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关于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0) 语录(5) 说说(2) 名言(3) 诗词(12) 祝福(2k+) 心语(184)

  • 动词加名词的短句

  • 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词是名词,动词短语的中心词是动词.

    名词性短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名词,动词短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动词.

    动名词(动词+ing)属于名词,因此动名词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如:

    I hate her crying.(her crying)

    I am used to swimming in the pool.(swimming in the pool)

    His fatness results from his eating too much.(his eating too much)

    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中心,短语本身就是一种东西,人,概念的名称。

    名词性短语,不是名词短语,但是有其语法特点,就是可以做主语,宾语。 如动名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等等

    这个问题很经典,我对语法研究多年了,以我之见,首先答案为及物动词短语加名词.go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加宾语,要加宾语需要加介词,不及物动词加介词即为及物动词短语,相当于及物动词的使用方法,然后再加名词,组成动词短语 go to school.但是不及物动词其后可以直接加副词,如go home ,回家;go downtown 去城区,去市区.同样用法的单词如live in ,arrive at/in等很多,想必你也了解很多了,因为能提这个问题的人都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go further!。

    [阅读全文]...

2022-03-11 11:27:54
  • 名词加形容词句子

  • 优美
  • 名词加形容词是什么结构

    英语中的形容词修饰名词,不长的时候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做前置定语,但英语中也有前置形容词做名词定语很长的情况,那一般是有很多形容词并列使用,至于这些形容词的位置该怎么排列不是测试的重点,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注意到这是前置定语就行了,因为这符合我们汉语的思维*惯,因此在句子阅读中不构成障碍。

    如果形容词做修饰成分很长,为了避免头重脚轻,也就是遵循英语句子注意尾重的原则,英语经常把它放到该名词的后面做后置定语。

    例子;Such standardized tests may not assess all the important elements necessary to succeed in school and in life, argues Robert J. Sternberg. 本句的主谓是argues Robert J. Sternberg,属于一种倒装现象,逗号前面的部分是宾语,是因为把动词argues后的引导词that省略了,从句的主语是such standardized tests,宾语elements后面接了一个形容词短语来做后置宾语。

    英语句子中形容词的排序方法有句口诀:好美小高壮奇新,彩色国料特别亲。

    这是我高中英语老师教我的~好美:如good, beautiful之类的形容词小:大小,如big, small, large之类 高:高低,如tall, high, low, short之类 状:形状,如round, square, triangular等新:新旧,也就是 new, old这些了彩色:颜色,如red, green, yellow之类 国:国家,Chinese, American, Canadian之类 料:材料,如stone, cotton, wooden之类 特别:如much, very等

    例如形容词后加名词。

    不可以用的,,因为news是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前有形容词修饰的时候也不能加不定冠词。

    但有些是*惯的用法(很少的),比如某些不可数名词受形容词修饰时可以带不定冠词,如:a mild climate, a good knowledge, a big supper, a fast lunch等.具体哪些不可数名词可以这样用,需视*惯而定.

    [阅读全文]...

2022-05-04 23:19:19
  • 副词加形容词加名词的句子

  • 优美
  • 还有别的说法吗

    主语、谓语、宾语等这些语统称句子成分名词、副词、形容词这些词统称词类或词性主谓句、非主谓句、把字句、兼语句这些句统称句型(结构类型)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些句统称为句类(语气类型)

    你好, 应该是:enjoy的名词enjoyment n. 享乐趣;享有enjoy的形容词为enjoyable adj. 快乐的;愉快的enjoy的副词为enjoyably adv. 愉;有趣地;可享乐地 ~~~~~~~~~~~~~~~~祝你进步,如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词类、句分和构词法:1、词类:英语词十种:名词、形容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 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2词(pron.):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

    如:who, she, you, it .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4、数词(num.): 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

    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5、动词(v.): 表示动作或状态。

    如:am, is,are,h*e,see .6、 副词(adv.):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

    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

    如:a, an, the.8、介词(prep.): 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

    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9、连词(conj.):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

