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巢湖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巢湖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巢湖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巢湖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巢湖市教育体育局2021年巢湖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初中学业水*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的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巢湖市教育体育局2021年巢湖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2021年巢湖市初中学业水*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实施方案
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市区2021年初中学业水*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教秘〔2021〕2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考试对象
我市2021届初中毕业生和2021年在我市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学业水*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
体育考试项目、时间、地点和分值
(一)体育考试项目(选考)
A.立定跳远、B.掷实心球、C.坐位体前屈、D.跳绳、K.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考生须从上述项目中任选2项,考试项目确定后不得更改。
(二)体育考试时间、地点
体育考试由市教体局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4月中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如因天气等原因不能按期组织考试,将合理调整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巢湖市第一中学。
考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加考试,具体学校考试时间以《考试秩序册》为准。因天气等原因无法按期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体育考试分值
体育考试满分为60分,每个选考项目的分值各30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考生2021年中考总分。各项目测试以0分为起点。
体育考试成绩设4个等级:
60-54分为A等级,
53-48分为B等级,
47-42分为C等级,
41分及以下为D等级,
作为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中“运动与健康”实证材料之一。
免考与缓考
(一)免考
1.因肢体残疾丧失全部运动能力(须有残疾证)的考生,可申请免考。经审核批准免考的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按满分计入中考总分,免考证明材料存入考生升学档案。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 可申请全部项目免考或单一项目免考。患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应当申请免考。考生应有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审核批准免考的学生,免考项目成绩按照该项目分值的60%计分,参加考试项目以实际成绩计分,免考申请表存入考生升学档案。
3.学校负责免考考生初审,初审后将申请免考的考生名单在学校公示栏公示不少于 5 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相关材料的纸质(附件3、5、6)报至市教体局招生办复审。此时间之后,考试之前,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无法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由学校进行初审,于考试当天在考点现场办理免考审批手续,经考点主考批准,予以免考。
4.申请免考需提供的材料:《2021年巢湖市初中学业水*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附件3)、残疾证或病历(县级以上医院疾病诊断证明书)等。
(二)缓考
1.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由所在学校统一办理缓考手续。申请缓考的考生,由考生本人填写《2021年巢湖市初中学业水*体育考试缓考申请表》(附件4),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缺一不可。学校审核后,于考试当天在考点进行确认(附件7),经考点主考批准,予以缓考。
