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关于科学里的古诗自创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科学里的古诗自创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科学里的古诗自创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科学里的古诗自创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17) 语录(73) 说说(12) 名言(68) 诗词(335) 祝福(4k+) 心语(480)

  • 自创励志古诗词

  • 励志,古诗文
  • 自创励志古诗词

      导语: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我告诉自己:我不想做一个终生空虚而又碌碌无为的人。我踏下的每一步,都应该稳重而又踏实。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自创励志古诗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

      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0、《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

    [阅读全文]...

2022-04-06 00:03:37
  • 自创励志古诗词

  • 励志
  • 自创励志古诗词

      导语: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我告诉自己:我不想做一个终生空虚而又碌碌无为的人。我踏下的每一步,都应该稳重而又踏实。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自创励志古诗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赠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

      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0、《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

    [阅读全文]...

2022-07-21 06:49:29
  • 小学自创诗歌

  • 诗歌,小学,文学
  • 小学自创诗歌

      自创精彩的儿童诗,那是创作的幸福之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自创诗歌,希望大家喜欢。

      一

      祖国可爱的小鲜花们

      当你们大把大把的花着爸爸妈妈的钱时

      当你们离家出走和爸爸妈妈玩失踪时

      你想过爸爸妈妈吗

      和爸爸妈妈吵架时你的每句话就像一个刀

      在爸爸妈妈心上划一个伤口

      献血一滴滴的落下

      时间久了

      伤好了

      疤却留在了那

      在学校里认识一群社会姐

      每天一起鬼混迟到旷课

      你很厉害吗?你比别人高一等吗?

      不!在别人眼里

      那是最丢人的

      真正光荣的是进年级前十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

      不努力只有穿不完的地摊货

      只有被别人使唤

      社会是残忍的

      你只有踏入社会才知道

      爸爸妈妈和老师当时对你的好

      从现在开始

      努力学*吧

      二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

      在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妈妈,

      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三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四

      杨树直挺几丈高,

      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

      香椿叶子像羽毛。

    [阅读全文]...

2022-07-22 05:18:18
  • 学生自创的谷雨诗歌

  • 诗歌,谷雨,学生
  • 学生自创的谷雨诗歌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自创的谷雨诗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谷雨的雨

      一场细雨,不是

      季节的约会,但今天

      恰好是谷雨

      悄然而来的雨

      在雨罩的门楣上

      黯然飘落

      从此,与窗棂有了

      些许距离

      谷雨的雨

      是祖先额头上

      第一抹汗珠,它

      流淌的地方

      就会想起,犁尖

      穿透尘埃的声音

      一个娴静的'少妇

      顾盼着寻找

      深夜未归的孩子

      在邻居的门前,轻轻

      呼唤孩子的乳名

      倾听

      是否有熟悉的

      回声

      有雨的谷雨

      想起,布谷的呼唤

      有雨滋润的歌喉

      就不会,唱

      那么难听的歌谣

      谷雨的雨

      与芭蕉无缘

      否则,那首名诗

      应

      从我的口中

      吟出

      有雨的谷雨,和

      无雨的谷雨,都在

      祖先疲惫的脊背

      刻上

      深深的弯弯的沟壑

      延续着,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的美丽

      传说

      不论是有雨,还是

      无雨

      谷雨的雨

      都不是雨,在清晨

      雄鸡的那声长啼

      后面,定是

      鸭猫鹅狗的同声合奏

    [阅读全文]...

2022-06-22 17:27:23
  • 中学生自创诗歌3首

  • 中学生,诗歌
  • 中学生自创诗歌3首

      1:春意

      东风连发春意生,

      草青花香彩云回。

      蝴蝶轻盈飞舞,

      麻雀私语流年。

      金光闪闪的阳光,

      扣敲希望的旋律。

      高歌声声纵情,

      闲云野鹤相依行。

      蔓延墙外的笛鸣,

      夹道低吟的诗兴,

      与那桃红柳绿随,

      春意频频动我心。

      2:走在小路上

      走在小路上

      在一个寂静的晚上

      在一条幽幽小道上

      我走着

      我听见......

      丛中蛙鸣

      我听见......

      风儿在唱歌

      我继续走着

      不经意间抬头

      我看见了

      看见流星划过天际

      看见星星在对我眨眼

      我看见了,看见了许多

      在这寂静的月夜

      我永远不停息地走着,走着

      ......

