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猴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猴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猴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猴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猴子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猴子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猴子捉跳蚤:自抓挠
2、和孙猴子比翻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3、猴儿爬石崖:显出你的能耐了
4、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5、开了锁的猴子:得意忘形;无拘无束
6、孙猴子斗魔王:打你个牛角朝天
7、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8、猴屁股扎蒺藜:坐立不安
9、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10、猴子掰:掰一个;丢一个
11、猴子骑马:一跃而上;高高在上
12、孙猴子的尾巴:变不了;没法变
13、猴子拉弓:不是样子
14、孙悟空照镜子:猴里猴气
15、孙猴子守桃园:自食其果
16、猴子拉车:又蹦又跳;连蹦带跳
17、猴嘴里掏枣,狗嘴里夺食:难办;办不到’
18、毛猴子拉车:乱了套;乱套了
19、猴子抱西瓜:顾此失彼
20、猴子爬树:乱蹿;拿手好戏
21、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像人
22、猴子架辕:不听那一套;不吃这一套
23、猴子衔烟斗:混充人;装人样;假装
24、猴子拿虱子:瞎抓
25、猴子给老虎拜年:送货上门
26、猴子骑老虎:下不来
27、孙猴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心腹之患
28、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玄觉
29、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30、猴子着西装:不合身
31、猴子的屁股:自来红;坐不住
32、猴王闹王宫:大打出手
33、朽木雕石猴:坏孩子
34、猴子戴眼镜:冒充斯文;假斯文
35、猴子上圈套:任人摆布
36、猴子耍拳:小架式
37、屎猴儿照镜子:臭美
38、猴子照镜子:得意忘形;没个人模样;里外不是人
39、猴子捅马蜂窝:倒挨一锥
40、猴子耍把戏:毛手毛脚;翻来覆去老一套
4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原义:擅长爬树的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
42、峨眉山的猴子:机灵得很
43、猴子滚绣球:滚的滚,爬的爬;连滚带爬
44、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45、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民间
46、上套的猴子:任人耍;由人玩耍
47、马戏团的猴子:任人耍;由人玩耍
48、猴儿的脸,猫儿的眼:说变就变;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49、猴子爬皂角树:遇上棘手事
关于猴子的贬义词
贬义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iǎn yì cí,名词,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相关成语有见利忘义、遗臭万年等。详细释义贬 义 词(derogatory term )biǎn yì cí 名词,指字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猴子的贬义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沐猴而冠
【出处】
语出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释义】
沐猴,指猕猴。猴子戴帽子,比喻外表装得像个人物,却是人面兽心。也常用以讥讽依附权贵窃取名位之人。
杀鸡骇猴
【出处】
语出清代李伯元所著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当代作家高云览所著的《小城春秋》第三章中也记载道:“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释义】
原意是说因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也作杀鸡哧猴、杀鸡儆猴、宰鸡教猴等。现用来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尖嘴猴腮
【出处】
语出清代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肉吃。”
【释义】
原意是说猴的尖嘴巴、瘦面颊。现用来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通常用作贬义词。
猴子搏矢
【出处】
语出东周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庄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意思是说:吴王乘船到长江沿岸的一座猴山游玩,很多猴子见人来了就害怕地逃跑,惟独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射它,它灵巧接住了箭。吴王命令助手们齐射,那只想表现的猴子最终给射杀了。
【释义】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爱出风头,卖弄自己,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特长,殊不知这样很不好,就像猴子搏矢,容易把自己给卖弄没了。
猴子救月
【出处】
也作“猴子捞月”。语出唐总章元年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的“愚赣篇”:“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其故事是说古时伽尸国有座波罗奈城,在人迹稀少的树林中生活着500只猕猴。一次猕猴在一棵尼俱律树下,见月影在井里的'水面摇晃。他们担心世界夜晚会失去光明,就一只一只倒挂连接在树枝上去井中救月。由于太重,树枝折断,群猴全部落水。
【释义】
原意是一群猴子救捞水里的月亮。现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弄鬼掉猴
【出处】
语出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释义】
原意是指搞鬼花样,耍猴把戏。现用来形容调皮捣蛋,不听话,不驯顺,耍花样。
猴年马月
【出处】
天文和古汉语专家,他们都认为,对“猴年马月”这个词的来历无从考据,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古汉语专家骆玉明教授在查阅相关典籍后表示,这个词多半是来自民间的谚语。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
【释义】
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泛指未来的岁月。
土龙沐猴
【出处】
语出清初诗坛盟主之一钱谦益所著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释义】
原意是指看上去有些吓人的鳄鱼及猕猴。现用来形容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
【出处】
语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所著的《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释义】
原意是指乘轩之鹤,戴帽之猴。现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猴头猴脑
【出处】
语出清代唐芸洲所著的《七剑十三侠》第21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
【释义】
1、今天超级温柔的大师兄,大师兄我要给你生猴子。
2、猴年哎!!!真的可以跟你男神生猴子了哎!!
