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关于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4) 语录(1) 说说(7) 名言(1k+) 诗词(535) 祝福(26k+) 心语(1k+)

  • 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的答案

  • 阅读,古诗文,经典
  • 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的答案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古诗文情景阅读填空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小红暑假与妈妈都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傍晚,她看到太阳圆圆的, 像个大红灯笼在天边漫漫往下沉,一户农家冒着烟袅袅上升,一条黄河缓缓流淌,她忽然想起: (“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夜晚,他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红 真想用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来赞美。

      2.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的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说,我要学(王冕),(“不要 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 可小英雄昂着都说我要像石灰一样:(“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小英雄被敌人杀害了,可他 永远留在我们心理。

      4.小王和小胖出去钓鱼,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对小胖说,我们赶快回去吧!可小胖说:(“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小王,你怎么没有点诗情画意呢!不懂浪漫。

      5.爸爸对小胖说,你想吃什么?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 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请用一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

      6.我们划着小舟在西湖游玩,刚划到芙蓉花水塘边,就有一群水鸟被惊起四处飞散,哇!真是太美了。

      7.小 玉词兴大发,诵起,想起宋带词人(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 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纸上 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王师北定中 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最大的悲痛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9.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忽传剑外收蓟北”);表现杜甫万分激动的诗句 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0、现在是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三百六时行,行行出状元,请你用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 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 石》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来鼓励最好!

      12.小明学*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王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 们:(“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3.小红学*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复*、再复*”,我 是用论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成功的。

      14.小光 7:00 想看新闻节目,可妈妈说,都六年级,要升学了,少管闲事。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劝妈妈改变注意。

      15.小敏考了 100 分,很骄傲,妈妈语重心长的点说:(“满招损,谦受益。”)或(“谦虚使人进步,骄 傲使人落后。”)妈妈叫小聪好好学*,可小聪很烦,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 利于行。”)来劝他。

      16.古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说答案不只一个,是丰富多彩的。这就是创新,我国诗人苏轼早在 宋代就写个这样的`诗句是:(“横看侧岭侧峰,远*高低各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也写过这样 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告示我们我们看待事物,不要光看到局部,还要看到整 体。

      17.*派不让鲁迅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春色慢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 墙来。”)

      18.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 家,《四时田园杂兴》写孩子当家的诗句是:(“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9.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欲把西湖 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20.梅花像雪,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名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1.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 符。”) [不唯一]

      22.写节日的诗句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3.写春天的古诗名句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24.爸爸刮胡子,过 2 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5.写长江的古诗句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

      26.描写湖面无风如镜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洞庭湖比作玉盘的诗句是(遥 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7.表面写雨过天“晴”,实写人间有“情”的古诗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

      28.写孩子们报答不完母亲养育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春雨无声的诗句是(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

      29.写“柳宗元”“千万孤独”的古诗是:(《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

      30 写月的古诗句有:(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31.古诗趣题:有人说“王之涣”写诗婆婆妈妈,写了这样一首诗PK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王之涣说:“我甘拜下风”。请你写出原诗。经典

      (1)(“明日复明白,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 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 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 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强调*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 性。

      (4)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 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呀!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 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 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 条垂下绿丝绦”。)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 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 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 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 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 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墙角数枝梅,凌 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 千。

      (10)(“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 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 血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 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 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 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 浴下盈盈闪光?

      (14)(“吹而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 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 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 心里默默祈祷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18)爷爷 70 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 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 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阅读全文]...

2022-05-23 06:58:59
  • 生物学情景题的解题方法

  • 方法,教育
  • 生物学情景题的解题方法

      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学情景题的解题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学情景题(又叫材料题),是高考生物的主要题型和命题的重要趋势之一。这类题目常以生物学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题材,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字、图表中生物学信息的理解表达能力,以及学生搜集、加工、处理、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情景题的命制也预示着纸笔测试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在复*中,应加强此类试题的训练与教学。

      1、在*时教学中创设教学意境,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挂图、实物等教学工具来解释某些生物现象,这样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消化有关的定义和定律,但是学生是按教师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进行记忆,时间一久就容易漏记、遗忘。这种方法事实上闭塞了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为了克服传统课堂模式中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代之以让学生去感悟知识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提供与学*相关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去感知、去领悟知识。高中课程情境教学的情境材料应以文字、图表和影视的形式为主,并尽可能再现类似真实的情境。

