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关于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91) 说说(405) 名言(1) 诗词(10k+) 祝福(66) 心语(4)

  • 古代诗人的别称

  • 诗人,古代,文学
  • 古代诗人的别称

      *古代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挥毫泼墨,畅意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的成就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以下简单来总结一下各位诗人的别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诗家天子—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15、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拓展知识:古代诗人的绰号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如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二、取诗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词为绰号的。如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为诗友陆来庄、沈梦塘所叹赏,称他为“许子规”;据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诗句。主考官阅后大加赞赏,称管水初为“管杏花”。

      三、根据诗人作品中一句精巧的诗句命名的.。如唐代赵嘏在描述边塞凌晨景色时,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叹,称之为“赵倚楼”;宋代张先《一丛花》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欧阳修见后非常喜爱,当张先登门造访时,欧阳修热情地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当时张的官职为郎中);秦观有一首《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苏轼看后极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君”。

      四、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被人称为“三绿词人”;张先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短语,因此有了“张三中”的绰号,而他自己却更希望叫他“张三影”,因为他有这样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五、源于诗人创作题材的。如南朝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咏飞雪,人称“咏絮才”;与她同时代的谢无逸写过三百多首咏蝴蝶的诗,被人称为“谢蝴蝶”;厉鹗的《东城杂记》中说,武林(即杭州)张子野有野花诗十首,盛传一时,人们叫他“张野花”,也有人叫他“野花张”。

      六、因诗人的某种经历或兴趣、爱好而得的。如宋代的宋祁因在科考中赋《采侯》一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时人称之为“宋采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范仲淹喜欢弹琴,*时只爱弹《履霜》一曲,于是人们便送给他“范履霜”的绰号;宋代词人林逋终身未娶,他酷爱梅花,并以养鹤自娱,因此有“梅妻鹤子”的美称。

    [阅读全文]...

2022-06-20 08:43:45
  •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 月亮,写作
  •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月亮一般指月球。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

      在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常见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别称

      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

      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满月如轮如盘如镜)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

      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清虚

      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金丸、素丸,玉环,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兔、阴魄

      其他别称

      太阴、素娥、嫦娥、玉兔(玉兔东升)、金兔(金兔犹悬魄《南朝.江总诗》)、白兔、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唐.李白诗》)、月宫、蟾宫(蟾宫风散桂飘香《金.李俊民诗》)、蟾蜍(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诗》)、玉蟾(凉穹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千诗》)、玉蟾蜍、蟾兔(三五明月满,四海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月桂(一轮月桂)、玉桂、寒玉(江上团团帖寒玉《唐.李贺诗》)、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诗》)、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词》)、月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精、水镜、阴宗、夜光、素壁

      朔月、新月、弯月、新月、月牙、月芽、玉钩(上人分明见,玉钩潭底没《唐.贾岛诗》)、玉帘钩(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南朝梁.刘媛诗》)、玉弓(晓月当帘挂月弓《唐.李贺诗》)

      金轮、金盆、玉环(落月沉月环《唐.白居易诗》)、白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唐.李群月诗》)

      晓月、曙月、皎月、皓月、皓魄、明月、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宋.孔*仲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诗》)、 大明、重明、重光、乌兔(笼乌兔于日月《晋.左思赋》) 残月、缺月、眉月、上弦月、下弦月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23:41
  • 古代对女子的别称

  • 女子,古代,文学
  • 古代对女子的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对女子的别称吧!

      ①、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②、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③、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x,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x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⑥、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⑦、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⑧、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粉:杜牧《兵部尚书*上作》:“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稀。”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阅读全文]...

2021-12-23 03:08:26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 年龄,古代,文学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拓展知识】

      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阅读全文]...

2022-05-03 21:45:02
  • 文学常识之*古代诗人的别称

  • 文学,诗人,古代
  • 文学常识之*古代诗人的别称

      *古代诗人有很多,有些诗人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的别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代诗人的别称,欢迎阅读。

      *古代诗人的别称

      1. 诗仙——李白

      2. 诗圣——杜甫

      3. 诗魔——白居易

      4. 诗鬼——李贺

      5. 诗豪——刘禹锡

      6. 诗杰——王勃

      7. 诗佛——王维

      8. 诗狂——贺知章

      9. 诗骨——陈子昂

      10. 诗囚——孟郊

      11. 诗奴——贾岛

      12. 诗神——苏轼

      13.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14.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15.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16. 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17. 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18.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19.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20.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21.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22.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23.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24.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25. 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26. 诗仙——李白

      27. 诗圣——杜甫

      28. 诗魔——白居易

      29. 诗鬼——李贺

      30. 诗豪——刘禹锡

      诗人别称的整合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7-10 05:59:14
  • *古代称谓大全

  • 古代,写作,文学
  • *古代称谓大全

      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代称谓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一、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三、敬称:

      1、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四、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阅读全文]...

