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关于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83) 说说(209) 名言(2) 诗词(9k+) 祝福(69) 心语(1)

  • 形容声音的古诗词精选

  • 声音
  •   捧起一朵水花,清清倾听它从我手指间滑落那异常清脆的声响,“——答——答。”水花四溅,飞出去的水珠如泼出去的“珍珠”。美丽无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形容声音的古诗词:

      鲁迅《赠人》(其二)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李端 唐《听筝》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萧纲 南朝《弹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苏轼 宋《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 南朝《咏筝》

      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李白 唐《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唐] 李贺 李*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琵琶行》白居易 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段是描写音乐的)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 ma)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zhāo zhā)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阅读全文]...

2022-05-16 20:44:15
  •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

  • 声音
  •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分析

      学*本节课的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不是很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

      2、媒体展示学*目标

      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

      活动⑴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动⑵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

      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

      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

      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

      活动⑶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

      活动⑷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

      媒体:水波传递振动,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递振动

      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

      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

      活动⑸学生举例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

      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

      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

      气体传声最慢

      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不会传播?

      实验:真空铃

      5、媒体:回声现象

      媒体动画:展示声音反射的过程。

      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

      问题:船测水深

      一、教材分析

      省编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知识难度用教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声音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要素,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它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对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学*,为下一节光的传播打好了基础。因此,学*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逻辑思维及*惯,本人对教学流程作如下处理:声音是如何发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的形成、反射及回声→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速。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处理会使整堂课的结构更加自然流畅,学生也易接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有媒介物质,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了解回声现象。

      2、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创新目标: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2-22 14:44:44
  •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 声音
  •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声音是一种波。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频率在20 Hz~20000 Hz之间),我们称之为声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其实是一种波,它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音,频率一般在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我们在初中的物理书上就学到过,声音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声音传播的特性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一样。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反抗*衡力有关。反抗*衡力越大,声音传播得就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随着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也会随着物质的密度增加而增加。比如说,声音在冰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很多。此外,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声音的传播速度

      正常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着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会越来越快。比如说,在0°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概为331米/秒。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概为340米/秒。而声音在蒸馏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大概为5200米/秒。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如:软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拓展资料

      声音在各类物体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0m/s(也就是不能传播)

      空气(0℃):331m/s[1]

      空气(15℃):340m/s

      空气(25℃):346m/s

      软木:500m/s

      煤油(25℃):1324m/s

      蒸馏水(25℃):1497m/s

      海水(25℃):1531m/s

      冰:3230m/s

      铜(棒):3750m/s

      大理石:3810m/s

      铝(棒):5000m/s

      铁(棒):5200m/s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这种变换(或分解)的过程,称为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在大家的意识中,声音可能是我们听到的一种“东西”。但通过物理学*我们可以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声波正是振动在物质中传播的形式。波长越短,音高越高。而我们所说的声音的音量就取决于压力波的振幅。

      波在向一个方向移动,同时每个独立的粒子也都在来回移动,声音是一种在正常压强周围上下波动的压力波,而不是弯曲的蛇形波。(图片来源: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噪声与振动研究所)

      高低音的音量相同时,较大的声音在高低压之间的振荡更加剧烈,即更大的声音比安静的声音的有着更高的高压和更低的低压。对于地球表面空气中的声音,高低压的*均值就是我们正常的大气压——称作1个大气压。

      所以,声波可能由一个1.0001的高压分量和0.9999的低压分量组成,比之更高的声音可能是由1.01的高压和0.99的低压组成——虽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其*均值都是1个大气压。

      我们经常使用“分贝”作为单位来测量音量。它是量度两个相同单位之数量比例的计量单位,不仅仅可以用来做音量单位,还能用于表示功率量之比和场量之比。

      音量极小值非常小。最微弱的声音比任何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都要轻,甚至比我们最好的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值还要小。但是,根据你所处的位置,声音也有其最大值。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声音本身不是物质,它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压力波。

      音量受限于其最低压只能到零压,零压就是我们常提到的真空。由于低压不能再低,因此在给定的条件下,声波的最大振幅取决于其声音的最大值。

      根据定义,人耳可检测到的绝对最微弱的声音是0dB,我们称之为“听觉阈值”。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远低于负分贝的声音,他们在地球上人造的环境中可以检测出-9.4dB的声音,环境安静到可以听到人体血液流经你大脑的声音,当然,我们只能听到正分贝的声音。

      根据实验,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声音是194dB,这是指正常情况下地球上不存在超过这个音量的声音。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超过194dB的声音。当能量足够大时,其将超越194dB的限制,虽然其最低压已经到达了绝对真空的零压,但其高压会让声音超过194dB。