      譬如:在讲“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时侯,首先可以讲述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工程师在施工中大脑被弹片损伤,治愈后判若两人。这样迅速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接着提问为什么引起此病,学生回答,然后小结,并展示大脑挂图或课件讲述大脑的结构。这样创设的意境,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使学生肯学。在布置作业时设置一些具有激发学生思维的*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达到增强学生思维意识的目的。

      一方面情景教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问题浅显化,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时课堂上就接触到情景,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遇到情景题就不会无所适从。

      2、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典型的情境教学实例

      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生物学,并在教材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情境教学,如“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通过文字描述实验过程,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获得体验,提供直观的图片,则创设了让学生亲历实验结果的类似真实的情境。在提供了这样的学*情境后,再提出问题: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呢?这就促进了学生对蛋白质的加工和包装知识的主动学*,促进了学生对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的知识建构。因此,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典型的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图文转换、知识构建的能力。

      3、大力开发生物情景题

      生物情景题具有形式新颖、考点灵活、贴*生活、拓宽视野等特点,试题中的一些材料是学生非常熟悉但尚未深究的内容,有一些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内容,这些资料或是对经典实验的延伸,或是对某些热点事件的最新报道,或是某项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可以是某些科学权威言论的发表等,这些材料无疑都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学生在解题时,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教师*时应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类,这样利于资料的'保存和调用。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与生物学有关的时事政治。如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三农”问题的讨论、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升空报道等;②实验类;③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④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如H1N1甲型流感、艾滋病感染、印度洋海啸灾难等;⑤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岭南鲜果保鲜、西江水葫芦清除以及深圳红树林遭破坏等。生活处处有资料,资料处处皆生活,只要教师用心搜集,一定能够为自己建立一个丰富、庞大的资料库,在命题时就能顺手拈来,挖掘其中的考点。一般来说,挖掘考点时,应先根据材料确定一个中心问题(或专题),然后将材料中与该问题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确定其余的考点,轻松编制高质量的生物情景试题,加强对学生相关能力的考查。

      4、学会知识迁移,对情景题陈题翻新,老题新做

      为了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高考的信度和效度,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每一年的高考题中都会出现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如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等对考生来说十分新颖,能够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年年岁岁卷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有可能是新情景,旧问题;也有可能是旧情景,新问题。如2009福建卷理综27题三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源于08年全国卷II,是同样的情景都有遗传基本定律的考查,有所不同的是还考察了密码子。

      所以*时我们要阅读了解有关热点问题的题材,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阅读理解水*,熟悉情景,学会将新信息与课本知识与旧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2005年7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截止到11月24日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发生了禽流感事件,并且确诊有3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人死亡。广东省虽然暂时还未发现禽流感疫情,但省委省*高度重视,已经下拨了几千万元的防治基金。广东省经贸委也储备了大量应急预防性药物,其中包括几万盒达菲,一些医院也重新启动了发热门诊,并有针对性地对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

      (1)禽流感病毒全部营寄生生活,那么它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2)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讲,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这里所说的重组与下列哪项本质相同:

      A、基因工程育种 B、太空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调查发现,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候鸟迁徙进行传播,影响鸟类迁徙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4)2006年1月1日,据香港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禽流感病毒还可以激活人类细胞中的P77基因,使之发生突变,而使细胞发生癌变。该P77基因是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的,那么癌变的细胞具有哪些特征?

