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情话经典短句

关于余光中情话经典短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余光中情话经典短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余光中情话经典短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余光中情话经典短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160) 说说(312) 名言(2) 诗词(18) 祝福(86k+) 心语(88)

  • 余光中情诗经典(余光中最美的十句情诗)

  • 情诗,经典,最美
  •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乡愁》,便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

    据研究人士统计,余光中一生公开发表的诗作*千首,其中仅爱情诗便有一百多首。他著名的一首情诗是《等你,在雨中》,开篇一小节,读来便摄人心魂: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

    诗中更有充满浓情蜜意的表白: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这首优美动情的诗作于1962年,诗人时年34岁,与妻子范我存已结婚6年。此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余光中写给妻子的。甚至他的上百首情诗中,余光中明确表示是写给范我存的,也寥寥无几。

    那么,余光中这些情诗灵感来自何处?他们夫妻关系到底如何?

    范我存的母亲跟余光中的母亲是堂姐妹。大约在1944年,14岁的范我存在亲戚家里偶遇余光中。早听说余光中是个少年才子,范我存不由多看了这位表哥几眼。

    初识后不久,余光中给范我存寄去一份同仁刊物,里面刊有他翻译的拜伦诗作。范我存读罢表兄的译作,不禁为其文采所折服。

    时局让两家人颠沛流离。表兄弟再次相见,是在1950年6月,余光中随家人从香港移居台湾。他乡遇故亲,使这对年轻人的心慢慢走*。

    发现他们的恋情后,双方家人并不看好。余家因范我存身体状况欠佳,怕她拖累了家中的独子;范家则认为写诗的人多数穷困潦倒,担心范我存往后跟着余光中受苦。

    爱情就像石缝里的幼苗,越是遭到挤压,越是渴望生长。两人反对家人提亲,拒绝异性追求,悉心呵护着彼此的爱恋。1956年9月,他们冲破家庭压力,终于牵手步入了婚姻殿堂。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余光中和范我存结婚后,婚姻生活又怎样呢?

    与诗人相爱,妻子在收获丈夫激情的同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牺牲。

    “他忙起来,可以连着几天关在书房,对你不理不睬,好像天塌下来都要由我自己去挡。”

    范我存回忆说,初为人妻时,她对丈夫“忘我”的创作并不大适应,但后来觉得丈夫的事业确实很重要,而她也以此为荣,因此也就谅解了他。

    1958年,范我存生下长女姗姗后,身体竟奇迹般的强健起来。曾经娇羞柔弱的大家闺秀,逐渐被生活磨练成一位坚韧的辣妈。之后6年,她又先后生下4胎,可惜唯一的男婴出生3天后就不幸夭折。余光中是位开明的父亲,从无重男轻女观念,对4位小女宝疼爱不已,还幸福地称妻子为“小袋鼠的妈妈”。

    家里孩子多,但范我存很少让夫君被家务琐事缠身。余光中说,是妻子帮他撑起一片天地,让他能够心无旁骛,从容写作,为此他对妻子充满感激。

    感激归感激,但这种感激之情,却不一定能发酵为一首首柔情浪漫的情诗。余光中说,他创作的爱情诗篇,激情另有源头。

    余光中先生的不少名篇佳作,备受海内外文学爱好者推崇。很多人也因此对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颇感好奇,尤其是对他那些活色生香的情诗。

    有人当面问余光中:先生的多数情诗,明眼人谁都能看出,与夫人并无多少关系,那是写给谁的呢?

    余光中莞尔一笑,语带玄机:“人难免会动情,如果控制得宜,也是一种智慧。”

    ***是诗人的精神信仰。对美好的事物最易动情,是所有诗人的共性,余光中自然也不例外。作为蜚声文坛的名家巨擘,余光中受人尊重,被人爱慕,亦是情理中事。

    余光中坦然承认,他不是绝缘体。他说,一个人如果太寡情,总是理性地慧剑斩情丝,就未免太乏味了。

    但是,终其一生,余光中先生从未传出桃色绯闻,从未发生风流韵事。不能不说,这缘于他深厚的学养和坚毅的定力。

    先生又说,一个人如果太自作多情,每次发生爱情就闹得天翻地覆,酿成悲剧,又太天真了。

    在他的理念中,美好的事物可堪钟情,但不能滥情。“爱发生于实际生活,美却要靠恰好的距离。水中倒影总比岸上的实景令人着迷。”

    在适当的距离欣赏美、感受美,而不是因为喜欢花朵就折下花枝,这也许就是余先生既从生活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又维护了与妻子一世情缘的秘密。

    有人可能会问,先生夫人对他诗中那些炽热的倾诉,难道就一点不心存芥蒂吗?