      3:耳与话

      你在的我的左右倾听世界的声音

      在我细心的'听取声音时难免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

      或许是激励或许是嘲讽,

      我的耳朵塞满了不知是甜美还是酸苦的话,

      或许是暧昧或许是憎恶,

      我的耳已无法避免我要面对话,

      或许是真实或许是虚伪。

    [阅读全文]...

2022-05-05 18:15:26
  • 自然科学论文

  • 毕业
  • 自然科学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科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生存及发展的两大主题,对人类世界的存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但人类的活动在某些方面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一、生态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冲突

      (一)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论研究出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姿态。科学技术的异化造成了人们心态的变化,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发展利益,而忽视了对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造成的恶劣影响。科学技术并不是生态问题产生的唯一原因,但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作用下的产物,相对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虽然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是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文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时候,也在承受着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物。2015年,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以真实的数据呈现了雾霾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究其根源是科学技术发展下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以生态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从单一现代性走向多元现代性是现代性自我否定的结果,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的生态参与主体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由环境问题衍生的道德问题、健康卫生问题等呈现了多种的问题形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尊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科学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作为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下,保留我们最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以生存的空间。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途径

      (一)创新驱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指导实现对社会生产力水*的有效提升,咱满足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实践带来更多的生产力发展的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将科学技术作为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和总要因素,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利益的维护。科学技术创新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特色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不断的挖掘技术创新点,在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基础上,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稳步发展。同时科学技术创新应该善于学*和借鉴,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进行有力的吸收,在不断的摸索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理论建设的统一

      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上也要实现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经济的快节奏发展让人们迷失在利益和欲望的追逐之中。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上提升人们的思维模式,通过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促进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发展。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性把握,确立科学的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模式,树立大众普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倡导多元化、健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为生态文明与多元现代性的实现提供了哲学基础,实现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丰富统一,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化生产实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同生态文明建设保持一致性。生态文敏建设作为重要的时代话题将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更加具体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存在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调和的,从技术上、理念上实现不断的更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生态文明这一建设理念作为总体的发展方向,实现对现代化建设的保驾护航,促进现代化建设向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科技成果的同时,实现积极有效的生态文明的建设。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本源的认识越加困惑,却找不到合适的哲学思想加以诠释。然而,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不但没有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苍白,反而因科学的发展而愈发生动。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本,而现代自然科学正可予“道”一个很好的注解。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来看“道”的本质、“道”的性质、“道”的运动和发展,以及人所持之道,既是新的视角,又是新的发展。

      关键词:道家;道;自然科学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28-03

      很多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十分关注道家思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科学发现同老子的“道”相联系,并称从道家思想处获益匪浅。例如,著名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其《*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对道家思想不吝笔墨,仅《道家与道家思想》这一章就约15万字。并在其引言中说:“道家思想中属于科学和‘原始’科学的一面, 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也曾声言,“他正在对三十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质到底是什么而为难”时,由于想到《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寓言时才想到这基本的物质可能就类似于混沌。“它可以分化为一切基本粒子,但事实上还没有分化”。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则指出:“*古代对物质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最基本的结构是粒子,粒子是可以数得出来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是连续性的。粒子的观念起源就是阳和阴。连续观念的起源是公元前600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摸不清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钟情于道家思想呢?以笔者之见,正如英国当代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言:“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3]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突飞猛进,一方面向人类揭示出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奇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多数原有的哲学思想变得苍白无力。特别是现代物理学,过去100年间将原有的理论大厦推倒又重盖,对“万物之理”的研究越深入,对自然本源的困惑也越多,然而却找不到可将其加以诠释的思想武器。但是,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对“道”的阐述不但神奇地可以与科学前沿相挂搭,而且“道”的影子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愈发清晰。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于古人对自然哲学的伟大成就。以下笔者试着以自然科学的观点,对道家的“道”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很明显,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然而,纵有一万个人读《道德经》,恐怕也会有一万种对“道”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老子抽象出来表示产生万物的精神力;还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道理”,类似于朱熹的“理在事先”,即产生物质的是唯心的“理”。“唯心论”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若以现代科学的逻辑,“唯心论”却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我们先从科学之“理”来说起。

