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经典诗句

关于谢灵运经典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谢灵运经典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谢灵运经典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谢灵运经典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 语录(3k+) 说说(5k+) 名言(259) 诗词(7) 祝福(1k+) 心语(116)

  • 谢灵运 形容雪的诗句

  • 谢灵运 形容雪的诗句

      雪花纷纷扬扬,一刻不停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其间,夹杂着一些小冰粒,与地上的水汇合后,渐渐地凝成了一层薄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谢灵运《岁暮》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扬帆采石华,挂*拾海月。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 谢灵运《岁暮》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8、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1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3、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2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27、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1、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38、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阅读全文]...

2022-02-15 19:17:40
  • 谢灵运 形容雪的诗句

  •   雪花纷纷扬扬,一刻不停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其间,夹杂着一些小冰粒,与地上的水汇合后,渐渐地凝成了一层薄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谢灵运《岁暮》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 谢灵运《登池上楼》

      扬帆采石华,挂*拾海月。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 谢灵运《岁暮》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6、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8、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1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1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13、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1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1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

      21、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2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26、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27、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31、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李九龄《寒梅词》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3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38、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阅读全文]...

2022-01-13 15:37:30
  • 谢道韫与谢灵运关系

  • 谢道韫与谢灵运关系

      谢道韫和谢灵运,一个是著名的才女,一个是开创山水诗的诗人,两人有什么关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谢道韫与谢灵运的关系

      七年级语文课本有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文章,编辑给它加了一个标题,曰:《咏雪》。原文如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浙江绍兴人。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曾经指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苻坚军队,而著称的淝水之战,因而他也彪悍史册,是谢氏家族一个标志。

      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位才女,名曰谢道韫,其父是谢安的兄长谢奕,其兄是谢玄,其夫是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王谢两家可是当时最有威望的两大家族,这算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

      谢安与王羲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志道同合,难得的知己,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的轶事,曾早年两人都归隐上虞东山。

      其实,谢氏家族一开始并没那么高的声望,正如余嘉锡先生所说:“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有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褒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后来太傅名德,冠绝当时,封胡羯末,争荣竞秀,由是王谢齐名。”

      当初王羲之来到谢安家,为子向谢氏提亲,希望犬子凝之能与兄台侄女道韫成为连理,是再好不过了,谢安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王羲之。谢道韫听了之后,很不爽,一百个都不愿意嫁到王氏家族,并说了这样一段话:“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我的兄弟中也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王郎想比你们天上地下阿。”谢安听了之后,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其实王氏家族,在王羲之这辈文采也是很出众的,王羲之就是其中一位,但在另一方面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书法史上被称为“二王”就是出自他家。王氏家族之所以称为第一大望族,并不是靠一两个人来撑当门户的,它的兴旺长达三百年之久,冰寒三尺,非一日之寒就能到达的,当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说通俗点,王氏家族擅长政治,谢氏家族擅长文学。但两家都有两者的融合,只是哪一个占了上风。但有点是要明确的,谢氏家族的成员个个孤傲的很,恃才傲物,也是导致家族兴亡的直接原因。

      话还是说说王谢两家的关系。前面说了,谢家的才女谢道韫嫁给了王凝之,道韫就成了王羲之的儿媳。道韫的兄长叫谢玄,也是谢家重要人物,可以说,以后的谢家都以谢安、谢玄为崇拜的对象,他俩人在谢氏家族的地位可见一斑。

      谢玄的儿子谢换,也就是山水诗歌流派的鼻祖谢灵运的父亲,他的妻子却是王羲之的外孙女。王羲之惟一的女儿,姓名不详,后嫁给浙江余姚一个叫刘畅的人,在那生了一子一女,子叫刘瑾,女叫刘氏。这位刘氏就是谢玄的儿媳妇,谢换的妻子,谢灵运的母亲,这样一说的话,王羲之是谢灵运的曾外祖父,灵运是王羲之的重外孙。

