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江仙的古诗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临江仙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临江仙的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临江仙的古诗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临江仙古诗(精选10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江仙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临江仙水上桥头人已睡》
水上桥头人已睡,垂杨细细江声。
小舟横向岸边*。鱼儿都不应,微火是流萤。
常恨*生无所有,归来休说春风。
今年还算与君逢。后来多少梦,都似在云中。
《临江仙常叹佳期难会客》
常叹佳期难会客,*生如草飘蓬。
借花不肯恨春风。如今长梦在,趁此会宾朋。
酒散离*君送去,何年再与相逢。
沙滩潮落好行踪。归船看不见,江上数青峰。
《临江仙亭外新风来又去》
亭外新风来又去,楼中双燕空回。
是君骑马总来迟。夜深如梦好,花应外头肥。
月照画船江上水,江边候鸟飞来。
相思病里有谁知。从今不会梦,且梦算他时。
《临江仙重照晚晴轻入水》
重照晚晴轻入水,柳条池上低垂。
去年玉露和谁归?又推春水去,春恨恨不回。
桥上有人君可睡,为他轻解罗衣。
鸳鸯点水两双飞。酒来人已醉,她醒似西施。
《临江仙柳绿桃红春已暮》
柳绿桃红春已暮,落花满地微收。
柴门轻掩又停留。行人只怕重,花朵本来柔。
好景人间留不住,双燕来往桥头。
月垂水上印西楼。青山不会说,流水使人愁。
《临江仙湖外天晴湖上雨》
湖外天晴湖上雨,乱花如蝶飞来。
丛蜂却去小桥西。微波吹不动,落日迎峰回。
常住危楼天外远,寻仙总是不归。
古亭别是柳条垂。暖风迟到了,总梦那人肥。
《临江仙月洒春庭非我有》
月洒春庭非我有,都言春雨如油。
落花三月不曾收。流云来楚地,飞蝶抵扬州。
自许王侯骑马去,可怜人满西楼。
君须好景再停留。人间天上晚,余恨入吴舟。
《临江仙夜雨连天不断》
夜雨连天不断,落花且送春寒。
闭门总是又难眠。江风时有破,常恨不归船。
记得去年初见,婷婷立立阶前。
半斤相思减余年。如今花下客,月似当时圆。
《临江仙佳人》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临江仙自咏》
我似万山千里外,悠然一片归云。
宫衔犹自带云云。
谁知前进士,已是故将军。
闲坐闲行闲饮酒,闲拈闲字闲文。
诸公留我笑纷纷。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①。回头烟柳渐重重②。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
①飘蓬:飘飞的蓬草。②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林。
【译文】
饮罢(饯行酒)我离开驿亭向西而去,常怨恨自己一生就像那飘转的蓬草。回过头去只见烟柳一重接一重。云彩疏淡,孤雁飞远,寒冷的日色将傍晚的天空照得通红。
今晚将画船停在什么地方?江潮*静,月影朦胧。酒醒后四周一片寂静,怎奈别愁深浓。烛火微弱,我枕着孤枕入梦,五更的风吹起层层细浪。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绪,题材虽旧,但艺术表现手法却很新颖。词人通过一连串清冷的意象来传达主人公的羁旅愁情,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愁惨模样刻画得惟妙惟肖。
“饮散离亭西去”,叙述离别场景。亲友在送别的驿亭为词人饯行,酒*散后,他辞别亲友西去。独自远游的词人此时感慨万分,“浮生常恨飘蓬”——他怨恨自己一生就像那到处飘泊的飞蓬。这一句点出羁旅之恨。“回头烟柳渐重重”,与亲友分离,词人自有千般不舍,他禁不住频频回首,可回首处“烟柳渐重重”,送行人已不见了。回首已是徒然,词人这才朝着“西去”的方向看去:“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路的景色是多么凄凉呀。这两组画面是在特定心情的支配下摄入词人眼中的,为情中之景,染上了词人浓重的愁绪。
“今夜画船何处?”词人以问句开头,他问自己今晚宿在何处,接着自问自答道:“潮*淮月朦胧。”词人从船舱里探出头来,得知自己已到淮河。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渲染,将词人别后的孤寂衬托了出来。“酒醒人静奈愁浓”,酒与愁仿佛是天然不分的,此时词人愁绪难以排遣,便借洒消起愁来。然而酒醒之后,愁绪又涌上心头。“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夜虽深了,可愁苦至极的词人仍旧无法入眠。他倚着孤枕,对着残灯,辗转反侧,愁绪万千。好不容易入眠了,一阵轻浪又将他惊醒。最后两句将他客中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曾评徐昌图的《临江仙》一词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想见客中情味也”。
⊙作者简介⊙
徐昌图(?—965?),字号不详,福建莆田(一作莆阳)人。五代末以明经及第,早年仕闽,后归宋,命为国子博士,累迁殿中丞。*生喜好作词,风格清隽,但多散佚,今仅存三首,见录于《尊前集》。