2.考生体育考试当天,在进行考试检录前,突发疾病或意外(含女生例假),应及时向本校带队教师提出缓考申请,经考点医生诊断、考点主考批准,可予以缓考。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含女生例假)等原因,目前处于康复阶段,无法判断是否可以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应先选择体育考试选考项目。考试当天如仍未恢复,可以向本校带队教师提出缓考或免考申请,经考点主考批准,可予以缓考或免考。
4.考生不得申请单项缓考,缓考仅限一次。
5.缓考期间,仍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办理免考手续,其成绩按初中学业水*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总分值的60%计入中考总分。
6.体育考试缓考于体育考试后2周左右进行(缓考地点:巢湖市第一中学)。缓考严格按正式考试的程序、要求进行,考生不得改变原选考项目。
考试规则
(一)800/1000米跑
在塑胶田径跑道上进行,站立式起跑。考生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考生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每名考生测试一次,因摔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发令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起跑线;
2.跑进中踏进跑道左侧跑道线;
3.跑进中推、拉、阻挡他人跑进;
4.跑进中由他人领跑,或借助他人的力量跑进;
5.抢跑。
(二)掷实心球
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每名考生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投掷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掷线或起掷线前地面;
2.球出手前有助跑动作;
3.投掷过程中双脚同时离地;
4.投掷过程中身体侧后仰,投球时是双手持球、单手发力。
巢湖旅游景点介绍
巢湖市位于省城合肥的南部,西南滨巢湖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庐江、无为接壤。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巢湖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姥山岛
姥山岛位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距中庙3.5公里,离巢湖市、合肥市各45公里。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姥山岛由结晶质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最高海拔105米,面积0.886*方千米。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瞧有九峰,逶迤蜿蜒,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山巅的文峰塔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四年(1878年)续建完工。山腰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系元末抗元将领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状元”四亭。
2.文峰塔
文峰塔伫立巢湖湖心姥山之巅,雄伟壮观,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建至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年),李鸿章倡捐,委托江苏候补道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塔身有外壁、回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甚绝。塔门刻有“云梯”二字。进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如入迷宫。塔壁四周均有石刻匾额、诗文、佛像等。现存有明代崇祯皇帝题额“三元叶吉”,李鸿章题额:“文光射斗”,李瀚章题写“举头日*”,刘铭传亲书“中流一柱”,吴毓芬书《姥山四季歌》,严尔圭、熊文举等 “层云一驾”、“中天佛日”、“天斗青藜”等字。1998年,该塔被安徽省人民*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巢湖
巢湖,俗称焦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省境内最大湖泊,位于皖中,流域总面积1.3万*方公里,常年*均水位在8.37米时,面积770*方公里,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1公里, 湖岸线周长176公里,*均水深2.89米,容积20.7亿立方米。巢湖水系发达,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兆河、柘皋河等,出湖经裕溪河、牛屯河与长江连通。湖中鱼类上百种,其中银鱼、白米虾、螃蟹被誉为“巢湖三珍”,行销海内外。湖水、湿地是水鸟的天堂,有30余种属保护鸟类。巢湖“奠淮右,阻江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遗存众多,水师文化、淮军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巢湖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沿岸各类景观100余处。郭沫若游览巢湖时曾留下“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脍炙人口的诗句。2002年,巢湖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中庙