      这样看来,王谢两家从谢奕到谢灵运四代就是亲上加亲了。按辈子排列,谢道韫是谢灵运的姑婆,加上谢灵运母亲这层的关系,谢灵运不但可以叫谢道韫为姑婆(父亲这边),还可以称为舅婆(母亲这边)。

      谢道韫介绍

      谢道韫是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人物生*

      名门才女

      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的侄

      女,谢氏家族的才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 。谢安颇为谢道韫的婚事操心。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婚后生活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善草书、隶书,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却信五斗米道,*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感到奇怪,就问道:“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谢道韫回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言下之意是,这个丈夫让她失望。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么有名气,为什么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晚景凄凉

      谢道韫在王家*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

      谢道韫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静的隐士生活。孙恩之乱*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事后,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谈论,受惠无穷。”谢道韫的后半生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文学才情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 传于世。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 。《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 ,《全晋文》收其《论语赞》。

      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魏晋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人称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为“三玄”),清谈成为一种风气。有的人甚至通过谈玄,“累居显职”。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

      人物评价

      济尼:“王夫人神

      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晋书》:“夫繁霜降节,彰劲心于后凋;横流在辰,表贞期于上德,匪伊尹子,抑亦妇人焉。自晋政陵夷,罕树风检,亏闲爽操,相趋成俗,荐之以刘石,汩之以苻姚。三月歌胡,唯见争新之饰;一朝辞汉,曾微恋旧之情。驰骛风埃,脱落名教,颓纵忘反,于兹为极。至若惠风之数乔属,道韫之对孙恩,荀女释急于重围,张妻报怨于强寇,僭登之后,蹈死不回,伪纂之妃,捐生匪吝,宗辛抗情而致夭,王靳守节而就终,斯皆冥践义途,匪因教至。耸清汉之乔叶,有裕徽音;振幽谷之贞蕤,无惭雅引,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妇人集》:“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 传于世。”

      余嘉锡:“道韫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

      谢灵运介绍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诗歌代表作如《登池上楼》等。

      谢灵运除诗歌外还有赋10余篇,其中《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等比较有名,景物刻划颇具匠心,但成就远不及诗歌。谢灵运早年信奉佛道,曾注释过《金刚般若经》,润饰过《大般涅经》,有《辩宗论》为其阐释顿悟的哲学名篇。谢灵运还于元嘉间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著录36卷,已佚。《隋书·经籍志》又著录有《谢灵运集》19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谢康公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明代李献吉等辑刻的《谢康乐集》。*人黄节也作有《谢康乐诗注》等。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总结: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7-16 14:34:17
  •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 艺术
  •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山水诗研究的重要对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山水诗研究的重要对象。他的山水诗艺术成就表现为四点:声色的描绘、拟人的修辞、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交融、艺术、特色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山水诗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从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方面来加以研究。

      谢灵运为世家大族子弟,其家族在当时的社会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祖父谢玄为当时宰相。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因而祖父死后他世袭为康乐公,优越的家庭政治条件以及丰厚的家产使得他养成了好游山玩水的*性。谢灵运在任职永嘉、临川及隐居家乡始宁时,就经常带领童仆、门生四处探奇寻胜。《宋书》本传说他:“寻山涉岭,必选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游历的经过,便用诗来记述,“没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钦慕,名动京师。”正由于谢灵运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成就表现为四点:声色的描绘、拟人的修辞、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第一特点:对山水景物的声、色、光都有生动的描绘。

      在作品《入彭蠡湖口》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猿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二特点:拟人的修辞。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拟人的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合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本是写人的主观感受,但是诗人那*淡的笔调中表现出那么亲切的感情,以致于无知无觉的山水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与诗人成了一对心神相契的至友。

