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关于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7) 语录(1) 说说(15) 名言(930) 诗词(853) 祝福(7) 心语(136)

  • 关于芳草的诗句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空相忆》

    芳草丛生结缕,花艳艳,雨蒙蒙,晓庭中。——韦庄《定西番·芳草丛生结缕》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杜牧《街西长句》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秦观《画堂春·春情》

    落花天红雨纷纷,芳草地苍烟衮衮。——汤式《醉高歌带红绣鞋·客中题壁》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韦应物《月夜》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卢纶《春江夕望》

    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张泌《春日旅泊桂州》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韦应物《长安道》

    少结相思恨,佳期芳草前。——贾岛《送友人游塞》

    芳草连谿合,梨花映墅开。——李德裕《望伊川》

    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刘辰翁《菩萨蛮·春日山行》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刘翰《石头城》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旅怀》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萎,金铺闲掩绣帘低。——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屈原《九章》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追思为诗二首》

    芳草也知无玉辇,秋风秋雨满阶生。——王穉登《弘教寺三首·宣皇在日寺新成》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春入西湖到处花》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温庭筠《锦城曲》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细笼芳草踏青後,欲打梨花寒食时。——梅尧臣《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

    芳草长时寒食天,红墙低处见秋千。——张耒《二月词》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杨基《故山春日(四首)·春来芳草踏成蹊》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郑板桥《念奴娇·桃叶渡》

    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戴叔伦《送李明府之任》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李白《南阳送客》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葛天民《江上》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教人无处寄相思, 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红窗寂寂无人语》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青镜流年看发变, 白云芳草与心违。——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贯云石《蟾宫曲·送春》

    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贯云石《清江引·惜别其二》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阅读全文]...

2022-03-25 00:13:06
  • 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哪首古诗(黄鹤楼古诗赏析和诗意介绍)

  • 诗意
  • 说到武汉,就不能不提到黄鹤楼。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到唐代时已具规模,后来更屡遭战火销毁,数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而说到黄鹤楼,唐人崔颢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黄鹤楼》则必然无法绕过。

    崔颢生在盛唐,早年间的诗作浮艳轻薄,后来他漫游边塞,诗风也因此一改秾艳,而多了些许风骨。这首《黄鹤楼》据说便是他漫游到湖北武昌时所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开篇两联,便连用三个“黄鹤”,却非但不让人觉得重复,反而独具一种悠长韵味。颈联对仗工整,以一代风流名士祢(mi)衡的典故,抒发世事无常、物非人非的空茫之感。

    尾联则紧紧承接上文悲伤的基调,日暮时分,天色昏沉,江上烟波阵阵,诗人不由念起家乡,可他极目远望,乡关却无处目及。

    *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如严羽就曾在《沧浪诗话》中毫不吝惜地赞美道:“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而关于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还有后续的故事。据说,大诗人李白一次来到黄鹤楼,他登临台阁之上,望着远方壮阔辽远的景致,不由得诗兴大发,正准备挥毫泼墨一首,却蓦然见到了崔颢新题的《黄鹤楼》诗。

    他不觉读了一遍又一遍,敬佩非常,不由得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手中的笔再难落下。

    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又岂会轻易服输,定是要比个高下的。离开黄鹤楼不久,他便模仿崔颢的笔调,写下了一首《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然而他吟哦多遍,却始终觉得缺少新意,无法与崔颢抗衡。后来天宝年间,他在朝廷屡遭排挤,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漫游金陵,突然触景生情,终于写下了一首震古烁今的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位于金陵凤凰山,古人以凤凰为祥瑞,所以凤凰台实质上便是王朝兴盛的一种象征。而今“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不再,唯有江水永不停息地流淌。

    颔联,吴宫指的是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则指东晋,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埋幽径”、“成古丘”,诗人感慨昔日繁华的荒芜,过往风流的消逝。

    但诗人没有一意地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哀悼中,颈联他将目光再次投向风物自然。“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在云雾中半隐半现;“二水”指白鹭洲将长江分割成两道。两句对仗工整,气势更是壮丽。