    事实上,范我存也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但她同时也有品位和自信。

    丈夫成名后,她从没捕风捉影,也不妄自菲薄。余光中先生介绍说,他很庆幸妻子没有像世俗中人一样,在字里行间去探寻微言大义,而是见怪不怪、大而化之。先生说:

    如果妻子对艺术家丈夫把一本账算得太清楚,对艺术绝对是一种障碍,什么都写不出来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她自信的表现。

    范我存女士当然是自信的。她不仅有着端庄的容颜,也有着优雅的气质。丈夫的文学活动,能参与的她会尽量参与,在家是夫君的内务大臣,出外就是他的*长。她的雍容气度,在宝岛文学界,向来有口皆碑。

    范我存对丈夫也充满信任。她说:

    “结婚后,他百分之百相信我、依赖我,虽然他不是常会说甜言蜜语的丈夫,但是他以行动来表示对我和孩子的爱。”

    范我存也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丈夫的依附而存在。孩子长大后,她开始抢抓时间提升自我,废寝忘食钻研古玉和历史知识,最后成为赏玉鉴玉的行家,在业界享有很高地位。

    在庆祝他们的珍珠婚时,余光中送给妻子一条珍珠项链,并专门给爱妻写了首诗,有语云:

    “每一粒都含着银灰的晶莹/温润而圆满,就像有幸/跟你同享的每一个日子……”

    先生晚年回顾和妻子走过的60余载时光,不无感慨地说:

    “我的婚姻体质好,就算生几场病也不碍事,如果婚姻体质不佳,生一次病恐怕就垮了。”

    余光中先生并不讳言他们婚姻也曾患过小毛病,但先生本人的理智与克制,妻子的信任、宽容及智慧,成了治愈婚姻的良方。

    大家觉得,如果余光中先生的妻子换作与范我存截然不同的女人,他会从一而终,并同样造就个人文学事业的辉煌吗?

    [阅读全文]...

2022-05-28 20:53:56
  • 余光中的诗

  •   1、《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1950.11.8

      2、《灵感》

      你光彩照人的热带小鸟,

      欢喜在我头顶来回飞绕,

      每次在我的掌中挣脱,

      只落下一片蓝色的羽毛。

      我把它拾起插在帽边,

      行人看到都异常惊羡。

      哦,我怎能捉回飞去的小鸟,

      让他们象我样看个完全!

      1952.10.10

      3、《饮一八四二年葡萄酒》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缓缓地注入了我的胸膛,

      使我欢愉的心中孕满了南欧的夏夜,

      孕满了地中海岸边金电影的阳光,

      和普罗旺斯夜莺的歌唱。

      当纤纤的手指将你们初次从枝头摘下,

      圆润而丰满,饱孕着生命绯色的血浆,

      白朗宁和伊丽莎白还不曾私奔过海峡,

      但马佐卡岛上已栖息乔治桑和肖邦,

      雪莱初躺在济慈的墓旁。

      那时你们正累累倒垂,在葡萄架顶,

      被对岸非洲吹来的暖风拂得微微摆荡;

      到夜里,更默然仰望着南欧的繁星,

      也许还有人相会在架底,就着星光,

      吮饮甜于我怀中的甘酿。

      也许,啊,也许有一颗熟透的葡萄,

      因不胜蜜汁的重负而悄然坠下,

      惊动吻中的人影,引他们相视一笑,

      听远处是谁歌小夜曲,是谁伴吉打;

      生命在暖密的夏夜开花。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随那个夏季枯萎。

      数万里外,一百年前,他人的往事,

      除了微醉的我,还有谁知道?还有谁

      能追忆哪一座墓里埋着采摘的手指?

