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关于古诗中带声调的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带声调的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带声调的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带声调的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3) 语录(5k+) 说说(18) 名言(942) 诗词(701) 祝福(7) 心语(267)

  • 普通话中的声调

  • 文艺,体育
  • 普通话中的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阳*,上声,去声,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下面小编整理了普通话中的声调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普通话中的声调

      (一) 声调及作用

      1. 声调:主要指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又叫字调

      2. 声调的变化是语言富有音乐性,各种声调的有规律的安排可以构成诗歌的节奏

      3.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二) 调值和调类

      1. 调值: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形式。普通话里有高*调(55)、高开调(35)、降开调(214)、全降调(51)

      2. 调类:声调的种类。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阳*、上升、去声

      (三) 声调的标记法:五度标记法

      四声发音口诀

      (四) 声调练*

      1. 应该在气息、声调、功名有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若控制不好,容易在上升、去声上出毛病

      2. 声调是否追却是语音是否表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声调不准, 而感觉到口音不准的情况很多

      3. 练*时可采用单音节联系以及各种组合方式的多音节练*

      (五) 声调练*注意事项

      1. 阴*往往发的不够高、易下滑,把55变成53

      2. 阴*为窄元音时发音容易挤

      3. 阳*发音容易拐弯,将35读成335

      4. 上声音下行下不去,上行发不到家

      5. 取胜字发音容易劈、破,尤其是去声音节作重音时

      6. 发欺生不要挤,不用拙力,始终有气息支撑的感觉

      普通话声调绕口令

      板凳与扁担

      板凳宽,扁担长。

      扁担没有板凳宽,

      板凳没有扁担长。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你说最后扁担到底绑没绑在板凳上。

      兜装豆

      兜里装豆,

      豆装满兜,

      兜破漏豆。

      倒出豆,补破兜,

      补好兜,又装豆,

      装满兜,不漏豆。

      普通话考试声调组合训练

      按声调组合顺序练,注意气息与声带的协调控制。

      1.阴阴

      工兵、拥军、东风、参加、西安、秋收、拉丁、非洲播音、交通、磋商、周刊、参军

      2.阴阳

      胸怀、加强、资源、坚决、高潮、新华、新闻、欢迎、鲜明、工人、飘扬、编排、宣传

      3.阴上

      黑板、刚果、批准、发展、班长、听讲、艰苦、生产、施展、灯塔、充满、争取、加紧

      4、阴去

      方向、飞快、庄重、单位、通信、根据、播送、音乐、拥政、夸耀,规范、经济、深入

      5.阳阴

    [阅读全文]...

2021-12-20 20:13:09
  • 日语发音的声调和语调

  • 日语
  • 日语发音的声调和语调

      你知道日语发音的声调和语调是怎样的吗?你对日语发音的声调和语调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日语发音的声调和语调的知识,欢迎阅读。

      (1)日语的声调与汉语的声调

      汉语将音的高低称为“声调”,依音节中的高低变化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妈和马)。与此相对,日语在一个音节内没有高低变化,是通过音节之间的高低变化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发音分为高、低两种,由此构成日语的声调。

      汉语除了部分汉字外,每个汉字都由固定不变的声调表示该字的意思,而日语声调的主要功能为标识词和词的界线。

      (2)声调的类型

      日语普通话的声调有两个主要规则。

      ①单词的第一个音节和第二个音节的音高一定不同。第一个音节低,则第二个就高。第一个音节高,则第二个就低。

      ②一个单词的声调中,或没有下降,或只有一处下降。

      为此,日本人一听到声调下降,就会感到一个单词说完了。

      上例a的もう(已经)下降了一次,是一个词,与后面的しました(干完了)结合,被理解为两个词组成的句子。而b下降的地方只有一处,被认为是一个词。由此可见,单词的声调在区别句子意思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与汉语做个比较。我们将汉语的发音用日语声调符号表示一下。