      (5)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细胞内合成禽流感抗体———“达菲”需要经过哪两个步骤?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基因重组和育种、生态因素、细胞癌变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是一道学科内综合程度较高的情景题。关于禽流感病毒题材虽然本次高考不一定会涉及,但我们不妨将其变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旧题变新题,就可以对与新情景有关的题进行预测。

      5、掌握情景题的解题方法

      生物学情景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作答时尽量把问题与已学过的知识挂起钩来,许多答案落脚点是课本的知识,只要适当加工便可。如果找不到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一般答案就能够在信息材料中找到,应仔细分析阅读信息材料。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加强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学会从材料的情境问题中去联系理论,找到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例:经研究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壁加快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等作用的植物激素--赤霉素。研究还发现正常植株因自身能产生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不敏感,而矮化品种则不能合成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具敏感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同样是感染赤霉菌,矮化玉米品种会得恶苗病(疯长),而正常玉米品种不表现恶苗病,原因是: 。

      (2)矮化玉米得恶苗病的同时,还会出现果穗空粒现象。那么得“恶苗病”和“果穗空粒”的根本原因是否一致: ;作用原理是: 。

      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文字信息题,所考查的内容是全新的,只有认真分析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才能解答问题。解答(1)依据题目中“正常植株因自身能产生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不敏感”;(2)依据题目中“赤霉素的作用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壁加快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

      生物情景题解答的一般步骤:审读材料,提取信息。要求能从材料的文字叙述或所提供的图表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然后回归教材,定位知识;最后构建解题思路。进行联想,将发现的关键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搭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或组织运用学科语言正确表达。

      只要掌握了方法,在高三复*中我们一定能帮助学生突破生物情景题。

      参考书目:

      1、方庆元.《采用“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兰溪市蜀山中学.2004.11

      2、杨瑞敏.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置.大治实验高中.2006.12

      3、王苏豫.创设生物学教学情景初探.生物学通报.2008(04)

    [阅读全文]...

2022-05-12 18:23:34
  • 寓景于情诗句

  • 情诗
  • 寓景于情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景于情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5、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7、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8、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2、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1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4、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1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9、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2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寄兴》

      2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2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29、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34、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3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3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9、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4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3、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44、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4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7、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4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4-13 23:10:45
  • 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

  • 端午节
  • 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5、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2、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23、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25、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2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0、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33、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0、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阅读全文]...

2022-07-18 01:15:08
  • 描写雾的情景句子

  • 景色,优美
  • 描写雾中景色的语句有哪些

    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雨,像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求句子

    冬雾伦敦的冬雾,真的提前保卫这古城了吗

    早晨起来,把毛毯一卷,连同草垫抱到堆房里。

    上楼时,觉得很冷。

    用木棍拨开窗上的黑帘,外面是一片凄迷的灰雾。

    不但 没 有了后街伊顿路教堂的尖楼,竟连后园的梨树也依稀只剩条黑影。

    正在发怔时,一声味噢,一个躜动,我们的狸花猫坐在沙发背上了。

    它怯生生地了了我一眼,就缩 着四条腿,把身子蜷得像个鼓肚子花瓶,对着灰雾出起神来。

    浓雾中传来汽车的喇叭声,时而短促,时而悠扬。

    ……萧乾《伦敦三日记》白雾晨曦姗姗来迟,星星不肯离去。

    然而,乳白色的蒸气已从河面上冉冉升起来。

    这环绕着葫芦坝的柳溪河啊,不知那儿来的这么多缥渺透明的白纱

    霎时里,就组成了 一笼巨大的白帐子,把个方圆十里的葫芦坝给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

    这,就是沱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有名的大雾了。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蓝雾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

    枸椽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汽。

    艾煊《碧螺春讯》灰雾灰白色的雾从乱石纵横的山谷里冉冉的向上升腾起来,而压在山巅上的乌云,却越来越低沉了。

    一会儿,山峰隐没了,路也看不清了,四周一片昏黑。

    峻青《山鹰》寒雾一片白茫茫的寒雾,笼罩着兵工厂的高红砖墙和砖墙外面的大马路,笼罩着兵工厂对面航空处的广阔的飞机场;包围了市街尽头处古塔的身影。

    ……这 浓重的寒雾,从早晨厂子高烟囱旁放送出催促工人上班的汽笛声,脚踏车流,人流,车流声和杂沓步声,涌进兵工厂大门口时,便开始像一道浓烟似的铺天盖地 降落下来,现在已经快到小傍晌了,它还没有一点消散的意思。