    尾联是诗歌主旨,诗人从“怀古”中回归现实,开始“伤今”。浮云寄寓深意,陆贾《新语·慎微篇》中说:“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浮云蔽日便是暗喻皇帝被奸邪臣子包围。一句“不见长安”,满含报国无门的沉痛。

    后世千百年来,关于这两首诗孰优孰劣的比较,从无确切定论,但主流的观点却有两种:一种即元朝诗论家方回《瀛奎律髓》所说的“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即两首诗不分高下;第二种则如清代学者沈德潜般对崔颢《黄鹤楼》倍加推崇,认为其“擅千古之奇”,李白的诗则无法比肩。

    而此外却还有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后来居上,成就超越了《黄鹤楼》诗。

    持这种观点的一般认为:

    首先,《黄鹤楼》诗开风气之先,而《凤凰台》则仿效在后,所谓先来后到,《黄鹤楼》是有天然的优势。再者,仿效因为要受到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一般是难出佳作的,而要后来居上,就更是难上加难。因着这种思维惯势,《凤凰台》某种程度上是被低估的。

    其次,从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律诗规范上看,李白的诗都要更高一筹。

    思想性:两首诗都是怀古感怀之作,也都写到一个“愁”字,但同一个愁,意蕴却是截然不同。崔颢的《黄鹤楼》抒发的是浓重的乡愁,是借景来抒一己的情怀,格局较为狭窄;而李白的《凤凰台》,抒发的却是伤时忧国的感慨,在诗句中将国家兴亡、历史与现实紧密关联,思想上无疑更壮阔深远些。

    艺术性:诗贵其“简”,古人常认为字惟其少,意惟其多,这才有了所谓炼字炼句。开头同样是描写景物,抒发台去楼空、世事无常的感慨,崔颢用了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李白仅用了两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便已将语意概括清楚,不可谓不惜字如金。

    格律规范:作为*体诗,即律诗,格律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崔诗前四句明显是古风句,没有格律可言,虽也可说是自然浑成,流水行云,但毕竟不及李诗的结构井然,独具一种气势。

    此外诗歌结尾两联,崔诗整个的情调显得*淡凄清,而李诗却以其雄健笔力,将前文中的悲凉气氛一洗而空,尾联即便是抒发郁愤忧虑之情,也仍然不堕气势。

    两首诗作为传唱千古的名作,后世的议论纷纷从不曾停息。

    那么如果由你来评判,你会觉得哪一首更胜一筹呢?

    [阅读全文]...

2022-02-07 01:26:46
  • 关于草的古诗中的佳句90句

  • 经典
  • 带有草的古诗名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4-15 09:22:25
  • 芳草如茵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用亭亭玉立和芳草如茵造句

    荷花在池塘中开放着,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

    春天到了,草地上芳草如茵。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

    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芳草如茵:形容草很茂盛 ,像绿毯一般。

    ”是不是错的

    我总感觉不怎么好。

    芳草如茵的意思是:形容草十分茂盛 ,像绿地毯一般舒畅而柔软。

    应该是对的。

    那是因为你觉得“芳草如茵”的“草”和“草地”的“草”有点重复,但是是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草地的草十分茂盛,像绿地毯一般舒畅而柔软。

    一望采纳,谢谢

    阳春三月,站在【万象更新】的苏堤边,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了。

    天空中乌云密布,一会儿便是【风雪交加】。

    【一刻千金】的夏日,蝉声、蛙声特别热闹。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2022-05-20 02:11:50
  •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

  • 秋天
  •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明代刘基书写秋天古诗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明代:刘基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译文

      小楼西边的原野一片葱茏,云朵低垂,飞雁哀鸣。夕阳映照着两行衰柳,万点栖鸦在柳丛。

      山上草木在秋风里仍带些绿意,远游的人却在外漂泊无依。明月清冷的光辉游子思乡的梦魂,一同来到那思妇的空闺。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正体为四十八字,上片五句三*韵,下片五句两*韵。

      武陵溪:借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事,借指爱人在远方。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归梦: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赏析

