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关于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59) 语录(40) 说说(148) 名言(2) 诗词(7k+) 祝福(46) 心语(2)

  • 姜夔暗香疏影赏析(暗香疏影月黄昏全诗)

  • 黄昏
  • 01.姜夔拜访范成大

    作家冯唐说过一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的话,被很多恋人当*的表白。其实原作者是姜夔,取自他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句。然而,这还不是最初的春风十里,姜夔化用了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但无论如何,一曲《扬州慢》令年仅22岁的才子姜夔在南宋词坛展露锋芒。姜夔还有两首曲子也非常有名,那就是《暗香》和《疏影》。

    题记里说:“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隶*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这两首曲子创作于辛亥之冬,是姜夔写给老朋友范成大的,但需要说明的是,《暗香》和《疏影》都不是词牌名,而是曲牌名,作者自序中说“做此两曲”,指的是自度曲,是曲牌,而不是词牌。

    所谓自度曲,是古代擅长演奏大曲子的音乐家,当演奏接*尾声的时候,意犹未尽,音乐家们还要临场发挥一下,根据音乐的整体节奏,结合自己当下的体验,继续自由发挥并演奏下去,衔接自然,并无突兀,这段自由发挥就是“度曲”。

    《西京赋》中说:“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形容了度曲之美。

    光宗绍熙二年,即1191年冬天,姜白石来到苏州,拜见了隐居石湖的老朋友范成大,在范成大家居住了几个月。范成大隐居石湖后,买地种梅,著书《梅谱》,可见梅园颇具规模。两个人一起踏雪赏梅,饮酒赋诗,十分清雅。各种梅花竞相开放,范成大请姜夔写几支曲子,主题词是梅花。

    姜夔才华横溢,精通诗词、音律、书法,做两首自度曲信手拈来。

    咏梅绝唱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梅妻鹤子林逋之句,姜夔他的两首自度曲分别命名为《暗香》、《疏影》。

    02.《暗香》赏析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全曲,词工句丽,字字句句暗香袅袅,有嚼蕊含香之感。

    起句就是“旧时月色”,营造出月下赏梅的清雅之境,一个“旧”字,颇感岁月沧桑,几度春秋,今夕又番照我,那一树梅下,谁在吹笛?笛声惊了佳人清梦。不顾夜深冷寒,随我一起攀摘梅枝。

    当年南朝诗人何逊也爱梅花,我们如今都老了,春风里写的诗句现在也写不出了。竹篱外疏梅几朵,冷香悠然,一直传到宴*上。此时的江南,寒意寂寂,想折一枝梅花,寄往远方,无奈长路漫漫,夜里落雪。

    玉手捧酒盏,好不伤心,手里纵然有红梅,还是相对无语,只有长相忆。

    想起曾经携手游赏的地方,几千株梅树同时盛放,梅花压得树枝低垂,西湖碧翠的水面上,片片梅花随风落下,梅树上的花几乎落尽,这情景,如昔日出现。

    作者通过回忆旧时,贪恋月色迷人,曾经和佳人在西湖饮酒赏梅,梅花灿如云霞,西湖水湖烟浩渺。如今,佳人不在,而自己也没有旧时的春风情怀与生花妙笔。最末一句,片片梅花落尽,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再开,年年岁岁如此,呼应首句“旧时月色”,感慨人生春去不再来。

    《暗香》紧扣梅花和故人,情景交融,清丽不俗,一唱三叹,暗香浮动,随风送入心怀,别有一般滋味。

    03.《疏影》赏析

    《疏影》又是另一种风致。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已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相比《暗香》,《疏影》明显用典,词句堆砌,不如《暗香》自然清雅。

    “无言自倚修竹”借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想环陪”之句借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昭君”一句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深宫旧事”是“寿阳公主梅花妆”之事;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最末一句化用陈与义《水墨梅》“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苔梅的枝上缀满如玉的梅花,有两只小小的翠鸟儿,在梅树是双宿双飞。

    忽然想起独在异乡时与佳人相遇,正是黄昏时分,佳人嘴角含愁,独自倚在茂盛的竹篱边。

    心里暗想,王昭君远嫁匈奴,从江南到江北,到了大漠戈壁。她戴着叮咚环佩,踏月归来,化作梅花一缕香魂,幽幽其芳,独独其香。

    当年寿阳宫的寿阳公主睡得正香,一朵梅花恰好落在她的眉间。莫随春风随意吹落梅花,不管梅花的盈盈香气,任由风吹雨打去。不如趁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

    看到梅花一片片地随波逐流,又怨玉笛吹奏的乐曲太哀怨。等梅花落尽,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已经飘入小轩窗,只有落梅疏影。