中庙位于巢湖市中庙街道,古因居庐州、巢州中间而得名。中庙坐北朝南,座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头,俗称凤凰台。整个庙宇横峙湖岸,重檐飞出,凌空映波,似丹凤之冠。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属祭水类建筑。历史上或毁于兵燹,或废于失修,历代屡废屡修。汉时造基,唐代完工,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鳌背洞”,在洞上建殿。大庙先时祭祀主宰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也祭奉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太*天国运动。清光绪十五年(18*),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三殿,七十余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后殿因火灾被毁,仅存前、中两殿及厢房。1986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修葺的中庙基本恢复了李鸿章时代的原貌。中庙整体属徽派建筑,一进天王殿;二进大雄宝殿;三进后殿为藏经阁。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昭忠祠
昭忠祠又称淮军祠,位于巢湖北岸中庙东侧。系晚清重臣李鸿章为祭奠和纪念淮军阵亡将士,在1892年淮军创建三十年之际,经光绪朝廷敕令而建的祠堂,被尊奉为淮军“总祠堂”。昭忠祠于1893年动工,1894年6月竣工。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占地面积1800*方米,建筑面积700*方米。光绪皇帝御书“昭忠祠”金匾。1912年,**颁令,将全国昭忠祠一律更名为“大汉忠烈祠”。该祠为巢湖市现存最大的古建筑,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李文安公专祠
李文安公专祠位于巢湖北岸中庙昭忠祠之东。此祠始建于1893年,系祭祀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所建的专祠。专祠分东西两宅,均坐北朝南,前后四进,皆五开间,总计祠屋八十三间。享殿中龛祀安神文,东西两侧龛付祀李鸿章等兄弟六人。殿内有张之万、翁同龢、张之洞、徐甫、张佩纶等所题匾额、楹联。目前尚有东宅部分建筑。
7.黄麓镇洪家疃
洪家疃地处典型的江淮丘陵地区,村子被山、岗和冲所包围。村子的门口有一座大塘,村子北面耸立着五座青翠的山峰 大黄山(西黄山)、二黄山、团山、窝子山和战山。村子的东面就是张治中将军创办的黄麓师范学校(安徽省第一所乡村师范),村中还有张将军创办的黄麓学校以及张治中将军故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华藏净寺
华藏净寺又名圣妃庙,坐北朝南,为祭祀主湖女神焦母的古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位于姥山九峰之一的羊山顶上。唐诗人罗隐、宋词人姜夔均有诗词吟咏此庙,镌刻于廊柱上。清乾隆年间修改为“圣姥庙”。清末随续建文峰塔重修时易名“巢湖古庙”,重建砖木结构庙舍三进二厢24间。1998年春,受省佛教协会妙安方丈委托,智文法师来此将庙重新修葺为二进,连同寮房、斋堂30间,对外开放,改名“华藏净寺”。寺内还保留着乾隆敕封的一块金字木牌,上曰“羊子山头施化雨,巢湖水面布慈云。”
9.南塘遗址
南塘遗址位于巢湖湖心姥山南侧,是天然避风港。元末俞廷玉携子通海、通源、通渊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等率巢湖水师结寨姥山时修建。船坞全用石头垒成,历经500多年的风催浪击,遗迹依然可见,另在山北有船坞称北塘,无存。
10.懒王庙
懒王庙位于巢湖北岸中庙街道王家咀村附*。庙内有歇山顶建筑一栋,前有小院,院内有百年侧柏一株。是王家咀村村民参拜关公的场所。
11.缪氏祠堂
位于中庙街道荆塘河村,始建于1818年。现存祠堂是经过修建后的。祠堂座西朝东,门前有*广场。两进院落,院落之间为露天庭院,植有圆柏数株。
12.亚父山
亚父山原名髑髅山,位于巢湖市东郊。面积1.74*方千米,海拔高度232米。东北横亘,北首突兀,犹如飘扬旗帜,故又称“旗山”。相传此地为楚霸王项羽的谋士范增故里,因项羽曾尊称范增为亚父,遂得名“亚父山”。亚父山村落尚有两口建年失考的“亚父井”遗址。今山腰修有范增墓,山顶建有亚父亭。
13.鼓山
鼓山位于巢湖市东郊。面积1.65*方千米,海拔高度206米。因其状似巨鼓而得名,与旗山(又称亚父山)遥遥相对,民间有“鼓打旗摇凤点头”之说。明万历年间,山巅建成福应庵,后经扩建,一时兴盛。时至抗日战争,林庙俱毁。1986年,开辟鼓山风景区,恢复寺庙,绿化鼓山。景区内有鼓山塔、范增亭、莲花池、姑嫂塘等景点数处,有鼓山寺、接引庵、佛隐寺、慈隐净寺等庙宇八座。目前,鼓山寺为亚父公园主景区,是巢湖佛教胜地之一。登高远眺,八百里巢湖尽收眼底。
14.卧牛山
卧牛山位于巢湖市城区中心,面积0.7*方千米,海拔高度48米。山形似卧牛,故名卧牛山。远眺四周是“三面青山一面湖”,西边浩渺的湖面粼粼碧波。“牛山晚眺”是古巢十景之一。古人誉之为“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如今,山顶及北面山坡已开辟为“卧牛山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上建有望湖亭、晚翠亭。西南山腰建有两家三星级旅游宾馆。
15.龟山
