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扬州的短句

关于赞美扬州的短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扬州的短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扬州的短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扬州的短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33) 语录(19) 说说(26) 名言(4) 诗词(157) 祝福(1) 心语(32k+)

  • 赞美扬州的句子

  • 赞美,阅读,文学
  • 赞美扬州的句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扬州的句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喜欢安静的地方,总是爱往没人的地方跑,扬州的胡同、小巷,是我最爱的地方。每个小巷里,总能发现一些惊喜,总会期待着,不经意间的某次回眸,会有一次浪漫的邂逅,她颦颦一笑,我魂之颠倒。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的雨,绵绵缠缠,如若珠帘,扬州便是一个典型,空气总是潮的。

      2、一曲《春江花月夜》,唱得张若虚满眼思乡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

      3、扬州有249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地域,长期以来也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地产物质丰富,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居住的城市,这些得天独厚条件使得扬州在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中心,各个朝代的达官贵人离任后纷纷移居于此,于是便慢慢地注重发展服务业,直到后来竟然没有一个城市在人文、建筑、服务业等方面能发展的有这样细腻、全面,可以说是据万全于一身,鼎盛时期人称“小京城”,文明世界的“扬州三把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真是写绝了扬州城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绻。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扬州这座古城*添了无限的风韵。

      5、扬州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个园系*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它坐落在扬州城的东北角,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而成。如果取竹一枚单叶,倒过来,便是“个”字,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故名“个园”。个园之名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九州方园,天下独一个。

      6、我觉得扬州是用水做的,就像那位喜欢扬州女子的人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泥,看惯了那里的混沌沧桑,难免觉得这江南水乡太过温柔,然而水虽柔弱,却又是最具有韧性的,这不得不让我叹服。

      7、从瓜洲湾到东关桥头,约有三十公里,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沿着古运河随处走走,可以看到历史遗迹星列,这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成了扬州的“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遥可知当年,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

      8、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早已听不见车马喧嚣,战火纷飞,旧时光里的繁华在今天看来不值得多提,这座城又恢复了静谧与安然。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划破夕阳,留下一道道光影,沧海桑田,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

      9、错把琼玉比烟花,次生常梦是扬州。

      10、我走在街头,夜晚的扬州是浪漫和安逸的。她并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喧嚣,却足矣让人恋恋不舍。随处走走,可以碰见街头卖唱的艺人,他们大多不是为了赚钱来养家糊口,而是为了衬托这座城市的浪漫,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她在聆听,哪怕是寂寞。

      11、漫步春柳长堤,眼前一道绿色的湖水,真的不是很宽,对岸几乎*在眼前。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阔,却是一派画中景象。岸上人们来来往往,湖中游船箫鼓声声,远处楼台掩映,*处绿树成荫,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进园不大一会,一场小雨如约而至,细密的雨丝无声地洒落在湖面上,朦胧的景象让你不由地惊叹,不用打伞,就这样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瘦西湖如一位清纯的江南女子款款而来。经春柳长堤,上春波桥,过徐园、小金山,一路景色让人目不暇接。

      12、江南好,好江南!美丽扬州,轻风丝雨,古老的石墙,寂寞幽深的小巷,每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与丝丝细雨缱绻地揉在一处——暮霭下,远远**的山水便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薄雾,如幔帐一般阻住了你探视的眼睛。

      13、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熏。

      14、作为一个现代的扬州人,我更爱现在的扬州。特别是这几年,扬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车开通了,长江上架起了闻名世界的润扬大桥,飞机场也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旅游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生活水*也不断地提高起来。

      15、扬州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过古典的亭阁,远远就可以看到船娘漂着一叶舟,烟波画船,泛起的波痕打动了眼前的这一抹画。偶有几只水鸭在嬉戏,溅得一身水花。瘦西湖以瘦著称,个园何园便是因精致而扬名了,我喜欢个园里的竹林,拨开一丛翠竹,可见一处幽邃,想必园主人是个优雅但又不乏刚毅的志士,拥得一院奇美大宅,似得天下之喜,坐修竹,临清池,忘今语古,何其乐也,古人的快乐岂是今人所能轻易领悟得了?

      16、扬州的瘦西湖里看不到山,一眼望去,满眼是水,春天算是扬州最好的季节了,杨柳垂发于河岸,带着淡淡的惆怅,微风一拂,便满是一鼻春天的味道,我隐约觉得:“扬州”的“扬”字,大概是关于杨柳之“杨”的误写罢了,但却误得如此天衣无缝。五亭桥宛如一朵莲花,绽在水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

      17、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游览,更给瘦西湖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扬州城北,是古时十里扬州的旧址。说是湖,其实很像一条宽宽的河,从南至北蜿蜒过去,足足有八公里长。据说瘦西湖名声大噪的'原因与“瘦”有关,“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恰恰是占得了一个“瘦”字。看来风景也是瘦了的好。