    如and, but, before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

    如:oh, well, hi, hello.2、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

    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

    主要由动词担任。

    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

    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

    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

    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

    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

    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

    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

    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

    如:Shanghai is a big city .(上海是个大城市)6、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通常由副词担任。

    如:He works hard .(他工作努力)7、宾语补足语用来说明宾语怎么样或干什么,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他们通常让教室保持清洁) / He often helps me do my lessons.(他常常帮我做功课) / 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老师要我自学法语)☆同位语通常紧跟在名词、代词后面,进一步说明它的情况。

    如:Where is your classmate Tom ?(你的同学汤姆在哪里

    )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列式如下:基本句型一: S V (主+谓)基本句型二: S V P (主+谓+表)基本句型三: S V O (主+谓+宾)基本句型四: S V O间 O直 (主+谓+间宾+直宾)基本句型五: S V O C (主+谓+宾+宾补)基本句型 一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句子的谓语动词都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这类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

    S │ V (不及物动词)1. The moon │rose. 月亮升起了。

    2. What he said │does not matter. 他所讲的没有什么关系。

    3. They │talked for half an hour. 他们谈了半个小时。

    4. The pen │writes smoothly. 这支笔书写流利。

    基本句型 二此句型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句子谓语动词都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必须加上一个表明主语身份或状态的表语构成复合谓语,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这类动词叫做连系动词。

    系动词分两类:be, look, keep, seem等属一类,表示情况;get, grow, become, turn等属另一类,表示变化。

    be 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只起连系主语和表语的作用。

    其它系动词仍保持其部分词义。

    S │V(系动词)│ P 1. This │is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这是本英汉辞典。

    2. The dinner │smells │good. 午餐的气味很好。

    3. His face │turned │red. 他的脸红了。

    基本句型 三此句型句子的共同特点是:谓语动词都具有实义,都是主语产生的动作,但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跟有一个宾语,即动作的承受者,才能使意思完整。

    这类动词叫做及物动词。

    S │V(及物动词)│ O1. Who │knows │the answer? 谁知道答案

    2. He │has refused │to help them. 他拒绝帮他们的忙。

    3. He │enjoys │reading. 他喜欢看书。

    [阅读全文]...

2022-07-24 20:32:14
  • “Kiss”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

  • 学*
  • “Kiss”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

      脑筋急转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来回答的智力问答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Kiss”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欢迎阅览。

      脑筋急转弯题目:

      “Kiss”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

      脑筋急转弯答案:

      连词

      拓展阅读

      脑筋急转弯难:

      1、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可以吃,什么瓜不可以吃?

      答案:傻瓜

      2 、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什么?

      答案:最后一个小朋友把盆子一起拿走了

      3 、你可以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答案: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4 、冬天,宝宝怕冷,到了屋里也不肯脱帽。可是他见了一个人乖乖地脱下帽,那人是谁?

      答案:理发师

      5 、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老王是个理发师

      6 、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答案:这是“错”字

      7、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

      答案:自己

      8、鸡蛋壳有什么用处?

      答案:用来包蛋清和蛋黄。

      9 、不必花力气打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打哈欠

      10、你可以做,我可以做,大家都做;一个人可以做,两个人不可以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答案:做梦

      11 、什么事每人每天都必须认真的做?

      答案:睡觉

      12 、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

      答案:泥人

      13 、小明从不念书却得了模范生,为什么?

      答案:小明是聋哑学生

      14、什么车子寸步难行?

      答案:风车

      15 、哪一个月有二十八天?

      答案:每个月都有28天

      16、你知道上课睡觉有什么不好吗?

      答案:不如床上舒服嘛

      17、什么酒不可以喝?

      答案:碘酒

      18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可以吃?

      答案:考试得的零蛋"0"

      19 、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

      答案:打瞌睡

      20 、火车由北京到上海需要6小时,行使3小时后,火车该在什么地方?

      答案:在车轨上

      21 、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

      答案:时钟本来就不会走

      22、 书店里买不到什么书?

    [阅读全文]...