龟山位于巢湖市西郊,座落在巢湖北岸。山高126米。山形似巨龟而得名,乃巢湖三龟(南岸吕婆店一龟山、湖东钩鱼台一龟山)之首。龟山与南岸桃溪嘴隔湖相对,山嘴一南一北,犹如阻隔湖水东去之势。龟山山嘴向湖中伸去,恰似甜饮湖水,“夕照龟饮”自然逼真。如今,该区域新建了龟山休闲广场,建有栈道、亲水*台、植被恢复、灵龟望湖石雕等,山腰筑有憩亭,供游客登山鸟瞰万倾碧波的巢湖。
16.紫微洞
紫微洞旅游区位于巢城北郊,洞总长3000米,主洞长达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廊道状,以雄、奇、险、幽见长,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为“江北第一洞”。景区内另有王*窟,*邻紫微洞,是安徽省内唯一一处摩崖石窟造像景观,侧洞壁有南北朝时期石刻佛像620余尊,仅有一座观音佛像完好无损,余皆无头,成为千古之谜。
17.银屏山
银屏山旅游区位于巢湖市南郊。这里集奇花—千年白牡丹、怪洞—银屏山仙人洞、古寺—龙兴寺、名亭—牡丹亭及索滑道于一体。是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3A级旅游胜地。每年四月举办的牡丹观赏节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旅游节。仙人洞洞口上方有高达五六十米的绝壁,岩石缝里,生长着一株野生白牡丹,被民间誉为“天下第一奇花”。仙人洞是石灰岩溶洞,传为吕洞宾或邑人崔自然在此得道之地,故又称“崔仙洞”。洞分黑、白二洞,白洞宽敞,气势壮观,均高约20米,宽达80米,可容千人。黑洞曲径通幽,至今深不可测。
18.半汤温泉
半汤温泉度假区位于巢湖市东北郊,汤山之麓,占地面积约4*方千米。度假区内大小泉眼,星罗棋布,最大的有两口,一为烫泉,一为冷泉,两泉汇合为温泉,故名为“半汤”。 半汤温泉富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誉为“九福”之地。唐代诗人罗隐游半汤留下了“游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的千古佳句。目前,度假区内建有半汤御泉庄等10多家现代化的温泉度假村和疗养院所,是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的理想场所。
19.笑泉
笑泉位于巢湖市巢湖南岸笑泉村。系天然泉眼,水清甘沥,泉底卵石如珠,四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康熙《巢县志》记:“人笑语灌华,则琼珠上泛,倍觉之喷涌。”“人默泉无声,人笑泉大涌。”故得名。笑泉若听到游人欢笑,涌流就会更畅。此泉大概与四川“喊泉”属于一类,科学上称之为紧张泉。泉周遍布的毛细管极灵敏,一遇声音振动,水则有所变化。传说吕洞宾到过此地,又称吕仙泉。
20.滨湖岸上草原
岸 上草原位于庐州大道与环湖北路交口以南的沿湖地带,依据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堆山理水,东起江西路,西至北涝圩桥,总长约1.6公里,绿化面积约32万*方 米,其中草地面积28万*方米。项目于2014年启动建设,投入8000万元。根据规划和市民需求,东起江西路,西至北涝圩桥,总长约1.6公里,绿化面 积约32万*方米,其中草皮铺设面积约28万*方米。岸上草原还特别打造了一条沿岸观光大道,片区景点间将以“水上巴士”串联各景点和设施。
21.银山猿人遗址
银山猿人遗址位于巢湖市南郊银山,银山海拔20余米,是一座孤立小丘,与西侧的金山为*邻。1982年4月和1983年10月,*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与安徽省文物工作队联合两次在银山发掘,从石灰岩裂隙中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有剑齿象、剑齿虎、三趾马、犀、猪、牛、熊、豺、獐、肿骨鹿、*鬣狗等二十多种。在地层堆积的第五层下部,发现一件人类枕骨化石,代表着一个青年个体,与北京猿人相比,它有一定的进步性,属于早期智人,被命名为“银山猿人”,距今约有30万年。这一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1986年7月,银山猿人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巢湖水下古(城)遗址
巢湖水下古(城)遗址位于巢湖市巢湖北岸滨湖大道19至20千米处。遗址向南伸入巢湖,地势略显北高南低,成半岛形,称为嘴子。2001年12月起,文物工作者到此地发掘大量文物。从现场出现的汉代代表性陶器以及数十口水井等遗物、遗迹中,初步推断这是一处汉代居住遗址。这一发现,为考证《淮南子》载:“历阳之郡 ,一夕成湖。”民间传说:“陷巢州、长庐州”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发展环巢湖旅游,探索巢湖神话传说增色添彩。当然此地是否是陷落古巢州城,有待进一步科学勘探和调查研究。
23.放王岗(桀王墓)
放王岗(桀王墓)位于巢湖市东郊。原为桀王城,是一座南北走向、长约500米的土丘。据《尚书》载:“成汤伐桀,放于南巢”。又据《太*寰宇记》载:桀王城在卧牛山东侧,是巢伯为夏桀所筑,以便监而养之。据说,夏桀死后葬于此岗,因夏桀是放逐之王,故称放王岗。1984年,在此勘探查明有多处古墓葬。1996年在此成功地发掘了西汉吕柯墓。
24.洗耳池、牵牛巷
洗耳池、牵牛巷位于巢湖市城区内。遗址在卧牛山东侧约500米处。相传尧时,名贤巢父和许由隐居在今巢城,视做官为不道。终日以牧牛自耕为娱,养心修性。一日许由听说尧推荐他当九州长,认为这是秽言污耳,即在池中把耳朵洗了洗。适逢巢父牵牛而来,巢父问明其故,认为池水已被污染,遂牵牛到上游饮水。从此留下了洗耳池和牵牛巷。洗耳池原用甃石砌边,全名为“洗耳芳池”,池中倒影山上的大椎寺塔,形成芳池塔影一景,列为古巢十景之一。
25.槐林神墩遗址
赞美巢湖的诗句大全
巢湖,我身着一身蓑衣,累积怀念的影子,徘徊在这水上的家园
——今天,你可仍然是我梦中的一帘婉约?
