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终的古诗

关于含有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 语录(2k+) 说说(6k+) 名言(475) 诗词(14) 祝福(1k+) 心语(61)

  •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

  •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把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小编整理的古诗内容,供参考!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①,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④,谈笑无还期⑤。

      词句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白话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概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整体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诗人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诗人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诗人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由于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由于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阅读全文]...

2021-12-03 15:16:18
  • 终南别业古诗赏析

  • 终南别业古诗赏析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终南别业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虽然写闲情却也透露着几分寂寞。其原文如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阅读答案:

      1,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答: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终南别业翻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字词解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教。

      ③家:安家。

      ④南山:即终南山。

      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⑥胜事:美好的事。

      ⑦值:遇到。

      ⑧叟(sǒu):老翁。

      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终南别业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后世评价:

      1,魏庆之:“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2,刘辰翁:“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阅读全文]...

2021-11-30 04:19:27
  • 含有终字的古诗词 带终字的诗词名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上集》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醒世恒言·卷一》

    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佚名《荡》

    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小窗幽记·集醒篇》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警世通言·卷四》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增广贤文·上集》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阅读全文]...

2022-04-10 02:58:09
  •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鉴赏

  •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鉴赏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终南别业王维古诗鉴赏,欢迎阅览。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阅读全文]...

2022-01-06 09:11:02
  • 终南别业唐王维古诗文(王维终南别业古诗鉴赏)

  • 古诗文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这首名诗多年来的解读,基本上说什么的都有吧。把“水穷”解读*生至暗,而“云起”解读为柳暗花明;把“水穷”解释为才思枯竭,把“云起”解释为另辟蹊径。

    各种各样的解释都有,可偏偏没有对原诗的解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王维一个人出去山里瞎逛,跟着水流朔溪而上,走到了水源的尽头。这地儿呢,也挺高了,人也走累了,就坐下来,静静地看着山谷里白云渺渺,慢起慢落。

    就是这个意思。至少王维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都是*引申,甚至附会。

    当然了,并非没有道理。王维在画出这幅山水画的时候,留白不仅仅是留白,本身就有了很多历经沧桑始归真的意境在里面。他留出来的白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所有的引申、附会、阐述,都只是在他的留白里面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解读。

    诗词有“有我”、“无我”两境界,《终南别业》看似“有我”,实则“无我”。修佛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终南别业》里面的“水穷”、“云起”在王维心中就是水和云罢了。

    你以为有别的意思,那只是还只达到了第二层境界。

    何必过多解读?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就有了比较浓厚的向道之心,晚年更是把家安在终南山边上。这里的向“道”,是指修佛么?可能,也不一定。虽然*给他安了“诗佛”的名头,但是大唐的国教是道教,佛教是武则天上台后强推的,官员一般都是佛道双修。我们在王维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很多道教用语和意境。终南山边就是王维买下来原来宋之问的庄园,即辋川别墅,所以他的集子又叫做《辋川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兴致一来了,就一个人去爬山。碰到有开心的事情也就一个人偷偷开怀。这就是一退休老头嘛,时间自由,心情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上面解过了,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个人愉悦,并不见得掺杂了多少人生道理。但是作者本身的经历和官场起落之后的闲静为这名句附着了很多色彩。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其实要说王维本身这首诗的深意,这两句比前面两句更值得一解。有时候碰巧遇到个乡亲父老,聊得投机,就忘了回家了。

    这首诗其实真正的诗眼,正在“偶然”二字。“兴来每独往”,兴致一起就走了,这是偶然吧,但既然兴起了,就享受:“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这也是偶然吧,但既然走到了顶峰,就享受:“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还是偶然,但既然遇到了,就享受:“谈笑无归期”。

    “偶然”二字贯穿上下,其实是必然,源于诗人随遇而安,随心而喜的境界。处处偶然,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示出诗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你以为这是偶然,其实不过是作者天性飘逸淡泊,超然物外罢了。

    因为即使没遇到这些“偶然”,他依旧是开心的,闲适的。

    他不过取了这些偶然,放入这首“无我之境”的诗中,打动读者。

    那些强行为王维的诗附着正能量的解读,真是太浅薄了。

    [阅读全文]...