      她宁贴的爱抚早已消逝!

      一切都逝了,只有我掌中的这只魔杯,

      还盛着一世纪前异国的春晚和夏晨!

      青紫色的僵尸早已腐朽,化成了草灰,

      而遗下的血液仍如此鲜红,尚有余温

      来染湿东方少年的嘴唇。

    [阅读全文]...

2022-03-28 00:37:23
  • 余光中最惊艳的情话

  • 惊艳,情话
  •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光中最惊艳的情话,希望大家喜欢。

    1、欢迎光临我一生的风景。

    2、上辈子的约定,这辈子的情。

    3、每天一报,今天也很喜欢你。

    4、我爱你,胜过昨日,略逊于明日。

    5、什么时候做少女太累了,来做我太太。

    6、我的心就在你面前,等着你带它回家。

    7、世界非黑即白,但是你在我眼里是彩色的。

    8、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9、你说这世界都欠着你温柔,那么我想说,所有欠你的我来还。

    10、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11、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12、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13、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14、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15、云只开一个晴日,虹只驾一个黄昏, 莲只开一个夏季。 为你,当夏季死时,所有的莲都殉情。

    [阅读全文]...

2022-04-10 06:12:48
  • 余光中的中秋

  • 中秋
  • 余光中的中秋

      导语:在诗人余光中的眼中,中秋是怎样呢?诗人余光中对中秋抱着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余光中的《中秋》,欢迎阅读!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被誉为“*当代的李白”。一直令我为之景仰。大学时代,我就是一个余诗迷。当时,余先生的诗歌只是散见于大陆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大陆尚未发行其诗集。于是,我们和班上一些同学,诸如龚兄鹏飞,陈兄邵明,陈兄伟民等人,把余诗一首一首地抄在笔记本上。至今,我的笔记本仍然保存着。今就余光中先生一些名作,与诸位朋友共赏。——二0一0年九月二十三日(阴历八月十六日晚)

      中秋

      ——姮娥操刀之二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附记: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与中秋相合。这样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浑沌未开,更不知道未来的太太在何方。中秋为家人团圆之夕,秋分为阴阳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成美丽的矛盾了。

      一九八0年十月十九日记于厦门街

      知识扩展:余光中余秋雨*共话中秋

      天月圆满,万家团圆,央视将在*最富诗意的中秋佳节呈上一台精美的视听盛宴“2009中秋诗会”。余光中与余秋雨将相聚荧屏,饱含深情与激情,*首度共话中秋。

      诗人余光中对中秋的解读充满诗意,他说,月亮是一面魔镜,有一种美丽,大家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容颜,尽管很多朋友家人散落在各处,可在这一刻大家的心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刻非常美好。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中秋节是文化的统一加上天道的统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天下悲欢的思考联系在了一起,它变成了一个大诗意。

      总导演周亚*去年起执导传统佳节系列诗会,他是*年来央视热播的《人民至上》、《望长安》等大型纪录片的主创,也是圈内知名的诗人壹周。该诗会编排了6首古诗和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陈敬容、郑敏、余光中、穆旦、杨牧、舒婷、*慕容等的22首现当代作品。在颂扬“经典”的同时也让观众欣赏到“今天”的声音。

      “2009中秋诗会”吸引了朗诵名家和演艺名人的纷纷加盟。以MV方式演绎诗歌名篇,对于很多演员来说还是第一次,16位演员的表现可谓各显风采。曹雷、童自荣的深沉隽永,梁波罗、石维坚的飘逸潇洒,朱琳、马跃、吕行、张彤、房子斌等个性突现、实力尽显,台湾演员赵擎、主持出身的刘家桢唯美优雅,而话剧演员齐溪、张念骅把舞台的美感带到了镜头前。

      整台诗会在昆曲的发源地江南古镇千灯录制。节目将于中秋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具体播出时间如下:10月3日,CCTV-4,14:15首播,23:30重播;10月4日,CCTV-10,15:15再度重播。

      关于余光中的'创作

      年轻的时候,余光中戏称自己可以“以右手写诗,以左手写散文”。他对写作四度空间的定义:诗、散文、评论和翻译。对于每一项,他都有其独爱之处,正如他所说:“诗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评论和翻译则是外遇!”