或是我心中悬挂的那一幅水墨?
巢湖,一方神奇的水土——吸引我的,
不仅是霸王祠掀起楚汉风云灿若星空般的绚丽,
也不仅仅是,周瑜墓承载着三国文化这一页厚重的历史;
我喜欢徜徉,驰名中外汤池与半汤的温泉,
我热爱金孔雀、相思林的美丽;
我喜欢,桃花岛美丽的风光,
我留念鼓山、我沉醉于泊山洞景区;
甚至——我更爱银屏的牡丹,
这远古童话里仙子的绝色容颜,让我的千年企盼;
多少次、多少回,在世俗之外,
我的内心依然在苍茫中为其独守一份寂寞而美丽的情怀。
夏日的风,缓缓地清空一些心情。
风吹过水面,水域粼粼的波光闪烁,帆船来回穿梭;
一座升起的城市,被山映衬、与水相依相拥,
让一阕飞来的彩虹呈列为桥状。
水天一色的风景,让倦旅的步履在农历里倘徉,
在逐渐稀释的炊烟与布谷鸟的啼鸣声中,那些过往的片段:
临水照影的小桥,灿然潜渡的`晚霞,
还有那些,柳树下不加修饰与比喻的爱情,
以及诗歌,蓦然中回首:踏过岁月的裂缝,顺流而下,
我的身心仿佛再一次接*江南烟雨般的似水柔情……
青春的韶华,端坐巢湖一隅,
灵魂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梦幻般的气息。
怀想,那些打渔晒网、采莲割苇的日子。
多少次,曾经,一个湖畔少年在漫漫无垠的水域,
在飞檐黛瓦,石板桥边;
青青校园里一些吴侬软语,一段灿烂而温婉并且美好的时光,
就这样在红尘中,逐渐演化成为逝水一种。
来与不来,见与不见,
巢湖————你都是我心灵里最宝贵的一片湿地。
等待与守望,我左手执浆、右手起锚,
把左手水色右手天光化为袅袅的音符,
让在水一方凝视的回眸,直插灵魂的波心,
内心的风帆接*置身巢湖梦幻般的如玉气息,
浸润在藕荷色的蓝墨水内,汹涌而来的潮,
闪烁点点滴滴的词章,日日夜夜拍打地*线……
面对水上的家园,巢湖——倾一城的绿,
我逆流而上,又放歌而下……
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4)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
7)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8)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 —— 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9)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春题湖上》
10)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1) 一春不识西湖面。 —— 许棐《*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2)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3)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4)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 白居易《杭州回舫》
15)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 赵孟頫《岳鄂王墓》
16)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 刘因《观梅有感》
17)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 白居易《西湖留别》
18)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 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19)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 苏轼《卜算子•感旧》
20)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1)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 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22)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 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23) 西湖雨后,绿波**拍。 —— 程必《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
24) 西湖岂忆相思苦。 ——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5) 西湖依旧流。 —— 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26)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 ——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27)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 周德清《满庭芳 看岳王传披》
28)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 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29)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 —— 赵汝茪《汉*•着破荷衣》
30)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 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31)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 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32)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33) 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 —— 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34)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5)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36)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 —— 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37) 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 —— 董嗣杲《齐天乐》
38) 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 —— 严公弼《题汉州西湖》