2022-06-17 13:42:17
  • 沈宋名词解释

  • 沈宋名词解释

      导语:“沈宋”是指初唐时期的两位诗人,风格相*,因此被人们成为“沈宋”。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沈宋”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沈宋”的名词解释:

      律诗的别称。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沈宋是*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他们的五七言*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沈宋都曾为宫廷诗人,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故称沈宋。

      “沈宋”的形成:

      宋之问与沈佺期都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沈佺期,两《唐书》本传均称其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宋之问,《旧唐书·宋之问传》称其为“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虢略镇)人”,《新唐书·宋之问传》称其为“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之问自称“西河宋某”。据傅璇琮先生考证,实籍为虢州弘农,祖籍郡望为西河(今山西汾阳)。

      他们主要活动在武周和中宗两朝。由于诗歌创作上相*的风格、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学史上被并称为“沈宋”。二人不特年齿相当、阅历相仿,仕宦沉浮、人生遭际也有许多相*甚或相同之处。

      一

      首先是他俩生年相同,都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关于这个生年,史籍并无确载。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据二人弱冠(年二十)登进士第的有关记载逆推定为本年生。今人多从其说。

      其次,二人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同登进士第。就二人登科年份问题,两《唐书》沈佺期本传都只言及沈佺期登进士第事,却未尝记其年份。而宋之问,两《唐书》本传压根儿就没提登第之事。然而,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沈佺期传》载:“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同书同卷《宋之问传》载:“上元二年进士”。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即据《唐才子传》系沈佺期为上元二年进士。并称同科登第的还有宋之问、刘希夷、张鷟。

      复次,二人同为珠英学士。《唐会要》卷三六《修撰》记武后朝修《三教珠英》事:“初,圣历中,上以《御览》及《文思博要》等书,聚事多未周备,遂令张昌宗召李峤……沈佺期……宋之问……等二十六人同撰。于旧书之外,更加佛道二教及亲属、姓名、方域等。”圣历中即公元699年。“上”即指武则天。“三教”指儒、道、释。编书客观上是件好事情。但武则天是别有所图的。修书的“领班”就是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后为张氏兄弟特设供奉皇帝而没有实际职司的奉宸府。《资治通鉴》卷二0六久视元年(700)载:“六月,改控鹤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每内殿曲宴,辄引诸武、易之及弟秘书监昌宗饮博嘲谑。太后欲掩其迹,乃命易之、昌宗与文学之士李峤等修《三教珠英》于殿内。”可见,编书也是为武后这些内宠遮挡门面的。而沈、宋二人自始至终与闻其事,直至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一千三百《三教珠英》告成。(见《唐会要》卷六三)

      其四,二人都諂附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且都为此受牵连被贬岭南。《新唐书·宋之问传》:“于时张易之等烝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旧唐书》卷七八《张行成传》附《张易之昌宗传》:“神龙元年(705)正月,则天病甚。是月二十日,宰臣崔玄炜、张柬之等起羽林兵,迎太子至玄武门,斩关而入,诛易之、昌宗于迎仙院,并枭首于天津桥南,则天逊居上阳宫。------朝官房融、崔神庆、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全期、阎朝隐等皆坐二张窜逐,凡数十人。”(同上)当年春,之问被逐出朝廷,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南)参军。沈佺期则被贬到遥远的驩州(今越南荣市)。

      其五,然而,不久,又都遇赦北归,授予新职。《册府元龟》卷八四《帝王部·赦宥》三载: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壬午,(中宗)亲谒太庙,告谢受尊号之意,礼毕,大赦天下:前后流人非反逆缘坐者并放还,缘张易之徒党本犯配流者,量轻重与远官。”(《旧唐书·中宗纪》亦有“大赦天下”的记载。)沈、宋显然属于“非反逆缘坐者”,不过,也并不都能就此返归长安、洛阳二京,只能做“远官”。所以,沈佺期有《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据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有云:“神龙三年秋八月,佺期承恩北归。”《新唐书·沈佺期传》:“稍迁台州录事参军。入计,得召见,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可知佺期赦归当在神龙三年(707)秋。先后授台州司马,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关于宋之问,新、旧《唐书》都说宋之问贬泷州后“未几,逃还”。但之问有《初承恩旨言放归舟》诗云:“一朝承恩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荒不可留。”。可证之问亦为赦归。按之问后来再贬越州(今绍兴),复流钦州(今属广西),最后赐死桂州(今桂林)。当无“放归”之说。放归当是第一次贬泷州后的神龙二年(706)秋或稍前。而之问赦还后似乎并未作“远官”,两《唐书》都说之问做了京官鸿胪主薄。据《资治通鉴》卷二0八云:“之问、之逊、昙、悛、祖雍并除京官,加朝散大夫。”。