      18、古人“下扬州”应该是乘船而去的。乘船而下,顺着长江往东而去,于是便可以看到那“孤帆远影碧不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

      19、初春的扬州,隐隐约约夹杂着南方的潮气和北方的寒气。这个时候的扬州算是最萧条的季节了,游人也少了许多。没有斑斓的色彩来衬托,扬州俨然化身成一座水墨古城,那是黑与白所透露出来的一种典雅,也是古与今所呈现出来的庄重。

      20、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

      2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5、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梦回乡里,那洁白的琼花美的令人心醉。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幽深小巷的尽头……

      26、没有古人西辞,也没有相别在黄鹤楼,没有烟花飞絮,没有古橹桨声的乌篷船,我坐着现代化的车子驶入了扬州。这个季节来扬州,自然体会不到那柳絮如烟的美丽了。可十月的扬州依旧凌波荡漾,楚楚动人。城在园中,园在城里,走进扬州,落眼的是满满的绿波,流水。

      1、扬州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过古典的亭阁,远远就可以看到船娘漂着一叶舟,烟波画船,泛起的波痕打动了眼前的这一抹画。

      2、走出瘦西湖的大门,我回头凝望着“瘦西湖”三个大字,觉得它像是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正以清瘦、淡雅、秀丽多姿的风采,吸引着我们。

      3、刚走进瘦西湖,我就看见湖中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白如雪,有的粉似霞……你看,这朵白荷花已经全部盛开了,中间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4、瘦西湖虽不如西湖那般明亮、璀璨,但也清丽,素雅。瘦西湖细长苗条,恰似少女亭亭玉立的柳腰,瘦西湖美称由此得来。

      5、我们沿着瘦西湖边走边看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恍若置身于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

      6、瘦西湖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长条形湖泊,它比西湖瘦得多,所以叫“瘦西湖”。围绕着瘦西湖的是一圈柳树织成的绿色镶边,我们沿着柳丝轻拂的湖边,爬过怪石嶙峋的假山,看到了一座高高的拱桥,那就是“二十四桥”。

      7、瘦西湖有二十四景,诸如长堤春柳、湖心钓台、白塔晴云、四桥烟雨等,就像二十四颗明珠,镶嵌在瘦西湖这根玉带上。

      8、走进瘦西湖,就会觉得瘦西湖是蜿蜒曲折,古朴多姿,湖面是弯曲的形状,时宽时窄,*是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航船其间,景色不断变换,亭台楼阁的建筑,花木山石的组合,引人入胜。

      9、时间悄悄地在我脚下溜走了,一天的旅程就要结束。我仍在出口旁的假山上爬来爬去,不愿踏上归程。望向瘦西湖,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我觉得它更美丽了。

      10、再看瘦西湖,它的湖水一碧如洗,远远的望去,如同一条翡翠般的玉带,系在小山的周围。

      11、瘦西湖的四周围着长长的堤岸,岸边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长着一棵被劈成两半的大树,传说是一个神仙下凡,一不小心把刀从从刀柄中掉了出来,刚好劈到这棵树的中间,将树劈成了两半。于是,我给这棵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树”。

      12、瘦西湖实是幅好画,这幅水墨画透出了一丝自然之美,向我们展现着华夏民族的魅力。

      13、我们登上五亭桥,站在五亭桥上就能看见整个瘦西湖的美景:湖面细长,景色秀丽,宛如系在仙女腰间的绸带。

      14、进了瘦西湖的大门,就是长堤,长堤两旁围着葱葱笼笼的柳树,它们在微风的吹动下,象个苗条的仙女舒展着柔软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翩翩起舞。

      15、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走*瘦西湖,只见清清的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微微起伏,闪烁着粼粼波光,一条条小船在悠闲地漂浮在水面上。

      16、登上假山,站在凉亭上往下望,瘦西湖的景色尽收眼底。瘦西湖*静的象一面镜子,绿的象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7、走进瘦西湖,就看见湖*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我想:要是再过一个月来的话,那瘦西湖*的风景一定非常漂亮、迷人吧!

      18、瘦西湖边,每日游人云集,车马骈阗,绮罗盈目,香飘满路。

      19、站在湖边远眺,这湖水清澈明亮,瘦西湖虽不如西湖那般大气、璀璨,倒也很清丽、素雅。瘦西湖细长苗条,恰似少女亭亭玉立的柳腰,瘦西湖美称由此而来。

      20、瘦西湖的美是说不尽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她透在骨子里的那份独有美。

      21、瘦西湖边到处都是树,个个根深叶茂,最多的要数柳树,它们都站在湖边,长长的柳条垂向湖面。

      22、刚走进瘦西湖,顿时感觉到丝丝凉意。外面艳阳似火,园内绿树成阴,路边紫色、红色、黄色的野花不畏酷热,依旧笑逐颜开。

      23、站在瘦西湖的桥上,放眼远眺,湖边的垂柳宛如轻盈的少女正对着碧绿的湖水梳妆打扮,翩翩起舞呢!