39)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 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40)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 —— 张翥《摸鱼儿•送春》
41) 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 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42)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 —— 严公贶《题汉州西湖》
43) 钱塘风月西湖柳。 —— 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44) 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5)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46)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47)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 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4)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
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是古代文人雅士以物喻志,寄寓闲情逸致的雅玩之花。因而,历代以来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其中,“咏菊”诗词也颇多传世佳作。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给菊花取了一个十分优雅的名字:花之隐逸者也。在周敦颐的眼中,菊花如一个逃避世俗的隐者,悄然生长,悄然开放,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世俗同流。
周敦颐把菊花称之为隐者,是因为“陶渊明独爱菊”。陶令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隐之大者。
然而,菊花因陶渊明而隐逸,却不因陶渊明而永久沉默,终老于南山。在陶潜身后,“花之隐逸者”终于迎来了两次大爆发,两个皇帝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咏菊”诗。
那么,这两个皇帝是谁,他们又是如何“咏菊”的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说起“咏菊”诗词,最先想到的,不一定是李商隐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苏轼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抑或是“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反倒是把菊花写得十分强势,甚至饱含杀气的《不第后赋菊》。
这首一反文人雅士风月无边的“咏菊”诗,应当是传诵最广,最令人提气借菊花抒发壮志豪情的“咏菊”诗。因此,提到“咏菊”,自然就让人想起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豪迈的诗句,令人耳目一新。与黄巢的“咏菊”诗相比,李商隐等人的作品就要甘拜下风了。
《全唐诗》中,总共收录了黄巢三首七绝,其中有两首是“咏菊”诗。除了这首《不第后赋菊》,还有一首是《题菊花》。以下,抄录黄巢两首“咏菊”诗: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诗中所隐含的时令看,《题菊花》似乎要晚于《不第后赋菊》。第一首诗,应当是菊花盛开之时所写,虽然没有点明是“九月八”,也就是重阳节的前一天,但至少也是仲秋季节了。第二首诗中“待到秋来九月八”,岂不就是等到了“飒飒西风满园栽”的时候了吗?
然而,从诗的意境来解读,《题菊花》应当在先,《不第后赋菊》却是要稍晚一点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就交代清楚了黄巢此时尚未起兵造反,只是胸怀壮志,借“咏菊”抒*怀而已。《不第后赋菊》则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就是要带领义军杀进长安,让菊花栽满长安城,以此实现自己的“青帝”理想,不但要让菊花与桃花一处开放在春天,而且要压倒百花,满城都是如同金色战甲的盛开金菊。
黄巢起义
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位居东方,掌春天时令,是司春之神。《晋书·艺文志》说,五天帝中,“中央黄帝,玄灵黄老,天君。”因此,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都只是神,中央黄帝才是“君”。
黄巢在《题菊花》之中只是想做一个天神,让菊花与桃花一齐开放就心满意足了。到了写《不第后赋菊》时,才立志杀向长安,自己做皇帝,主宰天下,主宰四时。
黄巢姓黄,《旧唐书·黄巢传》记载,打下长安之后,黄巢贴出安民告示:”黄王为生灵,不似李家不恤汝辈,但各安家”。黄巢自称“黄王”,不久称帝,自然就是“黄皇”,他当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由青帝变成了黄帝。“不第后赋菊”恐怕不是“不第”后的冲天牢骚,而是黄巢萌生了由“青帝”做“黄帝”的强烈愿望。
这两首“咏菊”诗表达的是黄巢不同时期以菊花喻志的作品,由小心翼翼到大鸣大放,由“青帝”之梦到成为主宰天下的“黄王”,两重意境确实是黄巢一生的精准描述。
但是,问题来了:《不第后赋菊》中,已经言明了黄巢准备杀向长安,称帝野心昭然若揭,当真是他在科举落第之后,失意之中激发自己豪情壮志的作品吗?黄巢为什么对菊花情有独钟,喜欢写“咏菊”诗呢?
据说,黄巢年少时就能作诗,五岁时曾为父亲续诗:“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这两句,竟然也是“咏菊”,与后来的《不第后赋菊》如出一辙。黄巢的父亲便夸赞便责骂,说小孩子不知轻重,命他重写一首。于是,黄巢便写了《题菊花》。
这则故事,显然是*杜撰的,没有任何史料支持。《题菊花》是何时所作,已无从可考。然而,明代郎瑛却在《七类修稿》中引用《清暇录》中的记载,断定“待到秋来九月八”这首“咏菊”诗是黄巢科举落第之后的作品。。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也引用郎瑛之说,给这首诗加了一个标题,叫做《不第后赋菊》。其实,这则史料引用有误,黄巢未必参加过唐朝的科举考试。
《唐六典》中说:“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也就是说,非官办工商业个体工商户一律不能入仕(做官)。《旧唐书·职官志》中则说得更加明确:“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仅这两则史料就否定了郎瑛之说,黄巢家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他自己也是“本以贩盐为事”。说白了,黄巢是个盐商,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能以《不第后赋菊》为题写“咏菊”诗呢?