      第三特点: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

      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于汲取了经、史、子、句入诗。如“渔钓易为曲”是借用了《老子》中“枉则直,曲则全”的意思,实际上隐含了委曲求全的处世之道;“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一句,则是取之于“黄鸟黄鸟,无集于栩”(《小雅·黄鸟》)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联系到这些诗篇以后有“谁从穆公”、“此邦之人,小可与处”、“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等句子,我们可以推测,诗人是想起了自己的仕途坎坷。由于谢灵运的诗风朴实,全无浮华艳丽之气,且他的山水诗篇消灭了两晋以来盛极一时的游仙文学,初步打破了玄言诗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四个特点: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从整体来看,谢灵运的山水诗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个人色彩,读他的诗我们总能感觉到一个大写的“我”字。这就是说,在他的山水诗中,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类似“*生协幽期,沦踬网微弱”的诗句,虽然在感情上没有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样强烈,但我们仍可以看到诗人个人的感情在诗中表达。在登临山水的时候,诗人总是要时不时地跳出来,抒发一下自己抑郁的情感和哲理上的感悟。当谢灵运的笔墨具体到写景的层面,态度马上就客观起来,于是一系列写实而不带作者个人感情色彩的优美的山水诗句就从诗人的笔下倾巢而出。因此,从局部写景的句子来看,谢灵运的诗作更具有客观写实的风致。

      诗人的这种主客观之间的转移与交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移步换景的`结构。即在写游记或参观记时或描写景物时,人走则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出新的画面。采用移步换景结构来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结构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同时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从而避免记流水账。二是诗人活泼的心境。即诗人游览山水时精神是愉悦的,在游览山水之中没有烦恼只有那满目的美景。所以,此时的作者心境是活泼的。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目的在于使这对矛盾体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乎完美的结合,从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审美风致。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为,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模式“记游——写景——兴情——悟理”。读谢灵运的山水诗,我们所得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人在《读谢康乐诗札记》中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然亦各人有各人之法,各篇有各篇之法,其变化疏宕处,后人不能也。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故末语多感伤。”然而有时也有例外,如《登池上楼》首四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则以俚语开始。再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以下六句为叙述游览历程;“林壑”六句是集中具体描写景物部分;第三部分被称为“玄言尾巴”,是玄言诗向山水诗转变时期难以避免的印记。第二个特点就是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对山水诗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如“白云抱幽石,绿莜媚清涟”(《过始宁墅》),清水涟漪,竹影掩映,山石清幽,白云缭绕。用一个“抱”字、一个“媚”字把人引入宁静明瑟的美的境界,而且表现出诗人在这个境界中的感觉情思;大自然这清幽明净的美,是如此和谐一体,水云竹石,仿佛有生命跃动,两情依依。这就完全排除了功利与理性的判断,进入了审美的层次。

      因此,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是和晋宋文坛文学性的复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使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形式上注重雕琢,极其工丽,并且重视音调。

      谢灵运创作的山水诗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并使山水诗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进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山水诗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全文]...

2022-06-30 18:53:50
  • 谢灵运《游岭门山诗》

  • 游岭门山诗

      作者:谢灵运 年代:南北

      西京谁修政。

      龚汲称良吏。

      君子岂定所。

      清尘虑不嗣。

      早莅建德乡。

      民怀虞芮意。

      海岸常寥寥。

      空馆盈清思。

      协以上冬月。

      晨游肆所喜。

      千圻邈不同。

      万岭状皆异。

      威摧三山峭。

      瀄汨两江驶。

      渔舟岂安流。

      樵拾谢西芘。

      人生谁云乐。

      贵不屈所志。

      【作者小传】: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中国陈郡阳夏人,陈郡谢氏士族, 着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阅读全文]...