2022-05-10 01:39:24
  • 终南别业_古诗绝句志南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终南别业》,愿对您有所启发。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古诗绝句志南,请您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4-26 08:45:34
  • 终南山王维赏析(终南山王维古诗欣赏)

  • 家在黔灵甲秀间

    提到唐诗,人们首先想到李(白)杜(甫),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其实还有一个与李杜齐名,人称“诗佛”的王维。王维与李白同年生(公元701年),杜甫生于712年,小11岁。三人生活的轨迹几乎都在大唐由盛转衰时唐玄宗时期。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是文人水墨淡彩山水画派“南宗”的代表,*奉王维为祖。

    王维《江干雪霁图(局部)》:

    终南山靠*唐帝都长安,达官显贵,风流雅士无不遊览有着瑰丽风光的终南山,又无不诗兴大发留下无数诗篇。《全唐诗》中有1500多首诗与终南山有关。王维两度归隐终南山,写下大量的山水诗篇。其中,一首诗名叫《终南山》的五言诗是公认写终南山最具代表性的诗篇。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诗入画,画入诗的道理。这首写终南山的诗,他从个别景观入手达到显示终南山全貌的手法,一句诗一幅画,引人入胜,所谓“意余于象”也。

    录《终南山》诗于下:

    赏析于下:

    (“连山到海隅”也有“连山接海隅”之说)

    首句“大乙*天都”中,“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天都”指天帝的居所。此句大意为:

    巍巍太乙(终南),你的颠峰直插天际,几乎接*天帝居住的地方了。

    遥望终南山,顶峰似乎已达天庭,这是夸张的写法。

    “太乙*天都”山水画:

    第二句“连山到海隅”

    终南山连绵不断已达海边。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陝县,远远未到海边(隅)。若从写远景看“西望不到头,东望不到尾。”用“连山到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觉得真实。后世画家画出了这样的山水画面:

    首联写远景,王维用远眺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上联写运景,这一联写*景。三句“白云回望合”意思为:

    我进山行不数里便入墜云中,我行走时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茫茫一片。

    “白云回望合”山水画:

    四句“青霭入看无”。青霭,指云气,山上云气呈紫色故称青霭。此句的意思是:

    我朝着濛濛的青霭走去,可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見。

    “青霭入看无”山水画: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终南山常年笼罩在茫茫白云,青霭中,一切都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有进一步探访的“冲动”。

    这一联又返回宏观,写终南山的辽阔,变化万千。第五句“分野中峰变”,的意思是:

    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山东西隔开。

    “分野中峰变”山水画:

    第六句“阴晴众壑殊。”此句的意思是:

    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或深或浅,千形万态。

    “阴晴众壑殊”山水画:

    第三联对终南山高度槪括。诗人立足于“中峰”,极目四望:东西绵延,南北辽阔;阳光之下,或浓或淡,千岩万壑,形态万千,真是尺幅万里。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评价。因为前三联都是写景,尾联突然写人物的活动,所以争论较多。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诗人想留宿山中,还想继续探访终南山美景。所以看到山涧中有樵夫砍柴,隔涧寻问寄宿之处,极富诗意。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山水画:

    纵观《终南山》全诗,从远眺“*天都”.“到海隅”始。便入*景,在白云.青霭中探索而行。后转入宏观,写终南山“中峰变”,“万壑殊”。一句诗一幅画,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王维用四十个字的五言律诗,为偌大的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难怪*称《終南山》为山水诗经典之作。

    赏诗已毕,余兴未尽。笔者草书《终南山》一幅,水*有限,仅作本文收官插图,以助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6-22 22:26:26
  •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王维终南别业古诗鉴赏)

  •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背景:

    盛唐代表诗人之一,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有一部《维摩诘经》,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所以拆开他的名字,为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摩诘。王维曾考中状元,官右拾遗,后迁给事中。安史之乱中,王维被安禄山擒获,将他拘禁于洛阳普施寺,被迫做了伪官。后经兄弟极力营救,且被拘禁期间作过一首表明心迹,不愿附逆的诗,才被特予赦免。此后,王维继续任职,做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双绝。苏东坡对他有最绝妙的评价,成为世人对王维的一致评定:“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其一比较绮靡秾丽,其二则淳朴清淡。尤其是后者,成为王维诗歌的重要风格,影响后世深远。

    赏析:

    《终南别业》八句全是叙述,没有一个描写句。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就是辋川别业,是王维在终南山的庄园。据说,在这个庞大的庄园内,单单是王维亲自命名的景点就有二十四个,他的许多诗作就是在自己的庄园内写就的。另外,这座庄园之前的主人是我们提到过的宋之问。

    全是大意是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养身心,因此晚年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也只有自己知道。胜事,即乐事。那么,是怎样的乐趣呢?譬如沿着溪流散步,直到泉水尽头,坐在石上看山中云起;或者偶然在林中遇到一二老人,在一起谈笑风生,忘记了回家。