既然如此,黄巢这首压卷“咏菊”诗的大作又是什么时候写的呢?这个疑问,就隐藏在黄巢的这两句诗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八月,王仙芝兵败被杀,其部将尚君长的弟弟尚让收集残部,与黄巢合兵于亳州。《旧唐书》记载:“尚让乃与群盗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冲天香阵透长安”之“冲天”,就是指的黄巢自己。
王仙芝、黄巢战败,但经历分裂之后,两支义军都归于黄巢。为了重聚人心,振奋士气,黄巢立下誓言,要杀向长安,为王仙芝等阵亡的义军报仇。此时,正是“九月八”之前,与诗中的“待到秋来九月八”在时令上是相吻合的。其中的寓意,表达了黄巢以迅速攻占帝都以振奋士气,让所有义军都身披黄金战甲,成为长安的主宰的迫切心情。同时,也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方式和诗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此时的黄巢,已经准备冲进长安,建立“王霸”之业。
因此,黄巢的这首“咏菊”极有可能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乾符五年秋天写的。
史书中说黄巢生于820年,没有记载具体月份日期,从他喜欢以菊花为题寄托志向来看,黄巢恐怕就是重阳节前后生人。这一点,后来的一个“真龙天子”可以佐证。
冲天香阵透长安
黄巢实现了自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志向,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冲天大将军攻陷长安。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称帝,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称帝后,黄巢效仿所有皇帝,大谈天命论:“唐帝知朕起义,改元广明,以文字言之,唐已无天分矣。’唐’去’丑’、’口’而安’黄’,天意令黄在唐下,乃黄家日月也。土德生金,予以金王,宜改年为金统”。
黄巢这番话,实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大唐是“金木水火土”五德之中的“土”,黄巢则自称自己的“黄”姓五德属“金”。
其实,黄巢这番“天命论”正好印证了“咏菊”诗绝非《不第后赋菊》,而是在做了冲天大将军之后,自以为“天意”所归,大唐何当灭亡,“土德”就要让位与“金德”了。因此,黄巢两番“咏菊”,其实是在以“天命”鼓舞自己的斗志。
菊花,是金电影的,正与黄巢之“黄”暗合。“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的就是“乃黄家日月也”。此时,黄巢已经不再满足于做“青帝”,他要做“黄帝”了。“不第后赋菊”,其实暗藏了黄巢的“天命论”,这应当是他总是以菊花为题,留下两首“咏菊”诗的原因所在。
“日月”为“明”,巧合的是,五百年以后,又有一个皇帝写了一首与黄巢《不第后赋菊》(行文方便,故依旧题)相仿的“咏菊”诗。这个皇帝不是别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的这首诗,题目却是正儿八经的《咏菊》。朱元璋的《咏菊》是这样写的: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元璋涉嫌洗稿黄巢的“咏菊”诗,但是,无论从文采上,还是意境、气势上都远远不及黄巢的原创。假如黄巢的“咏菊”是菊花诗的上品,那么,朱元璋的《咏菊》当列下下品。那么,朱元璋为何拾人牙慧、东施效颦,写了这样一首《咏菊》诗呢?