      余光中的诗,有着很重的自我生命反思感,这表明他对生命的看重;偶有在遣词造句上,用戏谑的手法表达内心感受,也许人生总要点*衡吧。早期诗中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与西方的笔法。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可能年事渐长,*期的作品都带着些沧桑,但却没有使读者阅后有感伤。

      余光中的散文,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的。从不少文章中看到,他的「情」是处处留的。从小时启蒙、至家人散落天涯海角、自己游历住过的城镇、执教的日子等,他都把心放下去了。常于文中,他诚实地向读者倾心吐意:那段难忘记忆、那段人情、那段不舍等。青壮年时期的作品,如《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等卷章,气魄雄厚,色彩灿丽,更被称为“余体”。

      余光中的评论,正是见证他为人从不马虎、万事从谨的态度。因为他要求自己的评论文章以经验为基础,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又用自己的感触与悟解,令所论的主体带着古典主义的明晰说理或浪漫主义的丰盈意象。

      余光中的翻译作品产量极为丰富。有中译英的*现代诗、也有英译中的英美诗歌、小说以至戏剧。他在教授翻译时,他常主张要译原意,不一定要译原文。这使他译作品带着信实和忠贞的寓意。

    [阅读全文]...

2022-03-02 18:11:43
  • 余光中的诗

  • 余光中的诗,作品风格完全不统一,可能因为他是个复杂多变的诗人的缘故。不过,余光中的诗还是挺有意思的,一起读读余光中的诗,感受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

    余光中的诗,你喜欢哪一首?

     

    作为一个“写过一千首诗

    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的文学家,

     

    余光中

    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那首《乡愁》。

     

    但,在今天

    我们想和你一起读更多先生的诗句。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阅读全文]...

2021-12-14 06:28:02
  • 余光中 《乡愁》

  • 乡愁
  •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正如乡愁这首诗一样的含有情意。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阅读全文]...

2022-01-08 19:36:40
  • 余光中诗歌大全

  • 诗歌
  • 余光中诗歌大全

      导语: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礼赞“*,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余光中先生的诗歌。

      1、《等你,在雨中》

      作者: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

      经典诗歌欣赏

      2、《永远,我等》

      作者:余光中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那动词,

      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是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阅读全文]...

2022-07-25 23:02:54
  • 余光中的现代诗

  • 现代诗
  • 余光中的现代诗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因母亲、妻子均为常州人,亦自称江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的现代诗,希望大家会喜欢!

      【自三十七度出发】

      自三十七度出发,地心的吸力重了。

      我如登陆于木星,骤增为二百七十四磅,

      看十一个月在太空旋转。

      站在白垩纪的活火山上,独自和恐龙群搏斗。

      地球痉挛着,若行星之将出轨,

      七色火在四周吐毒蟒的舌头。

      群鬼哗变着,冲出地狱的大铁门,

      而且鼓噪着,追逐于我的背后;

      梦魇骑我,向大峡谷的悬崖狂奔。

      只有灵魂亮着,屹立于回忆的海啸。

      心的热带,摄氏四十度,白血球和红血球

      在血巷中赛马。

      最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宇宙于一只停了的表,我醒来,在白色的南极。

      护士立在我身旁,一头胖胖的雌企鹅。

      伸右鳍摸一摸扁*的躯体,

      血冷了,我发现自己是一尾鱼。

      【西螺大桥】

      矗然,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图案,美的

      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于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将异于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

      此岸的我。

      但命运自神秘的一点伸过来

      一千条欢迎的臂,我必须渡河。

      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

      走廊,我微微地颤抖。

      但西螺*原的壮阔的风

      迎面扑来,告我以海在彼端,

      我微微地颤抖,但是我

      必须渡河!

      矗立着,庞大的'沉默。

      醒着,钢的灵魂。

      绝色

      余光中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

      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

      把太阳的鎔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

    [阅读全文]...