《临江仙》古诗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 ”,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醉而复醒 ,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 ,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 ,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走笔至此 ,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 ”,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 ,唱道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 ,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 ”,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 ,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
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 ,“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 ,急命驾往谒 ,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千里潇湘挼蓝浦口,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秦观词作鉴赏
此词当为作者于元符元年(1098)由郴州贬徙横州途中所作。词中描写了泊舟之地潇湘浦的夜色,以及作者独倚船桅的凄清心绪。起两句总叙:千里潇湘江上,浦口水色似揉蓝。桡,船桨。兰桡代指木兰舟,这是对舟船的美称。《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有寄》有骚人遥驻木兰舟之句。这首词中的兰桡即指骚人屈原所乘的舟船
。这一带正是当年诗人的兰舟曾经经过的地方。首句写眼前景,却从千里潇湘的广阔范围带起。次句由眼前景引出昔日楚国旧事,显现出朦胧的历史图景,暗示自己如今正步当年诗人的足迹,千里潇湘之上走着迁谪的行程。
接下来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三句续写泊舟潇湘浦所见:夜深了,月轮高挂中天,风已经停息下来,清莹的露水开始凝结。眼前的潇湘浦口,微波不兴,澄碧的水面荡漾着一股寒气,满天星斗正静静地浸水中。这境界,于高洁清莹中透出寂寥幽冷,显示出词人贬谪南州途中的心境。
风定露清,波*水静,一切都似乎处于凝固不动之中,但词人的思绪并不*静。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说这清寂的深夜,词人泊舟浦口,独倚高樯,内心正流动着无穷的忧思,隐约中,似乎听到远处传来清泠的瑟声。
此处用舜妃娥皇、女英之典。遥闻妃瑟泠泠是特定的地点和清泠的现境触发了词人的历史联想,并由此产生一种若有所闻、似幻似真的错觉,这潇湘深夜的泠泠瑟声都曲折地透露了词人自己凄凉寂寞的心声。新声含尽古今情写作者对江上瑟声的感受,说词人与湘灵一样,有着无穷的幽怨。瑟中所奏的新声,包含了古人和今人的共同感情。古,指湘灵;今,指词人自己。
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用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成句,如同己出,活化出作者曲终之后更深一层的寂寥和怅惘,也透露了词人高洁的性格。
临江仙
许庭
不见灞陵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朝离南楚暮西秦,不成名利,赢得鬓毛新。
莫怪枝条憔悴损,一生唯苦征尘。两三烟树倚孤村。夕阳影里,愁杀宦游人。
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韦应物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注】宝意寺在武功,诗人曾居此寺。
1.《临江仙》一词中,诗人为何而愁?请简要概括。(5分)
答:①对家乡亲友的思念、漂泊在外的艰辛;②奔走求仕的辛劳、仕途失意的悲酸;③功业未成的无奈、年华渐老的感伤。(答两点给4分,答出3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烟树,这两处烟树所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①许诗中,孤村边,只有稀疏的.三两棵树在夕阳残照中立着,似有轻烟笼罩,朦胧落寞。(1分)烟树渲染出一种凄清惆怅的氛围,(2分)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在宦游在外、仕途不顺的落寞失意之情;(3分)②韦诗中,烟树满晴川,勾勒出一幅树木蓊郁、堆烟叠翠的美景,(1分)营造出明快清丽的氛围,(1分)寄托作者远眺时的心旷神怡,同时也出淡淡怅惘。(1分)
临江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三个字给人以清宁、婉约的感觉,《宋词三百首》*收录了五首《临江仙》,都是传世的名作。
今天,诗词君推荐10首经典的《临江仙》,一起体会其中旖旎风情吧!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念旧怀人的名作,晏几道曾和歌女小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而今小蘋不在身边,他追忆曾经相逢的美好,抒发了对小蘋的挚爱之情。