      首先讲什么是科学。《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以霍金的解释,科学其实就是人企图通过一系列规律及定律来解释世界。这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因为科学之理超脱于神而存在。说上帝创世“只是增加了上帝由谁创造的问题而已”。在西方,一般认为最早企图为自然立法的是爱奥尼亚人(属古希腊文明)[3]。而*则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阴阳八卦等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5]而对于道家,至少有两个论点是贯穿始终的:第一,对于“道”这一世界规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信,否定宇宙由神权支配;第二,天地万物和人类虽然纷繁万端,但皆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统一性[9]。也就是说,道家与科学的观点一样,都主张自然之本是通过客观规律对世界进行支配的。

      那么,“道”是不是“理”呢?笔者认为不是。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注意,老子认为道是“物”,而且“先天地生”。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既然生万物的是道,有生于无,而不管“一”、“二”、还是“三”,都是“有”,那么“道”只能是“无”。

      在一些人看来,“无”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似乎与道是“物”的观点相矛盾。但是,若以现代物理学观点来看,则不难找到解答。第一,“无”本来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就算我们能抽走一个密闭容器内的所有分子,那么容器中依然会有各式各样的辐射和能量,还有无孔不入的中微子;就算我们能抽走这个容器内的所有物质,那么这个容器内的空间依然会不断地出现不停互相湮灭的正负粒子,即“真空涨落”。另一个例子,我们在地球上能用天文望远镜望见色彩斑斓的猎户座星云,但如果你真能实地探查一番的话,必定会发现那里什么也没有,因为那里物质的密度比我们能在地球上制造的最空的“真空”还要低。第二,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认为“无中生有”并非不可能。霍金认为,宇宙很可能就是起源于一个膨胀超过临界点的混沌粒子[4]。以M理论为例,宇宙的可能性不止一个,事实上有无限多种可能性“合成”了现在的宇宙,宇宙起源于更高维“膜”上,“膜”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物质[3]。多重的宇宙本来应该是无限,然而它们却并不为实体所见,正是有无相生关系的最好注解。由上,“道”虽然是“无”,但它依然是物质,好比数字零表示“没有”,但作为一个字符,它依然是“有”,不可忽略。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道”字,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道已经有了“路”的意思。笔者认为,老子的“道”正是取的“路”的意思。那么,“无”也会有“路”吗?以现代物理观点,答案是肯定的。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很难解的效应,即两个分出自同一粒子的粒子,对其中一个粒子施加作用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而不论两者的距离――即使是相距上百亿光年也一样。这种“不可理喻”的效应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现在来看,这种“幽灵”不正是一种无形的“路”吗?而这种“路”存在于不确定性主导的量子领域,正如老子所言:“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何况现代物理还认为万物的信息都储存在超维“全息图”中,即使物体落入黑洞信息也不会丢失[3](霍金为此打赌还输了一本百科全书)。如此,这样的“全息图”还真是通往万物奥秘之“路”,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道的性质与运动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令笔者想起了《易经》中的数理变化(二的零次方是一……二的三次方是八,即八卦),如果没有“道生一”这句,确实颇有毕达哥拉斯“数即万物”的意味。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道家认为道是万物本源,然而要形成万物,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数理变化,也就是“道”通过“理”来实现自己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说的“道理”,应该是“道之理”,而不是“道即是理”(事实上,《道德经》中将道的功能称为“德”)。《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们将外在世界看作是“道”,也即“常道”,将科学看作“可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道=客观世界;可道=科学。这个公式表明:一方面,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道”,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另一方面, 这种同时包含了客观与主观属性的“可道”又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必然方式,除此以外别无他途[10]。

      道既“可道”,而又非“常道”。联系上文提到的公式,也就是说科学可以认识世界却又不能订立普适稳恒的道理。老子似乎认为人的认识有一个限度,科学也一样,它不是全能的。相对于爱因斯坦毕生都致力于寻找可以解释万物的“大统一理论”,量子力学领域则接受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原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告诉我们还不曾被测量的量子系统处于一个真正不确定的状态,说它处于一个特殊的未知状态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量子力学领域,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粒子的行为只能以概率描述。不确定性原理正符合了道家“道法无常”理念。难怪曾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量子力学另一个颠覆性的理论是其主观性,也就是说,观测者可以影响到客观实验的结果。用海森堡的话来概括就是:“在我们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中,当我们必须处理只有用最精巧的工具才能深入进去的那部分自然时,我们本身的活动就变得很重要了。”对此,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觉得无所适从,甚至陷入到主观唯心的怪圈当中。事实上,*传统哲学自始至终都没有陷入物我两分的僵化境地,这点在道家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在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道家往往可以给今人以深刻启示。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类世界里存在美与不美、善与不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相对事物,对此我们都*以为常,但老子却认识到这些现象的本质。假设有一座十层楼房与一座*房,无论是否有人看到过它们,它们仍然会实实在在地矗立在地面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认识不会对外在世界或称作实在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然而当我们用高和矮去认识它们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尽管“高楼房”与“矮*房”仍然客观地存在于原来的处所,与它们被认识之前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高”与“矮”却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附加其上的主观因素[10]。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来就在“道”之内,而且人本来就是一种“测量工具”,何况我们观测时往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这就注定我们不可能纯粹客观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大概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真谛吧。