2022-06-30 00:17:39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简介

  • 诗人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简介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简介,欢迎阅览。

      谢灵运简介

      在*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玄的后人,在东晋的时候就被世袭了祖上康乐公的爵位,后来先后担任过诸多重要的职位,等到刘宋代晋以后,谢灵运也因此遭殃,先是爵位被削,后来又被当时的宋文帝杀害,年仅49岁。虽然谢灵运去世的很早,但是他淡薄名利,纵情山水的风格对于后世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谢灵运出身就非常的高贵,是当时有名的世家子弟,他小的时候就养在了钱塘的一个道馆之中,估计这也对于谢灵运后来恬淡的心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从小就博览全书,小小年纪就能够写诗文,在他十八岁的时候袭封康乐公,等到他二十岁的时候,正式出仕,担任了不少的官位,但是谢灵运的心思没有在为官上,反而寄情于山水之间,为了方便游山玩水,他还特意设计了一种可以拆卸的木屐,上山就去掉前齿,下山就去掉后齿,这样上下山都很方便。

      后来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谢灵运对于权势就更加没有兴趣,朝廷几次催他当官,他才肯去,但是上任之后依旧不干正事,整天想着到处游山玩水,如果只是这样或许还好,但是当时朝廷要逮捕他的时候他还敢拒捕,甚至后来在流放的时候还密谋让人救出自己,因此也让宋文帝再也不能忍耐,将他杀害。

      谢灵运名句

      谢灵运的一生著作颇丰,虽然其中全诗都很好的并不算多,但是名言名句却不在少数,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用自己精练的言语给当时玄学兴盛的诗坛带来了独特的清新趣味。接下来小编我就带大家来一起欣赏一下谢灵运的.一些经典名句。

      谢灵运一生最为著名的诗句就是他《登池上楼》里面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无数人的称赞,乍一看这两句非常的*常,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言辞简单,描述的景象也很*凡,但是这样的景象如果放到全诗之中一起去看的话,就能够看出这两句的独特韵味。根据诗境来看,当时谢灵运是大病初愈,相比起那样繁华的景致来说,这种比较朴素的春天的生机反而更能够让谢灵运受到触动,而且当时的诗词风格还是以言辞华丽著称,在那样的环境之中,这样清新的语句自然就凸显出来受到读者的喜爱。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本来明月应该是比较柔和恬淡的,但是之后的那句就让这句诗的语境一变,天寒地冻之下,阴冷的月光照在厚重的积雪上,给人一种高旷阴郁的感觉,这是视觉上的感受,之后就是听觉上的体会,狂风呼啸,一个“劲”字表现了风的猛烈,而且风的呼号声就像是哭喊声一样,就更加契合了作者的心境,不禁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阴郁哀凉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7-01 11:26:13
  •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 文学,精神
  •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无论是在学*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摘要:谢灵运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留下了许多体现山水之声色状貌的山水诗,也留下了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精神。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了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及悟道精神,引人深思,实属宝贵。

      关键词:山水诗 归隐 明志 文学精神

      引言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优秀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善于作诗、精通史学,最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极其富有灵性的山水诗,世人称其为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公元420年,江山易主,在东晋时期处于*核心地位的门阀制度渐渐失去其原本的地位,对当时的文学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身为门阀氏族后代的谢灵运继承了先辈的热血与雄心,却受动荡局势影响,终不受重用。复杂时代一方面给谢灵运带来了苦难与折磨;另一方面,国家不幸诗家幸,坎坷的经历也给谢灵运带来了许多巧思灵感,使他创作出清新淡雅的山水诗。谢灵运因仕途失意而选择将压抑的心情释放在醉人的山水之中,他醉心于游山玩水,开创了山水诗派,谱写了许多情趣高雅、志趣脱俗、富有深厚文学精神的山水诗,他还将他对人生的超脱感悟融入诗中,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文学精神。从他的诗中可观其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悟道精神,这既是他个人高雅情趣的体现,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深刻启迪。

      一、以景为乐,超然尘世的乐景精神

      谢灵运纵情于奇山异水间,享受山水之乐,超然于尘世烦恼之上,独得赏景之趣,以心感受寸草寸土,谢公早就与山水融为一体。他的山水诗风格清新、用词生动、意境优美,钟嵘《诗品》评其诗宛若“芙蓉出水”。 南朝钟嵘在《诗品》中以“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道出玄言诗的不足,而谢诗写实地描绘山水的声色状貌,能够逐渐摆脱玄言诗的“淡乎寡味”,追求辞藻绚丽、表现新奇,独具一格。