      其六,二人又都做了中宗朝的修文馆学士。据《新唐书·李适传》载:“中宗景龙二年(708),始于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沈佺期、宋之问都为学士。学士何为?“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与学士得从……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可见都是中宗朝的文学侍臣、宫廷诗人。

      其七,二人先后都曾以考工员外郎知贡举。长安元年(701)沈佺期即任考功员外郎。《旧唐书·沈佺期传》:“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再转考功员外郎。”。恐怕此处所记失实,任考功员外郎要早些。《全唐文》卷三四三载有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秀)神道碑铭》,有云:“年十五,为崇文生应举,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试《东堂壁画赋》。公援翰立成,沈公骇异之,遂擢高第。”同书卷四四0有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九龄)神道碑》:“弱冠乡试进士,考功郎沈佺期尤所激扬,一举高第。”。《郡斋读书志》卷一七七:张九龄“长安二年进士。”。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知本年春佺期已在考功员外郎任。又据《唐会要》卷三六《修撰》条:“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日,麟台阁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成,上之。”大足元年为公元701年。“据史传,修书(按即《三教珠英》)诸臣因而有迁官者……则佺期当于大足元年(701)冬(是年十月已改为长安元年)由通事舍人迁为考功员外郎。长安二年(702)春,佺期即由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见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沈佺期》)。

      稍晚,在景龙二年(708)宋之问自户部员外郎迁考功员外郎。《新唐书·宋之问传》:“景龙中(708)迁考功员外郎,諂事太*公主,故见用。”之问似乎是因谄事太*公主,才擢为考功员外郎的。又,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云:“维大唐景龙二年岁次戊申月日,考功员外郎宋之问以清酌之奠,敬祭于故修文馆学士杜君之灵。”文中有云:“孟冬十月兮共归君。”知本年十月之问已在考功员外郎任。约景龙三年(709)知贡举。《旧唐书·宋之问传》:“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据傅璇琮先生考证云:“则其授考功或在景龙二年秋冬,而典贡举当在景龙三年。”(《唐才子传校笺·宋之问》)。

      二

      由于大体相*的人生阅历,诉诸诗歌创作,也便形成一些在题材内容乃至艺术成就方面的相通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应制诗、迁谪诗的创作及其对*体诗的'卓越贡献上。

      唐初,武后末、中宗朝应制唱和活动十分盛行。沈、宋生逢其时,且都是受宠的文学侍臣。奉命作诗,弄点“遵命文学”势所难免。据统计,宋之问今存应制诗二十七首,约占全部诗作的七分之一。沈佺期有三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这些诗由于要附和皇帝旨意,自然难免有无关性灵、轻薄邀宠之作。《新唐书·李适传》有云:“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礼法,惟以文华取幸。”不过,“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观。”(《新唐书·上官婉儿传》)沈、宋更是技压群芳、迥出流辈。尤其在形式技巧、韵味格调方面造诣甚高。“他们的应制诗代表着初唐同类诗歌的最高成就,颇多可读之作。即使是歌功颂德,也歌颂的很高明,很技巧,有着流动的气势和较大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唐王朝的恢宏气象。”(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前言》)清人翁方纲曾说:“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能几及也。”(《石洲诗话》卷一)