      老子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即是,道不随任何主客观事物而改变,它不断运动而永不停息。然而后面几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看起来晦涩难懂,而且随各人理解不同译法不一。那么,这个“大”、“逝”、“远”、“反”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既然有“字之曰道”一句,那么后一句必然是老子给“道”下的定义,也就是“强为之名曰大”。上文说过,道虽是“无”却无所不包,独立于天地而延展至无限,所以说“大”,一点都不为过。但是,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用形容词来命名“物”,不太恰当,实非不得已,故称:“强为之”。后面好几个“曰”字,应该可以理解为逻辑递进,但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考虑到道是“天地母”“先天地生”,所以这句应该说的是道的本质,道的逻辑衍生关系。“大”这个词,本来形容的是物质与空间,从现代自然科学角度来理解,宇宙的本初基质就是空间,上文提到空间貌似无物而实际上却也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物质,是无限的“大”。不过,光有空间却是无意义的。自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以来,人们知道时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试想,如果没有空间事物的变化,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子曰:“逝者如斯夫。”“逝”字明显指的是时间,有了空间的变化,才会有时间的意义。时空一体,永恒发展,延伸至无穷,故曰“远”(“远”字既可以形容空间也可形容时间)。时空无限发展,于是我们遇到了“反”。

      什么是“反”?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反”是道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这事物的本质属性却滋生了事物演化的动力。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物质都会向从有序到无序、由低熵向高熵发展。现代宇宙学也认为,宇宙初始阶段是低熵有序,而终结于高熵无序,两者互为反面。这正是任何事物都会向其反面发展的例证之一。同时,“反”在古文中有“返”的意思,也就是说,道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正反“箭头”,道便成了螺旋状行进的力量。纵观整部《道德经》,处处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三、人之道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肯定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也就是“四大”之一,但是这“四大”却并非*级。其中,“四大”最高一级的是“道”,上文说过,道是万物本源,所以万物必须循道而行,人自然也不例外。老子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道”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以求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9]。而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正是科学的精神。 回过头来,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先要法地、法天,然后才能法道呢?古人不比现在能掌握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不知道地球外还有什么。但是,身处农耕社会的古人会更深刻地意识到人对于土地的依赖,而且在低污染的环境下会体会到其它生物对大地的依赖。笔者认为,老子的“地”,可以看成现代名词“生物圈”,可以看成古人对生态系统的意像。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主张生物与环境是协同进化的关系;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衡;破环生态系统其中一环,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响应。同样,身为生物圈一员的人类,如果不尊重这些规律,随意破坏,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强烈反弹。人改变不了自己的生物属性,那么人就必须依存于生物圈,人就必须遵守生态学规律。所以“人法地”,人必须先顺应自己所处的大地,然后才是“天”(气象、天文等),因为“天”的影响,是通过“地”(生物圈)引起的。*代出现的全球变化问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人类未来应该怎样做,才是“顺天应道”呢?道家主张人应当“返璞归真”。庄子曰:“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也就是说,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本真,不强求妄为。那么,人究竟应该怎样守卫“本真”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莫里斯认为:“科技进步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进化的速度,以至于人类根本来不及去适应它。”[8]莫里斯指出,人类的行为已经随现代环境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适应于我们经过千百万年进化的机体。于是,无怪乎现代人多半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我们的本性并不适合坐办公室看电脑,并不适合坐在铁皮里开车……我们的身体更适合山野间奔跑,丛林间采果……总之,我希望人类未来的发展能更多照顾我们的自然属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自然母亲,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本真”。

      综上,以现代科学思想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道家思想,道家这个古老的思想体系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来。以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家之“道”,会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来理解“道”之精髓,体味“道”之奥妙,并在当今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发扬“道”之精神。因为“道可道”正是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约瑟.*科学技术史(第2卷)[M].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董光壁.当代新道家[M].华夏出版社,1991.