      可以说,日本人听了以后会感到汉语一个词中居然有这么多升降变化。如果用日语发同样的单词,则是以下情况。

      可以说,日本人学*汉语时,声调的升降是个难点,不容易把握。而*人学*日语则往往关于升降,发音听上去不自然。为了掌握自然的日语发音,请别忘记上述两条规则。

      下面介绍名词声调的四种类型。注意有后续助词时有些词声调下降,而有些不下降。

      ①*板型:第一个音节低,后面的都高。

      这种类型中由三至四个音节组成的词较多。日语中四个音节的名词最多,所以在说到日语与其他语言的区别时,这种声调类型往往给人留下较深印象。

      ②头高型:第一个音节高,后面的都低。

      ③中高型:第一个音节低,第二个以后的某个音节降下来。

      这种类型中没有一个或两个音节的词,三个音节以上才会出现。

      ④尾高型:第一个音节的词,然后一直高到最后,在后续助词的地方降下来。

      这种类型中没有一个音节的词,四个音节以上的词也不多,而两个和三个音节的词较多。但是无论音节多少都要在后续助词的地方降下来。请注意不要在此之前下降。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日语“一个单词的声调中,或没有下降,或只有一处下降”的原则。而且,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复合词也只有一处下降。例如“日本語教育”这个词,由にほんご和きょういく两个词组合而成,如果还按原来声调发成にほんご|きょういく,则被理解为两个词,作为一个词必须是にほんごきょういく,只下降一次。

      语调

      每个单词有各自的声调,句子也有抑扬顿挫。我们把这种抑扬顿挫称为语调。

      (1)短语和陈述句的语调

      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声调,而且在句子中受其他要素的影响较小。日语中无论是短语还是陈述句都有开始高,往后则整体音高逐渐降低的倾向。先来看短语的语调。

      普通话中句首的ni并不比句尾的sha声调高。

      当读个别单词时,日语的和的各自保持同样的高度,但形成一个短语时,全体语调呈如下情况:即一边保持着原来的声调,一边按“开始高后面逐渐下降”的语调原则而变化。

      如果发音时的和的高度相同,则表示特别强调某种意义,例如“不是说你的书包,而是指书。”反过来说,想强调的地方则要提高语调,练*时要注意。

      下面举例说明陈述句的语调。

      (2)疑问句的句尾语调

      疑问句的句尾读升调。「これは ほんですか」的「ですか」在表示疑问时声调上扬,而表示确认的「これは ほんですか」的「ですか」则读降调。一般绘画中有时会省略「ですか」,只说「ほん?」(是书吗?)「ほん。」(对,书。)会话也可以成立,可见语调的重要。不过,「ほん」的声调还应该保持,在这个前提下将「ほん?」的句尾语调提高。

      另外,「なんですか。」(是什么?)表示一般的疑问,而「なんですか。」(<到底是>什么呀?)则有责备对方的语气。

      如上所述,语调在明确句子意思和发音自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反复听录音中的会话,做模仿练*是不可缺少的。练*时一定要注意句子整体的升降变化。

      汉语中有许多方言,词汇和发音上与普通话有所区别。日语中也有方言,虽然与日语的普通话不尽相同,但是,这种区别比汉语的方言差距小得多,只要学好基本的声调和语调,无论哪里的日本人都能理解你说的日语。

      拓展阅读:学*日语的小技巧

      “三皮”原则

      要想征服日语,首先,头皮要硬!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也不要放弃!

      其次,嘴皮要勤!时时刻刻操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嘴皮勤,才能把说惯了中文的 嘴练成中文日文同样流畅!

      第三,脸皮一定要厚!不要怕别人笑话,别人越笑,越要充满激情地、起劲地、加油地练, 一定要用一口流利的日语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愚蠢的'、短视的!

      不要面子要里子!

      環境を変え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しかし、自己 の考え方は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る。

      (你不可能总是控制环境,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

      “三大”原则

      苦练日语时,一定要“大声说”,因为只有大声说才能刺激你的听觉,增强你的自信,加深你的记忆,达到终生不忘,*人读外语的声音 实在是太小了!

      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大胆说”,不要害怕犯 错误,要热爱丢脸。记住:犯的错误越多,纠正的错误也就越多,进步才越大。

      我们天生就会讲世界上最难的汉语,日语又算得了什么呢?没什么了不起。

      要保证日语的成功,还必须要“大量说”, 要让你的口腔肌肉不停地运动,量变才能引起质变。练*的量如果不够,你再刻苦学日语也是没有用的。

      失敗に失望するな。もし挑戦しないなら、そ れは失敗と同じなのだから。

      (失败了,你也许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注定要失败。)

      “三一”原则

    [阅读全文]...

2022-05-03 07:18:29
  • 古诗中的春

  • 古诗中的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临人间,带给人间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歌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路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阅读全文]...

2022-01-23 19:06:37
  • 汉语拼音“声调”知识

  • 知识,语文
  • 汉语拼音“声调”知识

      随着*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好多外国人都在学*汉语普通话!下面给大家介绍汉语拼音“声调”知识,欢迎阅读!