      上片在写法上很有层次,有远有*,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音响有色彩,可谓错落有致,疏密相间,虽全是对秋景的描画,但又句句抒情,情景交融,从而由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形象渲染了思妇的满怀愁绪,突出其盼望远游人归来的急切心情。“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闺妇伫身楼头,望及的是楼西的芳草萋萋,仰看则见空中有低压的云层。前句表面在写草,实则写人,交代闺思地点是小楼西的同时也指明闺妇不是一般的.农妇,而是住在小楼上有身份人家的妇人,还以萋萋芳草形容思妇对远游人情思绵绵之况;后句则以幽咽悲切的征雁鸣叫声不时地传入闺妇耳中来增强了秋日画面的悲凉程度,渲染了思妇感伤的情怀。北雁南飞,使人想到一年一度秋风劲,雁去有时,人儿远去却无归期,思妇的伤悼之情自在不言之中。“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三句写衰柳依稀,一抹斜阳,万点昏鸦正飞向自己的栖息之处,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乌鸦倦飞后尚知归巢而人远游却不知归的鲜明对比使得让闺妇的愁肠百结而黯然销魂的怀念之情和孤独之感跃然纸上。

      下片直接刻画闺妇由盼到怨的心理活动。“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思妇目睹萧瑟的秋景已令人悲生,况树又重绿,人仍不归,那绵绵情怀无法可已。接着的“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三句是思妇想象之词,虚写之笔,让读者能轻易地想见一位翘首以待的思妇空伫楼头埋怨圆月的情景:虽然天边残照已消失,凉风袭人,但她空伫楼头仍不肯归,仰望明月,思绪飞越干山万水。对圆月,她发出了埋怨,说圆月无情地照耀着她和游人,却只顾自己团圆而不顾人的团圆。

      全词衬景如画,笔触精细,描摹生动,不写一些表面的情和景,而是着力地去写人物内心的动向,使得情感抒发委婉含蓄,温情脉脉,哀婉动人,闺妇的形象呼之欲出。

    [阅读全文]...

2022-02-18 17:32:17
  • 寻芳草·萧寺记梦诗词鉴赏

  • 寻芳草·萧寺记梦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译文翻译

      寄居在外的夜晚要怎么挨过?梦里有她倚着窗子与我吟诗作对,她故作嗔怪。强作笑颜道:你如果不是心绪这般凄凉,会来与我相聚吗?

      无奈来去都太过匆匆,本来打算让你陪我到晨钟敲响的时候,但你才刚依偎着我,一片灯花坠落,惊醒了我的梦,你已经不见了,眼见只有寺院里的长明灯在闪烁。

      注释解释

      寻芳草:词牌名,又名《王孙信》,双调五十二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

      萧寺:佛寺。相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书飞白大字“萧寺”。后世遂以萧寺为佛寺之称谓。

      怎生:怎样,怎么。

      吟和:吟诗唱和。

      薄嗔(chēn):佯笑:假意嗔怒、故作嗔怪。佯(yáng)笑:假装笑貌。

      恁(nèn):如此。

      准拟:准备、打算。

      晓钟敲破:晨钟敲醒,惊破好梦。

      乍:刚。灯花堕(duò):灯花坠落。灯花坠落: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堕:坠落。

      瑠璃火:此指琉璃灯,即用角质透明的灯罩遮罩之灯火。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据‘薄嗔’、‘偎人’语,知所梦为亡妻。卢氏既丧,一年始葬。旧*,其柩应暂厝寺庙。视‘肯来么’三字,副题所云‘萧寺’,即卢氏厝灵之庙宇。词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之前。”

      诗文赏析

      上片描写梦境,刻画了在梦里与伊人相会,和她那娇嗔佯笑的动人形象。首句以“客夜怎生过”提问和起,第二句以后便具体描述征人怎生度过孤眠之夜。客夜无聊,他一早便进入梦乡。在梦中,他回到家里,和妻子窗下联诗。鸾笺分韵,红袖添香,闺房之乐,甚于画眉。他还见到,妻子对他“薄嗔佯笑”,怨他归来太晚,以为他只一心一意勤于王事,忘记她独守空房。这上片的.几句,把少年夫妻久别重聚的神态,写得跃然欲活。