      〔3〕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史蒂芬霍金.果壳中的宇宙[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商务印书馆,1977.

      〔6〕周德丰,陆信礼.*传统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J].国内哲学动态.1985,(11).

      〔7〕海森堡.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M].科学出版社,1974.

      〔8〕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9〕吕锡琛.论道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哲学研究,2000,(4).

      〔10〕韩吉绍,张鲁君.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与道家[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11〕丁原明.道家对于科学的价值[J].人文杂志,2006,(4).

    [阅读全文]...

2022-03-23 01:31:12
  • 小学生自创短诗歌大全

  • 诗歌,小学生
  • 小学生自创短诗歌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自创短诗歌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笋》

      悄悄地/拱出大地/想来打听/春天里/树绿的秘密/花开的消息

      二、《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三、《小苹果》

      苹果红通通

      像个害羞小女孩

      看了就想咬一口

      好甜好滋味

      一口接一口

      一颗又一颗

      一篮苹果

      一下子吃光光

      红苹果甜又甜

      青苹果酸酸的

      都是苹果

      口味差真多

      难怪

      红苹果讨人欢心

      也爱吃红苹果

      四、《感恩的心》

      沐浴着爱的阳光,

      感受着爱的滋润,

      倾听着爱的语言,

      走在充满了爱的道路上。

      爱,来自哪里?

      来自妈妈的怀抱。

      妈妈的爱是一杯浓浓的茶,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摇篮。

      爱,来自哪里?

      来自妈妈的一声问候。

      妈妈的爱是雨中的一把伞,

      妈妈的爱是寒风里的一件棉衣。

      因此,

      我要怀着感恩的心,

      去细细品尝那一杯茶。

      因此,

      我要怀着感恩的心,

      去听听那一声声唠叨。

      我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轻轻叫一声:“妈妈!”

      五、《祖国,感谢您》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

    [阅读全文]...

2022-06-01 16:52:22
  • 儿童自创诗歌

  • 诗歌,儿童
  • 儿童自创诗歌

      诗歌的内容一般比较简短,语言凝练,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的描绘,只是选取现实中最有特征性的片断,将作者的情感与表达融为一体,勾勒出诗歌的意象。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儿童自创诗歌,希望对您有帮助。

      《花蕾》

      公园里万紫千红

      花儿朵朵

      开得真美

      每一朵温柔的笑靥里

      都有孩子们的影子

      《激动的眼睛》

      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

      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

      一颗颗晶莹剔透

      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

      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

      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

      咿咿呀呀地细诉着

      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

      天空湛蓝如水

      是谁 用润湿的红手帕

      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

      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

      对对白鸭游碧水,

      双双木桨荡画船。

      嫦娥羡慕儿童节,

      织女思凡懒做仙。

      敢问瑶台谁是主?

      新蕾初绽正童年。

      《翅膀》

      那小小的长了翅膀的心

      恨不得飞到太空去

      因为

      晚上天空的星星

      眨眼诱人

      想摘满满的

      一花篮

      送给老师和小朋友

      《多彩的梦》

      我枕着蓝色的枕巾,梦见了大海;

      我枕着红色的枕巾,梦见了**;

      我枕着绿色的`枕巾,梦见了草原;

      我枕着黄色的枕巾,梦见了田野;

      我枕着五颜六色的枕巾,

      做着多彩的的梦。

      《妈妈,让我再呼唤你一次》

      默默地缅怀千千万万次

      我像一条河流暗涌着哀痛

      妈妈,妈妈呀

      一声声呼唤越过人海飘向苍穹

      天际飞过流浪的孤雁

      游云的脚步渐渐沉重

    [阅读全文]...

2021-11-25 23:52:49
  • 含科学哲理的诗句

  • 科学,哲理
  • 含科学哲理的诗句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哲理则是人们的智慧内涵。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含科学哲理的`诗句!一起来阅读吧!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4、《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5、《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6、《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7、《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8、《拟古》

      明·钱宰

      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

      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

      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9、《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阅读全文]...

2022-07-26 13:30:48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句子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语录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说说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名言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诗词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祝福
科学里的古诗自创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