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关于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 语录(1) 说说(4) 名言(487) 诗词(85) 祝福(1) 心语(55)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句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句

      【诗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渔阳的战鼓声震天动地,惊 乱了宫中《霓裳羽衣曲》的舞步弦音。 渔阳:唐代郡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 原属*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管辖,此代指范阳地带,指安禄山在范 阳起兵叛唐。鼙(pí)鼓:古代军中用的 小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原为 西域乐舞,名《婆罗门》,为西凉府节度 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而成。

      【鉴赏】“渔阳鼙鼓”,指安禄山的'军事叛乱。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一带,是叛军进攻京师的出发点。“霓裳羽衣曲”,是当时宫中最流行的舞曲。喻唐明皇贪恋杨贵妃而沉醉于歌舞欢乐之中。“惊破”的“破”字有破坏的意思,是说安史之乱发生,《霓裳羽衣曲》奏不成了。用形象的语言说明历史事件,深刻生动,极有文采。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内战的爆发 或外敌的入侵惊醒了沉醉于安乐的人 们。[例]靖康初年,金兵南下,风云突 变,恰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 衣曲”,没有了*静与安宁,而生灵涂 炭,无一幸免。(袁鹰、秦越《漱玉篇》)

    [阅读全文]...

2022-05-30 05:09:25
  • 关于霓裳的诗句

  • 阿金自调银字管,按霓裳牡丹花畔。——张可久《落梅风·客金陵台城》

    燕子楼头作寒食。月明空照合欢床,霓裳舞罢犹无力。 ——毛滂《调笑·中秀外谁争怜》

    皆言此处宜弦管,试奏霓裳一曲看。 ——白居易《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吟偶题五绝句》

    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祖无择《琵琶亭》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李白《清*乐·禁庭春昼》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李白《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霓裳旧曲飞霜殿,梦破魂惊绝后期。——徐夤《再幸华清宫》

    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苏轼《哨遍·春词》

    杨妃玉环乍出兰汤,舞按盘中,一曲霓裳。——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赵长卿《念奴娇·上张南丰生日》

    群仙方按霓裳。——刘克庄《清*乐·纤云扫迹》

    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云阁为君追旧额,霓裳从古播朱弦。——朱长文《奉陪太守及诸公游虎丘》

    霓裳曲罢君王笑,宜*前来与改名。——和凝《宫词百首》

    浮动冠频侧,霓裳袖忽翻。——王禹偁《商山海棠》

    霓裳何飘飖,童颜洁白皙。——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白居易《重题别东楼》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白玉蟾《琵琶行》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杨万里《浯溪摩崖怀古》

    剑履宵寒醉歌频,腰肢心碎霓裳舞。——刘峻《刘斯奋见赠长歌次韵》

    银筝弹罢《霓裳曲》,又报西宫侍女催。——智生《宫词》

    灵风袭霓裳,邀我谒瑶京。——詹珂《游仙》

    灵风袭霓裳,邀我谒瑶京。——詹琦《游仙(一作·明·梁有誉·诗)》

    花奴念奴竞霓裳,君王醉饮玉环酒。——田登《杨妃春睡图》

    座上非时荔子红,空中当昼霓裳白。——王叔承《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

    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仇远《永仙观赏桂刘君佐黄景岩治酒》

    《子夜》歌词翻《白雪》,《霓裳》舞队散旋风。——孙蕡《骊山老妓行》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银箭金壶催漏水,仙音法曲献《霓裳》。——杨慎《中秋禁中对月》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纳兰容若《眼儿媚·咏梅》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屠隆《长安明月篇》

    按罢霓裳归院里,画楼云阁总重修。——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吴伟业《鸳湖曲》

    阿姨天上舞霓裳,姊妹庭前剪雪霜。——邵雍《芍药四首·阿姨天上舞霓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阅读全文]...

2022-02-07 13:40:38
  •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

  •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丙午岁,留长沙,

      登祝融,

      因得其词神之曲,

      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

      皆虚谱无辞。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

      此乃商调。

      乐天诗云散序六阕,

      此特两阕。

      未知孰是?

      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余不暇尽作,

      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余方羁游,

      感此古音,

      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

      乱落江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

      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

      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

      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

      飘零久而今何意,

      醉卧酒垆侧。

      赏析:

      小序中已明说本词是其辞“怨柳”的“羁游”之作,实际上此篇内蕴丰富,可谓万般悲苦集于一词,具有总结性。上片触景兴感。下片写梦破相思。全词将一腔怨情反复申诉,貌如复沓,实为“似织”的愁怀,曲折致意,以强调人之无奈,生之困惑。

    [阅读全文]...

2022-02-03 16:36:37
  • 诗名含有裳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裳字的诗词

  • 裳裳者华

    佚名〔先秦〕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赠杨荔裳即寄酬令兄蓉裳

    黄景仁〔清代〕

    元瑜笔札仲宣诗,众手传观绝妙辞。万事不如知己乐,一灯常记对床时。

    雨云翻覆随流辈,裘马轻肥让市儿。可奈离心争一寸,每逢君弟辄相思。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羽衣之曲今不传,戏补之

    龚自珍〔清代〕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飘忽。长风吹急。竟天上、人间了隔。仙声一半记得。

    汉武秦皇,有路难觅。开元庆佳节。算合乐、图中应识。

    尊前祝,千秋万岁,不须有离别。

    褰裳

    佚名〔先秦〕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唐代〕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阅读全文]...