      汉语拼音“声调”知识

      声母21个(含y、w23个),韵母39个,声调4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即使声母韵母相同,如果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

      声调4类,分别:

      (1)阴*(如ā),念高*调55。

      (2)阳*(如á),念高升调35。

      (3)上(shǎnɡ)声(如ǎ),念低降升调214。

      (4)去声(如à),念高降调51。调值的描写,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就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竖线作标尺,自上而下分为高、半高、中、半低、低等五度。然后分别用横线、斜线、折线按声调的实际读法标明它们的升降起止度数。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由音高决定的,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的松紧。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第一声),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五度声调调型图

      初教声调,我们可先用五度声调调型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体会声调音高的变化过程。

      同时,我们可以结合五度声调调型图,介绍每个声调的调型。学*汉语声调,掌握每个声调的调型特征很重要。

      第一声(55),是一个高*调型,中间没有升降的变化。

      第二声(35),是上升调型,起点较低。

      第三声(214),在传统的语音教学中,先降后扬(降升调)。但是实际说话时念降升调的时候比较少。即使在句末尾或单独使用时,其实调值也很难达到214。所以*年来语音教学界把211作为第三声的辨认特征来指导学生。这样免去了很多弊端,教学效果也较好。

      第四声(51),是下降调型,从最高点5度降到最低点1度。

      声调小练*

      大家在练*时可以假设标有5个刻度的竖线移到自己的前胸,最高处[5]在锁骨窝处,最低点[1]在腰带上方。你在这5个刻度之间上下滑动,从[5]—[5]是阴*,从[3]—[5]是阳*,从[2]—[1]—[4]是上声,从[5]—[1]是去声,体会一下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

      手势法

      通过五度声调调型图使学生对汉语四声调的音高有了认识以后,我们也可以结合手势法,显示音高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高的认识。

      具体做法是:用手指按照四声调的'符号划动的同时,随音高的变化发音。如发第一声时,手指由口部向外*摊,表示高*调55;教第四声时,手指由高向下划,表示下降调51。

      声调标注: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主要母音就是主要元音,也就是韵母的韵腹。有a、o、e的韵母,a、o、e就是主要元音。以单元音i、u、ü作为韵母的,i、u、ü就是主要元音。韵母iou、uei、uen省略成iu、ui、un后,韵腹o、e不见了。调号标在哪里呢?现在的*惯办法是标在后一个元音字母上,即标在iu的u上、ui的i上。un当然标在u上。

      标声调首先要读准字音,这样就不会标错第几声。但在读准音的情况下还请记住,标声调有一个规律:所有声调都是标在韵母上的,不过,标在哪个韵母上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一般是按开口大小标调的,aoeiuü,都是标在开口大的上面,不过iu比较特殊,两个在一起时就标在后一个上面。有句顺口溜可以帮助记忆:“有a找a,没a找oe,iu一起标在后。”举例说明:mào yóu wěi jiāng xiǎo liù guǐ。

      声调简介

      声调就是语言的音调的变化,声调又叫字调。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普通话里“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声调和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在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就造成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声调。

      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和音乐中的音高是有区别的。音高有两种,即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音乐中的音高属于绝对音高,在音乐里,如C调的1,不管谁来唱,也不管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音高都是一样的,绝对音高在语言里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例如“天”,用低音5度读它和用高音5度读它意义都不会发生变化,还是“天”的意思。

      声调的音高则是相对的,不要求音高的绝对值。由于不同人各不相同,声调高低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发得同样高。女人和小孩儿由于声带比青年男子短一些、小一些,所以波长短一点,音高与波长成反比,所以他们的声调音高大多数情况下要比青年男子高一些;此外,声调的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声调意义

      声调是指声音的调子而说的。字有字调、词有词调、句有句调、语有语调,各有各的调子,一般所说的“声调”,都是指“字调”,是每一个字的本来声调,也叫做“本调”。分析汉语的语音结构,常把每一个语音单位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来研究。

      *人刘复(半农)把汉语的语音分成“头”、“颈”、“腹”、“尾”、“神”五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声母、介音、主要元音、韵尾、声调五个部分。前四个部分是构成音节的音素,最后一个成分——声调,就是指全字读音的高低了。而这五部分之中,最重要的是主要元音跟声调,因为,在汉字中任何一个字都少不了它们。

      说明声调得分“调类”跟“调值”。

    [阅读全文]...

