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别人长处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学*别人长处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学*别人长处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学*别人长处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学*的古诗句
学*使人进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的`古诗句。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关于学*的古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关于学*的古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以下是关于学*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NO0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NO0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NO0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NO0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NO0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NO0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NO07、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 庄周
NO0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NO0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NO10、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陶渊明《杂诗》
NO11、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杂诗》
NO1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NO13、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杂诗》
NO1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NO14、好读书,不求甚解。 —— 陶渊明
NO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NO1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NO1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NO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NO19、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NO2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NO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NO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NO23、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NO24、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 李欣
NO25、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诗》
NO26、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 颜之推
NO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NO2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NO29、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 苏轼
NO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NO3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 黄庭坚
NO32、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NO3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 王安石
NO3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程颐
NO35、读书要玩味。 —— 程颢
NO3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NO3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NO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NO3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读书》
NO40、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NO4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NO4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NO4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NO4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NO4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NO4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NO4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NO4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从小学*古诗词的好处
加强古典诗词的学*,倡导一个背诵古诗词的潮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这应该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一部分。诗词既要从小学*,也应该是终身学*的文化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小学*古诗词的好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诗教的说法是以温文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学诗作为接触文化的启蒙训练则不可缺少。
古典诗词是*古典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一个诗的国度,一方面,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古典诗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是所谓活的经典。
古典诗词也是深深烙印在*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而且,每个国人都非常熟悉一些诗词名句。即使是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人,也能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而像司空见惯落花流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诗人创作的结晶,苏轼的《水调歌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人审美理想的极致。这些诗词经典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国人所熟悉。这种熟悉其实就是*从古至今的启蒙教育中,诗歌作用的集中体现。
古代读书人接触文化,启蒙时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对对子,这种训练可以从一开始就掌握中文基本特色,也是接触*诗歌的基础。像《唐诗三百首》这样脍炙人口的选本更是明清时代的启蒙读本。《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的著名篇章,通过一个丫鬟的学诗经验提供了以诗作为启蒙教育的范本。
在现代*,用古典诗词进行启蒙教育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是接触汉语特性最直接和最生动有效的方式,将文字较为容易理解,又脍炙人口、广泛流行的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一方面,要有今天的现代白话文;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并不难懂,将其选入课本是非常适宜的。而且由于诗词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易于背诵,往往能让学生背下来,一生受益。
事实也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一些名篇之所以家喻户晓,往往并非文学爱好者的传播,而是学校教育中背诵要求的结果。许多人都有感受,在小时候背诵古典诗词相对吃力,但小时候背下来的东西终身不忘,并且化为自己无意识的一部分,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中华文化精神感悟和*的诗意境界感悟。