2022-07-22 08:49:38
  • 含有裳字的古诗词 带裳字的诗词名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佚名《蜉蝣》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佚名《秦风·无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二首》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陶渊明《饮酒·其九》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卷三十四》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佚名《褰裳》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李白《秦女卷衣》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佚名《褰裳》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昚虚《阙题》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陈子龙《诉衷情·春游》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秦观《画堂春·春情》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佚名《褰裳》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

    狂童之狂也且!——佚名《国风·郑风·褰裳》

    霓裳便是中原乱。——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佚名《东方未明》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柳永《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佚名《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佚名《裳裳者华》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佚名《裳裳者华》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曹丕《杂诗二首》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白居易《微雨夜行》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笙。——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阅读全文]...

2022-07-11 04:46:55
  • 关于衣裳的诗句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 ——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张籍《舞曲歌辞·白纻歌》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王建《春来曲》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

    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清风吹枕*,白露湿衣裳。——白居易《凉夜有怀·其二》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陆游《枕上·冥冥梅雨暗江天》

    乞得巧多成底事,祗堪装点嫁衣裳。——刘宰《七夕》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杜甫《垂老别》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慎虚《阙题》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白居易《杂感》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李白《北上行》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杜牧《郡斋独酌》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王维《送李睢阳》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纳兰容若《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白居易《竹窗》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谁粲粲衣裳,谁饥渴载行。——何景明《淮水·送张子也》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姚鼐《秦帝卷衣曲》

    窃被儒衣裳,曾亡小材技。——李覯《寄祖祕丞》

    娇儿爱女替不得,点点血泪沾衣裳。——楚石梵琦《北邙行》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晁补之《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遗衣裳而弗服兮,服云气而遂行。——阮籍《大人先生传》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卢仝《冬行三首》

    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王建《宫词一百首》

    家常爱著旧衣裳,空插红梳不作妆。——王建《宫词一百首》

    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王建《宫词一百首》

    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王建《新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阅读全文]...

2022-04-11 10:31:08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飞鸟凝啼,醉却胭红

      游鱼浅笑,轻启朱唇

      两情相悦,深情永相望

      微雨燕双飞

      云思飘渺

      怅然北望

      那月可满西楼

      风啸雨绵绵

      夏荷紫嫣

      不料散时容易,聚时难

      花非花

      雾非雾

      一曲红萧不知处!

      北雁南飞秋尽头

      尽在天涯路

      古道情缘凝望处

      人消瘦,别了故

      凭栏望断无人处

      盈盈秋水,玉露生寒

      长夜漫漫,本无心睡眠

      不料想,隔窗远眺

      谁家儿女初长成

      俏立梅下详端容

      云想衣裳片想容……

    [阅读全文]...

2021-11-25 20:47:27
  • 乌衣巷古诗(乌衣巷古诗的详细解释)

  • 解释
  • 南京乌衣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唐朝“诗豪”——刘禹锡的作品,其实是他《金陵五题》中的一首。金陵,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古代还称建业、建康,也叫过秣陵,是大名鼎鼎的六朝古都。

    《金陵五题》自然是有关金陵的五首诗。第一首《石头城》,第二首《乌衣巷》,第三首《台城》,第四首《生公讲堂》,第五首《江令宅》。

    关于这五首诗,刘禹锡有一个自序,大致意思是:我从小浪迹江南,却一直没有游览过金陵,总觉得很遗憾,后来当和州刺史,离金陵那么*,更是翘首眺望,正好有人给我看了他写的《金陵五题》,看了之后,忽然有了灵感,就也写了这《金陵五题》。

    这篇序给大家一个重要的信息,刘禹锡根本没去过金陵,这组《金陵五题》,是凭空之作,是想像中的金陵。

    刘禹锡没去过金陵,为什么能写《金陵五题》呢?因为金陵在古代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意像——六朝如梦,金粉成灰。

    首先看题目,乌衣巷是中国最著名的巷子,它在南京秦淮河的南岸,最早是个兵营,中国古代的士兵都穿黑色的衣服,所以叫乌衣巷。

    后来少数民族南下,这里又成了王谢两大家族的居住地,王导、王曦之、王献之;谢安、谢灵运等都出自此。到了隋唐时代,随着金陵的没落,王谢两家气数已尽,乌衣巷也早就换了主人。

    看前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对乌衣巷,两个都是地名,颜色一个红色,一个黑色,对得极妙。边和口,都指方位,浑然天成,毫不费力。野草花,中的“花”明显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开花,正好和夕阳斜对仗。

    除了文字内容好,意境也美,朱雀桥是秦淮,河上二十四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金陵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可惜的是往日繁华不再,只剩下人们都不去的长满杂草野花之地。

    乌衣巷也不再是车水马龙,而只剩下夕阳的余辉照耀着古桥,夕阳本就有日落西山的落寞之意。

    有了这两句的渲染铺垫,下面应该写人了吧?可是刘禹锡没写,借写燕子归来比喻,燕子是候鸟,飞回到以前的家中是自然现象,可是家中的主人早就不是原来的王家和谢家,早就换成了短衫布衣的寻常人家了。

    王谢两大家族过了几百年也衰败了,那繁华的唐朝呢?那人生呢?刘禹锡只写了几处景物,几株野花草,一抹夕阳,几只飞回来的燕子,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阅读全文]...

