回潮。
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亭亭映江月,飀飀出谷飚。 斐斐气羃岫,泫泫露盈条。
*瞩祛幽蕴,远视荡喧嚣。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诗中写到在太阳已落,夜色渐深,群星灿然,布列空际的时分,诗人乘坐着小船,轻摇着短桨,泛游湖中,景色清幽而心情悠然。在星光下,他和朋友们舍舟登岸,回到住处。他们泛湖归来之后,游兴未尽,又踏着星光夜色出楼游览了。他们一会儿在台榭小憩,临流观景,赏爱着绕旋台前、分而复合的曲流回波。一会儿又丢下竹杖,纷纷呼朋邀友,摆设酒宴,将要连筵接*,共度良宵。沙洲空旷,山丘荒寂,忽有宿鸿哀鸣,夜猿悲啼,响彻空江深谷,显得格外凄清。
夜空远处,一轮明月映澈清江;而幽谷深处,忽然又刮来劲疾的大风。远处的夜雾云气,轻轻飘浮,像帷幕一样遮掩着峰峦,*处的露水如珠,清润晶莹,满满地挂在枝头。远看*看都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引起无限的清思,可以畅心怀、绝尘俗,祛除胸中的郁闷,荡涤人间的烦嚣。在此清景面前,诗人和朋友们不禁逸兴遄飞,清言妙语纷涌吐出,不能自休。不觉中,东方既白,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此诗中的写景多用对仗、叠字,其诗风也于灵运相似。九月,灵运出游临海郡,登天姥山,并作《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 谢灵运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
隐汀绝望舟,骛棹逐惊流。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
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
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
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
诗题中涉及三人。谢惠连,灵运族侄,才悟绝伦,羊为羊璿之,何长瑜早在初次归隐时何长瑜即与灵运交好而蒙赏誉。此次再隐,灵运与三者并颖川荀雍,“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题中“临海”,即今浙江天台,在会稽西南,为道教洞天。强中,当即今浙江嵊县罅山下之强口,位于会稽与临海之间。题意为,将远登临海的尖山,由强中初发而作此诗赠堂弟惠连,惠连如见羊璿之、何长瑜,可请二人一起和作。注家每以题中“临海”一名而谓诗当作于《宋书》本传所说“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时。然而传所记为陆行,诗所叙为水行,故当作于此前。《宋书》记谢何相交在初隐时,而与羊璿之交在再隐后,诗题羊何并题,则定此诗作于再隐后,开山前大抵不差。灵运在嵊有石壁精舍,为其南居,所以此诗实由南居启行后作,很可能是历游嵊县诸胜后,初发远涉海峤之想。
全诗三十二句,八句一层,凡四层。
第一层写远游别弟,两情依依之状。第二层写惊流泛棹,日落栖泊,但离思无时或去,往事都来心头。第三层承上新愁别恨。忆昔本为消愁,但结果旧日共游之欢乐反而映现出今日独行的悲苦,旧欢转成新愁,不禁叹息频频。这种无可排遣的愁怀本已使人劳心焦思,更何况又逢这启人悲怨的深秋。耳畔只听得,秋泉活活,哀猿嗷嗷,悲愁断肠的秋声,弥漫在夹江*。闻此,戚戚新别之心,更引动了旧事万千,都来心头。
第四层,力图从悲苦中振起,拟想舟至剡中登游寻仙的情景以自遣。诗人不堪新愁旧悲转相交煎的心情,就计算起行程,明日从鬼谷子修行的清溪出发,傍晚就可到达浙东名胜剡中,而后日清晨就可攀登“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了。一旦在高出尘嚣的'云霓中徜徉,归期就将不复计虑。也许此游有幸遇到接引汉代王子乔到嵩山为仙的古仙人浮丘公吧,那么就更要与从弟永远分手了。
全诗在远游成仙的遐想中结束,又仍含蕴着对从弟的怀恋,正与开头远行惜别首尾呼应。复杂的情思,是喜还是悲,是喜为主还是悲为要,恐怕诗人自己也难以说清,而读者则不妨见仁见智,去慢慢品赏。
《夜集叹乖诗》谢惠连
诗人咏踟蹰。骚者歌离别。诚哉曩日欢。展矣今夕切。
吾生赴遥命。质明即行辙。在贫故宜言。赠子保温惠。
曷用书诸绅。久要亮有誓。
在一个仲春的夜晚,灵运等人为惠连举行了分别前的最后一次聚会。临行赴任的惠连伤感地写了首夜集叹乖诗。而灵运心中充满了挂念和忧思。在此期间,谢惠连写了《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五首》。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五首》谢惠连
一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二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垧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三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四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五
临津不得济。伫楫阻风波。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惠连在诗中抒发离情别恨。全诗共五章,每章八句。前三章是追忆,后二章写当前之事。一章言不忍离别,行前与灵运一起泛舟赏月,但想到分离,心中怅然若失。二章写灵运为自已送别,饯别的其情其景历历在目。三章言上路后,想到长途漫漫,前程难料,无人可诉。四章描写西陵遇风时的可怕情景。五章言受阻舟中,四野萧条,心境哀怨,只有悲叹和忧歌。自已将积忧成疾,却又无以消忧。
谢灵运对该诗的答复为《酬从弟惠连》,以家乡诱人的春日美景,期待着惠连回心转意,归来同游。