      谢氏山水诗以表现景物为主,《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千古名句。初春悄临,原本枯败的池塘里正酝酿着新生,过冬的禽鸟归来,新生的春草抽芽儿,当时久病的谢灵运敏感地从这两个细微之处嗅到了春的气息。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朴实的炼字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这一幅声色交融的初春美景图。壮丽山水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主旋律,不同的观赏角度呈现出诗人眼中不同的自然之美。谢灵运山水诗中所表现的景物独立于诗人的主观情绪之上,诗人追求客观呈现景物原状,尽量还原最真实的大自然,不赘述煽情,却仍能将景物写得可爱动人,着实令人钦佩。谢灵运登高远眺览胜景,有《登上戍石鼓山》的“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及《登池上楼》的“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身临其境游山水,有《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的“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与《游南亭》的“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清丽的自然风光经诗人之手跃然纸上,诗句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借景排忧后得到慰藉的心情。这种乐景精神表达了诗人尊敬自然、返璞归真的真性情,谢灵运以自然为友,在纵情山水中求得内心的宁静,在清泉峭岩中尽享山水的快慰,使得笔下的山水真实而细腻、清纯而美好,将读者共同带入忘忧之境。以山水为乐是诗人所要传递的精神,他相信在游览的过程中可暂时抛却尘世的遗憾与烦恼,高山流水也能荡涤那被纷扰所羁绊的心灵,他的乐景精神也将后人写作的视野引向自然,引导人们将文学与自然结合,提醒了后人注重对自然的审美。

      二、沉醉山水,淡泊名利的归隐精神

      归隐精神在诗人遭遇人生碰壁时产生、在沉醉山水中得到巩固。归隐精神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较为复杂。他的归隐愿望伴随着矛盾并经历了一步步的变化:仕途的失意使得谢灵运欲抒发壮志而不得、欲有所作为而不能,他转而投入山水之间排解内心苦闷,归隐之心起初令他有感于愧负宿心,但一次次残酷的现实不断提醒着他与政坛的格格不入,当谢灵运将这份苦闷挥洒在山水之间时,他才得到了心灵的解脱。在《过始宁墅》中,谢灵运认为自己“捉疾相倚薄”,不善做官,不如还乡“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流露出了他欲幽居于大自然的愿望;《游南亭》的“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涯”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夕、四季都有山水为伴的.美好愿望,隐居乐活的情态跃然纸上。虽然谢灵运的归隐精神存在矛盾,但这一归隐精神仍是谢公诸多创作情绪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方面。谢灵运的归隐诉求在纵情山水的过程中越发强烈,一步步得到确认,《道路忆山中》写于谢灵运赴任途中,失势的现实使眼前的风光勾起了他“追寻栖息时”的念头,令他万分想念在始宁隐居时无拘无束的生活。最终谢灵运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交付予山水,流连山水的快慰冲淡了他的愁绪,实现了他人生态度的转变,正如他在《七里濑》中写道:“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谢灵运向严光与任公看齐,向往两人淡泊的隐居生活,终对远离政治感到释怀,认为自己即使身为隐士,也可如任公一般给人们带来好处,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领悟显然已经得到升华。看淡名利,忘忧于山水,归隐精神影响了谢灵运的人生,也成就了他的山水诗。

      三、壮志未酬,抒发抱负的明志精神

      谢灵运虽最终被推向了政治的边缘地带,但他的诗中隐含的对政治的明志精神仍是不可忽视的。

    [阅读全文]...

2022-02-19 17:31:29
谢灵运经典诗句 - 句子
谢灵运经典诗句 - 语录
谢灵运经典诗句 - 说说
谢灵运经典诗句 - 名言
谢灵运经典诗句 - 诗词
谢灵运经典诗句 - 祝福
谢灵运经典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