究其原因,还是“天命论”在作怪。朱元璋认为,大明王朝是火德运,因而,以立孙子做皇帝的方式“应天承命”。朱元璋的孙子叫做朱允炆,是“火字辈”的。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则是“木字辈”的,朱标死后,尚有“九大塞王”等木字辈的叔叔拱卫大明,正是“木德”生“火德”的格局。因此,朱元璋给子孙们确定了“金木水火土”五德辈分,希望朱家王朝循环不已。
朱元璋名字中不带辈分,但因为他的下一代是“木德”,所以,他就是“金德”。与黄巢相似的是,朱元璋也是凭借“草军”争天下,“金德”恰与黄巢的“黄金军”是一个意思。因而,朱元璋的这首《咏菊》应当是他尚未争得天下时所做,他要效仿黄巢打入帝都,建立王朝,也来他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实录》记载,朱元璋生于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公元1328年10月21日),与“待到秋来九月八”只差十天时间。朱元璋东施效颦,效仿黄巢“咏菊”,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敢笑黄巢不丈夫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借宋江题反诗,隐藏了朱元璋《菊花诗》。原来,“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不是别人,就是朱元璋。
有关西湖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西湖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湖的诗句 11、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吴融《离岐下题西湖》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张煌言《忆西湖》
4、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田庶《西湖柳枝词》
5、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6、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7、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8、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9、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冯子振《鹦鹉曲·忆西湖》
10、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董斯张《夜泛西湖》
11、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王瀛《曲院风荷》
12、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李绅《重别西湖》
13、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子昂《岳鄂王墓》
16、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17、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9、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2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叶森《蝶恋花·西湖感旧》
22、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张野《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23、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4、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1、西湖依旧流。——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2、西湖岂忆相思苦。——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3、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董嗣杲《齐天乐》
4、钱塘风月西湖柳。——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5、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6、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7、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严公贶《题汉州西湖》
8、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9、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0、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11、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薛昂夫《西湖杂咏·春》
12、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5、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16、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17、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8、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9、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20、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22、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严公弼《题汉州西湖》
23、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2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25、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2、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张煌言《忆西湖》
3、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杨周《苏堤春晓》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
5、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6、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7、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8、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叶森《蝶恋花·西湖感旧》
10、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11、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吴融《离岐下题西湖》
12、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13、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冯子振《鹦鹉曲·忆西湖》
14、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子昂《岳鄂王墓》
15、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张煌言《忆西湖》
16、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17、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8、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董斯张《夜泛西湖》
19、涨西湖、半篙新雨,麴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
20、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21、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田庶《西湖柳枝词》
22、潋艳西湖水一方,吴根越角两茫茫。孤山鹤去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m.ju.51tietu.net)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钱谦益《西湖杂感》
2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4、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2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28、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李绅《重别西湖》
29、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王瀛《曲院风荷》
3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31、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3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33、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张野《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1、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万达甫《南屏晚钟》
2、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3、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孙锐《*湖秋月》
4、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杨周《苏堤春晓》
5、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陈糜《双峰插云》
6、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7、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8、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许承祖《湖心亭》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0、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11、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贡性之《涌金门见柳》
12、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王瀛《曲院风荷》
13、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白居易《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14、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杨柳深处是苏家。——白居易《杨柳词》
17、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张煌言《忆西湖》
18、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19、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董斯张《夜泛西湖》
20、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子昂《岳鄂王墓》
21、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郁达夫《南游吟草》
22、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尹廷高《雷峰夕照》
2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4、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25、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许承祖《花港观鱼》
26、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田庶《西湖柳枝词》
27、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28、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李绅《重别西湖》
29、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30、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31、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黄任《西湖杂诗》
西湖是我们国家千年历史来的一大景观之一,自然少不了赞美它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湖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2、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3、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4、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5、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6、钱塘风月西湖柳。——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7、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9、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11、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12、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赵汝茪《汉*·着破荷衣》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15、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写巢湖的诗句
有关巢湖的诗句
描写巢湖的诗句
赞美巢湖的诗句
有关巢湖的古诗
描写巢湖的句子
巢湖景色的古诗
关于巢湖的四句古诗
关于巢湖的古诗词
描写巢湖的优美句子
描写巢湖的完整古诗
描写巢湖银鱼的古诗
写过巢湖的古诗词
描写八百里巢湖的古诗
黄巢的诗句
鸟筑巢的诗句
黄巢诗句
鸟儿归巢的诗句
黄巢诗句三首
关于黄巢的诗句
倦鸟归巢的诗句
关于鸟巢的诗句
鸟归巢的诗句古诗
带巢字的古诗句
鸟归巢的古诗句
鸟儿筑巢的诗句
雀巢有关的古诗句
关于归巢的诗句古诗
描写燕子筑巢的诗句
黄巢古诗菊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