      应制诗之外,二人还都写了相当数量的迁谪诗。据统计,沈佺期入狱流放期间写有三十二首诗,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强。宋之问贬谪岭南、越州期间的诗作多达七十二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二。这些诗由于诗人身世、境遇的突转,体悟、感受的深切。故能脱尽铅华,一改浮靡。书写大都真切动人而富于历史沧桑感。试想,一个曾是“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沈佺期),一个曾是“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府。”(宋之问)。而在残酷的政治纷争中,遽然由“荣耀的顶峰跌入屈辱的深谷”,焉能不激起情感上的波澜。故尔,在这些作品中,旅途的艰危,内心的苦闷,旧雨故知的追思,异俗殊方的观感,写的在在动人。一如柳长白所云,真个是“曲尽迁客逐臣景况”。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律体诗的诗艺探索方面苦心孤诣、孜孜矻矻,最终取得*乎完美的成果,其诗成为律体诗的龟鉴,其人成为*体诗的拓荒者,在*文学乃至文化史上厥功至伟。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历千余岁,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皎然《诗式》:“洎有唐以来,宋员外之问,沈给事佺期,蓋有律诗之龟鉴也。”宋祁《新唐书·宋之问传》:“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会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沈宋体”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使唐律诗的体制定型,沈宋在南齐沈约、谢朓等创制的永明体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仄,从消极的“八病”之说中参悟出积极*仄粘对,从而形成在*仄上有严密规则的完整的律诗。他们诗作属对精密,*仄谐调,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体诗的界限。使后辈人得以循辙运斤,佳作迭现。在*诗歌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

      聂永华先生在《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中认为“沈宋”为“*体诗定型的标志”。并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大意)。其一,作为*体律诗成熟定型关键的“粘”即“拈二”规则,可能就是由沈宋明确提出的。五言律诗的第二字是律式构成的关键。沈宋不仅在长期写作中有所体悟。而且,因为唐以诗赋取士,而沈宋都做过考功员外郎,他们在知贡举时,为了统一“评分标准”,不能不在格式、声韵方面制定一套严格的衡量尺度。“拈二”即粘对规则当是其中之一。其二、沈宋在诗坛地位的确立主要在于他们律诗创作上的出色表现。该文引用何伟棠先生的统计,沈宋五言诗共235首,有203首粘对合律,站87%。高于当时对律诗定型做出贡献的“文章四友”(崔融、苏味道、杜审言、李峤)。而且,沈宋长律尤为引人瞩目。在二人的203首粘对律诗中,有57首长律。占28%,远远高出“文章四友”。沈宋不仅在五言八句的短章中充分的运用了“换头”、“拈二”术,而且在四韵以上的长诗中亦“律法”严谨,表现了对律诗体式的完全性的掌握与运用。清人王夫之云:“沈宋之得名家者,大要又以五言长篇居胜。”(《唐诗评选》卷三)。其三、沈宋二人除七言排律一体外,品类齐全,兼备各体。沈宋二人不仅五言律诗成就卓著,还成功的将“换头”“拈二”规则引入七言之中,落实于创作实践,沈宋现存的23首七律(沈17首,宋6首。),篇篇合律。几乎是唐以来全部七言律诗的总和。沈宋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律诗已最终成熟定型。在沈宋知贡举铨选的神龙以前,未见“律诗”之称。宋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苏、李而上,高洁古淡,谓之古;沈、宋而下,谓之律。”。其后律诗、古诗与今体、往体之别则屡见载籍。清人钱良择《唐音审体》云:“唐人自沈宋而后,应制皆律诗也。”。可以推知,“律诗”的名称就是由沈宋给定的。郑振铎先生说:“他们(按,即沈宋)的倡始号召之功,似较他们的创作为更重要。”(《插图本*文学史》第320页)

      三

      沈佺期、宋之问同岁同朝,他们不仅人生际遇,仕宦旅程相仿佛,而且诗歌取向,文学成就亦相匹敌。然而,当他们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一个得以寿终正寝,一个却死于非命,其结局大相径庭。何以至此呢?究其原因,就不能不说到他们的同中之异了。这“异”就主要体现在他们生命后期对现实的感悟程度和安身立命的态度上。在残酷的政治角逐中,开始他们都可谓热中人。在武韦集团与李唐宗室的斗争中,投靠武韦集团。结果,李唐宗室得势后,之问便大触霉头。“使他落了个首贬越州,再流钦州,终被赐死桂州的悲惨下场。”(《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

