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关于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218) 说说(773) 名言(41) 诗词(1k+) 祝福(177) 心语(23)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

      在日复一日的学*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疑问句

      问句:

      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否定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 助动词/be动词+主语

      Are you a teacher? Do you want to have a cup of tea?

      2) 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What is your name?

      3) 选择疑问句: or

      Do you want beef or lamb?

      4) 反意疑问句: 肯定陈述句+否定疑问部分, 否定陈述部分+肯定疑问部分

      You don’t need that pen, do you?

      5) 否定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否定词

      Aren’t you lucky? Don’t you want have a rest?

      名词

      名词:种类,复数,名词所有格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1)不可数名词

      无法分开的东西:water, tea, bread, milk, rice(米)

      抽象的东西:love, beauty, coldness(寒冷)

      不可数名词有以下特点:

      ·不能用a, an修饰

      ·不能加s

      ·和单数be动词或动词搭配

      2)可数名词:

      单数可数名词要用冠词修饰,复数可数名词要在名词后面加s,名词复数共有以下几种变化:

      规则变化的名词复数形式

      规则1 一般情况+s e.g. shell→shells book→books

      规则2 以s, x, ch, sh结尾+es e.g. fox→foxes church→churches, bus→buses, watch→watches

      规则3 以o结尾+s或+es e.g. potato→potatoes, Negro→Negroes, hero→heroes, tomato→tomatoes,(口诀:黑人英雄爱吃土豆和西红柿),剩下一般加s, radio→radios

      规则4 以f, fe结尾的,变f, fe为ves e.g. life→lives half→halves, shelf→shelves, city→cities, wife→wives

      规则5 以辅音字母+y结尾, 变y为i+es e.g. sky→skies fly→flies

      3)不规则变化的名词复数形式

      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goose(geese) tooth(teeth)0

      child(children) sheep(sheep) deer(deer) mouse(mice) fish(fish)

      副词

      副词:用法及形容词变副词的变化

      ·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如:

      The book is very good.

      He runs fast.

      She came here quite early.

      Certainly I will go with you.

      副词变化形式:

      ·直接在形容词后加-ly,

      careful-carefully, slow-slowly,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形容词,把y变I, 加-ly,

      happy-happily, lucky-luckily

      ·有些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式相同,不需要做任何变化

      fast, hard, late

      ·有些词加上-ly后意思与原词相差很远:

    [阅读全文]...

2022-05-16 18:48:32
  • 泛读教程第一册答案

  • 泛读教程第一册答案

      《泛读教程》是2005年08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仁、姚媛。本书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泛读(阅读)课教学使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泛读教程第一册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泛读教程第一册答案

      Unit 1 University Student Life

      Section A Word Pretest

      1、D 2、B 3、B 4、C 5、D 6、 D 7、A 8、B

      Reading Comprehension

      l、F 2、T 3、F 4、T 5、F 6、F 7、T 8、F

      Vocabulary Building

      Word Match

      rationally in a way based on reason rather than emotions

      established accepted;recognized

      various different

      panic sudden fear

      consolidate strengthen

      assignment homework

      biological of living things

      flexible not fixed

      strenuous stressful;requiring effort and energy

      master overall

      recreation way of spending free time

      estimate calculate roughly

      routine regular;usual

      priority first concern

      relaxation rest

      1、flexible 2、established 3、panic 4、strenuous 5、priority 6、routine 7、Rationally 8、recreations

      Suffix

      1、familiarize 2、visualize 3、merely 4、idealize 5、finalize 6、necessarily 7、physically 8、highly

      Cloze

      favorable their respected professors authority role expect need several changes

      Section B

      1、D 2、C 3、C 4、B 5、C 6、B 7、D 8、D

      Section C

      l. D 2、A 3、B 4、D 5、C 6、B 7、C 8、A

      Unit 2 Culture Shock

      Section A Word Pretest

      1、C 2、A 3、D 4、C 5、C 6、B 7、A 8、D

      Reading Comprehension

      1、C 2、D 3、D 4、D 5、D 6、C

      Vocabulary Building

      Word Match

      exaggerate say more than the truth about something

      slang nonstandard vocabulary

      adapt make or become suitable

      insecure weak;uncertain;unprotected

      distinct different;separate

      challenging difficult, but in an interesting way

      range vary within limits

      adjust change slightly in order to make suitable

      aggressive ready for conflict cope with deal with

      occur happen

    [阅读全文]...