2022-01-27 18:28:25
  • 古诗中的月亮

  • 月亮
  •   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把酒问月》

      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阅读全文]...

2022-01-20 22:42:49
  • 古诗中的春节

  • 春节
  •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南宋)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46:49
  • 古诗中有夏的诗句

  • 古诗中有夏的诗句

      关于夏天的模样,在古人的诗词里,有急风骤雨的热烈奔放,有荷花云朵的温柔可爱,更有温柔缱绻的'情话。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阅读全文]...

2021-12-17 20:15:32
  • 汉语拼音声调练*方法

  • 方法,语文
  • 汉语拼音声调练*方法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第一声),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小编整理了汉语拼音声调练*方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大家在练*时可以假设标有5 个刻度的竖线移到自己的前胸,最高处[5]在锁骨窝处,最 低点[1]在腰带上方。你在这5 个刻度之间上下滑动,从[5]—[5]是阴*,从[3]— [5]是阳*,从[2]—[1]—[4]是上声,从[5]—[1]是去声,体会一下声调高低 升降的变化。

      手势法

      通过五度声调调型图使学生对汉语四声调的音高有了认识以后,我们也可以结合手势法,显示音高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高的认识。

      具体做法是:用手指按照四声调的符号划动的同时,随音高的变化发音。如发第一声时,手指由口部向外*摊,表示高*调55;教第四声时,手指由高向下划,表示下降调51。

      声调标注: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主要母音就是主要元音,也就是韵母的韵腹。有a、o、e的韵母,a、o、e就是主要元音。以单元音i、u、 ü作为韵母的,i、u、ü就是主要元音。韵母iou、uei、uen省略成iu、ui、un后,韵腹o、e不见了。调号标在哪里呢?现在的*惯办法是标在后一个元音字母上,即标在iu的u上、ui的i上。un当然标在u上。

      标声调首先要读准字音,这样就不会标错第几声。但在读准音的情况下还请记住,标声调有一个规律:所有声调都是标在韵母上的,不过,标在哪个韵母上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一般是按开口大小标调的,aoeiuü,都是标在开口大的上面,不过iu比较特殊,两个在一起时就标在后一个上面。有句顺口溜可以帮助记忆:“有a找a,没a找oe,iu一起标在后。”举例说明:mào yóu wěi jiāng xiǎo liù guǐ

      声母21个(含y、w23个),韵母39个,声调4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即使声母韵母相同,如果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

      声调4类,分别:

      (1)阴*(如ā),念高*调55。

      (2)阳*(如á),念高升调35。

      (3)上(shǎnɡ)声(如ǎ),念低降升调214。

      (4)去声(如à),念高降调51。调值的描写,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就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用一条竖线作标尺,自上而下分为高、半高、中、半低、低等五度。然后分别用横线、斜线、折线按声调的实际读法标明它们的升降起止度数。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由音高决定的,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的松紧。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第一声),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五度声调调型图

      初教声调,我们可先用五度声调调型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体会声调音高的变化过程。

      同时,我们可以结合五度声调调型图,介绍每个声调的调型。学*汉语声调,掌握每个声调的调型特征很重要。

      第一声(55),是一个高*调型,中间没有升降的变化。

      第二声(35),是上升调型,起点较低。

      第三声(214),在传统的语音教学中,先降后扬(降升调)。但是实际说话时念降升调的时候比较少。即使在句末尾或单独使用时,其实调值也很难达到214。所以*年来语音教学界把211作为第三声的辨认特征来指导学生。这样免去了很多弊端,教学效果也较好。

      第四声(51),是下降调型,从最高点5度降到最低点1度。

    [阅读全文]...

2022-04-27 09:03:54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 年华
  •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临水不敢照,恐惊*昔颜。——马戴《落日怅望》

      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8、随意落*沙,巧排作、参差筝柱。——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3、燕子又将春色去。——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张炎《解连环·;孤雁》

      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江宿》

      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21、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2、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2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29、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3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3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2、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33、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3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5、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36、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0、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2、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4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4、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46、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47、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王元鼎《醉太*·;寒食》

      48、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9、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薛逢《长安夜雨》

      50、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51、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52、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阅读全文]...

2022-01-28 21:47:45
  • 古诗中的月作文

  • 古诗中的月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中的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3-06 18:09:38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句子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语录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说说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名言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诗词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祝福
古诗中带声调的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