《酬从弟惠连》谢灵运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峯。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无论是在学*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摘要:谢灵运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留下了许多体现山水之声色状貌的山水诗,也留下了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精神。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了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及悟道精神,引人深思,实属宝贵。
关键词:山水诗 归隐 明志 文学精神
引言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优秀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善于作诗、精通史学,最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极其富有灵性的山水诗,世人称其为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公元420年,江山易主,在东晋时期处于*核心地位的门阀制度渐渐失去其原本的地位,对当时的文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身为门阀氏族后代的谢灵运继承了先辈的热血与雄心,却受动荡局势影响,终不受重用。复杂时代一方面给谢灵运带来了苦难与折磨;另一方面,国家不幸诗家幸,坎坷的经历也给谢灵运带来了许多巧思灵感,使他创作出清新淡雅的山水诗。谢灵运因仕途失意而选择将压抑的心情释放在醉人的山水之中,他醉心于游山玩水,开创了山水诗派,谱写了许多情趣高雅、志趣脱俗、富有深厚文学精神的山水诗,他还将他对人生的超脱感悟融入诗中,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文学精神。从他的诗中可观其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悟道精神,这既是他个人高雅情趣的体现,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深刻启迪。
一、以景为乐,超然尘世的乐景精神
谢灵运纵情于奇山异水间,享受山水之乐,超然于尘世烦恼之上,独得赏景之趣,以心感受寸草寸土,谢公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他的山水诗风格清新、用词生动、意境优美,钟嵘《诗品》评其诗宛若“芙蓉出水”。 南朝钟嵘在《诗品》中以“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道出玄言诗的不足,而谢诗写实地描绘山水的声色状貌,能够逐渐摆脱玄言诗的“淡乎寡味”,追求辞藻绚丽、表现新奇,独具一格。
谢氏山水诗以表现景物为主,《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千古名句。初春悄临,原本枯败的池塘里正酝酿着新生,过冬的禽鸟归来,新生的春草抽芽儿,当时久病的谢灵运敏感地从这两个细微之处嗅到了春的气息。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朴实的炼字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这一幅声色交融的初春美景图。壮丽山水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主旋律,不同的观赏角度呈现出诗人眼中不同的自然之美。谢灵运山水诗中所表现的景物独立于诗人的主观情绪之上,诗人追求客观呈现景物原状,尽量还原最真实的大自然,不赘述煽情,却仍能将景物写得可爱动人,着实令人钦佩。谢灵运登高远眺览胜景,有《登上戍石鼓山》的“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及《登池上楼》的“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身临其境游山水,有《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的“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与《游南亭》的“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清丽的自然风光经诗人之手跃然纸上,诗句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借景排忧后得到慰藉的心情。这种乐景精神表达了诗人尊敬自然、返璞归真的真性情,谢灵运以自然为友,在纵情山水中求得内心的宁静,在清泉峭岩中尽享山水的快慰,使得笔下的山水真实而细腻、清纯而美好,将读者共同带入忘忧之境。以山水为乐是诗人所要传递的精神,他相信在游览的过程中可暂时抛却尘世的遗憾与烦恼,高山流水也能荡涤那被纷扰所羁绊的心灵,他的乐景精神也将后人写作的视野引向自然,引导人们将文学与自然结合,提醒了后人注重对自然的审美。
二、沉醉山水,淡泊名利的归隐精神