2022-04-02 09:48:57
  • 月亮的别称和诗句

  • 月亮
  • 月亮的别称和诗句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呢?关于月亮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月亮的别称和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也祝福大家越来越幸福。

      1.直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2、喻称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仲《玩月》)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③*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

      ①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②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③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④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

      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

      ②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

      ②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③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阅读全文]...

2022-06-08 20:07:52
  • 《红楼梦》的别称

  • 红楼梦,语文
  • 《红楼梦》的别称

      《红楼梦》被大家认为是“*四大名著”之首,有“古今小说的巅峰之作”之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的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清朝中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红楼梦》一书别名很多,如“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等,这些书名都明明白白写在小说第一回。“石头记”是小说的本名,脂(脂砚斋)本系统的大多数本子都是以它为书名。但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一名就传开了,乾隆时代的人一般都以“红楼梦”称呼全书,现在更是如此。但《红楼梦》本来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贾宝玉做的那个游太虚幻境的梦。

      “风月宝鉴”与小说中贾瑞的故事有关。大病之中的贾瑞照风月宝鉴的背面时,只见一个骷髅在里面;照正面时,凤姐在里面向他招手,于是进去幽会一番,这样反复几次,贾瑞就一命呜呼了。小说取“风月宝鉴”之名,意思是告诫后人妄动风月之情。

      “金陵十二钗”本是指《红楼梦》中十二冠首女子的统称。书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月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作者认为男不如女,他写小说是为了“使闺阁昭传”。这说明,反映妇女问题是小说的主旨之一。

      另外,小说还曾以“金玉缘”等书名刊行过。所谓“金玉缘”是指金锁与宝玉的姻缘。不过,“金玉缘”并非曹雪芹取的书名,而是在《红楼梦》被查禁的情况下,书房老板使用的障眼法。

      曹雪芹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就传入日本,但最早翻译《红楼梦》的却是英国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人汤姆将它的几个章节译成英文,书名为《红楼梦幻》。

      它有很多别名,书上提到的就有好几个,诸如:《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

      不过,此书在脂砚斋时代叫《石头记》,如甲戌上就有这么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一个叫“梦觉主人”的神秘人才将此书正式命名为《红楼梦》。至于这个“梦觉主人”是谁?目前仍是个谜。

      所以《红楼梦》虽然有很多别名,但《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才是它的主打号,其他名称基本可以忽略。

      那么,《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到底哪一个名称最能体现《红楼梦》一书所表达的内容呢?今天,笔者就《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名称作一番分析。

      这个问题如果用宝玺学来分析,其实是不难的。

      从宝玺学的观点来看,《石头记》指的是《宝玺记》。宝玺,即皇帝的大印。在书中,贾宝玉的前世其实是传国玺的化身。不仅如此,林黛玉等诸钗也全部是宝玺的化身,她们全是“乾隆二十五宝”的化身。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贾雨村口中的“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它像铁一样地证明“林黛玉”和“薛宝钗”是装在盒子里的两枚皇帝的大印,彻底摧毁了胡适的“江宁曹家说”。

      原来,《红楼梦》染指皇权争夺战,所以书中才会出现了“宝玺”,以及“龙袍”(袭人其实是龙袍的化身,她也是皇权的'象征)这些皇权的象征物!

      当然,这些脑洞大开的事,一般红楼梦迷很难理解,尤其是长期深受曹学毒害的红楼梦迷。不过没关系,大家可一阅《赖晓伟重评石头记》,此书可以帮助大家瞬间开智,从而顺利走进红楼真正的大门。

      再来看《红楼梦》这个名称,它其实影射《紫禁城梦》。不用过多解释,凡是游玩过紫禁城的朋友,都会知道紫禁城是一座红色的城楼。

      紫禁城有“红楼”之称,这是一场缭绕在紫禁城上空的梦。它告诉我们,《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紫禁城里面的一些清宫秘史,同样涵盖了皇权争夺战,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宫闱秘史。

      所以,《红楼梦》已经包含了《石头记》的内容。它比《石头记》涵盖的面要广。另外用《红楼梦》之名,也比《石头记》更具人性化,更能被红楼梦迷接受。林黛玉等诸钗从此也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她们是清宫里的一些女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红楼梦》这个名称确实是最合适的。不知你是否赞同呢?

    [阅读全文]...

2022-05-20 15:38:51
  • 月亮的别称及诗句

  • 月亮,文学
  • 月亮的别称及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的别称及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月亮的诗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1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6、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1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0、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2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2、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2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4、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2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3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3、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月亮的别称:

      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

      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水多。(何景明《对月》)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阅读全文]...

2022-02-16 07:41:29
  •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 月亮
  •   夜晚,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1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5、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阅读全文]...

2022-06-30 05:07:22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句子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语录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说说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名言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诗词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祝福
如意在古诗词里的别称代称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