    太阳从混沌的、冷冻的云罅里,刚刚显露一下带着光晕的圆脸,很快便隐没了。

    天空飘着碎玉般的晴 雪,尖利的寒气砭人肌肤,*在外面的耳朵、面颊、手指头和穿着破旧棉鞋的脚趾尖,都冻得像猫咬一样的疼痛。

    “好冷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 哪

    ”……蔡天心《浑河的风暴》昏雾各 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的昏雾,雾悄然独步上山,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

    粘湿而冷酷的寒雾缓缓飘来,显然可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 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

    雾的密度封闭了车上的灯光,除了几码之内的雾自己底搐动而外,什么也看不见;疲劳的马们所呼出的浊气混进雾里,好像这一切都是由它们 造成的。

    (英)狄更斯《双城记》浓雾变成了浓雾的细雨将五十尺以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晕的外壳。

    有几处耸立云霄的高楼在雾气中只显现了最高的几层,巨眼似的成排的窗洞内闪闪烁烁射出惨黄的 灯光,——远远地看去,就像是浮在半空中的蜃楼,没有一点威武的气概。

    而这浓雾是无边无际的,汽车冲破了窒息的潮气向前,车窗的玻璃变成了毛玻璃,就是* 在咫尺的人物也都成了晕状的怪异的了;一切都失了鲜明的轮廓,一切都在模糊变形中了。

    茅盾《子夜》太阳已经落下去了;浓雾白得跟牛奶一样,在河面上,在教堂的围墙里,在工厂四周的空地上升起来。

    这时候,黑暗很快的降临了,坡下面已有灯火在闪亮,看上去那片浓雾好像掩盖着一个不见底的深渊似的……(俄)契诃夫《在峡谷里》山雾陡 然间,那雾就起身了,一团一团,先是那么翻滚,似乎是在滚着雪球。

    [阅读全文]...

2022-04-26 11:18:47
  • 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

  • 小满
  • 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满最有寓意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遣兴(宋 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吴藕汀《诗画》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唐朝·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釤,錋爪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為?

      《十九弟生日·西堂旧作春池梦》宋朝·项安世

    [阅读全文]...

2022-02-23 20:05:40
  • 关于寓景于情的诗句

  • 关于寓景于情的诗句

      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0、*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1、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2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23、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李白《行路难其三》

    [阅读全文]...

2022-03-14 15:13:58
  • 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分析

  • 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分析

      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艺术形式新颖、独特,自公演以来,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肯定和赞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文拟从该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及艺术形态分析入手,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理念进行探讨,以期为新时期更好地发展民族歌剧,提供一些借鉴。

      1 《木兰诗篇》的艺术特色

      《木兰诗篇》以一种全新的思维,从歌剧的思想内容和音乐的表述方式,在音乐演奏和演唱方面对歌剧艺术的民族化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以交响乐为主体,吸纳了歌剧、音乐剧、戏曲、清唱剧、舞蹈等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1)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木兰诗篇》的演出舞台仿佛一个立体建筑:交响乐队在建筑的最底层,作为根基支撑着整个建筑;合唱队在T型台的两侧半腰处。台上是三军将士:建筑的最上端是苍穹般的屋顶,墙壁上美丽的木兰花象征着花木兰的美丽和坚强,建筑上一个个美丽的舞者仿佛是一尊尊塑像,音乐响起时,这一尊尊“雕塑” 在灯光的切合、间离及色彩变幻中翩翩起舞,而丁型台两侧的双臂在伸缩中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交响乐队与合唱队由乐池和幕后来到舞台,这是一种全新的改革与突破,这种形式带给我们来崭新的视听效果。如诗如画的舞美设计营造艺术氛围,为其注入新的内涵,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演奏,使得作品情景交融、声乐、器乐、舞蹈三者相互交叉,发挥彼此的优势。

      (2)音乐素材的民族性。《木兰诗篇》不仅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而且成功借鉴了河南豫剧的音乐特征,使音乐表现更加多样化,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下行的小六度音程是豫剧特有的音程色彩,把木兰的俏皮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五声音阶具有浓郁的豫剧音乐特征,明亮的大调色简约而具有中原色彩,不但有浓郁的民族音乐个性,又有清新的现代气息;在配器上,《木兰诗篇》也创新使用了民族因素,用交响乐进行伴奏,同时还加入了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充分发挥了不同乐器的声音色彩效果;《木兰诗篇》大多采用的是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在一些抒情唱段中还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元素,充分运用了对比,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法,既达到了一种均匀*衡和颇具方正感的效果,更为词句增添了不少韵味,地方音乐的融入使作品的音乐性格呼应了北方民族人们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使作品更具有民族意义。