2022-01-09 19:38:17
  • 明妃曲古诗词

  • 明妃曲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妃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王洋

      汉宫沈沈凝紫烟,妾身一入知几年。

      楼高秋月照清夜,亭暖春花熏醉眠。

      忆初送我辞亲戚,便拟光华列旌戟。

      君门安得似人间,咫尺千山万山隔。

      花月朝朝空暮暮,长恋朱颜不如故。

      内家车子散金钱,安得此身沾雨露。

      忽闻花宫选罗绮,单于来朝汉天子。

      但言妾欲嫁单于,万一君王赏桃李。

      大明宫内宴呼韩,出水芙蓉鉴里看。

      徘徊顾影花颜靓,绰约丰容广殿寒。

      当日君王喜且惊,欲留人信去关情。

      若教不杀毛延寿,方信蛾眉画不成。

      茫茫汉塞连沙漠,柳色阳关断肠处。

      故乡阡陌想依然,马上琵琶向谁语。

      命薄身存有重轻,天山从此静埃尘。

      山西健将如君否,此日安危吒妇人。

      人生景物疾如驰,翻覆由来万事非。

      莫笑巫山女粗丑,朝寻楚宫暮柴扉。

      男儿莫厌款段马,女儿莫羡金缕衣。

      君不见巫山歌舞赛神罢,野老至今怀秭归。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沿用。

      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二首》简介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

      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

      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1-30 17:18:31
  •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古诗原文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译文翻译

      屋外的瓦当上已结了一层薄薄的清霜,屋内孤灯下,我对着准备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伤。都说戍边在外的人受尽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细细打量。如果今夜梦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紧紧握住执手相望。

      孤单单衾寒,孤单单的空房,不如趁着月光再来到河边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单独夜长,月下捣衣,声声清砧,敲打着思念与凄凉。蓦然回首,发现月已挂上西南方向,想着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拥而眠,不由得更加让我欲断肝肠!

      注释解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仄换韵。

      捣衣:古人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故称。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其制如此。”

      鸳瓦:即鸳鸯瓦。

      支枕怯空房:谓空房独处,将枕头竖起、倚靠,不免生怯。

      清砧(zhēn):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创作背景

      该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

      诗文赏析

      该词以怨妇的口吻,描写主人公的“自伤”、“怯空房”、“凄凉”,以至“断肠”的.怨恨之情。全词层层写来,情致幽婉凄绝。古时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试想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四下悄无声息,只能听见萧瑟的砧杵声一下一下地响起,这是何等凄凉的意境。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捣衣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而在这首词中,纳兰正是借捣衣这一动作,抒发了征夫怨妇的相思情怀。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词一开篇,作者就交代了时令,天气逐渐变凉,鸳鸯瓦上已经落满了秋霜,此时的思妇想要为远方的征人寄去寒衣,却又突然开始暗自伤怀。一个“转”字,说明妇人先前的心情并非“自伤”,但是一想到这砧板上的衣服是为远行在外的征人而捣,自然睹物思人,心中已是思念不已。“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在这里,纳兰想象着思妇怀念征夫时所流露出的纤细感情:都说出门在外的人容易消瘦,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下次在梦里相见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端详端详你。在纳兰所写的词作中,他不仅用种种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恋情,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这种虚幻的梦境来表达挥之不去的思念。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这一切在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一声声饱含着自己的凄苦辛酸,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正所谓“中有深闺万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绘两地相思的情境。因为思妇独守空房,既倍感寂寞,也不免会心生胆怯,无奈之下,思妇只好通过在月光下擦拭捣衣之石来消磨时光。而此时“已是深秋兼独夜”,深秋独夜里,寒月、寒砧,伴随着一颗孤独寂寞的心,词到此处,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一个让人怜惜、同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尾句“月到西南更断肠”,进一步描写思妇内心中的相思愁苦。夜已经深了,又要与寂寞孤独相伴,连月亮都要落下了,怎能不叫我伤心断肠。纳兰的这首思妇词写出了满纸的凄苦,可谓是一首“断肠“之作。“片石”两句承上,先写捣衣之后,夜深、石冷、霜凝之状,可见思妇是长久地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果。“今夜”以下,是转写征夫归梦,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定会在乡思的归梦中,分明看到妻子频呵着纤纤双手带月前迎国。当然,也可解作梦见丈夫归来,自己呵手出迎。两地相思一样情,这种梦幻中的相会是夫妇双方的期盼,是他们遥相思念的心灵感应。

      全词*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阅读全文]...

2022-01-19 23:07:02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句子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语录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说说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名言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诗词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祝福
霓裳羽衣曲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