      此外,还应指出,就诗歌创作的体裁样式及其成就方面也并不尽一致。马茂元先生说:

      ‘沈、宋并称,其诗往往互相混淆,有不易辨识者,以二人身世略同,而风格又相*也。然其间亦未尝不可以区分。蓋之问思致缜密,清丽居宗,五言是其擅场。其《昆明池》应制之作,固已压倒佺期。沈则气度较宏,七言独辟胜境。其《独不见》一章,“高振唐音,远包古调”(姚鼐《今体诗钞》卷一),亦非之问所能企及。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云“沈詹事七律,高华胜宋员外。”《旧书》(按即《旧唐书》)谓佺期“尤长七言之作”;而于之问,则称其“尤善五言诗,当时无出其右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分举而义互见也。又沈、宋并工五言排律,之问所作犹不过百余言;而佺期《代魑魅答家人》,长达四十八韵。其排比铺陈,尽情刻划处,已开盛唐风气之渐矣。’

      【拓展】沈宋合称

      唐初以来诗歌声律化及讲究骈对的趋向日益发展。沈佺期、宋之问等人更在以沈约、谢眺等为代表的永明体基础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仄,从消极的“回忌声病”发展到悟出积极的*仄规律,又由原来只讲求一句一联的音节、协调发展到全篇*仄的粘对,以及中间二联必须上下句属对,从而形成完整的律诗。中唐独孤及《皇甫公集序》说:“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更指出:“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沈宋以前,像四杰中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律诗,前后失粘的还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如沈佺期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夜宿七盘岭》,宋之问的《麟趾殿侍宴应制》、《陆浑山庄》等;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如沈佺期的《兴庆池侍宴应制》、《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宋之问的《奉和春初幸太*公主南庄应制》、《三阳宫石漴侍宴应制》等。沈宋都曾为宫廷诗人,所作律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虽无甚可取,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又大都合律,使律诗的粘对规律逐渐为一般诗人所遵守,影响甚大,为*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阅读全文]...

2022-03-10 11:49:53
  • 2020网络名词

  • 网络
  • 1、确认过眼神

    2、上头

    3、补刀

    4、啾咪

    5、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6、有内味了

    7、柠檬精

    8、我酸了

    9、佛系

    10、不愧是我

    11、嗦粉

    12、你是要把我笑死,然后继承我的花呗吗

    13、姨母笑

    14、文明互鉴

    15、是个狠人

    16、多么痛的领悟

    17、我信你个鬼

    18、好嗨哦

    19、硬核

    20、向大佬势力低头

    21、朋克养生

    22、我不听我不听

    23、满满的求生欲

    24、battle

    25、我觉得OK/我觉得不行

    26、来了来了,他真的来了

    27、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28、谈恋爱不如跳舞

    29、溜了溜了

    30、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31、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32、带节奏

    33、吼吼吃

    34、爱了爱了

    35、车厘子自由

    36、安排得明明白白

    37、干就完事了

    38、你怎么这个亚子

    39、看起来好厉害的亚子

    40、盘它

    41、宝藏男孩/宝藏女孩

    42、现男友

    43、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44、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45、在线等,挺急的

    46、我40米的长刀呢

    47、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48、白嫖

    49、今日份快乐源泉

    50、凉凉

    51、加持

    [阅读全文]...