归隐精神在诗人遭遇人生碰壁时产生、在沉醉山水中得到巩固。归隐精神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较为复杂。他的归隐愿望伴随着矛盾并经历了一步步的变化:仕途的失意使得谢灵运欲抒发壮志而不得、欲有所作为而不能,他转而投入山水之间排解内心苦闷,归隐之心起初令他有感于愧负宿心,但一次次残酷的现实不断提醒着他与政坛的格格不入,当谢灵运将这份苦闷挥洒在山水之间时,他才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在《过始宁墅》中,谢灵运认为自己“捉疾相倚薄”,不善做官,不如还乡“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流露出了他欲幽居于大自然的愿望;《游南亭》的“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涯”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夕、四季都有山水为伴的.美好愿望,隐居乐活的情态跃然纸上。虽然谢灵运的归隐精神存在矛盾,但这一归隐精神仍是谢公诸多创作情绪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方面。谢灵运的归隐诉求在纵情山水的过程中越发强烈,一步步得到确认,《道路忆山中》写于谢灵运赴任途中,失势的现实使眼前的风光勾起了他“追寻栖息时”的念头,令他万分想念在始宁隐居时无拘无束的生活。最终谢灵运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交付予山水,流连山水的快慰冲淡了他的愁绪,实现了他人生态度的转变,正如他在《七里濑》中写道:“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谢灵运向严光与任公看齐,向往两人淡泊的隐居生活,终对远离政治感到释怀,认为自己即使身为隐士,也可如任公一般给人们带来好处,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领悟显然已经得到升华。看淡名利,忘忧于山水,归隐精神影响了谢灵运的人生,也成就了他的山水诗。
三、壮志未酬,抒发抱负的明志精神
谢灵运虽最终被推向了政治的边缘地带,但他的诗中隐含的对政治的明志精神仍是不可忽视的。
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客,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均曾取法于谢灵运。小编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谢灵运的一首经典诗作《岁暮》。
《岁暮》是谢灵运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浑然交融。抒发了谢灵运对时光无法追回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壮志未成的惆怅之情。其中“明月照积雪”5个字,历来被广为传诵。王国维更是将其境界,同“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称做是千古奇观。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谢灵运的这首《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诗的开头两句“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谢灵运道出了自己因为忧虑而夜不能寐的事实。并以一个“苦”字,将自己在漫漫长夜,内心所受到的折磨,体现的淋漓尽致。至于谢灵运为什么忧虑?从下文来看,它是极其复杂的一种思绪。它包含了谢灵运对自己的寿命、人生追求,以及世间之事等多方面的思绪。
中间两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则是谢灵运对自己夜不能寐时的所见所闻。即一轮明月照在积雪上,迎面吹来的北风猛烈而且凄厉。“明月照积雪”5个字,既点出诗题“岁暮”之时。又从月光的清冷和雪色的寒冽上,给人一种凛寒高旷的感觉。虽然语言上极其*淡,似脱口而出,但是却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明月和白雪给人带来的凛寒高旷之感,正好符合了谢灵运当时夜不能寐的凄寒孤寂。而大自然的凛寒高旷,自然要比谢灵运凄寒孤寂要广阔的多。但诗人却能将自己渺小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壮观的景象中,这就让这句诗的境界升华到了顶峰。两者的巧妙融合,我想这才是王国维称其为千古奇观的原因吧。
最后两句“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则是直抒胸臆。即过往的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一年就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在受到岁月无情的催赶。流露出了谢灵运对时光流逝无可追回的惋惜之情。同时,结合谢灵运对经历来看,这其中更是饱含了他对自己年华已逝,壮志却未成的惆怅之情。
综观谢灵运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字字言愁,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愁,并不低沉,也不哀痛。而是显得凝重开朗、凝重。这正是得益于“明月照积雪”这一千古奇观之句。对于谢灵运的这首诗,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谢灵运的诗句
写谢灵运的诗句
谢灵运经典诗句
谢灵运名句
谢灵运的名句
谢灵运最著名的诗句
李白写谢灵运的诗句
谢灵运的古诗4字
谢灵运山水诗名句
赞美谢灵运的古诗
谢灵运的千古名句
岁暮谢灵运是爱国的古诗吗
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谢灵运的
谢灵韫的古诗
谢怜通灵口号
灵的诗句
灵诗句
含灵的诗句
灵隐诗句
带灵的诗句
古诗灵活运用的试卷
灵芝的诗句
空灵的诗句
古诗词的灵活运用题
带灵字的诗句
关于灵的诗句
灵魂诗句
谢的诗句
灵开头的诗句
感谢老师校运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