全篇由怀人之境,进而写所怀人之事,情真意切,意境优美,语言精工,堪称杰作。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荡气回肠。此词在渲染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人生有限,是非成败如过眼烟云,而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全词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临江仙·寒柳》
清·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这是一首咏柳的词作,全篇都由“柳”贯穿, 但又通篇以情入景,借景入情,“比” 与“兴”融为一体,写柳,亦在写人,写“寒柳”,亦在写“伤情”。
词人写柳树而及女子,联想到心爱的女子,曾经美好的相会,应该再也不能重续了。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某一天,他醉酒归来,家童已熟睡,无人开门,只得“倚仗听江声”。
回想多年宦海沉浮,几经挫折,诗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已无法掌握命运,不如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可见其豁达浪漫的性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临江仙古诗的全词翻译赏析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译文] 月有重圆星有聚,却为何离散的人儿不能在一起。
[出自] 北宋 朱敦儒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释:
直自:自从。
凤凰城:因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故汉唐时长安又称凤凰城;或曰,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曾吹箫引凤降于京城,故后称京城为凤凰城。此处指北宋都城汴京。
擘钗: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破镜:据孟棨《本事诗o情感》载,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一铜镜各执一半,为重聚之凭,后果据此团圆。擘钗、破镜后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分离。
杜鹃:据《成都志》载,蜀中有望帝,名杜宇,身死之后魂化为鸟,是为杜鹃。
塞雁:雁为候鸟,每年春季由北自南迁徙,古时相传有雁足传书之事。
一十四番:一十四年。
译文1:
自从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开。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为什么不看见人归来? 今年的春天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年回。
译文2:
自从都城被攻陷,夫妻们失散流离。远在天涯海角无信息。在东北辽东海滨地,相见只有在梦里;远在西方玉门关,想得人魂断神移。
月有重圆星有聚,却为何离散的人儿不能在一起。今春依然苦听杜鹃啼。年年关注着边塞飞回的大雁,这已是第一十四回别离。
赏析:
首句“直自”即“自从”的意思。凤凰城又称凤城、丹凤城。杜甫《夜》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赵次公《杜诗注》云:“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号京都之城曰凤城。”《三辅*载》“汉长安城中有丹凤阙,后因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不管从哪一说,凤凰城是代指京城。这里是指北宋京城汴京。金兵攻陷汴京,残酷的侵略战争给北宋朝野上下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当时,无论官吏、士绅、庶民都纷纷逃难,不知多少家庭被毁灭,亲人失散,骨肉分离,这就为第二句提供了历史背景。“擘钗破镜分飞”,就是指的夫妻离散。“擘钗”,出自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破镜”出自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离死别,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两地分离,都是由于残酷的战争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使恩爱夫妻生生离别。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同样也是由于金兵发动的侵略战争才迫使他们“擘钗破镜”的,都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用典切贴,容易唤起人们的联想。两句均为叙事,但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彩。