    [阅读全文]...

2022-03-25 20:21:46
  • 关于扬州的诗句古诗词唯美(赞美扬州的美句子)

  • 唯美,赞美
  • 从扬州回来几日了,想要写得太多。满大街放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歌,回来以后这首歌 一直在耳边回响,在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有些绕梁三日的感觉。

    瘦西湖

    扬州别名叫邗、广陵、维扬、江都,这都是我以前学历史学过的,原先总以为历史学的还可以,能应付一阵子,这次到扬州栽了几次跟头,脸都丢进了,闹的笑话至今在夫君面前颜面扫尽,但是我也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

    瘦西湖

    中午从镇江坐汽车,过了长江大桥,当时夫君问我这个大桥叫什么名字,我说叫扬子大桥,当时我还抢白了夫君一阵子,说大桥都建这么多少年了,怎么才知道呢,真是少见多怪,我说的这些话到了傍晚时分,在一个饭店厅堂里,被老板娘的话证实得一塌糊涂,原来这座大桥叫润扬大桥,刚建两年左右,“润”是取镇江的古称,在记忆里我只记得镇江叫京口,因为王安石有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还有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句,和老板娘锵锵了一阵,老板娘慢慢地给我讲述,“润州是镇江的故称,扬州是*的老家,所以前几年修了这么一座长江大桥,大桥的名字各取两城市的名字”,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扬州古迹遍地,稍不留心就会错过。它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喜爱的地方,也是他们风流潇洒的场所。像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二十四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的各种风月场所。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

    扬州的夜晚也十分美丽,月光柔柔地洒在静谧的瘦西湖上,月色朦胧催人醉。在初春,水面之上夹杂着嫩柳的倒影,桃花、杏花、樱花、玉兰花竞相开放,让人赏心悦目,又令人低吟高歌。唐代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成了千古绝唱。

    瘦西湖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黄慎的《维扬竹枝词》“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郑板桥的诗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扬州让历代诗人如痴如醉,所以诗人们喜欢把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到诗词之中,有些是惆怅,有些是欢喜,有些是悲伤。虽然事已境迁,但如今的扬州今非昔比,它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如今看到它却依然会让我想起那些流传千古的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6-19 18:59:51
  • 有关扬州的诗句有哪些(赞美扬州的风景的诗句)

  • 赞美,风景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江南水乡扬州自古繁华,更是诗人向往之处。或惆怅、或悲伤、或欣喜。扬州寄托了诗人太多太多的情怀。

    扬州是诗人的圣地,如今的扬州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让我们依然想了解那些曾经让很多人感动的古诗词。

    1.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被无情恼,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赠别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6.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谢楼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江城子

    宋—–苏轼

    墨云托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chou.)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9.少年游

    宋—–周邦彦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10.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11.纵游淮南

    唐—–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12.题扬州禅智寺

    [阅读全文]...

2022-07-25 02:14:53
  • 扬州美食小吃攻略

  • 美食
  • 扬州美食小吃攻略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原南端,素有“苏北门户”之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扬州美食小吃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扬州小吃介绍

      烫干丝

      烫干丝也是一道好吃不贵的小吃,扬州人喜欢吃干丝,更有名的一道菜是大煮干丝,那需要费工费力,烫干丝就简单一些了,干丝烫熟后加入虾米,姜丝等各种调味料,就可以上桌了。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扬州人对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着不容更改的偏好。粤菜风行之际,扬州人也吃早茶,但从点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维扬式,边吃边加上评论:“我们扬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炖蟹粉狮子头据说也有*千年历史了,到现在还是百吃不腻。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是大劗肉,普通话就是大肉丸子,但肉里面还有螃蟹肉、蟹黄、调料,下面再垫上青菜心,上笼焖。用扬州人的话说:“猪肉肥嫩,蟹粉鲜香,菜心酥烂,须用调羹舀食,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芳。

      笋肉锅贴

      扬州风味小吃,以面团糊制皮,包入笋肉馅,经炸至而成;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口味鲜美。

      赵刚风鹅

      仪征市赵刚风鹅厂在传统腌制咸鹅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食文化的精华,广采百家之长,创制出“大仪风鹅”这一色香味俱佳、极具地方特点的特色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清蒸小公鸡

      到了夏天,体力消耗的比较快,需要补充营养,但是太油腻的菜在这么热的天吃下去也不舒服。会吃的扬州人在这个季节会选择清蒸小公鸡,将葱姜洗净切段后直接塞入去除内藏的公鸡腹中,上火清蒸。只需一点点盐调味即可,清爽不油腻,既能补充营养又让人吃着舒服,可谓一举两得

      海带冬瓜汤

      小伙伴们对这个汤应该不陌生的,夏日消暑必备,扬州人做这道汤,还会在里面加上几颗淡菜。让原本**谈谈的素汤一下子就鲜美起来了!