2022-03-20 05:29:30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

      《新概念英语》四册书全部出自亚历山大先生一人之手,保证了编写风格的延续性和学术水*的一致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基本结论:

      看熟、听熟、读熟、译熟《新概念英语》四册教科书的课文,必能背熟其课文。

      能如此背熟四册课文,听、说、读、写和译英语的的五项技能和考试能力都会很好的,面对目前国内外的英语考试都能过关。再参加些活动,拿高分也不奇怪。

      一.四熟:

      看熟、听熟、读熟、译熟、背熟

      二.看熟:

      1.快速读课文,抓信息点(关键词组合),理出信息链(关键词组合及表达组合);并把信息点、信息链标出或记录下来;

      2.查生词,查感觉不好的词和词组;

      3.查语法,对句子逐句逐句地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找出好表达和句子;

      4.搞明白课文意思,最好翻译出中文;

      5.同义词、反义词、*义词、相似词和关联词,整合起来想一想。

      三.听熟:

      1.逐字逐句地听,听惯那些轻读、重读、连读等;进行英语信息点思考,边听边用英语关键词及表达思考;

      2.逐段逐段地听,注意意群等;进行英语信息点思考,边听边用英语关键词组合及表达组合思考;

      3.整篇听;进行英语信息点思考,边听边用英语关键词组合及表达组合思考;

      四.读熟:

      1.对照课文语音,反复朗读信息点的'英语,读准读熟;

      2.对照课文语音,反复朗读信息链的英语,读准读熟;

      3.逐句逐句地朗读,读准读熟;逐段逐段地朗读,读准读熟;

      4.朗读*惯了,以培养出英语语感来。

      五. 译熟:

      1.对照课本所提供的课文中文译文,逐句逐句地进行中英文互译,译熟为准;并比较中英文表达特点;

      2.对照课本所提供的课文中文译文,逐段逐段地进行中英文互译,译熟为准;并比较中英文表达特点。

      3.总结中英文表达特点,总结翻译技巧。

      六。五项技能之基础:

      如此,听、说、读、写和译的五项技能训练,必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二、三册的训练,解决了听、说的问题;第三、四册的训练,提高了听、说的问题,解决了阅读、写作和翻译的问题。

      七。五项能力提高:

      1.多读英文刊物,扩大词汇量,扩大话题表达句型量,提高阅读和写作水*;

      2.多听英语广播,扩大词汇量,扩大话题表达句型量,提高阅读、写作和听力水*;

      3.常常做做全真试题,常常试试自己的英文能力。

      1.My name's = My name is。

      这是自我介绍时通常使用的句型:My name is…(后面加上自己的姓名)。有时也可用I'm…这一句型。

      2.Are you French,too?你也是法国人吗?

      在英语中,too和either两个词都表示"也"的意思,然而too仅用于肯定句中,either则限于用在否定句中。too和either一般都放在句末,且前面通常用逗号隔开。例如:

      Is Sophie Italian, too?

      索菲娅也是意大利人吗?

      Is Robert a keyboard operator, too?

      罗伯特也是电脑录入员吗?

      3.What nationality are you?你是哪国人?

      此问句用来询问对方的国籍。也可以问Where are you from?或Where do you come from?

      4.What's your job?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What's =What is。询问对方从事何种职业时还可以说:What do you do?

      5.I'm an engineer.我是工程师。

      I'm=I am。口语中经常使用这种缩略形式。英语不定冠词有两个:a,an。在发音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面用an,在发音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面用a。 engineer的发音是以元音音素开头的,所以前面要用an。

      6.数字16~20的英文写法

      16-sixteen 17-seventeen 18-eighteen

      19-nineteen 20-twenty

      1.How are you today?你今天好吗?

    [阅读全文]...

2022-04-05 00:55:49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 语文,初一,文学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写意插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aí)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阅读全文]...

2022-05-21 01:37:43
  •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资料

  • 语文,六年级,幼儿
  •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资料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预*资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1.本单元围绕 这一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 》

      《 》《》,略读课文《》《》及“语文百花园一”。“语文百花园一”中的“汉语拼音”部分主要认识分隔符及其作用;“阅读*台”是我国古代传说《》;“积少成多”是杜甫的五言律诗《》;“口语交际”中的演讲话题是;“*作”内容是。

      2.读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真阅读本单元的神话和传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 鲧禹治水

      导语:同学们,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知道大禹的父亲叫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鲧禹治水的故事。

      1.选择下列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应(yìng yīng )龙 划(huá huà )出深沟露(lù loù)出笑容 ...

      2.积累下列词语。

      一片汪洋 息壤 滚烫 汗流浃背 大发雷霆 山南海北 天寒地冻

      3.理解词语。

      斥 逐: 大发雷霆: 汗流浃背: 欢呼雀跃: 齐心协力: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想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画出相关语句。

      (2)默读2-10自然段:

      ①.鲧、禹父子俩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②读9自然段,画出感受较深的语句,谈谈体会。

      2 大卫

      导语:远在上古时代,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情况下,大禹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他的伟大壮举与奉献精神令世代炎黄子孙敬仰不已。

      1.选择下列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应(yìng yīng)战 弹(dàn tán )弓吓(hè xià )唬 ...