“人有悲欢离合”,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的夫妻暂别,去有定所,离有归期,这是常事,在人的感情海洋中不会引起狂涛激浪的冲击。但词中主人公的家庭拆散,夫妻分离都是在战火纷飞的时候突然发生的,彼此去向不明,后会无期,天涯海角,各处一方。被强迫分散的夫妻、亲人,多么想得到对方的消息。如果分散之后还能互通鱼雁,那么,虽远在天涯,也还可有点安慰。而“信音稀”,却是鱼沉雁杳,音信不通,不只是稀少而已。这样,就把饱受战争苦难的词中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更能激起人们的同情。亲人离散,究竟流落何处,自然不免引起种种推测。这就为下二句“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留下伏笔。“辽海北”,泛指辽东沿海一带地方。“玉关西”的“玉关”即指玉门关,在甘肃敦煌西北,借指西北边关一带地方。辽海,本是金人的老巢。至于“玉关西”则当时金人势力尚未达到。两句只是互文对举,合指极为遥远的地方。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碣石、潇湘”的用法一样。据史籍记载,金兵攻占汴京后,大肆掳掠财物、珍宝、人口北去。如丁特起《靖康纪闻》载:“靖康二年(1127)正月二十七日,金人索郊天仪物……及台省寺监官吏、通事舍人、内官,数各有差,并取家属……。”“二十九日,开封府追捕内夫人、倡优……又征求戚里*女使……”“二月初二日,金人索……内官等各家属。”“十七日,又追取宫嫔以下一千五百人……”并移文吩咐“解发尽绝,并不得隐落一人。”至于民间妇女丁壮被掳掠北去者,更不计其数,难以尽书。遭遇如乐昌公主者,何止一人?这是何等野蛮的抢劫!何等残酷的'蹂躏!词中主人公有理由推测自己的妻子、亲人也有可能被金人掳掠去遥远的北方敌占区。这种推测是合乎情理的。思念及此,不免牵肠挂肚,梦绕魂萦。在现实生活中,亲人不但不能见面,而且音讯隔绝。只有“梦魂惯得无拘检”(晏几道《鹧鸪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飞越万水千山去和亲人相会。这只是词中主人公在苦思苦念,无可奈何中一点虚幻的安慰。然而当“梦回”、“魂断”之后,摆在词中主人公面前的却仍然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这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
上阕侧重写离别的痛苦,下阕侧重写对重逢的盼望。多年离别,万里相思,自然幻想着有一天能够重逢。因此,一切象征重逢、重合的物象,都会引起词中主人公的感触。月亮虽然常缺,但一个月也有一夜重圆。牛郎星和织女星虽远隔银河,但每年七月七日也有一天团圆。人为什么不能团圆呢?“如何不见人归?”这个“人”是指谁?“归”到何处? “人”是指词中主人公和他离散了的亲人。“归”是归到十四年前“擘钗破镜”的地方。要把这一切幻想变为现实,就只有赶走金兵,收复失地,还于旧都。什么时候是“人归”的时候呢?春天“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杜鹃声对渴望去团圆的词中主人公是一个敏感刺激,引起他无限感慨。“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有杜鹃,年年唤“不如归去”,已经听了十四年了,明年春天,后年春天又将如何呢?人生有限,归去无期,字里行间,凝聚了词人多少辛酸的泪水啊!有国,才有家,词从侧面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多么希望北伐中原,驱除金虏,还我河山。作者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与对国家深沉执着的爱完全融合在一起。从另一侧面也表现出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强烈不满。
结句从上文一月一次团圆的月亮,一年一度相会的牛女星,进而联想到一年一度南来的塞雁。塞雁来去,自有定期,人不如雁,能不深悲?塞雁一年一度南来,他已数过十四番了,那么,第十五番呢?第十六番呢?……词意有余不尽,给读者留有想象余地。
作者在这首词中以自己的悲惨经历感受了人间妻离子散的痛苦。以深刻的富有强烈感情的笔触写出了这个时代的悲剧。通过对定期团圆的月亮、牛女,定期催归的杜鹃,定期南来的塞雁的感触,使他盼望归去团圆的感情形象化、深刻化了,将对亲人的怀念与对国家的热爱两种感情熔铸在一起了,充分表现了朱敦儒词的爱国精神。
临江仙古诗的全词翻译与赏析
“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出自《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北宋秦观词作。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一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桡:兰舟。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译文
千里潇湘之上,渡口水*青,屈原的兰舟曾驶过。明月高挂中天,清风渐渐停息,玉露清莹,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寒水。
独倚高高桅杆,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江上青峰孤耸。
赏析: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北宋秦观词作。这首词约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作者贬官郴州时,回忆昔日曾经潇湘的感受。词人从驻舟湘水之浦生发想像,把自己遭贬的愁苦与屈原、湘灵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感情凄苦而不卑弱。在艺术上写景如画,很好地传达了湘江之上的夜色,那寂寥幽清的场景如在目前,搬用前人成句也宛如自创。全词清空骚雅,意境幽深,充满感伤的情调,渗透着楚辞的情韵,在秦观词中别具一格。