今天的社会剧烈变化,古典诗词的学*更加凸显出重要性,不少已经成为文化经典、广为流传的诗词具有永恒的价值。
小学时在学校学一些浅*易懂、生动活泼的诗词,也是对兴趣的培养陶冶。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但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来传承中华文化确实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背诵古典诗词可能并不容易,但比起背诵现代白话文章或新诗,却未必会更难。因为古典诗词有格律、讲*仄、强调声韵之美,虽然古代的发音和现在并不完全相同,但相对整齐的句子、独到的意境使得古典诗词反而更容易背诵。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课本中选择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反而需要做一些改写,因为有些内容对少年儿童来说可能太难了。一些浅*的古典诗词,看起来容易懂,却又常读常新。小时候背诵理解不深,经过多少年反复吟诵,每一次都觉得有无穷的意味。刚接触时层次低,感悟能力差,但也能知道一些,及至后来,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能够发现其深意。小时候懂一些,长大**后通过自己的阅历再来感悟,往往更能感受诗词之美。
学*古典诗词,是领悟*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方式,让少年儿童通过对母语之美的感悟,进一步产生对自己民族的深刻认同感。这对于全球化冲击下的少年儿童建立自己的社会认同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无需讨论。
少年儿童要多学一些浅*生动的诗词曲作品,弄懂意思,学会欣赏;另外还应该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代经典诗词。实际上,现在大家常接触的诗词,往往也是小学学的那些首,这是很不够的。像《唐诗三百首》这样经典的唐诗选本,一讲起来,大家都觉得不足为奇,人人都知道,但其实里面的许多诗作,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很生疏。此外,多读经典诗词也是提高文字水*的好办法,早学一点,多学一些,只有好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古典诗词,是*人成长的必须。
拓展内容: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与作用
今天,我们读古诗文究竟有什么用?教了70年古典文学、今年业已92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言以蔽之: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她在《与古诗交朋友》 一书中这样写道:诸位小朋友,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多结交一些好朋友的,我现在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可爱的'好朋友,那就是*的古诗。以朋友喻古诗,可见她对母语的亲*,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对古典的礼赞。
在*传统文化中,老师和家长从小就会传授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礼记大学》)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等古代经典诗文,表现了历代知识分子把报国为民作为最高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要的就是这种求索精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广阔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勇敢担当,都深深烙下先辈们胸怀天下的精神品格。
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的脉都不应该断,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而*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经典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
*古代的诗文,尤其是古典诗词,较之外国和*现代的诗歌经典,也许少了一点理性精神,却更多一些直觉的、自然的美感。
*生来就是诗的国度。诗文诗文,诗是在前面的。诗歌是和心灵非常接*的一个文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宗明义的第一首。读起来好像前言不搭后语,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关系?可它就是*人心里有关爱情的诗。人遭遇了爱情,自然语无伦次,心里想的变成语言,怎么说,总觉得没说好、没说对,再变成文字,自然不知如何是好。这才是最真切和最真情的。这就是诗,*人血液里的文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一首《橘颂》,开楚辞之新天地。其后逾千年,古典诗词不断凝聚民族思想与文化精神。赋兴于汉、诗兴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古典诗词一脉相承,成为*乃至世界的文化长城,见证并构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阙,对日本、韩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演进、文明进步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由历代读书人对经典不断地背诵、涵咏、贯通而发展传承下来的。
过去读书人都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人的记忆有一个规律:年龄越小,记得越快,忘记得越慢;年龄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综观*的大师级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小时候就大量背诵经典者。曹雪芹对各种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苏东坡晚年依然能背诵《汉书》;苏步青能背《左传》;陈寅恪更是可以全文背诵《十三经》。有这样童子功的人,学*能力特别强,并因此受用终生。
其实,记诵、创作古典诗词是一项陶冶性情的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为了用。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在《无能文学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某种意义上,文学、文学研究是无能的,又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力量又正与这种无能紧密相连可见,文学的作用就在于它的无能的力量,在于它的无用之用。
今天,我们学*古诗文的意义,在于文化素养的提升。虽说几首诗歌改变不了生活中的缺失,学*《论语》治不了国,学《老子》更不可能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它给了我们思路上的启发、文学上的享受、想象上的惊奇。
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与作用,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指向现今与未来。*古典诗词的活力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展现,永远感染着读者,给人启迪。
劝人努力学*的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人努力学*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7、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王安石《赠外孙》
8、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0、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17、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1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绝句》
2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2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25、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
2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
2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
2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3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
34、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35、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3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3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这个夏天,防疫之下,各路补*班纷纷下马,时光大好任“神兽们”自由生长了一个夏天。