2022-04-13 21:36:34
  • 励志名词4个字有内涵

  • 内涵,励志
  •   励志名词4个字有内涵

      1、刺股读书 扬长避短 势不可挡 雏鹰展翅

      2、功盖天下 坚韧不拔 持之以恒 人定胜天

      3、凿壁借光 满怀信心 使命必达 先苦后甜

      4、奋斗的你 易之思之 尽在掌握 贪多必失

      5、一帆风顺 多才多艺 日理万机 独树一帜

      6、兢兢业业 好学不倦 拔苗助长 截蒲为牒

      7、八面威风 一飞冲天 厚德载物 从容就义

      8、咸鱼翻身 博学强记 八面春风 商道酬信

      9、忠于职守 死里求生 凯旋而归 坦诚相待

      10、木人石心 发奋图强 雄心壮志 指日可待

      11、囊萤照书 齐头并进 人道酬善 锋不可当

      12、奋起直追 誓死不二 胸怀大志 永不放弃

      13、囊萤映雪 前仆后继 尽管去做 汗马功劳

      14、鹏程万里 名落孙山 非定不可 功成名遂

      15、旰食宵衣 别具匠心 学如登山 金石为开

      16、标新立异 好事连连 聚沙成塔 百尺竿头

      17、四季发财 一诺千金 绝不后悔 全力以赴

      18、日新月异 矢志不渝 游刃有馀 财源广进

      19、鸿鹄之志 铁杵磨针 坚毅顽强 财运亨通

      20、计日而待 再接再厉 自我成长 一鼓作气

      励志句子有内涵

      1、有些路看起来很*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2、前面的路还很远,你可能会哭,但是一定要走下去,一定!

      3、当一个人摆脱了自已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

      4、你在做小事时要想着大事,这样小事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

      5、大地因山川而多资,天空因飞鸟而多彩,我们因知识而美丽。

      6、为了自己的奥迪,老婆的迪奥,孩子的奥利奥,努力奋斗吧!

      7、我们有时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美德中学到的还要多。

      8、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那么你也就就能破茧成蝶。

      9、懂得坚持,忌一味跟风,坚守好这一刻,才能看到下一刻的风景。

      10、昨天,略去;今天,珍惜;明天,争取;对的,坚持;错的,放弃。

      11、不论是狮子还是羚羊,都要奔跑,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去奋斗。

      12、人不能只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应该拥有一双智慧的眼光。

      13、读书时我们应该向第一奋斗,工作时我们应该向最好奋斗。

      14、人的感情就像是牙齿,当你掉了也就没了,再装那也是假的。

      15、自己选的路,别说爬了,就是死,你也得给我死在那条路上。

      16、男人,就算年轻时候在叛逆在洒脱,迟早会努力奋斗为一个女人。

      17、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18、我们不要在该做事情的年华,去抱怨太多,而忘记了最初的意愿。

      19、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20、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21、我从不害怕千军万马来阻挡,我只是害怕自己缴械投降。

      22、生活很公*,你放任它,它就会在你有难的时候撒手不管。

      23、用责怪别人的心来反省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

      24、请再努力一下,为了你想见的人,想做的事,想成为的自己。

      25、人生短暂,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实在有限,怎么能消磨得起呢?

      26、大凡人生中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苦。

      27、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是幸运。

      28、该来的都回来,该走的都会走。别抗拒,别挽留,别不舍,别担心。

      29、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孩子,这是你成功的保证。

    [阅读全文]...

2022-07-10 04:21:38
  • 名词鉴赏之苏轼词精选赏析

  • 苏轼,学生
  • 名词鉴赏之苏轼词精选赏析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词鉴赏之苏轼词精选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多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词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死于常州。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以诗词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诗词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诗词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词。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

      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词情画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江城子】

      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

      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

      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

      流不到,楚江东。

      【简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词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别恨是全词主旨,上片写别时情景,下片想象别后境况。

      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诗人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显然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诗人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怎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怎不令词人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诗人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简析】: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诗人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诗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诗人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诗人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

    [阅读全文]...

2022-03-01 02:38:33
  • 关于面试的名词解释

  • 关于面试的名词解释

      面试是通过书面、面谈或线上交流(视频、电话)的形式来考察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面试可以初步判断应聘者是否可以融入自己的团队。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策划的招聘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面试的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1、英文注译

      interview[英][intvju:][美][ntvju]

      2、面试目的

      一般来说,面试有以下几个目的:

      1、考核求职者的动机与工作期望;

      2、考核求职者仪表、性格、知识、能力、经验等特征;

      3、考核笔试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3、面试形式

      面试有很多形式,依据面试的内容与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问题式面试

      由招聘者按照事先拟订的提纲对求职者进行发问,请予回答。其目的在于观察求职者在特殊环境中的表现,考核其知识与业务,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有关求职者的第一手资料。