      (3)情景与交响音乐的完美结合。之所以说“情景交响音乐”是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形式,皆因它在新的艺术理念指导下而诞生。这种理念“优”则在于:作曲家以“木兰从军”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为基础进行创新,与西方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优美的中国旋律,达到了戏剧与西洋的功能和声相结合的效果,音乐听来刚柔相济,华美与朴实同在,既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又具清新的现代风格,表达了当今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真正达到了“情景”与“交响音乐”的完美结合,“乐”为“情”而生,“情”为“乐”而动,形成互动互感的美学效应,这是在艺术形式上勇敢且伟大的创新。

      2 《木兰诗篇》的文化理念

      《木兰诗篇》的创作并非作曲家的心血来潮。它是在河南文化面临来自国外文化冲击之后的突围和自救的产物。《木兰诗篇》自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通过新的艺术样式打造新河南的文化名片提高中原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它是在全新文化理念指导下产生的艺术产品,这种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1)题材的选择。由中国古代《木兰辞》引出的一段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直以来都是文艺舞台上备受关注的题材之一,以此作为题材而创作的《木兰诗篇》,显示出创作者“利用与整合文化资源”的新理念,从当初的戏曲,到后来的电视剧和美国动画片,还有音乐剧、歌剧等等形式,“花木兰”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的内涵在多种不同风格的演绎中逐渐获得丰富和提升,已然成为国际性的题材。因此,采用这个题材进行创作,从起点上讲无疑将面向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这与历史文化即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这个出发点也决定了它能够成功吸纳“交响乐”这一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这就将《木兰诗篇》的艺术水准和文化理念定在了一个较高的水*。

      (2)“呼唤和*”的主题。以前关于花木兰的艺术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大致遵照《木兰辞》的基本格调,着重描写她对父母的孝、对家的爱、对敌的勇、对国的忠和对名利的淡薄,但这些都没有摆脱原有的战争观和英雄观。《木兰诗篇》将她还原成一个真正的女子,描写了这个*民女子在替父从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而不是生来就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无往不敌的英雄。在剧中木兰有替父从军的艰难抉择,有奋勇杀敌的巾帼情怀,也有情窦初开的心理斗争,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女子。战争让她看到太多的悲剧和遗憾,她厌倦战争并向往和*与宁静的生活。歌剧《木兰诗篇》表达出了世界人民呼唤和期盼和*与正义的共同理想和情感,并表达了剧中主人公花木兰那爱民族、爱祖国、爱父母和爱恋人的“大爱”,在这大爱之中又展现了正义的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人文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历史名篇《木兰辞》,还是经典豫剧《花木兰》,它的主题基本定格在“替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上,而《木兰诗篇》对木兰的故事进行了颠覆式地改造,揉碎了原有情节、人物和结构,大胆地进行了整合与重组,以现代视角和思维去充分展现战争与和*的主题,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与正义的崇高境界。表现人们对战争的憎恨,对和*生活的渴望,呼唤阳光,呼唤爱情,从而使古老的传统的题材放射出时代的光彩。该剧一个很大的亮点在于它相当细腻地描写了木兰与刘爽之间的友情与爱情,并且使之成为贯穿全剧的灵魂,叙事重点的转移,使木兰形象更加人性化与*民化。

      3 结语

      《木兰诗篇》既保存了中*剧原有的民族特色,又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洋歌剧宝贵的艺术经验,用开放的姿态,发展的眼光,打破了民族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在借鉴中求发展。

      中*剧的创作和美学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一直探索中西结合,走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之路,我国的歌剧艺术正在开辟新的领域,前途灿烂光明,我们的歌剧艺术必将对世界歌剧艺术做出宝贵的贡献。

    [阅读全文]...

2022-01-14 13:01:25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句子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语录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说说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名言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诗词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祝福
寓情于景的写法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