      在194dB时,波的峰值在正常压的两倍和真空之间交替出现——但是一旦达到195dB,能量不能在空气中传播并将空气向外推开而在中心区域形成真空。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声波强度超过了200dB。

      在海洋、在陆地或者其他行星上也可能有比194dB更高的声音。比如说,我们太阳系中某处有着比地球中更加致密的大气,其允许更高的压力波振幅,还有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风和强风暴,那里有很多的机会制造更大的声音。

      我们曾在中学课本中学到过,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太空中基本都是安静的。因为声音是物质产生的压力波,如果没有物质的话,就没有声音。虽然其可能会有巨大的热量、辐射以及力,但是对于*距离观察的人类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死寂的。

      如果,假设宇宙中充满了空气,所有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这意味着在地球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听到100dB的声音。所以说,声音不在真空中传播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阅读全文]...

2022-07-17 04:50:09
  • 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

  • 声音,文学
  • 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村居书喜

      陆游(南宋)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2, 枫 桥 夜 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早蝉

      白居易(唐)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4, 琵琶行并序(节选)

      白居易(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 鸡鸣曲

      陈陶(唐)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6, 鸡

      崔道融(唐)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晓天啼一声。

      7, 赋得寒蛩

      耿湋(唐)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8, 吹笛

      杜甫(唐)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9, 春夜洛城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闻笛

      戎昱(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阅读全文]...

2022-03-17 03:09:56
  • 含有固字的古诗词 带固字的诗词名句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潮**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篇》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商君书·更法》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佚名《驱车上东门》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管子·形势》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医和视*公疾》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王勃《咏风》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三年枕上吴中路。——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 兰亭序》

    水波而上,尽其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管子·君臣下》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韩愈《杂说一·龙说》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正名》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阅读全文]...

2022-05-19 12:13:56
  • 形容声音的诗词

  • 声音
  • 形容声音的诗词

      形容声音的词语大家应该知道不少,那么,形容声音的诗词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学*吧!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大弦嘈嘈如急,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晓天啼一声。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飒飒微雨收, 翻翻橡叶鸣。

      月沉乱峰西, 寥落三四星。

      前溪忽调琴, 隔林寒琤琤。

      闻弹正弄声, 不敢枕上听。

      回烛整头簪, 漱泉立中庭。

      定步屐齿深, 貌禅目冥冥。

      微风吹衣襟, 亦认宫徵声。

      学道三十年, 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 会尽天地情。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

      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阅读全文]...

2022-03-23 21:59:24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 杨柳,阅读,文学
  •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阅读全文]...

2022-07-13 01:44:23
  • 谐音的古诗词有哪些

  • 谐音的古诗词有哪些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谐音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想)。

      2、《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全文]...

2022-07-17 13:53:45
  • 诗名含有播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播字的诗词

  • 赠薛播州诗·其十

    杨素〔隋代〕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

    惟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赠薛播州诗·其十四

    杨素〔隋代〕

    衔悲向南浦,寒色黯沈沈。

    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

    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离心多苦调,岂假雍门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三

    杨素〔隋代〕

    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

    千里悲无驾,一见杳难期。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物华不相待,迟暮有馀悲。

    赠薛播州诗 其四

    杨素〔隋代〕

    道昏虽已朗,政故犹未新。刳舟洹水济,结网大川滨。

    出游迎钓叟,入梦访幽人。植林离各树,开荣岂异春。

    相逢一时泰,共幸百年身。

    赠薛播州诗 其一

    杨素〔隋代〕

    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和*替王道,哀怨结人风。

    麟伤世已季,龙战道将穷。乱海飞群水,贯日引长虹。

    干戈异革命,揖让非至公。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岑参〔唐代〕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乡连渭川树,家*条山云。

    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

    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赠薛播州诗 其十二

    杨素〔隋代〕

    所欲栖一枝,禀分丰诸已。园树避鸣蝉,山梁过雌雉。

    野阴冒丛灌,幽气含兰芷。悲哉暮秋别,春草复萋矣。

    鸣琴久不闻,属听空流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一

    杨素〔隋代〕

    养病愿归闲,居荣在知足。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

    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

    桂树芳丛生,山幽竟何欲。

    寄李播评事

    杜牧〔唐代〕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

    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

    赠薛播州诗 其二

    杨素〔隋代〕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

    [阅读全文]...

2022-05-12 12:00:15
  • 含有传字的古诗词 带传字的诗词名句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日者列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史记·货殖列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昭公十年》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史记·货殖列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太*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篇》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传·象传上·谦》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左传·昭公·昭公四年》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君子不以冥冥堕行。——《明史·列传·卷三十七》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李商隐《牡丹》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晋书·列传·第六十四章》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传上·坤》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阅读全文]...

2021-12-09 04:59:25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句子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语录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说说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名言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诗词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祝福
声音通过固体传播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