3、最后我龙哥标志性的一笑我窒息!!我晕厥!!我要给他生猴子!
4、猴年,那些喊着要生猴子的,时机到了。
5、学会自由泳,倒立,劈叉;甲亢抗体指标下降并正常;还是想给哥生猴子。
6、冲刺跑,拒绝无聊拒绝鸡汤拒绝正能量,对别人好一点,对自己苛刻一点!!!那些结婚生猴子的孩子敢不敢晚一点!
7、等到了我TOp真真真开心开心,我要给他生猴子。我爱的人都*安喜乐。我的道路越走越顺。
8、男神爸爸新年快乐!太好了!你终于快回来了!想你!好想做你手里的雪糕!等你回来给你生猴子!
9、祝我考研顺利!姐姐顺利生猴子!爸妈身体健康!朋友们心想事成!鹿哥帅出新高度!走上人生巅峰!
10、小伙子,我要被你帅哭咯,新年快乐咯,不知道我娜姐是不是真的给你生猴子了,但是呢,我很期待小小杰的出现。
11、年希望把健身坚持下来,去几个西南地区的城市,捋清工作方向,找个靠谱的女朋友,争取明年结婚生猴子。
12、年愿身体健康,发大财,生猴子!
13、年的愿望是可以做一个美丽的人妻,找到爱人一起生猴子。
14、刚在湖南卫视看完bigbang的我此刻想给他们生猴子了,别理我,我要冷静点,我睡不着了。
15、***,我只想说*!!!跟着BIGBANG呐喊,我只能说*太TM爽了,看着凯凯王我只能说*我太想把他扑倒了,我要给凯凯生猴子!!!
16、等小猴子生出来就是一家三口想哥最丑哈哈哈哈哈。
17、看到别人在那纠结要不要生猴子。。。同是属龙的大龄姑娘,我却在思考谁能跟我生猴子。
18、生猴子是不可能啦,猴年马月还是可以盼的。祝越吃越瘦,越动越不喘。
19、我发现我最*审美变了……我想给想给那种行走的荷尔蒙生猴子………靳东,胡歌,TOp,TOp,TOp。
20、你好2016,新年愿望集体脱单生猴子。
21、先早个起,再吃新年第一餐美味早餐,生猴子年开始咯~
22、嗯哼看完跨年总结出一句话、Wuli塔塔给我生猴子立刻!马上!
23、工作,恋爱,旅游,虽不能变身工作狂,不能赶进度生猴子,不能吃遍全世界,但认认真真过好接下来的每一天就已满足。2016这本书,page1to366,I\'mready!
24、今天给家人打了电话。很多好朋友陪着跨年。丫丫又一次让我感动。听男神用低音唱歌。和学生会大家庭讨论生猴子的事情。我没有想起他。2016第一天。很好。全新的开始。
25、我要和你生猴子,哈哈还有谁。
26、哦哦哦哦哦我要上天!!等了好久,高英杰简直帅我一脸噢!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喊魏琛爸爸_(:3」∠❀)_酿总我要给你生猴子啊啊啊啊啊!
27、我爱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是脑残啊啊啊啊啊啊!!!!gd我爱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要给你们生猴子啊啊啊啊啊啊啊!!!!!!!!
28、年的最新愿望,*我要给你生猴子!*爱你,以后会继续的爱你,爱你的歌!!么么哒。
29、年,要给我老公生猴子。
30、新的一年了啊!那些说要生猴子的都抓紧了!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31、年的最后一分钟!我即将要生猴子啦!
32、我要生猴子买房子!愿我的家人,盆友*安健康!!幸福快乐!!