    姜夔《疏影》,频频用典,颇有堆砌之意,比起辛弃疾用典自如,还有距离。

    04.姜夔因曲得知己

    两个曲子写完,姜夔有点兴奋,范成大也很激动,令家妓名叫小红者当下就唱,曲调悠扬,婉转入云。有梅花可赏,有美酒可饮,有新曲可听,两个人喝得欢畅酩酊。

    姜夔借着酒劲表扬了歌妓小红,说她理解词句全部内涵,完美诠释了《暗香》《疏影》之含义,叹为知音。范成大顺水推舟,把小红送给姜夔。

    姜夔刚刚还在怀念旧日佳人,如今得一知己,喜不自胜。带着小红回家时,途径苏州垂虹桥,专门把小红写进诗中: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用两首曲子换回一个知己,值了。

    张炎在《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又云:“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以“清空”“骚雅”为姜夔的《暗香》《疏影》写评,赞誉有加。

    [阅读全文]...

2021-11-27 08:35:50
  • 张炎:疏影·咏荷叶

  •   《疏影·咏荷叶》

      张炎

      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浦,

      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

      不展秋心,

      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

      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

      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

      怕飞去漫皱,

      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

      犹染枯香,

      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

      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净看匹练飞光,

      倒泻半湖明月。

      赏析:

      此词为歌咏荷叶以抒怀之作。上片以“碧圆自洁”总领荷叶形圆色碧性洁的特征,显现出亭亭玉立的清新绝妙的美姿。继而以三重比喻,形容刚露出水面卷曲细长的嫩荷叶,犹如美人遗落的碧玉簪;形容密接如两张伞盖的大荷叶,竟像倾盖相会,一见如故的鸳鸯情侣亲密私语;形容遍布湖塘的荷叶簇聚相碰发出飒飒声响如唱怨歌,花风骤至,怨歌突断,整个湖塘的荷叶如搅碎千叠翠云,由小而大地层层铺描,展现了它卷掉炎热的“秋心”,即素洁之心,传达了它令浣纱美女闻之动情的蜜态情语,以及它在花风吹来时如泣如诉的怨伤的声韵,形神兼备,声情并茂。下片则以拟人手法将荷叶与人事巧妙挽合传情写神。“回首”三句将荷叶赞美为欲随风飞去的“留仙裙”,描摹出风荷飘曳的动态和神韵。“恋恋”三句写作者对荷香余韵的眷恋。“盘心”二句写词人面对一夜西风吹折残荷景象,比喻眼前如盘的荷叶心盈聚的清晶露珠,就像丧失故都长安的金铜仙人洒下的清泪。“喜净看”二句承上片夏日盛荷,下片秋日残荷描写后,抒写了词人身在湖塘荷丛环境的美感,特别是明月飞光之际,匹练般洁白的月色倒泻于湖塘之中,那半湖澄净的月色,半湖“碧圆自洁”,或“盘心清露”的荷丛,是多么清幽恬美的荷塘月色!本词咏荷叶,亦颇具白石词清空骚雅之致,但已由幽韵冷香变为残韵枯香。》

    [阅读全文]...

2022-02-27 15:41:12
  • 姜夔:疏影

  •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

      飞*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1、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2、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3、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5、犹记三名:用寿阳公主事。

      6、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7、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8、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赏析:

      这一首紧接上首而来,叙述宴会后,来到梅花前仔细观察梅花。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同宿”照应上一首“几时见得”,两者形成反差,意思是,翠禽小小反而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自己在客旅他乡时见到梅花,它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惯北方的荒漠,只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她不能回家乡,只能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一缕幽魂。接下来是说南朝时的深宫旧事。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顾梅花的娇嫩轻盈,要学会及早惜花,应该像汉武帝金屋藏娇,呵护珍重。然而终究是护花无力,苔梅凋谢的花片,随波飘零,更怨恨那玉龙笛吹奏出《玉龙》哀曲。待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她已经映入小窗,像一幅画着梅花的横幅。赞美梅品,悯惜美好事物过早凋落,呼唤爱美护花情悰,为本篇所昭示的内在意蕴。

    [阅读全文]...

2021-12-19 05:26:17
  • 姜夔《疏影》全词翻译赏析

  • 姜夔《疏影》全词翻译赏析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咏梅名作。描写黄昏赏梅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和感慨。《疏影》与《暗香》同是写梅花,但《暗香》全词围绕词人心迹展开,《疏影》则淡化了个人色彩,以与梅花相关的一系列典故,构成意脉相连、寓意遥深、自成逸趣情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姜夔《疏影》全词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苔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苔枝:指苔藓的梅枝。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翠色羽的小鸟。。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侠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龚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客里相逢:指作客时与梅相遇。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和亲。

      ④无言: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昭君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⑥胡沙:指沙漠。

      ⑦佩环:即环佩玉饰。

      ⑧犹记:《太*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蛾绿:指眉毛。

      ⑨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⑩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⑾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译文二】