      三和四美酱菜

      不少人到了夏天都吃不下饭、木有胃口,扬州人称之为“疰(zhu)夏”。没有胃口时,老扬州人都会选择吃点酱菜,其中最受百姓喜爱的是盐水大头菜、黄瓜乳、宝塔菜、萝卜头!一两块酱菜入口马山就能让您胃口大开的!

      扬州特色小吃

      凉粉

      扬州本地的凉粉可以分为2种,一种叫刨粉、一种叫块粉,年轻人喜欢前者而老年人则钟爱后者。

      将凉粉块用特殊工具刨成丝状,就是刨粉。八九十年代扬州街头随处可见卖刨粉的小摊,一般五毛钱一碗,刨好的凉粉丝,加上四美的黄豆酱油、香醋、咸大头菜碎或者红萝卜头碎一起拌匀,最后淋上几滴富春的麻油,一碗香喷喷的刨粉就好了。闷热的下午,来上一碗冰凉的凉粉,对当时的老扬州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了!

      绿豆汤

      当时的老扬州都会在下午煮上一锅桂花绿豆汤,待到其完全冷却,孩子们也基本上都放学了!这时候一碗甜甜的桂花绿豆汤,会是对学*了一天的孩子最好的犒劳!带着淡淡桂花香的绿豆汤会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赤豆元宵

      冰镇赤豆元宵,在炎炎夏日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了。但是在冰箱未曾普及的八九十年代,只有一些经营小吃的店铺才有的卖,因为冰块都是从冰库拿回来的,能保存的时间不长,所以去晚了的小伙伴们是吃不到的!

    [阅读全文]...

2022-05-20 04:39:38
  • 关于扬州的诗句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宿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其一》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李白《江夏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钱谦益《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扬州寒食春风寺,看遍花枝尽不如。—— 赵嘏《赠歙州妓》

    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朱放《乱后经淮阴岸》

    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皇甫汸《送张子还广陵》

    要觅扬州旧风物,夕阳禅智立秋风。——罗公升《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关汉卿《一枝花·赠朱帘秀》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乔吉《水坡羊·寓兴》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李白《秋浦歌·秋浦长似秋》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杜牧《秋娘诗并序》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杜甫《解闷十二首》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苏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姜夔《月下笛·与客携壶》

    广陵怀古扬州对*山懒赋芜城,笑豆蔻枝头,惹住歌行。——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扬州汪右丞*上即事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山,月满西楼。——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苏轼《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扬州屋舍贱,还债堪了不。——卢仝《冬行三首》

    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王奕《沁园春·唐李太白》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秦观《长相思·铁瓮城高》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十年在扬州,五年在京城。——张以宁《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杜牧《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扬州遗老闻新讣,犹说*山奏凯时。——刘克庄《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忆昔东淮羽檄驰》

    饮散金山弄玉箫,风流未逊扬州客。——艾性夫《木绵布歌》

    回首扬州才百里,画桥风月可怜渠。——贺铸《海陵书事》

    高镇争扬州,左兵来武昌。——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借问舡轻重,附信到扬州。——《铜官窑瓷器题诗》

    从来交广地,还是古扬州。——汪广洋《岭南道中》

    天风送我扬州还,挂*长歌彭蠡间。——邓雅《过彭蠡湖》

    谪仙笑作扬州诗,鹏赋消摇六月息。——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菊坡笔挽千钧力》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苏轼《南歌子·游赏》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

    珠箔曲琼钩,仔细见扬州。——刘禹锡《三阁辞四首》

    忽见扬州北邙前,只有人还千一钱。——顾况《露青竹杖歌》

    [阅读全文]...

2022-04-06 17:41:05
  • 赞美扬州的文艺句子 描写扬州美景的句子说说

  • 美景,文艺,赞美
  • 1、我喜欢安静的地方,总是爱往没人的地方跑,扬州的胡同、小巷,是我最爱的地方。每个小巷里,总能发现一些惊喜,总会期待着,不经意间的某次回眸,会有一次浪漫的邂逅,她颦颦一笑,我魂之颠倒。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的雨,绵绵缠缠,如若珠帘,扬州便是一个典型,空气总是潮的。

    2、一曲《春江花月夜》,唱得张若虚满眼思乡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

    3、扬州有249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地域,长期以来也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地产物质丰富,是一个非常适合休闲居住的城市,这些得天独厚条件使得扬州在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中心,各个朝代的达官贵人离任后纷纷移居于此,于是便慢慢地注重发展服务业,直到后来竟然没有一个城市在人文、建筑、服务业等方面能发展的有这样细腻、全面,可以说是据万全于一身,鼎盛时期人称“小京城”,文明世界的“扬州三把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真是写绝了扬州城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绻。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扬州这座古城*添了无限的风韵。

    5、扬州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个园系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它坐落在扬州城的东北角,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而成。如果取竹一枚单叶,倒过来,便是“个”字,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故名“个园”。个园之名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九州方园,天下独一个。