33、终于到了大家每天说要为谁生猴子的这一年了,加油你们。
34、所以我偶吧终于要结婚生猴子了么??有点感动。
1、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爬到高竿的顶上,倒竖蜻蜓,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猴子跳涧,互相追逐着,活像小孩捉迷藏。
2、猴子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它们大脑发达。喜欢模拟。现在我们只有在动物园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
3、只见一只小猴子从山洞里窜出来,向山下跑去。紧接着,一只猴妈妈模样的老猴子从山洞里追出来,一把抓住小猴子的尾巴,硬是把小猴子给拖了回来。可小猴子真是太贪玩了,总是想逃,但猴妈妈却紧紧抓住它的尾巴,丝毫不肯放松。可怜的小猴子急得叽叽直叫,尾巴上的毛都被拽掉了。
4、猴子红红的屁股,据说,是猴王过火焰山的时候烧红的。上面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最有趣的还在后头呢!它的四肢前面长后面短,一双锋利的爪子长在中间。如果一不小心,被它的爪子抓到的话,准会留下一条血印子。
5、猴子非常可爱,一双明亮的眼睛,头小小的,穿着一件棕黄色的衣服,长长的尾巴,翘起尾巴,红屁股就露出来了。
6、猴子吃食的时候别提有多滑稽了。如果你把香蕉、面包、糖果之类的食物扔到它面前,它立刻把食物抢走,然后拼命地跑,跑到没有同伴的地方,才放心下来。它仿照人的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自己抢到的食物。吃食时,嘴巴一动一动的,像个没牙的老头。如果你把一根香烟扔到它面前,它会伸出“手”,夹着香烟,大口大口地吸起来,边吸边吐。有时饿了,它会爬上爬下,跳来跳去。
7、猴子小小的鼻子又塌又扁,而鼻孔却很大。鼻子下面有一张尖尖的大嘴巴,可爱极了!一身棕色的毛,仿佛是件毛皮大衣,披在猴子身上。
8、猴子是一种活泼机灵、惹人喜爱的动物。它的外形十分有趣。一张桃子形的面孔上,嵌着两颗闪着金光的眼睛,整天骨碌骨碌地直转,好像在打着什么主意。
9、猴子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材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10、猴子是一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圆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好像穿着一件皮毛大衣。嘴向外凸起,就像和尚敲的木鱼儿。它的尾巴总是卷着,显得格外顽皮。
11、一只猴子抢起玉米棒啃上两口,然后把玉米棒夹在怀里赶紧向远处跑,找到了个偏僻的角落吃起来。另一只猴子趁其不备,一把将它的玉米棒打掉在地上,还朝它踢了一脚,捡起玉米棒溜之大吉!
12、猴子休息一刻不停。不是用前肢抓抓屁股,就是用后肢挠痒痒,或是互相咬虱字,总之,没个停。
13、猴子活动的时候,那动作十分敏捷。常常连蹦带跳的和同伴们追逐打闹。或者,在钢丝上倒竖蜻蜓,那样子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玩的高兴时,还会大声尖叫,叫得非常刺耳。
14、金丝猴倏忽间蹦出竹林,一下子就把天籁造成的静物面变活了,它们在枝杈间荡来跳去,常常口尾相衔一线饮水于绝壁下,这又给了我们多少滑稽的兴味。
说课稿《小猴子下山》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猴子下山》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效率才高。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目的)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标,就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我们从小做事应该一心一意和不要乱摘别人的东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断、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识目标,就是能理解重点词“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可爱”、“掰、找、扔、摘、捧、扔、抱、追”以及相关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到小猴的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教材所处的位置、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重点词句。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五、教学思路设定
根据“主导与主体”这间的“服务关系”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以下四个活动,老师只起“导”的作用,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发独立见解,培养学生从小在阅读实践中适时进行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听的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准备
1、小黑板一块。小猴子头饰、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
2、朗读磁带、幻灯片、音乐带。
七、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活动是“激**趣,导入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具体活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借助幻灯片,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第二个活动是:“师生协作,自主学*。”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发表能力。具体活动过程中:
首先齐读课文题目,教师范读,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出示小黑板)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小理怎样?是怎么做的?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然后再祟幻灯牌,请各组代表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回答第②个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学生认真自由读)由学生归纳出课文二、三、四段在写法以上与第一段一样。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见小兔又扔掉西瓜,就这样,最后一无所获。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吗?结果怎样?引入学*最后一段,让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没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了,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第三个活动是“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了课文,你们愿意扮演这只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时放课文朗读录音及活泼、欢快的音乐配音带,提示学生要注意“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第四个活动是“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述见解的能力。具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么?