      压力式面试

      由招聘者有意识地对求职者施加压力,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作一连串的发问,详细具体且追根问底,直至无以对答。此方式主要观察求职者在特殊压力下的反应、思维敏捷程度及应变能力。

      随意式面试

      即招聘者与求职者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进行交谈,气氛轻松活跃,无拘无束,招聘者与求职者自由发表言论,各抒己见。此方式的目的为:于闲聊中观察应试者谈吐、举止、知识、能力、气质和风度,对其做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考察。

      情景式面试

      由招聘者事先设定一个情景,提出一个问题或一项计划,请求职者进入角色模拟完成,其目的在于考核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式面试

      招聘者通过多种方式考察求职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如用外语与其交谈,要求即时作文,或即兴演讲,或要求写一段文字,甚至操作一下计算机等等,以考察其外语水*,文字能力,书法及口才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是根据面试种类所做的大致划分,在实际面试过程中,招聘者可能采取一种或同时采取几种面试方式,也可能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求职者进行更广泛更深刻即深层次的考察,其目的在于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应聘者。

      4、面试的种类

      集体面试

      即很多求职者在一起进行的面试,就招聘者来讲,这样可以在专业、地域及其它各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个体面试

      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单独进行的面试。

      视频面试

      1、在线视频面试

      通过即时性视频聊天软件进行在线同步的视频面试方式

      2、异步视频面试

      异步面试是一种新型的面试方式,利用异步视频面试系统,企业HR只需要简单的用短信或者邮件将面试邀请发给候选人,候选人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等设备录制并上传视频答卷,然后企业HR就可以观看、评价、分享和比较视频,随时随地轻松完成候选人筛选。

      5、基本程序

      准备阶段

      1、制定面试指南;

      2、准备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

      4、培训面试考官。

      实施阶段

      1、关系建立;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封闭性的

      2、导入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3、核心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

      4、确认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5 结束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行为性的

      总结阶段

      1、综合面试结果

      2、面试结果的反馈

      3、面试结果的存档

      评价阶段

      6、重要因素

      成功的求职者面试需要带什么东西?那天我正在面试一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尽管有数以百计的人选面试此职位,但是我被竞争者和竞争失败者之间明显巨大的差异震惊了。这些候选人值得我们考虑他们共有的某些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3-13 13:33:48
  • 三曹七子名词解释

  • 三曹七子名词解释

      解释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三曹七子名词解释,欢迎大家参考!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很有影响,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得到后世普遍承认。七子中,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其余六子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投奔曹操,多视曹操为知己,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他们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什: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书依据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精心择取曹操诗19首,曹丕诗39首,曹植诗70首,分加题解和注释,对深入理解三曹诗作极有帮助。

      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虞说:“曹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曹操的诗胜在气势与境界,他的两个最出名的儿子曹丕子恒与曹植子建都是天才的诗人,他们的文学天赋都要比他高。但曹植的才干更高,其诗如天籁之音,天马行空高高在上。为众多学者文士所推崇景仰。但也有不喜欢的,如明文学家王世贞就说:“子建天才流丽,虽名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而曹丕的天赋是诗人伤春悲秋的敏感,细腻的感悟感伤。所以有人谓之曹植的诗如仙,曹丕的诗如人。读曹操曹植的诗篇更多的是令人仰慕与倾佩,而读曹丕的诗则更多的是动容。虽曹丕之诗名不如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但魏文帝的诗歌却最像文人。相比之下曹丕更容易令人感动,因为他诗篇里流露出的细腻的感伤,更能令人产生的共鸣。明朝锺惺在《古诗归》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们在汉末的社会大战乱中,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后期他们都先后依附于曹操,孔融任过少府、王粲任过侍中这样的高级官职,其余也都是曹氏父子的*臣。不过,孔融后来与曹操发生冲突,被杀。由于七人归附曹操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各人的前后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界限。孔融在建安元年(196),徐干、阮籍在建安初,陈琳在建安五年,王粲在建安十三年,刘桢、应炀在建安十三年后。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七子"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阅读全文]...

2022-02-15 11:39:19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句子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语录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说说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名言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诗词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祝福
形容词加名词的短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