    6、我觉得扬州是用水做的,就像那位喜欢扬州女子的人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泥,看惯了那里的混沌沧桑,难免觉得这江南水乡太过温柔,然而水虽柔弱,却又是最具有韧性的,这不得不让我叹服。

    7、从瓜洲湾到东关桥头,约有三十公里,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沿着古运河随处走走,可以看到历史遗迹星列,这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成了扬州的“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遥可知当年,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

    8、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早已听不见车马喧嚣,战火纷飞,旧时光里的繁华在今天看来不值得多提,这座城又恢复了静谧与安然。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划破夕阳,留下一道道光影,沧海桑田,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

    9、错把琼玉比烟花,次生常梦是扬州。

    10、我走在街头,夜晚的扬州是浪漫和安逸的。她并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喧嚣,却足矣让人恋恋不舍。随处走走,可以碰见街头卖唱的艺人,他们大多不是为了赚钱来养家糊口,而是为了衬托这座城市的浪漫,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她在聆听,哪怕是寂寞。

    11、漫步春柳长堤,眼前一道绿色的湖水,真的不是很宽,对岸几乎*在眼前。尽管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阔,却是一派画中景象。岸上人们来来往往,湖中游船箫鼓声声,远处楼台掩映,*处绿树成荫,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进园不大一会,一场小雨如约而至,细密的雨丝无声地洒落在湖面上,朦胧的景象让你不由地惊叹,不用打伞,就这样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瘦西湖如一位清纯的江南女子款款而来。经春柳长堤,上春波桥,过徐园、小金山,一路景色让人目不暇接。

    12、江南好,好江南!美丽扬州,轻风丝雨,古老的石墙,寂寞幽深的小巷,每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与丝丝细雨缱绻地揉在一处——暮霭下,远远**的山水便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薄雾,如幔帐一般阻住了你探视的眼睛。

    13、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熏。

    14、作为一个现代的扬州人,我更爱现在的扬州。特别是这几年,扬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车开通了,长江上架起了闻名世界的润扬大桥,飞机场也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旅游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生活水*也不断地提高起来。

    15、扬州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过古典的亭阁,远远就可以看到船娘漂着一叶舟,烟波画船,泛起的波痕打动了眼前的`这一抹画。偶有几只水鸭在嬉戏,溅得一身水花。瘦西湖以瘦著称,个园何园便是因精致而扬名了,我喜欢个园里的竹林,拨开一丛翠竹,可见一处幽邃,想必园主人是个优雅但又不乏刚毅的志士,拥得一院奇美大宅,似得天下之喜,坐修竹,临清池,忘今语古,何其乐也,古人的快乐岂是今人所能轻易领悟得了?

    16、扬州的瘦西湖里看不到山,一眼望去,满眼是水,春天算是扬州最好的季节了,杨柳垂发于河岸,带着淡淡的惆怅,微风一拂,便满是一鼻春天的味道,我隐约觉得:“扬州”的“扬”字,大概是关于杨柳之“杨”的误写罢了,但却误得如此天衣无缝。五亭桥宛如一朵莲花,绽在水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

    17、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瘦西湖游览,更给瘦西湖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瘦西湖在扬州城北,是古时十里扬州的旧址。说是湖,其实很像一条宽宽的河,从南至北蜿蜒过去,足足有八公里长。据说瘦西湖名声大噪的原因与“瘦”有关,“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恰恰是占得了一个“瘦”字。看来风景也是瘦了的好。

    18、古人“下扬州”应该是乘船而去的。乘船而下,顺着长江往东而去,于是便可以看到那“孤帆远影碧不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

    19、初春的扬州,隐隐约约夹杂着南方的潮气和北方的寒气。这个时候的扬州算是最萧条的季节了,游人也少了许多。没有斑斓的色彩来衬托,扬州俨然化身成一座水墨古城,那是黑与白所透露出来的一种典雅,也是古与今所呈现出来的庄重。

    20、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

    2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5、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梦回乡里,那洁白的琼花美的令人心醉。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幽深小巷的尽头……

    26、没有古人西辞,也没有相别在黄鹤楼,没有烟花飞絮,没有古橹桨声的乌篷船,我坐着现代化的车子驶入了扬州。这个季节来扬州,自然体会不到那柳絮如烟的美丽了。可十月的扬州依旧凌波荡漾,楚楚动人。城在园中,园在城里,走进扬州,落眼的是满满的绿波,流水。

    [阅读全文]...

2022-05-08 18:49:53
  • 扬州好句好段摘抄

  • 扬州好句好段摘抄

      好句好段摘抄有利于文笔的锻炼和提升,那么有哪些名著的好词好句值得摘抄?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好句好段摘抄带书名,希望有所帮助!