学生在发言中说出给小猴子下山时想办法,说明做事要专心专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错误。教师肯定指出:学生的发言说明大家很聪明,会思考、有现代意识。让生再想想:这次小猴子下山,它将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问题,下节课再共同解决。
本课时的板书,完成后是这样的形式(展示出来)从板书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几个动作词语,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快两个学期的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作表演自主识字。但他们在认知方面比较直观,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学生对猴子的接触又少,对猴子的动作想象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需要创设情境,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和生动形象的插图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三、学*目标
结合本阶段识字和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借助图片,通过自主识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法,会正确认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通过观察、范写、练写,能在田字格正确规范书写“瓜、非、常,空”等4个生字。
2、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段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教学难点是图文结合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四、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将教学定为:图文结合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直观教学法。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的主体,要由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学法我采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法,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课文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我采用谜语激趣导入,吸引学生注意,然后问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的伙伴。
然后随机出示小猴子的图片问,谁能有礼貌地跟小猴子打个招呼?通过打招呼拉*孩子与小猴子的距离,重点强调“猴子”的“子”要读轻声。接着相机板书“小猴子”,并提醒注意“猴”的书写,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办法记住“猴”字。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猴子,你觉得它今天心情怎么样?对了,它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它要下山去啦!我们也一起去,好吗?相机板书“下山”,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用一句话过渡下一个环节:这只小猴在下山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首先教师范读,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段,并找出与之对应的图画。接着学生再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学*更有目的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然后检查学生字词学*,课前已经布置了预*,由课件分组呈现课文中的生字。课件先出示第一组生字:结 满 瓜 ,引导学生分享识字方法,并进行扩词游戏,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其中多音字“”“结”可以放在具体词句中进行认读,“瓜”是独体字,要求会写,教师可相机指导“瓜”的书写,重点指导前两笔撇的不同写法。
再出示第二组生字:掰、扛、扔、捧、抱、摘、追、蹦,通过带拼音读,小老师领读,重点强调其中几个后鼻音的字特别要注意。接着师生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动词形和义的联系,带动作表演读,巩固加深印象。