2022-02-16 05:54:44
  • 余光中名言名句

  • 名言
  • 余光中名言名句

      余光中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小编整理的余光中名言名句,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2.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4.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5.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6.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7.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8.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9.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0.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1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13.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14.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余光中精选集》

      15.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16.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写给未来的孩子》

      17.“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18.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 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 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 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 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 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 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 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左手的掌纹》

      19.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听听那冷雨》

      20.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21.在节奏舒缓的年代,一切都那么天长地久,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催魂铃》

      22.你是挣不脱的夸父, 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向日葵》

      23.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听听那冷雨》

      24.如果有两个女孩,同样的漂亮,他会选择脸上有小小雀斑的那一个。因为,这一点小小雀斑会让这个女孩多一份温柔,少一份骄傲。

      25.一切太空片都那么美丽、恐怖而又寂寞,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尤其是寂寞,唉,太寂寞了。人类即使能征服星空,也不过是君临沙漠而已。——《左手的掌纹》

      26.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石城之行》

      27.“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左手的掌纹》

      28.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听听那冷雨》

      29.“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0.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满月下》

    [阅读全文]...

2022-05-06 07:25:33
  • 余光中《民歌》赏析

  • 余光中《民歌》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民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1、余光中《民歌》原文】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2、余光中《民歌》赏析】

      台湾当代诗歌的发展,从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一个之字拐的形态,先是承继五四新诗余绪,然后是现代主义风潮,最终回归*诗歌传统,走上了中西融汇的道路。这方面,余光中是一个代表性的诗人。《民歌》是他70年代的重要作品。

      余光中的诗是承继五四新诗起步的,50年代投入现代主义诗潮,后来又转而回归*古典传统,最后他选择了一条中西融汇、古今结合的诗歌道路。《民歌》这首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就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探索和追求。

      诗人对西方文学有很高的造诣,对*古典文学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因而,他能在东西参照中看待*文化。所以,他的诗的回归不是形式的,而主要是基本的文学精神和民族魂魄的血统。正如他自己说:“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这首《民歌》就是在传统与自我、个性与共性的交融点上表现和歌唱了中华民族雄强自主、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构成,是历史的,也是自然的。

      因此,诗一开始就从我们民族的发祥地写起。正是那莽莽的黄土地养育了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这首“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的民歌。它自诞生以来,响彻华夏大地,“风也听见/沙也听见”。这里的民歌是我们民族起源时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它有最古老的自然源流。正如人们所说:“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民族精神的演化,是从原始的自然理想而进入到社会文明的人文系统。这一进步,诗中是“黄河冰封”、“长江发出母性鼻音”两个意象的转换来表现的。从黄河到长江,不单是地域的扩大,而是展现了我们民族精神所经历的艰苦悲壮的历史行程。因此,“鱼也听见/龙也听见”。鱼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说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传统已深入到整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底层结构。

      历史长河流到今天,民族精神汇入现实个体。传统从自然本源出发经历了历史的磨砺和充实之后,又进入更高层次的生命自然。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认,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它使民族精神的传统化为生命的血液,在个人的心海里激动。因此,“醒也听见/梦也听见”。这说明个体的人生已同民族精神溶为一体。

      民族精神从河流进入血液,并没有到此终止。个体意识的张扬,正是民族整体灵魂苏生的重要表现和先兆。诗中的“自我”也不是纯粹的个人,它是个性化的共性。因而,进一步发展,就能超越个体的局限,而进入民族精神的永恒。这就是“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所以说,民歌的传唱不会断绝,它永远与我们民族的命运共哀乐:“哭也听见/笑也听见”。

      这首诗以民歌为民族精神的指代,以河流的流动和转换为民歌传唱的载体,从外在世界进入主体世界,把共时态的地域环境与历时态的民族演化纵横融汇起来,从而构成了以诗人对民族的苦恋为核心而又辗转升华的四维空间(三维空间加时间维)。这是审美空间,也是智力空间。以高度的智慧对自己所属的民族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思考,正是这首诗的基本特征。此外,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句式整饬,循环往复,一唱三叹,这种仿民歌的形式,也很适合诗的内容,并具有民族传统的特色。

    [阅读全文]...

2022-05-05 20:58:45