      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歌女披着银辉,宛若雪洁冰清的玉人,悠扬宛转的箫声飘散在虽冰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扬州,这个美丽的地方。它没有北京的雄伟壮观,没有桂林山水的*静,也没有上海的高度信息化。它有的是那一座座园林、寺庙、骚人墨客和他们的故事。

      漫步在扬州且深且长的古巷之中,心中不时涌起阵阵激情。它不同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它有着自己的宁静与安详。置身于其中,我仿佛感受到古巷满怀热情跳动的心、那深沉而舒缓的呼吸。我仿佛见到夕日的商人们在古巷中穿梭的身影,古巷人民纯朴而可亲的含蓄一笑,空气中洋溢着的,有着一种深切的古巷人不朽的人生品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内涵。我为古巷所痴迷、所陶醉。古巷千古长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的意志。

      阳春三月,站在瘦西湖外,烟花由柳絮伴着如煦的春风从你的脸上抚过,轻轻的,柔柔的。步入瘦西湖,租一条船,荡漾在瘦西湖上,*绿树葱郁,姹紫嫣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湖面上桥梁横跨,造型各异,游船交织,水草丛丛,荷花朵朵……湖面曲折,蜿蜒,时宽,时窄,时直,时曲,给人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美丽的五亭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凝静庄重地伫立在瘦西湖上,五个亭子依旧错落有致地立着。阳光下,微风中,五亭桥金光闪闪,银铃声声,远远看去,如一朵硕大的莲花浮在水面上。每当夜晴月满时,五亭桥十五个桥洞中各衔一月,金波荡漾,众月争辉,富有诗情画意。清朝诗人黄惺庵吟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瘦西湖,对于这个名字,或许不少人都会提出疑问,它与杭州西湖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叫瘦西湖?这可源于清代诗人汪濠欣赏这里秀美景色,便作诗称赞:“垂柳不断接线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广泛传天下。

      个园中四季假山,山石怪异。“尽石之妙”的春山,朴素淡雅,纤巧秀媚。夏山宛如一座依山临水的石头房屋。石屋左右峰峦耸峙,其下池水澄澈,秋山气宇恢宏,山势峻伟,非黄山,却神似黄山。冬山纤巧,犹如满园积雪初融,给人以冬去春来之感。传说,个园四季假山乃是出自石涛和尚之手笔。

      凡来扬州一游的人,都少不了去大明寺。它殿阁巍峨,松柏参天,林木葱笼,环境幽静,寺内建有栖灵塔,塔高九层,挺拔壮观,高入云霄,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刘禹锡的《同乐天登栖林寺塔》,白居易的《马梦得同登栖灵塔》等都广为流传。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是这的主持,这也是他东渡日本传教的出发地,大明寺西南有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营建的*山堂,欧阳修曾在《朝中措*山堂中》写道:“*山槛倚晴空,山色有中无。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我的故乡扬州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扬州是座古城,人们都称古城扬州。这几年来扬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更清了,树更密了小花小草也更旺盛了。马路变宽了,铁路也修好了现在我们扬州有火车了去哪旅游都方便了。扬州的润扬大桥最为壮观,是亚洲第1,世界第3长。

      扬州月与天下月不同,扬州月多了几分朦胧与静谧。自古以来,人们描写扬州的诗句中,总少不了这个“月”字,“半湾新月漾银钩,瘦尽春城十二楼”,“今夜扬州月,清光已胜前”,“扬州好明月”,“明月满扬州”……

      一曲《春江花月夜》,唱得张若虚满眼思乡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作者:徐凝)

      错把琼玉比烟花,次生常梦是扬州。(作者:杜牧)

      江南好,好江南!美丽扬州,轻风丝雨,古老的石墙,寂寞幽深的小巷,每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与丝丝细雨缱绻地揉在一处——暮霭下,远远**的山水便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薄雾,如幔帐一般阻住了你探视的眼睛。(作者:郑板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作者:王安石)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作者:张若虚)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作者:黄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杜牧)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者:李白)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作者:杜牧)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作者:李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黄文阳)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作者:王士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作者:王建)

      一望青青青不断,绿杨回首忆扬州。(作者:姚合)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作者:杜牧)

      如今不是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作者:汪沆)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作者:张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早已听不见车马喧嚣,战火纷飞,旧时光里的繁华在今天看来不值得多提,这座城又恢复了静谧与安然。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划破夕阳,留下一道道光影,沧海桑田,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

      扬州的瘦西湖里看不到山,一眼望去,满眼是水,春天算是扬州最好的季节了,杨柳垂发于河岸,带着淡淡的惆怅,微风一拂,便满是一鼻春天的味道,我隐约觉得:“扬州”的“扬”字,大概是关于杨柳之“杨”的误写罢了,但却误得如此天衣无缝。五亭桥宛如一朵莲花,绽在水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真是写绝了扬州城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绻。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给扬州这座古城*添了无限的风韵。

      从瓜洲湾到东关桥头,约有三十公里,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沿着古运河随处走走,可以看到历史遗迹星列,这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成了扬州的“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遥可知当年,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