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
猴子一看不好,就伸臂抓住了一根细藤,腾跃到树梢上,动作像飞鸟一样矫健。这是描写猴子的动作的佳句。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有:
伸头缩颈、抓耳挠腮、上蹿下跳、挤眉弄眼、活蹦乱跳
抓耳挠腮、上串下跳
沐猴而冠,弄鬼掉猴、尖嘴猴腮、猿猴取月、土龙沐猴、猴头猴脑
上蹿下跳、杀鸡吓猴、沐猴而冠、搔首弄姿
描写猴子的动作的句子:
1、猴子吃食的时候别提有多滑稽了。如果你把香蕉、面包、糖果之类的食物扔到它面前,它立刻把食物抢走,然后拼命地跑,跑到没有同伴的地方,才放心下来。
2、这猴子毛茸茸的脑袋,毛茸茸的爪子,脸色绯红,像犯了大错,见不得人似的羞愧起来。
3、小猴子抬起前爪,胡乱地抓着脑袋和耳朵,显得调皮又淘气,活泼且灵巧。
4、猴子见到我们,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上蹿下跳,有的却无动于衷。
5、猴子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材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6、一只猴子盘坐在地上用爪子搔耳朵,龇牙咧嘴,乐不可支。
7、猴子休息一刻不停。不是用前肢抓抓屁股,就是用后肢挠痒痒,或是互相咬虱字,总之,没个停。
8、猴子有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
9、猴子非常可爱,一双明亮的眼睛,头小小的',穿着一件棕黄色的衣服,长长的尾巴,翘起尾巴,红屁股就露出来了。
10、猴子的脸红红的,像一只大红桃子,怪不得它那么爱吃桃子呢。
11、猴子全身长满了灰褐色的毛,像是披上了一件高贵的毛外套。
12、眼镜猴的小小脸庞上,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活像戴了一副大号的太阳镜,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眼镜猴。
13、这些淘气的灰色猴子尾巴特别长,它们用尾巴勾住树枝倒挂在树上,游来荡去,像打秋千一样,当它们停住时,又像葫芦架上挂着许多葫芦。
14、猴子真是一种幽默的动物。
15、小猴子圆圆的眼睛,瘦瘦的脸颊,扁扁的嘴巴,红红的屁股,尾巴又细又长,像一条鞭子。小猴子爱在树上跳来跳去,没事就坐下来挠痒痒。
描写猴子的句子:
1、人们钟爱峨嵋山的猴子,上了洗象池,便有成群的猴子向游客们乞讨,或许,是峨嵋山的猴子过于精灵,在耳濡目染中,竟也沾上了人类的俗气。据说,它们现在也摆阔了,游客们的东西给少了,便不高兴,轻则呲牙咧嘴,吓唬胆小的人们,有时,竟要过客把口袋翻出来给它们看过,才悻悻地放行;更有甚者,把游客的照相机、小型收录机扣留下来,挂在树梢上,借以敲诈勒索。
2、金丝猴倏忽间蹦出竹林,一下子就把天籁造成的静物面变活了,它们在枝杈间荡来跳去,常常口尾相衔一线饮水于绝壁下,这又给了我们多少滑稽的兴味。游人置身在这样多乐趣的幽境中,似乎觉得自己也不过是一种色彩和线条,完全融和进这幅大自然的画屏中了。
3、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爬到高竿的顶上,倒竖蜻蜓,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猴子跳涧,互相追逐着,活像小孩捉迷藏
4、在哦眉山上,有好多野猕猴,它们往往成群结伙,多则上百只,少则几十只。在它们中,有凶猛的公猴、老猴,有温柔顺从的母猴,有既可爱又可怜、胆小怕事的小猴。它们都长着一身灰毛,有着一个红屁股,样子不算美,也不令人讨厌。
5、猴子吃东西也够细心的,先是看看闻闻,见是花生、糖果,便掰开果壳、糖纸,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边看四周的人,等待人们再次扔下食物。
有关孙猴子的歇后语
导语:孙猴子,也就是孙悟空,有着七十二变的本领,神通广大。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孙猴子的歇后语,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 孙猴子作官——答案:毛遂自荐
2、 孙猴子七十二变——答案:神通广大
3、 孙猴子打筋头——答案:十万八千里
4、 孙猴子着了急——答案:抓耳挠腮
5、 孙猴子遇见如来佛——答案:有法难使;有法无用
6、 孙猴子吃抹布——答案:开心;揩心
7、 孙猴子下世——答案:一刻也闲不住
8、 孙猴子看守仙桃园——答案:非闹事不可
9、 孙猴子坐江山——答案:毛手毛脚
10、孙猴子上玉皇殿——答案:闹得天翻地覆
11、梦中遇见孙猴子——答案:想出了神
12、孙猴子打拳——答案:不论趟
13、孙猴子碰着如来佛——答案:跳不出手心
14、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答案:不得翻身
15、孙猴子捧烫瓦罐——答案:团团转
16、孙猴子家妈——答案:石人;实人
17、孙猴子穿汗衣——答案:半截不像人;半截不象人
18、孙猴子钻到牛魔王肚子里——答案:心腹大患
19、孙猴子做官——答案:毛遂自荐
20、孙猴子跳加官——答案:人面兽心
21、孙猴子拜佛——答案:毛手毛脚
22、孙猴子上天宫——答案:得意忘形
23、孙猴子上了花果山——答案:称王称霸;称心如意
24、孙猴子斗魔王——答案:打你个牛角朝天