      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点点梅花缀玉,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相偎在枝上同眠同宿。而今我在异乡又与梅花相逢,只见她站在黄昏中的篱墙边,默默无言倚着修长的翠竹。当年王昭君出塞不*惯大漠飞沙,常常暗自思念江南江北的山青水绿。想必是她的幽魂戴着佩环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幽香孤独。

      还记得寿阳宫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熟睡中,梅花飞落她蛾眉,梅花妆从此传出。不要像无情的春风,毫不怜惜梅花的娇嫩轻盈,而应早早为她安排金屋。春风还把梅花吹落江中,更可恨那悲哀的《梅花落》古曲。梅花凋落后再寻她的幽香,梅花已进入了小窗横挂的画幅。

      【评点】

      本篇是又一篇咏梅名作。全词铺排历史典故,化炼杜甫诗意,以王昭君、阿娇、寿阳公主、罗浮仙女及杜诗中的佳人共五位美女为喻,来描绘梅花的绝艳幽姿,表现梅花高雅品格。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空灵自如。

      上片写梅花的形态和品格。“苔枝”三句,写一株古老的`梅树,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缀着点点梅花,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在枝上同眠。此处用的是罗浮仙女的典故。“客里”三句,化用杜诗《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词人以杜诗中的佳人比喻梅花,显示了它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后五句赞美了梅花的灵魂,意思是昭君的英魂化作了梅花,所以梅花既有风华绝代的妆容,更有与祖国荣辱与共的美好内心。

      下片前三句写梅花的行为,即美化和妆扮女子。此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曾在含章殿檐下睡着,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竟生成五朵花,擦不掉。后宫女们争相效仿,形成“梅花妆”。“莫似”三句写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刘彻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之女。末几句写梅花的遭遇,抒发了词人的惜花之情。

      【赏析】

      这首词为《暗香》的姊妹篇。上阕开头三句,写梅花的风姿,以翠鸟陪衬,对比鲜明。“客里”三句,言梅花寂寞,正见出词人黄昏赏梅时的心境。“昭君”五句,以梅花比人,神情兼备。下阕开头三句,写花之恋人。“莫似”三句,正面点出惜花之情。“还教”以下,写梅之飘落,流露出无限怅怨。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咏梅名作。描写黄昏赏梅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和感慨。《疏影》与《暗香》同是写梅花,但《暗香》全词围绕词人心迹展开,《疏影》则淡化了个人色彩,以与梅花相关的一系列典故,构成意脉相连、寓意遥深、自成逸趣情致。

      起六句写梅花之貌,标其孤傲高格之美,别具情思。"昭君"四句,以昭君的典故,写梅花之"幽独"。接着用寿阳公主故事,喻今昔变化。"莫似"三句表护花心情,然而终于被春风吹落,沉痛之感溢于言表。历来学者多以身世之感解释《暗香》,以家国之恨解释《疏影》。

      《暗香》重点是对往昔的追忆,而《疏影》则集中描绘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疏影》一篇,笔法极为奇特,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遗貌取神”的笔法来又高出了一层。

      上片写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缀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

      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作者用这个典故,入笔很俏,只用“翠禽”略略点出。读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缀玉”亦可描摹罗浮女神的风致情态,“枝上同宿”也是叙赵师雄的神仙奇遇。姜夔爱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谩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个典故,使得梅花与罗浮神女融为一体,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迷离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转向孤独,于是引出第二个典故——诗人杜甫笔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诗,其首尾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夔用来比喻梅花,以显示它的品性高洁,绝俗超尘,宁肯孤芳自赏而绝不同流合污。北宋词人曹组《蓦山溪》咏梅词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苏诗和杜诗的典故。诗词用典,都要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与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这个艺术形象之前,先写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带上了一种漂泊风尘的知遇情调,又写了“篱角黄昏”一句,这是与梅花非常相称的环境背景,透露了一点冷落与迟暮的感叹,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昭君”至上片结句是词中重点,写梅花的灵魂。意谓:梅花原来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仅有绝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终荣辱于祖国的美好心灵。这几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构思,主要是参照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强调昭君“但暗忆江南江北”,用思国怀乡把她的怨恨具体化了:“环佩空归”一句也得到了发挥,说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对同情她的遭遇的人们是一种慰藉;同时,把她的哀怨身世赋予梅花,又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

      换头三句推开一笔,说明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而且还有美的行为——美化和妆扮妇女。

      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太*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犹记深宫旧事”一句绾合两个典故,王昭君入宫久不见幸,积悲怨,乃请行,远嫁匈奴,也是“深宫旧事”,“犹记”二字一转,就引出“梅花妆”的故事来了。“那人正睡里,飞*蛾绿”写出了公主的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时的轻盈的样子。这个典故带来了一股活泼松快的情调,使全词的气氛得到了一点调剂。