      扬州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个园系*四大名园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它坐落在扬州城的东北角,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而成。如果取竹一枚单叶,倒过来,便是“个”字,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的诗句,故名“个园”。个园之名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九州方园,天下独一个。

      初春的扬州,隐隐约约夹杂着南方的潮气和北方的寒气。这个时候的扬州算是最萧条的季节了,游人也少了许多。没有斑斓的色彩来衬托,扬州俨然化身成一座水墨古城,那是黑与白所透露出来的一种典雅,也是古与今所呈现出来的庄重。

      我喜欢安静的地方,总是爱往没人的地方跑,扬州的胡同、小巷,是我最爱的地方。每个小巷里,总能发现一些惊喜,总会期待着,不经意间的某次回眸,会有一次浪漫的邂逅,她颦颦一笑,我魂之颠倒。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的雨,绵绵缠缠,如若珠帘,扬州便是一个典型,空气总是潮的。

      我觉得扬州是用水做的,就像那位喜欢扬州女子的人说过: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泥,看惯了那里的混沌沧桑,难免觉得这江南水乡太过温柔,然而水虽柔弱,却又是最具有韧性的,这不得不让我叹服。

      作为一个现代的扬州人,我更爱现在的扬州。特别是这几年,扬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车开通了,长江上架起了闻名世界的润扬大桥,飞机场也在紧张的建设当中,旅游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生活水*也不断地提高起来。

      墨青的天际,古宅青苔,梦回乡里,那洁白的琼花美的令人心醉。曾几何时,那份独爱扬州的幸福就留在了幽深小巷的尽头……

      古人“下扬州”应该是乘船而去的。乘船而下,顺着长江往东而去,于是便可以看到那“孤帆远影碧不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壮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走在街头,夜晚的扬州是浪漫和安逸的。她并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喧嚣,却足矣让人恋恋不舍。随处走走,可以碰见街头卖唱的艺人,他们大多不是为了赚钱来养家糊口,而是为了衬托这座城市的浪漫,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她在聆听,哪怕是寂寞。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熏。

      江南好,好江南!美丽扬州,轻风丝雨,古老的石墙,寂寞幽深的小巷,每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与丝丝细雨缱绻地揉在一处暮霭下,远远**的山水便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薄雾,如幔帐一般阻住了你探视的眼睛。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阅读全文]...

2021-12-09 02:05:25
  • 关于姜夔《扬州慢》赏析

  • 关于姜夔《扬州慢》赏析

      扬州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朗州慢”。以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为正体,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韵,后段九句四*韵。另有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韵,后段九句四*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郑觉斋《扬州慢·琼花》等。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关于姜夔《扬州慢》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白石到达扬州之时,离金主完颜亮南犯只有十五年,当时作者只有二十几岁。这首震今烁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萧德藻(即千岩老人)称为有“黍离之悲”。《诗经。五风。黍离》篇写的是周*王东迁之后,故宫恙浮,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认为的诗歌要“含蓄”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白石道人诗说》)的主张,也是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位于淮水之南,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竹西佳处”是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化出。竹西,亭名,在扬州东蜀岗上禅智寺前,风光优美。

      但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羔坞了。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

      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意绪,就是“犹厌言兵”。清人陈廷焯特别欣赏这段描写,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赤无此韵味。”(《白雨斋词话》卷二)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在美学上也是一种移情作用。

      上片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却又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

      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视觉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着一“空”字,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宋王朝就凭这样一座“空城”防边,如何不引起人们的忧心忡忡,哀深恨彻。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有碧山、中仙、玉笥山人诸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其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祐、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祐、宝祐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又名《碧山乐府》。张炎《琐窗寒》序,谓沂孙“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著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又《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云:“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云:“词法之密,无过*。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姜夔(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时属岭南道爱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岁孤贫。二十岁后,北游淮楚,南历潇湘。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萧德藻于长沙。泛湘江,登衡山,作《一萼红》、《霓裳中序第一》、《湘月》诸词。次年,姜夔随萧德藻同归湖州,卜居苕溪之上,与弁山之白石洞天为邻,后永嘉潘柽就为他取字曰白石道人。杨万里称他“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龟蒙)”,范成大称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绍熙四年(1193)起,姜夔出入贵胄张鉴(中兴名将张浚之后)之门,依之十年。庆元二年(1196)后迁移杭州。

      曾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因与太常议不合而罢。庆元五年(1199),复上《圣宋铙歌鼓吹》十四首,诏免解,与试礼部;不第,遂以布衣终身。嘉泰三、四年间(1203—1204),以《汉宫春》、《永遇乐》诸词与辛弃疾蓬莱阁、北固亭之作唱酬。二人虽词风不同,辛弃疾亦“深服其长短句”,堪谓并世知音。姜夔六十以后,旅食金陵、扬州等地,晚境益牢落困苦。卒年约在嘉定十三四年之际。卒后由吴潜等助殡,葬于杭州钱塘门外之西马塍。姜夔一生困踬场屋,然襟期洒落,气貌若不胜衣。

      家无立锥,而富于翰墨图书之藏。精赏鉴,工书法,品评法帖有“书家申韩”之称。著有《白石诗集》一卷,《诗说》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别集一卷,《续书谱》一卷,《绛帖*》二十卷等十三种。姜夔为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与周邦彦并称“周姜”。且精于乐律,能自制曲。自谓作词“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与拘谱盲填者不同。集中有十七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流传至今惟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后世即以“清空”与“骚雅”标举白石词风。

      南宋后期词人大多“远祧*,*师白石”,就是仰承与追随这种词风。清初的浙西词派则专奉姜夔为不祧之宗,从而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一直延续至乾隆中叶。

    [阅读全文]...