25、孙猴子的尾巴——答案:变不了;没法变
26、孙猴子的手脚——答案:闲不住
27、孙猴子的屁股——答案:坐不住;坐不稳
28、孙猴子的脸——答案:说变就变;变化无常;转眼就变
29、孙猴子穿汗衫——答案:半截不像人
30、孙猴子变戏法——答案:无中生有
31、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答案: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2、孙猴子坐天下——答案:毛手毛脚
33、孙猴子吃蟠桃——答案:自食其果
34、孙猴子坐天下——答案:手忙脚乱;毛手毛脚
35、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答案:永世不得翻身
36、孙猴子封了个弼(bi)马温——答案:不知自己官大官小;沾沾自喜
37、花椒树雕孙猴子——答案:麻木不仁
38、孙猴子放鸭子——答案:大材小用
39、孙猴子转生——答案:最会变
40、孙猴子摇身——答案:又变了
41、孙猴子的旗杆——答案:插到后门了;插到后门去了
42、孙猴子吃仙桃——答案:美极了
43、孙猴子大闹水晶宫——答案:逼龙王献宝;逼着龙王献宝
44、孙猴子被封了弼马瘟——答案:自个儿不知道是多大的官儿;不知官大官小
45、孙猴子撇瓜皮——答案:乱丢
46、和孙猴子比跟头——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
47、孙猴子打进南天门——答案:慌了神;慌神了
48、孙猴子的'金箍棒——答案:可大可小;大小自如;随心如意;能大能小
49、孙猴子进风箱——答案:受气大王
描写猴子的句子及段落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猴子的句子及段落,欢迎大家分享。
1、猴子见到我们,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上蹿下跳,有的却无动于衷。
2、小猴子抬起前爪,胡乱地抓着脑袋和耳朵,显得调皮又淘气,活泼且灵巧。
3、这猴子毛茸茸的脑袋,毛茸茸的爪子,脸色绯红,像犯了大错,见不得人似的.羞愧起来。
4、猴子一看不好,就伸臂抓住了一根细藤,腾跃到树梢上,动作像飞鸟一样矫健。
5、猴子身上长着赤色的细毛,红屁股,眼睛很机敏,它们一会儿搔搔后脑,一会儿翻毛层,像捉到虱子似的往嘴里送。听说,猴子这种动物并不是吃虱子,而是将皮肤分泌出来的盐粒吃回去,用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
6、我正看得入迷,一个小孩指着一只猴子说:“好调皮的猴子。”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猴子从假山腰上纵身一跳,跳到秋千架上,秋千立刻摇晃起来。猴子摆了几下秋千,秋千越摆越高,等猴子使劲抓住秋千架上的铁链,我满以为它害怕了,可它等到秋千靠*假山时,“嗖”的一声跳上假山,飞快地跑走了,引得看猴的人一齐笑起来。---调皮
7、猴子吃东西也够细心的,先是看看闻闻,见是花生、糖果,便掰开果壳、糖纸,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边看四周的人,等待人们再次扔下食物。如果是饼干、面包一类的食物,它们只用一只手抓起来,便不假思索地往嘴里送。我想:难道猴子也像人,会择食?便问爸爸。爸爸说:“猴子可能是尝过,花生壳、糖纸不好吃,糖和花生肉好吃,才这样做的吧。吃的次数多了,就有经验了。”我这才懂得猴子吃东西还真有不少学问呢!这时,我记起报纸批评游客乱抛食物,造成猴子害了肠胃病的事,我真希望大家都来保护猴子。否则,猴子闹起病来,大家心里多不好过啊!一吃东西
8、在哦眉山上,有好多野猕猴,它们往往成群结伙,多则上百只,少则几十只。在它们中,有凶猛的公猴、老猴,有温柔顺从的母猴,有既可爱又可怜、胆小怕事的小猴。它们都长着一身灰毛,有着一个红屁股,样子不算美,也不令人讨厌。
9、猴子是一种顽皮可爱的小动物。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圆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好像穿着一件皮毛大衣、嘴向外凸起,就像和尚敲的木鱼儿。它的尾巴总是卷着,显得格外顽皮。——顽皮可爱。
1、吃食时,嘴巴一动一动的,像个没牙的老头。如果你把一根香烟扔到它面前,它会伸出“手”,夹着香烟,大口大口地吸起来,边吸边吐。有时饿了,它会爬上爬下,跳来跳去。
2、猴子吃食的时候别提有多滑稽了。如果你把香蕉、面包、糖果之类的食物扔到它面前,它立刻把食物抢走,然后拼命地跑,跑到没有同伴的地方,才放心下来。
3、玩的高兴时,还会大声尖叫,叫得非常刺耳。
4、猴子活动的时候,那动作十分敏捷。常常连蹦带跳的和同伴们追逐打闹。或者,在钢丝上倒竖蜻蜓,那样子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5、它的四肢前面长后面短,一双锋利的爪子长在中间。如果一不小心,被它的爪子抓到的话,准会留下一条血印子。
6、上面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
7、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那光光的、红红的屁股。据说,是猴王过火焰山的时候烧红的。
8、一身棕色的毛,仿佛是件毛皮大衣,披在猴子身上。
9、那小小的鼻子又塌又扁,而鼻孔却很大。鼻子下面有一张尖尖的大嘴巴,可爱极了!