如今八月将尽,九月如期开学,*在咫尺,菁菁校园又将恢复往日郎朗朝气。“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关于学*,历代先贤们都有过很恳切的经历和记录,在开学之际,让我们读一读,古诗词里那些有关学*的诗句吧。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 〔先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就已经意识到了学*的重要性,他诚恳地告诫我们: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时至今日,这个道理依然适用。年少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更是为了生活和处境拼力学*;等到老年,学则是一种心灵补充,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知无涯,生有涯。
劝学
颜真卿 〔唐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朝名臣颜真卿用短短的28个字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勤奋的人三更半夜五更鸡叫还在读书学*,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珍惜时间,勤奋学*不仅仅是增进自身修养的办法,坚持得久了,也会成长成为人身上的一种重要珍贵品质。
劝学
孟郊 〔唐代〕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身低微的孟郊在唐诗绚丽的江湖上,留下“郊寒岛瘦”的名号绝非虚名。从这首《劝学》的寻常小诗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诗人对于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学*,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劝学诗 / 偶成
朱熹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南宋著名的大家朱熹,年少求学中科举入仕途,中年著述办书院讲学,一生建树颇丰硕果累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青春易逝不返,学问艰深难成,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劝学文 柳永 〔宋代〕
科场三次失利,眠花宿柳的柳三变,制造出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大景象。玩世不恭的大才子对教育、学*的态度还是认真而深刻的:学*可以让普通的人拜将相公侯,不学*,王侯将相也会沦落成普通凡人。
那些井水边欢唱过的柳词还在,柳三变教子的道理在如今焕发出新的意义和诠释:读书,不是要比别人成绩优秀,而是在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劝学诗
赵恒 〔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恒这首诗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激励过几千年封建时代的读书人。
那时,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普通人的一条绝佳出路,如今社会巨变,知识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掌握知识,学*、读书、接受教育仍然是一条绝佳重要途径。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当下要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读书、学*不可或缺。
1、你说我一无是处所以我乖乖睡觉算是长处
2、发现自己的天赋或不同与别人的优点,给自己充分的自信,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以免对自己失望
3、自卑就是拿别人的长处来诋毁自己
4、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去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5、别以为你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用。只是你和他们都没发现自己的长处,只做第一个自己,不做第二个谁。
6、若要有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7、嗯是啊我学*成绩不好又没什么长处长得又不好看怎么敢奢望有人能无时无刻的关心我你们都很忙你们都走吧
8、中国的教育就是成绩不好,其他长处都是扯淡
9、数学老师说。本人长处是骂人,数学排第二
10、以后少在空间发一些什么地震了,马航失踪了,怎么就不见你们的男神了呢?他们有他们的长处,我们爱就行了。
11、帝给了女人两个优点,一个漏洞。给男人一个长处后来男人发现用自己长处弥补女人的漏洞。
12、大家对我真好,当面说我的长处,背后才说我的缺点
13、_啰嗦是我特点,爱管闲事是我的长处,你爱也好,不爱也罢。
14、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一开始即具备非凡的能力,而是能够地虚心向他人学*,吸取别人的长处。
15、长处,漏洞.
16、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你当然觉得你是最伟大的人。
17、女人天生就有漏洞゛男人天生就有长处゛
关于学*的古代诗句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C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7、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顾炎武《与友人书》
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0、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14、剔银灯快将诗句写,晓风寒海棠花谢。——张可久《双调·落梅风·湖上山翁醉》
1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8、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次陆放翁韵》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0、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太宗《勤读》
5、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7、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8、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1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11、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2、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陆九渊《读书》
1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17、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昨日歌》
18、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韩愈《符读书城南》
1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20、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25、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2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7、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紫金霜《立冬》
28、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李贺《春归昌谷》
2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32、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3、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孟郊《寄崔纯亮》
34、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35、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王维《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36、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7、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翁森《四时读书乐·秋》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9、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仿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熊伯伊《四季读书歌·秋》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学*别人长处的古诗句
学*他人长处的古诗句
要向有长处的人学*的古诗
学别人的长处的句子是
看别人长处的古诗
人有长处短处的古诗句
学*古诗句的好处
长处的古诗
吸收别人长处的古诗
学*成长的诗句古诗
各有长处的古诗
学*古诗的坏处
善于用长处的古诗
形容去别人长处的古诗词
向别人学*的古诗句
向别人学*的诗句
描写长处的古诗
人各有长处的古诗
关于长处的名言
学*古诗古词的好处
学*古诗的好处真的
学*古诗配画的好处
学*诗词的好处
形容学*成长的诗句古诗
学*古诗的好处学唐诗的好处
学*爱国古诗的好处
学*古诗的好处素材
早早学*古诗的好处
学*古诗词的好处是
学*中华古诗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