      下片说好梦不长,来去匆匆,所望这欢会能到“晓钟敲破”之时,却忽而梦断,令人不胜怅惘。然而,那一晚回家,相聚的时间很短,天亮时又得匆匆离别。于是这一对会少离多的人,尽量俄延,打算等到“晓钟敲破”,没法再拖延下去时才肯分手。到最后,分手时间真的到了,夫妻俩紧紧偎依在一起,情意缠绵,难分难舍,谁知道,那时灯花一闪,随即熄灭,他们也掉进了黑暗的深潭里。下片这几句,感情真切,词人只约略点染了夫妻不肯分离的情景,便表现出他们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词最后一句, “却对着琉璃火”写得最为精彩。就在灯花一闪的刹那间,征人醒了。原来,在词人眼前的灯,并不是那盏照着夫妻俩在依窗吟和的灯,而是借宿于萧寺里的“琉璃火”。重聚的欢乐,离别的依恋,这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春梦。值得注意的是,琉璃佛火,在寂寞的殿堂里闪烁,分外使入感到虚无空幻。午夜梦回,征人对着它回昧着梦里的悲欢离合,此中滋味,真不足为外人道。词中结尾处以空对着孤灯之景戛然而止,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梦中重逢写到梦中再别。梦里重逢固然喜出望外,梦中分手,也还掺和着柔情蜜意。然而,作者酣畅地描写客夜梦境的缠绵,却在于表现自己在萧寺的荒凉,表现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其凄苦之情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1-12-09 14:31:22
  • 古诗中含风的诗句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古诗中含风的诗句》,愿对您有所启发。

    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2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8、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9、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3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3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3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37、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4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42、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4、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9、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阅读全文]...

2021-12-11 00:09:09
  • 古诗中的冬作文

  • 古诗中的冬作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转眼间,圣洁而美丽的冬天就来临了。捧起诗集,迎着漫天飞雪,去寻找冬的足迹,品味她那样独特的美。

      冬,是寒冷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谷中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的到来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鸟儿们都躲进了暖和的巢穴里。人们坐在家中静静地观赏漫天的大雪,*时热闹的大街冷冷清清,不时只有小孩子滚着雪球跑过。世界一下子寂静了很多。只有树儿们披着雪白的披肩,静静地伫立在雪中……

      冬,是寂寞的。放眼望去,雪地上一片银白,只有几颗被雪压弯的树,在风中*着,摇摆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一堵断墙边,一树梅花树上缀满了无数粉嫩的花儿,微风拂过,扬起星星点点的花苞,一股幽香悄然而至,这股幽香,是空旷雪地上唯一的精灵呀!

      冬,是多姿多态的,看!“昨夜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雪,在天空中,在云彩里,在田野中,在花园里奋起勃飞,乘着风,驾着雨在天空中旋转着,腾飞着,像一位纯洁的少女,在天地间跳跃着,舞蹈着。尽情展现自己肆意飞扬的青春,雪地上披着白衣的歪脖子树,花园中悄然盛开的的白腊梅,都和雪一同舞蹈着,原来寂寥的冬天,此时已成为婀娜多姿的少女,引人深深沉醉其中。

      雪是活泼可爱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冰梅花。满身香雾粗找下。”花园中,一颗颗梅花树盛开着,迎接漫天的飞雪,在风中扭动着自己轩柔的身躯,和雪花一同跳舞。“梅花欢喜漫天雪。”雪地中,洁白的雪兔蹦蹦跳跳,一会儿扒扒雪地中的胡萝卜,白球似的,可爱极了。

      冬,是充满希望的,“去年之雪今安在?”在啊!看那雪,用自己的身躯滋润幼小的麦苗,哺育着花草树木来年的生机,她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有了雪的无私奉献,才有今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冬,一个纯洁的少女,一个荡满希望的`季节,她用银装素裹装点大地;她用来梅朵朵迎接来年;她用洁白的身躯哺育万物,我爱这充满诗意的冬!