10、它的外形十分有趣。一张桃子形的面孔上,嵌着两颗闪着金光的眼睛,整天骨碌骨碌地直转,好像在打着什么主意。
有关《小猴子下山》评课稿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小猴子下山》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猴子下山》是一则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够专一,把手中好吃的食物扔掉去追擅长跑跳的小兔子而一无所获,只好空手回家去。课文通过这一简单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要有始有终,否则一事无成。
洪老师抓住故事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的课件的展示,把学生愉快的带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地融入文章中,充当其中的角色,能自主的读、说、演。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
这一整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根据我个人的听课感受,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板书的巧妙设计
洪老师将课文里的关键字、词,结合图片予以巧妙组合呈现:横观为词,竖显为段,连接起来,全文可见,大大帮助了学生理清层次、把握重点、概括大意,同时也让后面故事复述有所依托。
二、动词的细心引导
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掰、扛、摘、捧、抱、扔、追等表示相*动作动作词,其细微的区别,孩子们很难掌握。老师根据孩子们的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和接受能力,通过听一听、找一找,找出动作词,再通过以动作示词义,最后再适时提出质疑:“为什么桃子不能用扛呢?”“玉米不能用摘?”等问题。孩子们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自己得出了答案。直至后面的词语搭配,孩子们在朗读课文时,情不自禁比划出来的动作,可见学生对词义理解得透彻。
三、从实际出发,利用课文结构特点安排教学。
小猴子下山,做四件事,其表达方式基本相同。洪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形式的特点、抓住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对于课文第一件事让学生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详细讲述,其余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不放,提出恰当的问题思考,联系学生实际正面诱导。注意让小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不只使低年级以词句训练为重点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有益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对学生以后进行篇的理解的训练奠定的基础。
四、复述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层次性
在孩子们复述课文时,洪老师先分别出现四幅图(幻灯片)和填空练*引导孩子及把握了课文内容,为复述整篇奠定基础,还适当穿插品德教育,安排巧妙,都为学生的课堂质疑和总结铺好了路。
五、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此外,洪老师精炼的课堂用语,适时、丰富的评价语言、对整个课堂的把握都是值得我学*的。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主要讲了一只小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面对一群六七岁的孩子,又临*期末,正是贪玩浮躁的时期,能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认真听课确实是很难的了。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孙老师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一节课下来,没有出现低年级课堂上纪律混乱,听讲不专的现象。孙老师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的:
1、趣味识字引入教学。
本课的生字多数是关于“手”的动词,如“掰、扛、扔、摘、抱”等,孙老师采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不仅从音形义上帮助学生识字,还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课堂上来看,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
2、情境表演深入体会。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趣味性强,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演一演增加课堂趣味。孙老师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不同的是,孙老师不是简单的找几个同学扮演角色,走走过场调节气氛。看得出,她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孩子爱表现求上进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头饰、道具等,虽然不是那么精美,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选中,非常受鼓舞,每个孩子都很有成就感,课堂表现更出色。
这是孙老师这节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也表现了她兢兢业业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一、教材分析:
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效率才高。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目的)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标,就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我们从小做事应该一心一意和不要乱摘别人的东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断、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识目标,就是能理解重点词“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可爱”、“掰、找、扔、摘、捧、扔、抱、追”以及相关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到小猴的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教材所处的位置、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重点词句。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五、教学思路设定
根据“主导与主体”这间的“服务关系”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以下四个活动,老师只起“导”的作用,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发独立见解,培养学生从小在阅读实践中适时进行读的能力,说的能力,听的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准备
1、小黑板一块。小猴子头饰、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
2、朗读磁带、幻灯片、音乐带。
七、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活动是“激**趣,导入课文”。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具体活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借助幻灯片,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第二个活动是:“师生协作,自主学*。”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发表能力。具体活动过程中:
首先齐读课文题目,教师范读,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出示小黑板)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小理怎样?是怎么做的?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然后再祟幻灯牌,请各组代表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回答第②个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学生认真自由读)由学生归纳出课文二、三、四段在写法以上与第一段一样。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组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见小兔又扔掉西瓜,就这样,最后一无所获。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吗?结果怎样?引入学*最后一段,让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没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了,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第三个活动是“创设情境,表演课文”,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了课文,你们愿意扮演这只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时放课文朗读录音及活泼、欢快的音乐配音带,提示学生要注意“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第四个活动是“展开联想,延伸课文”,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述见解的能力。具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么?