此词乃绍圣三年(1096)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千里潇湘”,是词人的泊舟之处,也是昔日屈原等迁客骚人乘舟经行的地方。词人因被贬郴州而夜泊湘江,与当年屈原、贾谊等人因怀才不遇而行吟江畔,境遇何等相似。现实的、地理的长河,与历史的、时间的长河通过“千里潇湘”交汇,词人的命运,也通过“千里潇湘”与古代迁客们的命运紧紧相连,引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起两句总叙,写词人泊舟之处,用的是倒装手法。《楚辞·湘君》中有:“桂櫂兮兰枻”、“荪桡兮兰旌”句,即用桂木做的櫂,用兰木做的枻;或用荪草饰的桡,用兰草饰的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装饰。这里用“兰桡”代指木兰舟,暗指这一带正是当年骚人屈原的兰舟所经过的地方。这两句是写他从处州贬来郴州时,曾乘船经过清澈如蓝的千里湘江,犹如在步当年骚人屈原的足迹,在千里潇湘水上走着迁谪的苦难历程。词人和骚人,通过“千里潇湘”这一今古长流的中介,白然联系起来。从一开始,词中就引入了楚骚的意境与色调。
接着三句写泊舟湘江夜景。写这时月升中天,风停息下来,因为夜深,看*花草上露水开始凝结,在月光照射下晶莹透亮。整个潇湘水面是*静的',没有风也没有浪,满天星斗正浸泡在江水里,星星冷得似乎在发抖,写出了深夜的寒意。这是移情写法,把人的冷意由“一天星”表现出来。
词的下片写情。开始两句写词人泊舟湘江浦,独自靠在高高的樯杆上,静静地倾听远方传来的湘妃清冷的瑟声。“妃”,指湘妃。传说潇湘一带,是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南巡不返,泪洒湘竹,投湘水而死的地方。又传二妃善于鼓瑟,《楚辞·远游》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特定的时地,触发了词人的历史联想,从而写出了这潇湘之夜似幻似真的泠泠瑟声,曲折地透露出寂寞凄冷的心境。
接着第三句,进一步描写对瑟声的感受,湘妃的瑟声是清凉哀怨的,抒发了她们对舜帝思念的深情,这是古今有情人共同的心声,不仅是湘妃的,也包含了词人的幽怨。词的歇拍两句,写听完曲子,抬头寻找湘妃,她已悄然不见踪影了,只有江岸无数座青青山峰巍然耸立,更进一步写出词人的怅惘之情和刚毅不屈的性格。[5] 结尾全用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成句,但却用得自然妥帖,仿佛是词人自己的创作。它写出了曲终之后更深一层的寂寥和怅惘,也透露了词人高洁的性格。
这首词和作者以感伤为基调的其他词篇有所不同,尽管偏于幽冷,却没有显得气格羸弱。全篇渗透楚骚的情韵,这在秦词中也是特例。
临江仙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临江仙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体裁:词
高咏《楚词》
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笔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①楚辞:一种文学体裁,也是骚体类文章的总集,这里代指屈原的作品。
②午日:端午节,阴历历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而设。
③戎葵:蜀葵,花似木槿。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赏析】
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当时,金兵入汴,高宗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春逃亡至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费仲正寇,入洞庭,正值端午,故填此词凭吊屈原,直抒迟暮的悲怀和忧国的情思。上片起句着题,切端午屈原事,次句感叹时序匆促、异乡羁旅,“榴花”句反衬,沉痛之至。“凝笑”一转,以葵花向日,暗喻忠心不渝,杯酒酹江,落到纪念屈原,呼应开端,关念国事之情愫流露于笔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是对南宋君臣一味逃跳,对许多时人对国事麻木不仁的强烈不满,与他的《雨中再赋海山楼诗》中的“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两句用意相似,只是词意较为含蓄而已。下片开头两句并非徒自伤老,而是对政局的不满,也包含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尾二句凭吊怀念屈原,有千古一哭的知遇之情。全词风格沉郁峻健,感慨颇深。元好问评曰:“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都能赏之(《自题乐府引》)。全词风格沉郁峻健,感慨颇深。
《临江仙》
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
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赏析:
此词为怀旧思隐的抒怀之作。上片写忆昔伤今。“忆昔”二句追怀西池欢娱,写当年词人与故友在金明池“池上”宴饮欢娱的情景。“年年多少”,正是令词人深铭五内,难以忘怀的原因。“别来”辞意顿折,写“西池”欢宴之故友遭元佑党争,或谪或逐,一朝云散。下片从往事的回忆写到个人目前的处境和想法。“安稳”二句写夜梦江湖。西池欢娱已散,仕途风波残酷,那么哪里是词人安身立命之所呢?“安稳”二字透露出词人身心安稳的寄托乃在“江湖”,它是词人目睹故友惨遭谪逐后的理智抉择:返回江湖!