      小时候,我最喜爱的就是春天,然而当我走进诗的世界时,才发现冬天也是那么美。诗人呕心沥血,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么地美啊,就像真的有这么一幅画面在我眼前闪动:雪在空中飞舞着,飞了一夜,它们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了树枝上,一簇簇地,待到明早来看时,雪已经停了,它落在树枝上,从远处看,就像是梨花开了一样。

      我喜爱诗的世界,因为我从小就被爸爸感染了。每当我睡不着的时候,爸爸就会在我耳边吟诵诗歌,如:“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还记得爸爸讲给我的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我并不知道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诗中有个霜字,所以应该是写深秋的。由于爸爸从小的培养,我便更爱诗,特别是描写冬天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直接赞美了梅花,虽然这首诗没有提到冬,但梅花也是象征冬天的意思。这句诗一直被我牢记在心,并做为我的座右铭,时时鼓励我,鞭策我。它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人或许要经百磨、经百难才能成功,才能成才,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唐朝诗人柳宗元有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韩愈曾写过一首诗“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还有……太多太多了,说也说不完。现在,我是越来越喜爱诗了,特别是描写冬天的诗,所以我想说:“诗的世界等我,我来了!”

      野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石出“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诗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诗中的“夏”是生机勃勃,诗中的“秋”是雁过留声,诗中的“冬”是寒雪纷飞。我则尤为喜欢诗中的“冬”。

      在冬天,爷爷抱着我坐在火炉旁的摇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诵唐诗。我清晰的记得背诵的第一首诗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多美的一首诗呀!我爱梅花,爱它的高洁,爱它的谦虚,更爱它的坚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渐渐地,接触了描写冬的古诗。王维的《四气歌》“鸣笙起秋风,置洒飞冬雪。“陶渊明的《四时》“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欢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气氛,景象都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这一次综合学*中我又开始接触元曲。元曲中的神秘促使我走*它,元曲中我最喜欢关汉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槎。诗的意境真美!在诗中没有人迹却不缺少热闹,寒冷却不缺少生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开始读白朴的一曲《天净沙。冬》:一声画角谯门,门庭新月黄昏。刚开始读时它让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诗意,老师拦住我说:“诗就像茶需要细细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与品读下才能得知它的含义。”

      我轻叩开了诗歌的大门,也对诗人和更多的描写冬的诗有了兴趣。古诗虽然离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我们细细的品味下,古诗好像摇身一变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还会比较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在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知识。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再次轻叩古诗的大门,走进诗的国度。

    [阅读全文]...

2022-04-15 03:25:12
  • 古诗中的春作文

  • 【精】古诗中的春作文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沐浴着春光,顺着春天的足迹,我怀着深切的自然与希望又来看春。

      春天是充满绿意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伴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小草破土而出,却淡淡的,犹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毛发,一派朦胧的清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柳发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变的一片绿色。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绿的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那是无渲染的`绿,那是天然装饰纯真的绿,感动了人的心灵,浸透了人的思想。

      春天是朦胧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一场绵绵细雨。他半(这个字不准确)着朦胧的天际如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银线,把春天连到了大地,把春天连到了人间。“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天的雨是朦胧的,没有暴风雨之前的乌云那么低沉,没有大雾的那么迷茫,没有闪电,也无雷声。只是朦胧的天际迷乱着人的眼睛,只有晶莹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间。

      春天是活泼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媚的春天里,鱼儿跃出水塘,燕子顺着微风,双翅滑破天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副万花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么富有生机,表现在千物万物。小草努力的将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绿的身姿。“老树着花无丑枝。大树发出新芽长出茁壮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绿叶,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副多彩画呀!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池塘边的垂丝海棠开出了粉艳艳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犹如满树绯红的云,轻巧可人,那么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来观看。风过无痕,可是却吹落了许些花瓣,随风飘落,打着一阵轻旋巧落进碧波中,散入池塘,像个粉色的小船,飘呀飘,摇啊摇。

      春天的空气是美丽的,虽说好像不太合适,可是我想不出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它,这就是所谓的“只可会意不能言传吧。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机勃勃的,她绿的鲜明,朦胧幽美活力中显出几分生气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画,多么美的春!

      这就是春,朦胧而又清晰。

      这就是春,给人清爽和愉悦。

      这就是春,隐约充满了希冀。

    [阅读全文]...

2021-12-30 18:59:31
  • 古诗中的春

  • 古诗中的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临人间,带给人间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歌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路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阅读全文]...

2022-01-23 19:06:37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句子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语录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说说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名言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诗词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祝福
古诗中对芳草的描写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