    全诗以白描手法来写,主题思想浅显易懂,并无其他深意。这种创作方法纯然是赋,极其自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

    写在后面:

    王维的人生可谓起伏跌宕,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做了伪官,而又能全身而退者除他之外,恐怕再无一人。晚年全心修佛,诗作佛意极浓。想必与之前经历的战乱起伏有很大关系。

    王伟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悟性极高之人,能够时刻自醒,再加上运气很好,一座辋川别业让他的人生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境界,你我都应该是向往的。即使不能像王维一样日日享受,可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寻得一片公园,带着这样的心境去享受片刻,想来也是做得到的。

    有时候,条件不具备并不打紧,要紧的是自己的内心。口中能吟得两句王摩诘的诗句,哪怕坐在十几层楼上的逼仄的办公室里了,哪怕桌子上只有一盆绿萝,我们也能从中寻得一座属于自己的“辋川别业”吧。

    [阅读全文]...

2022-01-04 18:06:57
  • 写出漂亮的年终总结必备古诗文

  • 漂亮,古诗文
  • 写出漂亮的年终总结必备古诗文

      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也开始了, 总结总免不了引用诗词,简单的诗词,有着丰富的含义,用来进行一年的总结,简约而不简单。下面是写出漂亮的年终总结必备古诗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感叹时光飞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庄子·知北游》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老去光阴速可惊。——欧阳修《采桑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回首是非功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作者也有说是抗清志士金正希)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东风吹尽去年愁,*丁香结。—— 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陆机《长歌行》

      感谢同事领导

      感君心缱绻!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白居易《寄元九》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感君遇我厚,肝胆每倾竭。——袁燮《送赵冶晦之》

      感君在一言,不惜为君死。——高启《结客少年场行》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魏徵《述怀(出关)》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王昌龄《咏史》

      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来年继续努力

      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魏书·列女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

      (化用: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古代年终总结范文

      此外,说到工作总结的质量,尤其不能忘的要属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逻辑清楚,论据充分,有态度、有计划,既有历史功绩,又有未来展望,堪为范本!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最后,顺便问下:你的工作总结写好了吗?

    [阅读全文]...

2022-07-05 02:40:12
  • 关于终南山的古诗词有哪些 诗句古诗大全最新整理

  • 1.《终南山》唐朝

    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朝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

    3.《游终南山》唐朝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浮名。

    4.《望终南山》唐朝

    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5.《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唐朝

    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6.《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唐朝

    李白

    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却寻溪中水,还望岩下石。蔷薇缘东窗,女萝绕北壁。别来能几日,草木长数尺。且复命酒樽,独酌陶永夕。

    7.《如梦令·见终南山石刻,署云,承安五年重阳》元朝

    王哲

    大道长生门户。凡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

    8.《望终南山诗》宋朝

    梅泽

    明月一樽酒,清风万卷书。南山山下地,终欲卜邻居。

    9.《望终南山》唐朝

    张元宗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10.《游终南山》明朝

    王鹤

    势拔群山净拥螺,声传空谷听樵歌。紫芝满地云常护,翠壁插天雨乍过。虎豹洞深千嶂合,蛟龙潭古万年多。云踪望彻迷前路,断壁悬崖尽薜萝。

    11.《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唐朝

    王维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12.《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唐朝

    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13.《题终南山白鹤观》唐朝

    张乔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14.《翰林院望终南山》唐朝

    吴筠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悠然相探讨,延望空踌蹰。…

    15.《退朝望终南山》唐朝

    李拯

    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16.《瑶台月·违终南山·其中疑有脱误。》元朝

    王哲

    摧云放肆投闲路,清风明月长载。回光返照,莹彻澄波青黛。仿佛里、远望嘉山,静至收归宁海。前生约,今生在。遇明了,便明对。相…

    17.《张师夔为郭子静作终南山色因题》元朝

    张翥

    终南山色秀可食,中有游云动凝碧。华岳西面仙掌高,仙都下射金精白。绀宫琳馆凭险阻,渭水晴川来咫尺。古木深藏魍魉寒,阴厓晓入蜿蜒黑。幽人旧隐依青壁,萝径紫篱闭寥阒…

    [阅读全文]...

2022-02-21 07:39:10
含有终的古诗 - 句子
含有终的古诗 - 语录
含有终的古诗 - 说说
含有终的古诗 - 名言
含有终的古诗 - 诗词
含有终的古诗 - 祝福
含有终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