      最后一个典故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这三句由梅花的飘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进而联想到护花的措施。这与上片“昭君”等句遥相绾合,是全词的题旨所在。“莫似春风,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唤,“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

      五个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历史人物、传奇神话、文学形象;她们的身分地位各有不同,有神灵、有鬼魂,有富贵、有寒素,有得宠、有失意;在叙述描写上也有繁有简、有重点有映带,而其间的衔接与转换更是紧密而贴切。

      “却又怨、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玉龙即玉笛。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当是《梅花落》那支古代曲子。这是从音乐这一侧面来申明爱护梅花的重要性。再有,这儿的“玉龙”是与前篇的“梅边吹笛”相呼应的,临*收拍,作者着力使《疏影》的结尾与《暗香》的开头相呼应,显然是为了形成一种前勾后连之势,以便让他所独创的这种“连环体”在结构上完整起来。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又从绘画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题。《疏影》最后一句的“小窗横幅”应该是与《暗香》的开头一句“旧时月色”相呼应的,那么,“小窗横幅”就既可解释为图画又可解释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纸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种“天然图画”,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姜夔作《暗香》、《疏影》词,的确是“自立新意”,新在何处?在于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传统写法,不再是单线的、*面的描摹刻画,而是摄取事物的神理创造出了多线条、多层次、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和性灵化、人格化的艺术形象。作者调动众多素材,大量采用典故,有实有虚、有比喻有象征,进行纵横交错的描写;支撑起时间、空间的广阔范围,使过去和现在、此处和彼地能够灵活地、跳跃地进行穿插;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说理交织在一起,并且用颜色、声音、动态作渲染描摹,并且多用领字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这样,姜夔就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传神写照。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原诗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两句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作者并没直写梅,而是通过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由于这两句诗极佳地捕捉并传达出梅花之魂,所以成为梅的代名词,成为历代诗人咏梅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佳句。稍后时期的著名词人姜夔咏梅的两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词,即以《暗香》《疏影》为调名。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诗写道:“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他认为林逋把唐人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前人写梅的诗全压倒了。

    [阅读全文]...

2022-02-04 18:29:12
  • 姜夔 疏影_抒情伤感的句子

  • 抒情,伤感,心情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姜夔 疏影》,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

    注释:

    1、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赏析:

    这一首紧接上首而来,叙述宴会后,来到梅花前仔细观察梅花。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同宿照应上一首几时见得,两者形成反差,意思是,翠禽小小反而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自己在客旅他乡时见到梅花,它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惯北方的荒漠,只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她不能回家乡,只能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一缕幽魂。接下来是说南朝时的深宫旧事。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顾梅花的娇嫩轻盈,要学会及早惜花,应该像汉武帝金屋藏娇,呵护珍重。然而终究是护花无力,苔梅凋谢的花片,随波飘零,更怨恨那玉龙笛吹奏出《玉龙》哀曲。待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她已经映入小窗,像一幅画着梅花的横幅。赞美梅品,悯惜美好事物过早凋落,呼唤爱美护花情悰,为本篇所昭示的内在意蕴。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抒情伤感的句子,请您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4-16 23:07:10
  • 诗名含有疏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疏字的诗词

  •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苏轼〔宋代〕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张耒〔宋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墙东 一作:东墙)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王庭筠〔元代〕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题尚仲良画鹭卷沧江雨疏疏,翻飞一春锄。

    张以宁〔明代〕

    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胡越 一作:吴越)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弘兹 一作:宏兹;在君 一作:君臣)

    望海潮·梅英疏淡

    秦观〔宋代〕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去者日以疏

    佚名〔两汉〕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贺铸〔宋代〕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论贵粟疏

    晁错〔两汉〕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大富乐矣。

    [阅读全文]...

2022-04-28 06:38:46
  • 关于疏星的诗句

  •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苏轼《上元侍宴》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辛弃疾《清*乐·博山道中即事》

    苍苍低月半遥城,落落疏星满太清。——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苏轼《芙蓉城》

    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苏轼《芙蓉城》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四首·秋》

    )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苏轼《二十七日自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屠隆《长安明月篇》

    朝来骤雨郁烦蒸,晚见疏星挂汉青。——苏泂《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

    乔树拂疏星,霜飞月将落。——刘基《过东昌有感》

    银汉斜横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联。——李廌《汝州王学士射弓行》

    玉炉夜久香云销,起视疏星半明灭。——庞嵩《旋鹤亭》

    聚处无常散即休,疏星漙露水西头。——成鹫《荷珠》

    此夜疏星江泪湿,敌将一一弯弓入。——员兴宗《歌两淮》

    [阅读全文]...

2022-06-02 00:52:33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句子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语录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说说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名言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诗词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祝福
形容疏影的诗句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