《临江仙·赠丁玲》
作者:*
原文: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注释:
1、落照:夕阳的余照。《临江仙·赠丁玲》*诗词手迹。
2、漫卷:随意吹卷。
3、孤城:指保安。
4、保安:当时是陕北苏区首府,在陕西省西北部,现名志丹县。
5、洞中:窑洞中。
6、出牢人:指丁玲。丁玲于一九三三年五月进狱,后被软禁在南京。三六年九月,在*帮助下,她化装逃离南京,于十一月十二日到达保安。
7、毛瑟:德国毛瑟(Mauser)兄弟设计制造的枪,当时中国军队用得很多。
赏析:
这首词是*写给丁玲的。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一九零四年生于湖南常德,自二七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三十年代着名左翼作家,三二年三月在上海加入*。她到保安后只有几天,即发起组织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之职。*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称赞“这是*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m.ju.51tietu.net)黄土沟来了位大作家,也真是“人物一时新”了。
丁玲主动要求到前线去看看。三六年十二月底,*通过军用电报把这首词拍给在前线的丁玲。来年二月,*亲自下令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丁玲于八六年三月四日在北京逝世。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注释:
1、几许:多少。
2、羌管休吹:吹,《历代诗余》等作“开”。笛曲有《梅花落》,此处语涉双关。
3、暖风迟日:春风温暧、阳光融和。
4、肥:《历代诗余》等作“时”。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果为易安的作品,该为南渡前所作。这是一首咏梅词,托物言志,寄托着女主人对远离身边的心上人深情思念,(m.ju.51tietu.net)此词运用寄托、拟人等艺术手法,亦花亦人,梅与人浑然一体。意味绵长。
临江仙的古诗是谁写的
临江仙名句
古诗临江仙的串词
杨慎的临江仙古诗
临江仙诗句
临江仙中文的古诗
关于临江仙的古诗
古诗临江仙的诗词
许慎的古诗临江仙
临江仙下雨的古诗
杨慎临江仙名句
古诗临江仙的教案
临江仙秋菊的古诗
临江仙玫瑰的古诗
临江仙重九的古诗
临江仙的古诗内容
临江仙古诗的寓意
临江仙的古诗意思
临江仙赠夫人的古诗
临江仙带拼音的古诗
晏几道的《临江仙》古诗
临江仙杨慎的古诗词
晏几道的临江仙这首古诗
五上古诗临江仙的作者
临江仙这首古诗的朗诵
临江仙夜饮东坡的古诗
内含福字的临江仙古诗
临江仙杨慎古诗的拼音
竹林听风的古诗临江仙
孤独终老的古诗临江仙
春秋的开始古诗
恩爱的古诗词抖音名字
好背的文言文古诗
描写窗外春光的古诗
古诗词里的不若
熬过黑暗迎来最好的古诗词
希望喜欢的人一切都好的古诗
激励人励志的古诗词
表面一层意思深层又有意思的古诗
旦日秋雨的古诗
说葫芦的古诗词
杜甫在读书期间做的古诗
尊重老师的古诗文
播放古诗菊花唐媛的歌
爱上古诗里的游园不值
大气的古诗背诵背景图片
可做插画的古诗
袁冰妍演过的电视剧古诗
描述清晨被鸟叫醒的古诗
《断章》的古诗
光明和希望的古诗
那些潸然泪下的古诗
带超字的古诗文
美食的古诗现代
三观超正的爱情古诗词
激励人的长篇古诗
含有朝阳二字的古诗词
跟你聊天很舒服的古诗
带有木童的古诗
用水粉简单又美丽的古诗背景画
不开无底线的玩笑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