2022-03-09 11:38:11
  • 苏州美景的赞美句子(赞美苏州的美好短句)

  • 赞美,苏州,美景
  • 吟咏苏州的诗甚多,写出了苏州的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也让苏州小城名动中外。

      小时候在苏州长大,入目是小桥流水,抬眼见老宅园林。走过曲折幽深的小巷,心中便有说不出的愉悦。

      身心感受苏州之美,因年幼口拙,无以为表。稍长求学于沪上,开始寻觅咏吟苏州的诗词,慢慢体味诗人的神来之笔。

      第一首写苏州之美的五言律诗,是母亲给我念的唐人杜荀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母亲说:“你还记得老宅吗?沿河而筑,推窗见水,不远处便是雪糕桥。当时我抱着你,你看着一条又一条小船在窗下摇过,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个场景,我是有点模糊了,但我少年时回过老宅,重温了站在窗前看流水小舟的情景,说起来在心头快一个甲子了,想起来还是那么撩人心魄。杜荀鹤写苏州不用华丽的词藻,有的是恬淡、随和、闲适的情调,恰好与苏州这座不张扬的古城风格很相似。

      记不得多少次去苏州了,每次重访,总有意外的惊喜。即使是雨季,斑驳粉墙上印着诗意的雨痕,沾湿的黛瓦不动声色地往下轻轻一压,与探出墙头的老树鲜花,相映成趣,令我着迷。这时候,油然想起宋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诗风古雅、清寂、静谧、悠然,写得不动声色,骨子里却经得起反复咀嚼。

      苏州自古出文人,本地诗人不胜枚举,出名的便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徴明、冯梦龙、钱谦益、高启、金圣叹、顾炎武、沈德潜、沈三白等。孟浩然、李白、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范仲淹、苏轼、张岱、李渔、袁枚、俞樾皆逗留苏州,大发诗兴,他们各具匠心,写出了苏州的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苏州因孟浩然而闲适,因李白而飘逸,因刘禹锡而俊隽,因韦应物而清幽,因苏东坡而壮丽,因文徴明而雅致,因唐伯虎而倜傥,因祝枝山而放肆,因张岱而任性,因李渔而随意,因钱谦益而清绮,因金圣叹而诙谐,因沈三白而缠绵,因冒襄而风雅,因袁枚而考究,因俞樾而精深……

      吟咏苏州的诗甚多,让我反复回味的还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唐人张继存诗50余首,唯有这一首流传千古,让苏州小城名动中外。

      诗人置身于一个“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晚,搭乘一条小船驰*苏州,或许是寂寞,或许是伤感,眼中的“江枫”与“渔火”,变得无语而哽咽,羁旅的游子不说自己内心的愁绪,只写眼中景物呈哀怨悱恻之境。在一静一动、一明一暗的晃动中,远处隐隐传来寒山寺的悠悠钟声。

    [阅读全文]...

2022-07-21 22:57:26
  • 描写扬州的经典诗句

  • 经典,优美
  • 描写扬州,或者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作为扬州人,介绍一下扬州吧。

    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地处南北走向的大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长江交汇点上,自古即有楚尾吴头,江淮名邑之称,这里风光明媚,物产丰茂,文教昌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自古已来,无数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限于篇幅有限,根据个人喜好,略举几例。

    长干曲 无名氏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汴河曲 唐 李益汴河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希*。

    长相思 唐 白居易汴水流,汴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休,月明人倚楼。

    忆扬州 唐 徐凝萧娘脸下难盛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纵游淮南 唐 张祜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二首(选一) 唐 杜牧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唐 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朝中措-*山堂 北宋 欧阳修*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江月-*山堂 北宋 苏轼三过*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空。

    扬州慢 南宋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 元 吴师道画鼓清箫估客舟,朱竿翠幔酒家楼。

    城西高屋如鳞起,依旧淮南第一州瘦西湖 清 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清·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赢得青楼薄幸名。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阅读全文]...

2022-06-14 01:53:02
当前热门
赞美扬州的短句 - 句子
赞美扬州的短句 - 语录
赞美扬州的短句 - 说说
赞美扬州的短句 - 名言
赞美扬州的短句 - 诗词
赞美扬州的短句 - 祝福
赞美扬州的短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