学生在发言中说出给小猴子下山时想办法,说明做事要专心专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错误。教师肯定指出:学生的发言说明大家很聪明,会思考、有现代意识。让生再想想:这次小猴子下山,它将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问题,下节课再共同解决。
本课时的板书,完成后是这样的形式(展示出来)从板书中,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几个动作词语,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快两个学期的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作表演自主识字。但他们在认知方面比较直观,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学生对猴子的接触又少,对猴子的动作想象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需要创设情境,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和生动形象的插图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三、学*目标
1、吃饭和借书,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一借一还,一请一去,情份就这么结下了
2、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是她的哥哥
3、这就是生离死别比百年团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围城》
4、可是,心里的痛苦不露在脸上,是桩难事女人有化妆品的援助,胭脂涂得浓些,粉擦得厚些,红白分明会掩饰了内心的凄黯
5、好东西不用你去记,它自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围城》
6、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围城》
7、爱是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绝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样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得使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
8、本来苍白的脸色现在红得像生牛肉,两眼里新织满红丝,肚子肥凸得像青蛙在鼓气
9、生*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钱钟书《围城》
10、鸿渐知道她不是装娇样的女人,在宴会上把嘴收束得像眼药水瓶那样的小
11、公*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12、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 钱钟书
13、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过一会儿喵”一叫,你才发现它的存在
14、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钱钟书《围城》
15、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品
16、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地飞升
17、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么好?
18、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19、作者钱钟书 来源围城 阅读 载入中…
20、远别虽非等于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回锅,要煮一会儿才熟……睡眠这东西脾气怪得很,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勾引它,它拿身分躲得影子都不见——钱钟书《围城》
21、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朋友如此,伴侣就更需要这样了! 钱钟书
22、他们不肯原谅,也许因为他们自己不需要人原谅,不知道也需要人原谅 钱钟书
23、为什么可爱的女孩子全有父亲呢?她孤独的一个人可以藏匿在心里温存,拖泥带水地牵上了父亲叔父兄弟之类,这女孩子就不伶俐洒脱,心里不便窝藏她了,她的可爱里也就掺和渣滓了 钱钟书
24、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 钱钟书
25、好家伙!这饿像有牙齿似的从里面咬出来
26、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
27、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蜘蛛就要挂网
28、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 钱钟书
29、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惩罚——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30、有头脑有才学的女人是天生了教愚笨的男人向她颠倒的,因为他自己没有才学,他把才学看得神秘,了不得,五体投地的爱慕,好比没有钱的穷小子对富翁的崇拜——钱钟书《围城》
31、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钱钟书《围城》
32、可是失望遭期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都不肯*伏,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摇摆得利害
33、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4、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表示只要没有危险,人人愿意规外行动
35、好东西不用你去记,它自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钱钟书
36、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钱钟书《围城》
37、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蜘蛛就要挂网——钱钟书《围城》
38、一切机关的首长上办公室,本来像隆冬的太阳或者一生里的好运气,来得很迟,取得很早 钱钟书
39、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钱钟书《围城》
40、远别虽非等于暂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回锅,要煮一会才会熟
41、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钱钟书《围城》
42、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43、世界上就只你方鸿渐一个人聪明!难道我监禁你?还是你霸占我?你闯进我的心,关上门又扭上锁丢了锁上的钥匙,是我,也许你自己从此无法开门,永远,你关在我心里
44、爱情跟*一胞双生,类而不同,*并非爱情的基本,爱情也不是*的升华
45、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46、世间哪有什么爱情,纯粹是生殖冲动——钱钟书《围城》
47、假使*,应当爱及女人的狗那么真心结交朋友,应当忘掉朋友的过失
48、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49、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50、一觉醒来,天气若无其事的晴朗,只是黄泥地表示夜有来雨,面粘心硬,像夏天半溶的太妃糖,走路容易滑倒
51、活诚然不痛快,死可也不容易;黑夜似乎够深了,光明依然看不见
古诗里的猴子
含有猴子的古诗
猴子和牛的古诗
猴子摘桃的古诗
带有猴子的古诗
古诗里的猿是猴子
形容猴子的古诗
带猴子的古诗大全
猴子的相关古诗
写猴子的古诗大全
猴子种树的古诗
猴子的诗句
猴子诗句
写猴子的诗句
猴子的台词
看猴子的说说
描写猴子的古诗
关于猴子的古诗句
猴子惊讶的古诗
有猴子的古诗词
诗中带猴子的古诗
描写猴子的诗
写猴子的句子
关于羊和猴子的古诗
关于描写猴子的古诗
写山中的猴子的古诗
猴子的好诗句
猴子台词
关于猴子的诗句
猴子拾豆的古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