      2.积累下列词语。

      长途跋涉 气势汹汹 武艺超群 万夫不当之勇瑟瑟发抖 大惊失色

      乘胜追击精明能干 铜盔 赋税 鹅卵石 胸脯

      3.理解词语。

      长途跋涉:气势汹汹:万夫不当之勇: 大惊失色: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标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2)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

      (3)默读4-11自然段:

      ①从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中,你体会到大卫是个怎样的少年?

      ③找、画描写大卫战前准备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3 夸父逐日

      导语:*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最初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丰富。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今天我们来学*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1.选择下列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欲得(dé děi)饮(yǐn yìn) 化为(wéi wèi)邓林

      2.积累下列词语。

      渭河 邓林 夸父 大泽 逐走

      3.理解上下文和课后注释理解词语。

      逐走:入日: 大泽:未至:邓林: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结合注释和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弃其杖,化为邓林。

    [阅读全文]...

2022-07-08 06:45:40
  • 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大全

  • 八年级,语文,初二
  • 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大全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赤壁》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宋代诗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史册。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群峰众峦像是在这里汇聚,大浪巨涛像是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此起彼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行路难》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狠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唐代诗人)

    [阅读全文]...

2022-06-06 22:28:34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 文学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几年来考核考查的重点项目。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比如2008年中考的古诗鉴赏题,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形象性,而鲜明的形象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不可一概排除。当然,艺术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就诗歌来说,诸如比喻、夸张、景物烘托、气氛渲染等等,都是成功的艺术手法,而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

      三、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样,必须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探讨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的同时,不能忽视逻辑思维。

      四、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诗人在写作时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么,作为鉴赏者在欣赏诗词时也一定要注重对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的结合,这一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阅读全文]...

2022-01-04 21:18:47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后练*题答案与解析

  • 教育,英语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后练*题答案与解析

      新概念英语作为一套世界闻名的英语教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趣的课文内容和全面的技能训练,深受广大英语学*者的.欢迎和喜爱。新概念英语作为一套世界闻名的英语教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趣的课文内容和全面的技能训练,深受广大英语学*者的欢迎和喜爱。

      Lesson 34 阅读理解

      答案与解析

      1. B。根据文章第一句可知。

      2. C。根据文章第八句可知。

      3. C。文中对年轻人的描述是倒数第三句He’s now talking about the Great Wall in English.

      4. A。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知。

      5. B。文中对莉莉、露西的描述并未谈及国籍,然而叙述车上的乘客时提到两名工作人员是*人,故此排除她们是*人的可能,所以由此推断她们不是*人。

      答案与解析

      1. T。由He is twenty and he is a stammerer.可知。

      2. T。文章最后Bill 讲It’s a st-tam-merer.中间的it 指代的是鹦鹉。

      3. T。根据A few days later...和文章结尾时Bill 所说的话The p-parrot can’t sp-speak.... It’s a st-tam-mere.可知,由于他口吃,所以使得鹦鹉也口吃,因此他认为鹦鹉不聪明。

      4. T。鹦鹉擅长学舌,而Bill 有口吃,鹦鹉学会了他的口吃,由此推知题干正确。

      5. F。在文章第二段中提到Bill 去朋友家里Bill 穿着一件蓝色的新上衣,而朋友说Your coat’s colour

      and my parrot’s colour are the same.因此推知鸟的颜色为蓝色而不是绿色,所以本题干错误。

      英汉翻译

      1. What are the cooks doing?

      2. What are the men doing? They’re shaving.

      3. What are the boys doing? They’re climbing the tree.

      4. What are the women doing? They’re airing the room.

      5. The birds are flying.

      6. The dog is eating a bone.

      7. I am waiting for a bus.

      8. The plane is flying over the river.

      Lesson 116 阅读理解

      答案与解析

      1. B。

      2. C。文章第一段提到He often gives them some food…they can help him.

      3. D。Nick 没有听老师的课,当然就不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了。

      4. A。

      5. C。通过文章最后几句,我们可以判断,Nick 的回答不正确,但非常好笑,因此全班都笑了。

      英汉翻译

      1. Did you speak to anyone yesterday?

      2. Did you meet anyone yesterday?

      3. Did you go anywhere yesterday?

      4. Tom is an honest boy.

      5. I went nowwhere on Sunday.

      6. Everyone is watching TV.

      7. There is nobody in the room.

      8.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box.

    [阅读全文]...

2022-02-06 23:29:29
  • 潼关古诗赏析(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 初一,语文
  •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阅读全文]...

2021-11-26 05:02:50
  • 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

  • 优美,诗歌
  • 导语:期末将至,为了方便同学们复*古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下面是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七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并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

    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

    《观沧海》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归园田居 其三》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阅读全文]...

2021-12-30 17:27:25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句子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语录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说说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名言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诗词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祝福
初中第一册语文书上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